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篇目(二)
*五代史伶官传序第11课四层学习内容1——落实必备知识四层学习内容2——强化关键能力四层学习内容3·4——浸润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课后素养评价目录落实必备知识四层学习内容1一、文意疏通课文助读与拓展二、作者简介作者生平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又喜奖掖后进,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创作实绩亦灿然可观,诗、词、散文均为一时之冠。主要作品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人物颂歌]欧阳修性格耿直、文笔犀利、辩才出众,后又卷入庆历新政变法、“濮议”等朝堂是非,虽暴得文坛大名,却仕途羁绊坎坷。两次大辱,三遭贬谪,却百口莫辩,无人援手,为朝堂主流所弃。人生的最后岁月,欧阳修选择了放下与和解。他的笔触下,不再有《把酒祝东风》中的离愁别绪,也没有《朋党论》的慷慨激昂,更没有《醉翁亭记》的慵懒失意,有的只是静享西湖碧波荡漾——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回顾人生,历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尔虞我诈的党争,亲人反目的龌龊,朝堂攻讦的污名,三度贬谪的无助,在微动的涟漪中,都犹如“惊起沙禽掠岸飞”,倏忽不见。人生终极,静如止水,只留下“无风水面琉璃滑”。迟暮之年的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留下一声感叹:藏书一万,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吾一老翁。归隐西湖一年后,欧阳修安静地走完了65岁人生。他是幸运的,当年与挚友梅尧臣的归颍之约,如愿以偿。颍州西湖上,再无云谲波诡,唯有朗月清风。三、背景链接欧阳修所处的时代,正是北宋王朝开始由盛转衰的时期,政治上的一些弊端越来越严重,社会上各种矛盾日趋尖锐。仁宗庆历初年,以王伦、张海等为首的人民暴动接踵而起,西夏又袭扰西北边境,屡败宋军。欧阳修、范仲淹等人力图实行政治改革以挽救北宋王朝的危机,却接二连三地遭到当权派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欧阳修忧心忡忡,很担心五代的惨痛历史重演。宋太祖时薛居正奉命主修的《旧五代史》,“繁猥失实”,无助于劝善惩恶。于是欧阳修自己动手,撰成了七十四卷的《新五代史》。本文就是为《新五代史·伶官传》部分写的一篇序文。面对国家和民族的危机,欧阳修作此序是希望宋朝统治者以史为鉴,告诫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励精图治,不应满足于表面的虚荣,以期引起统治者的警惕。一、辨识通假,疏通障碍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_____同_____,_____语言建构与运用“无”“毋”不要读shèng,形容词,兴盛读chéng,动词,装着读shèng,形容词,骄盛读shèng,形容词,强读shèng,形容词,职位高动词,祭告动词,告诉动词,告慰数词,一寸的百万分之一形容词,隐蔽,不清晰副词,稍微如果没有……,如果不是……连词,和动词,给代词,你的代词,如此,这样副词,于是,就副词,竟然副词,才副词,表祈使语气语气词,无实义代词,他语气词,表揣测语气,大概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名词作动词,考察,探究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作状语,向前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形容词作名词,聪明勇敢的人形容词作名词,极小的事形容词作动词,作乱人的作为与,介词,和;其,代词,他。与其,和他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气势相当于“以至于”,到了……的局面(境地)五、文言句式,辨清译准1.判断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也”“……者,……也”表判断)翻译:梁王朱温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植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我而归附梁国。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2.省略句(1)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为状语后置句,“盛以锦囊”应为“以锦囊盛(之)”]翻译:恭敬地把那三支箭取出来,用丝织的袋子装着,背着箭走在队伍前面,等到胜利归来就把箭收藏(在祖庙里)。