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测试A卷·基础卷】(后附答案解析)-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单元速记•巧练(部编版)_第1页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测试A卷·基础卷】(后附答案解析)-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单元速记•巧练(部编版)_第2页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测试A卷·基础卷】(后附答案解析)-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单元速记•巧练(部编版)_第3页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测试A卷·基础卷】(后附答案解析)-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单元速记•巧练(部编版)_第4页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测试A卷·基础卷】(后附答案解析)-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单元速记•巧练(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A卷·基础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贾谊的《过秦论》中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A.张角、张陵 B.王莽、刘秀 C.陈胜、吴广 D.项羽、刘邦2.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A.秦朝 B.东晋 C.西汉 D.西周3.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传统的中医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下著作奠定了中医治疗学基础的是(

)A.《伤寒杂病论》 B.《史记》 C.《道德经》 D.《汉书》4.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皇之治 D.贞观之治5.汉武帝时,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下令废除旧的钱币,改铸(

)A.圆形方孔半两钱 B.五铢钱C.铲形币 D.人民币6.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A.修了万里长城 B.发明印刷术 C.改进造纸术 D.创立道教7.古代皇帝的诏书中常常出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字样,“皇帝”的称谓最早出现于(

)A.夏朝 B.战国 C.秦朝 D.汉朝8.有史学家指出,它以一种温和的方式适应了当时大一统皇权构建的需要,使汉王朝摆脱了地方诸侯尾大不掉的困境。文中的“它”指的是(

)A.实行“推恩令” B.加强思想控制 C.推行盐铁官营 D.统一度量衡9.《史记》记载:“汉朝开国以来七十多年,国家安定,只要没有洪涝和干旱灾祸,百姓就人人饱暖,家家富裕。”汉初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秦始皇的横征暴敛 B.农民起义的打击C.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D.光武中兴的出现评卷人得分二、综合题(共2小题,第10题16分,第11题17分,共33分)10.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咸阳的街头,一位来自遥远的楚国商人准备出售他的千里马,他选好了位置,放下行李高声喊道:“卖‘母’吆,良种的千里‘母’吆”。可是没有人听懂他在吆喝什么,无奈之下,他只好拿出纸笔写下一个大大的“马”字,围观的人看了之后更加不知所以然。这时来了位曾经到过楚国的商人向人们解释说是卖马的,大家这才恍然大悟……材料二

战国时,有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裙。她去齐国旅游时,又叫齐国的裁缝做了一条同样尺寸的裙子,取货时发现:竟然是超短裙!付款时裁缝又拒收她的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材料三

