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七年级的学生应“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同时提出“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说出来,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获得有益启示”。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通过精读和略读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要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情感,更要善于抓住文章中人物的特点,生发出自己的体会,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二、单元教材分析略读是常用的阅读方法之一,其主要特征是选择性地阅读,提纲挈领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在七年级阶段,学生要掌握一定的略读方法。同时,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理解主旨,而且要揣摩语言;不仅要掌握内容,而且要了解写法;不仅要获得知识,而且要提高能力。1.《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通过对叶先生言行的记述,赞美了叶先生的高尚品性,同时也阐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要带领学生领会文中所记的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2.《驿路梨花》,授课教学时,除弘扬雷锋精神外,还要让学生学习在写作记叙文时合理地安排顺序,巧妙地进行构思、设置悬念,使文章引人入胜。3.《最苦与最乐》,结构上论证严密,语言流畅而又凝练,同时给人以思想品德的教育、启迪——对国、对民的责任感。在此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观点和基本内容,厘清文章结构,采用座谈、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短文两篇》,除了要了解内容、把握主旨外,还要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最好通过《陋室铭》和《爱莲说》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找出两篇短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从而突出特点,加深印象。三、单元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有了一定的了解,加深了对语文的浓厚兴趣,而且乐于参与各项语文活动,特别是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活动。要让七年级的学生保持对语文的兴趣,同时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语文思维。四、单元学习目标(一)语文基础知识培养。1.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读顺课文。2.掌握文言文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背诵文言文。3.了解并识记重要的文学常识。4.借助工具书,自主翻译文言文,了解文言文大意。(二)语文素养、语文能力的培养。1.学会略读这种快速阅读的方法。2.理解此单元几篇文章的表现技巧及作用。3.略读课文,厘清层次,把握文章的大意。4.结合课文内容,感受中华美德的内涵。(三)具体目标。1.学习《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性——待人宽,律己严,以及体现这一品性的典型事例。2.学习《驿路梨花》中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树立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3.在《最苦与最乐》中学习待人处世的正确态度。4.体会《短文两篇》中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高尚品德,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设计说明《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虽然篇幅较长,但思路与结构非常明晰。需以此文为资源,为学生设计集体活动,进行能力训练:在阅读方面,可以训练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在写作方面,可以训练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在语言积累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逻辑表达的能力。学习目标1.学会略读,了解文中记述的叶圣陶先生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小事;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中所体现的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性。2.感知形象,掌握此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领会此文行文平易、感情真挚的写作特点。3.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性;领会文中所记的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掌握此文行文平易,但情感真挚、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2.引导学生掌握以小见大的写法,学习通过具体事例的详细描述再现人物全貌。3.引导学生掌握此文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待人宽、律己严,以及体现这一品性的典型事例。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推荐阅读:萧红《回忆鲁迅先生》、叶圣陶《含羞草》。(二)工具多媒体教学工具。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有这样一位“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他热切地主张规范现代汉语;有这样一位当代教育家,他为中国现代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就是叶圣陶,我们曾经学过他的作品《爬山虎的脚》,今天,让我们借助他人的视角,寻找“叶圣陶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的答案。二、预习任务1.字音字形。