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实施作业指导书TOC\o"1-2"\h\u3486第1章引言 452191.1背景与目的 493151.2适用范围 422151.3参考标准 423423第2章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构建基础 5283512.1标准化体系基本概念 5126952.2智能制造标准化需求分析 5213622.3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框架 520015第3章标准化体系设计原则与要求 678733.1设计原则 614373.1.1系统性原则:标准化体系应全面覆盖智能制造的各个环节,保证各环节之间的协同与衔接。 6139553.1.2科学性原则:标准化体系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制定合理、可行的标准。 6260673.1.3前瞻性原则:标准化体系应充分考虑未来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为智能制造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6313703.1.4动态调整原则:标准化体系应适应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保持体系的活力和有效性。 6231323.1.5开放性原则:标准化体系应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标准,促进国内外智能制造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638923.2设计要求 6105443.2.1完善的标准体系结构:构建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标准体系,包括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专用标准、方法标准和产品标准等。 6208323.2.2明确的标准内容:标准内容应明确、具体,便于理解和执行,包括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 6223583.2.3科学合理的标准制定程序:遵循公开、透明、协商一致的原则,保证标准制定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7263883.2.4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相结合:根据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因素,合理设定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7152123.2.5有效的标准实施与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标准实施与监督机制,保证标准得到有效执行,提高智能制造的质量和效益。 7149423.3设计流程 7300883.3.1调研与分析:收集国内外智能制造相关标准、技术法规和政策文件,分析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和趋势。 7225833.3.2确立标准化体系框架:根据调研分析结果,构建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框架,明确各层次、各领域的标准内容。 7325323.3.3制定标准:根据标准化体系框架,组织相关专家、企业和社会力量,制定具体的智能制造标准。 7152103.3.4审核与发布:对制定的标准进行审核、公示和征求意见,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最终发布实施。 7231853.3.5实施与评估:监督标准实施情况,定期开展评估和修订,保持标准化体系的动态优化和持续改进。 73025第4章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标准化 7272364.1关键技术概述 7236564.2数据采集与处理标准化 7284394.3通信协议与接口标准化 817954.4智能算法与应用标准化 828866第5章智能制造设备与系统标准化 8314055.1设备标准化 8134155.1.1设备分类与编码 8148375.1.2设备选型与配置 896115.1.3设备接口标准化 9288555.1.4设备维护与管理 975155.2系统集成标准化 913175.2.1系统架构设计 9317625.2.2系统集成技术规范 9261395.2.3系统集成测试与验证 9282895.2.4系统集成项目管理 9104955.3系统功能评价与优化 9186625.3.1系统功能指标体系 9234865.3.2系统功能监测与评价 9270015.3.3系统功能优化措施 10214215.3.4持续改进机制 1026708第6章智能制造过程管理标准化 10185046.1生产计划与调度标准化 10183356.1.1生产计划制定 10166886.1.2生产调度管理 10118216.2生产过程监控标准化 10227426.2.1设备运行监控 10184116.2.2生产进度监控 1086246.3质量管理标准化 107146.3.1质量控制 10107366.3.2质量改进 11215256.3.3质量培训与教育 1114864第7章智能制造安全与环保标准化 11208127.1安全标准化 1132587.1.1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112527.1.2安全规章制度 11293827.1.3安全培训与教育 11110487.1.4安全检查与监督 11113747.1.5处理与预防 11282327.2环保标准化 11186667.2.1环保管理体系建立 12176367.2.2环保法律法规遵循 12102497.2.3环境影响评价 12187667.2.4节能减排与资源利用 12219007.2.5环保设施与监测 12123157.3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 12297657.3.1风险识别与评估 12305177.3.2应急预案制定 12243957.3.3应急预案演练与培训 12304077.3.4应急资源保障 126600第8章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与评价标准化 13108398.1人才培养标准化 13107878.1.1培养目标与规划 13316808.1.2培养内容与方法 1391158.1.3师资队伍建设 13263468.1.4教育资源共享 13311118.2人才评价标准化 13175358.2.1评价指标体系 13209578.2.2评价方法与流程 13150728.2.3评价结果应用 13308968.3人才激励机制 1341368.3.1奖励政策 13257858.3.2职业发展 14115318.3.3薪酬福利 14320528.3.4企业文化 1424520第9章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实施策略 1450139.1实施步骤与方法 14101179.1.1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14224909.1.2逐步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 