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环保产业技术发展与应用指南TOC\o"1-2"\h\u13933第1章绿色环保产业概述 3131751.1绿色环保产业的定义与分类 313301.2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319559第2章环保技术创新与研发 3155622.1环保技术发展概述 4266372.2环保技术研发的关键领域 4178362.3环保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 420616第3章水处理技术 4161233.1水处理技术概述 461443.2常见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4275233.3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412851第4章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4173224.1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概述 489924.2烟气脱硫技术 4153194.3烟气脱硝技术 4133994.4除尘技术 42843第5章固废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4280215.1固废处理技术概述 4235875.2垃圾焚烧技术 4127575.3垃圾填埋与渗滤液处理技术 4252775.4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 413441第6章土壤修复技术 4252006.1土壤修复技术概述 4155856.2物理修复技术 4222716.3化学修复技术 4188846.4生物修复技术 413769第7章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 4198837.1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概述 4141807.2噪声源识别与评估 4221507.3噪声控制技术 4212307.4振动控制技术 417471第8章节能技术与产品 484108.1节能技术概述 432808.2节电技术 5187658.3节热技术 5168108.4太阳能利用技术 5584第9章环保监测技术 5270689.1环保监测技术概述 510699.2自动监测技术 572639.3手持式监测技术 5203269.4在线监测技术 527886第10章环保材料与应用 51335710.1环保材料概述 52965710.2可降解材料 52196910.3低毒环保材料 52697910.4环保材料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527885第11章环保服务与市场 51011311.1环保服务概述 52671911.2环保咨询服务 52135411.3环保设施运营服务 51921111.4环保产品认证与检测服务 513521第12章绿色环保产业的未来发展 52167912.1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51227112.2绿色环保产业的政策导向 51390512.3绿色环保产业的创新趋势 51657012.4绿色环保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522277第1章绿色环保产业概述 523031.1绿色环保产业的定义与分类 551641.1.1环境污染治理产业 5205471.1.2资源循环利用产业 6851.1.3生态环境建设产业 629531.1.4环保技术服务业 6323521.2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6298121.2.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6170541.2.2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6128981.2.3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6209871.2.4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628018第2章环保技术创新与研发 760102.1环保技术发展概述 788442.2环保技术研发的关键领域 7108872.3环保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 82283第3章水处理技术 8299383.1水处理技术概述 873523.2常见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875563.3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916308第4章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911744.1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概述 9102494.2烟气脱硫技术 9189664.3烟气脱硝技术 10221934.4除尘技术 1020686第5章固废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10230675.1固废处理技术概述 1043465.2垃圾焚烧技术 1117825.3垃圾填埋与渗滤液处理技术 11236595.4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 1124644第6章土壤修复技术 1122386.1土壤修复技术概述 11289716.2物理修复技术 12226576.3化学修复技术 12118026.4生物修复技术 12562第7章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 13246297.1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概述 13277697.2噪声源识别与评估 13300057.3噪声控制技术 13125707.4振动控制技术 137955第8章节能技术与产品 14175068.1节能技术概述 14189988.2节电技术 14197498.3节热技术 14261178.4太阳能利用技术 1522920第9章环保监测技术 1569199.1环保监测技术概述 15161639.2自动监测技术 1589489.3手持式监测技术 15105689.4在线监测技术 1623141第10章环保材料与应用 161189010.1环保材料概述 16846210.2可降解材料 162000210.3低毒环保材料 16118010.4环保材料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17697第11章环保服务与市场 172142511.1环保服务概述 171204811.2环保咨询服务 172497811.3环保设施运营服务 171173711.4环保产品认证与检测服务 1818570第12章绿色环保产业的未来发展 181461412.1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181024712.2绿色环保产业的政策导向 192102512.3绿色环保产业的创新趋势 19127812.4绿色环保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19第1章绿色环保产业概述1.1绿色环保产业的定义与分类1.2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2章环保技术创新与研发2.1环保技术发展概述2.2环保技术研发的关键领域2.3环保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第3章水处理技术3.1水处理技术概述3.2常见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3.3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4章大气污染治理技术4.1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概述4.2烟气脱硫技术4.3烟气脱硝技术4.4除尘技术第5章固废处理与资源化技术5.1固废处理技术概述5.2垃圾焚烧技术5.3垃圾填埋与渗滤液处理技术5.4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第6章土壤修复技术6.1土壤修复技术概述6.2物理修复技术6.3化学修复技术6.4生物修复技术第7章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