商酌(zhuó) 譬(pì)如朦(méng)胧 累赘(léizhui)别(biè)扭拖沓(tà) 妥帖(tiē)丁卯(mǎo) 儒(rú)生 冗(rǒng)长打拱(gǒng) 鞠躬尽瘁(cuì) 诲(huì)人不倦 颠沛(pèi)流离 2.根据释义明确词语。修改润色:修润商量斟酌:商酌诚恳而殷切:恳切做事拖拉;不爽利:拖沓妥当合适:妥帖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诲人不倦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鞠躬尽瘁3.文学常识。张中行(1909—2006),河北香河河北屯(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代表作有《负暄琐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文言和白话》《文言津逮》《诗词读写丛话》等。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中国作家、编辑家、教育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早期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主张引导和启发的教学,对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汉语规范化有独到见解。有《叶圣陶集》和《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等。三、学习任务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略读课文内容,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提示】略读即选择性阅读,学生不必在语言细节上过于纠结,基本理解文本大意和重点语句即可。(一)略读课文内容,分组讨论问题,并给出答案。1.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2.搜集其他对叶圣陶先生的评价性语句:(1)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1.使学生基本把握文章内容,锻炼表达能力。2.引导学生厘清文章脉络,巩固思维能力。续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文中总体评价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是什么?2.找出文中其他对叶圣陶先生的评价性语句。3.文章零零碎碎写了这么多小事,主要赞扬了叶圣陶先生哪两方面的品性?连接这两方面的过渡句是什么?4.此文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说明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品行?(二)组织和引导学生划分文章层次。(三)提问,引导学生研读探究。1.文章描写的事件都是叶先生工作或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为什么作者要选择这些事来写?【点拨】以小见大,指从小事情中彰显大品格。通过对具体、典型的小事的记叙,小中见大,凸显人物的精神风貌,使人物形象因这些小事、细节而丰满起来,这正是以小见大的妙处。文中写“我”和叶圣陶先生的日常交往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却能直接体现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行。课文正是通过这些小事,以小见大,展示人物的全貌,表现文章的主题。2.作者用了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3.此文具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举例说说。(2)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3)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3.待人厚和律己严。过渡句: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梳理“待人厚”和“律己严”的事例,厘清思路。待人厚:(1)为吕叔湘描文章的标点。通过细节描写,用一个“描”字体现了叶圣陶先生严谨认真、不草率了事的做事态度,以及他对作者的尊重。(2)修润课本的文字。这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人宽厚诚恳,对工作严谨、谦虚的态度,体现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敬重。(3)坚持亲自送客。在病床上打拱道谢的细节,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的品行。(4)给作者回信,表达后悔和悲伤之情。律己严:(1)对自己严格要求,所作都是他自己的写话风格。叶圣陶先生写文章时严格要求自己,自己怎样主张就怎样写,写完后看着“不像话”的地方就坚决改正,是他对自己专业上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2)写文章力求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这体现了叶圣陶先生在专业上的严谨。(3)重视语文,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这表现了叶圣陶先生重视语文、重视语言的规范性,认真细致、力求完美的品行。(二)整体感知,划分文章层次。第一部分(1):谈写作此文的缘由。第二部分(2):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第三部分(3—5):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第四部分(6—8):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面——律己严。第五部分(9):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三)研读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得出结论。1.运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品格。作者从自己所熟知的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事情中进行选择,最终选择了这些生活和工作琐事来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动人,更能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2.语文主张:“写话”。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3.此文具有这种“写话”风格。(1)“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我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随意中透着亲切;“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三层意思用三个短句表达,语气舒缓,读来顺口,如同日常说话一般。