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高考自测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生命的诗篇林清玄在山间,我独自一人坐在一棵树下,静静地听着流水的声音。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流水的声音和我的呼吸声。我看着流水,它从高处流过,带着生命的光辉和力量。我心中涌起一股敬意,仿佛在赞美一首生命的诗篇。生命的诗篇,就像这流水,它从源头出发,穿越山川,历经风雨,最终汇入大海。在这个过程中,它经历了无数的变化,但它始终保持着那份坚韧和执着。它的声音,时而悠扬,时而激昂,就像生命中的喜怒哀乐,丰富多彩。我想起了小时候,母亲教我背诵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那时的我并不懂得其中的深意,只觉得这是一首美丽的诗。如今,我明白了,这首诗描绘的就是生命的旅程。生命就像这流水,从起点到终点,是一段不断变化的过程。在生命的诗篇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有的人像高山,巍峨壮观;有的人像流水,温婉细腻;有的人像花朵,绚烂多彩。无论是哪种角色,都是生命的一部分,都是这首诗篇中不可或缺的一笔。在生命的诗篇中,还有许多美丽的瞬间。比如春天的花朵盛开,夏天的阳光灿烂,秋天的果实累累,冬天的雪花飘落。这些瞬间,都是生命中的诗篇,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我想,生命的诗篇就是这样,它充满了变化和色彩,它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美好。我们应该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用心去感受生命的诗篇。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生命的诗篇”为题,意在赞美生命的美好和力量。B.文章通过描写流水的声音和形态,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执着。C.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D.文章以议论为主,通过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2.下列关于文本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流水为喻,将生命比作一首诗篇,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生命的旅程。B.文章通过描写高山、流水、花朵等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C.文章强调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而在于对生命的热爱和执着。D.文章以议论为主,通过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3.文章结尾段的作用是什么?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阳光从窗户照进来,温暖而宁静。我坐在桌前,拿起笔,思绪飘向了那个遥远的年代。那是1937年的夏天,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着我国的大地。我所在的家乡,也陷入了战火纷飞的困境。那时候,我只有8岁,却已经懂得了生活的艰辛。父母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奔波。而我,则留在了家乡,与一位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是个勤劳善良的老人,尽管年岁已高,却依然坚持着农活。她告诉我,只要勤劳,就能过上好日子。于是,我也跟着奶奶学会了耕种、收割。然而,好景不长,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再次践踏了我们的家园。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奶奶突然病倒了,我焦急地守在她的床前,却无能为力。在奶奶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说:“孩子,你要坚强,一定要活下去。”奶奶说完,便离开了这个世界。我知道,奶奶的离去,意味着我失去了依靠。但我没有放弃,我发誓要活下去,为了奶奶,为了家乡,为了这个饱受战乱的国家。从那以后,我开始了漫长的抗战生涯。我参加了地下抗日组织,从事情报工作,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战争结束了,我回到了家乡。然而,家乡已经面目全非,那些曾经熟悉的景象,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站在废墟之上,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伤。然而,我没有沉沦于悲伤之中。我拿起笔,记录下了那段难忘的岁月。我希望通过我的笔,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铭记那些为抗战胜利献身的先烈。那是一段充满苦难和辉煌的岁月,它让我懂得了生命的可贵,让我明白了责任和担当。【乙】那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我来到了这个美丽的乡村。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让人陶醉其中。那是1945年的夏天,日本侵略者即将投降,但他们仍然负隅顽抗。为了保护村民的安全,一位名叫张明的战士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牺牲。那天,张明正在村口巡逻,突然发现一支日军小队正向村里开来。他立刻吹响了哨子,通知村民们躲避。然而,日军已经发现了他的身影,向他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张明毫不畏惧,他端起冲锋枪,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英勇无畏,连续打倒了几个敌人。然而,由于寡不敌众,他最终被日军击中,壮烈牺牲。村民们得知这个消息,悲痛欲绝。他们把张明的遗体安葬在村口,为他建立了纪念碑。从那以后,每年清明节,村民们都会来到张明的墓前,献上鲜花,表达对这位英雄的敬意。张明的故事在村子里代代相传,成为了激励后人奋发向前的精神支柱。