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预案_第1页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预案_第2页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预案_第3页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预案_第4页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预案TOC\o"1-2"\h\u446第一章预案总则 3263991.1预案目的与意义 3265401.1.1预案目的 3291601.1.2预案意义 355601.1.3适用对象 3287151.1.4适用区域 399481.1.5适用内容 310651第二章防治目标与任务 45331.1.6总体目标 458801.1.7具体目标 4317591.1.8调整能源结构 495931.1.9污染源治理 449561.1.10区域联防联控 4283501.1.11科技创新与政策支持 5810第三章环境监测与预警 5207641.1.12监测目标与任务 522581.1.13监测体系构成 5295691.1.14监测内容与方法 5232211.1.15预警系统目标与任务 6228501.1.16预警系统构成 68431.1.17预警系统流程 63475第四章污染源控制 6105671.1.18控制目标 6275071.1.19控制措施 7220801.1.20控制目标 7282501.1.21控制措施 759511.1.22控制目标 763731.1.23控制措施 828450第五章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8108351.1.24基本原则 842771.1.25主要措施 8247321.1.26基本原则 8181581.1.27主要措施 8133991.1.28基本原则 9255211.1.29主要措施 99429第六章应急处置与救援 946101.1.30应急指挥机构 977091.1.31应急办公室 937381.1.32应急小组 940051.1.33成员单位 987511.1.34预警与报告 10168971.1.35应急响应 10212331.1.36现场处置 10109741.1.37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 10120471.1.38善后处理 10148511.1.39专业救援队伍 10246391.1.40志愿者队伍 11120821.1.41培训与演练 11308721.1.42救援物资保障 1118451第七章信息报告与发布 11110831.1.43目的与意义 11201231.1.44报告内容 11307061.1.45报告程序 1150041.1.46报告要求 11178091.1.47发布原则 12322501.1.48发布渠道 1247421.1.49共享原则 12245741.1.50共享范围 12186721.1.51共享方式 125101.1.52交流机制 12856第八章责任与考核 1384961.1.53环境保护部门 13111711.1.54发展和改革部门 13172231.1.55经济和信息化部门 13283101.1.5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 1341971.1.57交通运输部门 1342101.1.58考核原则 14117231.1.59考核内容 14213611.1.60考核方法 1499511.1.61考核结果应用 1426409第九章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1480571.1.62法律法规的制定 14205231.1.63法律法规的执行 1586101.1.64财政支持政策 15290021.1.65金融支持政策 15107811.1.66技术支持政策 15277611.1.67市场支持政策 16293061.1.68宣传教育政策 1632511第十章宣传教育与培训 16113961.1.69宣传目标 16240441.1.70宣传内容 16169591.1.71宣传形式 16308021.1.72培训对象 1717601.1.73培训内容 17315071.1.74培训形式 17267121.1.75演练内容 1716961.1.76社会监督 17282691.1.77公众参与 17第一章预案总则1.1预案目的与意义1.1.1预案目的本预案旨在建立一套科学、高效、有序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体系,通过制定具体的措施和应对策略,有效应对大气污染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1.1.2预案意义(1)提高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保证各项防治措施得到有效落实。(2)增强部门应对大气污染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降低污染事件对环境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3)促进各部门之间协同作战,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4)提高公众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认识和参与程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第二节预案适用范围1.1.3适用对象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各级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广大公民。1.1.4适用区域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包括城市、乡村、工业园区、交通枢纽等。1.1.5适用内容(1)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监督和考核。(2)大气污染事件的预警、应急响应、救援和处理。(3)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实施、评估和调整。(4)大气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5)其他与大气污染防治相关的工作。第二章防治目标与任务第一节防治目标1.1.6总体目标本预案旨在通过综合防治措施,实现以下总体目标:(1)逐步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保证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例。(3)强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形成协同治理格局。(4)提高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大气环境管理水平。1.1.7具体目标(1)到2025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0%以上。(2)到2025年,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降至35微克/立方米以下。(3)到2025年,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降至70微克/立方米以下。(4)到2025年,二氧化硫(SO2)排放量减少30%以上。(5)到2025年,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减少20%以上。第二节防治任务1.1.8调整能源结构(1)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比例。(2)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清洁能源输送能力。(3)加大对燃煤锅炉、燃煤窑炉等高污染能源设备的淘汰力度。(4)推广绿色建筑,提高建筑节能标准。1.1.9污染源治理(1)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2)强化机动车尾气污染治理,推广新能源汽车。(3)加强扬尘污染治理,规范建筑工地、道路清扫等环节。(4)加强农业污染源治理,推广生物农药和绿色农业技术。1.1.10区域联防联控(1)建立健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2)加强区域间信息共享和协调配合。(3)开展区域大气污染联合执法行动。(4)推进区域大气污染科研合作,共同提升防治水平。1.1.11科技创新与政策支持(1)加大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关键技术攻关。(2)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体系,强化政策支持。