(2)写先生送客人出门的场景时,全句直白如话,甚至没有一个形容词,只是把先生送行时的一系列行动直白地描画出来,“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便让读者看到了一位谦恭有礼的先生,语言平易、简洁。3.抓住课文写作特点,对学生进行写作上的理论和方向指导。四、学习任务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品味语言。1.作者在第1段中说“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2.“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这句话中的两个“悲伤”有什么不同含义?(夹叙夹议)3.仔细阅读结尾段,思考:结尾段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抒情与议论相结合)(二)探究此文的主旨。(一)品味语言,理解和赏析重点语句。1.作者得知叶圣陶逝世时恰在除夕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中传来不幸的消息。以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为下文奠定了哀伤、怀念的感情基调,故说是“双层的悲哀”。2.第一个“悲伤”指叶圣陶为“我”的生活处境而伤感。第二个“悲伤”指“我”为这个社会缺少像叶圣陶先生这样“待人厚”的人而伤感。在叙述了叶圣陶先生给“我”真诚回信之后,有感而发,以议论作结此事,颂扬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德。3.抒情和议论。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与钦佩之情;以议论的方式,强调了叶圣陶先生“写话”主张的重要意义,号召人们向叶圣陶先生学习,深化主题,收束全文,水到渠成。(二)探究此文的主旨。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通过记叙叶圣陶先生的几件小事,说明了他“待人厚”“律己严”的品德和风范,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体现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追思、敬仰之情。发挥文本优势、情感优势,使学生在感知语言特色、理解人物形象、探究文章主旨的过程中,以知识激活知识,以情感感化情感,以品格振奋心灵。五、过程性评价课堂8分钟。六、课堂小结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那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叶圣陶先生做到了,希望同学们也能以此为指引,在生活中践行“待人厚”“律己严”的信条。七、布置作业1.基础型作业:结合课文内容,为叶圣陶先生写一首表达赞美的小诗。2.发展型作业:完成《七彩作业》中此课习题。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5驿路梨花设计说明这篇课文不是从解放军盖起小屋,梨花姑娘照料小屋写起的,而是集中在一个夜晚和早晨,按“我们”宿在小屋的见闻顺序组织材料,结构篇章,间接描写解放军和梨花姑娘的,叙中融情,叙后抒情,以抒情结尾;其中两段具有插叙作用的人物语言,表明小屋的建造者和照料者。作者在叙写所见所闻时先设置一个悬念,穿插两个误会,步步深化悬念,最后彻底解开悬念,从而体现出构思谋篇的匠心,构成了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回环递进的结构形式,有力地表现了赞美青年一代学习雷锋、心灵纯美的主题。需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艺术形式的表达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顺叙故事波澜起伏、运用插叙表明原委和间接描写的写作方法。2.体会此文标题的深刻含义。3.理解“梨花”这一意象的内涵,学习雷锋精神。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梗概,厘清故事内容和篇章结构,体会行文的妙处。2.引导学生理解“梨花”这一意象的内涵,学习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教学方法朗读、默读法讲授法讨论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拓展阅读:彭荆风《边寨亲人》《佧佤部落的火把》。(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春天一到,万物复苏,百花齐放。不必说鲜艳如火的桃花,也不必说红粉似霞的杏花,单是那洁白胜雪的梨花,就能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1.学生浏览图片:由梨花的图片你们想到了哪些关于梨花的诗句?2.回忆诗句。预设: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②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③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④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李重元)⑤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陆游)二、预习任务1.字音字形。寨(zhài) 撵(niǎn) 扛(káng) 驿(yì)路 迷茫(máng)陡峭(qiào) 露(lù)宿 竹篾(miè) 简陋(lòu) 悠(yōu)闲修葺(qì) 晶莹(yíng) 折(zhé)损 2.根据释义明确词语。文中指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迷茫(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陡峭(记得、听得、看得)不真切;不清楚:恍惚修理(建筑物):修葺3.文学常识。彭荆风(1929—2018),中国当代军旅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鹿衔草》《断肠草》《绿月亮》,报告文学《解放大西南》等。4.朗读课文。指定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音准确,缓急得当。三、学习任务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梗概,厘清篇章结构。通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探究下面两个问题:1.课文的核心事物是什么?直接描写并贯串全篇的人物是谁?2.依据“我们”的行止和见闻,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主要写出了什么?1.厘清篇章结构,概述课文内容:核心事物是小屋。直接描写并贯串全篇的人物是“我们”。2.分层次概述课文内容:第一部分(1—8):主要写“我们”在梨树林中发现小屋。第二部分(9—12):主要写小屋帮助“我们”解除了饥饿和疲劳。第三部分(13—27):主要写瑶族老人述说小屋主人名叫梨花。第四部分(28—36):主要写梨花之妹讲出小屋的来历。