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违规处理流程指导手册_第1页
交通违规处理流程指导手册_第2页
交通违规处理流程指导手册_第3页
交通违规处理流程指导手册_第4页
交通违规处理流程指导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违规处理流程指导手册TOC\o"1-2"\h\u22960第一章交通违规概述 398281.1交通违规的定义 3154761.2交通违规的分类 310681.2.1违反交通信号灯 3214971.2.2违反交通标志、标线 3249971.2.3违反驾驶行为规范 3111561.2.4违反行人交通规则 3303061.2.5违反车辆装载规定 4224881.2.6违反车辆检验规定 4314351.2.7违反其他交通规定 421796第二章交通违规处理基本原则 4289132.1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4326862.2依法处理原则 4176562.3审慎处理原则 56346第三章违规行为举报与记录 524853.1举报途径与方法 5111323.1.1举报途径 5316163.1.2举报方法 5293393.2举报记录与保存 55803.2.1举报记录 5135813.2.2举报记录保存 6300303.3举报人保护 6289043.3.1保护措施 6139403.3.2保护措施实施 613426第四章违规行为调查与核实 6101164.1调查程序与方法 6154514.1.1调查程序 6215344.1.2调查方法 7267994.2调查期限与要求 7152024.2.1调查期限 7261794.2.2调查要求 7164174.3调查结果的处理 763244.3.1调查组应当在调查结束后,及时撰写调查报告,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7152094.3.2调查组应当将调查报告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由上级主管部门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核。 8289734.3.3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调查报告后15个工作日内,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核,并根据调查结论采取相应措施: 8196254.3.4对于调查过程中发觉的管理漏洞,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防止类似违规行为再次发生。 8143第五章交通违规处罚决定 871045.1处罚的种类与标准 8183565.2处罚决定的送达 893935.3处罚决定的执行 97903第六章交通违规处罚执行与监管 986626.1处罚执行的程序 955306.1.1接受处罚决定书 942946.1.2缴纳罚款 9303486.1.3处罚执行期限 9284896.1.4处理处罚结果 9141036.2处罚执行的监督 9309906.2.1执法部门内部监督 1063256.2.2上级部门监督 10133196.2.3社会监督 10129126.2.4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 10185706.3处罚执行完毕的确认 1027946.3.1执法部门确认 10193796.3.2当事人确认 10286206.3.3归档与公示 105528第七章复议与诉讼 10239647.1复议申请与受理 10190187.1.1复议申请 1090287.1.2复议受理 11132447.2复议程序与期限 1117457.2.1复议程序 11153667.2.2复议期限 1274817.3诉讼程序与判决 1247677.3.1诉讼程序 12217887.3.2诉讼判决 137298第八章交通违规处理与信息共享 13299308.1信息共享的原则 1336728.2信息共享的范围 1437898.3信息共享的途径 1418720第九章交通违规处理人员培训与管理 14167099.1培训内容与方法 1453559.1.1培训内容 1444539.1.2培训方法 15293529.2培训效果的评价 15215029.2.1评价方法 15176799.2.2评价标准 1513579.3处理人员的考核与管理 16210419.3.1考核内容 16109759.3.2考核方法 16271899.3.3管理措施 1631175第十章交通违规处理法规与政策 16954110.1交通违规处理相关法规 16291110.1.1法律依据 163117310.1.2处罚种类 163203610.1.3处理程序 171363210.2交通违规处理政策动态 173186110.2.1政策调整 173012310.2.2政策创新 17133610.2.3政策宣传 172815310.3法规与政策的宣传与普及 17478210.3.1宣传手段 172254610.3.2宣传内容 171537110.3.3普及途径 17第一章交通违规概述1.1交通违规的定义交通违规,是指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以及行人在交通活动中,违反国家及地方制定的交通管理法规、规章和标准,影响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的行为。交通违规行为不仅包括违反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等明显规定,还包括违反交通安全规定、驾驶行为规范等。1.2交通违规的分类交通违规可以根据其性质、危害程度和涉及的主体等因素进行分类。以下为常见的交通违规分类:1.2.1违反交通信号灯违反交通信号灯主要包括闯红灯、绿灯右转未让行、黄灯亮时通过路口等行为。这些行为易导致交通,严重影响交通安全。1.2.2违反交通标志、标线违反交通标志、标线主要包括违章停车、逆行、占用公交车道、超车道等行为。这些行为破坏了交通秩序,降低了道路通行效率。