秦王(始皇)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做事,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百姓庶民,抛弃以仁义治天下的政策,树立个人权威,禁除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治民,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根本。——译编自贾谊《过秦论》(1)材料一、二所述现象秦统一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此问题?(6分)(2)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什么货币?还规定把什么作为全国规范文字?(4分)(3)你认为秦统一后采取的措施有何作用?(4分)(4)你是否同意材料三作者对秦始皇的评价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5分)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四匹毛色一样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上)》(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初期的社会状况。请结合材料说明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两点即可)。(6分)材料二:他(汉高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汉文帝和汉景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他们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并比较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措施的相同之处。(两点即可)(4分)材料四: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3)材料二、材料三的内容与材料四反映的现象之间是什么关系?历史上把文景时期的统治局面称为什么?(4分)1.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9年的秦末农民大起义,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陈胜、吴广,C项正确;张角、张陵领导的是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排除A项;王莽、刘秀是西汉末年的历史人物,排除B项;项羽、刘邦响应了陈胜、吴广起义,并推翻了秦朝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2.C【详解】根据题干的“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结合所学可知,张骞通西域后,内地和西域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往来商旅,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证明了新疆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C项正确;秦朝时期,西域还未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排除A项;东晋出现时间晚于西汉,排除B项;西周时期,西域还未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排除D项。故选C项。3.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名医,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著作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A项正确;《史记》、《汉书》均是史学著作,而非医学著作,与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无关,排除BD项;《道德经》是老子的著作,记录了老子的思想,并非医学著作,与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无关,排除C项。故选A项。4.A【详解】根据题干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A项正确;东汉时期出现光武中兴,排除B项;隋文帝时期出现开皇之治,排除C项;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排除D项。故选A项。5.B【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统治时期,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他将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下令废半两钱,统一铸造五铢钱,B项正确;圆形方孔半两钱是秦朝的货币;铲形币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排除AC项;人民币是我们今天使用的货币,排除D项。故选B项。6.C【详解】根据题干中“蔡伦”“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制造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C项正确;修万里长城与蔡伦无关,排除A项;发明印刷术与蔡伦无关,排除B项;创立道教与蔡伦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7.C【详解】根据题干的“‘皇帝’的称谓最早出现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皇帝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的称谓最早出现于秦朝,C项正确;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早出现皇帝称号是在秦朝,夏朝和战国时尚未出现皇帝称号,排除AB项;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早出现皇帝称号是在秦朝,不是秦朝之后的汉朝,排除D项。故选C项。8.A【详解】从“使汉王朝摆脱了地方诸侯尾大不掉的困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中的“它”指的是实行“推恩令”。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最终使汉王朝摆脱了地方诸侯尾大不掉的困境。A项正确;汉武帝为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使儒学成为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这与解决地方诸侯尾大不掉的困境无关,排除B项;汉武帝推行盐铁官营,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加强了对地方的经济控制,这与解决地方诸侯尾大不掉的困境无关,排除C项;统一度量衡同样是经济上的措施,与解决诸侯王尾大不掉的局面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9.C【详解】从“‘汉朝开国以来七十多年,国家安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成为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其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这一政策,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C项正确;秦始皇的横征暴敛、农民起义的打击,会使国家经济遭到破坏,并无法使汉初出现“‘国家安定,只要没有洪涝和干旱灾祸,百姓就人人饱暖,家家富裕’”这种局面,排除AB项;从“‘汉朝开国以来七十多年’”、“‘汉初’”可知,材料中的“汉朝”指的是西汉,而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开创的局面,排除D项。故选C项。10.(1)措施: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6分)(2)圆形方孔半两钱;小篆。(4分)(3)作用:促进全国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4分)(4)不同意。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避免了西周实行分封制出现的诸侯争霸局面的出现。(5分)【详解】(1)措施:根据材料一“‘马’字,不知所以然”和所学可知,采取的措施是:统一文字小篆。根据材料二“尺寸、超短裙、圆形货币而要她付刀币”和所学可知,采取的措施是: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2)货币:根据所学可知,秦朝统一货币,使用的是圆形方孔半两钱。文字:根据所学可知,秦朝统一文字,使用的是小篆。(3)作用:根据所学可知,秦统一后采取的措施,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便利了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4)观点:根据材料可知,作者认为秦始皇残暴苛虐。选择不同意,理由如下,秦始皇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货币、文字、车轨,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通过战争统一六国统一,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选择同意,理由如下,秦始皇统治残暴,沉重的赋税,大规模征调民力服兵役和徭役、实行连坐的严苛法律,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11.(1)状况:人民流离失所、土地荒芜,出现饥荒,人口锐减,经济残破。(表达清楚即可)原因:秦朝暴政;多年战乱(战争)。(6分)(2)政策:休养生息政策。措施相同之处:都重视发展农业(或以农为本);都减轻赋税和徭役。(4分)(3)因果关系(或材料二、三的措施是原因,材料四是结果);文景之治。(4分)【详解】(1)状况:根据所学和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可知,这反映出,人民流离失所、土地荒芜,出现饥荒,人口锐减,经济残破。原因:根据所学可知,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秦朝施行暴政,还有多年战乱。(2)政策:根据所学可知,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措施相同之处:根据所学和材料二“……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