第五部分(37):热情赞美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学习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结束全篇。引导学生通过初读感知,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基本把握文章内容,锻炼总结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四、学习任务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课文开篇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写出了什么?具有怎样的作用?2.“我们”在发现梨树林中小屋前的情况是怎样的?3.“我们”(一)根据教师的引导与提问,分析课文第一部分。1.仔细阅读第1—3段,思考所运用的描写手法,结合内容分析作用。第1段:运用了景物描写的手法,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从视觉角度,连用三个动词“起伏”“延伸”“消失”,写出了山的高大绵延,暗示翻山的艰难;“迷茫的暮色”表明时间已是傍晚。第2段:运用了景物描写的手法,写山陡、人稀、天晚,突出“我们”的焦急,也为后文写小屋的出现给“我们”带来惊喜作铺垫。第3段:运用语言描写,以简短的感叹句生动地写出了在夕阳西下时老余意外见到梨花的惊喜之情。2.总结发现梨树林中小屋前的情况:天色已晚,人迹罕至,只得露宿。1.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景物描写、语言描写对渲染氛围、表现人物心理、展现主题的作用。2.引导学生明确文章大意。续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看到了怎样的“梨花之景”?心情怎样?(二)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第二部分。1.“我们”接着看到了小屋的什么情况?表现了什么?2.饱暖以后,“我们”都非常感激屋主,“我”和老余的对话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3.课文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月下梨树林的舒适环境,充满诗情画意,渲染了优美、柔和、舒适、清幽的氛围,以美景衬托出“我们”看到希望后的愉悦心情,也为后文写小屋的出现作了铺垫。(二)根据教师的引导与提问,分析课文第二部分。1.(1)“我们”看到:“门是从外扣着的”,门板上写着“请进”;屋内“火塘里的灰是冷的”,小屋“好多天没人住过了”;大竹筒里装满了水,并且用“几行粗大的字”告诉来人“屋后边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有盐巴,有辣子”。这几段从外到内对深山中的小茅屋进行了细致描写,写出了小茅屋“有物无人”的特点。白木门板上的字、小茅屋里的大竹床、床上铺着的厚厚的稻草、竹筒里的水、墙上的几行字,从侧面表现了小茅屋主人的热情、周到、细心,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2.猜测小屋主人的身份,写出“我们”对小屋主人的感激,照应前文设置的悬念“这家的主人是谁,是干什么的”,为下文误会的产生埋下伏笔。五、过程性评价课堂8分钟。六、课堂小结通过景物描写,我们跟随作者的文字,来到了美丽的梨花林,有了一次美丽的奇遇;通过情节初探,我们不禁对作者设置的悬念产生了深深的好奇。小屋的主人是什么身份,接下来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留待下节课我们继续深入探寻。七、布置作业1.基础型作业:完成课后“思考探究”题一。2.发展型作业:完成《七彩作业》中“基础通关”“阅读突破—课内建构”的习题。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一、学习情境上节课,我们对文章的结构层次进行了梳理,通过作者对小茅屋的细致描写,大家是否对屋主人的身份和背后的故事产生了好奇?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悬念一同揭开答案,并明确故事里的美好人物、美好精神。二、学习任务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导学生分析第三部分。1.瑶族老人进屋后,“我”和老余的反应如何?老人的反应表明了什么?这在行文上起着怎样的作用?2.老人述说了自己曾到处打听,终于打听出小屋主人是对面山头上“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这段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3.第27段写出“我”在这天夜里做的梦,有什么作用?(二)引导学生分析第四部分。1.课文如何写梨花之妹出现的情景?有何作用?2.小说怎样彻底解开了悬念?这样安排具有怎样的意义?【总结】课文中的三个悬念、两个误会,以及误会的解答。悬念一:房屋的主人是谁?误会一:送米的瑶族老人是房屋的主人。悬念二:既然瑶族老人不是房屋的主人,那么主人究竟是谁?误会二:哈尼小姑娘是房屋的主人。悬念三:解放军为什么要盖这座房屋?解答:为了方便过路人不再露宿,是发扬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体现。(一)根据教师的引导与提问,分析课文第三部分。1.(1)同时抓住老人的手,抢着说感谢的话,一心以为老人就是主人,“同时抓住”“抢着说”,表现出“我”和老余急切要向主人道谢的感激心情。(2)老人说“我不是主人,也是过路人呢”,表明了把他当作主人是个误会。(3)这个误会既构成了曲折生动的情节,又在行文上再次照应前段所设的悬念。瑶族老人不是主人,谁是主人呢?再次深化了疑问。2.这段是插叙,写出小屋帮助了很多过路的人,意义重大;终于打听出小屋主人名叫梨花,既表达了老人非常感激小屋主人的心情,又在行文上照应前面设置的悬念,这里似乎已经解开了这个悬念。3.这是对梨花姑娘的虚写,从嗅觉的角度写出了梨花林之美,用自然美衬托人物美,使自然界的梨花与梨花姑娘相映生辉,以自然界梨花的香气四溢衬托梨花姑娘品质的美好,为全文营造了景与人融合的意境。(二)根据教师的引导与提问,分析课文第四部分。1.课文是结合着“我”和瑶族老人的误认,写出梨花之妹出现的情景的。随着哈尼小姑娘的出现,再次产生了一个误会“这群小姑娘是房屋的主人”。这个误会的发生和解开,再次照应前文所设的悬念。小姑娘讲出盖房人是解放军,但解放军为什么在这里盖房子?为什么传说梨花姑娘是小屋主人?为首的小姑娘是否就是梨花?在讲出了盖房人的身份的同时,又生出了新的悬念。2.是通过小姑娘说明原委的语言,彻底解开悬念的。这样几经曲折,最后解开悬念,并由梨花之妹引出解放军“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之答,既表现出解放军在践行和弘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又展现出以哈尼小姑娘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同胞,同样受到雷锋精神的激励,并借助小屋将这一精神传承下去。1.研读文本,引导学生了解、掌握在文中设置悬念和误会,进而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写作技法。2.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插叙及其作用。3.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文章的语言,体会叙事的精妙,感受美好的人物形象。