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资料_第1页
中医内科学资料_第2页
中医内科学资料_第3页
中医内科学资料_第4页
中医内科学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解

1感冒: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

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2.咳嗽:是因为外感六淫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

击气道,发出咳声或伴咯痰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

3.上气:既是指气喘,肩息,不能平卧的症状,亦包括“喉中水鸡鸣”的哮病何“咳而上气”的

肺胀。

4.肺胀:是指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

嗽痰多,脱腹胀满,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纣,肢体浮肿等,重者可出现昏迷,喘脱等

危重证侯。

5.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

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且伴有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

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仲,可呈持续性。

6.惊悸: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急遇惊,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

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

7.怔仲: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能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

自控,活动后加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病来虽渐,病情较重,不发时亦可兼见脏腑虚损症

状。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仲。

8.奔豚:亦可称为肾积,乃上下冲逆,发自少腹。

9.胸痹心痛: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引起的以浊痰,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

以檀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10.胃痛:又称胃脱痛,是以上腹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11.痞满: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的病证。

12.噎膈:是指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疾患。噎可单独出现,又可为膈的前

驱症状,故常合并称为噎膈,相当于现代医学的上消化道的癌症,炎症等病。

13.关格:此为阴阳离决,开合之机已废的表现,因阳竭于水谷不入,阴竭于下则二便不通,故称

关格。。

14.腹痛:是指胃脱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多由脏腑气机不利,

经脉失养而成。

15.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粘冻为主症的病证,是夏秋季常见的肠

道传染病。

16.脏躁:多见青中年女性,因情志所伤而起病,症见精神恍惚,多疑易惊,悲忧善苦,喜怒无常,

在精神因素的刺激下呈间歇性发作,不发时如常人。

17.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

简答题:

1试述感冒的诊断依据?答:1:初起以卫表及鼻咽症状为主,可见恶寒或恶风。鼻塞,流涕,多

嚏,咽痒咽痛,周身酸楚不适等,或有发热。2:病程一般3-7日,一般不传变。3:四季皆可发

病,尤以冬春两季为多。

2何谓时行感冒?有何临床表现?答: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侯相类似者,称为时行感冒。

多呈流行性,在同一时期发病人数剧增,且病证相似,多突然起病,恶寒发热(多为高热),周身

酸痛,疲乏无力,病情一般较普通感冒为重。

3.试述风热犯表证的证治方药?答:感冒风热犯表证的症状主要有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泻不畅,

头胀痛,面赤,咳嗽,痰粘或黄,咽燥,或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

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治法为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药为银花,连翘,

山桅,豆豉,薄荷,荆芥,竹叶,芦根,牛劳子,桔梗,甘草。

4.咳嗽治疗原则是什么?答:咳嗽的治疗应分清邪正虚实,外感咳嗽,为邪气壅肺,多为实证,

故以祛邪利肺为治疗原则,根据邪气风寒,f风热,风燥的不同,应分别采用疏风,散风,清热,

润燥治疗,内伤咳嗽多属邪实正虚,故以祛邪扶正,标本兼顾为治疗原则,根据病邪为痰与火,

祛邪分别采用祛痰,清火为治,正虚则养阴或益气为宜,又应分清虚实主次处理。咳嗽的治疗,

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脾,肝,肾等。

5.试述咳嗽风热犯肺证的证治方药?答:主症为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

爽,痰粘稠或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见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

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为桑菊饮加减,方用桑叶,菊花,薄荷,连

翘,前胡,牛芳子,杏仁,桔梗,贝母,枇杷叶等。

6.简述喘证的病理性质?答喘证的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实喘在肺,未外邪,痰浊,肝郁气逆,邪壅肺气,

宣降不利所致,虚喘责之肺,肾两脏,因阳气不足,阴精亏耗,而导致肺肾出纳失常,且尤以气虚为主,实

喘病久伤正,由肺及肾,或虚喘复感外邪,或夹痰浊则病情虚实错杂,每多表现为邪气壅阻于上,肾气

亏于下的上盛下虚证.喘证的临床表现如何?严重者表现如何?答:临床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

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严重者喘促持续不解,烦躁不安,面青唇紫,肢冷,汗出如珠,脉浮大无根,甚至

发生喘脱.

7.试述心悸心虚胆怯证的证治方药?答:心悸心虚胆怯证的症状主要有心悸不宁,善惊易恐,坐卧不安,

不寐多梦而易惊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弦,治法以镇惊定志,养心安神,方用安

神定志丸加减,药用龙齿,琥珀,酸枣仁,远志,茯神,人参,茯苓,山药,天冬,生地,熟地,肉桂,五味子

8.试述心悸心血不足证的证治方药?答:心悸心血不足证的症状主要有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

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少,舌淡红,脉细弱,治法为补血养心,益气安神,方用归脾汤加减,药用黄黄,

人参,白术,炙甘草,熟地黄,当归,桂圆,茯神,远志,酸枣仁,木香.

