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五四运动(课件)-【趣味课堂】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统编版_第1页
第13课 五四运动(课件)-【趣味课堂】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统编版_第2页
第13课 五四运动(课件)-【趣味课堂】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统编版_第3页
第13课 五四运动(课件)-【趣味课堂】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统编版_第4页
第13课 五四运动(课件)-【趣味课堂】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统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这场运动究竟是怎样发生发展的?有哪些深远意义?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

五四运动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五四运动的基本史事,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认识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学习目标:1.了解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口号、领导者、主力等基本概况。2.认识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性质、意义,知道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与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3.感悟五四青年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五四精神,树立为国家强盛、民族崛起而奋斗。

要点精讲0102五四运动的扩大五四运动的爆发03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要点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背景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材料二:1919年1月,英、美、法、日、意等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对德和会,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中国是参加对德宣战的战胜国之一,但北洋军阀政府却准备接受这个决定。这次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巴黎和会赴欧援助华工1.背景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正当要求:①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②废除“二十一条”③收回青岛主权结果: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启示:弱国无外交。相关史实山东问题由来德国在1897年强占胶州湾,把山东划为势力范围。1914年一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派海陆军两万余人,在山东登陆,侵占山东许多地方。1915年,日本向袁世凯提出“二十一条”中,第一号内容就是要求北京政府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享有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因此,在巴黎和会上,日本认为中国已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德国在山东特权应转让给日本,无需在会议上讨论。但一战期间,中国也参加了对德作战,是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完全有理由收回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因此,顾维钧等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拒理力争。日本侵占山东相关报道2.爆发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主力:学生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油画2.爆发材料一:“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5月2日《辰报》《外交警报敬告国人》

材料二:

“巴黎和会的消息最后传到这里时,我们都感到非常震惊,中国没有太阳升起,甚至连国家的摇篮也给偷走了。我们立刻对事实的真相觉醒了,外国仍然是自私和军国主义的,并且都是大骗子。……我们知道的很清楚,我们跟政府毫无关系,也不存在任何希望……看看那些可怜无知的大众,不能不觉得我们必须要奋斗。”——北京大学学生王苣章“昨日为星期天,天气晴朗,记者驱车赴中央公园游览。至天安门,见有大队学生,个个手持白旗,颁布传单,群众环集如堵,天安门至中华门沿路,几为学生团体占满。记者忙即下车,近前一看……”--《晨报》1919年5月5日题为《山东问题中之学生界行动》2.爆发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惩办卖国贼曹、陆、章材料研读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上面这段话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怎样的性质?为什么?要点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过程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得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拥护。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1.过程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宣传活动,遭到军警镇压,先后有800多名学生被捕。消息传出,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也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1.过程五四运动中的三罢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2.结果结果: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表现:①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③中国代表也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2.结果时间中心口号主力形式结果第一阶段(爆发)第二阶段(扩大)三罢斗争直接目标得以实现19195.419196.5北京上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学生工人示威游行罢课镇压逮捕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是中流砥柱要点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性质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新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爱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特点材料一:“中国工人阶级,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开始以自觉的姿态,为中国的独立、解放而斗争。”——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材料二:“我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设法去了解俄国革命,相信这里包含有救国救民的良方。”——张国焘《我的回忆》材料三: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受挫“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在遭遇深重认同危机的情况下,中国知识人随之开始转向以苏俄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路径。——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与国际化》新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领导阶级:无产阶级新革命方向: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的开端3.意义材料一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材料三“五四运动时期虽然还没有中国共产党,但是已经有了大批的赞成俄国革命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1921年党的成立,又准备了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13.意义(1)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3)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4)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拓展延伸你心目中的五四精神是什么?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力量高举起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的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时,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一批爱国青年挺身而出,全国民众奋起抗争,誓言“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奏响了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课堂小结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扩大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背景2.爆发1.过程2.结果1.性质2.特点3.意义课堂检测1.对联作为一种文艺形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余孽死有头。”这副对联所出现的时期应该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2.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C.罢免了曹汝霖等人的职务D.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D课堂检测3.1920年,北京人民开始纪念“五一”节,当时北京、上海、广州、长沙、唐山、哈尔滨等城市参加“五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