(2)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誓天断发”应为“誓(于)天断发”]翻译:以至于彼此割断头发对天发誓,泪水沾湿了衣襟,这种情景又是多么衰败凄惨啊!3.被动句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表示被动)翻译: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作乱的伶人就能够将他围困起来,就(落得)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耻笑。六、积累常识,丰富文化(一)文化常识1.从事:官名,源于汉武帝时期,有刺史属吏之称,分为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等,主要职责是主管文书、察举非法,到宋代时被废除。2.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古代祭典用的猪、牛、羊等),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牢”本为饲养牲畜的圈,在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3.忽微:极小的事。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4.俳优:以乐舞谐戏为业的人,即古代演滑稽戏、杂耍的艺人。5.告庙:天子或诸侯遇出巡、战争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6.太庙:①天子的祖庙;②春秋时期,鲁国称周公的庙为“太庙”。(二)文体知识序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文体。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序的作用是推荐、介绍某人的著作,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本书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此书。序言由作者本人写的,叫“自序”;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古人宴集时,常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是为“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虽无聚会,也作文相赠,以表惜别、祝愿、劝勉之意,就是“赠序”,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在议论中抒发感慨,借以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政治见解或表达对所记叙的人与事的态度的为“史序”,如《五代史伶官传序》。强化关键能力四层学习内容2一、理清行文脉络文本整体把握二、把握主旨大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应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逐段赏析(一)
阅读第1~2段,完成下面题目。[语句翻译]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推究庄宗得到天下的原因和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重点任务突破2.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我给你三支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心愿![文意把握]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虽曰……岂非……”是反诘语气的递进复句,意在强调“人事”的作用,即盛衰之理,不仅在于天命,更在于人事。B.“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这一过渡句的运用,使论点与论据间衔接紧密,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C.第2段中的故事虽然在社会上流传较广,却不一定有确凿的根据,所以作者在前面加上“世言”二字。于是,史学家的重视信而有征与文学家的重视典型事例巧妙地统一起来了。D.作者详细叙述了“晋王三矢”的故事,转述李克用临终时的那一番话,充满激愤、痛切和向往的感情,使人如闻其声,这样就能表现出李存勖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且不负先人之志。解析:不是递进复句,而是转折复句。逐段赏析(二)