三、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送李端》杜甫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注】白帝: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江陵:在今湖北江陵县。小题1.下列对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运用了拟声词“啼”,形象地描绘了猿猴的叫声。B.以“啼不住”表达了猿猴叫声的连续不断,增强了诗句的动态感。C.以猿猴的叫声衬托出诗人乘舟行船的畅快心情。D.通过猿猴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意境。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开头两句交代了诗人送别李端的地点和时间,渲染了送别的氛围。B.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运用了拟声词“啼”,形象地描绘了猿猴的叫声。C.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表现了诗人乘舟行船的畅快心情,以及对远方的向往。D.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小题3.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心情。(5分)小题4.这首诗与《登高》一诗在表达情感方面有何异同?(5分)四、古代诗歌阅读(第1题3分,第2题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注】①北固山:在江苏省镇江市北,长江边上。【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色的喜爱之情。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表现了时序的交替和自然变化的规律。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两句,点明了诗人漂泊在外,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句,通过景物描写,表现了诗人乘风破浪、意气风发的情感。【小题2】请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五、名句名篇默写(6分)题目:请根据以下提示,默写出相应的名句。提示:此句出自《论语》,孔子在谈论教育时说:“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六、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过客。从朋友圈到微博,从短视频到长篇报道,信息如潮水般涌来。然而,在这片信息的海洋中,并非所有信息都值得细细品味。有些信息,如同一粒粒沙子,虽然细小,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以下是一些值得细细品味的信息:(1)关于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信息: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书法家们高超的技艺,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都是传世佳作。(2)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信息: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通过了解这些节日的来历、习俗等,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如京剧、皮影戏、剪纸等,这些都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我们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承。下面是一段关于传统节日的介绍,请完成下面小题。【甲】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源于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在战国时期因被奸臣陷害,最终投汨罗江自尽。为了纪念他,人们在这一天举行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乙】赛龙舟,是一项古老的民俗活动,源于战国时期。相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为了救他,纷纷划船追赶。后来,这一活动逐渐演变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赛龙舟不仅是一项竞技活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世佳作:流传于后世的好作品。B.民族精神:指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精神品质。C.文化内涵:指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等。D.竞技活动:指以比赛形式进行的体育活动。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信息比作沙子,生动形象。B.通过比喻,强调了信息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C.句子中的“细小”和“丰富”形成对比,突出了信息的特殊性。D.句子表达了作者对信息的珍视之情。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点明了信息时代的背景,引出下文对信息价值的探讨。B.文章分别从书法艺术、传统节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方面论述了信息的价值。C.文章强调,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D.文章结尾指出,赛龙舟不仅是一项竞技活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七、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①“脸谱”,是我国戏曲中的一种面部化妆艺术,其起源可上溯到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仪式。原始社会,人们认为面具可以驱鬼辟邪,因此,舞者戴上各种颜色的面具,进行祭祀。后来,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为戏曲中的一种特殊化妆方法。