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门改造工程中的古迹保护的实践探究18000字(论文)】_第1页
【正阳门改造工程中的古迹保护的实践探究18000字(论文)】_第2页
【正阳门改造工程中的古迹保护的实践探究18000字(论文)】_第3页
【正阳门改造工程中的古迹保护的实践探究18000字(论文)】_第4页
【正阳门改造工程中的古迹保护的实践探究18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正阳门改造工程中的古迹保护的实践研究中文摘要1915年的正阳门改造工程是民初北京政府首个主动筹划的城市建设工程,也是处理城市现代化建设背景之下的古迹保护问题较有代表性的一次实践。工程以纾解交通、美化城市、塑造国家形象等城市现代化建设需求为初衷,这些现代化诉求反过来推动了传统古迹保护模式的变革,也对这一时期古迹保护法规与地方实践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本文从正阳门改造工程入手,考察其起因、经过及时人评价,并以拆除、中和与保留三种态度对工程举措进行划分,讨论工程中古迹保护实践与城市现代化建设需求之间的联系。再从法规条例与地方实践两方面,通过实例分析正阳门工程为古迹保护事业带来的革新与转变,以及这一系列转变中城市现代化建设所起的作用。关键词:正阳门改造工程;古迹保护;城市现代化建设目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引言 11.1研究背景 11.2学术史梳理 21.2.1相关史料 21.2.2既有研究 21.3研究意义 4第2章正阳门改造工程中的古迹保护实践 52.1工程概述 52.2工程中的古迹保护实践 72.2.1拆除:瓮城城墙 82.2.2保留:箭楼古庙 92.2.3中和:公园绿化 122.3总结归纳 14第3章城市现代化建设下古迹保护法规的变迁 153.1古迹保护法规的发展脉络 153.2古迹保护法规变迁原因探寻 163.3正阳门工程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18第4章城市现代化建设下古迹保护地方实践的推广 204.1盗凿⼭⽯引发的封禁:苏州天平⼭ 204.2道路规划带来的保护:杭州瑞忠庄公坟祠 214.3城市现代化建设对地方实践的推广 22第5章总结 23参考文献 26PAGE1第1章引言1.1研究背景民国初年,国家政体的变革推动了城市空间格局的根本性转变。北京作为首都,更是面临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压力。为此,1914年成立的京都市政所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市政工程,如“开辟第一条有轨电车和环城铁路,电灯照明,铺设柏油马路,建设供水工程和排污系统,将皇家花园变成公园”等等史明正:《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城市建设与社会变革》,王业龙、周卫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页。史明正:《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城市建设与社会变革》,王业龙、周卫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页。1915年的正阳门改造工程是民初北京政府首个主动筹划的城市建设工程,也是处理城市现代化建设背景之下的古迹保护问题较有代表性的一次实践。工程在纾解前门地区交通压力的同时,注重对箭楼、古庙等历史古迹的留存,并通过有意识的种植花木、加建栏杆等措施,将公园理念与古迹保护实践结合。不同于清代样式房等内务机构对于皇家苑囿的修缮,或是官员乡绅对于地方名胜的保存,这些举措更多是以现代化建设而非古迹保护为出发点,很大程度改变了传统修缮中原样复原的做法,而西方设计师的介入也为传统古迹保护思想带来全新冲击。可以说,1915年正阳门工程中的古迹保护实践是在城市现代化需求下产生的,为民国初年的古迹保护思想法规与地方实践带来了革新。因此,本文从正阳门改造工程入手,考察其起因、经过及时人评价,并以拆除、中和与保留三种态度对工程举措进行划分,讨论工程中古迹保护实践与城市现代化建设需求之间的联系。并由此提出问题,城市现代化建设在古迹保护模式革新的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它又是如何推动现代意义古迹保护思想与地方实践的发展?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接着分别从法规条例与地方实践两方面,通过实例,分析正阳门工程为古迹保护事业带来的革新与转变,以及这一系列转变中城市现代化建设所起的重要作用。1.2学术史梳理1.2.1相关史料关于民国初年古迹保护相关史料,主要是北京政府时期内务部礼俗司档案,包括“内务部呈请开放京畿名胜场所的文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案卷号1002-22)、“汪大燮等呈请保护杭州反抗太平天国革命之清朝将领瑞忠庄公坟祠的文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案卷号1001-2-1722)等,记录了这一时期古迹保护法规与地方实践;还有京都市政公所官方刊物《市政通告》(1914-1928),为民初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皇家苑囿开放、城墙拆建等古迹保护相关市政工程提供历史信息。而1915年正阳门改造工程史料,其一是北京政府官方刊物《政府公报》(1912-1928)、台湾文海出版社主编的朱启钤文集《蠖园文存》(1973)等,完整记录了该工程从提议到筹订办法再到动工验收的整个过程;其二是当时国内外人士对正阳门工程的考察,如瑞典学者喜龙仁在20年代走访北京城留下的手记《北京的城墙和城门》,记载工程前后的设计图纸、建设情况等;另外还有故宫藏样式房图档与《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包含了清代与民国三十三年的正阳门测绘图纸,为研究1915年工程前后正阳门的变迁提供一定参考。