1.2.3违反驾驶行为规范违反驾驶行为规范主要包括酒驾、超速、疲劳驾驶、驾驶时使用手机等行为。这些行为易导致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增加交通的风险。1.2.4违反行人交通规则违反行人交通规则主要包括闯红灯、横穿马路、倚坐道路隔离设施等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引发交通,对行人自身和他人的安全构成威胁。1.2.5违反车辆装载规定违反车辆装载规定主要包括超载、超高、超宽等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导致车辆失控、道路损坏等问题,影响交通安全。1.2.6违反车辆检验规定违反车辆检验规定主要包括未经检验、检验不合格、逾期未检等行为。这些行为可能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影响交通安全。1.2.7违反其他交通规定违反其他交通规定包括非法营运、非法改装车辆、违反交通管制措施等行为。这些行为同样可能影响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第二章交通违规处理基本原则2.1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在交通违规处理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保证处理结果公正无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正原则:处理交通违规行为时,应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当事人,不偏袒任何一方,保证处理结果的公正性。(2)公平原则:在处理交通违规行为时,应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对各类交通违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保证处罚措施的公平性。(3)公开原则:交通违规处理过程应保持透明,对处理结果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保证处理过程的公开性。2.2依法处理原则交通违规处理应遵循依法处理原则,保证处理行为合法、合规。具体要求如下:(1)依法认定:在处理交通违规行为时,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进行认定,保证认定结果的合法性。(2)依法处罚: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对交通违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保证处罚措施的合法性。(3)依法程序:在处理交通违规行为时,应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2.3审慎处理原则在交通违规处理过程中,应遵循审慎处理原则,保证处理结果准确、合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调查:在处理交通违规行为时,应全面收集、核实有关证据,保证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有充分的了解。(2)严谨分析: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严谨分析,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合理判断当事人的违法行为。(3)谨慎决定:在处理结果决定前,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保证处理决定的准确性和合理性。(4)及时反馈:处理交通违规行为后,应及时向当事人反馈处理结果,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和申诉权。第三章违规行为举报与记录3.1举报途径与方法3.1.1举报途径(1)电话举报:市民可通过拨打当地交通管理部门公布的交通违规举报进行电话举报。(2)网络举报:市民可通过交通管理部门官方网站、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进行在线举报。(3)现场举报:市民在发觉交通违规行为时,可直接向现场执法的交通警察进行举报。(4)信件举报:市民可通过邮寄方式,将举报材料寄送至交通管理部门。3.1.2举报方法(1)提供详细举报信息:包括违规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车牌号码、车型、颜色等。(2)提供证据材料:如照片、视频等,以证明违规行为的发生。(3)遵守法律法规:举报人需保证举报内容真实可靠,不得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3.2举报记录与保存3.2.1举报记录交通管理部门应对每一起举报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以下内容:(1)举报时间、举报人联系方式;(2)被举报人的车牌号码、车型、颜色等;(3)违规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4)证据材料;(5)处理结果。3.2.2举报记录保存(1)书面记录:将举报记录整理成书面材料,归档保存。(2)电子记录:将举报记录录入交通管理部门举报管理系统,实现电子化保存。(3)保密措施:对举报记录进行保密,保证举报人信息不被泄露。3.3举报人保护3.3.1保护措施(1)保密举报人信息:对举报人的姓名、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进行保密,不得对外泄露。(2)保证举报人安全:对举报人进行安全保护,保证其不受威胁、恐吓等影响。