脸谱的绘制讲究对称、均衡,色彩以红、黄、蓝、绿、黑、白为主,其中,红色代表忠贞、英勇;黄色代表凶猛、残暴;蓝色和绿色代表草莽英雄;黑色代表刚直、勇猛、粗率;白色代表奸诈、阴险。②脸谱,既是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也是一种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在脸谱的绘制过程中,绘制者要巧妙地将人的气质、性格、身份、地位、年龄、籍贯、爱好等特征表现出来,使之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例如,《白蛇传》中的法海,他身穿袈裟,头戴宝冠,面容清癯,神态庄严,白脸谱象征其阴险狡诈、刚愎自用、不近女色;而《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她衣着华丽,面容丰满,红脸谱象征其雍容华贵、温柔贤淑。③我国脸谱艺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充分展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力的增强和文化的传播,脸谱艺术逐渐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乙】①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擅长旦角表演,他的唱腔优美、舞姿翩翩,深受人们喜爱。他表演的《贵妃醉酒》中杨玉环的形象,更是栩栩如生、美轮美奂,被誉为“梅派经典”。②梅兰芳先生在表演《贵妃醉酒》时,对杨玉环这一角色进行了精细的刻画。首先,他通过对杨玉环身份、性格、年龄、籍贯、爱好等方面的了解,准确地把握了这一角色的特点。其次,他在化妆、服装、道具等方面,都力求还原历史真实,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杨玉环的雍容华贵。最后,他在唱腔、舞姿、表演等方面,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艺术才华,将杨玉环这一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③梅兰芳先生在表演《贵妃醉酒》时,注重细节的刻画。例如,在杨玉环醉酒后,他通过细腻的表情、动作和唱腔,将杨玉环的娇媚、妩媚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他还通过对杨玉环舞姿的精心编排,使观众能够感受到她舞姿的优美、优雅。④梅兰芳先生的表演,不仅使观众感受到了杨玉环这一角色的魅力,还让观众领略到了京剧艺术的魅力。他的表演,被誉为“梅派经典”,对后世京剧表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下列对“脸谱”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脸谱是戏曲中的一种特殊化妆方法,起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仪式。B.脸谱的绘制讲究对称、均衡,色彩以红、黄、蓝、绿、黑、白为主。C.脸谱的绘制过程中,绘制者要巧妙地将人的气质、性格、身份、地位、年龄、籍贯、爱好等特征表现出来。D.脸谱既是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也是一种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2.下列对梅兰芳先生表演《贵妃醉酒》时杨玉环这一角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梅兰芳先生通过对杨玉环身份、性格、年龄、籍贯、爱好等方面的了解,准确地把握了这一角色的特点。B.在化妆、服装、道具等方面,梅兰芳先生都力求还原历史真实,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杨玉环的雍容华贵。C.在表演《贵妃醉酒》时,梅兰芳先生注重细节的刻画,例如,通过细腻的表情、动作和唱腔,将杨玉环的娇媚、妩媚表现得淋漓尽致。D.梅兰芳先生的表演,不仅使观众感受到了杨玉环这一角色的魅力,还让观众领略到了京剧艺术的魅力。八、写作题(60分)题目: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的观点。的确,从古至今,无数英雄豪杰、平民百姓,都在为自己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奋斗,是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要求:1.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2.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3.不少于800字。部编版语文高考自测试题及解答参考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生命的诗篇林清玄在山间,我独自一人坐在一棵树下,静静地听着流水的声音。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流水的声音和我的呼吸声。我看着流水,它从高处流过,带着生命的光辉和力量。我心中涌起一股敬意,仿佛在赞美一首生命的诗篇。生命的诗篇,就像这流水,它从源头出发,穿越山川,历经风雨,最终汇入大海。在这个过程中,它经历了无数的变化,但它始终保持着那份坚韧和执着。它的声音,时而悠扬,时而激昂,就像生命中的喜怒哀乐,丰富多彩。我想起了小时候,母亲教我背诵的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那时的我并不懂得其中的深意,只觉得这是一首美丽的诗。如今,我明白了,这首诗描绘的就是生命的旅程。生命就像这流水,从起点到终点,是一段不断变化的过程。在生命的诗篇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有的人像高山,巍峨壮观;有的人像流水,温婉细腻;有的人像花朵,绚烂多彩。无论是哪种角色,都是生命的一部分,都是这首诗篇中不可或缺的一笔。在生命的诗篇中,还有许多美丽的瞬间。比如春天的花朵盛开,夏天的阳光灿烂,秋天的果实累累,冬天的雪花飘落。这些瞬间,都是生命中的诗篇,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我想,生命的诗篇就是这样,它充满了变化和色彩,它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和美好。我们应该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用心去感受生命的诗篇。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生命的诗篇”为题,意在赞美生命的美好和力量。