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专练14(药品的变质探究20题)-2023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深圳专用)(解析版)_第1页
实验专练14(药品的变质探究20题)-2023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深圳专用)(解析版)_第2页
实验专练14(药品的变质探究20题)-2023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深圳专用)(解析版)_第3页
实验专练14(药品的变质探究20题)-2023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深圳专用)(解析版)_第4页
实验专练14(药品的变质探究20题)-2023年中考化学常考点专题必杀题(深圳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药品的变质探究深圳专用一、实验探究题1.某同学发现前段时间做实验用的NaOH溶液瓶塞没有塞好。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他邀请几个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一起完成下列实验报告。【提出问题】该溶液是否变质?(1)【实验探究一】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取少量该溶液放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有产生说明该溶液已变质。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交流讨论】以下试剂可以代替上述实验步骤中氯化钙溶液的是(填序号)。A.几滴稀盐酸B.适量Ba(OH)2溶液C.适量BaCl2溶液(3)【提出问题】该溶液变质程度怎样?【提出猜想】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只含Na2CO3: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液中溶质含有(写化学式)。(4)【实验探究二】为了验证该NaOH溶液的变质程度,做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与反思①先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溶液有生成猜想二成立②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试液上层清液变红(5)【实验探究三】为得到纯净的NaOH固体,同学取该样品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①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为。②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根据实验流程可知,最终所得NaOH固体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变质后样品中NaOH的质量。【答案】(1)白色沉淀;2NaOH+C(2)BC或CB(3)Na2CO3和NaOH(4)氯化钙(或氯化钡等合理即可);白色沉淀;酚酞(5)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飞溅;Ca(【解析】(1)[实验探究一]由于氢氧化钠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氢氧化钠变质时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又由于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则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该溶液已变质,变质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交流讨论]A、由于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可能还含有氢氧化钠,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时,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盐酸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则若只滴加几滴稀盐酸,即使溶液变质,可能也没有气泡产生,则不能用稀盐酸证明,该选项不正确;B、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可用氢氧化钡代替氯化钙,该选项正确;C、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则可用氯化钡代替氯化钙,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BC。(3)[提出猜想]若氢氧化钠完全变质,则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碳酸钠,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则溶液中的溶质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4)[实验探究二]由于碳酸钠能与氯化钙(或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或碳酸钡沉淀)和水,而氢氧化钠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则可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或氯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含有碳酸钠,静置后再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则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则说明猜想二成立。(5)[实验探究三]①操作b为蒸发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钠固体,则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为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飞溅。②由于碳酸钠能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③由于碳酸钠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则最终所得的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大于变质后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2.化学课上,老师在一瓶充满CO2软塑料瓶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发现软塑料瓶变瘪。针对这一有趣的现象,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见解,请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问题。(1)小亮同学该现象说明了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塑料瓶变瘪的原因是,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芳同学提出了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原因是。(2)要证明一个反应是否发生,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思考。①证实反应物减少。我思考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对照实验,该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有,实验现象是。②证实有新物质生成。小霞同学为证明有碳酸钠生成,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我们帮她完成。

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方案二写出方案二中所涉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3)由此探究,我得到的启示是。(写出一点即可)【答案】(1)软塑料瓶内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瓶内气体压强减小,从而瓶子变瘪;CO2+2NaOH═Na2CO3+H2O;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导致气体压强减小(2)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的体积相同、二氧化碳的量相同、软塑料瓶完全相同、振荡程度(答出两点即可);甲瓶比乙瓶更瘪或者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不同;产生气泡;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Na2CO3+Ca(OH)2═CaCO3↓+2NaOH(3)要证明无现象的反应是否发生,可以证实有新物质生成,或者反应物减少,或者可采用对照实验,或者采用多种方案解决等。(其他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NaOH与CO2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容器内气压变小,产生气压差;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后试管和软塑料瓶内压强变小,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后也会使试管和软塑料瓶内压强变小,所以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2)为了使实验有足够的说服力,因此可以做对照实验,把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不同,但要注意控制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的体积相同、二氧化碳的量相同、软塑料瓶完全相同、振荡程度等。为了证明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除了设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实验外,也可以证明有新物质生成,即证明碳酸钠的生成。(3)由上述试验可见,要证明无现象的反应是否发生,可以证实有新物质生成,或者反应物减少,或者可采用对照实验,或者采用多种方案解决等。故答案为(1)软塑料瓶内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瓶内气体压强减小,从而瓶子变瘪,CO2+2NaOH═Na2CO3+H2O;二氧化碳溶于水也会导致气体压强减小;(2)①氢氧化钠溶液和水的体积相同、二氧化碳的量相同、软塑料瓶完全相同、振荡程度(答出两点即可),甲瓶比乙瓶更瘪或者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不同;②产生气泡;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Na2CO3+Ca(OH)2═CaCO3↓+2NaOH(3)要证明无现象的反应是否发生,可以证实有新物质生成,或者反应物减少,或者可采用对照实验,或者采用多种方案解决等。