9.试述心悸阴虚火旺证的证治方药?答:主要症状有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

心则症状加重,伴有耳鸣腰酸,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象细数,治法为滋阴清火,养

心安神,方用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药用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当归,丹参,人参,炙甘草,黄连,

朱砂,茯苓,远志,枣仁,柏子仁,五味子,桔梗.

10试述心悸瘀阻心脉证的证治方药?答:症状主要有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

紫,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治法为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方用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

牡蛎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丹参,赤芍,川号,延胡索,香附青皮,生地,当归,桂枝,甘草,龙骨,牡蛎

11.试述心悸痰火扰心证的证治方药?答:主要症状有心悸时发时止,受尽易作,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

干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法为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用

黄连,山桅,竹茹,半夏,胆南星,全瓜篓,陈皮,生姜,枳实远志,菖蒲,酸枣仁,生龙骨,生牡蛎

12.试述心悸的诊断依据?答:A自觉心搏异常,或快速,或缓慢,或跳动过量,或忽跳忽止,呈

阵发性或持续不解,神情紧张,心慌不安,不能自主。B伴有胸闷不舒,易激动,心烦寐差,颤

抖乏力,头晕等症,中老年患者,可伴有心胸疼痛,甚至喘促,汗出肢冷,或见晕厥,C可见数,

促,结,代,缓,沉,迟等脉象,D常由情志刺激如惊恐,紧张及劳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

发。3试述失眠的临床表现?答:失眠以睡眠时间不足,睡眠深度不够,及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

力与精力为主要证侯特征。其中睡眠时间不足者可表现为入睡困难,夜寐易醒,醒后不能再睡,

严重者甚至彻夜不寐,睡眠深度不够表现为夜间时醒时睡,睡而不酣或多梦,由于睡眠时间及深

度质量的不够,导致醒后不能消除疲劳,表现为头痛头晕,神疲乏力,心悸,健忘,甚至心神不

宁。

13胃痛的诊断要点是什么?答:A以上腹胃院部近心窝处发生疼痛为特征,其疼痛有胀痛,刺痛隐痛,

剧痛等不同的性质,B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嘈杂泛酸,暧气酸腐等上消化道症状.C发病特点以

中青年居多,多有反复发作病史,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如天气变化,恼怒,劳累,暴饮暴食,饥饿,进食生

冷干硬辛辣,酗酒,或服用有损脾胃的药物等.

14胃痛与真心痛如何鉴别?答:真心痛是心经病变所引起的心痛证.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多

刺痛,动则加重,痛引肩背,常伴有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病情危重,其病变部位,疼痛程度与特征,伴随症

状及其预后等方面,与胃痛有明显区别.

15试述胃痛肝气犯胃证的证治方药?答:症状主要有胃脱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暧气

则痛舒,胸闷暧气,喜产叹息,大便不畅,舌苔多薄白,脉弦.治法为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

加减,药用柴胡,芍药,川楝,郁金,香附,陈皮,枳壳,佛手,甘草.

16.怎样理解治肝可以安胃?答:肝疏泄失常,影响脾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疏泄不及,土失木疏,气雍

而滞,二为疏泄太过,横逆脾胃,肝脾胃不和,一般说来,治疗前者以疏肝为主,后者则以敛肝为主,然而,

肝气为病复杂,所以,从肝论治胃痛应调肝之用,可以疏泄解郁和抑肝缓急两法先后或同时运用,疏敛

并用的组方原则.体现了调肝之法在病态下的双向调节作用,肝疏泄功能正常,气顺则通,胃自安和.

17.试述胃痛胃阴亏耗证的证治方药?答:主要症状有胃脱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

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为养阴益胃,和中止痛,方用一贯煎合芍药甘

草汤加减,药用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当归,川楝子,芍药,甘草.

18.简述胃痛与腹痛的鉴别?答喟痛部位在心下胃脱之处,常伴有恶心,暧气等胃病见症,腹痛部位在

胃院以下,恶心暧气等少见.

19.简述腹痛的治疗原则?答:A根据辩证的寒热虚实,在气在血,确立治法,B在通法的基础上结合审

证求因,标本兼治.C实证者重在祛邪疏导,虚痛则温中补虚,益气养血,D对于缠绵不愈的腹痛,可采

取辛润活血通络之法.

20.试述腹痛的分证论治?答:A寒邪内阻证,治当散寒温里,理气止痛,代表方为良附丸合正气天香

散.B湿热壅滞证,治当泄热通腑,行气导滞,代表方为大承气汤.C饮食积滞证,治当消食导滞,理气止

痛,代表方为枳实导滞丸.D肝郁气滞证,治当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代表方为柴胡疏肝散.E瘀血内停证,

治当活血化瘀,和络止痛,代表方为少腹逐瘀汤.F中虚脏寒证,治当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代表方为小

建中汤.

