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228_第1页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228_第2页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228_第3页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228_第4页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22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228最佳选择题(每道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

发芽法要求发芽率在A.65%以上(江南博哥)B.70%以上C.75%以上D.85%以上E.80%以上正确答案:D[解析]发芽应取新鲜、成熟、饱满的果实或种子,要求发芽率在85%以上。

2.

枸杞子的主产地是A.宁夏B.陕西C.青海D.山西E.河南正确答案:A[解析]枸杞子主产于宁夏。

3.

下列有关气雾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抛射剂在耐压的容器中产生压力B.抛射剂是气雾剂中药物的溶剂C.抛射剂是气雾剂中药物的稀释剂D.抛射剂是一类高沸点物质E.抛射剂在常温下蒸气压大于大气压正确答案:D[解析]气雾剂的抛射剂为低沸点物质,常温下蒸气压大于大气压;当阀门打开时,抛射剂急剧气化产生压力,克服液体分子间的引力,将药物分散成雾状微粒喷射出来;抛射剂亦常是气雾剂的溶剂和稀释剂。

4.

下列有关生理因素影响口服给药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的吸收与胃肠液的pH有关,胃液的pH约为1.0时,有利于弱酸性药物的吸收B.药物的吸收与胃肠液的pH有关,小肠部位肠液的pH通常为5~7,有利于弱碱性药物的吸收C.胃肠液中的胆盐能增加所有药物的吸收D.胃排空速率快,有利于多数药物的吸收E.消化道上皮细胞部位的血液循环状况影响药物的吸收正确答案:C[解析]影响药物口服给药吸收的主要因素包括生理因素、药物因素与剂型因素。其中,生理因素分为:(1)胃肠液的成分和性质。弱酸、弱碱性药物的吸收与胃肠液的pH有关。胃液的pH约为1.0左右,有利于弱酸性药物的吸收。小肠部位肠液的pH通常为5~7,是弱碱性药物吸收的最佳环境。胃肠液中含有的胆盐、酶类及蛋白质等物质也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如胆盐具有表面活性,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但有时也可能与某些药物形成难溶性盐而影响吸收。(2)胃排空率。胃排空速率慢,有利于弱碱性药物在胃中的吸收。但小肠是大多数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因此,胃排空速率快,到达小肠部位所需的时间缩短,有利于多数药物的吸收。(3)消化道吸收部位血液或淋巴循环的途径及其流量大小、胃肠本身的运动及食物等。

5.

含不同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A.7,4'-二羟基>7-羟基>5-羟基>一般酚羟基B.7,4'-二羟基>一般酚羟基>5-羟基>7-羟基C.7,4'-二羟基>4'-羟基>一般酚羟基>5-羟基D.7,4'-二羟基>5-羟基>7-羟基>一般酚羟基E.一般酚羟基>7-羟基>5-羟基>7,4'-二羟基正确答案:C[解析]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多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酚羟基数目及位置不同,酸性强弱也不同,以黄酮为例,其酚羟基酸性强弱顺序依次为7,4'-二羟基>7或4'-羟基>一般酚羟基>5-羟基。

6.

属于气血津液辨证的功效是A.和解少阳B.清气分热C.涩精止遗D.温中补中E.补气生津正确答案:E[解析]补气生津是指药物针对气虚津亏证加以改善的治疗功效,其以中医气血津液辨证为依据。

7.

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是A.《炮炙大法》B.《本草纲目》C.《雷公炮炙论》D.《神农本草经》E.《修事指南》正确答案:C[解析]《雷公炮炙论》为南北朝刘宋时代雷斅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炮炙大法》为明代缪希雍撰,是我国第二部炮制专著,并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雷公炮炙十七法”。《修事指南》为清代张仲岩著,为我国第三部炮制专著。

8.

温里药治“亡阳证”的主要药理学基础是A.镇痛B.降压C.抗炎D.强心、扩张血管E.提高免疫正确答案:D[解析]温里药能温里祛寒,主治里寒证(包括心阳不足、中焦虚寒),其中心阳不足可见“亡阳证”,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休克,因此强心、扩血管是其药理学基础。

9.

将脂溶性药物制成起效迅速的栓剂应选用的基质是A.可可豆脂B.氢化油C.半合成椰子油酯D.聚乙二醇E.半合成棕榈油脂正确答案:D[解析]影响栓剂中药物吸收的因素有生理因素、药物因素和基质因素。在油脂性基质中,水溶性药物释放较快;水溶性基质或油水分配系数小的油脂性基质中,脂溶性药物释放较快。

10.

甲型强心苷元结构的基本母核为A.强心甾烯B.蟾蜍甾二烯(或海蒽甾二烯)C.3α,14-二羟基强心甾烯D.3β,14-二羟基强心甾烯E.三萜正确答案:A[解析]甲型强心苷元结构的基本母核为C17位上连接五元不饱和内酯环的强心甾烯。

11.