14214669.1.3强化项目管理与协调 1411649.1.4持续优化标准化体系 14249119.2标准化体系宣贯与培训 14101579.2.1制定宣贯与培训计划 147859.2.2开展多样化宣贯与培训活动 15225599.2.3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 1528729.3标准化体系评估与改进 15254239.3.1建立评估机制 15118579.3.2完善改进措施 1574639.3.3建立反馈渠道 15174099.3.4定期复审与更新 153216第10章案例分析与展望 153020610.1案例分析 151665410.2智能制造标准化发展趋势 16607810.3展望与建议 16第1章引言1.1背景与目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制造业竞争的加剧,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途径,已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性领域。为推动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亟需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系统完整的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本指导书旨在明确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实施的具体要求,规范企业在智能制造过程中的各项作业活动,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为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1.2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以下智能制造相关领域:(1)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2)智能制造系统的设计、集成与实施;(3)智能制造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与推广;(4)智能制造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的制定与实施;(5)智能制造相关人才培养与技能提升。1.3参考标准本指导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以下国家和行业标准:(1)GB/T195802004《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术语》;(2)GB/T26941.12011《智能制造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控制网络第1部分:总则》;(3)GB/T26941.22011《智能制造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控制网络第2部分:通信协议》;(4)GB/T26941.32011《智能制造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控制网络第3部分:工程实施规范》;(5)GB/T26941.42011《智能制造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控制网络第4部分:设备集成》;(6)GB/T311212014《智能制造设备控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7)GB/T311302014《智能制造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通用技术要求》;(8)GB/T311312014《智能制造生产线控制系统通用技术要求》;(9)GB/T311322014《智能制造工业大数据通用技术要求》;(10)GB/T311332014《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通用技术要求》。。第2章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构建基础2.1标准化体系基本概念标准化体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为实现标准化目标而建立的一套完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协调的标准体系。它包括标准的制定、实施、监督和更新等环节,旨在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护消费者利益以及促进国际贸易。在智能制造领域,标准化体系对于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2.2智能制造标准化需求分析智能制造标准化需求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智能制造的目标和任务:分析企业现有的生产模式、技术水平和资源配置,确定智能制造的发展目标,为标准化提供方向。(2)分析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究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标准化提供技术支撑。(3)梳理智能制造产业链:分析产业链各环节的标准化需求,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4)研究国内外相关标准:借鉴和引进国际先进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国智能制造发展需求的标准化体系。2.3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框架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基础标准:包括术语、符号、计量单位等基础标准,为智能制造标准化提供通用语言和基本规范。(2)通用标准:涵盖智能制造的通用技术要求、管理要求、评价要求等方面,为各类智能制造应用提供指导。(3)关键技术标准:针对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保证技术的统一和兼容。(4)产品标准:针对智能制造产品,制定产品标准,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互换性。(5)应用标准: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的智能制造应用,制定相应的应用标准,推动智能制造技术的落地。(6)服务标准:包括智能制造相关的咨询服务、培训服务、运维服务等,提升智能制造服务体系的质量。