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2025届生物高三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宿州市2025届生物高三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宿州市2025届生物高三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宿州市2025届生物高三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宿州市2025届生物高三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宿州市2025届生物高三上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已知某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所以女性人群中致病基因的频率大于男性人群B.若男性群体中患者的比例为3%,则女性群体中纯合子患者的比例为1.19%C.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既可来自祖父,也可来自外祖父D.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既可来自祖母,也可来自外祖母2.某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模拟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由于噬菌体不能独立生活,所以标记噬菌体时应先标记噬菌体的宿主细胞——大肠杆菌B.实验1的结果是只有上清液a有放射性,沉淀物b中无放射性C.如果实验2的混合培养时间太长或太短,则沉淀物d的放射性会降低D.该实验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1.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雾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析,雾霾可作为物理信息影响种群繁殖C.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D.从生态系统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4.家蝇对某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被另一氨基酸替换。下图是对甲、乙、丙三个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5.下图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部分过程,图中A~C表示物质。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A为氧气,该过程产生的氧气部分释放到空气中B.图中B为NADPH,在增加CO2浓度时,B的含量暂时升高C.该过程消耗的NADP+和C来自叶绿体基质D.该过程发生了光能到活跃化学能的转化,能量储存在ATP中6.真核细胞内囊泡的运输说明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囊泡膜和靶膜上存在起识别作用的糖蛋白B.囊泡膜和靶膜融合时不需要消耗能量C.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只能移动到细胞膜D.囊泡内运输的物质都是生物大分子7.新型冠状肺炎病毒(COVID-19)是单链RNA病毒,主要侵染人体肺泡细胞,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COVID-19侵染过程与肺炎双球菌侵染小鼠肺泡过程相似B.COVID-19和R型肺炎双球菌侵染人体肺泡都导致人患肺炎C.COVID-19疫苗难研发是因为其结构内单链RNA易发生变异D.COVID-19和与疯牛病病毒组成成分相似8.(10分)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功能复杂的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较多B.能将染色质染成深色的物质有醋酸洋红、龙胆紫和改良苯酚品红溶液等碱性染料C.细胞核是控制细胞代谢活动的中心,也是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形态,严格地说,只在细胞分裂时才出现染色体二、非选择题9.(10分)下表是某山区在农田退耕后,第1.10及20年的群落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类型1年群落10年群落20年群落优势种物种数优势种物种数优势种物种数草本青蒿262418灌木9马桑1613乔木111松树23(1)20年间,发生在退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经历了__________三个阶段。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群落演替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20年间,该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用样方法调查优势种的种群密度时,为减小调查误差,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20年间,退耕农田上的植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分层现象越来越明显,这种变化提高了__________。(4)我国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系统退化问题。请从生态功能的角度分析,退耕还林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家蚕细胞具有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能力,科学家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以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进行转基因操作前,需将获得的幼蚕组织先剪碎,并用_____________短时处理以便获得单个细胞。(2)在培养获得单个细胞时,为避免杂菌污染,除对培养液和用具进行无菌处理以外,还应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培养过程中,发现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此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增大_____________,从而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气体交换。(3)将干扰素基因导入培养的家蚕细胞时,需要载体协助,而载体一般不选择___________(填“噬菌体”或“昆虫病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干扰素基因来自cDNA文库,在构建过程中___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在目的基因的首端添加启动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下图为菠菜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A、B、C代表反应的场所,①~⑤表示相关物质。据图回答:(1)B和C表示________;图中的②接受水光解产生的________还原剂NADPH;C过程要形成1分子葡萄糖至少需要________分子的④参与卡尔文循环。(2)为了研究光强度对菠菜光合速率的影响,制备了多份等量的菠菜叶图片,叶图片经抽气后分别置于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中,改变光强度,通过观察________即可比较叶片光合速率的大小。(3)为了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可取适量烘干的菠菜叶片,剪碎后放到研体中,并加入适量的药剂进行充分研磨,其中的________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研磨后的液体经过滤得到色素提取液。在纸层析时,滤液细线要高于________,分离后,从下往上第二条色素带的颜色为________。12.人体内的t-PA蛋白能高效降解由纤维蛋白凝聚而成的血栓,是心梗和脑血栓的急救药。然而,为心梗患者注射大剂量的基因工程t-PA会诱发颅内出血,其原因在于t-PA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特异性不高。研究证实,将t-PA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能显著降低出血副作用。据此,先对天然的t-PA基因进行序列改造,然后再采取传统的基因工程方法表达该改造后的基因,可制造出性能优异的改良t-PA蛋白。(注:下图表示相关的目的基因、载体及限制酶。pCLY11为质粒,新霉素为抗生素。)回答下列问题:(1)己知人t-PA基因第84位半胱氨酸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CA,而丝氨酸的密码子为UCU,因此改造后的基因决定第84位丝氨酸的模板链的碱基序列应设计为____。(2)若t-PA改良基因的粘性末端如图所示,那么需选用限制酶____和____切开质粒pCLY11,才能与t-PA改良基因高效连接,在连接时需要用到___酶。(3)应选择____(能/不能)在加入新霉素的培养基中生存并形成菌落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目的是____。在加入新霉素的培养基中形成菌落的受体细胞并非都是目的菌株,需选择呈____色的菌落,进一步培养、检测和鉴定,以选育出能生产改良t-PA蛋白的工程菌株。(4)以上制造性能优异的改良t-PA蛋白的过程称为____工程。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

