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交焦虑、社交媒体使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实证探究10000字(论文)】_第1页
【大学生社交焦虑、社交媒体使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实证探究10000字(论文)】_第2页
【大学生社交焦虑、社交媒体使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实证探究10000字(论文)】_第3页
【大学生社交焦虑、社交媒体使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实证探究10000字(论文)】_第4页
【大学生社交焦虑、社交媒体使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实证探究10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社交焦虑、社交媒体使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实证研究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社交焦虑、社交媒体使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社交媒体使用在社交焦虑与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本研究选择2186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睡眠质量量表、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量表等。研究共回收问卷2073份,回收率为94.8%。采用Epidata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整理;采用SPSS统计软件复查数据的完整性和合理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经数据清理,共纳入问卷1864份,问卷有效率为89.9%。采用频数和构成比对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探究不同人口学特征在社交焦虑、社交媒体使用与睡眠质量的差异性。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社交焦虑、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和睡眠质量的相关关系。采用SPSSPROCESS插件进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分析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在社交焦虑与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情况与大学生社交焦虑、睡眠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睡眠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且通过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社交媒体使用情况能够显著的正向预测到大学生社交焦虑和睡眠质量情况,大学生社交焦虑能够显著的正向预测睡眠质量。结论(1)社交焦虑对大学生睡眠质量有影响;(2)社交媒体使用在社交焦虑与睡眠质量之间有中介作用。关键词:社交焦虑,睡眠质量,社交媒体使用目录TOC\o"1-3"\h\u16817摘要 I18628ABSTRACT II16712第一章绪论 116503第二章研究设计与方法 348352.1研究对象 3197462.2调查方法 3259972.3调查工具 3296392.3.1一般人口学调查表 3317012.3.2睡眠质量量表 3245552.3.3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 3167912.3.4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量表 4109392.4资料处理 4238132.5质量控制 529810第三章结果 6319953.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6107213.2调查对象睡眠质量、社交焦虑以及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情况 7304313.2.1调查对象睡眠质量得分情况 7243903.2.2不同特征调查对象的睡眠质量、社交焦虑以及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情况 763023.3调查对象社交焦虑、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与睡眠质量的相关分析 8130173.4社交媒体在社交焦虑和睡眠质量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930605第四章讨论 11319244.1大学生社交焦虑、社交媒体使用与睡眠质量的基本情况 1128564.2大学生社交焦虑、社交媒体使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12325114.3社交媒体使用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 1369284.4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可行的建议 138333第五章结论 154385.1结论 15197875.2不足与展望 154496参考文献 16第一章绪论安稳的睡眠对身心健康至关重要。睡眠是与多个系统的神经恢复和生理维护相关的重要过程。例如,健康的睡眠与清除大脑代谢废物有关,可以增强认知功能,包括巩固记忆。睡眠不足与情绪功能受损有关,包括情绪调节能力的缺陷ADDINNE.Ref.{4CB7092A-81C1-4C82-AA81-BC28D5115454}[1]。然而目前睡眠问题却十分普遍。在加拿大,32%的成年人(18-64岁)每晚睡眠少于7小时,美国约7000万成年人和欧洲约4500万成年人正遭受慢性睡眠障碍ADDINNE.Ref.{51EBA91B-CCF6-43DA-B45B-386E12ED6B56}[2]。这对青年来说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可能会导致大脑区域内抑制或调节焦虑相关过程的能力减弱,如不适应的重复性思维(即担心、沉思和强迫)和注意力偏差,另外在成年人的社区样本中,患有广泛性焦虑症的人出现睡眠障碍的几率较高ADDINNE.Ref.{AC04C3A2-2867-4D2A-B235-CDA702DD438C}[1]。我国大学生群体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睡眠问题,睡眠障碍检出率处于较高水平。