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语十二章》同步习题_第1页
高中语文《论语十二章》同步习题_第2页
高中语文《论语十二章》同步习题_第3页
高中语文《论语十二章》同步习题_第4页
高中语文《论语十二章》同步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论语>十二章》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B.《礼记》据传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作,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思想。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有“亚圣”之称。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民贵君轻”等。D.“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一种是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B.请事斯语矣事:听从C.致知在格物格:推究D.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端:萌芽,发端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质胜文则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见贤思齐焉盘盘焉,囷囷焉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D.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若火之始然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知者不惑温故而知新B.任重而道远得道者多助C.迩之事父不足以事父母D.敏于事而慎于言回虽不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对于孔子所讲的“仁”,要从孔子所处的历史环境中给予评价。从根本上说,“仁”字的本义是“仁者,人也”,也就是“拿人当人”,也就是“爱人”。孔子生于乱世,他家原是宋国的贵族,后来家族渐渐没落,到鲁国。他幼年丧父,年纪不大就出去谋生,还要奉养母亲,()。当时正值列国纷争、、拿人不当人的奴隶社会末期。面对这样一个黑暗的社会现实,孔子举起“拿人当人”的“仁”字旗帜,倡导“泛爱众而亲仁”,无疑是很伟大的,而且他也是就自己所能来自己的学说的。在孔子以前,学校在贵族手中,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于是,从孔子开始办私人学塾,以“有教无类”广收平民子弟。这就是孔子伟大人格的一个具体体现。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流落生灵涂炭践行把持B.流浪寸草不留实行陷落C.流浪生灵涂炭实行把持D.流落寸草不留践行陷落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所以他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从而和下层社会有着一定的联系B.所以他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因而和下层社会有着一定的联系C.所以他和下层社会有着一定的联系,进而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D.所以他和下层社会有着一定的联系,从而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从孔子开始办私人学塾,以“有教无类”为方针广收平民子弟。B.从孔子才开始办私人学塾,围绕“有教无类”广收平民子弟。C.孔子开始办私人学塾,以“有教无类”为方针广收平民子弟。D.孔子开始办私人学塾,“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收平民子弟。二、基础巩固8.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________,________。(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________,________”。(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自勉。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4)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5)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10.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1)一日克已复礼古义:今义:一天;有一天。(2)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古义: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3)《诗》可以兴,可以观古义:今义: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表示值得。(4)小子何莫学夫《诗》古义:今义: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三、阅读与运用11.判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1)我们平时要注意食无求饱,不能暴饮暴食。(________)(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以史为鉴,见贤思齐,不断提升自己。(________)(3)如果每个人都能发扬温润敦厚的君子之风,那么社会风气也会文质彬彬、和谐包容。(________)(4)刘笑任重道远,总能在最短时间内让对方得到满意的答复。(________)(5)我们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疫苗研发问题,虽然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经得到控制,虽然疫苗研发也不宜死而后已。(________)(6)电视剧《鹤唳华亭》以“礼”制营造出了克己复礼的整体氛围,展现了以含蓄、克制、隐而不发为特点的多重情感关系。(________)(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问题。(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2)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1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在上述两则文字中,孔子对他大加赞扬。B.颜回勤于学习,独立思考,能做到闻一知十,即由一点能推知十点。C.孔子希望大家能像颜回那样,刻苦学习,举一反三。D.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子贡以雄辩著称,孔子批评他说话过于谦虚。13.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表示,“吾与女弗如也”应理解为“我与汝均不如”。据此联系上述两则材料,简要说明孔子的教育技巧。(二)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樊迟)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日:“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论语·颜渊》)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注释:①皋陶:舜时的贤臣,以正直闻名天下。②伊尹:商汤时的贤能辅相,为商朝的建立和富强做出了伟大贡献。14.请结合第一则语段相关内容分析“举直”的含义(请简要写出分析过程)。15.请根据上述两则语段的内容指出,“举直错诸枉”有哪些意义?《<论语>十二章》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B.《礼记》据传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作,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教育、政治、美学思想。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有“亚圣”之称。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民贵君轻”等。D.