三、学习任务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课文的标题为《驿路梨花》,“梨花”在这里有什么含义?这个标题有何好处?2.课文结尾再次提到“梨花”,并引用陆游的诗句,有什么表达效果?【总结】标题《驿路梨花》中的“梨花”,除了指自然界的梨花外,还指纯洁美丽的梨花姑娘、助人为乐的淳朴民风。1.(1)“驿路梨花”引自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驿路”,又叫“驿道”,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沿途设有换马或休息的驿站。这里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梨花”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既指盛开在驿路上的梨花,也指名叫梨花的姑娘,是雷锋精神的象征,更是边疆少数民族优良民风的体现。(2)用“驿路梨花”做标题,形象优美,清新洗练,寓意深远,为文章增添了文化韵味。2.引用陆游的诗句,托物寓意,在结构上照应了题目,在内容上深化了主题。结尾画龙点睛式的议论伴随着抒情的笔调,表现洁白盛开的梨花与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融为一体,梨花成了助人为乐的人物群体的象征,梨花的朴实无华,就是西南边疆少数民族淳朴民风的象征。“处处开”的“驿路梨花”,饱含了作者对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淳朴民风、对发扬光大雷锋精神的一代新人的赞美、热爱、崇敬之情,赞美了雷锋精神就像洁白的梨花开遍了神州大地。1.引导学生分析标题的作用,深入体会“梨花”这一意象的多重含义。2.引导学生学习体会结尾段的写法和作用。四、过程性评价课堂8分钟。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梳理了文章内容,了解了插叙及其作用,并体会到了此文精巧的构思;最后理解了标题的含义和作用,进而把握了此文的主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雷锋精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六、布置作业1.基础型作业: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要求语言简洁、概括全面。②完成课后“思考探究”题二、三、四。2.发展型作业:完成《七彩作业》中“阅读突破—课外提升”“写作达标”的习题。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6*最苦与最乐设计说明《最苦与最乐》是一篇思想深刻、论证严密、语言平实的议论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厘清思路、品味语言,培养学生思辨的习惯与能力;引导学生思考苦乐循环的关系,从小培养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议论文的知识,理解文章的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2.感受此文流畅而凝练的语言,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3.感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苦乐观,培养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明确作者的观点,梳理此文的论证思路。2.引导学生学习此文流畅而凝练的语言,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方法。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讨论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2.影视作品:影视剧《觉醒年代》。(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有人说:“快乐和痛苦都是生活的孩子,他们是形影不离的一对。我们都是在快乐和痛苦的交织中感受着生活。”那么在这悲喜交织、苦乐参半的人生路上,究竟何为最苦?何为最乐?二、预习任务1.字音字形。揽(lǎn)契(qì)约监督(dū)排解(jiě)循(xún)环 如释(shì)重负 海阔(kuò)天空 悲天悯(mǐn)人2.根据释义明确词语。证明出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契约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达观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形容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海阔天空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如释重负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心安理得仁爱而有节操的人:仁人志士3.文学常识。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思想家、学者。1898年,他参与“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是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他的文字流畅、犀利、凝练。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三、学习任务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组织学生略读全文,说一说此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说理思路是怎样的。2.分析论证方法:文中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举例说明。【点拨】道理论证的作用(重点):(1)内容上:①证明中心论点;②突出、深化主旨;③突出人物形象;④丰富文章的内容;⑤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⑥增强真实性;⑦增添文章的文采或文化底蕴,使文章有诗意美。(2)结构上:照应上文、引起下文、为下文写……作铺垫等。3.作者为什么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4.“卸却责任”和“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5.苦乐与责任之间有怎样的关系?1.略读全文,概括出此文的主要观点,并在划分结构的过程中厘清说理思路。(1)主要观点:背负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2)说理思路:第一部分(1—3):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二部分(4):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三部分(5—6):论述人当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2.