例如,对河南1458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17.97%的大学生存在睡眠障碍ADDINNE.Ref.{7EA8B58D-2478-4018-B4CF-7BC4722AD5BD}[3]。在国外一项研究中,超过76%的大学生表示偶尔会有睡眠问题,在一系列研究中,12%到42%的学生报告说睡眠质量经常很差ADDINNE.Ref.{5CFE21FB-7A42-4B53-9AE6-9BEC9B5DE106}[4]。大多数大学生存在入睡困难、夜间易醒或早上很早就醒了等诸多问题。而睡眠质量有许多的影响因素,如个体的生理心理健康水平、生活满意度、疲劳程度、压力、情绪状态、认知和睡前行为等ADDINNE.Ref.{E457507F-E1D7-4715-8F8D-EBB942CEE7C7}[5]。社交焦虑是指对某一种或多种人际处境有强烈的忧虑、紧张不安或恐惧的情绪反应和回避行为,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焦虑障碍,其在欧洲国家的终生患病率为10%-20%ADDINNE.Ref.{13C27870-6084-4095-AC06-32F5DC5E2925}[6],仅次于重度抑郁症和酒精依赖。我国尚缺乏大规模的社交焦虑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丁香医生发布的《2020中国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中对全国40余所高校的1万余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有人际困扰。有学者研究也表明我国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接近或略高于欧美国家ADDINNE.Ref.{A7E786B1-5F41-4926-88EB-C26D8B1E4F5E}[7,8]。社交焦虑属于广泛性焦虑的一种,以往研究表明,焦虑个体通常伴发更高水平的睡眠障碍,如失眠、延迟入睡、睡眠功能障碍等。一项研究表明患有广泛性焦虑症的成年人的睡眠效率会降低ADDINNE.Ref.{1AE8F797-6B98-4E2F-B112-AF996CBECB63}[1]。此外,廖婷婷等(2007)研究发现,个体的焦虑水平对睡眠质量中的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等3个因子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针对社交焦虑来说,王艳(2011)的研究表明焦虑水平与睡眠质量之间呈正相关ADDINNE.Ref.{4277DCFC-D9FE-4128-89DC-0F9D7FB00449}[9]。国外有研究数据显示,社交焦虑与更严重的失眠有关ADDINNE.Ref.{63FBF74A-B791-44A2-ABAB-9EFBA74E9FD1}[10]。说明社交焦虑对睡眠质量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交媒体和其他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在当今这个互联的世界中无处不在,最大的使用群体是年轻人,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沟通、学习、娱乐、购物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常态。有研究指出社交媒体使用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弥补个体未满足的线下社交需求ADDINNE.Ref.{06B26997-9F73-465C-B587-11869BA04E27}[11]。这正为处于面对面社会交往障碍的个体提供了社交平台。因而,社交焦虑个体将更有可能产生社交媒体依赖或成瘾性使用问题。随着社交媒体影响的广泛和深入,社交媒体使用对个体身心健康和睡眠质量的影响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国外有研究发现60%的年轻人在睡前一小时内使用手机。根据最近的一份报告,81%的年轻人使用社交媒体。有研究表明,睡前使用社交媒体会增加认知觉醒,导致睡眠延迟,难以维持睡眠ADDINNE.Ref.{1AED7865-C23E-4322-9E99-17A8370D528F}[2]。Espinoza和Juvonen(2011)对268名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37%的青少年因使用社交网站而失眠ADDINNE.Ref.{93C5331C-A985-4B08-900E-F42CE5EA0D9E}[5]。近年来国内也有许多这方面的研究,认为社交媒体的使用与睡眠障碍呈正相关。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论普遍相似,且国内针对群体的研究结果也高度一致。这些证据表明社交焦虑和社交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个体的睡眠质量。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调查大学生社交焦虑、社交媒体使用以及睡眠质量的现状,分析大学生社交焦虑、社交媒体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索社交媒体使用的中介作用,从而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健康提供参考依据。第二章研究设计与方法2.1研究对象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数据来源于2020年11月-12月年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2186份,回收2073份,问卷回收率为94.8%。经过数据清理,剔除无效问卷共计209份,问卷有效率为89.9%。2.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纸质问卷的方式,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说明问卷的内容及填写方法进行数据收集。问卷的发放收集由研究者在大学校内完成。在取得调查对象的知情同意后,在晚自习以及课间时间由调查员统一发放和回收问卷,并进行问卷填写完整性的审核。2.3调查工具2.3.1一般人口学调查表自行设计一般人口学调查表,主要包括出生年月、性别、民族、年级、专业、家庭居住地、月生活消费等内容。2.3.2睡眠质量量表本研究采用Buysse等人编制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来测量调查对象近一个月的睡眠质量情况ADDINNE.Ref.{95729DB1-1F34-48FC-A5E3-EE27946CD6E0}[12]。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其中第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不参与计分。