2025届云南省呈贡一中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云南省呈贡一中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云南省呈贡一中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云南省呈贡一中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云南省呈贡一中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云南省呈贡一中高二上生物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如图表示DNA变性和复性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向右的过程为加热(80~100℃)变性的过程B.向左的过程是DNA双链迅速制冷复性C.变性与在生物体内解旋过程的条件、实质都相同D.图中DNA片段共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4个3′端2.接种疫苗是防治冬季病毒性流感的有效手段。如图表示正常人注射疫苗以及再次接触抗原后体内产生抗体的反应。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B.图中抗体浓度由n上升到m,表示机体的二次免疫反应C.图中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D.图中表示的是人体第二、三道防线的抗原一抗体免疫过程3.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学基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若解离后的根尖用台盼蓝染色,细胞不会呈蓝色B.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为了减少浪费只须设置三个实验组C.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通过苏丹Ⅲ染色才能观察到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D.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中,运用假说演绎法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4.从神经系统组成的角度,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B.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为外周神经系统C.自主神经系统是脊神经的一部分,包括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5.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效应T细胞6.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刺激→A→B→效应器”使手缩回B.人处在寒冷环境下,可以通过“刺激→A→B→靶器官”使汗液分泌减少C.饥饿状态下,机体通过“刺激→A→C→D”途径使胰岛素更多的分泌D.当个体饮水不足时,可以通过“刺激→A→G→F”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7.丹顶鹤是世界珍稀濒危鸟类,科学家研究了江苏北部地区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及栖息地分布动态变化,获得如下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2015年丹顶鹤的种群数量约为图中最大值的一半B.2000年后,栖息地数量是影响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C.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丹顶鹤最有效的措施D.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丹顶鹤的种群数量,标记物脱落会造成调查结果偏小8.(10分)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B.年龄组成是决定一个种群大小的重要特征C.只要食物条件和活动范围没有改变,种群的K值就不会改变D.种群的种内斗争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二、非选择题9.(10分)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近年来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下降的趋势加速,许多特有的珍稀物种处于濒危状态。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自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一江两湖七河”正式进入十年禁渔期。某一沿江地区建设了长江生态湿地和绿色廊道工程,在退渔还湿等措施的基础上采取“高滩建设林带,低滩栽水生植物”的模式恢复江滩湿地风貌。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湿地的水域中有处于挺水层、浮水层和沉水层的不同生物,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结构。这种结构对群落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2)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通过_____________散失,剩下的能量中,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等被_____________而释放出来,另一部分则被初级消费者同化流入了_____________营养级。(3)能量流动的特点为_______。研究能量的流动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比如我们建立了稻——萍——蛙的立体农业生产方式,这样对于我们对能量利用有什么意义?(4)水域污染、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使长江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如今,人们通过实施禁渔等措施,生态环境得到修复,使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稳定性增强。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能力。从上述实例可以发现,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_____________。10.(14分)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时,胞内的钾离子浓度约为胞外的30倍,而胞外的钠离子和钙离子浓度分别约为胞内的10倍和10000倍。(1)神经细胞遇到适当刺激后可产生以局部电流的方式进行传导的动作电位。其中,在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向_____。(2)实验发现,用河豚毒素(钠离子通道阻断剂)处理神经纤维末梢,阻断该处动作电位的传导,突触前膜无神经递质释放,当河豚毒素的作用消除后,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恢复,该现象说明动作电位与神经递质释放的关系是_____。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若神经末梢的细胞外液中没有钙离子,即便该部位产生了动作电位,也没有神经递质的释放。综上所述,可推断动作电位、钙离子跨膜运输和神经递质释放三种生理现象之间的关系是_____。(3)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_____。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发生功能联系的部位,一次突触传递的时间约为0.5~0.9毫秒。实验发现,某反射兴奋通过中枢的传播时间约为0.7毫秒,说明该反射在神经中枢经过了_____(填“一次”或“多次”)突触传递,其神经中枢位于_____。11.(14分)为研究IAA调控植物根生长的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IAA是一种可在植物顶端合成,通过________到达根部,调节植物根生长的化学信号分子。(2)由于IAA和GA在促进细胞伸长方面存在________作用,研究者推测在细胞内,IAA通过赤霉素(GA)调控根的生长,为证实上述推测,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①以拟南芥________(填“GA合成缺陷型”或“GA不敏感型”)突变体为实验材料进行图甲所示处理,测定初生根长度。