(3)建立健全大气污染防治监测网络,提升监测能力。(4)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第三章环境监测与预警第一节环境监测体系1.1.12监测目标与任务为保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效开展,本预案明确了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目标与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监测目标:全面掌握大气环境质量状况,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保证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2)监测任务:开展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等,实时掌握大气环境质量变化。1.1.13监测体系构成环境监测体系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监测网络:建立覆盖全市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包括国控、省控、市控监测站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测体系。(2)监测设备:配备先进的监测设备,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监测队伍:加强监测队伍建设,提高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保证监测工作的高效开展。(4)数据处理与分析: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为决策提供技术支持。1.1.14监测内容与方法(1)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源排放情况等。(2)监测方法:采用自动监测、手工监测、遥感监测等多种方法,保证监测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第二节环境预警系统1.1.15预警系统目标与任务环境预警系统的目标是及时发觉大气环境质量恶化趋势,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减轻污染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点:(1)预警目标:对大气环境质量恶化趋势进行预警。(2)预警任务:收集、分析监测数据,发布预警信息,指导防治措施的实施。1.1.16预警系统构成环境预警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1)数据采集:通过监测网络获取大气环境质量数据。(2)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污染恶化趋势。(3)预警发布: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发布预警信息。(4)应急响应:根据预警等级,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1.1.17预警系统流程(1)数据采集:监测网络实时采集大气环境质量数据。(2)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判断是否存在污染恶化趋势。(3)预警等级划分: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将预警等级划分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四个等级。(4)预警发布:预警信息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渠道向公众发布。(5)应急响应:根据预警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第四章污染源控制第一节工业污染源控制1.1.18控制目标为实现大气污染防治目标,本节旨在对工业污染源进行严格控制,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提高工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水平,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1.1.19控制措施(1)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发展低污染、高附加值产业,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工业转型升级。(2)提升生产工艺:加强工业技术创新,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3)强化污染治理:对工业污染源实施严格的环境监管,保证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推广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提高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效率。(4)实施总量控制:对重点污染物实施排放总量控制,保证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下降。(5)加强环境监测:建立健全工业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提高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实时性,加强对污染源的监控和执法力度。第二节机动车污染源控制1.1.20控制目标本节旨在降低机动车污染排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1.1.21控制措施(1)优化交通结构:发展公共交通,鼓励非机动车出行,减少机动车辆使用,降低污染物排放。(2)提高车用燃油品质:加强车用燃油品质监管,提高燃油标准,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物。(3)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逐步替代传统燃油汽车,降低污染物排放。(4)加强尾气治理:对在用机动车实施严格排放检测,加强尾气净化装置的安装和使用,降低排放污染物。(5)严格执法监管:加强对机动车排放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排放超标车辆。第三节农业污染源控制1.1.22控制目标本节旨在降低农业污染源排放,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康。1.1.23控制措施(1)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广高效农业技术,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2)推广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减少农业面源污染。(3)加强农业污染治理: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4)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引导农民参与农业污染防治。(5)完善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农业环保政策法规,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的管理和执法力度。第五章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第一节产业结构调整1.1.24基本原则产业结构调整应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减少污染物排放为核心,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绿色、低碳方向发展。1.1.25主要措施(1)严格环境准入,限制高污染、高耗能项目的发展,鼓励清洁生产、循环经济项目。(2)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升级。(3)发展绿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4)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5)加强区域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减少大气污染传输。