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初一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2025学年)_第1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初一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2025学年)_第2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初一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2025学年)_第3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初一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2025学年)_第4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初一上学期期中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2025学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初一上学期期中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以下行为中,不属于侵犯人权的是:A、甲非法拘禁了乙,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B、丙公司依法解除了与丁的劳动合同,保障了公司经营自主权C、丁在公共场所随意搜查戊,侵犯了戊的人身权利D、戊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诽谤了甲,侵犯了甲的名誉权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学校保护?A、公安机关对涉嫌违法的未成年人进行讯问B、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C、父母限制未成年人上网,以保护其身心健康D、法院对未成年人进行审判,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3、以下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言论自由B.集会自由C.财产权D.参与国家管理4、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公民的隐私权受到法律保护?A.公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个人信息B.公安机关在调查案件时获取公民个人信息C.公民在手机通话中涉及个人隐私D.公民在公开场合发表个人观点5、下列关于“诚信”的说法,错误的是:A.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B.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C.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基石D.诚信与个人利益无关6、以下关于“尊重他人”的说法,正确的是:A.尊重他人就是完全迎合他人的意见和需求B.尊重他人就是盲目服从他人的安排和指示C.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个人的修养和素质D.尊重他人可以忽视他人的权益和利益7、以下哪个行为体现了诚信原则?A.考试作弊B.遵守诺言C.隐瞒事实D.逃避责任8、下列关于法治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治就是依法治国,但可以不遵守法律B.法治要求每个人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C.法治观念是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的内在动力D.法治与民主是相互独立的9、下列哪项行为最能体现诚信的原则?A.在考试中抄袭同学的答案B.诚实告知朋友自己的错误C.虚假宣传自己的商品D.为了逃避责任而撒谎10、以下哪项措施不是我国为维护青少年网络安全所采取的有效手段?A.加强网络内容监管B.提高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C.鼓励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D.加强网络平台管理11、【题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D.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2、【题目】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以下哪种行为不符合这一原则?A.公务员依法接受监察机关的监督B.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逮捕C.任何个人不得享有法外特权D.企业家因违法经营被罚款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第5小题12分,其他每题10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遵守网络规则。材料一:小明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条关于诈骗的信息,他立刻转发给亲朋好友,提醒大家注意。材料二:小红在网络上发表了一些不当言论,被网友指责,她深感后悔。材料三:李华利用网络资源,查阅了大量资料,为自己的科学实验提供了帮助。1、根据材料一,请简要说明小明转发诈骗信息的行为体现了哪些网络道德观念?2、结合材料二,谈谈小红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网络言论观念。3、根据材料三,分析李华利用网络资源的行为有哪些积极意义,并谈谈我们如何正确利用网络资源。第二题材料一:小明是一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对他关爱有加。然而,小明在学习上却表现出了一些问题,比如上课容易分心,作业经常拖延,对待同学的态度也有些冷漠。材料二: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关爱他人,从我做起”的班会,邀请了心理老师给同学们讲解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材料三:小明在班会结束后,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他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自己:1.课堂上认真听讲,提高学习效率。2.做作业时集中注意力,不拖延。3.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与同学建立良好关系。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2、学校组织班会的目的是什么?3、小明决定从哪些方面改变自己?这些改变对他的成长有什么积极影响?第三题在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以下是一段关于宪法的描述: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它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宪法具有以下特点:1.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国家的根本法。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法规、规章都不能与宪法相抵触。3.宪法的内容具有稳定性,不能随意修改。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请简述宪法的三个主要特点。2、请解释为什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3、请举例说明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体现。第四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网络世界也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比如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需要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学会正确使用网络。材料一:小明在上网时,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声称可以帮他免费获得一部智能手机。小明没有怀疑,按照邮件中的指示操作,结果被骗走了银行卡密码和手机号码。材料二:小红在社交媒体上发现了一个“网红”账号,账号发布了很多诱人的商品广告。小红在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购买了这些商品,结果收到的商品与广告描述不符,无法退货。