1.2.2既有研究相关既有研究则可从民国初年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民国初年古迹保护以及1915年正阳门民改造工程研究三方面考察。对于民初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研究大多从市政建设入手,分析城市的空间格局更新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变革。如史正明的《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1995)从市政机构、公共工程与事业企业三方面探讨1900-1928年间北京的城市建设;董玥的《民国北京城:历史与怀旧》(2014)从空间变迁、物质生活与文化表述三个角度分析普通民众眼中的城市现代化建设;另外还有习五一的“民国时期北京的城市功能与城市空间”(2002)、王亚男的“近代西方‘市政建设’思想的引入和对北京发展方向的讨论”(2007)等文也是从城市空间变迁的角度分析社会秩序的更替。总结而言,这些研究更多关注现代化建设中新事物出现而非旧事物的留存,也少有对这一时期古迹保护实践产生原因及其社会影响的分析。而民初古迹保护实践研究,则大多将这一时期古迹保护作为中国近代文化遗产保护历程的一部分进行考察。如马树华“中华民国政府的文物保护”(2000)中“北洋政府时期的文物保护”一节,分析了民国初年文物保护思想的产生原因,对这一时期相关法规与实践简要梳理,为这一时期文物保护建立大致框架;徐苏斌的“近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史纲(1906-1936)”(2010)则将北洋政府时期归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形成期”,分析了清末至民国中后期文化遗产保护整体发展历程;而王巍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及其转变的考察——从清末至民国”(2018)重点关注这一时期文化遗产保护对象以及转变原因。由此可见,目前研究大多着眼于文化遗产保护整体而非其中的古迹保护部分,也较少讨论古迹保护转变中城市现代化建设起到的作用。对于1915正阳门改造工程,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史料梳理以及工程对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作用。如卢迎红的《北京正阳门》(2009),梳理了正阳门从元初至新中国以来不同阶段的历史沿革,为民初改造工程提供时空框架;王亚男的“把古都改建为近代化城市的先驱者——民国朱启钤与北京城”(2007)则是从朱启钤领导的一系列改造工程入手,指出正阳门工程“解除瓶颈改善交通与保存风貌并重”王亚男、赵永革:《把古都改建为近代化城市的先驱者——民国朱启钤与北京城》,《现代城市研究》20王亚男、赵永革:《把古都改建为近代化城市的先驱者——民国朱启钤与北京城》,《现代城市研究》2007年第2期,第38-47页。总结而言,目前关于民初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研究较少涉及对于这一时期古迹保护思想与实践转变的影响;而古迹保护研究则大多着眼整体历程发展,较少关注其与现代化建设背景的联系。因此,1915年的正阳门工程为这两者搭接了一个桥梁。1.3研究意义因此研究民国初年城市现代化建设中的古迹保护有以下三方面意义:其一,由正阳门工程考察民国初年的古迹保护实践,对于中国近代,特别是民国初年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脉络有一定的补充意义。当前对于民国初年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研究,大多围绕限制文物出口、查办文物盗运案件与创立文博馆等方面展开,对文化遗产中的古迹保护则少有涉及。由正阳门工程着眼,回溯民国初年古迹保护的历史进程,可以对这一时期的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状况有更为全面客观的评价。其二,正阳门改造工程为其后1916年《保存古物暂行办法》、1928年《名胜古迹保存条例》等法规的出台产生一定影响,对于苏州杭州等地的地方实践也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因此研究这一改造工程与相关法规制定实践推广的关系,也有助于对这一时期全国范围内的古迹保护事业发展状况有一个大致了解。其三,正阳门改造工程是在城市现代化建设需求之下产生的一次古迹保护实践,考察这一背景之下古迹保护法规与地方实践的发展,可以对这一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古迹保护的关系、在古迹保护事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有进一步的认识。同时,研究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的古迹保护,也有助于理解当今中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古城现代化的一般样式与普遍问题;以期就如何平衡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等问题提供一定借鉴。