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开学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1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开学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2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开学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3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开学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4页
云南省玉溪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开学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玉溪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开学考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姓名____班级____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书写(每题5分共1题)1).看拼音,写词语。

kēngwā

jiàshǐ

guàngài

zhèngmíng

liánxì

jìniàn

xuèyè

xùnchì

2、填空题(每题2分共5题)1).按课文内容填空。

(1)气象谚语凝聚着人们的智慧,如:“一场秋雨一场寒,__________________。”我们要注意饮食卫生和说话艺术,正如“______________,祸从口出。”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马虎,正所谓“_____________,谬以千里。”

(2)【诗中有哲理】苏轼说:“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诗中蕴真情】李清照告诉我们:“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______”;王昌龄道出这样的心愿:“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一学期,我们认识了具有民族气节的京剧表演艺术家____________,古代名医________,射箭能手_________,惩治巫婆和官绅、为民造福的__________,少年时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远大志向的________。2).请你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画出两个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

)丝不动

一(

)不吭

忠于(

)守

相提并(

)然有序

临(

)不惧

惊天(

)地

意味深(

)3).1.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同时期,人们在国家大义面前表现出不同的风采。李清照用“____,_____”,表达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王昌龄在《出塞》中用“____,_____”写出了对前朝名将的怀念,表达了自己希望边关安定的心情。(2)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获得了对天气的认知:看到大雁南飞,就知道要下霜了,因为“____,____”;长江中下游地区到了十月份甚至还温暖如春,可以说“八月暖,__,____”。(3)我总是羡慕王敏计算能力强。妈妈却对我说:“王敏有她的强项,你有你的优势。正所谓:_____,_____”。(4)从“生气、害怕、着急、伤心、快乐”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两句话,注意结合自己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它,要用上2-3个表示动作的词语。_______(5)神话充满神奇的想象,很多人物个性鲜明,如______的盘古、_____的精卫。课余时间,我还读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中的《_____》,最让我觉得神奇的地方是________。4).根据积累填空。

(1)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______”这个词语比喻默不作声、踏实工作的人。

(2)妈妈不管多忙,每天都坚持看书,她用行动告诉我“一日读书一日功,______”。在她的影响下,我也养成了每天读书的习惯。

(3)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王冕笔下的《墨梅》:“______,只留清气满乾坤”,梅之香气充盈天地之间。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______,犹有花枝俏”,又展现了梅花的傲霜凌雪、不畏严寒。

(4)《芙蓉楼送辛渐》一诗中,表达诗人志向与品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5)《繁星(一五九)》这首诗中,“心中的风雨来了,______。”令人难以忘记。

(6)苏联作家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中,提出了许多有意思的问题,并介绍了相关的科学知识。比如关于“______”这个问题,书中给出的答案是______。5).7.将下列词语填写完整。①大义(

)然

②容光(

)发

③刚正不(

)

④老态(

)钟

⑤(

)公执法

⑥膀大腰(

)⑦(

)死如归

⑧相(

)堂堂3、选择题(每题2分共3题)1).小明准备出一期以“学贵有疑,善于提问”为主题的手抄报,他想摘抄一些相关的语句,下列选项中不合适的一项是(

)A.好问则裕,自用则小。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2).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顶后”的顺序写“我”爬山这件事的。B.本文写了假日里“我”和爸爸爬天都峰的事,重点写的是爬天都峰的过程。C.本文抓住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将“我”爬天都峰的事写得很清楚。D.文中“我”的心理变化是:犹豫、不自信——受到鼓舞,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爬上天都峰。3).学校大队部要组织同学们宣讲运动员的故事,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A.复述前要多读几遍故事,熟悉故事内容。B.复述时要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如讲述跳水冠军全红婵的故事,关于她练习跳水的内容要讲得详细一些,其他内容可以适当省略。C.复述时如果忘记故事情节,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补充内容。D.使用恰当的语气和肢体语言,可以让讲述更生动。4、句子训练(每题10分共1题)1).不会豁虎跳算什么老虎?(不改变意思,换一种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5、连线题(每题4分共2题)1).连线搭配。

潺潺的

波光

精心的

语言

粼粼的

语调

精炼的

节目

清澈的

流水声

精彩的

保护

深情的

湖水

精密的

仪器2).将诗人与其所写的诗句连起来。

杨万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孟浩然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杜甫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辛弃疾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范成大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6、排序题(每题5分共2题)1).按一定的顺序给词语排排队。