阅读第3~4段,完成下面题目。[语句翻译]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当庄宗用绳索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后梁皇帝、大臣的头,走进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并将成就功业的消息禀告先王之灵,他气势的昂扬,真可以说是极为威武雄壮啊!2.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等到仇人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夜里呼喊,作乱的人四方响应,庄宗匆忙往东出逃。3.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或者考究他成功和失败的踪迹,都出自人的原因吗?4.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全天下的英雄豪杰,没有一个人能够和他抗争。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可以说)灾难祸患往往是从微小的事情日积月累所酿成的,而那些聪明勇敢的人物也往往为他溺爱的人或物所困扰迷惑,难道只有庄宗宠幸伶人才这样吗?[文意把握]6.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3段把唐庄宗的“盛”“衰”情况作对比,说明他事业的成败在于人为,以此论证了论点。B.第3段作者于叙事之后,又以两个反诘句照应主题——“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对比论证非常具有说服力。C.第4段再次对比庄宗的盛衰,与第3段相呼应,而着重指出他身死国灭的根本原因是“数十伶人困之”,根据这一史实,作者得出了自己的看法。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两句,既紧密地联系了庄宗的实际,也进一步论证了论点。解析:
“根本原因”错,应为“直接原因”。√浸润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四层学习内容3·4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叙事来说理[源于课堂]《过秦论》最突出的特点是用叙事来说理,作者用千余字的篇幅叙述了从秦孝公到秦亡国这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概括地说明了秦由盛而衰的主要现象和全过程,同时还贯穿了作者本人的观点,说明其所以兴衰的关键。学科素养统率下的探究活动《五代史伶官传序》在叙事中融入作者的议论,先写晋王临终遗嘱,庄宗恪守父命,出兵报仇,终于凯旋,有“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的“壮举”,证明了“成则由人”的道理。次写庄宗报仇雪耻后,以为大功告成,不思强盛,宠信伶官,由盛而衰,最后落得仓皇出逃、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的“惨状”,证明了“败亦由人”的道理。最终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拓向课外]叙事说理是叙述论据的一种方法,是把对客观事实、人物的经历及其事迹的叙述和议论结合起来,讲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在叙事说理的文章中,叙事是手段,是为了给接下来的议论说理提供评议的对象;说理是目的,需要针对所叙述的事情展开,并由此生发开来,由浅显的就事论事上升到更具普遍意义、更深层次的就事说理。运用叙事说理法,议论往往寥寥数语,或寓于叙事之中,或于叙事之后点明,因而文笔生动,事理交融,具有魅力。叙事说理的关键有三:1.要精心选事。所选择的事情(故事)可以具有正面意义,也可以具有反面意义,可以是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也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但必须保证该事情(故事)与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必须保证能够让自己有事可叙、有理可说。2.要合理叙事。在对所选择的事情进行叙述时,既要做到清楚,更要做到合理,要在保证事情本身相对完整的前提下,根据说理的需要作出合理的取舍,与说理关系密切的内容不妨叙述得具体一些、细致一些,反之则可以少写或不写。3.要说理为重。叙事之后,首先要对所叙述的事情的是非曲直、优劣好坏等进行一番评价。或肯定或否定,或褒扬或贬斥,这部分议论仅限于就事论事层面,要少而精。然后由此生发开来,通过对所叙述的事情的普遍意义的深入分析,把蕴含其中的道理揭示出来,并摆事实讲道理,将议论引向纵深,引向就事说理层面,因为这是文章重点之所在,所以要不惜笔墨,调动多种论证方法,既让文章内容充实、内涵丰富,又使文章立意有深度、有新意。[贵在融通]在生活中,人人都不缺乏由“事”悟“理”的机会,就看是否有心。请你选取生活中的一个小故事,运用叙事说理的手法,写一个作文片段,要求写出对生活深刻的感悟。参考示例:放
