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服务交班在白内障患者护理干预的作用与效果评价实证探究3500字(论文)】_第1页
【护理服务交班在白内障患者护理干预的作用与效果评价实证探究3500字(论文)】_第2页
【护理服务交班在白内障患者护理干预的作用与效果评价实证探究3500字(论文)】_第3页
【护理服务交班在白内障患者护理干预的作用与效果评价实证探究3500字(论文)】_第4页
【护理服务交班在白内障患者护理干预的作用与效果评价实证探究35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质护理服务交班在白内障患者护理干预的作用与效果评价实证研究目录TOC\o"1-2"\h\u2440【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交班;白内障;护理干预 1289791对象和方法 2208801.1对象 257771.2方法 2206621.3观察指标 352481.5统计学分析 324062结果 3258772.1两组患者的高风险点筛查对比 3290142.2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满意度对比 4172422.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干眼客观指标对比 4109823讨论 421927参考文献: 5【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交班在白内障患者护理干预的临床作用。方法:筛选我院2019年1~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采取优质护理)和对照组(35例,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高风险点筛查情况、护理满意度和干眼客观症状。结果:(1)开展干预后,观察组筛查出8处高风险点,明显优于对照组。(2)干预后,观察组的整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干预后,观察组的FI和BUT等干眼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围绕白内障病人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交班,可合理管控病情风险,改善眼部症状,加强护理满意度,值得参考。【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交班;白内障;护理干预白内障是眼科临床中常见的病症之一,中年群体和老龄群体染得此病的概率和风险最高,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用眼强度越来越高,导致本病的发病率也出现了相应的增高趋势,甚至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据研究表明,诱发白内障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在于局部营养障碍、老化、代谢异常和遗传几方面,病理表现为视力阶梯式下降、强烈眩光感等[1]。许多患者缺乏对此病的认知和了解,因忧虑病情转归或治疗效果,在住院和治疗期间易出现多种意外情况,因此,围绕患者病情转归积极开展护理干预尤为重要,而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和个体化,容易产生意外风险,故而,本院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交班,通过全方位的系统交班,全面提升病患的舒适程度和病情管理,以降低意外风险,提升预后转归水平。现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入组对象为院2019年1~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62~80岁,平均年龄(72.25±5.62)岁,病程1~3年。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63~80岁,平均年龄(72.54±5.65)岁,病程1~3年。基线数据无差异,可比较,P>0.05。纳入标准:(1)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愿意参与研究。(2)晶状体浑浊和变性,转为不透明,对视力造成影响和干扰,矫正后视力仍达不到0.7。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眼部疾病。(2)合并其他代谢疾病。(3)无法遵循医嘱治疗者。1.2方法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采取传统责任制,每个班均选出责任护士负责定时巡视,处理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的各类突发性问题。观察组: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交班:(1)设计优质护理服务交班表格:根据眼耳鼻喉科病患的临床特点设计护理交班记录单,对病区当天内的白班、小夜和大夜情况采取详细记录,本项护理记录共分为如下部分:眉栏、重点对象、重点护理、特殊治疗、特殊用药、特殊需求、交班时间和护士签名,其中眉栏包括科室、日期、责任人、分管床位等;重点对象栏包括病危、病种、I级护理、新入院患者、当天手术、明天手术等;重点护理栏包括生命体征、出入量、精神状态和血液循环以及发现高危风险点等;特殊治疗栏和特殊用药栏包括体温、血糖等监测项目、临时治疗和用药项目等患者的个人基线信息和应对方式;特殊需求栏包括患者的身心状态等和需接手继续的护理工作,对结束的护理任务做好鲜明标记,交接班次后,表明接班护士名字和时间[2]。(2)改进交接班流程:病区护士长和护理组长主持白班集中交班,夜班护士回报交班内容,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带领所有人员通过表格开展口头交班,在陆续检查完所有患者的病况后,由交班者对接任者详细介绍重点对象和注意情况,夜班护士需在固定时间提前到达科室,需详细审阅交班报告和医嘱本,掌握病区概况。