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应急响应预案_第1页
地震灾害应急响应预案_第2页
地震灾害应急响应预案_第3页
地震灾害应急响应预案_第4页
地震灾害应急响应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震灾害应急响应预案TOC\o"1-2"\h\u21742第一章地震灾害应急响应预案概述 3291601.1预案编制目的与依据 354141.1.1编制目的 3285111.1.2编制依据 3157551.1.3适用范围 46211.1.4原则 45063第二章地震灾害预警与监测 4136121.1.5概述 4123701.1.6地震预警系统的构成 4168531.1.7地震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 5249881.1.8地震监测 5117201.1.9地震信息报送 53438第三章应急组织指挥体系 635661.1.10应急指挥机构级别 6108251.1.11应急指挥机构组成 6181941.1.12应急指挥机构设置 6309321.1.13省级应急指挥机构职责 6292241.1.14市级应急指挥机构职责 796181.1.15县级应急指挥机构职责 72964第四章应急响应级别与行动 7321221.1.16响应级别设定 735751.1.17响应级别划分依据 7297371.1.18响应级别划分流程 7235581.1.19响应行动启动条件 8288671.1.20响应行动启动流程 8149691.1.21响应行动实施要求 816067第五章灾害评估与救援力量调度 8251081.1.22地震灾害基本情况评估 8108141.1.23受灾情况评估 9131451.1.24灾害需求分析 9193131.1.25灾害评估方法与技术 982901.1.26救援力量调度 9254891.1.27救援力量协调 9181631.1.28救援力量保障 9320461.1.29救援力量动态调整 917356第六章救援队伍与装备保障 10216801.1.30救援队伍组成 10209201.1.31救援队伍培训与演练 10291081.1.32救援队伍调度与指挥 1066421.1.33救援装备配置 10246591.1.34救援物资储备 1022601.1.35救援物资运输与分发 11126931.1.36救援装备与物资保障协调 1120724第七章灾害现场救援与处置 11257661.1.37救援力量调度 11225431.1建立灾害现场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救援力量的统一指挥调度。 1198621.2根据地震灾害的严重程度,合理分配救援力量,保证救援资源的高效利用。 11257221.3调动消防、武警、公安、卫生、交通、通信等专业救援队伍,迅速抵达灾害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1110901.3.1救援行动开展 11222572.1救援队伍按照各自职责,迅速开展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物资转运等救援工作。 11194542.2救援队伍在搜救过程中,要保证自身安全,避免发生次生灾害。 11235442.3救援队伍要充分利用无人机、雷达、红外线等先进技术,提高搜救效率。 11315802.3.1救援物资保障 1164423.1救援指挥部要加强对救援物资的调度和分配,保证救援队伍的物资需求。 11199683.2救援队伍要合理使用救援物资,避免浪费。 11159203.3救援队伍在救援过程中,要注重对救援物资的回收和利用。 11218203.3.1灾害现场秩序维护 12241131.1救援指挥部要设立现场秩序维护组,负责灾害现场的安全保卫和交通疏导。 1226121.2救援队伍要配合现场秩序维护组,保证救援通道畅通。 12240561.3对灾害现场周边人员进行疏散,保证人员安全。 1256171.3.1灾害现场医疗救治 12256422.1救援队伍要迅速设立医疗救治点,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治。 12100452.2救援队伍要充分利用医疗资源,保证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12256612.3救援队伍要密切关注伤员病情,及时转送至后方医院。 12113322.3.1灾害现场基础设施恢复 12251013.1救援队伍要尽快恢复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保障居民基本生活。 12138953.2救援队伍要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巡查,保证恢复后的设施安全运行。 12151763.3救援队伍要协助当地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助力灾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1216362第八章灾害应急避险与疏散 12279093.3.1应急避险措施 1248311.1避险指示发布:地震发生时,各级和相关部门应及时发布避险指示,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保证避险信息迅速传达到每一位居民。 12161921.2避险方式选择:根据地震级别、建筑结构、地形地貌等因素,合理选择避险方式。主要包括: 12122861.3应急避险注意事项: 12197341.3.1疏散措施 13299602.1疏散路线规划:根据地形地貌、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规划疏散路线,保证疏散过程有序、高效。 13225122.2疏散组织与指挥:各级和相关部门要成立疏散指挥部,明确疏散任务、责任和流程,保证疏散工作有序进行。 13219342.3疏散设施保障:配备足够的疏散车辆、急救设备、通讯设备等,保证疏散过程中人员安全和信息畅通。 1312832.4疏散注意事项: 13270192.4.1疏散场地保障 13245231.1确定疏散场地:根据人口密度、建筑分布、地形地貌等因素,合理确定疏散场地。