“六艺”的说法有两种:一种是西周学校教育内容,包括礼、乐、射、御、书、数;一种是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A项,“与《大学》《诗经》《孟子》合称‘四书’”错。《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故选A。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B.请事斯语矣事:听从C.致知在格物格:推究D.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端:萌芽,发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排除法。本题要求选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项,“请事斯语矣”的“事”是“实践、从事”的意思,本句话出自《论语》“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白话释义: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请让我按这话去做吧!”。本句话的意思是“请让我按这话去做吧”故选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质胜文则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见贤思齐焉盘盘焉,囷囷焉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D.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若火之始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要利用语法知识等帮助判断。本题要求找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项,第一个则是连词,表顺承,译为“就”;第二个则是连词,表转折,译为“却”;第一句话的意思“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第二句话的意思是“(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B项,第一个焉相当于介词结构,于是,于此,就;第二个焉是助词,放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译为“……的样子”;第一句话的意思“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齐”,第二句话的意思是“盘结交错,曲折回旋的样子”;C项,两个者都是代词,译为“……的人”;第一句话的意思“古时候想要把彰明的天赋从个人推广到天下人的人”,第二句话的意思是“有这四种萌芽却认为自己无法发展它们的人”;D项,第一个之是助词,相当于“的”;第二个之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第一句话的意思“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第二句话的意思是“(它们就会)像火刚刚燃起”;故选C。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知者不惑温故而知新B.任重而道远得道者多助C.迩之事父不足以事父母D.敏于事而慎于言回虽不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考生需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含义,同时要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含义。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A项,同“智”,智慧、聪明;/懂得、知道。B项,路程、路途;/道义、正道。C项,二者均为动词,侍奉。D项,勤勉;/聪慧。故选C。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对于孔子所讲的“仁”,要从孔子所处的历史环境中给予评价。从根本上说,“仁”字的本义是“仁者,人也”,也就是“拿人当人”,也就是“爱人”。孔子生于乱世,他家原是宋国的贵族,后来家族渐渐没落,到鲁国。他幼年丧父,年纪不大就出去谋生,还要奉养母亲,()。当时正值列国纷争、、拿人不当人的奴隶社会末期。面对这样一个黑暗的社会现实,孔子举起“拿人当人”的“仁”字旗帜,倡导“泛爱众而亲仁”,无疑是很伟大的,而且他也是就自己所能来自己的学说的。在孔子以前,学校在贵族手中,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于是,从孔子开始办私人学塾,以“有教无类”广收平民子弟。这就是孔子伟大人格的一个具体体现。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流落生灵涂炭践行把持B.流浪寸草不留实行陷落C.流浪生灵涂炭实行把持D.流落寸草不留践行陷落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所以他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从而和下层社会有着一定的联系B.所以他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因而和下层社会有着一定的联系C.所以他和下层社会有着一定的联系,进而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D.所以他和下层社会有着一定的联系,从而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从孔子开始办私人学塾,以“有教无类”为方针广收平民子弟。B.从孔子才开始办私人学塾,围绕“有教无类”广收平民子弟。C.孔子开始办私人学塾,以“有教无类”为方针广收平民子弟。D.孔子开始办私人学塾,“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收平民子弟。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流落,①穷困潦倒,漂泊外地,②(物品)流转散失;流浪,生活没有着落,到处转移,随地谋生。文中说的是孔氏家族漂泊到鲁国,应用“流落”。第二处,生灵涂炭,百姓像掉在烂泥和炭火中一样,形容政治混乱时期人民处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中;寸草不留,连小草都不留下,形容遭到天灾人祸后破坏得非常严重的景象。根据后文的“拿人不当人”可知,应用“生灵涂炭”。第三处,践行,实行,实践;实行,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文中指孔子亲身实践自己的学说,应用“践行”。第四处,把持,①独占位置、权力等,不让别人参与(含贬义),②控制(感情等);陷落,①地面或其他物体的表面一部分向里凹进去,②陷入。③(领土)被敌人占领。根据后文的“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可知,应用“把持”。故选A。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此处说的是孔子从小生活艰苦,故接触到了下层社会,因此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两者是因果关系,而“进而”表递进,不合语境,排除C项;分析选项来看,应该是先“和下层社会有着一定的联系”,然后“同情下层人民的处境”,故排除AB两项。故选D。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画线句存在两处语病:第一处是介词“从”淹没主语,导致成分残缺,可将“从”删掉;第二处是“有教无类”后缺少中心语,属于成分残缺,可在其后加“……的方针”。A项和B项没有改正第一处语病;D项“有教无类”前缺少介词“以”导致“……的方针广收平民子弟”搭配不当;只有C项完全修改正确。故选C。二、基础巩固8.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________,________。(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________,________”。(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自勉。【答案】(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3)朝闻道,夕死可矣。(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质”“饱”“矣”“施”“焉”“省”“弘”。