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临汾市侯马路西学校2021年高二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6-18题。(15分)罗曼·罗兰徐志摩①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②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他妈妈教他琴,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圣人正在“敌人”的作品中尝味最高的艺术。他的自传里写着:“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德国?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我翻着那一堆旧书,爬在琴上拼出一个个的音符,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想望的幻梦,渐渐的变成了我的肉的肉,我的骨的骨。我是它们,它们是我。要没有它们我怎过得了我的日子?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长大的时候,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每回我精神疲倦了,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我就找我的琴去,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③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还得读他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这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④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发现了诗与戏剧的神奇。他早年的朋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大诗人。瓦格纳是压倒一时的天才,也是罗兰与他少年朋友们的英雄。但在他个人,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斯泰。他早就读他的著作,十分的爱慕他,后来念了他的《艺术论》,那只俄国的老象,走进了艺术的花园里去,左一脚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莎士比亚,右一脚又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贝多芬。这时候少年罗曼·罗兰走到了他的思想的歧路了。莎氏、贝氏、托氏,同是他的英雄,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不得的,不是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年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对罗兰这个热烈的寻求真理者而言,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他再也忍不住他的疑虑。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陈述他的冲突的心理。他那年22岁。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罗兰接到一封写满38页纸的长信。那六旬老人说:“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我深深的受感在心。我念你的信,泪水在我的眼里。”下面说他艺术的见解:我们投入人生的动机不应是为艺术的爱,而应是为人类的爱。只有经受这样灵感的人才可以希望在他的一生实现一些值得一做的事业。这还是他的老话,但少年的罗兰受深彻感动的地方是在这一时代的圣人竟然这样恳切地同情他,安慰他,指示他,一个无名的异邦人。他那时的感奋我们可以约略想象。因此罗兰这几十年来每逢少年人写信给他,他没有不亲笔作复的,用一样慈爱诚挚的心对待他的后辈。这样一来受他的灵感的少年人更不知多少了。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凡是一件不勉强的善事就如春天的熏风,它一路散布着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⑤但罗兰那时离着成名的日子还远,虽则他从幼年起就不懈地努力。他还得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才能实受他的劳力的报酬——对他天才的认识与接受。他写了12部长篇剧本,3部最著名的传记,10卷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时代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他的名字还是在灰堆里掩着——直到他将近50岁那年,这世界方才开始惊讶他的异彩。