(7)安全与环保标准:保证智能制造过程的安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标准制定和实施,构建起完善的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为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3章标准化体系设计原则与要求3.1设计原则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3.1.1系统性原则:标准化体系应全面覆盖智能制造的各个环节,保证各环节之间的协同与衔接。3.1.2科学性原则:标准化体系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制定合理、可行的标准。3.1.3前瞻性原则:标准化体系应充分考虑未来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为智能制造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3.1.4动态调整原则:标准化体系应适应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保持体系的活力和有效性。3.1.5开放性原则:标准化体系应具备良好的开放性,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标准,促进国内外智能制造技术的交流与合作。3.2设计要求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3.2.1完善的标准体系结构:构建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标准体系,包括基础标准、通用标准、专用标准、方法标准和产品标准等。3.2.2明确的标准内容:标准内容应明确、具体,便于理解和执行,包括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3.2.3科学合理的标准制定程序:遵循公开、透明、协商一致的原则,保证标准制定的公正性和科学性。3.2.4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相结合:根据智能制造的重要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因素,合理设定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3.2.5有效的标准实施与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标准实施与监督机制,保证标准得到有效执行,提高智能制造的质量和效益。3.3设计流程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的设计流程如下:3.3.1调研与分析:收集国内外智能制造相关标准、技术法规和政策文件,分析智能制造发展现状和趋势。3.3.2确立标准化体系框架:根据调研分析结果,构建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框架,明确各层次、各领域的标准内容。3.3.3制定标准:根据标准化体系框架,组织相关专家、企业和社会力量,制定具体的智能制造标准。3.3.4审核与发布:对制定的标准进行审核、公示和征求意见,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最终发布实施。3.3.5实施与评估:监督标准实施情况,定期开展评估和修订,保持标准化体系的动态优化和持续改进。第4章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标准化4.1关键技术概述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路径,涵盖了众多关键技术。本章主要对智能制造中的数据采集与处理、通信协议与接口、智能算法与应用等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探讨,以期为我国智能制造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4.2数据采集与处理标准化数据采集与处理是智能制造的基础,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优化控制及决策支持具有重要意义。标准化内容主要包括:(1)传感器技术标准化:统一传感器类型、功能参数、接口形式等技术要求,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数据采集需求。(2)数据格式标准化:规定数据存储、传输、交换的格式,提高数据处理与交换的效率。(3)数据处理方法标准化:制定数据处理算法、流程及评价指标,保证数据处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4.3通信协议与接口标准化通信协议与接口是连接各类设备、系统及平台的关键环节,对于实现设备间、系统间的互操作和集成具有重要意义。标准化内容主要包括:(1)通信协议标准化:统一设备间、系统间的通信协议,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效率。(2)接口标准化:规范设备、系统、平台间的接口形式、技术参数及功能要求,降低系统集成难度。(3)网络安全标准化:制定网络安全策略、技术要求及防护措施,保障智能制造系统的安全运行。4.4智能算法与应用标准化智能算法与应用是智能制造的核心,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标准化内容主要包括:(1)智能算法标准化:规范各类智能算法的设计、优化和应用,提高算法的可靠性和通用性。(2)应用场景标准化: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智能制造需求,制定相应的应用场景规范,指导智能算法的实际应用。(3)功能评价标准化:建立统一的智能算法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为算法优化和实际应用提供依据。通过本章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标准化建设与实施,有助于推动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提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第5章智能制造设备与系统标准化5.1设备标准化5.1.1设备分类与编码智能制造设备应根据其功能、功能、技术参数等进行分类,并建立统一的编码体系。设备分类与编码体系的建立有助于设备的管理、维护及后续的升级改造。5.1.2设备选型与配置根据生产需求,明确设备的功能、功能、精度等要求,遵循标准化原则进行设备选型与配置。设备选型应考虑设备兼容性、扩展性及未来技术发展趋势。5.1.3设备接口标准化设备接口包括硬件接口和软件接口。硬件接口主要包括设备之间的连接、通讯等;软件接口主要包括设备控制程序、数据传输等。设备接口标准化有利于设备间的互联互通,提高生产效率。5.1.4设备维护与管理制定设备维护与管理规范,保证设备运行稳定可靠。设备维护与管理包括设备保养、故障排除、备品备件管理等方面。5.2系统集成标准化5.2.1系统架构设计根据企业生产需求,设计合理的智能制造系统架构。系统架构应遵循模块化、开放式、可扩展等原则,便于系统升级和功能扩展。5.2.2系统集成技术规范明确系统集成技术规范,包括数据格式、通讯协议、接口规范等。系统集成技术规范有助于保证系统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5.2.3系统集成测试与验证对系统集成进行测试与验证,保证系统各组成部分协同工作,满足生产需求。