一般宜在春末夏初采收的中药材是A.根及根茎类药材B.全草类药材C.果实种子类药材D.茎木类药材E.皮类药材正确答案:E[解析]皮类药材宜在春末夏初时采收;根及根茎类和茎木类宜在秋、冬两季采收;全草类一般在植株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收;果实种子类一般在果实自然成熟或将近成熟时采收。

12.

麻黄在炮制过程中应A.去残根B.去枝梗C.去皮壳D.去毛E.去心正确答案:A[解析]麻黄的残根属非药用部位,应去除。

13.

青蒿素抗疟原虫作用发生在A.红细胞内期B.红细胞前期C.红细胞外期D.疟原虫配子体E.以上均非正确答案:A[解析]青蒿素及其衍生物通过杀灭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及抑制疟原虫的PfATTP6酶使细胞内Ca2+水平升高,致疟原虫死亡。

14.

具缓泻而不伤气,逐瘀而不败正之功,用于年老、体弱及久病患者的大黄炮制品种为A.酒大黄B.熟大黄C.大黄炭D.醋大黄E.清宁片正确答案:E[解析]清宁片泻下作用缓和,具缓泻而不伤气,逐瘀而不败正之功,用于年老、体弱及久病患者。其泻下作用减轻是因结合型蒽醌含量下降所致。

15.

判断中药化学成分结晶纯度的依据是A.结晶的熔点和熔矩B.结晶水的数量C.结晶醇的数量D.结晶的速度E.结晶的大小正确答案:A[解析]化合物纯度检查的方法:(1)晶型均一,色泽一致。(2)有一定的熔点和较小的熔距。(3)TLC或PC分别用三种以上溶剂系统检识,呈现单一圆整斑点。(4)HPLC或GC检查呈现单峰。

16.

炮制后能缓和燥性和酸性,增强健胃消胀作用的药物是A.苍术B.斑蝥C.白术D.马钱子E.枳壳正确答案:E[解析]生枳壳行气作用较强,可行气宽中除胀,用于胁肋胀痛;麸炒后缓和燥性或刺激性,增强健胃消胀作用,用于宿食停滞、呕逆。

17.

乙型强心苷苷元甾体母核中C-17位上的取代基是A.醛基B.六元不饱和内酯环C.糖链D.羧基E.五元不饱和内酯环正确答案:B[解析]甲型强心苷苷元甾体母核C-17位取代的是五元不饱和内酯环;乙型强心苷苷元甾体母核C-17位取代的是六元不饱和内酯环。

18.

下列关于纯化水叙述错误的是A.纯化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与稀释B.纯化水是用饮用水采用电渗析法、反渗透法等方法处理制成C.注射用水指用纯化水经蒸馏而制得D.纯化水可作滴眼剂的配制溶液E.纯化水常用作中药注射剂制备时原药材的提取溶剂正确答案:D[解析]制药用水可分为:(1)饮用水:为天然水经净化处理所得,可作为药材净制时的漂洗、制药器具的粗洗用水。除另有规定外,亦可作为口服、外用普通制剂所用药材的提取溶剂。(2)制药纯化水:为饮用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方法制成的制药用水。不含任何附加剂,可作为中药注射剂、滴眼剂等灭菌制剂所用药材的提取溶剂;口服、外用制剂配制用溶剂或稀释剂;非灭菌制剂用器具的精洗用水;必要时亦用作非灭菌制剂用药材的提取溶剂。(3)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制备所得。可作为配制注射剂的溶剂或稀释剂,静脉用脂肪乳剂的水相及注射用容器的精洗;必要时亦可作为滴眼剂配制的溶剂。(4)灭菌注射用水:为注射用水经灭菌所得的制药用水。主要作为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剂的稀释剂。

19.

焦山楂长于A.活血化瘀B.消积化食C.消食止泻D.止血止泻E.燥湿健脾正确答案:C[解析]焦山楂酸味减弱,苦味增加,长于消食止泻。

20.

区别挥发油与油脂常用的方法是A.相对密度B.溶解性C.皂化值D.油迹实验E.比旋度正确答案:D[解析]挥发油常温下可自然挥发,如将挥发油涂在纸片上,较长时间放置后,挥发油因挥发而不留油迹,脂肪油则留下永久性油迹。

21.

药材用适宜溶剂提取,蒸去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每1g相当于原药材2~5g标准的制剂是A.煎膏剂B.酒剂C.酊剂D.流浸膏剂E.浸膏剂正确答案:E[解析]浸膏剂是指药材用适宜溶剂提取,蒸去全部溶剂,调整浓度至1g相当于原药材2~5g标准的制剂。

22.

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的药材是A.黄芪B.虎杖C.板蓝根D.牛膝E.党参正确答案:B[解析]虎杖的入药部位是根及根茎,其余四项入药部位均为根。

23.

