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科目授课时间节次--年—月—日(星期——)第—节指导教师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题目(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古诗词诵读《桂枝香金陵怀古》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设计思路本节课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桂枝香金陵怀古》为教学内容,旨在通过诵读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并感悟古诗词的意蕴。课程设计围绕诗歌的背景、情感、艺术特色等核心要点展开,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鉴赏古诗词的方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审美鉴赏能力,确保教学目标与课本内容紧密关联,符合教学实际需求。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核心素养目标分析如下: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学生能够准确朗读并背诵《桂枝香金陵怀古》,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培养学生通过诗词感悟作者的情感,分析诗歌的审美特色;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使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历史背景,理解金陵怀古的文化内涵;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提升审美情趣和创造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古诗词的基础知识,包括诗词的基本格式、常见的修辞手法以及一些著名的古诗词作品。此外,学生对于《桂枝香金陵怀古》的作者王安石及其时代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于古诗词通常抱有一定的兴趣,尤其是对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的诗词。在能力方面,学生能够阅读并理解一定难度的古文,具备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在风格上,学生可能更倾向于通过讨论、互动和实践来学习,对直观和生动的教学方式更为敏感。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理解《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深层含义时可能会遇到困难,尤其是对诗词中的典故、隐喻和文化背景的理解。此外,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感也是学生可能需要克服的挑战。对于一些抽象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启发才能深入理解。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课程进度自学和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朗读录音、相关历史背景资料、诗人简介等电子文档,以及古诗词鉴赏的PPT课件。
3.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小组讨论区,每组配备必要的学习用品,如白板、便签纸等,以便于学生讨论和记录。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5分钟)
详细内容: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词知识,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怀古诗词?怀古诗词通常表达了哪些情感?”接着介绍《桂枝香金陵怀古》的作者王安石及其创作背景,引发学生对新课内容的兴趣。
2.新课讲授(15分钟)
详细内容:
(1)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让学生注意诗歌的格律特点,如“前四句描写金陵风景,后四句抒发怀古之情,诗歌采用了什么韵脚?”
(2)解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如“‘六朝旧事随流水’一句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一意象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3)探讨诗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如“‘金陵怀古’这一主题在古代诗词中有着怎样的传统?王安石是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的?”
3.实践活动(10分钟)
详细内容:
(1)分组朗读: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择诗歌中的某一句或某一段进行朗读,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2)意象描绘:学生根据诗歌中的意象,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绘,如“‘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这一景象在你脑海中呈现怎样的画面?”
(3)情感体验: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表达诗歌中的情感,如“如果你是诗人,面对六朝旧事,你会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详细内容举例回答:
(1)诗歌的主题:小组讨论《桂枝香金陵怀古》的主题思想,举例回答“这首诗歌主要表达了哪些怀古之情?哪些诗句体现了这种情感?”
(2)诗歌的意象:小组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举例回答“诗歌中出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分别代表了什么?”
(3)诗歌的修辞:小组探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举例回答“诗歌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如何增强了诗歌的表达效果?”
5.总结回顾(5分钟)
详细内容: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如《桂枝香金陵怀古》的主题思想、意象和修辞手法等,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同时,针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观点进行点评和归纳,确保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桂枝香金陵怀古》,掌握了古诗词的韵律和节奏,能够准确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更加准确、流畅。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生能够深入分析《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情感内涵和艺术特色,通过对比分析,理解作者在诗歌中表达的怀古之情。在思考问题时,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出发,形成自己的见解。
3.文化传承与理解:学生了解到了金陵怀古这一主题在古代诗词中的传统,以及王安石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如何继承和创新。学生能够结合诗歌内容,理解古代文化背景,增强文化自信。
4.审美鉴赏与创造: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升了对古诗词的审美情趣,能够从诗歌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同时,学生在自己的创作中,能够借鉴《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写作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5.学习兴趣与动力:学生在学习《桂枝香金陵怀古》的过程中,对古诗词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活跃。
6.团队协作与沟通: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能够积极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7.知识迁移与应用:学生能够将本节课所学的古诗词知识和方法,运用到其他古诗词的学习中,如对其他怀古诗词的鉴赏和分析,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8.自主学习与反思:学生在课后能够自主复习《桂枝香金陵怀古》,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深入思考诗歌的内涵。同时,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典型例题讲解1.题型一:意象分析
题目:《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答案:这两句描绘了金陵的壮丽景色,江水清澈如白练,山峰苍翠欲滴,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2.题型二:修辞手法分析
题目: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诗人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答案:诗人运用了比喻(如“千里澄江似练”)、拟人(如“翠峰如簇”)等修辞手法,通过形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题型三:情感分析
题目:《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诗人对六朝旧事的态度是怎样的?