参与计分的18个条目构成PSQI量表的7个成分,分别是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每个成份按0~3等级计分,7个成分得分之和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l,得分越高,代表睡眠质量越差。该量表中文版被证明具有良好的信效度ADDINNE.Ref.{AE40FAE0-D94E-4B9C-AF87-A61A5FD630C1}[9,13]。本研究中PSQI量表的Chronbachα系数为0.729。2.3.3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Liebowitzsocialanxietyscale,LSAS)是由Liebowitz于1987年开发的ADDINNE.Ref.{4FC33182-6D14-4FD4-8990-478FCD886CBC}[14]。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社交焦虑障碍评估量表之一。本研究采用由中华精神科分会焦虑障碍协作组汉化修订的LSAS中文版来测量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情况ADDINNE.Ref.{7F606F73-2FAD-4C15-B344-D37CE41178F7}[15]。LSAS共有24个条目。包括11个社交场合和13个操作情景,分别用来评定恐惧焦虑情绪以及回避。分为4个分量表,分别为操作恐惧、操作回避,社交恐惧和回避;评定时间范围为最近3个月,其中“恐惧或焦虑”指主观体验,每个条目根据严重程度按0~3分计分,分别代表无、轻度、中度、重度;“回避”指客观回避行为倾向,每个条目按回避频度按0~3分计分,分别代表从未、偶尔、时常、总是。先前针对中国人群的研究证实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ADDINNE.Ref.{15BE6565-8CAD-4383-B073-6E68C8B59CA9}[16,17]。本研究中,LSAS量表的Chronbachα系数为0.971。2.3.4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量表本研究采用Bergen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量表(BergenSocialMediaAddictionScale,BSMAS)来测量大学生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情况。BSMAS量表是Andreassen等人根据先前验证过的BergenFacebook成瘾量表修改而成ADDINNE.Ref.{5AFF694F-5D97-42A5-968C-A8B7449EAF2F}[18]。BSMAS量表共包含六个条目,分别测量六种基本成瘾症状,即凸显性(我花了很多时间想着社交媒体或如何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动态)、容忍度(我对社交媒体的需要越来越强烈)、情绪改变(我利用社交媒体去忘记自身问题)、复发(我尝试减少社交媒体的使用,但没成功)、戒断性(我被禁止使用社交媒体时会感到焦躁不安)和冲突性(我因过度使用社交媒体而对工作或学习产生了负面影响)。每个条目按照几乎没有(1)到几乎总是(5)进行评分。BSMAS被证实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ADDINNE.Ref.{E5876736-5FC8-461E-97A1-48576A06230E}[19]。本研究中,BSMAS量表的Chronbachα系数为0.869。2.4资料处理通过SPSS统计软件,复查数据的完整性和合理性,进行统计学分析。(1)用频率、构成比对调查对象一般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2)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调查对象社交焦虑、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和睡眠质量量表的得分。用T检验或者方差分析来分析不同人口学标准在社交焦虑、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和睡眠质量中的差异性。(3)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社交焦虑、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和睡眠质量的相关关系。(4)采用SPSSPROCESS插件进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分析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在社交焦虑与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样本数据内进行放回抽样,通过抽取5000个样本估计中介效应的95%置信区间(95%CI),获取中介效应的效应量及显著性指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DINNE.Ref.{35328F51-323E-49C0-B224-A9F8F571A9AE}[20]。2.5质量控制(1)对调查员进行统一的培训,确保调查员了解问卷设计的目的、意义及一些注意事项,能够向研究对象完整清晰地解释每一条目的具体含义,以减少填写问卷时可能产生的偏倚。问卷填写完毕后,调查员需要当场核对是否有遗漏、错填问题,以便及时补缺,保证问卷的有效性;(2)仔细查看问卷完整性,对符合标准的问卷数据录入Epidata统计软件进行逻辑性检查,将有缺失项的问卷剔除,确保问卷的有效性;(3)尊重每一名调查对象的知情同意权和隐私权,确保研究对象是自愿参加研究,保证每名调查对象的个人隐私不得泄露。第三章结果3.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在1864名调查对象中,1355人为女性,占72.7%;509人为男性,占27.3%。调查对象年龄集中在19-22岁,占93.1%;平均年龄20.7±1.2岁。民族以汉族居多,占97.0%。医学专业有693人,占37.2%;其他有1171人,占62.8%。调查对象学年分布在大一到大四,分别占26.8%、24.6%、42.8%以及5.8%。调查对象的月生活费平均为1686.8±557.6元;其中有753人的生活费高于均值,占40.4%。家庭居住地在农村的有742人,占39.8%;家庭居住地在城市的有1122人,占60.2%。具体情况见表1。表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变量分类频数构成比(%)性别①男50927.3②女135572.7年龄①18150.8②1934518.5③2041422.2④2163434.0⑤2234318.4⑥23965.2⑦24170.9民族①汉族180997.0②其他民族553.0专业①医学69337.2②其他117162.8年级①大一50026.8②大二45824.6③大三79742.8④大四1095.8月生活费①高75340.4②低111159.6家庭居住地①农村74239.8②城市112260.23.2调查对象睡眠质量、社交焦虑以及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情况3.2.1调查对象睡眠质量得分情况睡眠质量、社交焦虑、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量表的得分情况均用平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进行描述。