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以人际问题辅导为例课件_第1页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以人际问题辅导为例课件_第2页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以人际问题辅导为例课件_第3页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以人际问题辅导为例课件_第4页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以人际问题辅导为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

——以人际问题辅导为例

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思考下列问题:1.心理辅导课程与常规课程有何区别?2.心理辅导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有何区别?问题1:什么是心理辅导课知道自己是谁,想要什么,可能会得到什么,并且为之努力

观看《失落的一角》

观看《飞屋环球记》(心理)辅导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辅导员,致力于与当事人建立一个具有治疗功能的关系,来协助对方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以致可以克服成长的障碍,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使人生有统合并丰富的发展,迈向自我实现。

——林孟平(香港)《辅导与心理治疗》商务印书局,1993思考:当你准备一节心理辅导课时,要考虑哪些问题?通常包括哪些基本环节?问题2:心理辅导课的基本环节问题3:心理辅导课的设计思路思考:以人际交往为例,如何设计心理辅导课?

——课程名称是什么?

——课程内容是什么?

——教学方法是什么?

——教学目标是什么?2.根据家长的反馈3.根据其他老师的反馈4.根据学生的自我报告5.根据媒体信息6.根据其他人的交谈7.根据专业资料思考:不同来源的信息有何差异我常采取过两种分析方法:(1)交谈法(2)问卷法。最好是两种方法结合使用,问卷法比较适合大面调查,设置问题应简洁明了,答案尽量可量化、最好是选择或判断,以方便统计。对于部分不愿答卷或随意答卷者应与之交谈,掌握真实信息,为备课及教学提供一手资料。——一位老师的经验步骤三:问题如何呈现?1.情景剧表演思考:是要表演问题还是要暴露问题?具体实施的思考方案1:布置任务、学期为限

方案2:全部参与、多层选择

1.在大班额情况下,如何分组演示?

步骤三:问题如何呈现?文字呈现:讲故事、举例子图形呈现:视频、图片自我报告呈现:诵读作文《我的同伴们》思考:呈现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初二学生小A临近考试决心要努力复习,期末考试打一个翻身仗,就在学校刻苦学习了一整天,晚上回家之后感觉到了疲劳,回想自己一天总算没有虚度,所以决定小小的放纵一下,先看一集电视剧再温习功课,于是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看着电视,但是小A心里总是不踏实,总是感觉周围有四只眼睛盯着自己,于是越来越不安,终于下定决心不看电视要回到自己房间温书,就在他快要进房门的刹那,身后传来了母亲的声音:“快考试了,你要好好复习。整天就知道看电视!”瞬间,已经快要达到顶点的学习热情突然被浇灭,小A噘着嘴大声喊道“就冲你这句话,今天我不学习了。”个案一:阿伟一直比较调皮,父母在亲戚朋友碰面时,总爱数落他:“这孩子真是让人操心,还是你们家阿萍听话,我们真担心他以后考大学啊,现在竞争这么激烈,不考个好学校,以后可难办啊……”这让阿伟觉得在异性同龄人面前很没面子,慢慢地就变得自卑起来,也不爱学习了。

个案二:妮妮本来是一个乖乖女,快要中考前,妈妈的唠叨多了起来。一听到妮妮在和同学煲电话粥聊韩剧,就说:“韩剧有什么好看的,你现在重点是学习。”吃完饭,妮妮准备收拾碗筷,妈妈连忙说:“你不要做这些了,赶快去看书……”没多久,妮妮开始觉得满脑子都是妈妈的话,一看到妈妈要张嘴就觉得头痛,十分厌恶,甚至有了要把妈妈赶走的冲动念头。个案三:晓晓的中学离家远,平时在学校住宿。父母特别担心她会早恋。她一回到家,只要和同学打电话,妈妈就会拿着一件毛衣坐在女儿的旁边装作织毛衣的样子,很注意地听晓晓在和谁说话,是和男生还是女生。对此,晓晓很抗拒,而且由于受偶像剧的影响,晓晓特别想感受一下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滋味,于是在初三的时候,晓晓交了一个男朋友,而且是父母极不喜欢的类型。问题呈现应该达到的效果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这是我熟悉的问题、这是我经历过的问题、这是我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我正面对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两难困境、没有现成的答案,没有明确的引导,没有清晰的价值判断既能够让学生参与,又能够让学生投入——既熟悉又陌生步骤四:如何引发共情和深入参与?思考:教师呈现的材料如何能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真实感受,引发学生的反思?

