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声现象(10题)
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3秋•电白区期末)向水面某点扔一块石头,和这点距离相等的岸边的人、鸟和鱼,最先听到声音
的是()
A.人B.鸟C.鱼D.同时
2.(2024•新北区校级一模)2024年3月23日,常州市长荡湖音乐节请到了许多有名的歌手现场演唱。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歌手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现场音响附近感觉震耳欲聋,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C.在现场的听众听到歌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实现的
D.有一位歌手演唱中飙了海豚音,这是提高了声音的响度
3.(2024•海州区校级一模)同学们练习吹奏竖笛时,会按压不同的笛孔,使竖笛发出的声音的()
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D.传播速度不同
4.(2024•澄海区校级三模)琴弦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松弛,所以需要经常校准。利用声音监测装置测得某
根琴弦在校准前后两次发出的声音的部分特性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声音声音强弱等级/dB频率/Hz
校准前60310
校准后70320
A.校准前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B.校准前琴弦发声时的振幅大
C.校准前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D.校准前琴弦发声时振动得慢
5.(2023秋•濮阳期末)下列有关声波应用的实例中,不属于超声波应用的是()
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B.探测海底的深度
C.粉碎人体内的结石D.预报风暴或地震
6.(2024•岳阳县校级模拟)我国是文明古国,具有光辉灿烂的文化。竹笛、大鼓和古筝都是起源于我国
的传统乐器,关于这三种乐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竹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敲击鼓面的节奏越快,鼓声传播得就越快
C.古筝琴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
D.它们奏出的乐曲一定不会成为噪声
7.(2023秋•雁塔区校级月考)最近学校举行了科技节,国伟同学带来了自制的留声机,如图所示,当他
一边大声说话一边摇动手柄,会引起纸杯底部的钢针振动,从而在锡纸上留下一条深浅不同的刻痕,再
一次回转手柄就可以放出刚刚录制好的声音。关于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伟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
B.此留声机在月球上可以录音
C.国伟说话时引起钢针振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大声说话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
8.(2024•新荣区三模)如图所示是安装在红绿灯路口的定向音响,它能控制声波的覆盖范围,既能提示
行人注意安全,又能降低对传声范围外的影响。定向音响提示行人过马路时,发出的声音()
A.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B.不能传递信息
C.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一定不是噪声
9.(2024•榆阳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是兴庆公园新大象滑滑梯下的“传声筒”,管子是空心且两侧开口,
当一人在话筒管路一侧发声时,另一侧的人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妈妈能分辨出孩子的声音是根据音色的不同判断的
B.听到的声音是全部靠金属管传来的
C.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出去的
D.传声筒的原理和听诊器相似
10.(2024•南通)南通板鹤风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面缀满大小不一的哨口,如图。风筝升空后
哨口发出低、中、高音,声音的这一特征指的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2025年中考物理复习之小题狂练300题(选择题):声现象(10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2023秋•电白区期末)向水面某点扔一块石头,和这点距离相等的岸边的人、鸟和鱼,最先听到声音
的是()
A.人B.鸟C.鱼D.同时
【考点】不同介质的声音速度.
【专题】声现象.
【答案】C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依靠介质;
(2)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固体传播声音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解答】解:向水面扔石头,石头撞击水面,水面振动产生声音;站在岸边的人和空中的鸟听到的声音
是通过空气传播的,速度较慢;水中的鱼听到声音是通过水传播的,由于液体传声比气体快,所以最先
听到声音的是水中的鱼。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了传播声音的介质,以及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一样,固体传播最快,液体次之,
气体最慢。
2.(2024•新北区校级一模)2024年3月23日,常州市长荡湖音乐节请到了许多有名的歌手现场演唱。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歌手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现场音响附近感觉震耳欲聋,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C.在现场的听众听到歌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实现的
D.有一位歌手演唱中飙了海豚音,这是提高了声音的响度
【考点】声与能量;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音色的比较.
【专题】应用题;声现象;应用能力.
【答案】D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液体、固体都可以传声;
(4)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解答】解:A、歌手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现场音响附近感觉震耳欲聋,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B正确;
C、听众与演员之间有空气,所以在现场的听众听到歌声,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C正确;
D、歌手演唱中飙了海豚音,这是提高了声音的音调,而不是响度,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利用的了解,以及对声音的音调与响度的辨别等的掌
握,属基础题。
3.(2024•海州区校级一模)同学们练习吹奏竖笛时,会按压不同的笛孔,使竖笛发出的声音的()
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
C.音色不同D.传播速度不同
【考点】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专题】声现象;理解能力.