下孩子正在沙发上玩,妈妈正在洗菜。突然,妈妈听到孩子的哭声。她手都来不及擦干便冲进了客厅。原来,孩子的手伸进花樽里拔不出来了,妈妈用了种种办法,试着将孩子卡住的手拔出,但都没有用。实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妈妈打碎了花樽。这是一件价值不菲的古董。当然,孩子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孩子平安就好。妈妈让孩子将手伸给她,看看有没有受伤,孩子的手看起来没有任何皮外伤,但他紧握着拳头,无法松开,是抽筋吗?妈妈惊惶失措。在妈妈的哄劝之下,孩子终于松开了拳头。原来,孩子手心里攥着一枚一元硬币,他是为了拿这个硬币才让手卡在花樽里的。孩子的手拔不出来,不是因为花樽口太窄,而是因为他不肯放手。其实,有时放手就能立刻解决问题,只是有的人在逃避这个事实。宁愿卡在樽颈里,也不愿意解脱。[点评]这是关于“放下·不放下”的话题。围绕这个话题,作者讲述了一个小小的生活故事,在故事中寄寓了一个大哲理:“其实,有时放手就能立刻解决问题,只是有的人在逃避这个事实。宁愿卡在樽颈里,也不愿意解脱。”极富创意的一种构思,小故事有大智慧。类似的故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有发生,只是我们常常当局者迷。作者简洁的文字犹如当头棒喝,让人警醒。核心价值引领下的群文阅读
我曾长久仰望贾太傅祠那座安放灵魂的建筑,墙檐上苍苍的青瓦、厚重的大门,用惊奇的眼神静默地与我对视。门环和墙面之上,袒露着斑驳的痕迹,石阶和地砖的棱角似乎都已磨平。由此我想,时间永远神奇,既能将精神打造出来,将灵魂磨出锋利的光芒,也能让一切变钝变老,甚至毁灭。开头从贾谊祠堂沧桑的景物写起,渲染苍凉凝重的氛围。选取的意向比较典型,如青瓦、大门、门环、墙面、石阶、地砖等,使用修饰语恰当,如“苍苍”“厚重”“斑驳”等。本段文字为下文抒情奠定了感情基调。贾谊从遥远的长安,来到时为南蛮之地的长沙,湘江的轰鸣之声可曾震撼过他的灵魂,让他为之一振?初冬时节,寒雨纷飞,缓缓穿过省城长沙古老的太平街,我不停地张望着两侧那些古老的建筑,好似缓缓地穿行于时间的深处。当我走进贾太傅祠内,时间好似已然静默,一切都静悄悄的。站在空荡荡的庭院里,站在凛冽的寒风里,我仿佛听到历史深处贾谊的声声叹息。本段由古老的街道和建筑联想到久远的时间,从自己“缓缓穿过省城长沙古老的太平街”,联想到“好似缓缓地穿行于时间的深处”,表达生动,内涵深刻,并由此过渡到后文对贾谊的追叙。当然,贾谊的才华在千年之后,依旧让世人惊叹。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就被立为博士(官职),自是当朝最年轻的博士。文帝很赏识他,一年之内,就将他提拔为太中大夫。年轻气盛的贾谊犯了官场的大忌,他的悲剧命运自是无可逃脱。穿越时光的隧道,我仿佛看到被贬的贾谊,心情沉重地行走在前往长沙的路途之上。可贾谊依然不明白,做的明明是尽职效忠、为君主效力的事情,怎么会演变成这般被动局势呢?贾谊怀着忧郁之情缓缓南下,当他来到湘江边上,屈原投江自沉的情景不由自主地在脑海浮现。100年前,忠洁不阿的屈原受谗流放该地,如今自己也遭诬陷被贬谪长沙,境遇何其相似。不过,此时的贾谊并没有一蹶不振,他依旧充满信心,相信自己的抱负终有施展于天下的那一天。本段联系屈原写贾谊的贬谪境遇,突出贾谊命运的悲剧性;又将二人的心态对比,突出贾谊坚强乐观的品格。文字中包含着作者对贾谊的同情和赞美。贾谊对长沙并没有好印象,于是,他每天面对着滚滚流逝的湘江水,自己的心在一天天枯萎,却无能为力。贾谊任长沙王太傅第三年的一个黄昏,有一只鸟(猫头鹰)飞入他的住宅。在长沙民间认为这是一种不吉利的鸟,其所到的人家,主人不久将会死去。贾谊谪居长沙,本已郁郁不得志,加上长沙卑隰,自以为寿命不长,又凑巧碰上这件事,更是触景生情,倍感哀伤。本段“自己的心在一天天枯萎”一句运用比拟,把抽象的心灵拟作具体的植物,用植物的枯萎状态摹写生命的衰弱状态,形象生动,易于理解。也许是天气太冷,穿行于空荡荡的贾太傅祠,而后站在寂然无声的庭院里,我不停地眺望历史的深处,贾谊孤独的背影是如此触目惊心。至他服侍的主人梁怀王坠马而死时,贾谊积攒了那么多年的泪水终于滚滚而下。可以想见,他所有的不得志早已化为内心的无边愁苦,汪洋恣肆的豪情也早已变成无涯的悲苦——此刻他其实已然勘破自己的命运:死是必然的归宿,只不过是以什么方式。本段用泪水“滚滚而下”的细节表现贾谊内心的无边愁苦,写出了贾谊长期压抑后猛然释放的情景,真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那么,与其说贾谊悲伤梁怀王,不如说他在哀叹自己的命运。辗转于贾太傅祠,我依然不明白,继屈原、贾谊之后流放到湘江之滨的文人,心中大多有一种末日的感觉,不幸遮蔽了他们的心灵,比如赵汝愚、柳宗元、刘禹锡、黄庭坚等。因为精神的不幸,而迁罪于这块土地,使得他们进入这块土地时心情郁闷,而他们的才情却更为恣意汪洋,诗篇里弥漫着五彩斑斓的悲凉。于是,原本倔强的湖湘文人精神更为丰蕴,添上了深切的悲观与忧郁。本段由贾谊拓展到流放湘江之滨的其他文人,谈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悲凉色彩,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旨,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但是,千百年来,浪花滔滔的湘江水,依然执着地奔涌,生生不息。(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课后素养评价一、文言基础1.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解析:B项,“恨”,遗憾;“原”,推其根本。C项,“与”,赐给。D项,“人事”,人的作为。2.下列各组句子中,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①相同,②③④不同