贝多芬有几句话,我想可以一样适用到一生劳悴不怠的罗兰身上:“我没有朋友,我必得单独过活;但是我知道在我心灵的底里上帝是近着我,比别人更近。我走近他我心里不害怕,我一向认识他的。我从不着急我自己的音乐,那不是坏运所能颠扑的,谁要能懂得它,它就有力量使他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16.为什么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罗曼·罗兰却醉心于“敌人”(德国)的音乐艺术?请结合原文第②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17.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5分)18.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加以探究。(6分)参考答案:16.①罗兰痴迷于音乐,音乐是他的生命。德国的音乐充满艺术魅力,滋润了罗兰的心灵。②他开始接触德国音乐的时候,还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德国人,也不了解“德国”一词意味着什么。(各2分)17.①音乐的天才,②杰出的文学家,③真理的寻求者,④时代的圣人,⑤理想人格的化身。(各1分)18.①一个人应该转益多师。罗兰在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英雄”。莫扎特与贝多芬奠奠定了罗兰的艺术基础;莎士比亚拓展了罗兰的艺术世界;托尔斯泰为他树立了人生的榜样。②要选择真正的“英雄”。罗兰的“英雄”莫扎特、贝多芬、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都是世界性的先圣与时贤,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丰碑。③在“英雄”的影响下,自身还应不懈地努力。罗兰在坚持不懈并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后,才逐步被世界认识与接受。(每条2分)2.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一流国家是怎样产生的世界一流国家是怎样产生的?综观500年来世界历史的进程,总结发达国家的经验和他们走过的道路,有两条是非常重要的:一是他们所具有的那种文化能力(这一民族或国家普遍自觉的观念和方式);二是需求(一种普遍的需求)。这两者的关系决定了一流国家的产生或消失。当一种文化能力最能满足的需要还没有产生时,这种能力被荒废着。比如商业不发达时,犹太人的市场经营能力被荒废了;制造业没有产业化时,德国人、日本人的制造能力毫无用武之地;当软件不知为何物时,印度怎么想都不可能取得在国际软件行业的位置。民族、国家、地区和个人发达的前提条件就是需求,一种人类的普遍需求。当这一需求出现,而一个民族、国家、地区、企业、个人的文化能力可以充分满足这一需求时,他们的发展和发达就指日可待了。从民族到个人的发达无非是人类需求、我最擅长、能者不多三条的结合。欧洲人(尤其是北欧人)因为生存需要,几千年来都有一种强烈的物质需求,这种需求激发了它的文化能力和文化形成,体现出了以制造、生产物质来满足生存需要的精神。就像韦伯说的:自律、节俭、勤奋、进取、征服,这一系列的理念是在它的需求与自然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当人们必须通过制造、生产物质产品来满足生存需要时,这种理念自然就出现了。当一系列的理念形成文化,当这种精神和文化成为欧美普遍自觉的文化观念和方式以后,这种能力就养成了。可是,为什么在这种文化能力养成后,欧洲在公元1500年至公元1800年里没有发展起来呢?这是因为一种人类普遍的社会需求还没有出现,也就是现代生活还没有被全世界所认同。比如草鞋可以代替皮鞋、油灯可以代替电灯、土布可以代替洋布……而只有当现代化逐渐成为整个世界普遍需求的时候,这种文化能力的历史机遇才可能出现。当众多民族、国家、个人的生活都要实现现代化时,这一巨大的社会需求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世界市场。欧洲在千百年里为满足这种需求准备了充足的文化能力,深刻地体悟到了这种需求,并用这一能力开始进行生产、营销、发展。100年来现代化成为全世界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普及过程、宣扬过程和实现过程就是一流国家形成的过程。把这些观念、方式和他们所走的道路归结起来,也就是一句话:一种深刻的文化能力同一种普遍需要的社会需求相结合,造就了世界一流的国家。20世纪的现代化发展过程证明:凡是制造业最为先进的国家也都是发展和生活水平在世界上居于顶尖地位的国家。这个过程使我们看到了现代一流国家的产生或者说现代化的一个特点:那种深刻的、普遍的文化能力同某种社会普遍的需要结合起来以后,由某种机制化、体制化的方式运作后,成为世界一流的国家变得十分容易和轻松。这样的国家既不必实行文化变革,也毋须强化管理,因为那里的人们已经普遍自觉于时间、节俭、规则、科学、严肃、精细、理性等一系列文化理念,并已落实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之中。1.下列对“一流国家”这一概念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具有悠久历史和先进文化的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国家。B.具有很强的个人文化能力和发达的经济实力的国家。C.具有适应时代的文化能力并可以满足世界范围普遍的需求的国家。D.具有制造能力与市场经营能力和领先于世界的软件行业的国家。2.下列不属于发达国家的经验的一项是(
