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15T 26-2022 霍山红茶种植加工通 用技术要求_第1页
DB3415T 26-2022 霍山红茶种植加工通 用技术要求_第2页
DB3415T 26-2022 霍山红茶种植加工通 用技术要求_第3页
DB3415T 26-2022 霍山红茶种植加工通 用技术要求_第4页
DB3415T 26-2022 霍山红茶种植加工通 用技术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7.140.10CCSX553415IDB3415/T26—202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六安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霍山彩云边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安徽中晟分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霍山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六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霍山雨佳有机茶有限公司、安徽三叶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辉、王雷、汪梦、赵登权、赵敬娟、李小龙、叶传汉、汪佳琪、储成恒、黄琳、程安东、何佳。1DB3415/T26—2022霍山红茶种植加工通用技术要求本文件规定了霍山红茶种植、加工和产品的术语和定义、生产范围、种植环境和种植、加工技术和产品质量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霍山红茶种植、加工和产品质量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13738.2红茶第二部分功夫红茶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30375茶叶贮存GB/T31748茶鲜叶处理要求SB/T10035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SB/T10037红茶、绿茶、花茶运输包装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霍山红茶以霍山地方优良品种金鸡种茶树为主,经科学种植、养护,采摘其鲜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和精加工等工艺制作的,具有特定品质的条形红茶。4种植技术种植环境霍山红茶适宜于霍山县全境种植。种植品种选用霍山金鸡种为主要种植品种。种植和管理4.3.1种植方式2DB3415/T26—2022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有性繁殖:每年霜降前后采收当地茶园里已成熟的茶籽,12月份或次年1月份用水浸泡5至7天,除去轻飘、颗粒小的茶籽,每穴播下3至5粒饱满茶籽。——无性繁殖:每年9月份,选用金鸡种,或舒茶早及当地性状优良的群体种茶树,利用短穗扦插技术育苗,次年10月至11月,大田移栽(海拔500m以上山区也可2月~3月移栽)。4.3.2种植规格分丛式和条式。——丛式:茶园每穴茶苗2至3株,每667㎡宜开600穴。——条式:茶园每穴茶苗1至2株,单行每667㎡宜开2800穴;双行每667㎡宜开3000穴。4.3.3茶园管理茶园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幼年茶树应通过多次定型修剪,培养丰产树型。成年茶园9至10月份施用基肥,可施农家肥或经过堆沤的菜籽饼,结合秋季深耕施用。追肥结合春季中耕锄草进行。茶树病虫害防治,主要采取农业措施、人工捕杀害虫和绿色防控技术。5加工技术要求鲜叶5.1.1采摘要求鲜、嫩、匀、净,即要做到及时采,分期分批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二、三叶;老嫩、大小应一致;不带老叶、鱼叶、老梗、茶蒂及其它夹杂物,无腐败变质叶、病虫害叶。采摘时间应选择晴天,待露水干后采摘,上午9点至下午4点采摘鲜叶为宜。鲜叶采回后应分级验收、分级摊放,对每一批次的鲜叶按品种、嫩度、大小进行分级,防止混杂,做到品种相同、鲜嫩一致、大小均匀。各等级鲜叶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霍山红茶各等级鲜叶要求5.1.2鲜叶处理应符合GB/T31748的规定。5.1.3装运应使用清洁卫生、通气良好的竹篮、篓筐等用具盛装鲜叶原料,禁用塑料袋、编织袋等紧压装运。5.1.4贮青应贮存在干燥、凉爽、荫蔽处,用具和地面应保持清洁,无积累残叶和其他夹杂物。3DB3415/T26—2022加工工艺流程5.2.1萎凋分为日光萎凋和萎凋槽萎凋。日光萎凋宜在早上10点和下午3点进行,不应暴晒,应勤翻、勤检查,萎凋1h~1.5h后移到室内进行第二阶段萎凋。萎凋槽萎凋在摊叶时,后面宜多摊,前面宜少摊,每0.5h翻一次,应轻拿轻放,防止叶片损伤造成红变。对芽头枝杆较壮的鲜叶,下叶后需进行摊晾。萎凋环境应清洁、通风、阴凉,相对湿度宜为70%,温度宜为25℃~35℃,摊叶厚度15cm~20cm。萎凋程度宜为叶质和嫩茎变软,叶片由鲜绿转为暗绿,表面光泽消失,青草气减退,芽叶柔软,茎折不断。萎凋叶含水量降至58%~64%为宜,萎凋时间宜为8h~16h。5.2.2揉捻揉捻室的温度宜为20℃~24℃,相对湿度85%~95%。压力调节宜按空压20min~30min、轻压20min~30min、重压15min~25min、轻压20min~30min、空压5min的顺序进行。揉捻过程采用轻、重、轻原则。揉捻时间宜控制在80min~120min,嫩叶宜轻揉,老叶宜重揉。揉捻程度以芽叶80%以上成条、茶汁溢出黏附叶表面为宜。揉捻叶及时解块。5.2.3发酵发酵室应通风、背光。发酵叶厚度宜为10cm~15cm。发酵环境温度宜控制在25℃~28℃,相对湿度宜在95%以上。发酵总时间以3h~5h为宜,每1h翻动一次。发酵程度以茶坯青草气消除,透出甜香或花果香,叶面积80%~90%的色泽呈现橘黄色或黄色为宜。5.2.4干燥5.2.4.1毛火发酵结束应及时打毛火。按高温快烘的原则,抑制酶的活性,散失叶内水分。温度宜为100℃~120℃,摊叶厚度1cm~2cm,时间10min~15min。烘至含水量15%~25%,茶叶条索紧结、略感刺手叶子尚软、折而不断为宜。5.2.4.2摊凉将茶叶均匀摊开,摊叶厚度宜为2cm~5cm,时间1h~1.5h,叶温降至室温。5.2.4.3足火应按照“低温、厚窨、慢烘”的原则。摊叶厚度3cm~5cm,温度80℃~100℃。烘至含水量5%~7%,茶叶条索紧结,色泽乌润,香气显露,用手微捻茶叶成粉末为宜。5.2.5精加工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