7.1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概述7.2噪声源识别与评估7.3噪声控制技术7.4振动控制技术第8章节能技术与产品8.1节能技术概述8.2节电技术8.3节热技术8.4太阳能利用技术第9章环保监测技术9.1环保监测技术概述9.2自动监测技术9.3手持式监测技术9.4在线监测技术第10章环保材料与应用10.1环保材料概述10.2可降解材料10.3低毒环保材料10.4环保材料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第11章环保服务与市场11.1环保服务概述11.2环保咨询服务11.3环保设施运营服务11.4环保产品认证与检测服务第12章绿色环保产业的未来发展12.1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12.2绿色环保产业的政策导向12.3绿色环保产业的创新趋势12.4绿色环保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第1章绿色环保产业概述1.1绿色环保产业的定义与分类绿色环保产业是指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生产和服务等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撑的产业。它涵盖了多个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1环境污染治理产业环境污染治理产业主要包括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固废处理与处置、土壤修复等领域。这些产业通过提供技术、设备和服务,帮助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1.1.2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主要包括废物回收、资源再生、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该产业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1.1.3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生态环境建设产业主要包括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生态景观建设等领域。这些产业致力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灾能力,为人类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1.1.4环保技术服务业环保技术服务业包括环境监测、环境评估、环境咨询、环保工程设计等领域。这些产业为部门、企业和个人提供环保技术服务,推动环保产业发展。1.2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我国绿色环保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1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绿色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如《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等,为绿色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1.2.2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环保法规的完善,绿色环保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环保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1.2.3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我国绿色环保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部分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如废水处理、大气治理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取得重要突破,为环保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1.2.4产业集聚效应显现绿色环保产业在各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如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环保产业集群。产业集聚有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成本、促进技术创新,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未来,我国绿色环保产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环保产业将由传统的末端治理向源头防控、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方向发展。(3)绿色环保产业将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4)环保产业市场将逐步实现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企业竞争力将不断提高。(5)国际化将成为绿色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企业将积极参与全球环保市场竞争与合作。第2章环保技术创新与研发2.1环保技术发展概述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环保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环保技术涉及众多领域,如水处理、大气治理、固废处理、节能减排等。我国环保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定差距。为了更好地应对环境挑战,提高环保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加强环保技术创新与研发具有重要意义。2.2环保技术研发的关键领域(1)水处理技术:包括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工业废水处理等,重点研究高效、低耗、绿色的水处理技术。(2)大气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关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3)固废处理技术:包括垃圾焚烧、填埋、资源化利用等,重点研究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技术。(4)节能减排技术:涉及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关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碳排放降低等技术。(5)环境监测技术:包括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监测,重点研究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监测技术。(6)生态修复技术:针对受损生态系统,研究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治理技术。2.3环保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为推动环保技术创新,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1)加大财政投入:设立环保科研专项基金,支持环保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2)优化税收政策:对环保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给予税收优惠,降低企业成本。(3)完善法律法规:制定环保法律法规,强化环保技术创新的法律保障。(4)鼓励企业参与: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5)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环保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提升我国环保技术水平。