21.腹痛和痢疾如何鉴别?答:痢疾可有腹痛症状洞时伴有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等症,而腹痛则以

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

22.试述腹痛的诊断依据?答:A凡是以胃脱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即为腹痛,

其疼痛性质各异,若病因外感,突然剧痛,伴发症状明显者,属于急性腹痛,病因内伤,起病缓慢,病势缠

绵者,则为慢性腹痛.B注意与腹痛相关的病因,脏腑经络相关的症状.根据性别,年龄,婚况,与饮食,情

志,受凉等关系,起病经过,其他伴发症状,以鉴别何脏腑受病,明确病理性质.

23.试述痢疾的分型,治法何代表方?答:A湿热痢,治当清肠化湿,调和气血,主方为芍药汤.B疫毒痢,

治当清热解毒,凉血除积,主方为白头翁汤合芍药汤.C寒湿痢,治当温中燥湿,调和气血,主方为不换

金正气散.D阴虚痢,治当养阴和营,清肠化湿,主方为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E寒虚痢,治当温补脾肾,

收涩固脱,主方为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F休息痢,治当温中清肠,调气化滞,主方为连理汤.

24.试述痢疾的逆流挽舟法是指什么?答:主要应用于痢疾初起.兼有表证,属表邪内陷者,用解表的方

法,使内陷之外邪还从表而外出,犹如逆水挽舟上行之意,是治疗痢疾初起有表证者的方法,常用人参

败毒散,荆防败毒散治疗

25.简述痢疾的病因病机?答:病因为A外感时邪,感邪性质有疫毒之邪内侵肠胃,形成疫毒痢,湿热之

邪湿郁热蒸,形成湿热痢,夏署感寒伤湿形成寒湿痢,B饮食不节,湿热或寒湿,食积之邪内蕴,肠中气

机壅阻,气滞血瘀,与肠中腐浊相搏结,化为脓血而致病.病机为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脂络受

伤而成痢.

26.简述痢疾的诊断依据?答:A以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泻下赤白脓血便为主症,B暴痢起病

突然,病程短,可伴恶寒发热等,久痢起病缓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疫毒痢病情严重而病势凶险,起病

急骤,在腹痛腹泻尚未出现之时,既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浅丧,神昏惊厥,而痢下,呕吐

并不一定严重C饮食不节(洁).

27痰饮的临床特征是什么?答:是心下满闷,呕吐清水痰涎,胃肠沥沥有声,形体昔肥今瘦,属

饮停肠胃。

28悬饮的临床特征是什么?答胸胁饱满,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卧,或有肺痛病史,属饮留胁下。

29溢饮的临床特征是什么?答:是身体疼痛而沉重,甚至肢体浮肿,或伴咳喘,属饮溢肢体。

30支饮的临床特征是什么?答:咳逆倚息,短气不能平卧,其形如肿,属饮邪支撑胸肺。

31试述痰饮病的病机?答:肺脾肾功能失调和三焦气化失司是痰饮病的主要病机,肺居上焦,若因肺

气失宣,通调失司,津液失于布散,则聚为痰饮,湿邪困脾或脾虚不运,均可使水谷精微不归正化,聚为

痰湿,若肾气肾阳不足,蒸化失司,水湿泛滥,导致痰饮内生,本病的病理性质总属阳虚阴盛,输化失调,

因虚致实,水湿停积为患,因停积的部位不同,而有多种痰饮证之分.

32.试述痰饮病的治疗原则?答:治当温化为原则,因饮为阴邪,遇寒则聚,得温则行,同时还需根据表里

虚实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治法,水饮雍盛者,当祛饮以治标,阳微气衰者当温阳以治本,在表者,当温散

发汗,在里者,当温阳利水,正虚者补之,实邪者攻之,实邪正虚者,消补兼施,饮热相杂者,又当温清并用

33.呕吐的常见实证证型有哪些?并简述其治法,代表方?答:A外邪犯胃,治当疏邪解表,化浊和中,代

表方为蕾香正气散.B食滞内停,治当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代表方为保和丸,C痰饮内阻,治当温中化饮,

和胃降逆,代表方为小半夏汤合若桂术甘汤.D肝气犯胃,治当疏肝理气,和胃降逆,代表方为四七汤.

34.试述呕吐的诊断依据?答:A初起呕吐量多,吐出物多有酸腐气味,久病呕吐,时作时止,吐出物不多,

酸臭气味不甚,B新病邪实,呕吐频繁,常伴有恶寒,发热脉实有力,久病正虚,呕吐无力,常伴精神萎靡,

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脉弱无力等症,C本病常有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恼怒气郁,或久病不愈等病史.

