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村综合治理工作作业指导书_第1页
三农村综合治理工作作业指导书_第2页
三农村综合治理工作作业指导书_第3页
三农村综合治理工作作业指导书_第4页
三农村综合治理工作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村综合治理工作作业指导书TOC\o"1-2"\h\u25551第1章绪论 3148061.1三农村综合治理工作背景 3154801.2三农村综合治理工作意义 396321.3指导书使用说明 322894第2章组织架构与职责 4268512.1组织架构 440612.2部门职责 4228002.3岗位职责 518560第3章农村环境保护 6186333.1农村环境问题分析 633513.1.1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676493.1.2农村生态环境退化 627763.1.3农村环境问题原因分析 6319043.2农村环境治理措施 6310223.2.1农业生产环节 6230443.2.2农村生活环节 639543.2.3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 653863.3农村环境监管制度 7188313.3.1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 7305363.3.2加强环保执法监管 7314093.3.3建立健全环保监测体系 7162303.3.4强化环保宣传教育 7262173.3.5落实环保责任制度 711308第4章农村社会治安管理 771484.1农村社会治安现状 7300224.2农村社会治安防控措施 7277364.3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818161第5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8235935.1农村基层组织概述 8164195.2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策略 8126095.3农村基层组织效能提升 812020第6章农村经济发展 926006.1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9259366.1.1农业生产现状 942216.1.2农村产业结构现状 941556.1.3农村居民收入现状 9101486.2农村产业发展规划 936296.2.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9169536.2.2延伸农业产业链 9259346.2.3推动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 1071256.3农村经济政策支持 10165416.3.1财政支持政策 10169246.3.2金融支持政策 10213206.3.3土地政策 10284736.3.4人才政策 10152906.3.5科技创新政策 102347第7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031177.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10298447.1.1生活基础设施 1032717.1.2生产基础设施 1079147.1.3公共服务设施 11111347.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118227.2.1建设原则 11287737.2.2建设内容 11178607.2.3建设标准 11166517.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1198527.3.1建设管理 11215147.3.2运维管理 11180937.3.3监督与考核 1232265第8章农村文化建设与教育 12262658.1农村文化建设 1229928.1.1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281988.1.2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12144368.1.3农村文化活动开展 1237348.2农村教育发展 1240428.2.1农村教育现状 1271058.2.2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 12144238.2.3农村教育资源共享 1350168.3农村文化教育资源共享 13223968.3.1文化教育资源共享的意义 1342938.3.2文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1310818.3.3文化教育资源共享实践 13354第9章农村社会保障与扶贫 1389719.1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3213969.1.1农村养老保险 1378349.1.2农村医疗保险 1341229.1.3农村失业保险与工伤保险 14190919.1.4农村社会救助 1466999.2农村扶贫政策与措施 14272789.2.1农村扶贫政策概述 14182569.2.2农村扶贫措施 14258489.2.3农村扶贫资金管理 14223149.3农村扶贫工作成效评估 14108259.3.1扶贫工作成效评估指标体系 14210529.3.2扶贫工作成效评估方法 14233269.3.3扶贫工作成效分析与改进 1420532第10章综合治理工作评估与改进 141943610.1综合治理工作评估体系 142695110.1.1评估原则 141519710.1.2评估指标 152959310.1.3评估流程 153087910.2综合治理工作评估方法 152990210.2.1定性评估 152487910.2.2定量评估 151259410.2.3综合评估 15662410.3综合治理工作持续改进策略 151974610.3.1政策调整与优化 151770810.3.2工作流程优化 152318110.3.3人员培训与激励 161871410.3.4资源整合与共享 161531510.3.5创新与推广 16第1章绪论1.1三农村综合治理工作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针对“三农村”(即农村环境、农村治安、农村风气)问题,、国务院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加强农村综合治理工作。三农村综合治理工作旨在解决农村环境、治安和风气问题,提升农村整体面貌,为农民群众创造一个和谐、安宁、文明的生活环境。1.2三农村综合治理工作意义三农村综合治理工作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三农村综合治理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有利于提升农村整体竞争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三农村综合治理有助于优化农村生态环境,保障农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三农村综合治理还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为农村长治久安奠定基础。1.3指导书使用说明本指导书旨在为各级部门、农村基层组织和社会各界提供三农村综合治理工作的参考和指导。全书共分为若干章,涵盖了三农村综合治理的政策措施、实践案例、工作方法等方面内容。在使用本指导书时,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综合治理工作。以下为各章节内容概述:(1)第一章:绪论,介绍三农村综合治理工作的背景和意义。(2)第二章:政策措施,梳理国家和地方关于三农村综合治理的政策法规。(3)第三章:实践案例,分享各地在三农村综合治理工作中的成功经验。(4)第四章:工作方法,探讨三农村综合治理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实施步骤。(5)第五章:附录,提供相关资料和表格,方便读者在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请各级部门、农村基层组织和社会各界在使用本指导书时,充分认识三农村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注重总结经验,不断摸索创新,为推动三农村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更大成效共同努力。第2章组织架构与职责2.1组织架构农村综合治理工作组织架构应遵循高效、务实、协调的原则,设立以下部门:(1)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农村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2)政策法规部:负责农村综合治理政策法规的研究、制定和宣传。(3)社会事务部:负责农村社会事务的管理与服务,包括民生保障、社区建设等。(4)经济发展部:负责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与实施,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5)环境保护部:负责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2部门职责(1)综合治理办公室①负责农村综合治理工作的整体规划、组织实施和检查评估。②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保证综合治理工作有序推进。③收集、整理、分析农村综合治理相关信息,为决策提供依据。④对农村综合治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督促和整改。(2)政策法规部①研究农村综合治理政策法规,提出完善和修订建议。②负责政策法规的宣传、培训和解读。③对农村综合治理工作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4)社会事务部①负责农村民生保障工作,包括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②推动农村社区建设,提高村民自治水平。③组织开展农村文化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5)经济发展部①制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推动产业结构调整。②负责农村项目招商、投资和建设工作。③协助农民增收,推动农村扶贫工作。(6)环境保护部①负责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②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村民环保意识。③组织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3岗位职责(1)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①负责办公室的日常管理工作。②组织制定和实施农村综合治理工作计划。