【答案】B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的频率有关。
【解答】解:吹奏竖笛时,竖笛内的空气柱就会振动发声,按住不同的笛孔,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频
率不同,音调不同。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4.(2024•澄海区校级三模)琴弦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松弛,所以需要经常校准。利用声音监测装置测得某
根琴弦在校准前后两次发出的声音的部分特性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声音声音强弱等级/dB频率/Hz
校准前60310
校准后70320
A.校准前发出的声音响度大
B.校准前琴弦发声时的振幅大
C.校准前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D.校准前琴弦发声时振动得慢
【考点】响度;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专题】声现象;应用能力.
【答案】D
【分析】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与频率有关。
【解答】解:A.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dB)来表示,分贝数越大,表示声音的响度越大,校准前声
音的强弱等级为60dB,校准后为70dB,校准前发出的声音响度小,故A错误;
B.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校准前声音的强弱等级为60dB,校准后为70dB,校准前
琴弦发声时的振幅小,故B错误;
C.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校准前声音的频率为310Hz,校准后为320Hz,校准前发
出的声音音调低,故C错误;
D.校准前声音的频率为310Hz,校准后为320Hz,校准前琴弦发声时振动得慢,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音调和响度;知道音调和响度的影响因素。
5.(2023秋•濮阳期末)下列有关声波应用的实例中,不属于超声波应用的是()
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B.探测海底的深度
C.粉碎人体内的结石D.预报风暴或地震
【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专题】声现象;理解能力.
【答案】D
【分析】超声波的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台风、地震、海啸、火山喷发时会产生次声波。
【解答】解:ABC、蝙蝠利用声波导航、探测海底的深度、粉碎人体内的结石都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
故ABC不符合题意;
D、预报风暴或地震是利用的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及应用。
6.(2024•岳阳县校级模拟)我国是文明古国,具有光辉灿烂的文化。竹笛、大鼓和古筝都是起源于我国
的传统乐器,关于这三种乐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竹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敲击鼓面的节奏越快,鼓声传播得就越快
C.古筝琴弦停止振动,弦还会发声
D.它们奏出的乐曲一定不会成为噪声
【考点】噪声的界定;声音产生的原因;不同介质的声音速度.
【专题】声现象;理解能力.
【答案】A
【分析】(1)(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4)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的休息、工作、学习的声音,或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造成了
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解答】解:A、竹笛声是由笛管内部的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鼓手敲击鼓面的节奏越快,鼓面振动越快,但是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不变,故B错误;
C、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古筝琴弦停止振动,弦不会发声,故C错误;
D、竹笛、大鼓和古筝奏出的乐曲,如果妨碍到人们正常的休息、工作、学习,或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
造成了干扰,就会成为噪音,故D错误。
故选:Ao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噪声的界定,难度不大,属基础题。
7.(2023秋•雁塔区校级月考)最近学校举行了科技节,国伟同学带来了自制的留声机,如图所示,当他
一边大声说话一边摇动手柄,会引起纸杯底部的钢针振动,从而在锡纸上留下一条深浅不同的刻痕,再
一次回转手柄就可以放出刚刚录制好的声音。关于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国伟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
B.此留声机在月球上可以录音
C.国伟说话时引起钢针振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D.大声说话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
【考点】声与能量;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
【专题】声现象;应用能力.
【答案】B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4)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国伟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
符合题意;
B.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为真空,此留声机在月球上可以录音,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国伟说话时引起钢针振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大声说话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利用和声音的特性,属于基础题。
8.(2024•新荣区三模)如图所示是安装在红绿灯路口的定向音响,它能控制声波的覆盖范围,既能提示
行人注意安全,又能降低对传声范围外的影响。定向音响提示行人过马路时,发出的声音()
A.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B.不能传递信息
C.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一定不是噪声
【考点】噪声的界定;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的传播条件;声与信息.
【专题】声现象;理解能力.