)(3分)A.在现代生活还没有被全世界所认同时,应该暂时停止发展自己的文化能力。B.世界一流的发达国家具有普遍自觉的观念和方式,并有能力满足市场的需求。C.北欧人强烈的物质需求,激发了他们自律、节俭、勤奋、进取、征服等文化理念的形成。D.普及、宣扬并实现现代化,为人类需求而生产、营销、发展,是形成一流国家的必经之路。3.下列理解不属于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以制造、生产物质来满足需求的精神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力和文化形成的体现。B.在草鞋可以代替皮鞋、油灯可以代替电灯、土布可以代替洋布的时代,是不会出现人类普遍的社会需求的。C.在发展和生活水平方面居于当代世界顶尖地位的国家,其制造业必然是最先进的。D.当人们把科学、节俭、精细、时间、理性等落实在工作和生活中并已形成自觉的文化理念时,所谓文化变革、强化管理等就没有必要了。参考答案:1.C(A项“悠久历史”无原文根据。B项“个人文化能力”断章取意。D项只讲一个要点,不完整)2.A(原文无“暂停发展”的意思)3.B(A项与第4段开头的文意相符。B项对第4段中间“代替”的理解有误。C项符合第5段开头的文义。D项符合第5段结尾的意思)
略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无疾而终周大新瞎爷并不是全瞎,瞎爷的右眼还凛凛睁着,放出箭一样的光。瞎爷的左眼瞎在他九岁那年。一场高烧之后,瞎爷忽然向他爹娘报告:我的左眼看不见了!两位老人一惊,忙过来用手在他左眼前晃,那只左眼果然像坏了的钟摆一样一动不动。未料爹娘哭得正伤心时,他慢腾腾开了腔,说:“爹、娘,哭啥?应该笑才对!这场病不是才弄坏了我一只眼?总比两只眼都弄坏了要好吧?”两位老人听到这番话后先是惊住,后来想想也在理,遂止住了眼泪。瞎爷于是继续向高处长。瞎爷的家境不好,爹娘无力供他读书,但又想让他识些字,便求了相邻的一家富户,让他每日去那家的塾馆里旁听私塾先生讲课。可只听了一年,那家便不让他再去,理由是他记性太好,和那富户的孩子相比,很显出那家孩子的笨来。爹娘于是就叹息自家的穷。他说:“娘,你甭伤心,你们已经生法送我去读了一年书,我如今也已经识了些字,我总比那些一天书没念、一个字不识的孩子强吧?”爹娘听了,觉得也是,便不再自怨自艾,心情恢复如初。瞎爷长到娶亲的年纪,因为瞎了一只眼,媒婆们就很少上门,这很让他的爹娘着急。一日,邻居七娘来,说从鲁山那儿逃荒到北庄的一家人,想嫁女儿,而且提的条件很低,只要男方家里有吃的就行,只是那姑娘嘴唇有些毛病,先天豁。瞎爷听见后,劝爹娘,说:“能娶到这样一个媳妇就不错了,和世上那么多光棍汉比比,咱还不是好到了天上?”爹娘一听儿子这话,觉得也真有道理,高高兴兴地做起了公公婆婆来。瞎爷和豁唇媳妇的感情很好,婚后六年就生了五个孩子。几个女儿虽然生下来就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可到底也慢慢地长大了,而且一个个也都长得水灵灵漂漂亮亮的。豁唇奶常常望着她那一群身子丰满健壮的女儿,在心里诧异:这些孩子们身上的养分都是从啥子地方吸来的?是从那些野菜、红薯和照得见人影的稀粥里吗?有女百家求,媒婆们开始上门了,瞎爷噙着旱烟袋,很是自豪地坐那儿听媒婆们介绍着一个个求娶的人家,最后为大女儿娥娥选定了一个做木工活的小伙。瞎爷跟大女儿说:“不论到啥年代,木匠总有活路做,你跟这小伙子过一家,包你这辈子再也饿不了肚子!”瞎爷料事还真没错,那木匠小伙手艺好、又勤快,四乡里不断有人请他去做活儿,活儿做完,人家总要送上一袋半袋苞谷抵工钱。这样一年下来,家里总要积攒不少粮食,做了媳妇的娥娥从此便再也不用过那种吃糠咽菜的日子了。不过,有一点瞎爷没有料到,就是木匠小伙的脾气特暴躁,动不动就打骂老婆,常常为一点小事就动手动脚,直把娥娥打得鼻青脸肿跑回娘家来。瞎爷对娥娥说:“依我看呐,你的命还算好哩!木匠小伙比起那些识文断字知道心疼老婆的女婿,是差了一些,不过,天底下比他还差的女婿可多得是,就说南庄水枝她女婿吧,那人天天去赌场里赌,有时把棉袄都赌输了……”一席话说得娥娥低下了头。第二天,娥娥就收拾了一下,又回了婆家。日子不知不觉过去了一堆又一堆,瞎爷也显出老了。豁唇奶小丈夫几岁,这时便替瞎爷张罗“老屋”——棺材。可是宅子上没有大树,家里也无多余的钱去买好的木材,豁唇奶只好买来一堆槐木。槐木这东西不大适宜做棺材,不经沤,可是便宜。豁唇奶把木头买来,让大女婿来做。大女婿砰砰啪啪地又砍又锯,忙了几天,总算把棺材做起来了。可这棺材实在说不上排场漂亮,邻居的老人们看后都摇头,豁唇奶也愧疚得很。不料瞎爷看后却很满意,他拍着豁唇奶的肩头说:“这棺材比起富豪大家们的上等柏木棺是差些,可比起那些穷得根本买不起棺材,尸体用草席卷的人,不是要好得很吗?我日后睡到里边总也可以少了日晒水浸吧?好,好!”豁唇奶的心里被这番话说得轻松多了。瞎爷是在七十二岁的那年冬天去世的。瞎爷的死属于正常的老死,死前没有发现什么病。瞎爷临死前,听到老伴在床头哀哭,还用极微弱的声音劝道:“哭啥?我已经活了七十二了,比起那些活八十、九十的人,我不算高寿,可比起那些活四十、五十就死的人,我不是好多了吗?……”瞎爷死时面容安详,两个眼角还有笑容留着……(选自《山东文学》,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题目“无疾而终”很有意蕴,很好地表现了做人要知足常乐,要学会随遇而安的主题。B.