结果显示,睡眠质量总分为4.93±2.82,社交焦虑量表得分为32.59±22.99,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得分为10.49±4.56(见表2)。表2调查对象睡眠质量、社交焦虑以及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量表的总体得分情况得分(平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睡眠质量4.93±2.82016社交焦虑32.59±22.990144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10.49±4.560363.2.2不同特征调查对象的睡眠质量、社交焦虑以及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情况我们对相关数据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质量在性别上存在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男生的睡眠质量比女生好;社交焦虑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具体表现为女生比男生更焦虑;社交媒体成瘾在性别上存在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沉迷社交媒体。社交焦虑在月生活费上存在差异(p<0.01),具体表现为月生活费低的人比高的人更容易焦虑;社交媒体成瘾在月生活费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具体表现为月生活费高的人比低的人更容易沉迷社交媒体。社交焦虑在家庭居住地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具体表现为住在农村的人比住在城市的人更容易焦虑;社交媒体成瘾在家庭居住地上存在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住在城市的人比住在农村的人更容易沉迷社交媒体。睡眠质量、社交焦虑以及社交媒体成瘾在年龄、民族、专业、年级上无显著差异。睡眠质量在月生活费、家庭居住地上无显著差异。具体情况见表3。表3不同调查对象睡眠质量、社交焦虑以及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量表的得分情况变量分类睡眠质量社交焦虑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得分p得分p得分p性别①男4.71±2.900.04928.95±23.14<0.0110.04±5.020.013②女5.01±2.7933.96±22.8010.66±4.36年龄①184.80±3.360.40840.80±31.370.0918.53±2.560.150②194.72±2.6234.07±23.4510.94±4.97③204.95±2.8933.46±22.4110.53±4.56④214.92±2.7932.72±21.4810.52±4.33⑤224.96±2.7629.33±23.6210.08±4.78⑥235.27±3.3233.11±28.2110.22±3.68⑦246.06±3.6332.41±25.3710.94±4.79民族①汉族4.91±2.820.15832.46±22.930.15810.50±4.560.527②其他5.45±2.8936.91±24.7210.11±4.54专业①医学4.93±2.760.91931.42±22.380.09310.45±4.500.739②其他4.92±2.8633.27±23.3410.52±4.60年级①大一4.79±2.580.22734.43±22.960.21310.84±4.860.121②大二4.80±3.0832.16±22.5510.14±4.45③大三5.05±2.7631.88±22.8210.46±4.39④大四5.14±3.1631.23±25.9210.66±4.74月生活费①高4.89±2.880.64230.66±22.780.00310.96±4.90<0.01②低4.95±2.7833.91±23.0510.17±4.28家庭居住地①农村4.98±2.860.52135.14±22.66<0.0110.18±4.280.015②城市4.89±2.8030.91±23.0710.70±4.723.3调查对象社交焦虑、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与睡眠质量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法对调查对象的社交焦虑、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和睡眠质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睡眠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r=0.377,p<0.01)。社交焦虑与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r=0.222,p<0.01)。此外,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与睡眠质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219,p<0.01)。具体情况见表4。表4调查对象社交焦虑、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与睡眠质量的相关分析变量睡眠质量社交焦虑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睡眠质量1社交焦虑0.377**1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0.219**0.222**1注:**:表示P<0.013.4社交媒体在社交焦虑和睡眠质量间的中介效应分析为进一步分析社交媒体在社交焦虑和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以社交焦虑为自变量,社交媒体成瘾为中介变量,睡眠质量总分为应变量,以性别、月生活费和家庭居住地作为控制变量,建立简单中介效应模型。采用SPSSPROCESS插件进行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设置置信区间为95%。模型中各变量的回归分析表明,大学生社交焦虑能够显著预测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B=0.0454,p<0.01)。