(1)三更半夜响午傍晚下午黎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食物萝卜白萝卜蔬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收获耕地田间管理播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部没有少数一半多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考试报名入学报到录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深夜黎明傍晚中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按顺序重新排列下面的句子,用序号表示。

________白线更近了,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________潮头奔腾而去,过了很久,江面才恢复了平静。

________那条白线很快向前移动,逐渐拉大、变粗。

________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________潮来了,只见东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7、判断题(每题5分共1题)1).判断下面关于新闻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新闻报道必须真实,不许有半点儿虚假,不然传播出去,就成谣言了。(

)

2.从事采集、传播新闻的专门机构有通讯社、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

)

3.家喻户晓的事就不能作为新闻了。(

)

4.说新闻时只能说好事、开心的事,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不能说。(

)

5.所说新闻的内容最好是近期发生的事,过了好几年的事不要选。(

)

6.所说新闻的内容既可以是国内的事,也可以是国外的事。(

)8、诗词鉴赏(每题10分共1题)1).日积月累。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___________________。已是悬崖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补充词句。

2.解释词语。

(1)犹:________________

(2)俏:________________

(3)烂漫:________________

3.本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卜算子”是_____________,“咏梅”是词的_____________。

4.词里主要运用的是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5.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一、二句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风雨”是指初春的风雨,“飞雪”是指冬天的飞雪,它们象征着政治形势的变化。B.三、四句是以对比的手法突出梅花开放的难能可贵。“俏”字用得传神,它既能表现梅花的俊俏,又能象征革命者面对困难时坚强不屈的情操。C.“山花烂漫”“她在丛中笑”,是用衬托和拟人的手法,表现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D.词的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格,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动人形象。6.我还知道一首写梅花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书面表达(每题15分共1题)1).习作

网络上流行“夸夸群”,就是夸夸自己的朋友,夸夸自己的生活。同学们,你们又想夸夸什么呢?可以是某一处迷人的景色,或者是你身边的某一个人,也可以是你自己……

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350字。3.将要夸的内容写清楚。10、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1题)1).课外选文阅读考查

【材料一】学校“迎端午”文化节活动安排表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场地诗词天地6月21日(周三)下午200——3:20学校图书馆(三楼)歌舞表演6月21日(周三)下午2:30——3:30学校报告厅(一楼)手工制作6月21日(周三)下午3:30——4:30学校实验楼(三楼)旱地龙舟6月21日(周三)下午4:00——5:00学校操场备注:每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1~2个项目进行报名,要求准时到场,无

身体健康方面的特殊原因不能中途离场。【材料二】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别称端阳节、龙舟节、五月节、重午节、天中节等。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据有关学者考证,端午节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已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材料三】端午节在我国民间是较为隆重的节日,庆祝活动也是多种多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赛龙舟、吃粽子、佩香囊、插艾草等。香囊做成不同的形状,以五色丝线缠绕,结成一串、玲珑可爱。如今,端午节已成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成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1.细读【材料一】,学校举行“迎端午”文化节活动,亮亮想参加两项活动,在下面的搭配方案中他不能选择的是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

A.诗词天地+旱地龙舟

B.诗词天地+手工制作

C.歌舞表演+旱地龙舟

D.歌舞表演+手工制作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从端午节的别称、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介绍了端午节。端午节纪念屈原,是因为_______

A.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

B.屈原爱吃粽子,人们为了纪念他,就设立了端午节。

C.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篇深入人心,千年传颂,人们便在端午节这一天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相传这一天也是屈原的祭日。

D.端午节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人们就人云亦云,随大流了。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学校征求同学们对“迎端午”手工制作活动的意见,下面选项里你觉得合适的有____(多选)A.制作香囊B.剪窗花C.制作龙舟模型D.包粽子4.下面是小宝和爷爷的对话,请你根据【材料三】中的内容,先用“横线”标出爷爷话中的两处错误信息,再在横线上纠正。

小宝:爷爷,端午节,是不是也叫“龙舟节”?

爷爷:是啊,赛龙舟可是端午节独特的庆祝活动,是我国独有的,其他国家都不能参加呢。

小宝:爷爷,那端午节带我去看赛龙舟好吗?

爷爷:今年端午节是星期四,你还得上幼儿园哦。

(修改1)爷爷:___________

(修改2)爷爷:___________

5.端午节在我国农历的_______月_______日。我还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