(3)优质护理交班表格内容:白班和前夜后夜的值班人员完成交接后,需主动查询病区患者的情况,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并对新增患者进行重点看护和监察,尤其需要重点照护晚间病情有所波动的病患,主管病房的夜班护士应充分查阅新增患者的疗法、病史和当前问题及风险,将相关治疗提交至主治医师处,另外,对于高危患者,更需着重对待,增加巡房次数和病情报告详细程度。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高风险点筛查情况、护理满意度(包括服务态度、仪表举止、专业水平、疾病知识和环境介绍以及指导问题解决,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则越好。)和干眼客观症状(包括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结膜荧光素染色FI)。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x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2结果2.1两组患者的高风险点筛查对比在开展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共筛查出缺乏专科特性的风险管理制度、工作中未严格执行制度、沟通不到位、健康指导不全、病室环境欠佳、护理人员缺乏风险预见性、排班不合理、个人工作负荷大、缺乏对高龄患者的重点监护等8处高风险点,风险筛查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针对上述情况给予针对处理,患者的意外风险事件大大降低。见表1:表1两组患者的高风险点筛查对比观察组(n=35)对照组(n=35)缺乏专科特性的风险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不健全工作中未严格执行制度沟通不到位沟通不到位病室避免滑或不平健康指导不全个人工作负荷大病室环境欠佳-护理人员缺乏风险预见性-排班不合理、个人工作负荷大-缺乏对高龄患者的重点监护-2.2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满意度对比干预后,观察组的整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2两组患者干预后的满意度对比[n(%)]组别(n)服务态度仪表举止专业水平疾病知识和环境介绍指导问题解决观察组(n=35)97.14(34/35)94.29(33/35)97.14(34/35)94.29(33/35)94.29(33/35)对照组(n=35)74.29(26/35)71.43(25/35)68.57(24/35)71.43(25/35)74.29(26/35)x27.4676.43710.0586.4375.285P0.0060.0110.0020.0110.0222.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干眼客观指标对比干预前,观察组的FI和BUT等干眼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FI和BUT等干眼指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见表3:表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干眼客观指标对比(±s)组别(n)FI(min)BUT(s)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n=35)1.5±1.20.6±0.55.2±2.27.8±3.2对照组(n=35)1.6±1.41.2±1.05.4±2.35.9±2.8t0.3213.1750.3722.644P0.7490.0020.7110.0103讨论白内障是临床常见的眼科疾患,在已知的眼科疾病中其发病率高达25%,如患者未在病程早期接受对症治疗,有可能产生致盲危险,且白内障病人多以高龄群体为主,这类患者往往视力呈阶梯式下降、体弱多病、行动受阻,同时部分病人还合并有例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发性疾病,致使病人丧失自理能力,继而引发意外风险事件[2]。因此,积极地围绕患者的住院期间,开展周全的护理干预尤为关键,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和个体化,难以降低意外事件发生风险,于是本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交班,经研究结果显示:经干预后,观察组的整体满意度和客观干眼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如下:首先,我院根据白内障病患的临床特点设计了具有特异性的护理交班记录单,详细记录病区当天的所有班次情况,记录内容包括:眉栏、重点对象、重点护理、特殊治疗、特殊用药、特殊需求、交班时间和护士签名等几个栏目,以此系统化的记录所有患者的病况和发展,为临床护理提供了高度的引向性;同时我院改进了交接班流程,由护士长和护理组长主管白天交班,在交班前再次检查各个病室情况,由交班者详细介绍护理重点和注意情况,通过规范交班流程,减少意外情况,保障病患康复质量;同时在交班完成后,夜班护士会陆续查房,询问病人情况,解决存在问题,并严格监察新增患者和重症患者,避免晚间出现病情波动,影响康复情况[3-4]。在上述系统干预后,我院分别对两组患者展开FI筛查和BUT测试,前者可以了解角膜上皮是否缺损和角膜是否浑浊,后者可以评价泪膜是否稳定或缺乏黏蛋白,经干预后,发现观察组的客观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高危风险点筛查情况同样优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在优质护理交班中,特别强调对于高危风险点的筛查,从而最大程度上对高危隐患做出针对性干预,以此保障患者的康复质量,提高预后转归水平。综上所述,围绕白内障病人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交班,可合理管控病情风险,改善眼部症状,加强护理满意度,值得参考。参考文献:[1]王翠萍,朱雪梅.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的实施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9,9(17):19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