疏散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 13243721.2疏散场地设施建设:在疏散场地建设必要的设施,包括: 1344631.2.1疏散设施保障 1393582.1疏散车辆保障:根据疏散需求,配备足够的疏散车辆,保证疏散过程中人员安全、快捷地抵达疏散场地。 13317892.2急救设备保障:配备急救包、担架、氧气袋等急救设备,保证在疏散过程中对伤员进行及时救治。 14222802.3通讯设备保障:配备无线通讯设备,保证疏散过程中各级指挥部、现场救援人员与外界保持通讯畅通。 1490262.4防护设施保障:在疏散场地设置防护设施,如警戒线、防护网等,保证疏散人员的安全。 1425192第九章灾后重建与恢复 14191722.4.1重建规划原则 14110912.4.2重建规划内容 14228622.4.3重建实施步骤 14191242.4.4灾后恢复政策 1522872.4.5扶持政策 1518855第十章应急预案演练与培训 15156672.4.6演练目的 1524682.4.7演练组织 1657652.4.8演练实施 1689422.4.9培训对象 1619192.4.10培训内容 1650172.4.11培训方式 16318342.4.12宣传措施 17第一章地震灾害应急响应预案概述1.1预案编制目的与依据1.1.1编制目的本预案旨在明确地震灾害应急响应的组织体系、响应流程、救援措施及物资保障等关键环节,保证在地震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1.1.2编制依据(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2)国家及地方地震应急预案、相关规定和标准;(3)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与预测研究成果;(4)历史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经验与教训;(5)当地实际情况及相关部门职责分工。第二节预案适用范围与原则1.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行政区域内地震灾害的应急响应工作,包括地震灾害预警、应急救援、恢复重建等阶段。1.1.4原则(1)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地震灾害应急响应过程中,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保证各级部门和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形成合力。(2)快速响应、有序救援。地震灾害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有序组织救援队伍和物资,保证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3)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根据地震灾害特点,科学制定救援方案,精准实施救援措施,提高救援效果。(4)全民参与、社会共治。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形成全民参与的格局。(5)资源整合、保障有力。整合各类资源,保证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和技术保障到位,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提供有力支撑。第二章地震灾害预警与监测第一节地震预警系统介绍1.1.5概述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旨在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技术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地震波,预测地震的到达时间和强度,为和公众提供紧急预警信息。地震预警系统的建立旨在为震区居民、企业和部门提供宝贵的时间,以便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1.1.6地震预警系统的构成(1)地震监测台网:负责实时监测地震波的传播,收集地震数据。(2)地震预警中心: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预警信息。(3)通信网络:将预警信息迅速传递给部门、企业和公众。(4)预警发布系统:通过多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包括手机短信、电视、广播等。1.1.7地震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1)监测地震波:地震预警系统通过地震监测台网实时监测地震波的传播,包括P波和S波。(2)数据处理:地震预警中心对收集到的地震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确定地震的位置、震级和传播速度等参数。(3)预警信息:根据地震参数,地震预警中心预警信息,包括地震到达时间、预计烈度等。(4)预警信息发布:通过通信网络和预警发布系统,将预警信息迅速传递给部门、企业和公众。第二节地震监测与信息报送1.1.8地震监测(1)地震监测任务:地震监测是地震预警系统的基础,主要包括地震观测、地震速报和地震分析预报。(2)地震监测手段:地震监测手段主要包括地震台网、地震观测台、地震遥测台等。(3)地震监测内容:地震监测内容包括地震波形、地震位置、地震震级、地震烈度等。1.1.9地震信息报送(1)地震信息报送原则:地震信息报送应遵循准确性、及时性、连续性和安全性原则。(2)地震信息报送流程:(1)地震监测台网发觉地震异常,立即进行初步分析,确定地震参数。(2)地震预警中心对地震参数进行核实,地震信息。(3)地震预警中心将地震信息报送部门、企业和公众。(4)部门、企业和公众根据地震信息,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3)地震信息报送渠道:地震信息报送渠道包括手机短信、电视、广播、互联网等。