测试与验证内容包括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安全测试等。5.2.4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实施项目管理,保证系统集成工作按照计划进行。项目管理包括项目策划、进度控制、质量保障、风险管理等方面。5.3系统功能评价与优化5.3.1系统功能指标体系建立系统功能指标体系,包括生产效率、设备利用率、产品质量、能源消耗等方面。系统功能指标体系有助于全面评价智能制造系统的运行状况。5.3.2系统功能监测与评价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对系统功能进行监测与评价。及时发觉系统运行中的问题,为功能优化提供依据。5.3.3系统功能优化措施根据功能监测与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提高系统功能。优化措施包括工艺改进、设备升级、参数调整等。5.3.4持续改进机制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对系统功能进行定期评估,不断优化系统运行。持续改进有助于提高智能制造系统的竞争力。第6章智能制造过程管理标准化6.1生产计划与调度标准化6.1.1生产计划制定(1)根据市场需求、生产能力和资源状况,运用先进的生产计划制定方法,保证生产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2)明确生产计划的目标,包括产量、质量、成本、交货期等。(3)建立生产计划评审机制,对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6.1.2生产调度管理(1)制定生产调度管理制度,明确调度职责、权限和流程。(2)运用智能制造系统,实现生产调度的自动化、智能化。(3)建立生产调度评价指标,对调度效果进行评估和优化。6.2生产过程监控标准化6.2.1设备运行监控(1)建立设备运行监控系统,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2)制定设备运行参数标准,对设备运行进行量化管理。(3)运用数据分析技术,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提高设备运行效率。6.2.2生产进度监控(1)建立生产进度监控系统,实时跟踪生产进度。(2)制定生产进度标准,对生产进度进行量化管理。(3)对生产进度进行预测和预警,保证生产任务按计划完成。6.3质量管理标准化6.3.1质量控制(1)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产品质量满足标准要求。(2)制定质量控制流程,明确质量控制关键环节。(3)运用质量数据分析,找出质量问题原因,制定改进措施。6.3.2质量改进(1)建立质量改进机制,持续提升产品质量。(2)开展质量改进活动,鼓励员工积极参与。(3)定期对质量改进成果进行评价和总结,形成质量改进经验。6.3.3质量培训与教育(1)制定质量培训计划,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技能。(2)开展质量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对质量标准的理解和执行力。(3)建立质量培训档案,保证质量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第7章智能制造安全与环保标准化7.1安全标准化7.1.1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本节主要阐述在智能制造过程中,如何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安全政策、安全目标、安全组织架构以及安全职责分配等内容。7.1.2安全规章制度本节详细介绍智能制造过程中所需遵循的安全规章制度,包括设备操作规程、作业场所安全规定、个人防护用品要求等。7.1.3安全培训与教育本节着重说明安全培训与教育的重要性,并对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对象等进行详细阐述。7.1.4安全检查与监督本节主要介绍安全检查与监督的方法、频次以及相关要求,保证智能制造过程中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7.1.5处理与预防本节对处理流程、调查与分析、预防措施等进行详细说明,以提高智能制造过程的安全管理水平。7.2环保标准化7.2.1环保管理体系建立本节主要阐述在智能制造过程中,如何建立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包括制定环保政策、环保目标、环保组织架构等内容。7.2.2环保法律法规遵循本节详细介绍智能制造过程中所需遵循的环保法律法规,并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进行说明。7.2.3环境影响评价本节对智能制造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减轻措施。7.2.4节能减排与资源利用本节着重阐述智能制造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措施及资源利用,包括能源管理、废物回收利用等内容。7.2.5环保设施与监测本节主要介绍智能制造过程中的环保设施配置、运行与维护,以及环境监测方法与频次等。7.3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7.3.1风险识别与评估本节对智能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环保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为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依据。7.3.2应急预案制定本节详细阐述应急预案的制定流程、内容以及相关要求,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7.3.3应急预案演练与培训本节介绍应急预案演练的目的、频次、范围等内容,并对应急预案培训进行说明。7.3.4应急资源保障本节主要阐述智能制造过程中所需应急资源的配置、管理及保障措施。通过本章的阐述,旨在为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实施提供安全与环保方面的指导,以保证智能制造过程的顺利进行。第8章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与评价标准化8.1人才培养标准化8.1.1培养目标与规划依据智能制造行业发展趋势和实际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规划。保证培养出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创新研发素养及跨学科协作精神的智能制造人才。8.1.2培养内容与方法结合智能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及企业实际需求,设计科学合理的培养内容。