第2章正阳门改造工程中的古迹保护实践2.1工程概述1915年的正阳门改造工程是一项以改善前门地区交通状况为初衷的市政工程,最早由时任内务总长朱启钤在民国三年(1914年)《修改京师前三门城垣工程呈》中提出,“正阳、崇文、宣武三门地方,圜匮繁密毂击肩摩,益以正阳城外京奉、京汉两干路贯达于斯,愈形逼窄,循是不变,于市政交通动多窒碍”朱启钤:《修改京师前三门城垣工程呈(民国三年六月二十三日)》,《蠖园文存》,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153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朱启钤筹划成立了改良前三门工程委员会,并委托京奉铁路副局长徐廷爵,“征集中外有名工师,各抒建筑意见,以备采择”《内务总长朱启钤片奏京奉铁路副局长徐廷爵监修正阳门工程拟请特予从优叙官折》,《政府公报》1916年1月18日,第13号,第23页。,最后选定了罗克格工程司负责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其后,由于欧战爆发、设计师罗克格离京,工程被迫停滞一年。直到民国四年(1915年)四月,朱启钤以《筹修京师正阳门城垣办法朱启钤:《修改京师前三门城垣工程呈(民国三年六月二十三日)》,《蠖园文存》,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153页。《内务总长朱启钤片奏京奉铁路副局长徐廷爵监修正阳门工程拟请特予从优叙官折》,《政府公报》1916年1月18日,第13号,第23页。图2.1左图:正阳门瓮城西月墙外侧照片,右图:1915年6月朱启钤行兴工礼(来源:卢迎红《北京正阳门》,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第105页))正阳门改造工程是在民国初年城市现代化背景下产生的,除了缓解前门地带的交通压力,工程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首先,正阳门改造是为了电车等新兴市政设施的开展做准备,“若非将瓮城拆去,则取径仍多迂曲,将来电轨经过,不足以利通行而新气象”朱启钤:《筹修京师正阳门城垣办法(民国四年四月十五日)》,《蠖园文存》,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173-174页。;其次,改造工程也出于国家形象更新的考虑,扩规模、崇体制,以此展现北京城“首善之区图2.1左图:正阳门瓮城西月墙外侧照片,右图:1915年6月朱启钤行兴工礼(来源:卢迎红《北京正阳门》,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第105页))朱启钤:《筹修京师正阳门城垣办法(民国四年四月十五日)》,《蠖园文存》,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173-174页。同上。图2.2正阳门瓮城的平面图(罗克格团队测绘,1915年)这样一项以古迹为对象、以城市现代化建设为目的的工程,时人褒贬不一。赞扬者认为工程尊重传统风貌,“既保留了一个古代北京辉煌灿烂的建筑奇迹,又满足了首都近代化发展的需要”史明正:《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城市建设与社会变革》,王业龙、周卫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8图2.2正阳门瓮城的平面图(罗克格团队测绘,1915年)史明正:《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城市建设与社会变革》,王业龙、周卫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89页。[瑞典]喜龙仁著,林稚晖译:《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北京:新星出版社,2018年,第122-125页。潘景林:《1915年正阳门改造对北京城市现代化的推动》,《城市学刊》2016年第5期,第69-73页。2.2工程中的古迹保护实践对于正阳门工程中的古迹保护实践,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是以一种广义的方式进行理解的,即将工程中围绕古迹作出的全部举措,包括拆除瓮城、改建箭楼以及公园建设等全部归于古迹保护实践的一种。或是拆除,或是保留,或是以中和的方式协调处理,不同处理方式代表着对于古迹保护不同的态度。因此,本文通过表2.1所示主要史料,将正阳门工程中的古迹保护举措分为拆除、保留与中和三类,分析各种举措背后的原因,以此对改造工程中的古迹保护实践作出更全面客观的评价。表2表2.1记录正阳门改造工程具体措施的主要史料名称时间内容说明1朱启钤:《修改京师前三门城垣工程呈》1914.06改造前,详细描述工程的计划方案2朱启钤:《筹修京师正阳门城垣办法》1915.04改造前,说明方案及钱款筹集信息3朱启钤:《验收正阳门工程谨将查勘情形恭折具陈折》1916.01改造后,改造实际成果、用材尺寸4[瑞典]喜龙仁:《北京的城墙和城门》1924国外学者考察,收录设计图纸等5《东方杂志》《铁路协会会报》等报刊1915-16摄影图像资料,工程前后变化比较6《北京城中轴线古建筑实测图集》1941-45收录抗战时期对中轴线建筑测绘图2.2.1拆除:瓮城城墙图2.3改造前后正阳门瓮城照片对于工程中的拆除部分,主要包括拆除瓮城城墙、开辟东西门洞,修筑马路,以及修砌城墙内外排水沟三个部分,这也是改造工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首先,工程在拆除瓮城城墙之后,在与城身城墙连接处开辟东西门洞,并且在门洞中安置钢门,钢门“用铁门枢坎入墙身,以期稳固,其下安设铁轨辘轮,以便启闭”《内务总长朱启钤奏奉派验收正阳门工程谨将查勘情形恭折具陈折》,《政府公报》1916年1月18日,第13号,第22页。,机械化的设施为城门启闭提供便利,而通风设备也极大程度避免了原先车马行人在城门中拥挤通行、病菌迅速传播的问题。其次,门洞之下马路以沥青压制,两侧人行道图2.3改造前后正阳门瓮城照片《内务总长朱启钤奏奉派验收正阳门工程谨将查勘情形恭折具陈折》,《政府公报》1916年1月18日,第13号,第22页。