答案:诗人对六朝旧事表现出深深的怀念和感伤,通过对金陵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自己对历史沧桑的感慨。
4.题型四:结构分析
题目:《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前四句和后四句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前四句主要描写金陵的自然景色,后四句则转向怀古之情,结构上前呼后应,内容上由景及情,形成了完整的诗歌结构。
5.题型五:文化背景分析
题目:《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提到的“六朝”指的是哪六个朝代?它们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答案:“六朝”指的是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这些朝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其历史文化遗迹至今仍为人们所关注和怀念。内容逻辑关系①诗歌结构与主题逻辑:
-重点知识点:诗歌的起承转合结构。
-重点词句:《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景与情之间形成了自然的过渡。
②意象与情感逻辑:
-重点知识点:意象与情感的关系。
-重点词句:“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描绘了金陵的美景,而“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则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
③修辞与意境逻辑:
-重点知识点:修辞手法对意境的营造作用。
-重点词句:如“千里澄江似练”中的比喻,以及“但寒烟、芳草凝绿”中的拟人,都为诗歌营造了深邃的意境。课堂1.课堂评价:
-提问: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桂枝香金陵怀古》的理解程度,如询问学生对诗句的具体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等,以此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观察: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否能与同学有效互动,以及是否专注于课堂内容。
-测试: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以通过小测验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点的掌握,如诗歌的结构、意象、修辞等。
教师在课堂评价中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如对古诗词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修辞手法的识别不准确等,并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作业评价:
-批改: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仔细批改,关注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对知识点的运用。
-点评:在作业批改后,教师会给出具体的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对诗句的解读是否到位、分析是否合逻辑等。
-反馈:教师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评价结果,鼓励学生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修正。
-鼓励:对于学生的进步和亮点,教师会给予积极的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通过作业评价,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吸收和运用情况,同时,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检验。教师会根据作业评价的结果,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在《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教学中,我尝试引入多媒体资源,如播放古风音乐和展示金陵风景的图片,以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提高他们对古诗词的审美情趣。
2.我采用了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讨论热情,也促进了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在教学管理方面,我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时容易偏离主题,导致课堂纪律稍显松散。
2.在教学方法上,我可能过于依赖多媒体资源,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如板书和口头讲解。
3.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蜗牛音乐课件
- 养成教育内容
- 都安瑶族自治县2025届小升初数学高频考点检测卷含解析
- 山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康复医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茶陵三中2025届高三3月统一练习(一)物理试题含解析
- 路面挡墙施工方案
- 光纤灯 施工方案
- 教育培训行业企业文化
- 手术室无菌技术操作
- 2025导游证-《政策与法律法规》考前冲刺备考速记速练300题-含答案
- 《界面设计》校考复习题库(汇总版)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实施以数据处理与应用为例
- 试验室标准化上墙标牌
- 外科学 第14讲肝脏疾病(英文)
- 综合实践课《治理校园噪声》说课
- 八年级(下)英语人教版Unit4单元全套课件
- 品管圈PDCA循环在抢救车管理中的运用成品课件
- 施工周进度计划表
- 肩关节解剖优质课件
-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表
- 湖北省黄冈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