图中结果表明IAA能够________拟南芥初生根的生长。去除顶芽后,突变体对赤霉素的反应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②RGA是一种具有抑制生长作用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的降解可受GA调控。研究者向上述突变体中转入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与RGA基因的融合基因,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基因拟南芥幼苗的根尖中GFP-RGA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乙所示。用GA处理前,各组根细胞均出现了绿色荧光,说明无GA时,________。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3)综合上述实验,推测顶芽合成的IAA调节根生长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12.下图中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图2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1)______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统计植物种类一般采用样方法,结果如图甲,则调查该生态系统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m2研究该生态系统中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对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生物常用的统计方法是_____。(2)图乙中,在t2时刻甲的出生率____________(填“等于0”或“不等于0”)。(3)若乙种群突然灭绝,则甲种群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4)在人为干预下,该生态系统被分割成环境不同的几个区域,后来某区域生物种类明显发生改变,这种变化过程称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PCR技术: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2、原理:DNA复制;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5、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详解】A、由图示可知,向右的过程为DNA解旋过程,因此向右的过程为加热(80~100℃)变性的过程,即高温变性,使DNA解旋,A正确;B、向左的过程是DNA双链缓慢降温复性,并合成子代DNA,B错误;C、变性不需要解旋酶,通过高温条件下氢键断裂而使双链解开;生物体内解旋需要解旋酶,在常温条件下进行,C错误;D、由于DNA双链是反向平行的,所以图中DNA双链片段共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2个3′端,D错误。故选A。2、B【解析】分析图示,注射疫苗,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在体内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进而获得了对该抗原的抵抗能力;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大量抗体。【详解】A、溶菌酶并非只在第二道防线中发挥作用。如唾液、泪液中的溶菌酶属于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溶菌酶则属于第二道防线,所以溶菌酶的杀菌作用一定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B、图中抗体浓度由n上升到m,表示机体的第二次免疫,B正确;C、图中d时表示抗原直接刺激记忆细胞,快速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C错误;D、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因而具有特异性,而第二道防线是非特异性的,D错误。故选B。3、D【解析】1、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2、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详解】A、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细胞膜丧失选择透过性,因此若解离后的根尖用台盼蓝染色,细胞会呈蓝色,A错误;B、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需要先进行预实验,摸索出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范围,再缩小温度梯度进一步实验,因此不能只设置3个实验组,B错误;C、检测脂肪实验中不需要保持细胞活性,C错误;D、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正确。故选D。4、D【解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详解】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脑干和小脑)和脊髓,A错误;B、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传出神经,B错误;C、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C错误;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作用通常相反,两者共同作用于同一器官,利于维持内环境稳态,D正确。故选D。5、A【解析】体液免疫过程为: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详解】A、抗原进入机体后,除少数可以直接作用于B淋巴细胞外,大多数抗原都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经过处理的抗原,可将其内部隐蔽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然后,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A正确;B、抗体是由效应B淋巴细胞分泌的,B错误;C、在多数情况下,抗原和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C错误;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使得第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D错误。故选A。6、C【解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过程,图示也表明动物体的生命活动常常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A→B只涉及神经调节,如反射活动;E、F只涉及体液调节;途径A→C→D和途径A→G→F涉及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如体温调节、水盐调节等。【详解】A、人的手被针刺时,通过神经调节,使手缩回,过程为:“针刺激→传入神经→脊髓→传出神经→有关肌肉”,即刺激→A→B→效应器,A正确;B、寒冷环境下,通过刺激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使汗液分泌减少,路径为“刺激→A→B→靶器官”,B正确;C、饥饿状态下,可以通过神经调节作用于胰岛A细胞,路径为“刺激→A→C→D”途径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以维持血糖平衡,C错误;D、饮水不足时,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进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路径为“刺激→A→G→F”,D正确。故选C。