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文中的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论证君子终身之忧实际上是一种“真乐”,进一步论证了尽责任的快乐,从而使论证更具说服力。(2)道理论证。①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引用古语、俗语,形象贴切地写出了责任尽完之后的快乐境界,语言浅显易懂。②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引用孟子和曾子的话,论述君子终身忧虑的原因,丰富了责任的内涵,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3)对比论证。①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与贫、病、老的痛苦进行对比,照应开头,突出论证了应尽责任而没有尽才是人生最大痛苦的观点。②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人应该勇于负责任,而不应该逃避责任的观点,使论证更全面。3.因为“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苦中真乐,是乐,不是苦。这句话也进一步论证了尽责任的快乐,从而使论证更具说服力。4.“卸却责任”指未尽责任,丢开不管;“解除责任”指尽了责任,再无负担。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想躲责任,只是自投苦海,痛苦永远不能解除。5.作者认为:人因有责任而苦,尽大责得大快乐,尽小责得小快乐。你想解脱痛苦,就要尽责,想卸却责任将永远痛苦,快乐之权操在你手,苦中有乐,苦乐循环,人间趣味。结论:要在尽责中寻找快乐。1.启发学生对于“最苦与最乐”的思考,激发阅读兴趣。2.引导学生通过略读迅速锁定重点区间,勾画重点句并提炼出作者的主要观点。3.引导学生梳理文本的论证思路,明确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四、学习任务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品味语言风格,分析文中运用了哪些不同的句式,找找文中有哪些修辞手法,结合这些语句分析此文的语言特点。2.组织学生积累、展示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或关于责任的名言佳句,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勇于担当责任”的理解。1.合作探究,分析此文的语言特点。(1)庄重平实。如“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表述准确、形象,增强了论证的力度,让人从中受到指引。(2)流畅生动。“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这几句运用了设问、排比的修辞手法。多种句式变换,使行文富于变化,文章语言多样、活泼、灵动。(3)精练简洁。文中多次引用名人名言,并设置了许多过渡句、衔接词,或引出下文,发人深思;或风趣幽默,侃侃而谈;或语重心长,引发思考……道理寓于作者语言文字的深入浅出之间,精练简洁,极具感染力。2.积累、展示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或关于责任的名言佳句:(1)成语。示例:知足常乐、苦尽甘来、苦中作乐、先苦后甜。(2)名言。①真正进步的人决不以“孤独”“进步”为己足,必须负起责任,使大家都进步,至少使周围的人都进步。 ——邹韬奋②自由的第一个意义就是担负自己的责任。 ——阿来③我们的地位向上升,我们的责任心就逐步加重。升得愈高,责任愈重。权力的扩大使责任加重。 ——雨果④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我们的国家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西塞罗⑤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林肯3.结合生活实际,在小组内谈谈对“勇于担当责任”的理解。1.引导学生明确此文的语言特色,体会课文说理的妙处。2.引导学生感悟作者伟大的智慧及苦乐观,与“培养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这一学习目标相照应。五、过程性评价课堂8分钟。六、课堂小结此文从最苦和最乐两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要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愿同学们能从青少年时期,便切实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与担当。七、布置作业1.基础型作业:继续积累关于责任的好词好句,写到摘抄本上。2.发展型作业:完成《七彩作业》中此课习题。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7短文两篇设计说明《短文两篇》中的两篇短文都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表现出作者的高尚情怀。《陋室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名篇,以陋室为描写对象,表现了他高洁傲岸、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与豁达情怀。《爱莲说》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旨在以“莲”表达他高洁正直、不慕名利的情操与志趣,以及对追名逐利的厌恶。此课旨在引导学生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文言词汇,了解“铭”“说”的文体特点。2.学习此文托物言志的写法。3.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教学重难点1.译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此文托物言志的写法。2.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情趣,学习古人的优秀品质。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拓展阅读:陶渊明《饮酒》、梁实秋《雅舍》、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情境在中国的诸多文化遗迹中,有很多帝王将相的宫府宅邸,它们或以豪华气派让人惊叹不已,或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忘返。但有一处居所,它小且陋,却因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千载。这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下面让我们学习《陋室铭》,一起走进“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二、预习任务1.字音字形。馨(xīn)鸿儒(rú)案牍(dú)诸葛(zhūɡě)庐2.