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
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导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学习判定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导学重难点:学习判定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课前准备:
导学过程:二、预习学案.
(-)教师提问复习.
1.什么叫做比?
2.什么叫做比值?
(二)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4.5:2.710:6
教师提问:上面哪些比的比值相等?
(三)教师小结
4.527和106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也就是说两个比是相等的,因此它们可以
用等号连接.
教师板书:4.5:2.7=10:6
三、导学案.
(-)比例的意义(课件演示:比例的意义)
例1.指导学生观察教材32页图。
1.教师提问:从上面两图中可以看到,这些国旗的长和宽都相同吗?
但不管大小,它们的长与宽的比值分别是多少?
这两个比的比值各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关系?(两个比的比值都是都相等)
2.教师明确:两个比的比值都是,所以这两个比相等.因此可以写成这样的等式
2.4:1.6=60:40=所以2.4:1.6=60:40
也可写成竖式:
3.揭示意义:像2,4:1,6=60:40、5:=15:10这样的等式,都是表
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比例.(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
教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例?组成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关键:两个比相等
4.练习
①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10和9:15(2)20:5和1:4
(3):和6:4(4)0.6:0.2和4:3
②教材的做一做第2题
5.填空
(1)如果两个比的比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比就()比例.
(2)一个比例,等号左边的比和等号右边的比一定是()的.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演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1.教师以60:40=15:10为例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
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板书)
2.练习: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4.5:2.7=1036:10=9:15
3.计算上面每一个比例中的外项积和内项积,并讨论它们存在什么关系?
以80:2=200:5为例,指名来说明.
外项积是:80x5=400
内项积是:2x200=400
80x5=2x200
4.学生自己任选两三个比例,计算出它的外项积和内项积.
5.教师明确: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
质
板书课题:加上"和基本性质”,使课题完整.
6.思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有
什么
关系?为什么?
教师板书:
7.练习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0,225和450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学会了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组成比例.
四、课堂检测.
(-)说一说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二)填空.
在6:5=30:25这个比例中,外项是()和(),内项是()和().根
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写成()x()=()x().
(三)根据比例的意义或者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9和9:122.1.42和7:10
3.0,5:0.2和4.6.2:和7.5:1
(四)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能组几个就组几
个)
2、3、4和6
五、课后作业.
根据3x4=2x6写出比例.
课题:解比例
导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备
注.
2.使学生在了解比例的含义的基础上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从而熟练解比.
例.
导学重难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引导学生根据比例
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
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课前准备:小黑板
导学过程:二、预习学案
(-)解下列简易方程,并口述过程.
2x=8x9
(-)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
例?
6:10和9:1520:5和4:15:1和62
(四)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其他等式.
3S=15:40
三、导学案
(-)揭示解比例的意义.
1.将上述两题中的任意一项用来代替(可任意改换一项),讨论:如
果已知任何三项,
可不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说明理由.
2.学生交流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把它改写成
内项积等于外项积的形式,通过解已学过的方程,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
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3.教师明确: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
以求出这个比
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二)教学例2.
出示教材35页的例2
1.讨论:模型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是不是模型的高度与原
塔高度的比也是1:
10
2.组织学生交流并明确.
(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改写为:
(模型的高度):320=1:10.
(2)如果把模型的高度设为x会形成怎样的关系式呢?
(3)规范并板书解比例的过程.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x米
X:320=1:10
10X=320x1
X=
X=320
答略。
(三)教学例3例3.解比例
1.组织学生独立解答.
2.学生汇报
3.练习:解下面的比例.
X:10=2:50.4:X=1.2:2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比例.想一想,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根据比例
的基本性质将比例式转化成已学过的简易方程),然后再解简易方程即
可.
四、课堂检测
(-)解下面的比例.
0.8:4=x:8
(二)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1.5和8的比等于40与的比.
2.和的比等于和的比.
3.等号左端的比是1.5:,等号右端比的前项和后项分别是3.6和4.8.