当社交焦虑和媒体成瘾性使用同时纳入睡眠质量方程中时,社交焦虑(B=0.0424,p<0.01)和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B=0.0879,p<0.01)均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睡眠质量,可以证明存在中介作用。具体结果见表5。表5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的中介作用模型检验结果变量预测变量模型拟合指标回归系数显著性RR2FBt95%CI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社交焦虑0.2510.06331.168**0.045410.089**0.0366-0.0542睡眠质量社交焦虑0.4020.16271.547**0.042415.681**0.0371-0.0477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0.08796.466**0.0612-0.1145注:**:表示P<0.01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中介效应的检验及置信区间的估计的结果见表6。结果显示,社交媒体在社交焦虑和睡眠质量间的间接效应大小为0.0040,Bootstrap检验的95%CI为(0.0024-0.0058),上下限区间内不包括0,表明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的中介效应显著。社交焦虑对睡眠质量的直接效应为0.0424,置信区间为(0.0371-0.0477),区间内不包括0,直接效应显著,说明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在社交焦虑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量的8.62%。由此构建的中介效应的模型见图1。表6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的中介效应分析项目效应值标准误95%CI下限上限社交焦虑对睡眠质量的总效应0.04640.00270.04120.0516社交焦虑对睡眠质量直接效应0.04240.00270.03710.0477社交焦虑通过社交媒体使用对睡眠质量间接效应0.00400.00090.00240.0058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0.0879**0.0879**0.0454**0.0424**睡眠质量社交0.0424**睡眠质量社交焦虑图1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的中介效应图讨论4.1大学生社交焦虑、社交媒体使用与睡眠质量的基本情况在本研究中通过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LieboWitz社交焦虑量表以及Bergen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量表收集大学生社交焦虑、睡眠质量以及社交媒体成瘾情况。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总分为4.93±2.82,社交焦虑得分32.59±22.99,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得分为10.49±4.56。大学生社交焦虑以及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究其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信息化时代迅速发展带来的影响以及主流信息通讯媒体的广泛普及,极大的提高了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和对社交媒体的依赖性,国外相关研究显示,大约超过90%的年轻人使用社交媒体ADDINNE.Ref.{35F37EDD-6BA2-4A86-BFB8-B0EA9C31C526}[7],并且同时拥有两种且两种以上社交媒体的群体占大多数,大学生日常交流方式已经由线下方式逐渐转化到线上交流,导致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成瘾现象发生,面对面的交流所带来的焦虑和不安情绪逐渐凸显,不当的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影响睡眠质量,过多的依赖社交媒体使用造成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也随之下降。网络虚拟和现实真实状况存在冲突,社交媒体使用不断地向大学生灌输着虚拟世界的科幻性,过度的社交媒体使用会使大学生沉溺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对于现实中的社交活动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现实和虚拟世界所带来的差距感和挫败感很容易让大学生产生畏惧现实的心理变化,长时间沉溺在虚拟世界会消磨年轻人的斗志,丧失年轻人该有的初心和期望,这也是导致大学生产生社交焦虑的直接原因。网络暴力和信息泄露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大学生社交情况,线上社交媒体中充斥的人肉搜索和网络暴力,有研究表明社交媒体设备、软件、网络等载体或者技术出现故障时,往往会增加社交媒体使用者不安情绪ADDINNE.Ref.{0CD00B75-AA60-44A7-9937-0F7F6F337572}[7],对于隐私信息泄露和个人信息保护不完善,会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在使用社交媒体担忧状态和焦虑情绪,特别是当个人重要信息,如银行卡信息、家庭住址以及重要联系人手机号码不慎泄露时,会加大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的焦虑情绪,严重影响睡眠质量。网络社交媒体不同于线下面对面交流方式,当沟通交流出现问题、情感传递不及时、信息表达不准确等因素出现时,极大影响着大学生社交质量,很容易导致误会发生,这也促使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焦虑情绪产生,消息传递的及时性以及对信息理解程度也是影响有效社交的重要因素,应该有效识别和处理各类信息,提高社交媒体使用效率。无效沟通和交流不畅往往会成为大学生社交焦虑的隐患,同时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4.2大学生社交焦虑、社交媒体使用与睡眠质量的关系通过对本次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得出,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情况与大学生社交焦虑、睡眠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睡眠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且通过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社交媒体使用情况能够显著的正向预测到大学生社交焦虑和睡眠质量情况,大学生社交焦虑能够显著的正向预测睡眠质量。