文学常识。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永贞元年(805年),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势力。革新失败后遭贬。有《刘梦得文集》。“铭”,原来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押韵,内容上多有颂扬或鉴戒之意。《陋室铭》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议论表达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的文章。三、学习任务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先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提出朗读中的疑难字句。2.听录音,学生小声跟读。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标出。4引导学生逐句翻译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同伴间相互帮助解答,解决疑难字句。2.跟读课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3.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梳理和掌握此课文言知识。(1)古今异义。馨形(2)词类活用。①有仙则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有名)②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扰乱)③无案牍之劳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劳累)④苔痕上阶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长到)(3)特殊句式。倒装句:何陋之有?(宾语前置,正常顺序为“有何陋”)4.翻译全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成为神异的(水)了。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使室内染上青色。(来到室内)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交往的人中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用泥金抄写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诸葛亮隐居南阳住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通过小组合作解决文言文词句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加强对文言词汇和知识的积累,进而引导学生翻译文言文,解决疑难问题。四、学习任务二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再读课文,探究问题。1.课文名为《陋室铭》,为何结尾是“孔子云:何陋之有”?这是否矛盾?2.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文章主旨至“无案牍之劳形”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呢?4.文章起笔写山水似乎与陋室不相关,为什么要这样写?再读课文,思考问题,讨论交流。1.不矛盾。题目中的“陋”是书房的形陋。而结尾的“何陋之有”指只要室中人品德高尚,房屋就不简陋,紧扣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更好地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是全文的点睛之笔。2.(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环境的清幽、雅致,反映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朋友的贤良儒雅,反映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情怀。(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生活的高雅脱俗,反映出室主人不为琐事萦怀的心态。从居室环境之雅、交往人物之雅、情趣之雅三个方面写陋室不“陋”。3.这是作者向深处开拓主题。运用类比的修辞手法,将历史上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他们居住的本也是陋室,只因主人的才德而名扬天下,表明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抱负和志趣。4.古代传说中,山中有神仙,这山就是名山;水中有蛟龙,这水就是灵水。作者在这里运用类比的手法,意在说明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灵不在于深而在于龙,那么室之陋与不陋,就不在于它是否豪华,而在于主人的德行是否高尚。课文先用山水起笔,暗暗施墨,徐徐点题,如水流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写出陋室不陋的原因,即后文的“德馨”。1.引导学生体会类比手法的好处。2.引导学生感知全文,体会作者的高尚情操,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五、过程性评价课堂8分钟。六、课堂小结《陋室铭》在立意手法上托物言志,“托”的对象是“室”,表现的是作者不贪恋富贵荣华、淡泊名利、安贫乐道、重视自身修养的志趣。作者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居室环境雅,交往人物雅,情趣雅,那么陋室便不显得简陋了。七、布置作业发展型作业:完成《七彩作业》中与《陋室铭》相关的习题。八、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一、学习情境古人喜欢以花木品性比喻个人品质,你能想到哪些类似的诗句呢?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那么,莲花具有怎样的品性、气质呢?让我们在《爱莲说》这篇文章里,品品周敦颐的评价吧。二、预习任务1.字音字形。濯(zhuó)亵(xiè)清涟(lián)隐逸(yì)2.文学常识。周敦颐(1017—1073),北宋哲学家,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理学的创始人之一,著有《太极图说》和《通书》等。三、学习任务一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赏读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多媒体录音,引导学生感知文章节奏。2.让学生齐读或自由读,品味文言文的韵味。3.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积累文言知识。1.听读文章,划分节奏,感知韵律。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