(6)人才培养与激励:加强环保人才培养,设立环保科技奖励,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第3章水处理技术3.1水处理技术概述水处理技术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对水质进行改善的一系列技术手段。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处理技术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章将对水处理技术进行概述,介绍常见的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并重点探讨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3.2常见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常见的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混凝沉淀法:通过向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凝聚成较大的絮体,然后通过沉淀或浮选等方法去除。该方法广泛应用于给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2)过滤法:利用过滤介质(如砂、活性炭等)对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进行拦截,以实现水质净化。过滤法在给水处理、废水处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3)消毒法:通过向水中加入消毒剂(如氯、臭氧等),杀灭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保证水质安全。消毒法在给水处理、游泳池水处理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4)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的离子进行吸附和释放,实现水质软化或除盐。该方法在锅炉给水处理、电子工业用水处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5)电渗析法:利用电场力使水中的离子发生迁移,实现水质软化或除盐。电渗析法在海水淡化、工业用水处理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3.3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是利用半透膜对水中的溶质和悬浮物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其主要优点包括:设备体积小、操作简便、无相变、节能、易于自动化控制等。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微滤(MF):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细菌等,适用于给水处理、废水处理等领域。(2)超滤(UF):用于去除水中的病毒、蛋白质等,适用于制药、食品工业等领域。(3)纳滤(NF):用于去除水中的二价离子、有机物等,适用于苦咸水淡化、饮用水处理等领域。(4)反渗透(RO):用于去除水中的大部分离子、有机物和微生物,适用于海水淡化、高纯水制备等领域。(5)电渗析(ED):通过电场力使水中的离子发生迁移,实现水质软化或除盐,适用于工业用水处理等领域。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第4章大气污染治理技术4.1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概述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我国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本章将重点介绍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包括烟气脱硫、烟气脱硝和除尘技术。4.2烟气脱硫技术烟气脱硫技术是针对燃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SO2)排放的一种治理技术。常见的烟气脱硫技术有以下几种:(1)湿法脱硫:利用碱性溶液与SO2发生化学反应,硫酸盐,从而去除SO2。湿法脱硫技术主要包括石灰石石膏法、石灰法、钠法等。(2)干法脱硫:采用固体吸附剂或催化剂,直接与烟气中的SO2反应,硫酸盐或硫磺。干法脱硫技术包括活性炭吸附法、氧化锌法、分子筛法等。(3)半干法脱硫:介于湿法和干法之间,利用喷雾干燥或循环流化床等技术,使SO2与吸收剂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4.3烟气脱硝技术烟气脱硝技术主要用于治理燃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NOx)排放。主要脱硝技术如下:(1)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利用还原剂(如氨、尿素等)将NOx还原为氮气和水。该技术具有高效、稳定、易操作等优点。(2)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法:在高温条件下,将还原剂喷入烟气中,与NOx发生反应。该技术无需催化剂,但脱硝效率相对较低。(3)吸收法:利用吸收剂(如石灰石、氧化钙等)与NOx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吸收法包括湿法和干法两种。4.4除尘技术除尘技术主要用于去除烟气中的颗粒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机械除尘:利用惯性、离心力等物理作用,使颗粒物从烟气中分离。机械除尘器包括旋风除尘器、惯性除尘器等。(2)电除尘:利用高压直流电场使颗粒物带电,并在电场力作用下迁移至集尘板,实现除尘。电除尘器具有除尘效率高、处理烟气量大等优点。(3)湿式除尘:通过液滴、泡沫等捕集颗粒物,利用湿式除尘器进行去除。湿式除尘器包括喷淋塔、泡沫塔等。(4)袋式除尘:利用过滤材料(如滤料、滤筒等)捕集颗粒物,通过清灰装置去除滤料上的颗粒物。袋式除尘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第5章固废处理与资源化技术5.1固废处理技术概述固废处理技术是指将固体废物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技术方法。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固体废物产生量逐年增加,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压力。因此,固废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本章将从垃圾焚烧、填埋与渗滤液处理以及固废资源化利用等方面介绍我国固废处理技术。5.2垃圾焚烧技术垃圾焚烧技术是一种将垃圾在高温下燃烧,实现垃圾减量化、无害化的处理方法。该技术具有处理能力强、占地面积小、垃圾减量效果显著等优点。目前我国垃圾焚烧技术主要包括炉排炉焚烧、流化床焚烧和旋转窑焚烧等。在垃圾焚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焚烧温度、停留时间和烟气排放,保证垃圾焚烧过程中的环保要求。5.3垃圾填埋与渗滤液处理技术垃圾填埋技术是将垃圾在地面以下进行堆积、压实并覆盖土壤的一种处理方法。垃圾填埋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渗滤液,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因此,垃圾填埋与渗滤液处理技术。目前渗滤液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膜处理等。这些技术能有效去除渗滤液中的有机物、重金属等污染物,保护环境。5.4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是将固体废物转化为可再利用资源的技术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废纸、塑料、金属、玻璃等可回收物的回收再利用技术;(2)厨余垃圾、污泥等生物质资源的堆肥化、厌氧消化等技术;(3)建筑垃圾、尾矿等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技术;(4)工业固体废物的制备建材、提取有价金属等技术。