【答案】C
【分析】(1)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能量;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解答】解:A.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不正确;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定向音响提示行人过马路,就是在传递信息,故B不正确;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定向音响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C正确;
D.如果定向音响发出的声音在不需要的时间或地点出现,影响到他人,也可能成为噪声,故D不正确。
故选:Co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现象相关的知识点,属于基础知识。
9.(2024•榆阳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是兴庆公园新大象滑滑梯下的“传声筒”,管子是空心且两侧开口,
当一人在话筒管路一侧发声时,另一侧的人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妈妈能分辨出孩子的声音是根据音色的不同判断的
B.听到的声音是全部靠金属管传来的
C.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出去的
D.传声筒的原理和听诊器相似
【考点】根据音色辨别发声体;声音的传播条件;声波、声音的传播形式;增加响度的方法.
【专题】声现象;应用能力.
【答案】B
【分析】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空气、固体和液体都可以传声。
【解答】解:A、妈妈能分辨出孩子的声音是根据音色的不同判断的,故A正确;
B、听到的声音是靠金属管中的空气传来的,故B错误;
C、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出去,故C正确;
D、医用听诊器和传声筒的原理相同,都是通过减弱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声音的响度,故D正确。
故选:Bo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属于基础题。
10.(2024•南通)南通板鹘风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面缀满大小不一的哨口,如图。风筝升空后
哨口发出低、中、高音,声音的这一特征指的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
【考点】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
【专题】定性思想;声现象;应用能力.
【答案】A
【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
品质与特色。
【解答】解:合唱中的“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音调,“高音”声
部的音调高。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特征,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
因素。
考点卡片
1.声音产生的原因
【知识点的认识】
(1)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则发声也停止。
【命题方向】
声音的产生这一知识点比较简单,中考中常围绕“振动”两个字出填空题,近几年以转换法较为热点,如
扬声器纸屑实验、乒乓球音叉实验等,考查体现振动的方法、看到的现象、实验的目的、纸屑和乒乓球的
作用等。
例: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
乓球也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
乒丘.球
A.由物体振动产生
B.可以通过气体传播
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响度越大,声速越大
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解析:解: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所以乒乓球被弹开,音叉停止振动,声音也消失,说明声音是物体的振动
产生的。
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属于基础题。
【解题方法点拨】
关于发声与振动的关系理解:
①一切发声都振动,但振动不一定被人们看到.
不论科技多么发达,都没有任何一种不振动就能发声的现象;敲音叉或敲桌面发声时的振动看不到,需要
通过转换法来体现;
②一切振动都发声,但声不一定被人们听到.
振动发声有的是超声或次声,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故听不到;有的声音响度很小,故听不到.
2.声音的传播条件
【知识点的认识】
(1)声音靠介质传播.
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传声的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
(2)真空不能传声.
真空罩里面放闹铃的实验、登月的宇航员无法直接交谈的现象都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命题方向】
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常以概念为主;
例:回归课本,温故而知新。我们在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时,将小球放在被用力敲过的音叉旁边,发现小
球被弹起,从而证明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若把正在运行的该装置放到月球上,则()
A.小球被弹开,且听到音叉的声音
B.小球未被弹开,听不到音叉的声音
C.小球被弹开,但听不到音叉的声音
D.小球被弹开,仍听到音叉的声音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解: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但是敲击音叉,音叉可以振动,将小球弹起来,故C正确,
ABD错误。
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真空不能传声。
【解题方法点拨】
(1)判断传声介质的种类:例如,隔墙有耳、土电话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电子哺鱼、说话声吓跑鱼说明
液体可以传声;人平时交谈说明气体可以传声.
(2)同一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不变.