B.文章通过描写流水的声音和形态,展现了生命的坚韧和执着。C.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D.文章以议论为主,通过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答案】D2.下列关于文本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流水为喻,将生命比作一首诗篇,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生命的旅程。B.文章通过描写高山、流水、花朵等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C.文章强调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地位的高低,而在于对生命的热爱和执着。D.文章以议论为主,通过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答案】B3.文章结尾段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总结全文,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阳光从窗户照进来,温暖而宁静。我坐在桌前,拿起笔,思绪飘向了那个遥远的年代。那是1937年的夏天,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着我国的大地。我所在的家乡,也陷入了战火纷飞的困境。那时候,我只有8岁,却已经懂得了生活的艰辛。父母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奔波。而我,则留在了家乡,与一位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奶奶是个勤劳善良的老人,尽管年岁已高,却依然坚持着农活。她告诉我,只要勤劳,就能过上好日子。于是,我也跟着奶奶学会了耕种、收割。然而,好景不长,日本侵略者的铁蹄再次践踏了我们的家园。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奶奶突然病倒了,我焦急地守在她的床前,却无能为力。在奶奶生命的最后一刻,她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说:“孩子,你要坚强,一定要活下去。”奶奶说完,便离开了这个世界。我知道,奶奶的离去,意味着我失去了依靠。但我没有放弃,我发誓要活下去,为了奶奶,为了家乡,为了这个饱受战乱的国家。从那以后,我开始了漫长的抗战生涯。我参加了地下抗日组织,从事情报工作,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战争结束了,我回到了家乡。然而,家乡已经面目全非,那些曾经熟悉的景象,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站在废墟之上,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伤。然而,我没有沉沦于悲伤之中。我拿起笔,记录下了那段难忘的岁月。我希望通过我的笔,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铭记那些为抗战胜利献身的先烈。那是一段充满苦难和辉煌的岁月,它让我懂得了生命的可贵,让我明白了责任和担当。【乙】那是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我来到了这个美丽的乡村。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让人陶醉其中。那是1945年的夏天,日本侵略者即将投降,但他们仍然负隅顽抗。为了保护村民的安全,一位名叫张明的战士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牺牲。那天,张明正在村口巡逻,突然发现一支日军小队正向村里开来。他立刻吹响了哨子,通知村民们躲避。然而,日军已经发现了他的身影,向他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张明毫不畏惧,他端起冲锋枪,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英勇无畏,连续打倒了几个敌人。然而,由于寡不敌众,他最终被日军击中,壮烈牺牲。村民们得知这个消息,悲痛欲绝。他们把张明的遗体安葬在村口,为他建立了纪念碑。从那以后,每年清明节,村民们都会来到张明的墓前,献上鲜花,表达对这位英雄的敬意。张明的故事在村子里代代相传,成为了激励后人奋发向前的精神支柱。【答案】1.C2.A3.甲文通过“我”的回忆,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人民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作者对那段历史的怀念和对英勇先烈的敬仰;乙文则通过讲述张明的故事,展现了抗战英雄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精神,激励后人奋发向前。4.甲文通过回忆和描写,展现了抗战时期我国人民的生活状态和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那段历史的怀念和对英勇先烈的敬仰;乙文则通过讲述张明的故事,展现了抗战英雄的英勇无畏和无私奉献精神,激励后人奋发向前。两篇文章都体现了我国人民在抗战时期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精神。三、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送李端》杜甫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注】白帝: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江陵:在今湖北江陵县。小题1.下列对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运用了拟声词“啼”,形象地描绘了猿猴的叫声。B.以“啼不住”表达了猿猴叫声的连续不断,增强了诗句的动态感。C.以猿猴的叫声衬托出诗人乘舟行船的畅快心情。D.通过猿猴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意境。小题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开头两句交代了诗人送别李端的地点和时间,渲染了送别的氛围。B.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运用了拟声词“啼”,形象地描绘了猿猴的叫声。C.诗句“轻舟已过万重山”表现了诗人乘舟行船的畅快心情,以及对远方的向往。