第二节能源结构调整1.1.26基本原则能源结构调整应以保障能源安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为目标,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低碳、高效方向发展。1.1.27主要措施(1)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降低煤炭消费。(2)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能源输送和调配能力。(3)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5)加强能源需求侧管理,引导能源消费方式转变。第三节城市绿化与生态修复1.1.28基本原则城市绿化与生态修复应遵循生态优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大气环境为目标。1.1.29主要措施(1)加强城市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加城市绿地面积。(2)推进生态修复,恢复受损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3)加强城市河道、湖泊治理,提高水体自净能力。(4)开展城市扬尘污染治理,提高道路清扫保洁质量。(5)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及时发觉和处理环境污染问题。(6)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参与大气污染防治的良好氛围。第六章应急处置与救援第一节应急组织体系1.1.30应急指挥机构(1)建立大气污染防治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应急处置工作。(2)指挥部由市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1.1.31应急办公室(1)在应急指挥部下设立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2)应急办公室设在市生态环境局,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1.1.32应急小组(1)根据大气污染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影响范围,设立相应的应急小组。(2)各应急小组由相关部门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具体应急处置工作。1.1.33成员单位(1)成员单位包括市生态环境局、市气象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等相关部门。(2)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第二节应急处置流程1.1.34预警与报告(1)当发生大气污染事件时,相关部门应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2)应急指挥部根据事件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1.1.35应急响应(1)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后,各应急小组立即行动,按照预案要求开展应急处置工作。(2)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大气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1.1.36现场处置(1)应急小组赶赴现场,了解污染源、污染程度等信息,制定具体的应急处置方案。(2)根据现场情况,采取隔离、疏散、救治等措施,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1.1.37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1)应急指挥部负责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通报污染事件进展、应急处置情况等。(2)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避免引起社会恐慌。1.1.38善后处理(1)污染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组织开展善后处理工作,包括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2)对应急处置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整改,提高应急能力。第三节应急救援队伍1.1.39专业救援队伍(1)建立大气污染防治专业救援队伍,负责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2)专业救援队伍由生态环境、气象、卫生、应急等专业人员组成。1.1.40志愿者队伍(1)组织志愿者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公众参与度。(2)志愿者队伍负责协助专业救援队伍,开展宣传教育、信息收集等工作。1.1.41培训与演练(1)定期对专业救援队伍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2)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实战效果,提高应急响应速度。1.1.42救援物资保障(1)建立大气污染防治救援物资储备制度,保证应急处置过程中物资充足。(2)定期检查救援物资,保证其功能良好、随时可用。第七章信息报告与发布第一节信息报告制度1.1.43目的与意义为保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应对大气污染事件的效率,保证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特制定本信息报告制度。本制度旨在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程序和要求,保证大气污染防治相关信息能够迅速、有效地传递至相关部门。1.1.44报告内容(1)大气污染事件的基本情况,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等;(2)事件发展趋势及可能产生的影响;(3)已采取的应急措施及效果;(4)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及建议。1.1.45报告程序(1)各级环保部门应建立健全信息报告机制,明确报告责任人;(2)报告责任人应在第一时间将相关信息报告给上级环保部门;(3)上级环保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进行核实,并根据实际情况逐级上报;(4)对于重大大气污染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同级人民报告。1.1.46报告要求(1)报告内容应真实、准确、完整;(2)报告应及时,不得迟报、漏报、谎报;(3)报告时应注重信息的保密性,避免泄露敏感信息。第二节信息发布渠道1.1.47发布原则(1)保证信息发布的权威性、准确性、及时性;(2)注重信息的可读性和易懂性;(3)保障信息发布的安全性和保密性。1.1.48发布渠道(1)网站:作为官方发布平台,发布大气污染防治相关信息;(2)传统媒体: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进行信息发布;(3)社交媒体:利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推送;(4)新闻发布会:定期或不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动态。第三节信息共享与交流1.1.49共享原则(1)保证信息共享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2)注重信息的保密性,遵循相关法律法规;(3)保障信息共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1.50共享范围(1)各级环保部门之间;(2)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3)部门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之间。