B.②相同,①③④不同C.①③相同,②④不同
D.②④相同,①③不同√解析:②均为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④均为助词,的。①介词,被/介词,从。③代词,他/副词,表示祈使语气。√解析:A项,古义泛指“一般属官”,今义指“干某项事业”;B项,古义指“人的作为”,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C项,古义指“……的原因”,今义为“连词,表因果关系”。解析:A项,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B项,名词作状语,“在夜里”;D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盛”“使……灭亡”。√5.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而智勇多困于所溺D.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解析:A、B、C三项均为被动句。√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祭祀时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牛、猪各一头叫“少牢”。B.古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作“伶官”。C.告庙,指古代天子或诸侯遇出巡、战争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D.《书》,指《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解析:祭祀时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
,
”。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借庄宗困于伶人亡国而警诫后人的句子是“
,
,岂独伶人也哉”。
(3)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论述国家盛衰之理的句子是“
,
”。
(4)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引用“
,
”揭示了人不应骄傲自满而应谦虚谨慎的道理。
答案:(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3)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4)满招损谦得益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推究庄宗得到天下的原因和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了。(2)此后每逢打仗,就派属官用猪、羊各一头到庙里祭祀祷告,恭敬地把那三支箭取出来。(3)君臣面面相觑,不知要回到何处,以至于彼此割断头发对天发誓,泪水沾湿了衣襟,这种情景又是多么衰败凄惨啊!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
材料一:魏文侯谓李克曰:“先生尝有言曰:‘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今所置非(魏)成则(翟)璜,二子何如?”对曰:“卑不谋尊,疏不谋戚。臣在阙门之外,不敢当命。”文侯曰:“先生临事勿让!”克曰:“君弗察故也。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吾之相定矣。”李克出,见翟璜。翟璜曰:“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克曰:“魏成。”翟璜忿然作色曰:“西河守吴起,臣所进也。君内以邺为忧,臣进西门豹。君欲伐中山,臣进乐羊。中山已拔,无使守之,臣进先生。君之子无傅,臣进屈侯鲋。以耳目之所睹记,臣何负于魏成!”李克曰:“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君问相于克,克之对如是。所以知君之必相魏成者,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子所进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恶得与魏成比也!”