病例分析:

咳嗽:1某男,60岁,干部。病史:10年前因受凉后咳嗽。此后每因起居不慎,愈而复发,或迁

延不愈。喉痒咯痰不畅,尤以秋冬季为甚,且有逐年加重之势。近两年来,咳嗽更为频繁,咳声

重浊,吐痰量多,痰白粘稠,并感胸闷气粗,饮食减少,形体日渐消瘦,体力日渐减退,大便澹泄,

舌苔白赋,脉濡滑。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

用量、煎服法(1分)。

答:1.诊断::咳嗽(痰湿蕴肺型)分析:因外感后调摄不周,肺卫受损,卫外功能不固,故易感受

外邪而反复咳嗽;子盗母气,脾气亏虚,运化失司,痰浊内生,上壅于肺,肺气不利,故见咳声

重,痰多色白质粘,胸闷气粗;脾不升清,则大便滤泄;气血生化乏源,故饮食减少,形体日渐

消瘦,体力日渐减退;舌苔白腻,脉濡滑为痰湿内蕴之征。

治法:健脾燥湿,止咳化痰。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半夏7g茯苓12g陈皮6g甘草

3g苏子10g白芥子7g莱版子10g苍术10g厚朴10g党参15g白术10g日一剂,水煎服。

2黄某,男,45岁,2001年10月初诊。病史:患者一周前到北京旅游,归来即感身热恶风,微

咳,二日后咳嗽加剧,咳甚胸痛,痰少而粘,不易咯出,时带血丝,鼻燥咽干,舌尖红少津,苔

薄,脉细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

用量、煎服法(1分)。

答:诊断:咳嗽(风燥伤肺)分析:风燥犯肺,肺失清润,故咳嗽,咳甚胸痛,痰少而粘,不易

咯出;燥邪伤络,则痰中时带血丝;燥胜则干,故鼻燥咽干;舌尖红少津,苔薄,脉细数为燥邪

侵袭上焦之征。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方药:桑杏汤加味:桑叶9g杏仁10g贝母9g南

沙参15g梨皮12g桅子9g麦冬12g甘草5g水煎服每日一剂

喘证、哮证:3林某,女,农民。病史:五年前冬受寒后发病,以后每遇天冷则反复发作,三天前淋雨

后出现呼吸急促,胸满憋闷,喉中漉漉如水鸡声,轻咳,咯痰色白粘而不爽,口不渴,舌淡苔白滑,脉浮

紧。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

用量、煎服法(1分)。

答:诊断:哮病(发作期-寒哮)。分析:寒痰留伏于肺,为外邪所触发,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

气道挛急,故呼吸急促,胸满憋闷,喉中漉漉如水鸡声;痰气相击,肺气不利,故轻咳;寒为阴

邪,故咯痰色白粘而不爽,口不渴;舌淡苔白滑,脉浮紧为外感风寒而内有痰湿之象。治法:温

肺散寒,化痰平喘。方药:射干麻黄汤:射干10g炙麻黄8g细辛3g制半夏10g生姜3片、紫苑

10g款冬花10g甘草5g五味子5g杏仁12g白芥子6g水煎服每日一剂

3韦某,71岁,退休干部,2000年12月就诊。病史:患者有四十年吸烟史,十年前就诊断为慢

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肿心病,病情反复发作,冬季病情较重。一月来患者喘促气短,呼多吸少,

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小便常因咳嗽而失禁,面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弱。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

用量、煎服法(1分)。

答:诊断:喘证(虚喘-肾气虚)分析:年高久病,肺肾俱虚,肾不能助肺纳气,气失摄纳,逆气

上奔,发为喘促气短,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下元亏虚,根本不固,故小便常因咳嗽

而失禁;形体失于温养,则面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弱为肾气虚之象。

治法:补肾纳气。方药: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制附子先下8g桂枝6g熟地12g淮山15g

丹皮9g茯苓18g泽泻12g胡桃肉12g人参12g蛤蛇10g萸肉9g水煎服每日一剂

4.患者,男性,19岁,工人。病史:5天前因衣着过少而出现恶寒、发热、头痛、咳嗽之症。痰

吐清稀色白,无汗身痛。自以为感冒而服用葱姜水等,微汗出,头痛消失,但余症无明显好转。

前一日起,病情发生变化。现症:喘逆上气,胸部胀痛,咳而不爽,痰吐稠粘,息粗鼻煽,形寒,

身热,烦闷,无汗,口渴。舌质红,苔薄白且根部微黄、脉浮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

用量、煎服法(1分)。

答:诊断:喘证(实喘-表寒里热)分析:本证由于外感风寒而得。表寒未解,内已化热,热郁

于肺,肺气上逆,因而喘逆上气,胸胀或痛,息粗鼻煽;热灼津液为痰,故咳而不爽,痰吐粘稠;

热为寒郁,因而有发热仍形寒,烦闷,无汗,身痛;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为表证未除,又见