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的遗传特点:(1)世代相传;(2)男患者少于女患者;(3)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女性正常个体的父亲和儿子都正常。用Aa表示该病的基因。【详解】A、女性人群中和男性人群中该病的致病基因的频率是相同的,A错误;B、若男性群体中患者的比例为3%,则该病的基因频率即为3%,则由于女性纯合子含有两个致病基因,所以女性群体中纯合子患者的比例为3%×3%=1.19%,B正确;C、女性患者(XAX-)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于其父亲,但祖父传给其父亲的染色体是Y,所以该染色体不可能来自祖父,C错误;D、由于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其母亲,所以其XA不可能来自祖母,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需要考生理解种群基因频率在X染色体上的疾病计算,掌握其特点。2、B【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用35S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目的是将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上清液a中放射性较强,沉淀物b中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用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目的是将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开),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上清液c中放射性较低,沉淀物d中放射性较高。该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详解】A、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不能独立生活,所以标记噬菌体时需要先标记噬菌体的宿主细胞,即大肠杆菌,A正确;B、由于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故实验1的结果是放射性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沉淀物中也会有少量放射性,B错误;C、实验2中的噬菌体被标记的是DNA,如果混合培养时间太短,则一些被标记的DNA没有侵入细菌,如果保温时间太长,则一些子代含放射性的噬菌体因大肠杆菌裂解而释放出来,都会导致沉淀物d的放射性降低,C正确;D、本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部分实验过程图,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细菌中。3、C【解析】

1、雾霾的组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

1、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1.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详解】A、雾霾是由于人类排放的大量细颗粒物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正确;B、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析,雾霾可作为物理信息影响种群繁殖,如影响光照强度、温度等,B正确;C、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不能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C错误;

D、由题意可知,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以雾霾为信息载体,考查了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信息传递和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4、D【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家蝇对某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其根本原因可能是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分析柱形图可知,杂合子家蝇具有抗性,说明抗性对敏感性是显性性状,若用A表示抗性基因,a表示敏感性基因,则甲地区中aa=78%,Aa=20%,AA=2%,乙地区中aa=64%,Aa=32%,AA=4%,丙地区中aa=84%,Aa=15%,aa=1%。【详解】A、抗性性状出现的原因是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替换,即为基因中碱基对替换的结果,A错误;B、甲地区中,aa=78%,Aa=20%,AA=2%,抗性基因的频率为A=1/2×20%+2%=12%,B错误;C、甲地区中抗性基因的频率为A=1/2×20%+2%=12%,乙地区中的频率为A=1/2×32%+4%=20%,丙地区中抗性基因的频率为A=1/2×15%+1%=8.5%,故乙地区抗性基因占比最高,但未知各地区抗性基因的突变前比例,故无法推断是哪一地区突变率最高,C错误;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故选D。5、B【解析】

图示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相关生化反应,图中A表示氧气,B表示NADPH,C表示ADP和Pi,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A是由水的光解产生的,是氧气,若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氧气会部分释放到空气中,A正确;B、B是由NADP+和H+和电子参与下形成的,为NADPH,增加CO2浓度会使C3的含量增多,消耗NADPH增多,故B的含量会暂时降低,B错误;C、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的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消耗NADPH和ATP生成NADP+和C(ADP),用于光反应合成NADPH和ATP,C正确;D、该过程发生了光能到活跃化学能的转化,能量储存在B和ATP中,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意在强化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熟记光反应及暗反应的场所及过程是解题关键。6、A【解析】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解】A、囊泡膜和靶膜相互识别,依靠膜表面的糖蛋白,A正确;B、囊泡膜和靶膜融合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C、高尔基体还可以产生含多种水解酶的囊泡,形成溶酶体,C错误;D、神经递质也是囊泡运输,但是神经递质不是大分子,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中,囊泡的形成和作用,意在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C【解析】