③协调各部门工作,保证工作进度和质量。④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进展。(2)政策法规部负责人①组织研究农村综合治理政策法规。②负责部门内部人员的管理和培训。③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和培训。(3)社会事务部负责人①负责部门内部人员的管理和培训。②推动农村民生保障和社区建设工作。③组织开展农村文化活动。(4)经济发展部负责人①制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项目计划。②负责部门内部人员的管理和培训。③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协助农民增收。(5)环境保护部负责人①负责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②组织部门内部人员的管理和培训。③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村民环保意识。④组织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第3章农村环境保护3.1农村环境问题分析3.1.1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农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其中,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养殖业废弃物排放,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不当是主要原因。3.1.2农村生态环境退化农村生态环境退化表现为土地退化、水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等。过度开发、乱砍滥伐、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水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是主要原因。3.1.3农村环境问题原因分析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低,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环保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力度不足;环保基础设施滞后,治理能力不足。3.2农村环境治理措施3.2.1农业生产环节(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使用量。(2)发展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农药使用量。(3)优化养殖业布局,加强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3.2.2农村生活环节(1)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置体系建设。(2)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3)提高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3.2.3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1)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2)加强湿地保护和水资源合理利用。(3)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平衡。3.3农村环境监管制度3.3.1完善环保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农村环保立法,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3.3.2加强环保执法监管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提高违法成本。3.3.3建立健全环保监测体系加强农村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实时掌握农村环境质量状况。3.3.4强化环保宣传教育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村居民环保意识,引导公众参与环保工作。3.3.5落实环保责任制度明确各级有关部门和企业的环保责任,强化责任追究。第4章农村社会治安管理4.1农村社会治安现状当前,我国农村社会治安总体稳定,但在经济转型、社会变革的背景下,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盗窃、诈骗等传统型犯罪依然存在,且手法不断翻新;(2)农村地区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时有发生;(3)农村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增多;(4)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薄弱,部分地区治安防控能力不足。4.2农村社会治安防控措施针对农村社会治安现状,应采取以下防控措施:(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自治水平,发挥村民自治组织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的作用;(2)加大警力投入,提高农村地区警务效能,增强治安防控能力;(3)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治意识,引导农民自觉遵纪守法;(4)加强农村治安巡逻防控,建立健全群防群治网络;(5)严厉打击农村地区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盗窃、诈骗、黄赌毒等犯罪;(6)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治安防控水平。4.3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政策法规制定,完善农村社会治安法律法规体系;(2)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各级在农村社会治安工作中的职责;(3)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形成社会、民众共同参与的治安防控格局;(4)加强农村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各类矛盾纠纷;(5)深化农村平安创建活动,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6)加强对农村社会治安工作的督促检查,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第5章农村基层组织建设5.1农村基层组织概述农村基层组织是我国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承担着维护农村社会秩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障农民权益等重要职责。农村基层组织主要包括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村务监督委员会等,是和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村治理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5.2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策略(1)完善组织架构。优化农村基层组织设置,保证组织架构合理、运行高效。加强村“两委”建设,提高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加强队伍建设。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农村基层组织,提高队伍素质。加强教育培训,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和为民服务水平。(3)规范组织运行。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保障农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权利。严格执行组织纪律,加强风廉政建设,防止和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4)创新工作方法。结合当地实际,摸索符合农村特点的工作方法,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服务质量和效率。5.3农村基层组织效能提升(1)加强政策宣传和解读。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政策的理解和认同,保证政策落地生根。(2)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农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3)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能力,提升治理水平。(4)强化绩效评估。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绩效评估体系,激发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5)深化风廉政建设。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加强廉洁自律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农村基层政治生态。通过以上措施,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农村基层组织效能,为农村综合治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第6章农村经济发展6.1农村经济发展现状6.1.1农业生产现状我国农业生产已取得显著成果,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发展。但农村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仍有待提高。6.1.2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农村产业结构逐渐由单一粮食生产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环节相对薄弱,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滞后。