《内务总长朱启钤奏奉派验收正阳门工程谨将查勘情形恭折具陈折》,《政府公报》1916年1月18日,第13号,第22页。由此可见,瓮城城墙等处的拆除措施,在纾解交通压力的同时体现了管理者对于城市卫生建设的考量,这也成为这一时期古迹保护理念变革的一大缘由。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之下,城市管理者参照泰西各国,倡导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卫生健康。正如喜龙仁所说,“那些有幸看到过有着巨大瓮城、瓮城门和美丽广场的前门原貌的人,眼见这么多古建筑被拆毁,无不感到痛惜,但同时他们也承认,无论从卫生还是交通角度看,原来的城门建筑都是不胜负荷的。”拆除工作使得瓮城部分由封闭走向开放,通风装置安设、排水沟渠修砌则改善了城门的卫生条件,权衡比较之下利大于弊。由此一来,不同于传统建筑修缮中死板的原样复原,适当拆改及卫生设施的安置从这一时期起成为了一种可接受的古迹保护新模式。2.2.2保留:箭楼古庙工程中的保留措施主要包括箭楼改建与古庙修葺两方面,保留并非是对古迹一成不变,而是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适当增减。对于箭楼,工程主要是在原有瓮城城墙的连接处增筑悬空月台(如图2.4),并以栏杆围绕四周、以石梯连接上下。同时将箭楼之上原有的旧式门窗替换为西式玻璃窗,并在窗框之上添加华拱装饰件(如图2.6)。而对于古庙,工程则更多是从拆除周边商铺与粉刷古庙着手,通过周边环境整治与自身修饰,以突显其历史价值。箭楼的留存涉及这一改造工程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为何不将此建筑推倒抹平以最大程度为前门地区交通服务?又为何不将此建筑原样复建以最大程度保留历史风貌?为解答这一问题,或许需要从维护传统文化与美化现代城市两者之间的平衡来进行考量。维护图2.6正阳门箭楼改造前后的南立面图(左图1915年罗克格团队测绘,右图1941年故宫藏中轴线古建筑测绘图)传统文化的思想是保留举措中最为根本的动机,其中包括物质与象征两方面。就物质方面而言,箭楼的留存与当时人们将古建筑视作大型古物、留存以免其流失的想法相关。这一时期,国粹思潮与文物大量外流的现状推动了古物保存意识的发展,一系列古物调查、限制古物出口的法令相继出台,将建筑作为大型古物,其彰显民族文化的意义为越来越多人所认识。而从象征角度来说,箭楼作为古都空间结构的重要一环,以其象征意义维护九门之城的空间完整性。正如《筹修京师正阳门城垣办法》所说“箭楼仍旧留存,以崇古制”图2.6正阳门箭楼改造前后的南立面图(左图1915年罗克格团队测绘,右图1941年故宫藏中轴线古建筑测绘图)朱启钤:《筹修京师正阳门城垣办法(民国四年四月十五日)》,《蠖园文存》,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173-174页。王谦:《民初北京正阳门的改造与北京城市空间的变迁》,《文化研究》2014年第3期,第239-254页。从现代城市美化的角度而言,箭楼的留存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正阳门广场完全变为通行的马路,两楼之间的空地使得公园绿地的建设成为可能。时人认为“市尘繁密,车马殷阗,空气少而炭气多,无公园宜疏洩之,则不适于卫生,而疾病易起”《中国京城宜创造公园说》,《大公报》1905年7月21日,第1-2版。,城市绿化与广场在改善城市环境、卫生的同时,也为民众的日常休闲娱乐提供了场所。而箭楼门窗之上增添装饰华拱、修筑栏杆、安装玻璃替换旧式门窗等做法,或许也与时人理解的卫生之美相关。玻璃代替旧式门窗后,可以为室内提供充足的采光,栏杆华拱等西洋元素也能给人卫生整洁的联想。将这些西洋做法与中国传统建筑结合,便是朱启钤所言“于旧时建筑不合程式者,酌加改良”《中国京城宜创造公园说》,《大公报》1905年7月21日,第1-2版。朱启钤:《修改京师前三门城垣工程呈(民国三年六月二十三日)》,《蠖园文存》,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153页。由此可知,箭楼留存是管理者在维护传统文化与美化现代城市两个诉求中试图寻找的平衡点。一方面,将箭楼保留于原地而非推平或迁移是对文化脉络的延续、对自我认知的肯定,显露出一定的民族主义倾向。正是由于公众在民国之初为正阳门主动赋予了“国门”意义,这一改造工程的推行极大程度反映了“民国政府迫切改变北京城市落后、杂乱现状,重新塑造‘国门’形象”王谦:《民初北京正阳门的改造与北京城市空间的变迁》,《文化研究》2014年第3期,第239-254页。王谦:《民初北京正阳门的改造与北京城市空间的变迁》,《文化研究》2014年第3期,第239-254页。同时,这种适当改造的保留做法,也引发了时人对于古迹保护方式的探讨。以箭楼之上添加的西洋华拱为例,支持者认为西洋华拱非常巧妙的呼应了正阳门东站的建筑造型,而反对者如喜龙仁就认为这些华拱“以一种与原风格极不协调的方式装饰”、“笨拙地模仿着宫殿的窗牖式样”[瑞典]喜龙仁著,林稚晖译:《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北京:新星出版社,2018年,第122-125页。,丑陋且不实用。正是这些激烈的讨论促使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思考现代化背景下的古迹保护新模式,同时也有越来越多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管理者在政策规划与推行中将古迹保护因素纳入考量范围。[瑞典]喜龙仁著,林稚晖译:《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北京:新星出版社,2018年,第122-125页。2.2.3中和:公园绿化图2.7正阳门广场设计图、正阳门改造模型(罗克格团队设计,1915年)改造工程还有一部分与公园绿化相关的举措,它们在与整治古迹周边环境的同时也为城市现代化建设服务,以新旧中和的方式协调两者矛盾。