部门、企业和公众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接收渠道。第三章应急组织指挥体系第一节应急指挥机构设置1.1.10应急指挥机构级别根据地震灾害的严重程度,应急指挥机构分为以下三个级别:(1)省级应急指挥机构;(2)市级应急指挥机构;(3)县级应急指挥机构。1.1.11应急指挥机构组成(1)省级应急指挥机构:由省人民有关部门、省军区、武警部队、地震局、消防部门等组成;(2)市级应急指挥机构:由市人民有关部门、市军区、武警部队、地震局、消防部门等组成;(3)县级应急指挥机构:由县人民有关部门、县人武部、武警部队、地震局、消防部门等组成。1.1.12应急指挥机构设置(1)省级应急指挥机构:设立省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省地震局;(2)市级应急指挥机构:设立市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地震局;(3)县级应急指挥机构:设立县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地震局。第二节应急指挥机构职责1.1.13省级应急指挥机构职责(1)制定和组织实施全省地震灾害应急响应预案;(2)指导和协调市、县地震灾害应急工作;(3)统一指挥、调度全省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力量;(4)组织开展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保障;(5)及时向国家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震情和救援情况;(6)负责全省地震灾害应急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1.1.14市级应急指挥机构职责(1)制定和组织实施全市地震灾害应急响应预案;(2)指导和协调县级地震灾害应急工作;(3)组织实施市级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行动;(4)负责市级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保障;(5)及时向省级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震情和救援情况;(6)负责全市地震灾害应急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1.1.15县级应急指挥机构职责(1)制定和组织实施县级地震灾害应急响应预案;(2)组织实施县级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行动;(3)负责县级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物资的调配和保障;(4)及时向市级地震灾害应急指挥部报告震情和救援情况;(5)负责县级地震灾害应急宣传教育、培训和演练;(6)协调当地各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第四章应急响应级别与行动第一节应急响应级别划分1.1.16响应级别设定根据地震灾害的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应急响应级别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依次对应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地震灾害。1.1.17响应级别划分依据(1)地震灾害等级:按照国家地震局发布的地震灾害等级划分标准,将地震灾害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个等级。(2)影响范围:地震灾害影响范围包括震中周边地区和可能受到波及的其他地区。(3)紧急程度:根据地震灾害的紧急程度,结合震后救援需求,确定应急响应级别。1.1.18响应级别划分流程(1)省级应急管理部门根据地震灾害等级、影响范围和紧急程度,提出应急响应级别建议。(2)省审批应急响应级别建议,并报国家应急管理部门备案。(3)国家应急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急响应级别进行调控。第二节应急响应行动启动1.1.19响应行动启动条件(1)当地震灾害达到相应级别的划分标准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行动。(2)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在地震发生后,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灾情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应急响应级别建议。(3)省根据应急响应级别建议,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行动。1.1.20响应行动启动流程(1)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向省报告地震灾害情况和应急响应级别建议。(2)省审批应急响应级别建议,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行动。(3)省级应急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按照应急响应行动方案,开展救援、疏散、安置、恢复等各项工作。(4)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及时向上级报告应急响应行动进展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应急响应级别。1.1.21响应行动实施要求(1)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要严格按照应急响应级别要求,迅速行动,全力以赴投入救援工作。