材料三:小华在网络上看到一篇关于网络安全知识的文章,文章提醒大家要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不轻信陌生人的信息,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1、根据材料一,分析小明为什么会被骗?2、根据材料二,分析小红为什么会受到损失?3、根据材料三,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网络安全意识?第五题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比如“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成功返回月球样本等。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我国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材料二:为了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国在中小学教育中实施了“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勇于质疑、敢于探索。材料三:某中学开展了一次“科技创新,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鼓励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科技创新实践。学生们积极参与,设计并制作了各种小发明,如智能垃圾分类机器人、节水装置等。1、请结合材料一,谈谈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有哪些?2、根据材料二,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3、结合材料三,请谈谈开展“科技创新,从我做起”主题活动对学生有哪些积极意义?(1)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初一上学期期中自测试卷及答案指导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以下行为中,不属于侵犯人权的是:A、甲非法拘禁了乙,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B、丙公司依法解除了与丁的劳动合同,保障了公司经营自主权C、丁在公共场所随意搜查戊,侵犯了戊的人身权利D、戊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诽谤了甲,侵犯了甲的名誉权答案:B解析:A选项中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人身自由权;C选项中丁的行为侵犯了戊的人身权利;D选项中戊的行为侵犯了甲的名誉权。而B选项中,丙公司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不属于侵犯人权的行为。因此,正确答案是B。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哪种情况属于学校保护?A、公安机关对涉嫌违法的未成年人进行讯问B、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C、父母限制未成年人上网,以保护其身心健康D、法院对未成年人进行审判,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答案:B解析:A选项属于公安机关的司法保护;C选项属于家庭保护;D选项属于司法保护。B选项中,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旨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属于学校保护的范畴。因此,正确答案是B。3、以下哪项不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A.言论自由B.集会自由C.财产权D.参与国家管理答案:D解析: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集会自由、财产权等,但“参与国家管理”并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而是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4、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公民的隐私权受到法律保护?A.公民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个人信息B.公安机关在调查案件时获取公民个人信息C.公民在手机通话中涉及个人隐私D.公民在公开场合发表个人观点答案:C解析:公民的隐私权是指公民对其个人信息和私人生活享有的不受他人干涉的权利。在手机通话中涉及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公民的隐私权受到法律保护。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中,A、B、D选项均不符合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条件。5、下列关于“诚信”的说法,错误的是:A.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B.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C.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基石D.诚信与个人利益无关答案:D解析:诚信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一个诚信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在工作和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功。因此,选项D的说法是错误的。6、以下关于“尊重他人”的说法,正确的是:A.尊重他人就是完全迎合他人的意见和需求B.尊重他人就是盲目服从他人的安排和指示C.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个人的修养和素质D.尊重他人可以忽视他人的权益和利益答案:C解析: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个人的修养和素质。尊重他人不仅意味着不侵犯他人的权益和利益,还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和需求。因此,选项C的说法是正确的。其他选项的说法都是错误的。7、以下哪个行为体现了诚信原则?A.考试作弊B.遵守诺言C.隐瞒事实D.逃避责任答案:B解析: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遵守诺言、履行承诺是诚信的具体表现。选项A的考试作弊是欺骗行为,选项C的隐瞒事实是虚伪行为,选项D的逃避责任是推卸责任的行为,均不符合诚信原则。因此,正确答案是B。8、下列关于法治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A.法治就是依法治国,但可以不遵守法律B.法治要求每个人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C.法治观念是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的内在动力D.法治与民主是相互独立的答案:B解析:法治要求国家的一切权力都必须依法行使,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每个人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A错误,因为法治要求遵守法律;选项C虽然法治观念是公民遵守法律的内在动力,但这不是题干所问的直接表述,所以不选;选项D错误,因为法治与民主是相辅相成的,民主是法治的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保障。9、下列哪项行为最能体现诚信的原则?A.在考试中抄袭同学的答案B.诚实告知朋友自己的错误C.虚假宣传自己的商品D.为了逃避责任而撒谎答案:B解析: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给出的选项中,只有B选项“诚实告知朋友自己的错误”体现了诚信的原则。其他选项A、C、D都违背了诚信的要求。10、以下哪项措施不是我国为维护青少年网络安全所采取的有效手段?A.加强网络内容监管B.提高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C.鼓励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D.加强网络平台管理答案:C解析:我国为维护青少年网络安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手段,如加强网络内容监管、提高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加强网络平台管理等。而在给出的选项中,C选项“鼓励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不仅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也不符合维护青少年网络安全的宗旨。