这些公园绿化在罗克格的设计图和模型中可以清晰看出(图2.8),包括在马路边树立石栏杆、在空地内铺种花草树木、在城楼北面设置喷泉等等。特别是广场上以欧式风格栽种的行道树,一直到1958图2.7正阳门广场设计图、正阳门改造模型(罗克格团队设计,1915年)史明正:《走向近代化的北京城:城市建设与社会变革》,王业龙、周卫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88页。就其中和协调的意义而言,这些举措一方面体现了政府美化城市、改善民生等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诉求,另一方面也为古迹的观赏游览创造了条件,与同一时期《开放京畿名胜场所》等政策条例相呼应。与传统园林不同,这一时期的公园绿化设施意味着古迹游览由私密转向公共。自此,将观赏游览纳入古迹保护措施的一部分并向公众开放,成为了古迹保护出现的全新模式。然而,这一新模式的实施效果或许并未达到朱启钤在筹划中所预期的,大片空地因未能得到有效的管理与维护而逐渐沦为荒地,成为乞丐与流浪汉集聚之所[瑞典]喜龙仁著,林稚晖译:《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北京:新星出版社,2[瑞典]喜龙仁著,林稚晖译:《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北京:新星出版社,2018年,第122-125页。2.3总结归纳图2.8图2.8正阳门广场的绿化照片(1958年)表2.2表2.2正阳门改造工程计划及实际情况总结改造前政府计划改造后实际情况拆除1、拆除瓮城城墙封闭的矩形场地变为开放空间2、添辟东西城门安置钢门,其下安设铁轨启闭;道路拓宽,疏导去往东西火车站的交通;城楼马道被新开拱门隔断3、修筑马路、修砌暗沟马路沥青压制、人行道钢砖铺砌,暗沟铺设通气铁板保留1、箭楼保留并改良增筑月台、石梯,周围栏杆,修改旧式门窗、添配玻璃、重新油饰,石狮购置2、古庙留存、修饰原瓮城内小商铺拆除,古庙前旧路保留中和1、马路边设置栏杆铁练安置铁链栏杆,广场变为荒凉空地2、广场内种植草地花木罗克格设计图计划在路边种植行道树、广场内设置喷泉,政府计划与罗克格设计均未能实现,广场变为荒凉空地3、为纪念性建筑留空地无新建的纪念性建筑第3章城市现代化建设下古迹保护法规的变迁为了探寻正阳门工程及对于这一时期古迹保护法规可能产生的影响,本章先是以清末民初最为主要的三个文物保护法规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其中涉及古物保护与古迹保护范围的内容变迁,把握古迹保护在这一时期的整体发展脉络。接着对这一发展脉络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归纳正阳门工程以及其背后的城市现代化建设需求在这一发展中所起的作用。3.1古迹保护法规的发展脉络清末民初,文物保护法规中与古迹保护相关的内容经历了一系列变迁。1909年新政背景之下,清政府民政部颁布《保存古迹推广办法》,首次以法规条例的形式将古代帝王陵寝、先贤名人祠墓等多种古迹纳入保护范围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民政部奏保存古迹推广办法另行酌拟章程折并清单》,《大清新法令》第六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86页。;1916年,内务部参考前章修订《保存古物暂行办法》,在《推广办法》所列保护范围内,新增城廓关塞、楼观祠宇、台榭亭塔等条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保存古物暂行办法》,《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193页。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民政部奏保存古迹推广办法另行酌拟章程折并清单》,《大清新法令》第六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86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保存古物暂行办法》,《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193页。徐苏斌:《近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史纲(1906-1936)》,故宫古建筑研究中心、中国紫禁城学会《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七辑)》,中国紫禁城学会,2010年,第17页。《名胜古迹古物保存条例》,《内政公报》1928年,第1卷第6期,第114-117页。表3.1三个主要保护法规中古物与古迹保护范围比较时间法规条例古物保护对象古迹保护对象1909保存古迹推广办法①碑碣石幢造像②金石书画、陶瓷器物③古庙壁画、雕刻塑像①古代帝王陵寝先贤祠墓

②名人祠墓或非祠庙而为古迹者1916保存古物暂行办法①碑版造像、画壁摩崖②金石竹木、陶瓷锦绣、器物、旧刻书帖、名人书画③故国乔木,风景所关①历代帝王陵寝、先贤坟墓