采用理论教学、实践操作、项目实训、企业实习等多种培养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8.1.3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具备专业素质高、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加强师资培训、引进及选拔,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8.1.4教育资源共享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平台。充分利用各方优势,提高人才培养效益。8.2人才评价标准化8.2.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全面、科学、客观的智能制造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基本素质、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实践经验等方面。8.2.2评价方法与流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明确评价流程,保证评价过程公平、公正、公开。结合理论知识考核、实践操作考核、综合素质评价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估人才能力。8.2.3评价结果应用将评价结果应用于人才选拔、培养、激励等方面,为智能制造领域企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8.3人才激励机制8.3.1奖励政策制定针对智能制造人才的奖励政策,对在技术创新、项目研发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人才给予奖励。8.3.2职业发展为智能制造人才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鼓励人才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实现个人价值。8.3.3薪酬福利建立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提供完善的福利待遇,激发智能制造人才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8.3.4企业文化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加强企业内部交流与合作,为智能制造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第9章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实施策略9.1实施步骤与方法9.1.1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在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实施过程中,首先需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实施目标、阶段划分、资源配置、时间节点等关键要素。保证各项任务有序推进,为标准化体系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9.1.2逐步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根据实施计划,逐步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包括企业内部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国家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在此过程中,注重与现有国际标准的对接,提高我国智能制造标准的国际竞争力。9.1.3强化项目管理与协调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团队,负责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实施过程中的协调、监督与评估。保证各环节高效协同,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9.1.4持续优化标准化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收集反馈意见,对标准化体系进行持续优化,以满足企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9.2标准化体系宣贯与培训9.2.1制定宣贯与培训计划根据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宣贯与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对象、内容、方式、时间等。9.2.2开展多样化宣贯与培训活动通过内部培训、外部讲座、线上课程等多种形式,普及智能制造标准化知识,提高员工对标准化体系的认识和应用能力。9.2.3建立常态化培训机制将标准化培训纳入企业培训体系,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培训机制,保证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版权许可合同:关于音乐作品版权授予使用协议
- 2024年度广告合同:品牌宣传与广告投放协议2篇
- 2024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分公司毕业生招聘4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电信青海海南分公司招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电信招聘会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限公司招聘应届毕业生15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上半年江苏无锡市市属国企业招考管理人员8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销售培训系列课程模板课件
- 2024年度版权质押融资合同质押解除条件与贷款用途
- 2024年度农产品有机认证合同
- 人教版小学英语五下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单元作业设计
- 绘本剧童话剧《猜猜我有多爱你》完整剧本
- 110kV升压站构支架组立施工方案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消渴病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护理方案》
-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范文
- 廉洁从业管理办法
-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2022
- 地铁应急管理知识培训44
-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绝对值》说课课件 肖娜
- 不锈钢内衬特氟龙风管系统
- 中国古代建筑欣赏(最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