肺炎双球菌有光滑型(S型)和粗糙型(R型)两种类型。其中S型细菌外面有由多糖类的荚膜,有致病性,其菌落是光滑的;R型细菌外面没有荚膜,无致病性,其菌落是粗糙的。在众多的肺炎双球菌菌株中,光滑型菌株(S型菌)是唯一能够引起小鼠患败血症且能引起人类患肺炎的类型。当细菌进入人或动物体后,由于自身免疫的存在,都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消灭。但是由于S型细菌有荚膜,当被吞噬细胞吞噬后,因为有荚膜的保护,就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迅速增殖、扩散,引起机体发生疾病。COVID-19是病毒,要依赖于宿主细胞才能存活,将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后,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增殖,最后将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寻找新的寄主。【详解】A、COVID-19是病毒,要依赖于宿主细胞才能存活,肺炎双球菌是细菌,能独立存活,且其荚膜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使其在人体内大量繁殖,因此它们的侵染过程不同,A错误;B、R型肺炎双球菌无致病力,不会使人患肺炎,B错误;C、单链RNA不稳定,易发生变异,C正确;D、COVID-19的成分是RNA和蛋白质,疯牛病病毒的成分为蛋白质,D错误。故选C。8、C【解析】

1、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靠膜上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来决定,如载体蛋白、受体蛋白、通道蛋白、糖蛋白等。2、染色体和染色质本质是相同的,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形态,能将染色质(体)染成深色的物质有醋酸洋红、龙胆紫、改良苯酚品红溶液。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或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细胞膜含有大量的磷脂,磷脂的作用在每种细胞膜中是相同的,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靠膜上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来决定,如载体蛋白、受体蛋白、通道蛋白、糖蛋白等,A正确;B、能将染色质染成深色的物质有醋酸洋红、龙胆紫是必修一中提到的,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对染色体染色是在必修二中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提到的,B正确;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不是细胞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细胞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应该是细胞质,C错误;D、染色体和染色质本质是相同的,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的两种形态,严格地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时的有丝分裂前期或者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变粗形成染色体,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9、草本、灌木、乔木群落中优势种的取代增大随机取样、取平均值群落利用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解析】

1、据表格分析,群落演替的起点是农田,属于次生演替,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阳光的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详解】(1)从表中看出,退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经历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阶段,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群落演替的实质是群落中优势种的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2)20年间,该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增大;用样方法调查优势种的种群密度时,为减小调查误差,应注意随机采样、样本足够的多和取平均值。(3)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4)退耕还林的意义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点睛】本题考查了群落演替的类型,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难度适中。10、胰蛋白酶抗生素接触抑制细胞贴壁生长的附着面积噬菌体噬菌体的宿主细胞是细菌,而不是家蚕细胞需要cDNA文库中的基因是由mRNA反转录而来的,基因中无启动子【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进行转基因操作前,要想获得单个动物细胞,需将获得的动物组织先剪碎,并用胰蛋白酶短时处理。

(2)在培养获得的单个细胞时,为避免杂菌污染,除对培养液和用具进行无菌处理以外,还应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的抗生素。培养细胞过程中,发现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此现象称为接触抑制。通常将多孔的中空薄壁小玻璃珠放入反应器中,这样可以增大细胞贴壁生长的附着面积,从而增加培养的细胞数量,也有利于气体交换。

(3)将干扰素基因导入培养的家蚕细胞时,需要载体协助,由于噬菌体的宿主细胞是细菌而不是家蚕,因此将干扰素基因导入培养的家蚕细胞时,运载体一般不选择噬菌体。

(4)若干扰素基因来自cDNA文库,由于cDNA文库中的基因是由mRNA反转录而来的,基因中无启动子,故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在目的基因的首端添加启动子。【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过程及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1、叶绿体基质氢(H+和e-)6叶圆片上浮到液面的平均时间(或一定时间上浮到液面的叶圆片数量)碳酸钙层析液蓝绿色【解析】

由图可知,A中发生光反应,场所为叶绿体的类囊体膜,B中发生暗反应,场所为叶绿体的基质,C中葡萄糖形成淀粉,场所为叶绿体的基质;图中的②为NADP+,在光反应中,水光解产生的H+和e-将其还原为NADPH;离开卡尔文循环的三碳糖大部分运到叶绿体外转变为蔗糖被植物体利用,而要1分子三碳糖离开卡尔文循环,需要经过3轮卡尔文循环,形成1分子葡萄糖需要2分子三碳糖,故形成1分子葡萄糖至少需要6分子的五碳糖参与卡尔文循环。【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B和C表示叶绿体基质;②表示NADP+,其接受水的光解产生的氢(H+和e-)还原成NADPH;C中形成1分子葡萄糖至少需要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