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不仅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实现资源的再利用,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第6章土壤修复技术6.1土壤修复技术概述土壤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对人类生活和环境具有的作用。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我国部分土壤受到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研究和应用土壤修复技术对于保护土壤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章主要介绍土壤修复技术的分类、原理及在我国的应用情况。6.2物理修复技术物理修复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方法对污染土壤进行处理,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修复目的。常见的物理修复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土壤置换:将污染土壤挖出,替换为清洁土壤。(2)隔离覆盖:在污染土壤表面铺设隔离层,防止污染物扩散。(3)土壤蒸汽提取:通过蒸汽将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提取出来。(4)固化/稳定化: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将污染物固定在土壤中,防止其迁移和扩散。6.3化学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是指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或改变土壤化学性质,使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低毒性的物质,从而实现土壤修复。常见的化学修复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化学淋洗:利用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等淋洗剂,将土壤中的污染物溶解并洗脱出来。(2)化学氧化:利用氧化剂将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3)化学还原:利用还原剂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还原为无害或低毒性的物质。(4)土壤调理:通过调整土壤的酸碱度、阳离子交换量等性质,改变污染物的存在形态,降低其毒性。6.4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或生物过程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具有环境友好、成本低等优点。常见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以下几种:(1)植物修复:利用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转化和积累作用,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2)微生物修复: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3)动物修复:利用某些动物对污染物的富集作用,实现土壤修复。(4)生物堆肥:将有机废弃物与污染土壤混合,通过微生物的作用降解污染物。生物修复技术在实施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土壤环境、污染物性质、生物种类等因素,保证修复效果。在我国,生物修复技术已逐渐成为土壤修复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热点。第7章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7.1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概述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是环境保护和工业生产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噪声与振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本章主要介绍噪声与振动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7.2噪声源识别与评估噪声源识别与评估是噪声控制的前提和基础。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1)噪声源的分类:根据噪声产生的原因和特性,将噪声源分为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2)噪声源的识别:通过现场调查、监测数据分析、声学仿真等方法,确定主要噪声源及其特性。(3)噪声评估:采用声级、声压级、声功率级等参数,评估噪声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7.3噪声控制技术噪声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声源控制: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降低噪声产生、采用低噪声设备等方法,从源头上降低噪声。(2)传播途径控制:采用隔声、吸声、消声等措施,阻断噪声传播途径,降低噪声影响。(3)受体保护:针对噪声敏感区域和人群,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耳塞、设置声屏障等。(4)综合控制:结合声源、传播途径和受体保护等多种措施,实施综合噪声控制。7.4振动控制技术振动控制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减振源控制:通过改进设备设计、降低振动产生,从源头上控制振动。(2)振动隔离:采用减振器、隔振支架等设备,降低振动传递。(3)结构声控制:优化建筑结构设计,提高结构的抗振能力,减少振动噪声。(4)声学包覆:在振动源和受振体之间设置声学包覆材料,降低振动噪声。通过以上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控制噪声与振动污染,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第8章节能技术与产品8.1节能技术概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不断攀升,节能降耗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节能技术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先进的技术手段,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一系列措施。本章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节能技术与产品,以期为我国节能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8.2节电技术节电技术是指通过提高电气设备的效率,降低电能消耗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高效电机:采用先进的电机设计、制造技术,提高电机效率,降低电能消耗。(2)节能灯具:采用高效光源、优质电子镇流器等,提高照明系统效率,降低照明能耗。(3)智能控制系统:通过采用变频调速、软启动等技术,实现设备运行在最佳工况,降低电能消耗。(4)节能家电:采用高效压缩机和优化控制系统,提高家电能效比,降低家庭用电负荷。8.3节热技术节热技术是指通过提高热能利用效率,降低热能消耗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余热回收: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提高能源利用率。(2)高效锅炉: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优化设计,提高锅炉效率,降低燃料消耗。(3)保温材料:在建筑和设备中采用高功能保温材料,减少热能损失。