大学生社交存在障碍或者交流不畅引起的社交焦虑,通过社交媒体渠道来发泄内心情绪。随着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创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社交媒体的使用程度逐渐增加,通过社交媒体表达自身想法、对当今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已经成为接受新鲜事物、接受快捷信息的重要渠道,合理的使用社交媒体不仅仅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陶冶情操,同时也能逐渐形成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能力。本次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发生会增加社交媒体不合理使用的概率,通过社交媒体的使用获得虚拟世界所带来满足感,研究发现,通过社交媒体的使用能起到缓解内心压力、达到抒发感情的作用ADDINNE.Ref.{43F60E5A-38E9-4DF9-92C4-BF608FCE4C73}[21],大学生社交障碍所带来内心情绪的波动,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使用进行调节,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社交焦虑会社交媒体使用频次和使用时长增加,这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研究表明,现实沟通中的交往情况会影响到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情况,而社交媒体使用成瘾现象的发生则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睡眠质量。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ADDINNE.Ref.{6192D452-8AA4-414E-A915-DDC949910F35}[4,22],随着互联网媒体的普及和发展,社交媒体丰富度和方便度逐渐被大学生群体接受和青睐,丰富大学业余生活,过度的对社交媒体的依赖和使用对大学生睡眠质量也产生着极大的影响,研究表明社交媒体的使用与青少年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情况存在联系,通过研究也同样证实了社交媒体使用行为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例如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会缩短睡眠时间,同时影响睡眠质量,社交媒体提示音和内容等会导致睡眠中断或引起大脑兴奋不容易入睡ADDINNE.Ref.{EAB41BDE-E1CA-4F84-B2D5-69B6A637F7A7}[7]。借助社交媒体的方式来发泄和表达内心想法,或者通过社交媒体来释放情绪和舒缓压力等等,都是一个不错的生活方式,本研究发现,社交媒体成瘾现象的发生对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极大,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交媒体的不合理使用带来的焦躁、不安、兴奋等情绪很容易降低睡眠质量,只会导致更差的睡眠质量。4.3社交媒体使用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在本研究中,我们选用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来研究社交焦虑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以及社交媒体使用在社交焦虑与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作用。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睡眠质量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r=0.377,p<0.01)。社交焦虑与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r=0.222,p<0.01)。此外,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与睡眠质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219,p<0.01)。通过对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情况作为社交焦虑与睡眠质量进行中介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社交媒体成瘾性使用在社交焦虑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且中介效应相当显著。其中,大学生社交焦虑情况直接影响睡眠质量,或者通过社交媒体使用依赖的中介作用影响睡眠质量。当代大学生存在社交焦虑情况,社交媒体的使用成为大学生群体发泄情绪的主要渠道,释放情绪、合理减压和舒缓心情都会帮助大学生减轻社交焦虑,而社交媒体作为其中重要渠道,本研究发现过多的依赖社交媒体,会导致睡眠质量的下降,从而影响生活质量,社交媒体使用作为本次研究的中介效应,应该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和引导宣传,通过合理的体育运动和社交媒体来降低社交焦虑,提高大学生睡眠状况,提高生活质量。4.4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可行的建议大学生群体社交焦虑问题应该引起广泛关注,社交焦虑所带来的健康影响同样值得关注,大学生群体在社交过程中如果发生不被重视、不被关注而引发自卑心理,不能够合理妥善的处理自卑心理,就可能引起大学生对社交产生恐惧感,封闭自己远离社交,所以应该帮助大学生对社交建立正确的认识,并积极引导如何处理社交焦虑所带来负面影响,通过媒体使用的方式缓解心理压力、同样也可以通过运动和与朋友交心进行释放情绪,足够重视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因素,建立正确的社交理念,培养大学生正确进行社交,并且多渠道多方式的来缓解社交压力,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生活状态。社交媒体的普及极大的提高了大学生接触新鲜事物的速度和了解外界事物的能力,从正面角度可以发现社交媒体在日常生活中充当着很重要的角色,也同样给大学生生活带来积极阳光的一面。