里热之象。治法:宣肺泄热方药:麻杏石甘汤:麻黄6g杏仁10g生石膏先煎30g炙甘草6g黄

苓10g日一剂,水煎服。

心悸:患者,男,25岁,1999年7月20日初诊。病史:病患心中惕惕而动,面色苍白,形寒肢

冷一年。入夏以来,因冒雨涉水,心悸加重,并伴有头目眩晕,胸脱痞满,形寒肢冷,浮肿尿少,

前来求治。舌淡,苔白滑,脉弦滑。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

用量、煎服法(1分)。

答:诊断:心悸(饮邪上犯)分析:病久体虚,心阳不足,心失温养,神不守舍,故心中惕惕而动,

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入夏以来,因冒雨涉水,水湿内侵,停于心下,则心悸加重;脾为湿困,

则胸脱痞闷,形寒肢冷;清阳不升,则头目眩晕;水湿不化,而浮肿尿少;舌淡,苔白滑,脉弦

滑为水饮内停之象。治法:振奋心阳,化气行水。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减:茯苓15g桂枝8g白

术12g甘草6g制附子先煎8水煎服每日一剂

2.李某,女54岁,干部。病史:素体虚弱,半年来自觉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伴面色苍臼,形寒

肢冷,舌淡胖,舌苔白,脉弱无力。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

用量、煎服法(1分)。

答:诊断:心悸(心阳不振)分析:禀赋不足,素体虚弱,心阳不足,心失温养故心悸不安,胸

闷气短,动则尤甚;血运迟缓,肢体失于温煦,故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胖,舌苔白,脉弱

无力为阳虚不振之象。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方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桂枝9g炙

甘草9g生龙齿先煎30g生牡蛎先煎30g黄黄18g人参12g制附子先煎9g水煎服每日一剂

胃痛:1林某,女,38岁,个体售鱼贩。主诉:胃脱灼热疼痛6天。病史:平素嗜食辛辣,6天

前因食麻辣火锅后,即觉胃腕部灼热疼痛,但未经任何医院就诊,自服“胃友双层片”等药治疗,

上症缓解不明显,而来我院就诊。刻下见:胃腕灼热疼痛,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饮,头重肢困,

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濡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

用量、煎服法(1分)。

答:诊断:胃痛(湿热中阻)分析:根据患者胃腕部灼热疼痛6天的表现故诊断为胃痛。由于患

者平素嗜食辛辣,长期喝酒,而致脾胃损伤,湿浊内生,蕴而化热,加上因连续喝酒3天,更伤

脾胃,湿热壅阻于胃,气机不利而导致胃痛。患者胃脏灼热疼痛,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饮,头重

肢困,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濡数者,均属湿热中阻证。由于湿热壅

阻于胃,气机不利,故胃院灼热疼痛。湿热上蒸,则口苦。湿热内蕴,津不上承,则口渴而不欲

饮。湿热中阻,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故肢倦乏力,纳呆恶心。湿邪外犯肌表,上蒙清窍,故头

重肢困。湿热下注,故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濡数均为湿热内盛之象。治法:清

热化湿,理气和中。方药:清中汤加减:黄连10g桅子10g白豆蔻6g制半夏12g茯苓15g陈

皮6g甘草6g日一剂,水煎服。

2.禾某,男,50岁,农民。1998年12月13日入院。主诉:胃腕部隐痛反复发作16年,加重1

周。病史:16年前由于工作关系,经常不能按时进餐,而出现胃院部隐痛,曾在当地医院经胃镜

检查,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用中西药治疗(药物不详),未能根治。一周前因劳累后上

症复作而来院就诊,要求中医治疗。入院时症见:胃痛隐隐不止,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

缓,神疲纳呆,四肢倦怠,四肢不温,泛吐清水,大便清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

用量、煎服法(1分)。

答:诊断:胃痛(脾胃虚寒)分析:根据:(1)以胃腕部隐痛为主症。(2)有胃腕部隐痛反复发作16年

的病史,发病与饮食不节和劳倦过度有关:16年前由于工作关系,经常不能按时进餐;同时本次

一周前因劳累后上症复发。(3)胃镜检查诊为“12指肠球部溃疡故诊断为胃痛。胃痛呈隐痛,

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神疲纳呆,四肢倦怠,四肢不温,泛吐清水,大便灌薄,舌淡

苔白,脉虚弱者,此乃属脾胃虚寒证。由于脾胃虚寒,胃失温养,故胃痛隐隐不止,喜温喜按。

胃络借饮食之温养以通血脉,故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则耗气,故劳累后胃痛复发。脾胃阳气

亏虚,形体失于温养,故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脾胃运化失职,水饮内停,故大便澹

薄,泛吐清水。舌淡苔白,脉虚弱均为阳气亏虚之证。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方药:黄黄

建中汤加减:黄黄30g白芍15g桂枝10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枣15g饴糖10g(冲服)党参