(3)奖励机制:对提供有效举报信息的举报人给予适当奖励,以鼓励市民积极参与交通违规行为的举报。3.3.2保护措施实施(1)建立健全举报人保护制度:制定详细的举报人保护措施,明保证护责任人和具体实施办法。(2)加强内部管理:对交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保密教育,保证工作人员不泄露举报人信息。(3)加强与公安机关协作:在必要时,与公安机关协作,对举报人进行安全保护。第四章违规行为调查与核实4.1调查程序与方法4.1.1调查程序(1)接到违规行为举报或发觉违规行为线索后,应当及时启动调查程序。(2)成立调查组,明确调查人员职责。(3)调查组应当对举报内容进行初步核实,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查。(4)如需进一步调查,调查组应当制定详细的调查方案,明确调查时间、地点、对象、方法等。(5)调查组应当严格按照调查方案开展调查,保证调查过程的合法、合规。4.1.2调查方法(1)现场调查:调查组应当对现场情况进行实地查看,收集相关证据。(2)询问当事人:调查组应当对当事人进行询问,了解违规行为的具体情况。(3)查阅资料:调查组应当查阅与违规行为相关的资料,如监控录像、行车记录仪等。(4)技术鉴定:如有必要,调查组可以委托专业机构对相关证据进行技术鉴定。4.2调查期限与要求4.2.1调查期限调查组应当在接到举报或发觉违规行为线索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如调查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延长调查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30个工作日。4.2.2调查要求(1)调查组应当全面、客观、公正地开展调查,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2)调查过程中,调查组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3)调查组应当做好调查记录,保存相关证据,保证调查过程的可追溯性。4.3调查结果的处理4.3.1调查组应当在调查结束后,及时撰写调查报告,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调查背景及目的;(2)调查时间、地点、方法;(3)调查过程及发觉的问题;(4)调查结论及依据。4.3.2调查组应当将调查报告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由上级主管部门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核。4.3.3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调查报告后15个工作日内,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核,并根据调查结论采取相应措施:(1)如调查结论证实存在违规行为,应当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2)如调查结论证实不存在违规行为,应当及时解除对当事人的处罚或处理措施;(3)如调查结论不足以证实违规行为,可以决定中止调查或补充调查。4.3.4对于调查过程中发觉的管理漏洞,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防止类似违规行为再次发生。第五章交通违规处罚决定5.1处罚的种类与标准交通违规处罚主要包括警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驾驶证、拘留等几种形式。以下是各种处罚的具体标准:(1)警告:对交通违规行为较轻,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以给予警告处罚。(2)罚款:根据交通违规行为的严重程度,罚款金额分为不同档次,具体数额依据相关法规确定。(3)暂扣或者吊销驾驶证:对于严重交通违规行为,可以给予暂扣或者吊销驾驶证的处罚。暂扣驾驶证的期限为一个月至六个月,吊销驾驶证的期限为六个月至一年。(4)拘留:对于严重交通违规行为,且构成犯罪的,可以给予拘留处罚。5.2处罚决定的送达处罚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送达给当事人。送达方式包括直接送达、邮寄送达和公告送达。(1)直接送达: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将处罚决定书直接送达给当事人。当事人应当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或者盖章,表示已经收到处罚决定书。(2)邮寄送达:如果当事人不在现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邮寄方式将处罚决定书送达给当事人。邮寄送达的,以挂号信回执上的日期为送达日期。(3)公告送达:对于无法直接送达或者邮寄送达的当事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公告方式送达处罚决定书。公告送达的,应当在当地报纸、网站等媒体上发布,自公告发布之日起六十日视为送达。5.3处罚决定的执行处罚决定生效后,当事人应当按照处罚决定书载明的要求执行。以下为处罚决定的执行方式:(1)警告:当事人应当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不得再犯相同或类似违规行为。(2)罚款:当事人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逾期未缴纳的,依法加收滞纳金。(3)暂扣或者吊销驾驶证:当事人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将驾驶证交回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暂扣或者吊销期间,当事人不得驾驶机动车。