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0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_第1页
《除法0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_第2页
《除法0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_第3页
《除法0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_第4页
《除法0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第页《除法0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的具体设计和支配的一种有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我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除法0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课本P18页,例4,练习四第1、2、3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学问和阅历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把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育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把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预备:情景图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加

1、谈话,出示情景图。

2、提出问题: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请小伴侣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舞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支竹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学问和阅历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加,通过观看、操作、沟通、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

谈话:刚刚我们通过平均分关心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

揭示课题。除法

问: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

像这样的状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日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敏捷应用平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发学生剧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加“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三、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8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察。

(3)、沟通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第一关(练习四第1题):“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反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嘉奖聪慧星。

(2)、第二关(练习四第2题)“小帮手”。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察。

(3)、第三关(练习四第3题)“分西瓜”。

学生先独立思索并解决,然后沟通。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追求欢乐的天性,好胜的心理,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气氛,并运用嘉奖措施,满足孩子们胜利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除法0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

①、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晰、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②、使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实际操作,培育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②、培育学生探究学问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要礼貌待人。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三、教具、学具

教具:课件、纸条、磁铁

学具:数字卡片、小棒

四、教学过程

1、激趣引入

①、激趣

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分东西,通过分东西学习新本事,好吗?

动手实践一:

⑴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随便分成2份,也就是2堆;

⑵学生操作,教师观看、指导;

⑶学生汇报

提问:谁情愿说说他是怎样分的?(学生说,教师板书,在学生说的时候留意鼓舞有创新的)

8888

17263544

⑷教师指着上面四种分法提问:这四种方法中有一种比较特殊,你们发觉了没有?

⑸请学生说,并说说为什么不一样?

⑹教师归纳指出:最终一种分法中每份的数字卡片数同样多,都是4张。(教师板书:同样多)

2、引入

动手实践二:

①、教师明确要求: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4份,也就是4堆,每份要分得同样多;

②、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检查、指导;

③、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把8个磁铁分成4份,每份分得同样多;

④、学生分完,教师提问:每份分得同样多吗?是几个?教师指着学生分的磁铁说: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叫平均分。(教师在磁铁下贴出纸条,学生齐读一次)

2、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1)、创设情境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一天,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来到老马家作客(课件出示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老马特别热情的款待他们,拿出6个又大又红的桃子(课件出示6个桃子),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观察了都馋得直流口水,老马心里特别清晰,要是分的不公平,这三个小鬼肯定会吵翻天,所以老马想请我们206班的小伴侣帮帮助,把桃子分好,不过在动手之前有两个问题考考大家:①、是要大家把6个桃子分成几份?(当学生说3份时,教师出示3只盘子)②、该怎样分?

(2)、动手实践三: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数字卡片代替桃子动手分。

(3)、观看动画演示分桃子的过程

教师:在同学们分的时候,老马也在分,下面看看老马是怎样分的。(课件演示第一次分的过程)提问:每盘放了几个?分完了吗?继续分。(课件演示第二次分的过程)提问:老马分了几次才分完?第一次每盘放几个?还剩几个?第二次每盘又放几个?

(4)、动手实践四:

如今请同学们学老马的样子分一次?

(5)、学生上台演示分的过程

教师:谁情愿上台分给大家看?(用磁铁演示)

(6)、教师归纳小结:把6个桃子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的同样多,就是把6个桃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做。

2、学习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①、除号

表示除法的运算符号叫除号(板书:÷),先写横,横要写平,然后上下各一点,两个圆点对齐。

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把要分的东西的总数6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的份数3写在除号的后面,除号表示平均分,每份分得2个,2写在等号的后面。(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整道算式读作“6除以3等于2”(板书,全班齐读一遍),学生读“8÷4=2”进行稳固。

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板书,学生齐读),学生说“8÷4=2”的意义。

3、形成练习

(1)、做“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一小题

①、读题,理解题意

请一名学生说说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

②、动手实践五:

学生依据题意进行操作并填出算式。

③、观看动画

学生观看动画演示分小棒的过程。提问:总共分几此?第一次每堆放几根?

④、指导列式

要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几根该用12除以几?等于几?

为什么除以3?

算式中的12表示什么意思?除号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2)、做“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二小题

①、学生独立做

②、集体订正

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几根该如何列式?12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③、比较一、二两题

为什么第一小题是除以3,而第二小题除以4?