【点睛】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3)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4)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5)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答案】(1)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兼备、匹配适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2)聪明的人不会感到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没有畏惧。(3)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4)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概都以修身为做人处事的根本。(5)同情怜悯的心,是仁的发端;羞耻憎恶的心,是义的发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①得分点:质,质朴;文,文采;野,粗野鄙俗;史,虚饰、浮夸;彬,文质兼备的样子。译为: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文采和质朴兼备、匹配适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②得分点:知者,聪明的人;不惑,不会感到迷惑;仁者,仁德的人;不惧,没有畏惧。译为:聪明的人不会感到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没有畏惧。③得分点:道,宗旨,根本原则;明,彰明;明德,美德;至善,善的最高境界。译为: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④得分点:庶人,指百姓;壹是,一概,一律;本,根本。译为:上自天子,下至平民,一概都以修身为做人处事的根本。⑤得分点:恻隐,同情、怜悯;端,萌芽、发端;羞恶,羞耻憎恶。译为:同情怜悯的心,是仁的发端;羞耻憎恶的心,是义的发端。10.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1)一日克已复礼古义:今义:一天;有一天。(2)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古义: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3)《诗》可以兴,可以观古义:今义: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表示值得。(4)小子何莫学夫《诗》古义:今义: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答案】(1)一旦(2)两个词,表示肯定前面的内容,接着谈后面的内容(3)可以用来(4)老师对学生的称呼【解析】本题是考查的古今异义。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这就是古今异义。判断句子有没有古今异义不是很难,重要的是要结合古文中的上下文,平时一定要多积累东西,可以说考试里的古今异义凭借平时的课文和做过的题,都可以答出来的。(1)“一日克已复礼”的意思是:一旦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所以“一日”的意思是“一旦”。(2)“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意思是:只有质朴和文饰配合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所以“然后”的意思是:两个词,表示肯定前面的内容,接着谈后面的内容。(3)“《诗》可以兴,可以观”的意思是:《诗》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所以“可以”的意思是“可以用来”。(4)“小子何莫学夫《诗》”的意思是:同学们为什么不学《诗》呢。所以“小子”的意思是“老师对学生的称呼”。【点睛】对古今异义词的词义的判定,主要采用如下方法:①因文定义,也就是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根据其前后词语的含义,通过相关或相似联想拟用某一具体意义,最终通过比较其是否符合事理来确定其准确含义。②代入分析,在判断古今异义词时,还可以按照古汉语中以单音词为主的特点,对单个词语进行解释,然后放入语境进行分析。③课文迁移,一般情况下,在中学阶段要学近百篇传世佳作,从中也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这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一笔重要财富。如果能将从课本中学到的词语含义进行灵活迁移,就能够快速地推断出阅读材料中词语的含义。三、阅读与运用11.判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1)我们平时要注意食无求饱,不能暴饮暴食。(________)(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以史为鉴,见贤思齐,不断提升自己。(________)(3)如果每个人都能发扬温润敦厚的君子之风,那么社会风气也会文质彬彬、和谐包容。(________)(4)刘笑任重道远,总能在最短时间内让对方得到满意的答复。(________)(5)我们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疫苗研发问题,虽然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经得到控制,虽然疫苗研发也不宜死而后已。(________)(6)电视剧《鹤唳华亭》以“礼”制营造出了克己复礼的整体氛围,展现了以含蓄、克制、隐而不发为特点的多重情感关系。(________)【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成语的意思,然后把握成语的用法,如情感色彩,如使用对象等,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1)食无求饱,吃饭不要求饱。指生活要有节制。使用正确。(2)见贤思齐,见到贤能的人就想向他看齐。使用正确。(3)文质彬彬,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语境是说“社会风气”,使用对象不当。(4)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语境是形容人负责任,不合语境,且对象也不当。(5)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做某事。指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语境是形容“疫苗研发”,不合语境,且对象不当。(6)克己复礼,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使用正确。(一)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问题。(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2)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冶长》)1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在上述两则文字中,孔子对他大加赞扬。B.颜回勤于学习,独立思考,能做到闻一知十,即由一点能推知十点。C.孔子希望大家能像颜回那样,刻苦学习,举一反三。D.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子贡以雄辩著称,孔子批评他说话过于谦虚。【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D项,“孔子批评他说话过于谦虚”错误,依据“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可知,孔子并不是在批评子贡,而是希望大家能像颜回那样,刻苦学习,举一反三。故选D。13.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表示,“吾与女弗如也”应理解为“我与汝均不如”。据此联系上述两则材料,简要说明孔子的教育技巧。【答案】①平等待人。孔子常常将自己与弟子同列来说明同具某种修养,或同有某种不足,体现出平等待人的教育家风度。②善于勉励。孔子自称与颜回同样具有“用行舍藏”的修养,意在勉励颜回要更加精进。孔子对子贡的一番话,意在安慰子贡,并勉励他再行深造。【解析】此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需要学生认真阅读相关段落,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概括分析,分点作答。“吾与女弗如也”的意思是“我和你都比不上他”,承认老师也有不及学生的时候;从“吾与女弗如也”可知,孔子把自己和弟子同列,由此可见孔子能够平等待人;从“惟我与尔有是夫”意思是:只有我和你能做到这样!孔子将自己的弟子和自己提到相同的位置,肯定弟子的行为,可以看出孔子对弟子的肯定与勉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