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材料二:上(周世宗)欲相枢密使魏仁浦,议者以仁浦不由科第,不可为相。上曰:“自古用文武才略者为辅佐,岂尽由科第邪!”己丑,加王溥门下侍郎,与范质皆参加枢密院事。以仁浦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枢密使如故。仁浦虽处权要而能谦谨上性严急近职有忤旨者仁浦多引罪归己以救之。所全活什七八,故中起刀笔吏,致位宰相,时人不以为忝。(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周纪》)材料三:故方其(庄宗)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节选自《五代史伶官传序》)9.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选出相应位置的字母。仁浦虽处A权要B而能谦谨C上性严急D近职有忤E旨者F仁浦G多引罪归己H以救之。字母:
解析:句意:魏仁浦虽身处权力的中心位置却能够谦虚谨慎,世宗性格严厉而急躁,身边的官员有违背世宗旨意的,仁浦大都选择自己承担罪过来拯救他们。“上性严急”,主谓结构,句意完整,单独成句,C、D处应断开;“仁浦”为后句的主语,前面F处应断开。故C、D、F三处需要断句。答案:CDF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穷视其所不为”与“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两句中“穷”字的含义相同。B.刀笔吏,古代记事最早用刀刻,后来才有笔。所以刀笔并称,指用刀笔主办文案的官吏。C.“时人不以为忝”中“忝”是“耻辱”的意思,与成语“忝列门墙”中的“忝”用法不相同。D.“为天下笑”与“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句式相同,都是被动句。√解析:A项正确。“穷”,处境困难、不得志、不显贵,与“通”或“达”相对。句意:失意时看他所不做的事。/遭到小人离间,可以说是处境非常艰难了。B项正确。C项正确。耻辱。/有愧于。句意:当时的人并不以之为耻。/愧在师门。D项错误。“为天下笑”表被动。“见恕”为宾语前置,即“恕见”,原谅我。句意:被天下人耻笑。/希望您或许能够原谅我。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李克对选任宰相人选并没有做出明确回答,但他委婉建议从五个方面来对人才作长期而全面的考察。B.翟璜急于探听消息,落选后不服气要一比高低,动作情态由变了脸色生气地询问发展到徘徊不安地自嘲。C.周世宗力排众议,重用魏仁浦,魏仁浦果然不负所望,以其谦谨的品德、卓越的才干赢得了时人的认同。D.五代主要以科举取士,非进士出身的官吏往往被人轻视,因此世宗任用魏仁浦担任要职一事,才会遭到众臣的反对。√解析:B项,“自嘲”错误,由原文“翟璜逡巡再拜曰:‘璜,鄙人也,失对,愿卒为弟子!’”可知,翟璜是明白了自己的不足,表示臣服,而不是自嘲。12.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者闻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谁为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子言克于子之君者,岂将比周以求大官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今者”,刚才、刚刚;“卜”,选择;“果”,究竟。(2)“岂”,难道;“比周”,勾结,结合,结党营私。参考答案:(1)刚才听说君王召见先生谈选人任相的事,究竟是谁任国相呢?(2)你(当初)把我李克推荐给君王,难道是要结党营私做大官吗?13.三则材料中,李克、世宗、庄宗选用人才的标准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解析:结合“魏成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师之”可知,李克特别强调不视俸禄为私产的贤明以及在招纳人才上的贡献;结合“仁浦不由科第”“以仁浦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枢密使如故。仁浦虽处权要而能谦谨,上性严急,近职有忤旨者,仁浦多引罪归己以救之”可知,周世宗任人唯贤,任用德才兼备的人;结合“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可知,庄宗任人唯亲,宠用伶人。参考答案:①李克特别强调不视俸禄为私产的贤明以及在招纳人才上的贡献;②周世宗任人唯贤,任用德才兼备的人;③庄宗任人唯亲,宠用伶人。参考译文:材料一:魏文侯对李克说:“先生曾经讲过:‘家贫就想得到良妻,国乱就想得到良相。’目前要选人担任国相,看来不是魏成就是翟璜,他们两人怎么样?”李克回答说:“地位卑下的人不应该去谋划尊贵者的事,关系疏远的人不应该去考虑亲近者的事。臣是一个在野的人,实在不敢应命。”文侯说:“先生面临决定国家大事的时候,请不必谦让!”李克说:“君王只是没有详察罢了。