(3)、做补充练习

教师把10本作业本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分得几本?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说说如何列式和算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义。

4、归纳小结

今日我们通过分东西学习了什么新学问?(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做。

5、课堂作业

做练习十二的第一题

6、板书设计(略)

五、教学设计说明

1、教材分析。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学问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学问,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例1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例2使学生清晰的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在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多支配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2、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①、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清

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②、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

③、际操作,培育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语言表达能力;

④、培育学生探究学问的能力和对除法的深厚兴趣;

⑤、教育学生热情待人。

重点: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3、教学设计

①、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⑴、从生活实际出发,表达学问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大认知规律;

⑵、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进展,实现三为目标;

⑶、立足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⑷、教学过程中,留意创设情境和气氛。

②、教学设计的几个层次

⑴、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

在此支配了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随便分成2份;二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

⑵、用平均分指导操作

在教师讲完故事后,让学生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就用刚学的平均分来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⑶、解决如何平均分

上一实践只是让学生尝试着平均分,并没有告知学生如何才是平均分,在学生操作之后,观看老马分的过程,在仿照老马的分法进行分,最终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关心学生解决了平均分。

《除法0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例4,做一做,练习三1、2、题。

教材分析:

除法的认识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之上的。为此,教材中把对除法的初步认识设计在平均分的后面。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而我所说课的除法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并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教材中特殊注重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创设一个生动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教材能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来编写内容,先比较抽象地了解除法的含义,再到具体地写除号、除法算式以及读除法算式等等。

学情分析:

除法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受,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阅历。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阅历,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学问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生疏感,从而让学生主动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

学问与能力:让学生在明白“平均分”含义和会平均分的基础上,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参加学习过程。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开心的活动中把握学问,促进学生能力的进展。

教学重点:认识除法,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

教具学具预备:课件、小棒。

教学方法:

游戏参加法,动手操作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盘子。

再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几个?

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学生独立分竹笋,然后汇报分的结果。

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教师: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

二、探究新知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日我们学习除法,除法的符号是“÷”。

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2、出示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

教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应当怎样列式?

①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②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

④教师再让学生回忆刚刚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让同桌的同学相互说一说。

⑤教师: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再相互说一说。

3、出示:15÷3=5

教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5除以3等于5)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5)

这一节课学了什么?

三、稳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3页的做一做。

通过让学生平均分、写算式,再次体会除法的意义和稳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2、完成教科书第15页练习三的第1、2题。

练习时,可以增加一些除法算式卡片,以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同时,留意采纳“开火车”“接力赛”“抽卡游戏”不同形式组织练习,让学生在开心的练习活动中把握学问。

四、全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课本15页的第3题,先摆一摆。

板书设计:

除法

12÷4=3

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除法0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4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理解“0”的三种含义,会读、会写“0”。

2、培育学生的观看能力、想像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仔细书写的好习惯。

3、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学习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学习难点】0的书写方法,理解“0”的含义

【学具预备】3支铅笔、直尺、田字格本

1-10的数字卡片

【问题导航】假如盘子里一共有3个苹果,分给妈妈1个,还剩(

)个;再分给爸爸1个,还剩(

)个;自己又拿了1个,盘子里还剩下(

)个苹果呢?【学习过程】

1、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0个数字,那么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好不好?如今老师说数字请同学拿出老师说的数字卡片,看谁拿的快并且对。(老师依次说出

3、

5、

7、

8、10这5个数字,学生从学具袋拿出数字卡片,教师依据状况作出评价)

师:如今老师手中有3支铅笔,我把一支给了__X同学,把一支给了__X同学,把一支又给了__X同学,那么我如今手中一支铅笔也没有了,用什么数字表示呢?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新的数字【板书:“0”认识】

2、揭示第一含义──什么也没有。

师:老师手中有3支铅笔,分别分给了3位同学,如今我的手中一支铅笔也没有了,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读作:零。【板书: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读作:零。】(学生齐读)

师:那么“0”怎么写呢?请大家伸出手指,跟着老师写。

师:在田字格内书写“0”(提前画好田字格),边写便告知学生书写要求。(强调留意的地方:从右上角起笔,向左,向下,收笔,和起笔相连。)

学生在课本第9页,练习描红。

3、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也没有”,就用数字“0”表示。同学们手里都有一把小直尺,举起来认真观看一下,你发觉了什么?(学生观看后小组沟通汇报)师总结:我们在直尺上也发觉了数字0,看到0在直尺的最前面,并且0排在1的前面。因为0表示一个也没有,0比1小。我们还可以看到直尺上有一格一格的,像这样一格一格的是尺子上的刻度,0在直尺上到底表示什么呢?(小组商量汇报商量结果)

师:0在尺子的最前面,在第一个刻度线上表示起点。【板书:起点】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直尺上的哪个数字,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多少。

商量:

1、在运动会上你观察过赛跑吗?110米栏世界冠军刘翔站在跑道的哪个位置可以用0来表示?