30g干姜3g日一剂,水煎服。

1.谢某,男,32岁,工人。1998年10月25日初诊。主诉:胃肮灼热疼痛6天。病史:平素嗜

食辛辣、饮酒(每天至少喝白酒250g以上),己达7年之久。6天前因朋友相聚,连续喝酒3天

后,即觉胃皖部灼热疼痛,但未经任何医院就诊,自服“蕾香正气丸”等药治疗,上症未见减轻,

反觉加重而来我院就诊。刻下见:胃院灼热疼痛,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饮,头重肢困,纳呆恶心,

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濡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

用量、煎服法(1分)。

答:诊断:胃痛(湿热中阻)分析:根据患者胃院部灼热疼痛6天的表现故诊断为胃痛。由于患

者平素嗜食辛辣,长期喝酒,而致脾胃损伤,湿浊内生,蕴而化热,加上因连续喝酒3天,更伤

脾胃,湿热壅阻于胃,气机不利而导致胃痛。患者胃脱灼热疼痛,口干而苦,口渴不欲饮,头重

肢困,纳呆恶心,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濡数者,均属湿热中阻证。由于湿热壅

阻于胃,气机不利,故胃院灼热疼痛。湿热上蒸,则口苦。湿热内蕴,津不上承,则口渴而不欲

饮。湿热中阻,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故肢倦乏力,纳呆恶心。湿邪外犯肌表,上蒙清窍,故头

重肢困。湿热下注,故小便色黄,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象濡数均为湿热内盛之象。治法:清

热化湿,理气和中。方药:清中汤加减:黄连10g桅子10g白豆蔻6g制半夏12g茯苓15g陈

皮6g甘草6g日一剂,水煎服。

头痛:1.雷某,女,36岁,11月5日初诊。主诉:头痛1天。病史:发病前因不慎着凉,突然出

现头痛,痛剧拘紧,痛连项背,遇寒尤剧,伴恶风畏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

用量、煎服法(1分)。

答:诊断:头痛(风寒头痛)分析:风寒之邪客于太阳经脉,清阳之气被遏,清窍不利,故头痛,

其痛连及项背,遇风尤剧。因感受外邪所致,以邪实为主,故头痛起病突然。寒主收引,故痛剧

拘紧。风寒客于己表,卫阳被遏,故恶风畏寒。寒邪未化热,故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为风

寒外束之征。治法:疏风散寒。方药:川茸茶调散:川茸10g羌活10g白芷10g细辛3g薄荷

5g(后下)荆芥10g防风10g甘草6g日一剂水煎服

2.张某,男,54岁,9月16日初诊。主诉:头痛反复发作4年。病史:患高血压病6年,近4

年来经常反复头痛头胀,伴眩晕,心烦易怒,胁痛不适,失眠多梦,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

沉弦有力。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

用量、煎服法(1分)。

答:诊断:头痛(肝阳上亢)。分析: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循经上扰清空,故头痛头

胀,伴眩晕。胁为肝之分野,肝郁胁络失和则胁痛。肝阳上扰心神,故心烦易怒,失眠多梦。脉

沉弦有力为肝阳上亢之征,肝与胆相表里,肝郁化火,肝火上炎,胆气上逆则口苦。火盛则舌红

苔薄黄。治法:平肝潜阳。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12g钩藤15g牛膝15g杜仲15g桑寄

生12g夜交藤12g茯神10g益母草15g山桅子10g黄苓10g每日1齐!水煎服。

腹痛、泄泻、痢疾:

2.王某,男,60岁,农民。2000年7月10日入院。主诉:脐腹针刺样疼痛8月余,症状加重一

周。病史:8月前因车祸被摩托车压过腹部后,经常出现脐腹针刺样疼痛,经B超、CT以及腹部

平片检查未发现异常,后经服药治疗(药物不详)未见明显好转,近周来上症加重,而求中医治

疗来院就诊。入院症见:脐腹刺痛,拒按,疼痛固定,入夜更甚,舌质紫暗,脉涩。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