②城廓关塞、壁垒岩洞、楼观祠宇、台榭亭塔、堤堰桥梁、湖池井泉1928名胜古迹古物保存条例碑碣、金石类、陶器类、植物类、文玩类、武器类、服饰类、雕刻类、礼器类、杂物类湖山类、建筑类、遗迹类3.2古迹保护法规变迁原因探寻由前文知,与古物保护内容稳定不变不同,古迹保护相关法规在民国初年得到较大发展,相关内容的篇幅与地位逐年提升。这种差异或许需要从两者法规变迁的不同起因着眼,以此考察城市现代化建设在这一变迁中可能的作用。古物保护的兴起最早源自对古代金石学、古物收藏传统的延续,近代受到西方考古学、美术学以及博物馆学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系统的思想理论。而古物保护相关法令则更多是对文物外流这一现实问题的直接回应。从清末颁布《推广办法》以应对古物“有之而不自宝之,视同瓦砾,任其外流”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民政部奏保存古迹推广办法另行酌拟章程折并清单》,《大清新法令》第六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86页。的现象,到1914年《大总统发布限制古物出口令》将古物意义从“考古之研究”延伸至“国粹之保存”、指出古物流失“微特贤士大夫之责,抑亦中华民国之羞”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大总统发布限制古物出口令》,《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185页。,主权意识的崛起带来大量限制出口的法规条例的出现。对此,1914年内务部选购意大利相关保存古物法规的相关函件即是最为直接的证据。函件详细记载了1914到1916年间内务部针对“奸商运售,出口逐见繁多”现象而引进西方通行之古物保存法规的过程,所购法规明确厘定了古物范围,并为《限制古物出口条例》制定提供了直接参考《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民政部奏保存古迹推广办法另行酌拟章程折并清单》,《大清新法令》第六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86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大总统发布限制古物出口令》,《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文化,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第185页。《内务部为拟具限制古物出口章程选购意大利关于保存古物法规参考的文书》,1914年6月,北洋档案:1001-2-171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与之相比,古迹保护则有着完全不同的起因与发展历程,这些差异与1915年正阳门改造工程及其背后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也有一定联系。首先,古迹保护法规的兴起,与这一时期游历西方的政府考察团对于西方相关实践的记录与宣传有着密切关系。正如1914年颁布的《京畿游览场所章程》,即是在参考西方公园实践而拟定的。章程在开篇谈及,“泰西各国,如罗马古迹、瑞士名山林泉,多恣其登临寺塔,或传于图画类,皆池籞无禁履綦”《内务部呈请开放京畿名胜场所的文书》,1914年5月,北洋档案:1002-2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这种做法既有益于财政又能促进民生、值得国内借鉴效仿,这里是对西方既有实践的记录与分析。接着章程又列举天坛、文庙、雍和宫、颐和园等古迹与西方对应,建议将这些过去的皇家苑囿作向民众开放以供游览,实现“纵台沼之观、与民同乐”同上。的目的。与正阳门工程中公园绿化举措类似,章程背后流露出对于古迹游览平民化的诉求,这一诉求也正是对前文西方考察记录中“《内务部呈请开放京畿名胜场所的文书》,1914年5月,北洋档案:1002-2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同上。其次,正是由于这一时期古迹保护法规多源自实践,其制定往往是由零化整、由点及面逐渐发展起来的,保护对象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从1914年内务部起草“呈请开放京畿名胜”文书、到1921年检送《著名寺庙特别保护通则》,再到1928年颁布《名胜古迹古物保存条例》,历年来多个涉及不同方面的条例不断积累,为1930年《古物保护法》等更为成熟的法规奠定了基础。这些相对零散的法令各自面向不同的保护对象,也往往与某一现实问题直接挂钩。像是《著名寺庙特别保护通则》的拟定,即是由于这一时期寺庙古迹多数面临毁于兵焚、夺于豪强或败于恶劣僧道等问题《管理寺庙条例及有关文书》,1《管理寺庙条例及有关文书》,1921年11月,北洋档案:1002-62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与古物保护直接面向“文物外流”这一现实问题不同,古迹保护法规的出台更多面向的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压力与冲突。对此1915年正阳门工程即是一个典型代表。交通纾解的城市现代化建设需求与正阳门古迹留存的需求形成强烈冲突,传统保护思想的矛盾、古迹相关法规的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工程中逐渐突显。对于这种冲突,管理者选择了更有利于城市现代化的方案而摒弃了传统古迹保护模式,也在一定程度对这一时期传统思想变革、保护法规补充的诉求进行回应。工程在扭转传统保护模式的同时,促使古迹保护相关法规的补充完善,由此带来了1916年《暂行办法》中古迹保护比重的提升,以及古迹保护法规与古物保护显著不同的发展脉络。3.3正阳门工程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影响总结而言,古迹保护相关法规的兴起源自对于西方实践的学习效仿,法规由点及面逐步扩展,以此回应城市现代化建设需求这一现实问题。而1915年的正阳门工程,也正是由于西方设计师的介入、中西杂糅的效果呈现,以及对平衡古迹保护与城市现代化问题需求等特征,成为这一时期的古迹保护法规变迁的参考对象。正阳门工程及现代化建设背景对于古迹保护法规的影响是相互的。一方面,正阳门工程作为一个城市化建设与古迹保护矛盾冲突的典型案例,通过古迹留存与否、如何平衡中西风格等问题,引发当时政府官员、民众与学者的多方讨论。