因此,C选项不是我国为维护青少年网络安全所采取的有效手段。11、【题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D.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其中特别强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因此,选项D正确。选项A、B是我国的国体和政体,选项C虽然是宪法原则之一,但不是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直接表述。故排除A、B、C。12、【题目】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以下哪种行为不符合这一原则?A.公务员依法接受监察机关的监督B.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逮捕C.任何个人不得享有法外特权D.企业家因违法经营被罚款【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法律的普遍约束力。在法治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不得享有法外特权。选项A、B、C都体现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普遍约束力,即法律对所有公务员、犯罪嫌疑人以及公民都有约束作用。而选项D中,企业家因违法经营被罚款,这说明法律对个人和企业都有约束力,符合法治原则。因此,四个选项中,没有不符合法律普遍约束力的行为,故此题存在错误,正确答案应为“无”。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第5小题12分,其他每题10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遵守网络规则。材料一:小明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一条关于诈骗的信息,他立刻转发给亲朋好友,提醒大家注意。材料二:小红在网络上发表了一些不当言论,被网友指责,她深感后悔。材料三:李华利用网络资源,查阅了大量资料,为自己的科学实验提供了帮助。1、根据材料一,请简要说明小明转发诈骗信息的行为体现了哪些网络道德观念?答案:小明转发诈骗信息的行为体现了对他人负责、关爱他人的网络道德观念。2、结合材料二,谈谈小红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可能带来的后果,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网络言论观念。答案:小红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可能带来的后果包括损害他人名誉、引发网络暴力等。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网络言论观念,遵守网络道德,尊重他人,不传播虚假信息,不恶意攻击他人。3、根据材料三,分析李华利用网络资源的行为有哪些积极意义,并谈谈我们如何正确利用网络资源。答案:李华利用网络资源的行为具有以下积极意义:提高学习效率、拓宽知识面、促进个人发展。我们正确利用网络资源的方法包括:有选择地查阅信息、尊重知识产权、合理安排上网时间等。第二题材料一:小明是一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中,父母对他关爱有加。然而,小明在学习上却表现出了一些问题,比如上课容易分心,作业经常拖延,对待同学的态度也有些冷漠。材料二: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关爱他人,从我做起”的班会,邀请了心理老师给同学们讲解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材料三:小明在班会结束后,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他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自己:1.课堂上认真听讲,提高学习效率。2.做作业时集中注意力,不拖延。3.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与同学建立良好关系。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小明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有哪些?2、学校组织班会的目的是什么?3、小明决定从哪些方面改变自己?这些改变对他的成长有什么积极影响?答案:1、小明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有:上课容易分心,作业经常拖延,对待同学的态度冷漠。2、学校组织班会的目的是:帮助同学们了解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小明决定从以下方面改变自己:1.课堂上认真听讲,提高学习效率;2.做作业时集中注意力,不拖延;3.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与同学建立良好关系。这些改变对小明成长的积极影响包括:1.提高学习成绩,增强自信心;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3.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班级凝聚力。第三题在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以下是一段关于宪法的描述: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它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宪法具有以下特点:1.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国家的根本法。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法规、规章都不能与宪法相抵触。3.宪法的内容具有稳定性,不能随意修改。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请简述宪法的三个主要特点。答案:1、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国家的根本法。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法规、规章都不能与宪法相抵触。3、宪法的内容具有稳定性,不能随意修改。2、请解释为什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答案: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因为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这些规定对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具有约束力,确保了国家的正常运行和社会的稳定。3、请举例说明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体现。答案: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体现有:1、宪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和基础,其他法律、法规、规章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2、在法律冲突时,宪法优先适用。3、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违反宪法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追究。第四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网络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网络世界也存在许多安全隐患,比如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等。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需要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学会正确使用网络。材料一:小明在上网时,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声称可以帮他免费获得一部智能手机。小明没有怀疑,按照邮件中的指示操作,结果被骗走了银行卡密码和手机号码。材料二:小红在社交媒体上发现了一个“网红”账号,账号发布了很多诱人的商品广告。小红在没有任何了解的情况下,购买了这些商品,结果收到的商品与广告描述不符,无法退货。材料三:小华在网络上看到一篇关于网络安全知识的文章,文章提醒大家要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不轻信陌生人的信息,不随意泄露个人隐私。1、根据材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