用量、煎服法(1分)。

答:诊断:腹痛(瘀血阻滞)分析:根据患者出现脐腹部位疼痛8个月的临床表现故诊断为腹痛。

由于患者因外伤后致病,出现脐腹刺痛,疼痛固定,入夜更甚,舌质紫暗,脉涩,此乃属瘀血阻

滞之证。由于瘀血阻滞腹内脏腑经络,故脐腹刺痛,疼痛固定,入夜更甚。瘀血属有形之实邪,

故腹痛拒按。舌质紫暗,脉涩均为瘀血内阻之象。治法:活血化瘀,和络止痛。方药:少腹逐瘀

汤加减。蒲黄10g五灵脂10g没药6g当归12g川茸10g延胡索10g赤芍10g小回香10g肉桂

2g(另煽)干姜5g水煎服。

2.高某,男,23岁,农民。1996年6月3日初诊。主诉:腹部胀痛8小时。病史:患者在发病

前一天从乡下进城,晚上和几位同学相聚时,饮食过多冷盘,并喝冷饮,约2小时后,即觉腹部

胀闷不适,恶心欲吐。因天未亮而未行就诊,续而出现腹痛腹泻,泻后痛减,暧腐吞酸而来本院

急诊。刻下见:腹部胀满疼痛,暧腐吞酸,厌食,痛而欲泻,泻后痛减,大便臭秽,舌苔厚腻,

脉滑。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

用量、煎服法(1分)。

答:诊断:腹痛(饮食停滞)分析:根据患者出现腹部胀痛8小时而诊断为腹痛。由于患者暴饮

暴食后起病,有腹部胀满疼痛,暧腐吞酸,厌食,痛而欲泻,泻后痛减,大便臭秽,舌苔厚腻,

脉滑数等证候,此乃属饮食停滞证。因食滞胃肠,气机不利,故腹部胀满疼痛。食滞不化,腐败

作酸,故暧腐吞酸,厌食。食积下行则痛而欲泻。泻后食滞暂减,腑气暂通,故腹痛亦减。食浊

壅滞肠中,传导失常,故大便臭秽。舌苔厚腻,脉滑均为食滞内停之象。治法:消食导滞。方药:

枳实导滞丸加减。大黄(后下)15g枳实10g神曲12g黄苓10g黄连10g泽泻15g白术12g茯

苓15g厚朴6g槟榔10g日一剂,水煎服。

3.夏某,女,32岁,干部。1999年6月10日初诊。主诉:解稀烂便2天。病史:因两天前同学

聚会,食用过多辛辣之物,并喝白酒后,继而出现解稀烂黄褐色大便,日解3次,伴有腹痛,自

服“保济丸”2瓶,未见好转而来就诊,现症见:泻下急迫,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

肛门灼热,腹痛拒按,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

用量、煎服法(1分)。

答:诊断:泄泻(湿热伤中证)分析:根据患者由于食用过多辛辣之物及喝白酒后,继而出现解

稀烂黄褐色大

日解三次,故诊断为泄泻。而患者出现泻下急迫,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

腹痛拒按,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此乃属湿热泄泻之证候。因湿热蕴

结,下迫大肠,大肠传导失常,故泻下急迫。肠道气机不利,泻而不爽,故腹痛拒按。湿热下注,

则肛门灼热,粪色黄褐,气味秽臭,小便短赤。湿热上扰则烦热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均为湿热内盛之象。治法:清肠利湿。方药:葛根苓连汤加味:葛根15g黄苔10g黄连10g甘

草6g白芍15g木香5g(后下)茯苓15g车前草10g日一剂,水煎服。

2.刘某,男,77岁,退休干部。2000年7月8日初诊。主诉:大便油烂反复9年余,症状加重

一周。病史:9年前因吃隔夜置于冰箱中之冷盘食物后,出现大便澹烂,日解3~6次,无粘液血

便,后经某医院诊为“肠炎”而服“氟哌酸”“很香正气水”等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未能根

治,稍因饮食油腻而常反复出现上症。一周前因进食油条半截后又出现解稀烂便,日解3次,为

了要求中医药治疗而来就诊。现症见:大便滤薄,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腹胀,乏力气短,面色

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

用量、煎服法(1分)。

答:诊断:泄泻(脾胃虚弱证)分析:根据患者解稀烂便,日解3次,无粘液脓血的临床表现,

故诊断为泄泻病证。因患者有解稀烂便反复11年的病史,此次又因稍进油腻品而出现解稀烂便,

大便澹薄,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腹胀,乏力气短,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细弱。此乃属脾虚

之证。由于脾气虚弱,清气不升,运化无权,水谷水湿不化,故大便清薄夹有不消化食物。进食

油腻之品或饮食不慎,难以运化,复受其伤,故大便次数增多。病本于虚,故迁延反复,日久不

愈。脾胃亏虚,化源不充,故食少腹胀,面色萎黄,乏力气短。舌淡苔薄,脉细弱均为脾胃虚弱

之征。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30g茯苓15g炒白术12g扁豆15g陈皮6g莲子肉15g山药15g砂

仁6g(打)意政仁15g桔梗10g麦芽12g甘草6g日一剂,水煎服。

1.张某:男,35岁,1998年9月4日初诊。主诉:腹痛,便下赤白粘液3天。病史:3天前外

出进餐后次日早上出现发热恶寒,头痛,腹部疼痛,以脐周为主频频临厕,日行十多次,大便量

少,伴有赤白粘液,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口干口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浮滑数,检查

血白细胞升高,大便有脓细胞等。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I分)、药物与

用量、煎月艮法(1分)。

答:诊断:痢疾(湿热痢)分析:饮食不洁,胃肠受损,湿热之邪由表入里,故见发热恶寒,头

痛;湿热壅滞肠间,与肠中气血搏结,肠道传化失司,脂膜血络受损,腐败化为脓血则出现腹痛,

里急后重,便下赤白粘液:口干口苦,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蕴结肠中之象。

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方药:芍药汤加减:黄苓10g芍药15g炙甘草6g黄连10g大黄