五、课后作业
(-)解比例.
==:=3:12
(二)育新小区1号楼的实际高度为35m,它的高度与模型高度的比是
500:1模型的高度是多少厘米?
(三)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
①3x40=8x5②2.5x0.4=0.5x2
板书设计:
解比例
例2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x米X:320=1:10
10X=320x1
X=
X=320
答:略。
教学反思:
课题:比和比例复习课
导学目标:1、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解备
比例等。注:
2、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解决比与比例尺有关的应用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对比、分析、归纳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导学重难点:理解、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对
比、分析、归纳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情感。
课前准备:
导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播放:公安人员根据脚印与身高的关系进行破案、抓获罪犯的录相。
①公安人员是根据什么破案的?
②故事中蕴含了哪些数学知识?
二、梳理知识。
1、我们学过比和比例的哪些知识?
比一一比的基本性质一一化简比(最简整数比)一一求比值
----比的应用
比例一一比例的基本性质一一解比例一一比例尺
①学生口答。
②学生按顺序整理好所学过的内容。
2、探究比和比例,建立比和比例的知识结构。
①把学生分成四大组,把比和比例分成"比和比例的意义"、"比和比例
的性质”、"求比例和化简比"、"比例尺"四大块,让每一组确定本组的
一个研究主题,然后分组研究本部分的知识包含哪些我们需要掌握的内
容,有哪些重点和难点。
②生生互动:根据自己研究的知识然后依次向其它小组提问,请他们作
答,考考其他同学掌握的情况。
3、建立比和比例的知识结构。
根据学生的整理,教师逐步放映出以下表格的内容。
①比和比例
比例
比和
比
意义
子叫
等的式
个比相
表示两
比。
数的
做两个
又叫
除,
数相
两个
例。
做比
各部
0:24
=2
5:6
1.5
6=
分名9:
称
内项
比值
后项
前项
外项
裹本
项的积
两个外
例里,
相在比
或除以
上或
项都乘
和后
前项
性质比的
积。
内项的
两个
等于
。
不变
)比值
除外
数(0
同的
系
的关
除法
数、
、分
②比
比值
后项
比号
前项
比
值
分数
分母
线
分数
分子
分数
除法
商
除数
除号
数
被除
法
的方
简比
和化
比值
③求
结果
方法
一般
整
以是
,可
个商
是一
以后项
前项除
义,用
的意
比值
根据
或分数
小数
数、
求比
值
项
的前
,它
个比
是一
项
和后
前项
比的
,把
性质
基本
比的
根据
数
是整
项都
和后
外)
(0除
的数
相同
除以
上或
都乘
化简
比
5
:2.
值:4
求比
练:
练一
,5:8
比:0
化简
例尺
④比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练一练: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互化。
三、应用延伸
1.写出李师傅昨天和今天做零件个数的比和所用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
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2、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4,甲数和乙数的比是多少?
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解比例:3/5:X=l/3:2(3x+2):5=4:0.5
4.李叔叔和王叔叔合租一套楼房,客厅和卫生间为公用部分,面积是40
平方米,王叔叔住在小卧室,面积是20平方米,李叔叔住在大卧室,面
积是30平方米,房屋月租金是900元,请你谈一谈他们二人可以怎样支付
房租?
5,你能算出相片上老师的高度吗?
四、小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成正比例的量
导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备
注.
2.能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导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两
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即它们相对应的数的比值一
定,从而概括出正比例关系的概念.
课前准备:
导学过程:二、预习学案
口答(课件演示:成正比例的量)
1.已知路程和时间,怎样求速度?
2.已知总价和数量,怎样求单价?
3.已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怎样求工作效率?
三、导学案
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些数
量关系中
的一些特征.
1.教学例1.(课件演示:成正比例的量)
(1)问:大家看到例1中的一排杯子,是什么形状的?杯子的高度是相
等的,里面装着一些水,经过测量统计出了一个表格,那位同学说说这个
表格的意思?