D.全诗以写景为主,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小题3.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心情。(5分)小题4.这首诗与《登高》一诗在表达情感方面有何异同?(5分)答案:小题1.D小题2.D小题3.诗人“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心情是畅快的。首先,诗句中的“轻舟”暗示了诗人乘舟行船的轻松愉快;其次,“万重山”象征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的艰辛,而“轻舟已过”则表达了诗人已经战胜困难,心情舒畅。小题4.相同点: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不同点:《送李端》一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鼓励;而《登高》一诗则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四、古代诗歌阅读(第1题3分,第2题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注】①北固山:在江苏省镇江市北,长江边上。【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景色的喜爱之情。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表现了时序的交替和自然变化的规律。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两句,点明了诗人漂泊在外,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句,通过景物描写,表现了诗人乘风破浪、意气风发的情感。【小题2】请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答案:【小题1】A【小题2】这两句诗通过“海日”、“江春”的意象,表现了时序的交替和自然变化的规律。诗人巧妙地将“日”和“春”作为新生事物的象征,表现了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生活哲理。同时,这两句诗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即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五、名句名篇默写(6分)题目:请根据以下提示,默写出相应的名句。提示:此句出自《论语》,孔子在谈论教育时说:“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答案:思而不学则殆解析:这句名句出自《论语·为政》篇,是孔子关于学习态度的重要论述。全文的意思是:如果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陷入迷茫;如果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相互依存,即学习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思考则是为了消化和应用这些知识。这里的“罔”指的是迷惑,而“殆”则表示危险。因此,正确的填空答案是“思而不学则殆”。六、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过客。从朋友圈到微博,从短视频到长篇报道,信息如潮水般涌来。然而,在这片信息的海洋中,并非所有信息都值得细细品味。有些信息,如同一粒粒沙子,虽然细小,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以下是一些值得细细品味的信息:(1)关于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信息: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书法家们高超的技艺,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都是传世佳作。(2)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信息:春节、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通过了解这些节日的来历、习俗等,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如京剧、皮影戏、剪纸等,这些都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我们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传承。下面是一段关于传统节日的介绍,请完成下面小题。【甲】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源于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在战国时期因被奸臣陷害,最终投汨罗江自尽。为了纪念他,人们在这一天举行赛龙舟、吃粽子等习俗。【乙】赛龙舟,是一项古老的民俗活动,源于战国时期。相传,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为了救他,纷纷划船追赶。后来,这一活动逐渐演变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赛龙舟不仅是一项竞技活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世佳作:流传于后世的好作品。B.民族精神:指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精神品质。C.文化内涵:指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等。D.竞技活动:指以比赛形式进行的体育活动。2.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信息比作沙子,生动形象。B.通过比喻,强调了信息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C.句子中的“细小”和“丰富”形成对比,突出了信息的特殊性。D.句子表达了作者对信息的珍视之情。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点明了信息时代的背景,引出下文对信息价值的探讨。B.文章分别从书法艺术、传统节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方面论述了信息的价值。C.