文章开篇写“瞎爷”不是全瞎有总括全文的作用,特别是“右眼还凛凛睁着”表现了瞎爷敏锐的观察力,“放出箭一样的光”体现了瞎爷的智慧和精明。C.瞎爷、豁唇奶的几个女儿都健壮、漂亮,二人也为之骄傲,但大女儿在性格上有点柔弱,没有主心骨,什么事情都听父母的,挨了丈夫的打也没有脾气。D.小说用娥娥的丈夫木匠来衬托瞎爷,瞎爷与豁唇奶婚后感情很好,这都得益于瞎爷的好脾气,作者以此告诫人们要像瞎爷一样爱自己的家人。E.文章对豁唇奶着墨不多,但形象刻画生动,在艰难的环境下养活五个孩子、在瞎爷高龄时给他准备棺木等,形象地诠释了“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的道理。(2)小说在塑造瞎爷的形象时写了哪些事?瞎爷是怎样看待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和分析。(3)文章最后一段的具体作用有哪些?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在每件事情上瞎爷说的话都相似,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AE(2)①因为一场高烧,瞎爷的左眼瞎了,父母很伤心,瞎爷却庆幸自己只瞎了一只眼。②瞎爷的父母求富裕的邻居让瞎爷去旁听私塾先生讲课,只听了一年邻居就不让瞎爷去听了,瞎爷的父母叹息自家的贫穷,瞎爷认为自己已经识了些字,总比不识字好。③瞎爷家境不好,又瞎了一只眼,很难娶亲,有人给瞎爷说了一个豁唇女,瞎爷父母拿不定主意,瞎爷认为能娶上媳妇总比光棍汉强。④娥娥被丈夫打骂跑回娘家,瞎爷用水枝女婿作对比,劝娥娥回婆家。⑤因为贫穷,豁唇奶用不适宜做棺材的槐木给瞎爷做棺材,瞎爷觉得比买不起棺材的人好得多。⑥瞎爷临终时老伴哀哭,但瞎爷觉得自己活得够长了,已经很好了。(3)①交代了瞎爷去世时的状态:面容安详、眼角有笑容。②照应题目“无疾而终”,使文章结构严谨。③对上文瞎爷的行为作总结:像瞎爷这样随遇而安的人才能够感知生活的幸福。(4)①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瞎爷是一个能够劝慰别人、知足常乐的人,小说不断地强化这些内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②强化瞎爷的思想和生活理念。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瞎爷总能够劝慰别人要学会随遇而安、凡事都往好处想,只有这样才能够感觉到生活的幸福。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不同场景下瞎爷相似的话来反映瞎爷的性格特征,并以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④表现作者对瞎爷思想的赞同,希望人们都能够像瞎爷一样看待自己的生活。瞎爷劝慰别人的话都相似,体现了作者对瞎爷生活态度的认可和赞同。(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本题综合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等内容的考核B项,“有总括全文的作用”说法牵强。C项,“但大女儿在性格上……没有脾气”错误,一方面娥娥的婚事听父母的安排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另一方面她听从老爹的话回婆家去是想把日子过好。D项,“用娥娥的丈夫木匠来衬托瞎爷”错误,小说中木匠的主要作用是体现娥娥的生活状态,引出瞎爷对娥娥遭遇的看法。(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信息筛选的能力,回答本题,应先概括小说写了哪几件事,然后分析瞎爷对这些事的看法。比如听到瞎爷说自己的一只眼看不见东西后,瞎爷的父母很伤心,但瞎爷却觉得应该庆幸眼睛没有全瞎;邻居让瞎爷去旁听老师讲课,一年后便不让他再去,父母叹息自家贫穷不能送瞎爷去上学,但瞎爷却认为上了一年学总比没有上过学的孩子强;等等。(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中相关段落的作用,回答段落的具体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思考:①段落的具体内容,②体现的人物性格或思想,③与题目、上文的关系等。从内容上分析,这段文字主要描写瞎爷去世时的面部表情,瞎爷的这个状态表明其去世时感觉心满意足,是没有任何痛苦去世的;从结构上看,瞎爷的这种状态正照应了题目“无疾而终”,也总结了瞎爷一辈子随遇而安的思想。点睛:考查某段落在作品情节发展中的作用,须要对该段落作具体细致的分析。这种类型的题目主要是围绕情节构思及其作用命题。回答该类问题,须从文章的整体结构、文体特征考虑,结合小说情节通常的特点,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①全文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③开头运用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④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或引人深思;⑤结尾出人意料,情节逆转,深化主题;⑥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等。