然而不恰当、不合理的使用社交媒体工具,对其产生极大的依赖性,很容易带来视力下降、精神状态下降以及睡眠质量下降的不良后果,本文讨论社交媒体工作的使用,会进一步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带给睡眠质量不良后果,所以应该提倡多渠道的释放社交焦虑,不过度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大学生应培养自律自信自爱的生活方式。在现实生活中要积极参与各类活动,主动与他人互动,调节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能够融入集体。平时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也要注意控制,避免自己沉溺于虚拟世界,要学会分散注意力,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现实生活;最后,大学生应爱惜自己的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习惯,保证睡眠质量,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学习生活。结论5.1结论(1)社交焦虑会对睡眠质量产生影响,社交焦虑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社交焦虑会给大学生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和负面情绪,找不到合适的压力释放渠道,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大学生群体要注重心理健康,正确看待社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面对社交焦虑并且采取适当的方式来解决焦虑,降低对睡眠质量的影响。(2)社交媒体使用在社交焦虑与睡眠质量中起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社交媒体作为中介作用会极大影响睡眠状况,社交焦虑所引起的社交媒体依赖程度过高,不能区分现实和虚拟之间的关系,致使社交媒体所带来的不合理、长时间使用,进而引起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要正确合理的使用社交媒体,真正能让其为我们所用,又不受其干扰,选择多渠道释放社交焦虑带来的负面情绪,同时也正确合理使用社交媒体,改善睡眠质量。(3)社交媒体在学生生活和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社交媒体可以给我们带来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学习内容,能够很好的扩宽我们的知识面,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依赖成瘾也会让我们逐渐脱离社会发展正确轨道,对我们身心造成很严重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大学生社交焦虑,同时合理使用社交媒体,提高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5.2不足与展望(1)研究的对象均来自同一所大学,取样比较单一,缺少不同阶段、不同区域的被试和特殊样本,希望今后的研究可以拓展被试范围,使样本更具有代表性。性别比例失衡,希望今后的研究可以更全面的进行调查。(2)仅简单地采用横向研究的方法来探讨相关问题,无法观测出大学生社交焦虑、睡眠质量和社交媒体使用的动态变化,可以考虑纵横交叉的研究方法,以期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和睡眠质量状况。(3)本研究只采取了简单的相关统计方法来分析大学生的情况,未能引入干预研究。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针对相关学生可以考虑引入相关的干预措施完善该研究。参考文献ADDINNE.Bib[1] COXRC,OLATUNJIBO.Asystematicreviewofsleepdisturbanceinanxietyandrelateddisorders[J].JournalofAnxietyDisorders,2016,37:104-129.[2] ALONZOR,HUSSAINJ,STRANGESS,etal.Interplaybetweensocialmediause,sleepquality,andmentalhealthinyouth:Asystematicreview[J].SleepMedicineReviews,2021,56:101414.[3] 罗芸,王重建.河南某高校医学大专生睡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16):2895-2897.[4] GARETTR,LIUS,YOUNGSD.Therelationshipbetweensocialmediauseandsleepqualityamongundergraduatestudents[J].Information,Communication&Society,2017,21(2):163-173.[5] 沈成平.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焦虑及其与反刍思维、睡眠质量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9.[6] KESSLERRC,ANGERMEYERM,ANTHONYJC,etal.Lifetimeprevalenceandage-of-onsetdistributionsofmentaldisordersintheWorldHealthOrganization'sWorldMentalHealthSurveyInitiative[J].Worldpsychiatry,2007,6(3):168-176.[7] WOODSHC,SCOTTH.#Sleepyteens:Socialmediauseinadolescenceisassociatedwithpoorsleepquality,anxiety,depressionandlowself-esteem[J].JournalofAdolescence,2016,51:41-49.[8] BLUMENTHALH,TAYLORDJ,CLOUTIERRM,etal.TheLinksBetweenSocialAnxietyDisorder,InsomniaSymptoms,andAlcoholUseDisorders:FindingsFromaLargeSampleofAdolescentsintheUnitedStates[J].Behaviortherapy,2019,50(1):50-59.[9] 徐红纤.考试焦虑对初中生睡眠质量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20.[10] BUCKNERJD,BERNERTRA,CROMERKR,etal.Socialanxietyandinsomnia:themediatingroleofdepr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