(4)热泵技术:利用热泵原理,实现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提高热能利用效率。8.4太阳能利用技术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太阳能利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太阳能热水系统: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热能,为用户提供热水。(2)太阳能光伏发电: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为用户提供电力。(3)太阳能空调:将太阳能与空调系统相结合,实现空调系统的节能运行。(4)太阳能照明:利用太阳能电池为照明设备提供电力,实现绿色照明。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节能技术与产品在我国节能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力推广和应用这些技术,有助于降低能源消耗,促进可持续发展。第9章环保监测技术9.1环保监测技术概述环保监测技术是指利用各种分析仪器和方法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分析和评价的技术。它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对于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章将从自动监测技术、手持式监测技术和在线监测技术三个方面介绍环保监测技术。9.2自动监测技术自动监测技术是指利用自动化设备、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连续、实时、自动监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水质自动监测技术:通过在线水质分析仪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如COD、NH3N、TP、TN等。(2)空气自动监测技术:利用空气质量监测站对空气中的污染物(如SO2、NO2、PM2.5、PM10等)进行自动监测。(3)土壤自动监测技术:通过土壤污染监测设备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进行自动监测。9.3手持式监测技术手持式监测技术是一种便携式、现场快速检测污染物浓度的技术。其主要特点如下:(1)便携性:体积小、重量轻,方便现场操作。(2)快速性:检测速度快,能够迅速获得检测结果。(3)准确性:采用高精度传感器和先进算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手持式监测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应急监测、污染源普查、环保执法等领域。9.4在线监测技术在线监测技术是指将监测设备安装在污染源或关键位置,实时监测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量的技术。其主要特点如下:(1)实时性:监测设备与计算机系统相连,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处理。(2)连续性:监测设备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保证监测数据的连续性。(3)预警性:当监测数据超过限值时,系统可自动报警,提醒环保部门采取应对措施。在线监测技术在废水、废气、固废等污染物排放监测方面具有广泛应用。第10章环保材料与应用10.1环保材料概述环保材料是指在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过程中,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材料。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环保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章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环保材料及其应用领域。10.2可降解材料可降解材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微生物或生物酶分解成无毒、无害的物质。这类材料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白色污染问题。常见的可降解材料有:(1)生物降解材料:如聚乳酸(PLA)、聚羟基烷酸(PHA)等;(2)光降解材料:如聚乙烯醇(PVA)等;(3)化学降解材料:如聚己内酰胺(尼龙)、聚酯等。10.3低毒环保材料低毒环保材料是指在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毒性较小的材料。这类材料可以降低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常见的低毒环保材料有:(1)无铅焊料:如SnAgCu系焊料等;(2)无卤阻燃剂:如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等;(3)水性涂料:如水性聚氨酯、水性丙烯酸等。10.4环保材料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和拆除等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保、节能降耗、健康舒适等因素,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环保材料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主要包括:(1)绿色建筑材料:如节能门窗、绿色混凝土、环保涂料等;(2)废弃物利用:如利用废弃混凝土制备再生骨料、废弃木材制备木塑复合材料等;(3)环保装饰材料:如低甲醛板材、无毒涂料等。通过在绿色建筑中广泛应用环保材料,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第11章环保服务与市场11.1环保服务概述环保服务是指为了防治环境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向企业及公众提供的一系列专业性服务。我国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环保服务市场逐渐扩大,服务范围涵盖了环保咨询、设施运营、产品认证与检测等多个领域。本章节将对环保服务进行详细阐述。11.2环保咨询服务环保咨询服务是指为企业及公众提供环保政策、法规、技术等方面的专业咨询服务。其主要内容包括:(1)环境影响评价:为企业项目提供环境影响评价服务,保证项目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2)环保规划:为地方和企业提供环保规划服务,协助制定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3)环保技术指导:为企业提供环保技术指导,提高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效率,降低污染排放。(4)环保政策咨询:为和企业提供环保政策解读、培训等服务,帮助其了解和掌握环保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采购合同(31篇)
- 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析与应对方案
- 电信行业网络优化与数据安全保障方案
- 塑料产品买卖合同书
- 股份制企业合同审查与管理文书
- 物流运输承包合同
- 房地产合作销售开发协议书
- 管桩施工劳务合同
- 能源行业资源整合合作协议
- 承包餐厅合同
- 荆州2025年湖北荆州区事业单位人才引进5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4年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武汉2025年湖北武汉理工大学管理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提高金刚砂地坪施工一次合格率
- 2024年山东轻工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三一重工全面预算管理
- 小公司财务报销制度及报销流程
- 《环境感知技术》2024年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设计)
- 矿山用电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