文章强调,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D.文章结尾指出,赛龙舟不仅是一项竞技活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答案:1.D2.A3.B七、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①“脸谱”,是我国戏曲中的一种面部化妆艺术,其起源可上溯到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仪式。原始社会,人们认为面具可以驱鬼辟邪,因此,舞者戴上各种颜色的面具,进行祭祀。后来,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为戏曲中的一种特殊化妆方法。脸谱的绘制讲究对称、均衡,色彩以红、黄、蓝、绿、黑、白为主,其中,红色代表忠贞、英勇;黄色代表凶猛、残暴;蓝色和绿色代表草莽英雄;黑色代表刚直、勇猛、粗率;白色代表奸诈、阴险。②脸谱,既是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也是一种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在脸谱的绘制过程中,绘制者要巧妙地将人的气质、性格、身份、地位、年龄、籍贯、爱好等特征表现出来,使之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例如,《白蛇传》中的法海,他身穿袈裟,头戴宝冠,面容清癯,神态庄严,白脸谱象征其阴险狡诈、刚愎自用、不近女色;而《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她衣着华丽,面容丰满,红脸谱象征其雍容华贵、温柔贤淑。③我国脸谱艺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充分展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力的增强和文化的传播,脸谱艺术逐渐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乙】①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擅长旦角表演,他的唱腔优美、舞姿翩翩,深受人们喜爱。他表演的《贵妃醉酒》中杨玉环的形象,更是栩栩如生、美轮美奂,被誉为“梅派经典”。②梅兰芳先生在表演《贵妃醉酒》时,对杨玉环这一角色进行了精细的刻画。首先,他通过对杨玉环身份、性格、年龄、籍贯、爱好等方面的了解,准确地把握了这一角色的特点。其次,他在化妆、服装、道具等方面,都力求还原历史真实,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杨玉环的雍容华贵。最后,他在唱腔、舞姿、表演等方面,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艺术才华,将杨玉环这一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③梅兰芳先生在表演《贵妃醉酒》时,注重细节的刻画。例如,在杨玉环醉酒后,他通过细腻的表情、动作和唱腔,将杨玉环的娇媚、妩媚表现得淋漓尽致。此外,他还通过对杨玉环舞姿的精心编排,使观众能够感受到她舞姿的优美、优雅。④梅兰芳先生的表演,不仅使观众感受到了杨玉环这一角色的魅力,还让观众领略到了京剧艺术的魅力。他的表演,被誉为“梅派经典”,对后世京剧表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下列对“脸谱”艺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脸谱是戏曲中的一种特殊化妆方法,起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仪式。B.脸谱的绘制讲究对称、均衡,色彩以红、黄、蓝、绿、黑、白为主。C.脸谱的绘制过程中,绘制者要巧妙地将人的气质、性格、身份、地位、年龄、籍贯、爱好等特征表现出来。D.脸谱既是一种独特的绘画艺术,也是一种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答案:C2.下列对梅兰芳先生表演《贵妃醉酒》时杨玉环这一角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梅兰芳先生通过对杨玉环身份、性格、年龄、籍贯、爱好等方面的了解,准确地把握了这一角色的特点。B.在化妆、服装、道具等方面,梅兰芳先生都力求还原历史真实,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杨玉环的雍容华贵。C.在表演《贵妃醉酒》时,梅兰芳先生注重细节的刻画,例如,通过细腻的表情、动作和唱腔,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企业聘用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人工智能辅助软件服务合同模板2篇
- 二零二五美容院美容护理技术培训合同3篇
- 《短视频编剧:选题构想+脚本制作+剧本策划+镜头拍摄》课件 第5章 了解剧本:创作优剧本的基础
- 二零二五年度某局劳务分包结算与人才培养计划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农机绿色生产技术研发与应用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棉被品牌授权生产及销售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制造名义合伙人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南京海事法院海洋石油开发合同4篇
- (必会)公路水运工程助理试验检测师《交通工程》近年考试真题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七年级英语阅读理解55篇(含答案)
- 临床常见操作-灌肠
- 案例分析:美国纽约高楼防火设计课件
- 老客户维护方案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一 用户定位与选题
- 万科物业管理公司全套制度(2016版)
- 2021年高考化学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专题20工业流程题含解析
- 工作证明模板下载免费
- (完整word)长沙胡博士工作室公益发布新加坡SM2考试物理全真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 机械点检员职业技能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900题)
- 成熙高级英语听力脚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