特别是对于这一时期主管文物保护的内务部礼俗司而言,改造方案的实施及相关讨论,为其之后的法令制定、机构管理以及古迹保护相关舆论宣传等方面都提供了经验。而另一方面,改造工程背后的现代化建设需求推动了古迹保护新模式的出现。这种新模式也意味着着国家力量的扩张,政府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将管控力量延伸至古迹保护领域,这种力量扩张也成为这一时期古迹保护思想与法规变迁的根本原因,与工程本身引发的短时间内争议相比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国家控制力量扩张对于古迹保护事业的影响,在地方实践推广层面表现的更为显著。因此下文将通过正阳门工程与苏州天平山、杭州瑞忠庄公坟祠两个实例的比较研究来进一步分析。第4章城市现代化建设下古迹保护地方实践的推广为了探讨这一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背景中的古迹保护实践,分析正阳门工程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对于地方实践的影响,这一章选取了苏州天平山封禁(1914年)与杭州瑞忠庄公坟祠保护(1921年)两个实践案例,与正阳门工程进行比较研究。三个实践案例的共同点是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背景下进行的,而采取的保护措施、考量因素与各自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则各不相同。三者比较可以对这一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对于地方保护实践的影响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4.1盗凿⼭⽯引发的封禁:苏州天平⼭1914年,吴县公民向省巡按使上禀苏州天平山范文正公祠墓遭盗凿之事。天平山周边出现大量百姓炸药轰山、盗采山石用于房屋建设,对祠墓古迹造成严重破坏。清末社会动荡,地方政府的管控能力衰落,对于古迹保护的监管更是无以为力,以致“司法不足怵其心,行政不足褫其魄”,天平山虽“历奉封禁开采,碑图谕示,卷帙繁多”《江苏巡按使陈报封禁苏州天平山保护宋代范文政公祠墓章碑文拓本等件》,1914年9月,北洋档案:1001-2-172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此时也形同虚设。而民国初年的现代化建设需求更是进一步加剧了盗采山石之事,石材需求增长促使大批民众私开石料以变卖于商贩。在这种情况下,乡绅耆老出于“维持名教鼓舞风化《江苏巡按使陈报封禁苏州天平山保护宋代范文政公祠墓章碑文拓本等件》,1914年9月,北洋档案:1001-2-172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与正阳门改造工程相似,苏州天平山封禁这一古迹保护实践也面临着传统法令与现实需求的冲突,历代封山禁令在此时丧失效用、盗采破坏等问题又对新法规有直接紧迫的现实需求。对此,吴荫培等乡绅耆老在重提封山禁令的同时,希望能以更为科学明确的测绘图纸与章程法规进行有效管控,试图在延续前代举措基础上引入全新古迹保护模式。这与正阳门工程平衡交通纾解与古迹保存的需求、引入古迹保护新模式等做法有一定相似性。然而两者在保护模式、举措以及目的上又有着显著差异。首先,苏州天平山封禁更多由地方自下而上的力量推动的,以多重管理力量参与监管保护。如1914年由范端信拟定的《永远遵守善后章程五则》就涉及常驻警察、县知事、范庄绅士以及测绘人员的不同职责《江苏巡按使陈报封禁苏州天平山保护宋代范文政公祠墓章碑文拓本等件》,1914年9月,北洋档案:1001-2-172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司法行政责成办理、军队密拿严治,乡绅耆老合词吁请,专业人士详细勘验,多方力量成为古迹保护法规章程施行的有效保障。其次,实践以封禁作为主要保护手段,更多还是对历代封山禁令的延续,虽有引入测绘等现代手段,但其保护思想还停留在以堵代疏的保守层面,也未能对城市现代化建设需求进行回应。另外,地方实践还蕴含古迹保护与维护地方治安的双重目的,“不独名山古迹先贤祖墓岌岌不保”、同时“事关地方治安《江苏巡按使陈报封禁苏州天平山保护宋代范文政公祠墓章碑文拓本等件》,1914年9月,北洋档案:1001-2-172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同上。总结而言,苏州天平山封禁与正阳门工程大致发生在同一时期,两者同样面临城市现代化建设所所带来的问题,但不同的是,苏州天平山选择延续“封禁”这一传统古迹保存方法、以此回避现代化建设问题,而正阳门工程则是选择了服务于现代化建设的方案、并由此推动古迹保护模式的变革。两者差异或许与是否参考西方实践、是否由自上而下的力量发起有一定关系。4.2道路规划带来的保护:杭州瑞忠庄公坟祠杭州瑞忠庄公坟祠保护实践是在杭州环湖马路规划背景之下进行的。1921年杭州开始修筑环西湖马路,新规划将坟祠所在地块划入路线范围,需对坟祠进行迁移或拆除。时任外交委员会委员长的汪大燮听闻此事,连同孙宝琦、陈汉第等人呈请内务部,由地方官员参考《保存古物暂行办法》对祠庙进行保存并捐资修葺。内务部批复同意并将此项工程划归西湖工程局管理《汪大燮等呈请保护杭州反抗太平天国革命之清朝将领瑞忠庄公坟祠的文书》,1921年10月,北洋档案:《汪大燮等呈请保护杭州反抗太平天国革命之清朝将领瑞忠庄公坟祠的文书》,1921年10月,北洋档案:1001-2-172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此项保护实践与正阳门工程相似,都是由于城市现代化建设与道路建设而引发古迹保护问题。但与之不同的是,杭州瑞忠庄公坟祠保护是在参照已有法令的情况下推进的,“查本部厘定保存古物暂行办法第一条内载先贤坟墓应设法保护,第二条内载前代祠宇应由地方官或公共团体筹资修葺,以垂久远各等语”同上。同上。