(2)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形成合力,保证应急响应行动高效有序。(3)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维护社会稳定。(4)注重救援人员安全,保证救援行动科学、安全、有序进行。第五章灾害评估与救援力量调度第一节灾害评估与需求分析灾害评估是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旨在快速、准确地掌握受灾情况,为救援力量调度提供科学依据。灾害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1.22地震灾害基本情况评估(1)地震震级、烈度、发震时间、地点等参数的获取与分析。(2)地震影响范围、地震烈度分布图的制作。1.1.23受灾情况评估(1)受灾人口、受灾家庭、受灾地区基础设施损坏情况的统计。(2)受灾地区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等生命线工程受损情况评估。1.1.24灾害需求分析(1)根据受灾情况评估结果,分析受灾地区在救援、安置、重建等方面的需求。(2)结合受灾地区资源条件,确定救援物资、人员、设备等需求。1.1.25灾害评估方法与技术(1)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快速获取地震灾害信息。(2)采取现场调查、无人机侦察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受灾情况。第二节救援力量调度与协调救援力量调度与协调是地震灾害应急响应工作的关键环节,旨在合理配置救援资源,提高救援效率。以下为救援力量调度与协调的主要内容:1.1.26救援力量调度(1)根据灾害评估结果,制定救援力量调度方案,明确救援任务、力量部署、行动路线等。(2)优化救援力量配置,保证救援力量迅速、有序地投入到受灾地区。1.1.27救援力量协调(1)建立救援力量协调机制,加强与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的沟通协作。(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保证救援力量协调一致、高效运转。1.1.28救援力量保障(1)提前做好救援物资、设备、人员等准备工作,保证救援力量迅速投入使用。(2)加强救援力量后勤保障,保证救援人员的生活、医疗、安全等需求得到满足。1.1.29救援力量动态调整(1)根据受灾地区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救援力量部署,保证救援工作有序进行。(2)针对救援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救援力量,提高救援效果。第六章救援队伍与装备保障第一节救援队伍建设1.1.30救援队伍组成(1)救援队伍主要由消防、武警、公安、卫生、交通、通信、电力等专业救援队伍组成,同时吸纳社会救援力量参与。(2)救援队伍应具备较强的地震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包括搜救、医疗救护、基础设施抢修、物资分发、心理援助等。1.1.31救援队伍培训与演练(1)救援队伍应定期开展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培训,提高队员的救援技能和协同作战能力。(2)救援队伍应定期组织地震灾害应急救援演练,检验队伍的应急响应能力。1.1.32救援队伍调度与指挥(1)救援队伍调度应遵循“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同作战”的原则,保证救援行动有序、高效。(2)救援队伍指挥中心应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分析、发布和指挥调度系统,保证救援指令的及时、准确传达。第二节救援装备与物资保障1.1.33救援装备配置(1)救援队伍应根据地震灾害特点,配备搜救、救护、通信、照明、防护等必备装备。(2)救援装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设备功能良好。1.1.34救援物资储备(1)救援物资主要包括食品、药品、帐篷、毛毯、衣物、手电筒、发电机等生活及应急物资。(2)救援物资储备应遵循“分类、分区、分级”原则,保证物资的合理分配和快速调度。1.1.35救援物资运输与分发(1)救援物资运输应充分利用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保证物资迅速到达灾区。(2)救援物资分发应遵循“先急后缓、重点保障”的原则,保证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1.1.36救援装备与物资保障协调(1)救援队伍与物资保障部门应建立紧密的协调机制,保证救援装备与物资的及时供应。(2)救援队伍应与当地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共同开展救援装备与物资保障工作。第七章灾害现场救援与处置第一节灾害现场救援行动1.1.37救援力量调度1.1建立灾害现场救援指挥部,负责现场救援力量的统一指挥调度。1.2根据地震灾害的严重程度,合理分配救援力量,保证救援资源的高效利用。1.3调动消防、武警、公安、卫生、交通、通信等专业救援队伍,迅速抵达灾害现场开展救援工作。1.3.1救援行动开展2.1救援队伍按照各自职责,迅速开展人员搜救、伤员救治、物资转运等救援工作。2.2救援队伍在搜救过程中,要保证自身安全,避免发生次生灾害。2.3救援队伍要充分利用无人机、雷达、红外线等先进技术,提高搜救效率。2.3.1救援物资保障3.1救援指挥部要加强对救援物资的调度和分配,保证救援队伍的物资需求。3.2救援队伍要合理使用救援物资,避免浪费。3.3救援队伍在救援过程中,要注重对救援物资的回收和利用。第二节灾害现场处置与恢复3.3.1灾害现场秩序维护1.1救援指挥部要设立现场秩序维护组,负责灾害现场的安全保卫和交通疏导。1.2救援队伍要配合现场秩序维护组,保证救援通道畅通。1.3对灾害现场周边人员进行疏散,保证人员安全。