(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中语句的作用,回答本题应注意思考三个方面的内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以及作者的情感等。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瞎爷说的相似的话主要表现了瞎爷的思想理念,反映了瞎爷知足常乐的性格特征;从故事情节的角度分析,瞎爷的这些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从作者的情感的角度分析,这些相似的话体现了作者对瞎爷生活态度的认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题。简肃薛公墓志铭欧阳修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①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师顾曰:“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乃不复事生业,务施贷以赒乡闾。后五十年,公始佐今天子参政事,为世名臣,如其言。初举进士,为州第一,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淳化三年,再举乃中,授隰州军事推官。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用荐者拜大理寺丞、知莆田县,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莆田人至今以为德。及居蜀,尤有善政。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老媪告其子不孝者,子诉贫不能养。公取俸钱与之,曰:“用此为生以养。”母子遂相慈孝。人皆以公为仁恩。蜀人喜乱而易摇。公既镇以无事,又能顺其风俗,从容宴乐。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如逢蒙之射而方朔之占,无一不中。拜参知政事。公入谢,上曰:“先帝尝言卿可用,吾今用卿矣。”公益感激自励。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既与政,尤挺立无所牵随。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往往不可其意,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曰:“吾惭不及古人,而惧后世讥我也。”明道二年,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见太庙,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曰:“太后必若王服见祖宗,若何而拜乎?”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太后崩,上见群臣,泣曰:“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公遽曰:“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上大悟,卒以后服葬。以疾告归其政。天子曰:“吾不可以数烦公。”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居岁中,数以告,乃得还第。景祐元年八月庚申,公薨于家,年六十有八,赠兵部尚书。太常议曰:“谥法:一德不懈曰简,执心决断曰肃。今其状应法。”乃谥曰“简肃”。(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改)【注】①太师,薛奎父亲的赠号。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显:显达。B.务施贷以赒乡闾
务:致力于。C.破奸发伏,逆见随决
破:揭穿。D.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
夺:强取。1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薛公“执心决断”的一组是(2分)①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②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③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④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⑤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⑥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A.①②④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④⑤⑥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薛公年少聪慧,十余岁即能属文,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认定他能光大门第;后来果如其言,薛公参与政事,辅佐皇上,成为宋朝一代名臣。B.薛公为官之后,善解民疾,在莆田时因废除无名租而深为百姓感激;转任蜀地后更有善政,人们都认为他是个善施恩义的人。C.薛公临事持重明决,敢于坚持己见。太后想穿天子礼服拜太庙,薛公直谏,阻止了太后;太后驾崩后薛公仍劝谏皇上,未让太后穿天子礼服安葬。D.薛公因病告老还乡,皇上善解人意,下诏准许他不用上朝,也不用处理政务;薛公去世后,太常根据薛公的功德,为他议定谥号为“简肃”。参考答案:13.答案D