1.1.51共享方式(1)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资源互联互通;(2)通过会议、培训、交流等形式,促进信息共享;(3)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1.1.52交流机制(1)建立大气污染防治信息交流制度,明确交流内容、频率和方式;(2)开展跨区域、跨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合作;(3)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参与信息交流,发挥社会力量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的作用。第八章责任与考核第一节部门职责划分1.1.53环境保护部门(1)负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2)组织制定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政策和标准,指导各地大气污染防治工作。(3)负责大气环境质量的监测、预警和评估工作,及时发布相关信息。(4)对大气污染源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估,依法查处大气污染违法行为。1.1.54发展和改革部门(1)负责将大气污染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协调相关部门推进能源结构调整。(2)负责对重点耗能企业进行监管,推动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3)指导和督促各地落实大气污染防治项目,保证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1.1.55经济和信息化部门(1)负责指导企业进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2)负责对重点污染源企业进行监管,保证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3)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1.1.5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1)负责对建筑工地、房地产开发项目等施工现场进行监管,保证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落实。(2)负责对城市绿化、道路清扫等公共设施进行管理,降低扬尘污染。(3)负责对城市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监管,防止污水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1.1.57交通运输部门(1)负责对机动车排放进行监管,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2)负责对港口、码头等交通枢纽进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监管。(3)负责对道路扬尘污染进行治理,提高道路清扫保洁水平。第二节考核评价体系1.1.58考核原则(1)坚持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原则,保证考核结果真实反映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2)坚持动态调整、持续改进的原则,根据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和工作任务的变化,及时调整考核指标和权重。1.1.59考核内容(1)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包括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率、PM2.5和PM10平均浓度等指标。(2)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包括污染源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率、污染物排放浓度达标率等指标。(3)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执行情况、政策落实情况等指标。(4)项目实施情况:包括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完成率、投资完成情况等指标。1.1.60考核方法(1)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以定量考核为主,定性考核为辅。(2)采用年度考核与阶段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定期评估。(3)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考核工作效率。1.1.61考核结果应用(1)考核结果作为对各地、各部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的重要评价依据。(2)对考核结果优秀的地区和部门给予表彰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地区和部门进行通报批评。(3)将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作为选拔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第九章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第一节法律法规体系1.1.62法律法规的制定为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我国依据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层面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原则、目标和措施。(2)地方性法规:各省市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如《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上海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具体规定。(3)部门规章: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应的部门规章,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细化。1.1.63法律法规的执行(1)部门监管:各级及相关部门负责对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管,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2)企业自律:企业应严格遵守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加强内部管理,保证排放符合国家标准。(3)社会监督:鼓励公众、环保组织等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对违法行为进行举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第二节政策支持措施1.1.64财政支持政策(1)加大财政投入:应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发、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等。(2)税收优惠:对大气污染防治项目给予税收优惠,鼓励企业投入大气污染防治领域。1.1.65金融支持政策(1)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对大气污染防治项目提供优惠信贷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保险保障:推动保险公司开发大气污染责任保险产品,为企业提供风险保障。1.1.66技术支持政策(1)技术研发:支持大气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2)技术推广:推广先进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提高污染治理效果。1.1.67市场支持政策(1)绿色采购:鼓励企事业单位优先采购绿色、环保产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2)绿色出行:推广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等绿色出行方式,减少大气污染排放。1.1.68宣传教育政策(1)宣传普及:加强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