3.声波、声音的传播形式
【知识点的认识】
(1)类比法理解声波:水波是一圈一圈向外传播的,而声波是以疏密相间的波动形式向外传播的,水波
和声波具有相似的形似。
(2)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作声波。像水波一样,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减弱,所以当我们
离发声体太远时,会因为传来的声波太弱而不能引起听觉。
【命题方向】
考查声波、声音的传播形式,理解声波与水波的联系。
例: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介质随声音的传播向前运动
D.障碍物使声音停止传播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
解析:解: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B错误;
C、介质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运动,不会随声音的传播向前运动,故C错误;
D、障碍物使声音发生反射,故D错误。
故选:Ao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知道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发
生反射。
【解题方法点拨】
记忆性知识,牢记即可。
4.不同介质的声音速度
【知识点的认识】
(1)定义:声音在介质中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声速,用符号v来表示。
(2)公式:u=s/t表示声速,单位是m/s;s表示路程,单位是m;t表示时间,单位是s。
(3)常数:15℃空气中声速是340m/s。
(4)声音在传播时由声速大处向声速小处偏折。
【命题方向】
该考点常以填空和选择题型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
象的能力。也可能考查与声音有关的路程和时间的计算。。
例:某一装满水长100m的直钢管,在其一端用力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能听到敲击声的次数为次。
(已知声速:在空气中约为340m/s,在水中约为1500m/s,在钢铁中约为5200m/s)
分析:声音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时差大于0.1s,人耳可以区别开来;根据速度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解析:解:声音在钢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时间分别为:
t=-^-=o019s;
1V15200m/sU-Uiys
s
t=-150WS^°-067S;
2v2
s100m
13Yg340m/sQ0.294S;
声音在钢铁和水中的时间差小于0.1s,不能区分开这两个声音;声音在水中和空气中的时间差大于0.1s,
人耳能够区分开这两个声音,所以能听到两次声音。
故答案为:两。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会根据速度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解题方法点拨】
(1)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的不同,同一声源,距离相等的位置可能听到多次声音.如长水管一
端敲击一次,另一端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由铁传播,第二次由水传播,第三次由空气传播.首先注意管
子要“长。其次注意管内有没有水.第三注意听到的多次声音是不同介质传播的,并不是回声.
(2)固体传声速度大,能量损失少,所以通过固体传声能及早地听到,并且更加清楚.
5.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
【知识点的认识】
(1)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就会被反射,形成回声。
(2)回声到耳朵比原声音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如果回声和原声到达人耳的时间相
差不到0.1s,人们就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但会觉得声音更向量,这就是为什么在屋子里面说话比旷野中
响凫。
(3)利用回声可以计算出障碍物的距离。要听到回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公式:s=vt
【命题方向】
考查回声的概念,会辨别回声和原声的区别。
例:关于回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空气中传回的回声声速为340mzs
B.回声总是与原声加强
C.当声源与障碍物距离小于17m时不存在回声
D.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
分析:(1)同种介质中的声速与温度有关。
(2)当回声与原声的时间间隔超过0.1s以上时,人耳可以将原声和回声区分开。
(3)声源与障碍物距离小于17m时,回声和原声叠加在一起。
(4)回声是由于声音的反射形成的。
解析:解:A、在15℃时,从空气中传回的回声声速是340m/s,故A错误;
B、当回声与原声的时间间隔超过0.1s以上时,人耳可以将原声和回声区分开,小于0.1s时,回声和原声
叠加后加强,故B错误;
C、声源与障碍物距离小于17m时,回声和原声叠加在一起,人耳不能将回声和原声分开,故C错误;
D、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回声现象;知道产生回声的条件。
【解题方法点拨】
记忆性知识,牢记即可。
6.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知识点的认识】
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物理学中,振动快慢用每秒振动的次数来表示,称为频率。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命题方向】
以实际现象为背景,用声音的高低以及振动的次数来判断音调,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出现。
例:货车长时间行驶后,司机有时会用铁棍敲击车轮,凭借声音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这主要是因
为空气充足时振动频率较大,则声音的()
A.响度较大
B.音调较高
C.响度较小
D.音调较低
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
解析:解:当拿根铁棍敲打车轮时,则轮胎振动频率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即轮胎内空气越充
足,敲击时轮胎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故选:Bo
点评:此类问题要结合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分析解答。
【解题方法点拨】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是指每秒振动的次数;注重结合实际,例如:女高
音,男低音,“高”和“低”指的就是音调。向水壶中灌热水音调的变化,随着水的增多,水壶上方的空
气柱变小,引起频率的变化,引起音调的变化。
7.超声波与次声波
【知识点的认识】
频率高于人的听觉上限(约为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次声波又称亚声波,它是一种频率低于人
的可听声波频率范围的声波.次声波的频率范围大致为小于20Hz.
【命题方向】
利用次声波和超声波具有它不同于可闻性声波的一些特性,解决现代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中许多重要的应
用.