6.1.3农村居民收入现状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但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收入来源单一,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有待拓展。6.2农村产业发展规划6.2.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推动农业向优质、高效、绿色、安全方向发展。发展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6.2.2延伸农业产业链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促进农业与服务业、旅游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6.2.3推动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鼓励农村发展农产品仓储物流、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产业,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3农村经济政策支持6.3.1财政支持政策加大财政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6.3.2金融支持政策优化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降低农村金融服务门槛,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6.3.3土地政策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土地权益。6.3.4人才政策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鼓励高校毕业生、外出经商人员等回乡创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6.3.5科技创新政策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第7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7.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求7.1.1生活基础设施(1)供水设施:保证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提高供水设施覆盖率,改善供水水质。(2)排水设施:完善农村排水系统,提高排水能力,减少内涝现象。(3)供电设施:提升农村供电能力,保障农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7.1.2生产基础设施(1)农田水利设施: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效率,保障粮食生产安全。(2)交通设施:优化农村道路布局,提高农村道路等级,改善农村交通条件。(3)仓储设施:加强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降低农产品损耗,提高农产品附加值。7.1.3公共服务设施(1)教育设施: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2)卫生设施: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3)文化设施: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7.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7.2.1建设原则(1)统筹规划: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突出重点:优先解决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保障农民基本生活需求。(3)绿色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7.2.2建设内容(1)生活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供水、排水、供电等设施建设。(2)生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农田水利、交通、仓储等设施建设。(3)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建设。7.2.3建设标准参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结合农村实际,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7.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7.3.1建设管理(1)建立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制度,规范建设程序。(2)加强项目招投标管理,保证项目建设质量。(3)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保障施工安全。7.3.2运维管理(1)明确农村基础设施运维责任主体,建立健全运维管理制度。(2)加强设施检查和维护,保证设施正常运行。(3)提高运维人员素质,提升运维服务水平。7.3.3监督与考核(1)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保证项目进度和质量。(2)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果进行评估。(3)及时发觉问题,督促整改,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第8章农村文化建设与教育8.1农村文化建设8.1.1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农村文化建设是推动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农村居民综合素质、增强农村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8.1.2农村文化设施建设(1)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文化活动场所,提高文化设施覆盖率。(2)加大投入,提高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质量,保证文化设施功能齐全、安全可靠。(3)推动农村文化设施共建共享,提高设施利用效率。8.1.3农村文化活动开展(1)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内容,结合当地实际,开展特色文化活动。(2)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培养文化人才,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素质。(3)加强农村文化品牌建设,提升农村文化影响力。8.2农村教育发展8.2.1农村教育现状分析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如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不高等,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现实依据。8.2.2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1)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硬件设施。(2)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农村教育事业。(3)推进农村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8.2.3农村教育资源共享(1)建立健全农村教育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农村,提高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8.3农村文化教育资源共享8.3.1文化教育资源共享的意义农村文化教育资源共享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村文化教育水平,促进农村与城市的融合发展。8.3.2文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1)建立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文化教育资源共享机制。(2)加强政策引导,鼓励文化教育机构向农村提供优质资源。(3)搭建文化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互联互通。8.3.3文化教育资源共享实践(1)开展城乡文化教育交流活动,促进优质资源互惠互利。(2)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远程文化教育资源共享。(3)加强农村文化教育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文化教育工作者素质,为资源共享提供人才保障。第9章农村社会保障与扶贫9.1农村社会保障体系9.1.1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主要阐述农村养老保险的政策制定、基金筹集、待遇发放及管理运行等方面内容,以保证农村老年居民基本生活需求。9.1.2农村医疗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本节介绍农村医疗保险的政策措施、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9.1.3农村失业保险与工伤保险本节主要介绍农村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政策制定、参保范围、待遇发放等内容,旨在为农村劳动者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9.1.4农村社会救助农村社会救助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等方面。本节阐述农村社会救助的政策体系、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9.2农村扶贫政策与措施9.2.1农村扶贫政策概述本节主要介绍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发展历程、现行政策体系及其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