10g槟榔10g当归10g木香5g(后下)每日1齐U,水煎服。

郁病:1.徐某,女,27岁,1998年5月6日入院。主诉:咽中不适,如物梗塞,胸闷,胸胁胀痛

已4月余。病史:4个月前因失恋与男友分手后,经常失眠,多愁善虑,精神抑郁,咽中不适,

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心情不舒则更明显。曾到市某医院喉科检查未发现异常,而

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现在症见: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咽中不适。如有物梗塞,胸闷,胁

肋胀痛,夜寐不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略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

用量、煎服法(1分)。

答:诊断:郁病(痰气郁结)分析:患者临床表现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咽中如有异物梗塞,胸

闷不适,胁肋胀痛等症,反复发作4月;并有因失恋而失眠、思虑、郁愤等情志内伤史;曾在某

医院检查排除咽喉炎症病史。符合郁病的诊断。由于失恋,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肝郁侮脾,脾

失健运,聚湿生痰,气滞痰郁交阻于胸膈咽部,则出现咽喉不适,如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

不下,胸闷,胁肋胀痛;肝郁失于疏泄,则精神抑郁;肝郁化热,则烦躁易怒;热扰心神,则夜

寐不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略数,为肝郁化热夹痰之象。治法:疏肝理气,清热化痰解郁。

方药:黄连温胆汤加减:半夏10g陈皮6g茯苓15g枳实10g竹茹10g川连6g浙贝母10g枯

篓12g枳壳10g郁金10g枣仁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

3何某,男,32岁。2001年3月18日诊。主诉:性情急躁易怒,失眠,头痛目赤3个月。病史:

诉近年炒股,由于股市行情变化莫测,股价猛跌,心情不畅急躁易怒,夜不成眠,服西药安定片,

可睡数小时;次日神魂颠倒,头痛目赤,头部烘热。日久口干口苦,食不知味,大便秘结,胸闷

胁胀。于3月18日求治于中医。现在症见:心情不畅,急躁易怒,夜寐不安,头痛目赤,头部烘

热,胸闷胁痛,时呕恶吞酸,口干口苦,食欲不振,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1分)、药物与

用量、煎服法(1分)。

答:诊断:郁病(气郁化火)分析:病者心情不畅,急躁易怒,神魂颠倒,胸胁胀痛等症:并有

炒股失败,有思想郁愤等情志内伤史。符合郁病的诊断。由于炒股时心情紧张,失败后情绪郁愤,

致肝气郁结,日久化火,肝火内郁,疏泄失度,故急躁易怒,胸闷胁痛;肝火上炎,循肝脉上行,

则头痛目赤,头部烘热;肝火扰乱心神,则失眠,神魂颠倒;肝火横逆犯胃,则呕恶吞酸,口苦,

食欲不振;肝火灼津,则口干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郁化火之象。治法:清肝泻火,解

郁和胃。方药:丹桅逍遥散加减:山桅10g丹皮10g柴胡10g薄荷8g当归10g白芍15g茯苓

15g吴茱萸3g川连6g夏枯草15g龙胆草10g枣仁10g大黄6g枳实10g甘草6g每日一剂,

水煎服

中风:张某,男,66岁,1月8日急诊入院。主诉:(代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2

小时。病史:患者素有高血压病病史10年,上午9时在活动中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出现右半身

不遂,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面红气粗,两手握固,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身热汗出,躁扰

不宁,体温38.5℃,血压180/1lOmmHg,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表方名(I分)、药物与

用量、煎服法(1分)。

答:诊断:中风一痰火淤闭证分析:肝阳暴张,阳亢风动,气血上逆,痰火壅盛,清窍闭塞,神

明不用,故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痰火内闭,故牙关紧闭,面红气粗,两手握固。风阳痰火痹阻

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故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肝风窜犯络道,则肢体拘急。身热汗出,舌质红

绛、苔黄腻、脉弦滑数为肝阳痰火内盛之征。治法:熄风清热,豁痰开窍。方药:(1)安宫牛黄

丸1丸,温开水溶化后鼻饲。(2)羚羊角汤加减:羚羊角粉1g(冲服)生石决明20g夏枯草10g

菊花10g龟板15g生地15g白芍12g天竺黄10g胆南星10g括篓10g每日1剂,水煎分次鼻

饲。

1.黄某,男,72岁,8月18日入院。主诉:突然口眼歪斜,左半身不遂1天。病史:自述1989

年开始发现血压升高,平素常感眩晕头痛,耳鸣面赤,腰腿酸软,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口角流涎,

语言骞涩,左半身不遂,舌体歪斜颤动。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细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1分)、证候诊断与分析(1分)、治法(1分)、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