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蝙蝠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
B.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
C.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
D.人们利用次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超声波是发生频率大于2万赫兹,次声波是发生频率低于20赫兹。
解析:解:A、因为蝙蝠是靠超声波导航。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大象的发声频率在1-20000HZ,所以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故B不符合题意。
C、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故C不符合题意。
D、人们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超声波和次生波的产生的理解和掌握。
【解题方法点拨】
(1)超声波的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超声波的应用:a、制成声呐;b、B超;c、超声波速度测定器;d、超声波清洗器;e、超声波焊接器
(2)次声波的特点:传得远,容易绕过障碍物、无空不入
次声波的应用:次声波可以用于预测和监测自然灾害,如台风、海啸、地震、火山爆发等
8.响度
【知识点的认识】
声音的强弱叫作响度。
【命题方向】
考查声音响度的认识。
例:图书馆张贴有“请勿大声喧哗”的标示语,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濒率
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
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解析:解:图书馆张贴有“请勿大声喧哗”的标示语,这句话提醒人们在公共场所讲话时,要注意控制自
己讲话声音的响度,避免影响别人。
故选:C。点评:此题要结合声音的特征响度定义进行分析解答,注意与其它特征的区分。
【解题方法点拨】
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牛的叫声响度大,蚊子叫声响度小;用力击鼓和轻敲鼓面鼓声的响度
不同.
9.增加响度的方法
【知识点的认识】
(1)减小声音的传播距离来增大响度;
(2)增大声带振动的幅度来增大响度。
【命题方向】
通过考查增加响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例:我们对远处的人大声喊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
A.增大喊话频率
B.增加传入对方耳朵的声音响度
C.改变讲话的音色
D.增大讲话人的肺活量
分析: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
与特色。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析:解:对远处的人大声喊话时,常用双手在嘴边围成喇叭状,这是为了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加传入对
方耳朵的声音响度。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o
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
各不相同。
【解题方法点拨】
生活中增加响度的方法:
①使用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
②手放在耳边听清远处声音
③用喇叭增大振幅,传声更远
10.根据音色辨别发声体
【知识点的认识】
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
【命题方向】
中考中常以填空、选择的题型出现.主要考查辨别熟人的声音靠什么,辨别乐器的声音靠什么.
例:天津时调是天津曲艺中最有代表性的曲种之一。观看演出时,人们能分辨出四胡、扬琴的声音是依据
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分析:音色是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
解析:解:人们能分辨出四胡、扬琴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o
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色,比较简单。
【解题方法点拨】
音色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区别声音就是靠音色.辨别熟人的声音、辨别乐器的声音靠的都是音色.模
仿赵本山的声音很像就是模仿的音色像,通过敲击瓷器,根据声音判断瓷器是否破损也是靠音色.
11.音调、响度、音色的比较
【知识点的认识】
(1)音调: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
越小;
(3)音色: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
【命题方向】
辨别音调、响度和音色的特性,常以选择填空考查为主。
例:编钟是我国古代的击打乐器,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当用相
同大小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质量大、体
积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
解析:解:编钟由一套大小不同的钟组成,质量大、体积大的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相反,质量小、
体积小的容易振动,频率大,音调高,故用相同的力敲打大小不同的编钟时,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故选:B。点评: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
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
决定的一个特性。
【解题方法点拨】
(1)音调和响度是常放在一起考的一对声音的特性,要注意二者分别指声音的高低和大小,音调由发声
体的振动频率决定,响度由振幅决定。
(2)在不同情境下“高”和“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二者的区分是常考点。
12.声与信息
【知识点的认识】
声音的物理特征有三个:音调,响度,音色.
我们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改变这三个特征中一种或几种属性,就会使声音带着一定的信息内容传播出去.比
如,说话,就是在改变着声音的音调和响度来传播信息.声音是一种纵波,一种波必然有振幅、频率和谐
波成分,我们说话的声音就包含了这些成分,所以声音中就有不同的信息.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腔镜技术简介》课件
- 四下营养午餐教学设计及评课
- 新质生产力造纸
- 新质生产力与物流
- 韦格纳肉芽肿性巩膜炎的临床护理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思维导图课件
- 2025年家装工程合同范本
- 沈阳英语三年级试卷及答案
- 山东聊城中考试卷及答案
- 2025果园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范本
- 实验室设备维护与保养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铁总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广东省清远市2025届普通高中毕业年级高三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及答案(二)清远二模
- 2025届“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大联考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5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教师资格笔试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挑战与对策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保温杯抛光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河北省中等职业教育对口高考畜牧兽医类真题试卷及参考答案-
- 2024年9月28日福建省事业单位统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真题及答案
- 运动素质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