7、D【解析】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受食物和空间资源以及天敌的限制,大多数种群的增长为S型,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称为K值,此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速率为零,在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详解】A、据图分析,2015年丹顶鹤的种群数量约为图中最大值的−半,A正确;B、2000年后,栖息地面积不断减小或增加,导致丹顶鹤越冬种群数量随之发生变化,B正确;C、保护丹顶鹤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C正确;D、若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丹顶鹤的种群数量,标记物脱落会造成调查结果偏大,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数量特征以及数量变化,意在考查学生通过分析曲线图,理解种群数量变化的一般规律。8、D【解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包括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详解】A、蚜虫的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调查其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不宜用标志重捕法,A错误;B、决定一个种群大小的重要特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而年龄组成是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主要依据,B错误;C、影响种群K值的因素很多,除了食物条件和活动范围,还有天敌、气候等条件,C错误;D、环境容纳量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种内斗争可以改变种群数量,但不会改变种群的环境容纳量,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1)①.垂直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2)①.呼吸作用②.分解者分解③.第二(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将生物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4)①.抵抗力②.自我调节③.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解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其中能量流动具有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特点。3、生态学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其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小问1详解】湿地的水域中有处于挺水层、浮水层和沉水层的不同生物,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这样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小问2详解】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剩下的能量中,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另一部分则被初级消费者同化流入了第二营养级。【小问3详解】能量流动的特点为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研究能量的流动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将生物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小问4详解】水域污染、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使长江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人们通过实施禁渔等措施,以生态环境得到修复,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稳定性和群落结构及演替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0、(1).相反(2).动作电位是引起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必要条件(3).动作电位通过诱导钙离子跨膜运输来促进神经递质释放(4).反射弧(5).一次(6).脊髓【解析】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因为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有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离子通透性改变,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由此可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经过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之间的转变过程,需要的时间长,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速度由突触的数目决定。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是电信号、局部电流或神经冲动的形式。【详解】(1)动作电位为外负内正,膜外受刺激部位为负,未受刺激部位为正,电位由正传向负,兴奋由受刺激部位传向未受刺激部位,故在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向相反。(2)用河豚毒素(钠离子通道阻断剂)处理神经纤维末梢,阻断该处动作电位的传导,突触前膜无神经递质释放,当河豚毒素的作用消除后,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恢复,该现象说明动作电位与神经递质释放的关系是动作电位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必要条件;若神经末梢的细胞外液中没有钙离子,即便该部位产生了动作电位,也没有神经递质的释放,综合分析,可推断动作电位、钙离子跨膜运输和神经递质释放三种生理现象之间的关系是动作电位通过诱导钙离子跨膜运输来促进神经递质释放。(3)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发生功能联系的部位,一次突触传递的时间约为0.5~0.9毫秒。实验发现,某反射兴奋通过中枢的传播时间约为0.7毫秒,说明该反射在神经中枢经过了一次突触传递,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利用题中有关信息并结合有关神经调节的基本知识综合分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1)极性运输(2)①.协同②.GA合成缺陷型③.促进④.减弱⑤.IAA不能直接引起RGA蛋白降解⑥.IAA通过赤霉素(GA)的调控降解RGA(3)顶芽合成的IAA运输到根部,通过GA的调控降解RGA蛋白,从而解除RGA蛋白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解析】生长素和赤霉素都是植物细胞产生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分析题图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调控植物根生长的基质,实验的自变量为顶芽的有无、植物激素的种类等,因变量是拟南芥初生根的长度。【小问1详解】IAA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可在植物顶端合成,通过极性运输到根部,调节植物根生长的化学信号分子。【小问2详解】分析题图可知,IAA和GA都能促进细胞伸长,故IAA和GA在促进细胞伸长方面存在协同作用。①以拟南齐GA合成缺陷型突变体为实验材料进行图甲所示处理,测定初生根长度。这样可以排除植物体自身产生的GA对实验的干扰,由图甲可知完整植株分别施加水和赤霉素作对照,发现施加赤霉素的一组初生根的长度明显增加,去顶芽后,植物体内没有生长素,再施加赤霉素后,植物初生根的长度明显缩短,去顶芽施加IAA及赤霉素的一组植物初生根与完整植物组结果一致,因此图中结果表明IAA能够促进拟南芥初生根的生长。去除顶芽后,突变体对赤霉素的反应减弱。②根据题干分析,“RGA是一种具有抑制生长作用的蛋白质,该蛋白的降解可受GA调控”,研究者向上述突变体中转入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与RGA基因的融合基因,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基因拟南芥幼苗的根尖中GFP-RGA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图乙所示。从实验结果来看,图乙的未用GA处理之前,根尖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