2、观察过跳远吗?运动员在哪个位置开始起跳?能用0表示吗?

4、揭示第三种含义──分界线

师:我如今手中拿的是一个温度计(教师出示温度计),通过观看在温度计上也能找到“0”,那么这里的“0”表示什么呢?(生沟通)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如今红色液体在零刻度线的什么位置?【学生观看后沟通】师总结:如今红色液体最高位置在零刻度线的上方。

师:,我们再把温度计放在冰块上(教师演示),请大家再看一下红色液体在零刻度线的什么位置?【学生观看后沟通】。

师总结:如今红色液体最高位置在零刻度线的下方,这时我们会看到红色液体的最高位置会快速下降,在零刻度线的下方,也就是说:温度计上面的“0”表示分界线,上面表示零上温度,下面表示零下的温度。好了,如今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字“0”,那么我们一块总结一下,0的三种含义。谁来说说?

5、课堂练习:

(1)在田字格本上练习书写“0”,并进行书写展览(各队选举写得最好的,8队参与,再选出书写最优秀)

(2)课本第10页1题、2题。(学生填在课本上)

(3)第11页5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索方法,留意强调学生一个球也没进去,也可以用0来表示)

6、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为什么?(学生谈收获)

7、布置作业:写数学小日记。

你能用0说几句话吗?

《除法0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把握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通过观看、思索、探究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3、感受主动参加、合作沟通的乐趣,感悟0是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使学生对身边及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

学习重点:

初步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学习难点:在认识0的情景中体验学问及生活的亲密联系。

学习过程:

一、故事引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爱听故事吗?今日老师给大家讲一讲《狼来了》的故事:在北方有一个小山村,村里住着一个放羊娃,放羊娃每天都要把羊赶到对面的山坡上吃草,黄昏的时候才回来,这一天,他把羊群赶到了山坡上,羊儿们自己边走边吃,放羊娃躺在草地上看着蓝天白云发愣,实在是无聊的很,便想了个留意戏弄人,他在山坡上大声喊到:“狼来了,狼来了,狼来吃羊了”大家正在农田里干活,听到他的喊声,都匆忙跑来关心放羊娃,(5个人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他高兴的哈哈大笑起来:“哈哈,我是骗你们的,哪里有什么大灰狼”农夫们气得扭头走开了。第二天,放羊娃又来放羊,感觉无聊的很,他又对着山坡喊:“狼来了,狼来了,“农夫们又信任了,又有4个人扛着锄头铁锹匆忙跑来关心他”,(4个人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放羊娃大笑着说:“你们真傻,根本没有狼来”,第三天,放羊娃没事还是对着山坡喊:“狼来了,狼来了”可是村里再也没有人来关心他了。没有人我们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生答“0”,好,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说不尽的0”(板书课题)。

师总结:小孩由于说谎结果:羊全部被狼咬死,自己也差点被狼吃掉,我们大家不能说谎,要做一个老实的孩子。

二、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探究

1.找生活中的0

由于小男孩的不老实,羊全部被狼吃掉,没有羊了可以用0表示,那么0除了表示没有之外还表示什么呢?大家回忆一下生活中在哪见过0?(让学生尽情地说)

2.0表示起点

刚刚有同学说直尺上也有0,你们都找到了吗?指给同桌看一看。

师:同学们请大家仔细观看直尺,你还发觉了什么?生:这些数字,是按顺序排的。

师:大家观看得真认真,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右边数字越大,也就是说,数越大,离0也就越远。A、从0到1是一段,用数字1表示;从0到2是两段,用数字2表示;从0到3是三段,用数字几表示?从0到4是几段?用数字几表示?;从0到5呢?

师:刚刚我们数数的时候都是从几开始的?0还在1的前面,那这里的0还是表示没有吗?那0还可以表示什么?人们在用直尺量东西的时候,都是从0开始,0在这里表示什么?(起点)。用直尺量东西,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直尺上另一端到哪个数字,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多少。这个数字越大,表示这个物体的长度也就越长。

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0除了表示直尺的起点,“0”还可以表示什么吗?

想想学校操场上的赛跑跑道,有没有见到0呀?看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留意强调:尺子的“0”起点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三、延续故事情境,学习0的加减法

(一)每个人都会做错事,但只要知错就改仍是好孩子。经过村长的教育,放羊娃确定改正自新不再骗人了,于是村长就确定送给放羊娃1只羊,如今放羊娃有几只羊,怎样列式表示?

村民见村长送放羊娃羊了,第二天,有一个村民,也送了他一只羊,如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