最近我们班的男同学在课间休息、自习课等时间模仿电影中的情节玩纸牌、投筛子,还有些学生甚至在课堂上用隐蔽的方式进行。一些同学先用实物进行赌博,在赌博兴趣加剧时,往往觉得实物赌注不过瘾,就会改为用现金作赌注。还有一些同学会用一定形式的劳动作为赌注进行赌博,最常见的是赌输的一方为赌赢者做作业,打扫卫生等等。昨天我的同桌输了,由他负责给我写作业,结果今天老师检查作业时,他根本就没有做。不知情的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同学们都为我打抱不平,今天课间谁也没有理睬他,我终于解了一口气。谁对谁错?我女儿14岁,小时侯很聪明、特乖的孩子,可自打上了初中后,整个人变了个样。做任何事情她都喜欢自作主张,只要我们想插句嘴,她就不痛快,提醒我们她已经是大人了。有时她为了气我们,还故意跟我们反着来。例如,她小学毕业填报志愿时,我们给她选的是就近的重点中学,可她硬是不肯听我们的,自己挑选了一所离家较远的普通中学。让她穿的衣服她偏不穿,不让她穿的衣服她偏要穿。问她考试成绩,她明明考得还行,她却故意说不及格。最近我们对她挺担心,就忙中抽闲找了个机会,想跟她聊聊,没想到女儿紧皱着眉,冷冰冰的说了一句:“没见我正在忙吗?走开走开!”挥挥手照旧忙自己的去了,头都没有抬一下,好像她不是在跟爸妈说话,而是在轰两只苍蝇,我眼窝浅,当场就气哭了,她爸也是脸红气粗,亏我拦的快,不然她非挨一巴掌不可。哎,这哪是个大人哪才,这是只刺猬......讨论:中学生是否应当与异性交往正在上初中的你是否听到了下列这样的论调,你是怎么认为的?问题一: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读书,与异性交往是长大以后的事。正方观点: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有自己应尽的职责,做学生就是中学生的职责,这种职责的本职工作是读书,其他事情都要让位于它,当然在人生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任务,例如异性交往,乃至恋爱、结婚是成人世界的任务,到了那个阶段,你不涉及这些问题都不成。而现在中学生毕竟还是小孩子,不应该去做异性交往这类只有大人才能做的事。反方观点:首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成长,而不只是读书。成长包括很多方面,如身体的发育、社会心理的发展、个性的形成、智力的进步、道德品质的培养等等。读书求知主要涉及智力发展,只是成长的一个方面。学生上学的基本目的是发展自己而不是简单的学习知识。学校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天地。学会与人交往,包括与异性交往,是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它也是学生学习的任务之一,是一门意义重大的功课。按照人类心理社会发展的自然进程,一个正常人从初中开始就需要学习建立异性友谊。因此,与异性交往并非是“长大以后的事”。相反,如果真的等到离开学校走上社会以后才开始学习与异性交往,很可能就会因为缺乏锻炼而成为这方面的“困难户”。你的观点:问题二:中学生还不成熟,不懂事,不具备与异性交往的条件。正方观点: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来自不断的尝试错误,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但是并不是人生中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有机会尝试,有机会改正。与异性交往是一种很特别的任务,需要准备特别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又不能通过与异性交往本身的锻炼来形成。中学生从生理发育的角度讲性功能已经逐步成熟,而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因此而偷食禁果,从而对双方造成较为深远的不良影响。也许失去与异性交往的青春期是不完善的,但至少它是安全的,顺利地走过了这一个躁动的阶段,以后还有很长的道路去探索,去实现那些年少时心中的愿望,而那个时候他们已经长大成人,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包括与异性的交往。反方观点:这实际上是在将异性交往神秘化,把异性交往划为禁区。它可能成功地阻止了一些青少年的尝试行为,但是,它同时也加重了青少年在异性交往方面的心理负担。不错,青少年确实还不成熟,在与异性交往时肯定会遇到不少困难,出现一些问题。但是,人的心理成熟不可能靠坐等得到,与异性交往的技能也只能在实践中去摸索、去提高。事实上,一个没有学会与异性交往的人很难说是一个成熟的人。在一定的程度上,学习与异性交往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途径。你的观点:

问题三:与异性交往会分散精力,影响学习。正方观点:也许,与异性交往不会严重到偷食禁果这样的程度,但是很多人都能够体会到人生的第一次往往是最难忘怀的,在与异性的交往中不知不觉陷入了爱情的陷阱,成天痴迷其中,而荒废学业的例子在每一届学生中都有。因为与异性交往,开始更注意自己的外表,更注意穿着打扮,从而分散了精力,影响到学习。很多班主任发现自己班上原本学习优异的学生成绩骤然滑坡,其中就有异性交往过密的因素。反方观点:许多与异性交往而影响考试成绩的学生,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分散了精力,而是承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种压力又往往来自教师或家长对于异性交往的过敏反应。精力不是一个静态的固定的东西。一个人在某个时期的精力大小或多寡,有很大的伸缩性,而且受到情绪的强烈影响。心情不好时,人们往往无精打采;心情愉快时,人们就会浑身是劲。异性交往满足了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需求,使他们心情愉悦,自然精力充沛。所以,与异性交往本身并不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相反可能还有积极作用。当然,在与异性交往时,可能会发生一些矛盾,遇到某些挫折,影响人的情绪,但是,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并不多,只能算作特例,而非常态。根据特例去反对与异性交往是不可取的,正如不能因噎废食一样。你的观点:心理咨询中可借鉴的提问技巧开放式-封闭式提问面质的技术澄清的技术总结的技术小组练习:如何提问?

提示:只有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无法应对当前的困境时,辅导才有意义。步骤五:

如何暴露学生原有经验的不足

“not”在哪里

英语课案例:我是一个学生。Iamastudent.我不是一个学生。

举例【课堂教学案例】

小学一年级学习“a、o、e”的课堂片段

教师在课堂上刚出示教材上的图画时,许多学生口中就发出“

a—a—”的声音,教师很严肃地立即把图片藏在身后,组织教学,等大家安静后又拿出图片,下面仍有“

a—a—”的声音。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a”

师:老师问的是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医生在给小孩看病。

师:医生在给我们看嗓子时,让我们发什么音?

生无序地回答:a—a—

师:图下的这个字母就读……(还没等老师说完,学生又读开了)

师:看看谁的嘴巴最严。听老师读。(范读a后,学生齐读)

以下学习“

o、e”

的情况类似。——于永正主编:个性化备课经验(语文卷)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有个中学生这样说:“有人说人生的最大痛苦莫过于成长,现在,我开始渐渐地理解了这句话。令我喜悦的是,我已经长大了,不再是一个无知的毛孩子了,我拥有了独立的见解。令我忧伤的是父母仍然认为我什么也不懂,事事处处都得由他们做主。我曾不止一次地幻想着跟父母作朋友式的交流,可那是多么困难啊!想尝试一下的冲动,每次都被内心的恐惧所吓退……我疲于争吵,每当他们的喉咙冲着我响起来的时候,我便沉默地用双眼看着,直到他们没有了侮辱我的话语。……即使上了床,我仍得‘聆听’父母在被窝里发出的‘谆谆教诲’。”另一位学生则说:“代沟是根本无法也没有必要去缩短和消除的,谁想这么做,简直是浪费精力。我们的最终生活目标是做一个自己心目中的人,而不是父母假定的模式,也不必希望父母以己为骄傲。”——摘自《佛山日报》2007-12-03

你同意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吗?在当年你是否也有过同样的感触,遇到过类似的问题。请列举一二。你认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代沟(代际冲突)是如何出现的,谁应该负主要责任?这种冲突能消除吗?如何消除?几种常见的心理辅导误区

预先假定跟着教案走忽视个体差异说教与道德教育完美化倾向只讲道理、没有方法步骤六:促成新观念、新行为的产生1.如何演示新的适应性行为?2.如何评价新观念、新行为的有效应?总结良好的人际交往的方法

同学们,根据刚才讨论的内容,你能告诉我在这类情况下如何与人交往吗?我喜欢的少男少女形象

最让男生欢迎的女孩:经常脸上有微笑,温柔大方的女孩;活泼而不疯癫,稳重而不呆板的女孩;青纯秀丽,笑起来甜甜的女孩;心直口快,朴素善良,随和的女孩;聪颖,善解人意的女孩;纯真不做作,有性格的女孩;能听取别人意见,自己又有主见的女孩;坦然,充满信心的女孩;不和男生打架的女孩。最让女孩欢迎的男生:大胆,勇敢的男生;幽默,诙谐的男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