解析D项,夺:改变。14.答案B解析①表现其谦让有德;④表现其性格刚毅,不附和别人;⑤表现其有责任心。15.答案D
解析D项,“下诏准许他不用上朝,也不用处理政务”错误,应为“下诏准许他不用上朝,却让他像原来那样处理政事”。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程千里列传程千里,京兆人。身长七尺,骨相魁岸,有勇力。本碛西募人,累以戎勋,官至安西副都护。天宝十一载,授御史中丞。十二载,兼北庭都护充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后有诏移献忠部落隶幽州,献忠素与禄山有隙,惧不奉诏,乃叛归碛北,数为边患。玄宗愤之,命千里将兵讨之。十二载十一月,千里兵至碛西,以书喻葛禄,令其相应。献忠势穷,归葛禄部。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十三载三月,千里献俘于勤政楼,斩之于朱雀街,以功授右金吾卫大将军同正,仍留佐羽林军。禄山之乱,诏千里于河东召募,充河东节度副使、云中太守。十五载正月,迁上党郡长史、特进,摄御史中丞,以兵守上党。贼来攻城,屡为千里所败,以功累加开府仪同三司、礼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至德二年九月,贼将蔡希德围城,数以轻骑挑战。千里恃其骁果,开悬门,率百骑,欲生擒希德。劲骑搏之,垂将擒而希德救兵至,千里敛骑而退,桥坏坠坑,反为希德所执。仰首告诸骑曰:“非吾战之过,此天也!为我报诸将士,乍可失帅,不可失城。”军人闻之泣下,昼夜严兵城守,贼竞不能拔。千里至东都。安庆绪舍之,伪署特进,囚之客省。及庆绪败走,为严庄所害。其年十二月,上御丹凤楼大赦,节文曰:“忠臣事君,有死无贰;烈士徇义,虽殁如存。其李橙、卢奕、袁履谦、张巡、许远、张介然、蒋清、庞坚等,即与追赠,访其子孙,厚其官爵,家口深加优恤。”自是赦恩,无不该于节义,而程千里终以生执贼庭,不沾褒赠。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七下)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B.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C.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D.突厥首领阿布思先率众/内附隶朔方军/玄宗赐姓名曰/李献忠李林甫遥领朔方节度/用献忠为副将/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天宝,唐玄宗年号。古代的纪年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有王公年次纪年、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等。B.诏,诏,告知之意,多用于上对下。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C.迁:古代称调动官职的常用词语,一般指降职,与其意义相近的词语还有“左迁”、“迁谪”等。D.大赦:封建帝王以施恩为名,赦免犯人。如在皇帝登基、更换年号、立皇后、立太子等情况下,常颁布赦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京兆人程千里,身长七尺,相貌魁梧伟岸,勇猛有力。他本来是被招募到碛西的军人,凭借多次的战功,做官做到了安西副都护。B.李献忠因为跟安禄山不睦而背叛唐朝朝廷逃回到碛北,并多次侵扰边疆。唐玄宗对李献忠感到很愤恨,下令程千里率兵讨伐他。C.贼将蔡希德在至德二年九月包围城池,多次带领骑兵前来挑战。程千里自恃骁勇果敢,打开悬门,率领一百个骑兵,想要活捉他。D.唐朝朝廷要求忠臣侍奉君主,嘉许杀身报国而贬斥叛变成为贰臣,程千里因被叛贼活捉而投靠了贼廷,所以没有得到褒扬和追赠。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葛禄缚献忠并其妻子及帐下数千人,送之千里,飞表献捷,天子壮之。(2)非吾战之过,此天也!为我报诸将士,乍可失帅,不可失城。参考答案:4.A.抓住时间、官名、标志词,通过谓语动词前后推断其主语、宾语等,从而理解句意,断好句子。5.C.迁,一般指升职。6.D.无中生有,程千里虽然被活捉,但并没有投降。7.(1)葛禄将李献忠和他的妻子儿女以及帐下数千人都捆绑起来,交给程千里,程千里飞快地传回捷报,唐玄宗很赞赏他的勇武。(省略句及状语后置句,“飞表献捷”,“壮”,各1分,句意1分,共4分)(2)这不是我作战的过错呀,这是天意啊!替我转告各位将士,宁可突然失掉主帅,也不可丢失城池,(判断句,“诸”,“乍可”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李若谷,字子渊,徐州丰人。少孤游学于洛下。举进士,补长社县尉。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而吏以不中程,多退斥,欲苛苦输者,因以取赇。