就时间而言,1921年的杭州瑞忠庄公坟祠保护实践相比于1915年正阳门工程出现较晚,此时距离1916年《保存古迹暂行办法》的颁布也已有一段时间,因而实践从呈请到批复再到施行,整体流程有所依循而清晰明确。可见法令章程对于地方实践起到了显著的规范作用,而整套报批流程的开展,也一定程度体现中央对于地方古迹事业的管控。另外,杭州保护实践举措直接将道路规划让位于坟祠古迹,而非如正阳门工程中使两者中和、协调共存,一方面可见民国初年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由中央向地方的推进,现代化与古迹保护的矛盾也更为频繁而直接,另一方面,也从侧面体现了这一时期古迹保护意识的不断提升与发展。4.3城市现代化建设对地方实践的推广民国初年,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古迹保护产生一系列矛盾冲突,为解决这一问题,不同管理者采取了不同的举措。1914年的苏州天平山保护就采取封禁这一传统模式而忽略现代化建设需求,1915年正阳门改造工程集合拆除、保留与中和等多种模式以平衡现代化建设与古迹保护需求,而1921年的杭州忠庄公坟祠保护则是以道路绕行的方式使得城市现代化建设让位于古迹保护。由此可见,城市现代化建设既是古迹保护问题的缘由,也是在实践中与之抗衡的力量。只是随着古迹保护法令出台、管理制度完善以及地方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这种抗衡与冲突也不断得到削弱。而1915年的正阳门工程则恰好代表了一个模式思路转变的节点,同时也代表着中央对地方的影响。自此在古迹保护地方实践中,法规地位不断彰显、新兴保护模式得以接纳,而乡绅耆老、学者民众等不同力量的参与也同样促进思想与法规的进步。

第5章总结1915年的正阳门改造工程是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产生,以纾解城市交通压力、塑造国门形象、美化城市等现代化建设需求为初衷,却带来了古迹保护模式的变革。与清代内务机构对于皇家苑囿修缮不同,正阳门工程中的古迹保护举措允许适当改造、增加现代卫生设施,并推动古迹游览平民化,这些举措在传统古迹保护修缮中不曾出现,却也很大程度与当今国际社会认可的遗产保护模式吻合。正是由于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古迹保护的矛盾冲突中,正阳门工程采取偏向现代化建设的方案,这些举措反过来推动了传统古迹保护思想的变革,也对这一时期古迹保护法规与地方实践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由清末民初三个最为主要的古迹保护相关法规比较可知,古迹保护法规是在民国初年开始得到重视,并随着时间推进不断细化明确的。这种发展趋势很大程度是由于古迹保护法规来源于对西方既有实践的效仿,由点及面发展以应对城市现代化建设现实问题。因此随着民国初年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冲突矛盾不断铜线,相关古迹保护法规条例也不断得到补充完善,1915年的正阳门工程即以其西方设计师介入、中西杂糅等特征其中一个重要的推动力量。而对比1914年苏州天平山封禁与1921年杭州瑞忠庄公坟祠保护两个地方实践案例可知,城市现代化建设是这一时期多数古迹保护实践进行的主要起因,也是实践过程中与古迹保护相抗衡的主要力量。在古迹保护发展过程中,现代化建设对于地方实践的影响逐渐让位于推广的古迹保护法规与管理制度,中央对于地方的古迹管控逐渐系统化。而1915年的正阳门工程作为平衡古迹保护与现代化需求的典型代表,为这一时期的地方实践、甚至是当今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的平衡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一、原始史料[1]《内务部酌订保存古物暂行办法及有关文书》,1912年2月,北洋档案:1001-2-171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2]《内务部呈请开放京畿名胜场所的文书》,1914年5月,北洋档案:1002-2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3]《内务部为拟具限制古物出口章程选购意大利关于保存古物法规参考的文书》,1914年6月,北洋档案:1001-2-171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4]《管理寺庙条例及有关文书》,1921年11月,北洋档案:1002-62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5]《江苏巡按使陈报封禁苏州天平山保护宋代范文政公祠墓章碑文拓本等件》,1914年9月,北洋档案:1001-2-172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6]《汪大燮等呈请保护杭州反抗太平天国革命之清朝将领瑞忠庄公坟祠的文书》,1921年10月,北洋档案:1001-2-172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7]朱启钤:《修改京师前三门城垣工程呈》,《蠖园文存》,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154页。[8]朱启钤:《筹修京师正阳门城垣办法》,《蠖园文存》,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173-174页。[9]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民政部奏保存古迹推广办法另行酌拟章程折并清单》,《大清新法令》第六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86页。[1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