(2)表中有哪几种量是已知量?我们刚才说当水装到2厘米时,体积为
50立方厘米;当水装到4厘米时•,体积为100立方厘米......这说明水的高
度这种量变化了,体积这种量怎么样了?(也变化了)(3)像这样一种量
变化另一重量也随着变化,我们就说这两种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4)大家观察例1中的数据,水的体积是怎样随着高度变化的?
(5)我们看这个表格(投影例1表格),从左往右看当水的高度到6厘
米的时候体积是多少?这个时候水的高度和体积分别是2厘米高度时的多
少倍?高是多少倍?体积呢?我们从右往左看,又发现了什么呢?
(6)大家再把表格填写完整,根据我们所学的圆柱的体积公式,完成这
个表格。大家观察一下结果有什么特点?
(7)实际上这个底面积又相当于圆柱体积和圆柱高的什么?(比值)那
么我们可以看到例1中水的体积和水的高之比的比值,即底面积是一样
的,是相等的.
(8)哪位同学能把刚才所观察到的小结一下?水的高度和体积是怎样变
化的?变化的时候有什么规律?
2.继续学习补充例题
(1)投影出示例题
一列火车1小时行驶90千米,2小时行驶180千米,3小时行驶270千
米,4小时行驶360千米,5小时行驶450千米,6小时行驶540千米,
7小时行驶630千米,8小时行驶720千米......
出示下表,并根据上述内容填表.
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
时间(时)
12345678......
路程(千米)
90180270360450540630720......
(2).思考:在填表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a)表中有哪两种两种量相关联的?(时间和路程).
(b)当时间是1小时,路程则是90千米,
时间是2小时,路程是180千米......
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
时间扩大,路程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随着缩小.
教师说明:像这样,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我们就说,时间和路程
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教师板书:两种相关联的量
(c)请每位同学先取一组相对应的数据,然后计算出路程与时间的比的
比值.
教师板书:90:1=90180:2=90270:3=90......
(d)教师提问:根据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说明: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的比值都一样或固定不变,在数学上叫做
"一定"
教师板书: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
(3).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通过填表、交流,我们知道时间和路程是两种相关联的量,路
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间扩大,路程随着扩大;时间缩小,路程也
随着缩小.它们扩大、缩小的规律是:路程和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
的.即路程:时间=速度,速度都是(一定)90千米/小时。
3.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成正比例的量)
教师提问,指名回答。
(1)问:大家能看懂这个图吗?纵向的轴表示什么?横向的呢?哪里表
示的是实验结果?也就是我们例1中的底面积?
(2)从图中你发现什么?(3)表示水的高度在5厘米的地方是哪儿?
那么相对应的当水的高度在5厘米的时候,在纵
轴上表示体积的点在哪儿?
(4)看例2题目的要求,如高度是7厘米体积是多少?要怎末才能不通
过计算得出体积呢?要先找到什么
(5)我们已经图上找到了这个点,那么这个点是多少呢?你是怎么知道
的。
(6)刚才是从已知的高求体积,如果反过来已知体积求高呢?
4.小结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
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仪表课程设计
- ui课程设计简称什么
- 夏令营短期班课程设计
- cad制图课程设计及意义
- 在线平台课程设计
- 土建工程计量课程设计
- 二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
- 一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集锦
- pcb节能灯课程设计
- 社区机动车停放管理规定
- 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规范考试试题及答案
- 考古发现与中国文化(浙江大学)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甘露聚糖肽购销合同范本
- 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汽车包销合同范例
- 2024年度铝业加工服务合同:铝锭加工(2024版)
- 机器人工程专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 第二讲 七十五载迎盛世 砥砺前行续华章2024年形势与政策(课件)
- 医院智能化系统施工组织方案
- 《工伤预防教育》 课件全套 第1-5章 工伤预防基础知识 -工伤认定与待遇申领
- 铁路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