(4)拘留:当事人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到指定的拘留所接受拘留处罚。拘留期间,当事人不得外出。第六章交通违规处罚执行与监管6.1处罚执行的程序6.1.1接受处罚决定书在交通违规行为发生后,执法部门应当依法制作并送达处罚决定书。当事人应当在规定时间内接受处罚决定书,并对处罚内容进行确认。6.1.2缴纳罚款当事人应当在处罚决定书确定的期限内,按照指定的方式缴纳罚款。罚款缴纳方式包括现场缴纳、银行转账、等。6.1.3处罚执行期限处罚决定的执行期限一般为15日,自处罚决定书送达之日起计算。在执行期限内,当事人应当完成罚款缴纳等相关手续。6.1.4处理处罚结果执法部门应当在处罚执行完毕后,对处罚结果进行整理、归档,并按照规定程序报批。6.2处罚执行的监督6.2.1执法部门内部监督执法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对处罚执行过程进行监督。监督内容包括处罚决定的合法性、处罚执行的程序合规性等。6.2.2上级部门监督上级部门应当对下级部门的处罚执行工作进行监督,保证处罚决定的正确执行。对于发觉的问题,应当及时予以纠正。6.2.3社会监督鼓励社会各界对交通违规处罚执行工作进行监督,发觉违法违纪行为,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6.2.4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应当依法对交通违规处罚执行工作进行监督,通过提案、建议等形式,促进处罚执行的公正、公平。6.3处罚执行完毕的确认6.3.1执法部门确认执法部门应当在处罚执行完毕后,对处罚结果进行确认。确认内容包括罚款缴纳情况、处罚决定书送达情况等。6.3.2当事人确认当事人应当在处罚执行完毕后,对处罚结果进行确认。确认内容包括罚款缴纳情况、处罚决定的履行情况等。6.3.3归档与公示执法部门应当将处罚执行完毕的确认结果归档,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内容包括处罚决定书、处罚执行情况等。第七章复议与诉讼7.1复议申请与受理7.1.1复议申请一、申请条件交通违法行为人对交通管理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交通管理部门的上一级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议。二、申请材料申请人应提交以下材料:(1)复议申请书;(2)身份证明文件;(3)交通管理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4)其他相关证据材料。三、申请方式申请人可以选择以下方式提出复议申请:(1)书面申请;(2)口头申请;(3)邮件申请;(4)网上申请。7.1.2复议受理一、受理条件交通管理部门收到复议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进行审查,对符合下列条件的申请予以受理:(1)申请人与行政处罚决定有利害关系;(2)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3)申请事项属于复议范围。二、受理程序(1)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七日内,将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请人;(2)受理通知书应当载明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通信地址等基本信息,以及申请复议的具体事项。7.2复议程序与期限7.2.1复议程序一、组成复议机构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受理申请之日起五日内,组成三人以上的复议机构,负责审理复议案件。二、调查取证复议机构应当全面、客观、公正地调查取证,听取申请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三、审理复议机构应当在收到全部案卷材料之日起六十日内,对案件进行审理。四、作出决定复议机构应当根据审理情况,在六十日内作出以下决定:(1)维持原处罚决定;(2)改变原处罚决定;(3)撤销原处罚决定;(4)其他决定。7.2.2复议期限一、复议期限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在特殊情况下,经复议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二、延期通知延长复议期限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7.3诉讼程序与判决7.3.1诉讼程序一、起诉条件申请人对交通管理部门的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起诉材料申请人应提交以下材料:(1)起诉状;(2)身份证明文件;(3)交通管理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4)复议决定书;(5)其他相关证据材料。三、起诉方式申请人可以选择以下方式提起诉讼:(1)书面起诉;(2)口头起诉;(3)邮件起诉;(4)网上起诉。7.3.2诉讼判决一、审理程序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案件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在特殊情况下,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二、判决结果人民法院根据审理情况,可以作出以下判决:(1)维持原处罚决定;(2)改变原处罚决定;(3)撤销原处罚决定;(4)其他判决。三、判决生效判决生效后,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执行人民法院的判决结果。