若谷度材,别其长短、大小为程,置庭中,使民自输。天圣初,判三司户部勾院。使契丹,陛辞,不俟垂帘请对,乃遽诣长春殿奏事,罢知荆南。士族元甲恃荫屡犯法,若谷杖之,曰:“吾代若父兄训之尔。”王蒙正为驻泊都监,挟太后姻横肆,若谷绳以法。监司右蒙正,奏徙若谷潭州。洞庭贼数邀商人船杀人,辄投尸水中。尝捕获,以尸无验,每贷死,隶他州。既而逃归,复攻劫,若谷擒致之,磔于市。自是寇稍息。累迁太常少卿,知滑州。河啮韩村堤,夜驰往,督兵为大埽①,至旦堤完。以右谏议大夫知延州。州有东西两城夹河,秋、夏水溢,岸辄圮,役费不可胜纪。若谷乃制石版为岸,押以巨木,后虽暴水,不复坏。官仓依山而贮谷少,若谷使作露囤,囤可贮二万斛,他郡多取法焉。迁给事中、知寿州。豪右多分占芍陂②,陂皆美田,夏雨溢坏田,辄盗决。若谷摘冒占田者逐之,每决,辄调濒陂诸豪,使塞堤,盗决乃止。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进尚书工部侍郎,拜参知政事。建言:“风俗媺恶,在上之人作而新之。君子小人,各有其类,今一目以朋党,恐正人无以自立矣。”帝悟,为下诏谕中外。以耳疾,累上章辞位,罢为资政殿大学士。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八十。赠太子太傅,谥康靖。(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五十》有删改)【注】①埽(sào):治水工程用以护岸或堵决口的器材,一般用秸秆、芦苇捆绑而成。②芍陂(quèbēi):蓄水池塘名,是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在今安徽寿县南。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B.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C.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D.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古官名。古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始见于《礼记?王制》。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B.天圣,是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年号并非一成不变,皇帝遇到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更改年号。C.徙,指调动官职,多为平级调动。文中的“迁”“改”“罢”等均是官职变动的用语。D.太子太傅,和太子太师、太子太保称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傅教武,太师教文,太保保护其安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若谷公正廉明。补任长社县县尉时,有官员趁百姓交纳木材时索要贿赂,而李若谷估量木材,区别长短、大小,制定尺度,放在庭院中,让百姓自己按尺度交纳。B.李若谷不畏权贵。兼领三司户部勾院时,当地的豪族元甲倚仗祖上的恩荫多次犯法,李若谷对他施了杖刑,并说是替他的父兄教训他。C.李若谷性情率直。出使契丹,到宫里辞别皇帝,他没有等到帘幕放下就急于应答,竟直接到长春殿奏事,于是被罢免官职,改任荆南知州。D.李若谷爱民如子。任并州知州时,贫困不能婚配的百姓,李若谷拿出自己的钱帮助他们嫁娶。13.把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2)尝捕获,以尸无验,每贷死,隶他州。参考答案:10.C
11.A
12.B
13.(1)州里修葺军营,规定百姓交纳木材,下达公文由县尉收纳。(2)曾经捕获过(贼人),因为没有尸首作为验证,经常(只能)宽免贼人的死刑,发配到别的州做奴隶。【10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断句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和谓语的确定。一般情况下,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须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最重要的是要从语意相对独立完整的角度来断句,这样就要关注句子中的名词或代词,因为名词或代词在句中能做主语中或宾语。本题中“枢密直学士”“并州”“婚姻者”这些名词与其前动词构成动宾结构,其后断开。“若谷”为主语,其前断开。再结合本句的大体意思:改任枢密直学士,做并州知州。贫困不能婚配的百姓,李若谷拿出自己的钱帮助他们嫁娶。入赘女婿、无赖丢下妻子出走的,给他们设立期限,(到期)不回来,准许妻子改嫁。据此句子可以断开为:改枢密直学士/知并州/民贫失婚姻者/若谷出私钱助其嫁娶/赘婿亡赖委妻去/为立期/不还/许更嫁。故选C。【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化常识识记能力。回答此类题目,必须多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区分文学常识的概念,仔细察看题干中的修饰限制成分。A项,“进士”不是官名,是科举时代会试考取后通过了殿试的人的称呼。识记文学常识可以采用积少成多法。