经锻后失去结晶水的药材是A.石决明B.明矾C.自然铜D.赭石E.云母石正确答案:B[解析]石决明、自然铜、赭石、云母石均不含结晶水,明矾含有12个结晶水,煅烧后失去全部结晶水。

24.

乳剂中分散相乳滴合并,且与连续相分离成不相混溶的两层液体的现象称为A.分层B.破裂C.起昙D.转相E.絮凝正确答案:B[解析]破裂指分散相乳滴合并,并且与连续相分离成不相混溶的两层液体的现象,破裂是不可逆的。

25.

下列化合物中,按碱性强弱排序正确的是A.季铵碱>脂肪杂环碱>酰胺>芳香胺B.脂肪杂环碱>季铵碱>酰胺>芳香胺C.脂肪杂环碱>季铵碱>芳香胺>酰胺D.季铵碱>脂肪杂环碱>芳香胺>酰胺E.季铵碱>酰胺>脂肪杂环碱>芳香胺正确答案:D[解析]极弱碱,如酰胺、N-五元芳杂环类生物碱;弱碱,如芳香胺、N-六元芳杂环类生物碱;中强碱,如脂胺、脂杂环类生物碱;强碱,如季铵碱、胍类生物碱。

26.

药粉微粒或药液微滴被包于高分子材料中而成直径1~5000μm的胶囊为A.硬胶囊剂B.肠溶胶囊剂C.微囊D.微型包囊E.胶丸剂正确答案:C[解析]微囊系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药粉微粒或药液微滴包裹成直径为1~5000μm的微小囊状物的技术。

27.

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毒性大小的排列中,正确的是A.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B.阳离子型>非离子型>阴离子型C.非离子型>阴离子型>阳离子型D.阴离子型>非离子型>阳离子型E.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正确答案:E[解析]表面活性剂的毒性,一般以阳离子型毒性最大,其次是阴离子型,非离子型毒性最小。

28.

可用作气雾剂防腐剂的物质是A.丙二醇B.司盘-60C.亚硫酸钠D.四氟乙烷E.尼泊金酯正确答案:E[解析]常用附加剂有:(1)潜溶剂:如乙醇、丙二醇等。(2)乳化剂:如硬脂酸三乙醇胺皂。(3)助悬剂:如司盘类、月桂醇类等。(4)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亚硫酸钠等。(5)防腐剂:如尼泊金乙酯等。

29.

南五味子的植物来源是A.五味子B.华中五味子C.红花五味子D.披针叶五味子E.球蕊五味子正确答案:B[解析]南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

30.

载药数最多的本草著作是A.《证类本草》B.《本草经集注》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E.《中华本草》正确答案:E[解析]注意题干有无“古代”二字,若是古代,则当选《本草纲目》,若未界定,七本代表本草著作中,当今出版的《中华本草》载药数最多。

31.

药用部位为发酵加工品的药材是A.绿豆衣B.肉豆蔻C.莲子心D.龙眼肉E.淡豆豉正确答案:E[解析]种子类中药的药用部位大多是完整的成熟种子,包括种皮和种仁两部分;种仁又包括胚乳和胚。也有不少是用种子的一部分,有的用种皮,如绿豆衣;有的用假种皮,如肉豆蔻衣、龙眼肉;有的用除去种皮的种仁,如肉豆蔻;有的用胚,如莲子心;有的则用发了芽的种子,如大豆黄卷。极少数为发酵加工品,如淡豆豉。

32.

苷元为三萜苷类化合物的是A.大豆苷B.栀子苷C.甘草皂苷D.甜菊苷E.金丝桃苷正确答案:C[解析]考查三萜皂苷的分类和代表物。

33.

叶呈宽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形,边缘有细锯齿,有清凉香气的中药材是A.薄荷B.广藿香C.青蒿D.细辛E.蒲公英正确答案:A[解析]薄荷单叶对生,完整者展平后叶片呈宽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形,边缘有细锯齿,上表面深绿色,下表面灰绿色,有凹点状腺鳞。揉搓后有特殊的清凉香气,味辛、凉。

34.

不采用清炒法炮制的是A.槐花B.莱菔子C.蒲黄D.白术E.苍耳子正确答案:D[解析]白术是用土炒、米炒或用麸炒。

35.

性状上具有“白颈”特征的中药材是A.水蛭B.地龙C.全蝎D.蜈蚣E.僵蚕正确答案:B[解析]地龙第14~16环节为生殖带,习称“白颈”,较光亮。

36.

下列有关药物在滴丸基质中分散状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形成固态溶液B.形成胶团C.呈胶体微品状态D.形成玻璃态溶液E.呈无定型状态正确答案:B[解析]药物在滴丸基质中分散状态:药物以分子分散的固态溶液,或玻璃态溶液,部分药物聚集呈胶体微晶状态,部分药物呈无定型状态,中药或呈微粉分散等。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