第八章交通违规处理与信息共享8.1信息共享的原则交通违规处理中的信息共享,旨在提高交通管理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遵循以下原则:(1)合法性原则:信息共享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保证信息来源、使用和共享的合法性。(2)真实性原则:信息共享应保证数据真实、准确,不得篡改、伪造信息。(3)及时性原则:信息共享应保证信息传递的时效性,保证交通管理部门及时掌握和处理交通违规行为。(4)安全性原则:信息共享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损毁等风险。8.2信息共享的范围信息共享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交通管理部门内部信息共享:包括交通违规行为的查处情况、处罚结果、违法驾驶员信息等。(2)跨部门信息共享:与公安、税务、工商、质监等相关部门进行信息共享,实现交通违规行为联合惩戒。(3)与社会公众信息共享:通过政务公开、网站、公众号等渠道,向公众发布交通违规行为查处情况、处罚结果等信息。8.3信息共享的途径为实现信息共享,以下途径:(1)建立交通违规处理信息平台:整合交通管理部门内部信息资源,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2)利用政务信息系统:通过政务信息系统,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提高交通违规行为查处的协同性。(3)数据接口对接:与相关部门建立数据接口,实现数据实时交换和共享。(4)定期发布信息简报:定期汇总交通违规处理情况,通过信息简报形式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5)开展联合惩戒:与相关部门共同制定联合惩戒措施,对交通违规行为实施联合惩戒。(6)借助第三方平台: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第三方平台,扩大信息共享范围,提高公众参与度。第九章交通违规处理人员培训与管理9.1培训内容与方法9.1.1培训内容交通违规处理人员的培训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交通法规与政策:包括国家、地方及行业相关法规、政策、标准等,保证处理人员对法规有全面、深入的了解。(2)交通违规处理程序:详细讲解交通违规处理的流程、步骤、时限等,使处理人员熟悉业务操作。(3)交通违规处理技巧:针对不同类型的交通违规行为,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提高处理人员的业务能力。(4)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交通违规案例,使处理人员掌握处理交通违规的实战经验。(5)沟通协调能力:培训处理人员与当事人、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技巧,提高工作效率。9.1.2培训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处理人员掌握交通违规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实践操作:组织处理人员参与实际交通违规处理工作,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3)模拟演练:设置模拟场景,让处理人员进行实际操作演练,检验其业务水平。(4)互动交流:定期组织处理人员交流学习心得,分享经验,促进共同进步。9.2培训效果的评价9.2.1评价方法(1)书面考试:对培训内容进行书面测试,检验处理人员的理论水平。(2)实际操作考核:对处理人员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了解其业务能力。(3)同行评价:组织同行对处理人员进行评价,了解其在工作中的表现。(4)综合评价:综合各项评价结果,对处理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全面评估。9.2.2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评价处理人员对交通法规、政策、处理程序等的了解程度。(2)业务操作能力:评价处理人员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处理速度、准确性等。(3)沟通协调能力:评价处理人员与当事人、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效果。(4)综合素质:评价处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责任心、敬业精神等。9.3处理人员的考核与管理9.3.1考核内容处理人员的考核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业务能力:评价处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对交通违规处理程序的掌握程度。(2)工作质量:评价处理人员在处理交通违规案件中的准确性、合规性等。(3)工作效率:评价处理人员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交通违规处理工作的能力。(4)工作态度:评价处理人员在工作中表现出的责任心、敬业精神等。9.3.2考核方法(1)定期考核:对处理人员进行定期业务考核,检验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2)抽查:对处理人员的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了解其工作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