文学常识内容多,涉及面广,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全部记下来,因此要长期坚持。【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作答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的题型,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等。做题时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对比对即能发现问题。B项,教训元甲是李若谷在荆南任知州时所为。故选B。【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要求准确、通顺。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该题第一句中关键词“课”“输”“檄”,第二句中关键词“以”“贷”“隶”,都要特别留意。点睛: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参考译文:李若谷,字子渊,是徐州丰县人。年少时父亲过世,他到洛下游学。考中进士,补任长社县的县尉。州里修葺军营,规定百姓交纳木材,下达公文由县尉收纳。而属吏以不合尺寸为由,大多斥退,打算苛刻要求,使交纳木材的人吃尽苦头,趁机来获得贿赂。李若谷估量木材,区别长短、大小制定尺度,放在庭院中,让百姓自己(按尺度)交纳。天圣初年,李若谷兼领三司户部勾院。出使契丹,到宫里辞别皇帝,他没有等到帘幕放下就急于应答,竟直接到长春殿奏事,于是被罢免官职,改任荆南知州。当地的豪族元甲倚仗祖上的恩荫多次犯法,李若谷对他施了杖刑,说:“我替你的父亲、兄长教训你。”王蒙正当时担任驻泊都监,倚仗和太后有姻亲骄横放纵,李若谷绳之以法。监司偏袒王蒙正,上奏改任李若谷为潭州知州。洞庭湖贼人屡次拦截商船只(抢劫),杀人后总是把尸首投入水中。曾经捕获过(贼人),因为没有尸首作为验证,经常(只能)宽免贼人的死刑,发配到别的州做奴隶。不久逃回来,又抢劫(商船),李若谷抓来他们,在市上行分裂肢体的酷刑。从此寇乱渐渐平息。多次升官做到太常少卿,任滑州知州。黄河侵蚀韩村堤坝,(李若谷)连夜驱马前往,督促士兵制作大埽,到早晨河堤完好无损。(李若谷后来)以右谏议大夫身份任延州知州。延州有东西两个城夹着黄河,秋、夏河水泛滥,河岸总是毁坏,用工花费无数。李若谷就制作石版修筑河岸,用巨大的木头撑住,后来虽然河水涨,(河岸)不再毁坏。官府的粮仓依山而建贮存粮食少,李若谷就让制作露囤,这种囤可以贮存二万斛粮食,别的州郡大多采用他的办法。(后来)调任给事中,任寿州知州。豪门大族大多瓜分侵占芍陂的土地,芍陂一带都是良田,夏季雨水泛滥毁坏田地,他们就偷着决堤放水。李若谷挑出那贪占田地的驱逐他们,每遇芍陂决口,就调动靠近芍陂的豪族,让他们堵塞决口的堤坝,盗决堤坝的现象才停止。改任枢密直学士,做并州知州。贫困不能婚配的百姓,李若谷拿出自己的钱帮助他们嫁娶。入赘女婿、无赖丢下妻子出走的,给他们设立期限,(到期)不回来,准许妻子改嫁。(后来)入朝任尚书工部侍郎,官拜参知政事。他建议说:“风俗不好,都是上层之人形成而后推广影响的。君子小人,各有自己的同类(朋友),如果都用朋党的眼光看待,恐派正直的人没法自立了。”皇帝醒悟过来,下诏告谕朝廷内外。由于耳病,屡次上表章请辞官位,(于是)免去(原职),改任资政殿大学士。(最后)以太子少傅职位退休,去世,享年八十岁。追赠为太子太傅,谥号康靖。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实施精准扶贫并非只是扶贫方式或手段的简单变换,而是针对贫困人口需求更加多元化,结合不同帮扶对象的具体特点和现实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B.杰出的流行音乐创作者将严肃音乐的表现力与通俗音乐的积极因素相互交融,巧妙嫁接多种艺术元素,拓宽了流行音乐的表现内涵和审美空间。C.美国研究人员使用硅胶材料成功地仿制出新型的黏附装置,巴掌大小面积的这种材料不仅能支撑体重70公斤的成年人在玻璃幕墙上攀爬,而且双手可以自如切换。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列基础概念》课件
- 脂质代谢紊乱的临床护理
- 家族性良性天疱疮的临床护理
- IgA天疱疮的临床护理
- 鼻腔及鼻窦骨瘤的健康宣教
- 化学电源 课件zhp
- 孕妇小腿浮肿的健康宣教
- 稻农皮炎的临床护理
-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
- 《机械制造基础》课件-05篇 第四单元 电火花加工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Unit 8 教学课件
- 天津大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期末考试备战题库全集
- 微短剧众筹融资的运作机制与优化路径
- 《小英雄雨来》整本书阅读课件
- 职业技能大赛决赛选手报名表
- 安全用电用火用气主题班会教学课件
- 通信管道说明
- PQR-按ASME要求填写的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 汽轮机主汽门活动试验
- 工程质量检测论文范文10篇
- 【真题解析】2023年2月26日河南省直遴选笔试真题(考生回忆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