1.3.1灾害现场医疗救治2.1救援队伍要迅速设立医疗救治点,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治。2.2救援队伍要充分利用医疗资源,保证伤员得到及时救治。2.3救援队伍要密切关注伤员病情,及时转送至后方医院。2.3.1灾害现场基础设施恢复3.1救援队伍要尽快恢复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保障居民基本生活。3.2救援队伍要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巡查,保证恢复后的设施安全运行。3.3救援队伍要协助当地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助力灾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第八章灾害应急避险与疏散第一节应急避险与疏散措施3.3.1应急避险措施1.1避险指示发布:地震发生时,各级和相关部门应及时发布避险指示,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多种渠道,保证避险信息迅速传达到每一位居民。1.2避险方式选择:根据地震级别、建筑结构、地形地貌等因素,合理选择避险方式。主要包括:(1)室内避险:在家中或办公场所采取蹲下、护头、靠墙等避险姿势;(2)室外避险:迅速逃离高大建筑、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地带,选择空旷、安全的地带避险;(3)紧急疏散:在地震发生时,及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至安全地带。1.3应急避险注意事项:(1)保持冷静,遵循现场指挥,不慌不乱;(2)尽量避免使用电梯,选择楼梯或安全出口;(3)保护头部,避免被坠物砸伤;(4)注意防火、防电、防毒等次生灾害。1.3.1疏散措施2.1疏散路线规划:根据地形地貌、交通状况等因素,合理规划疏散路线,保证疏散过程有序、高效。2.2疏散组织与指挥:各级和相关部门要成立疏散指挥部,明确疏散任务、责任和流程,保证疏散工作有序进行。2.3疏散设施保障:配备足够的疏散车辆、急救设备、通讯设备等,保证疏散过程中人员安全和信息畅通。2.4疏散注意事项:(1)遵循现场指挥,有序疏散;(2)保证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得到妥善安置;(3)注意防范次生灾害,如火灾、山体滑坡等;(4)及时向上级报告疏散情况,保证信息准确、及时。第二节疏散场地与设施保障2.4.1疏散场地保障1.1确定疏散场地:根据人口密度、建筑分布、地形地貌等因素,合理确定疏散场地。疏散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1)面积宽敞,能满足大量人员疏散需求;(2)地势平坦,易于搭建临时设施;(3)交通便利,便于疏散和救援车辆进出;(4)远离高大建筑、危险源等潜在危险区域。1.2疏散场地设施建设:在疏散场地建设必要的设施,包括:(1)临时住所:为疏散人员提供临时住所,保证基本生活需求;(2)医疗救护点:设立医疗救护点,为伤员提供及时救治;(3)生活服务设施:提供餐饮、卫生、供暖等生活服务;(4)通讯设施:保证疏散场地与外界保持通讯畅通。1.2.1疏散设施保障2.1疏散车辆保障:根据疏散需求,配备足够的疏散车辆,保证疏散过程中人员安全、快捷地抵达疏散场地。2.2急救设备保障:配备急救包、担架、氧气袋等急救设备,保证在疏散过程中对伤员进行及时救治。2.3通讯设备保障:配备无线通讯设备,保证疏散过程中各级指挥部、现场救援人员与外界保持通讯畅通。2.4防护设施保障:在疏散场地设置防护设施,如警戒线、防护网等,保证疏散人员的安全。第九章灾后重建与恢复第一节重建规划与实施2.4.1重建规划原则灾后重建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规划:以地震灾害评估为基础,充分考虑地质条件、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等因素,科学制定重建规划。(2)安全优先:保证重建区域的安全,避免未来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影响。(3)功能完善:重建项目应具备完善的功能,满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4)环保节约: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提高重建项目的资源利用效率。2.4.2重建规划内容(1)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分重建区域,确定建筑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生态用地等。(2)城乡布局规划:优化城乡布局,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受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3)基础设施规划:完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提高受灾地区的防灾减灾能力。(4)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受灾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2.4.3重建实施步骤(1)制定重建实施方案:根据重建规划,明确重建目标、任务、进度和责任主体。(2)组织实施:各级及相关部门按照实施方案,组织受灾地区开展重建工作。(3)监督管理:对重建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保证重建质量、安全和进度。第二节灾后恢复与扶持政策2.4.4灾后恢复政策(1)住房恢复:对受灾群众住房进行恢复重建,保证受灾群众有安全、舒适的住所。(2)产业恢复:扶持受灾地区产业发展,帮助受灾企业恢复生产,促进就业。(3)基础设施恢复:及时修复受灾地区基础设施,保障受灾群众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