在平时看他所亲近的人,有钱时看他所交往的人,显达时看他所举荐的人,失意时看他所不做的事,贫困时看他所不取用的是什么,从这五个方面观察就足以判断他们的优劣了,何必要我参与研究呢!”文侯道:“先生回家休息吧,我已定下国相的人选了。”李克辞出,遇见翟璜。翟璜说:“刚才听说君王召见先生谈选人任相的事,究竟是谁任国相呢?”李克说:“魏成。”翟璜变了脸色生气地说:“防守西河的吴起,是我推荐的。君王内心为邺县百姓忧虑,是我推荐西门豹。君王准备攻打中山国,我推荐乐羊。中山被占领后,未能选派出防守的人,我推荐先生您。君王的儿子没有老师训导,我推荐屈侯鲋。凭着这些有眼可见有耳可听的事实,我哪一点比魏成差!”李克说:“你(当初)把我李克推荐给君王,难道是要结党营私做大官吗?君王向我征询选谁为国相的意见,我只作了请君王详察这样的回答。我之所以知道必定会任魏成为国相,是因为魏成在自己薪俸的开支上,把十分之九用到了有关国家的事情上,只将十分之一用于他个人;因此从东方吸引来了卜子夏、田子方和段干木等贤者。这三位,君王都把他们视为老师;你所推荐的五个人,君王都只把他们用作臣子。你怎么能同魏成相比呢!”翟璜不安地后退了几步,向李克拜了两拜,说:“翟璜我是一个见识浅陋的人,讲话失礼,希望终生当您的弟子!”材料二:后周世宗想任用枢密使魏仁浦为宰相,参与商议的人认为魏仁浦不是从科举及第而为官的,不能做宰相。世宗说:“从古至今都是选拔有文才武略的人作辅佐之臣,哪里都是从科举及第的呢!”己丑日,王溥加官门下侍郎,与范质都参与枢密院的事务。任命魏仁浦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枢密使的职务不变。魏仁浦虽身处权力的中心位置却能够谦虚谨慎,世宗性格严厉而急躁,身边的官员有违背世宗旨意的,仁浦大都选择自己承担罪过来拯救他们,因此得以保全性命的十有七八。所以魏仁浦虽然出身于刀笔吏,而官至宰相,当时的人并不以之为耻。材料三:略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从痴迷数控技术开始,曹彦生的技术水平在不断进步。他可以将长度4米的细长结构件加工做到平面度不超过0.05mm,相当于误差小于一根头发丝的厚度。他成了圈内
①
的“数控达人”,但这还不够。
经过不懈努力和刻苦钻研,曹彦生最终加工出来的产品对称度达到了0.02mm,相当于头发丝的四分之一,使机械加工理论中的“分毫不差”变成了现实。至此,从“达人”到“大师”,年轻的曹彦生完成了一次技术路上的漂亮飞跃。曹彦生说,这些年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日新月异的技术更迭背景下,哪怕当一名工人,都要时刻保持不断学习进步的姿态,没人能躺在荣誉簿上睡觉。正是基于内心的清醒认识,曹彦生
②
地汲取技术养料,几乎把能找到的关于数控加工的书籍全都读了个遍;因为他自学过多种外语,进口数控机床上的操作说明、按钮提示对他来说是
③
;他能够听声音判断切削用量是否合理,能够根据切屑(如切屑飞行弧线)判断刀具寿命。在学习与实践中,他逐渐达到了“人机合一”的境界。
14.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答:①
②
③
参考答案:①闻名遐迩(大名鼎鼎)
②孜孜不倦(废寝忘食)
③小菜一碟(易如反掌)15.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数控达人”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像你这样损人利己的“聪明人”还是少一些好。B.《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C.二诸葛一夜没有睡,一遍一遍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4498-2025建筑门窗、幕墙用密封胶条
- 战略合作合同协议书(经典)
- 租赁合同变更及转让协议模板
- 建筑承包合同协议书格式
- 张伟房地产开发合同纠纷案件解析
-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中考英语现在进行时教学设计
- 合伙创业合同书
- 加盟合作合同协议
- 10《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 供水改造工程合同范本-施工专用
- 冷藏车的制冷原理、发展进程及前景课件
- 光伏电站运维资料目录清单
- 5数据中台解决方案
- 电厂零星保温脚手架施工方案
- Q∕SY 17088-2016 钻井液用液体润滑剂技术规范
- 数理统计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 排水沟施工合同电子版(精选5篇)
- 2022年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 《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 TSG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
- 大气商务企业培训之团队合作的重要性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