(其他答案合理即可)3.两位同学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瓶塞。对于这一情况,同学们展开了探究。【提出问题】该溶液是否变质?【作出猜想】甲同学:该溶液没有变质;乙同学:该溶液部分变质:丙同学:该溶液全部变质。(1)【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气泡出现的猜想不正确B.用试管另取该溶液少许,向其中滴加,然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有白色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乙同学的猜想正确(2)【反思评价】a.有的同学认为,可以向待测液中直接滴加酚酞来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你认为可行吗,理由是。b.若丙同学的猜想正确,则实验操作B对应的现象为。(3)【拓展延伸】大家一致认为,像氢氧化钠这样的物质必须密封保存,请你再举一例:。【答案】(1)甲同学;过量的CaCl2溶液(其他合理答案均可,但必须答过量);溶液变红;N(2)不可行,因为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不变红(3)浓硫酸等(合理即可)【解析】作出猜想:氢氧化钠变质为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甲同学:该溶液没有变质;溶液中只有氢氧化钠;乙同学:该溶液部分变质;溶液中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丙同学:该溶液全部变质;溶液中只有碳酸钠;实验探究:A.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有气泡出现,由于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故说明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钠,故证明甲的猜想不正确;B.由结论可知,乙同学猜想正确,即为溶液中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用试管另取该溶液少许,向其中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方程式为:Na反思评价:a.向待测液中直接滴加酚酞来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不可行,因为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b.若丙同学的猜想正确,即为溶液中只有碳酸钠,则实验操作B对应的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不变红;拓展延伸:氢氧化钠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质,必需密封保存,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必需密封保存。4.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同学们对其是否变质进行探究。(1)【提出问题】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呢?【猜想与假设】猜想I:没有变质。猜想II:。猜想III:部分变质。(2)【实验探究】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进行探究,请你协助完成相关内容小军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①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猜想Ⅲ成立②向①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有产生(3)小慧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①取一定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Ⅲ成立②实验①结束后进行过滤,向得到的滤液中滴加。溶液变成蓝色(4)【反思与评价】同学们讨论认为,小军的实验结论不严密,理由是。(5)小慧实验②中所加的试剂不是最佳选择,理由是;如果替换为下列操作(填字母编号),也可以实现相同的目的。A.滴加稀盐酸B.滴加MgSO4溶液C.通入CO2D.滴加CuCl2溶液(6)若要除去NaOH溶液中的变质部分,得到只有氢氧化钠一种溶质的溶液,涉及到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同学们通过以上探究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密封保存。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1)完全变质(2)气泡(3)紫色石蕊试液(4)如果氢氧化钠完全变质,碳酸钠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5)石蕊溶液由紫色变为蓝色,颜色变化不明显;CD或DC(6)Ca(OH(7)2NaOH+C【解析】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若不吸收二氧化碳,则还是氢氧化钠,是没有变质;部分吸收二氧化碳,则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是部分变质;若二氧化碳较多,氢氧化钠全部反应完,剩余的只有碳酸钠,则是完全变质;故猜想II:完全变质。[实验探究](2)猜想Ⅲ成立,则说明含有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可以看到有气泡产生;(3)猜想Ⅲ成立,在①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检验并去除了碳酸钠,因含有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此时加入试剂后,溶液显蓝色,符合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规律,所以加入的是紫色石蕊溶液;[反思与评价](4)完全变质后只含有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后也显红色,加入过量盐酸也产生气泡,因此无法得出猜想Ⅲ成立;(5)小慧实验②中所加的试剂是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中性溶液中显紫色,将实验①结束的液体过滤后,向得到的滤液中滴加石蕊,溶液会由紫色变为蓝色,但由于颜色变化不明显,不易观察现象;加入足量氯化钡后,滤液含有氯化钡和氢氧化钠:A、滴加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由于没有明显现象,因此无法判断组成,选项不正确;B、加入硫酸镁后,2NaOH+MgSO4=C、通入CO2会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然后Na2CO3与BaCl2反应,产生沉淀,有沉淀生成即可证明溶液中含氢氧化钠,因此选项正确;D、滴加CuCl2溶液:氢氧化钠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有明显现象,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D。(6)NaOH溶液中的变质部分是碳酸钠,要去除碳酸钠同时不引入新杂质,可以加入适量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后沉淀过滤去除,只得到氢氧化钠,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a(OH)故答案为:Ca(OH(7)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密封保存,是因为氢氧化钠易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方程式可表示为:2NaOH+CO故答案为:2NaOH+C5.以下是对露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变质的实验探究。(1)【问题】生石灰用于食品干燥剂,其干燥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该干燥剂主要成分的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烧杯②中温度计读数不变,则固体中不含。(3)烧杯③滴入的“某溶液”可以选择的是(选填序号),a.无色酚酞试液、b.Na2CO3溶液,由现象推知该固体中含有Ca(OH)2:烧杯④中(填现象),固体中还含有CaCO3.(4)【探究】该固体变质前后组成成分的定量研究。取一定质量的该固体粉末,滴入足量稀盐酸,将产生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石灰水中,得到固体15.0g,并将所得溶液蒸干,得到22.2g无水CaCl2。变质前CaO的质量是g:(5)固体粉末中Ca(OH)2和CaCO3的质量比为。(6)【反思】生石灰需密封保存,目的是与空气中隔绝,以防变质。【答案】(1)CaO+(2)生石灰或氧化钙或CaO(3)a;固体不断溶解,并产生气泡(4)11.2(5)37:150(6)H2O、CO2或H2O或CO2都算对【解析】问题: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可作干燥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实验:(2)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烧杯②中温度计读数不变,则固体中不含氧化钙;(3)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可选择无色酚酞试液,如果溶液变红,说明含氢氧化钙,不能选择碳酸钠,是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会影响碳酸钙的检验,故填:a;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故烧杯④中固体不断溶解,产生气泡,说明固体中含有碳酸钙;探究:(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氧化钙中的钙元素完全转化到了氯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为:22.2g×(5)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反思:生石灰能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生石灰需密封保存,目的是与空气中水、二氧化碳隔绝,以防变质。6.氢氧化钠是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保存不容易发生变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其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程度产生了兴趣。【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猜想与假设】①没有变质:②部分变质:③全部变质。【实验与结论】方案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方案一取该溶液2mL于试管中,滴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没有变质方案二首先取该溶液2mL于试管中,滴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溶液变浑浊部分变质静置,然后取上层清液放入试管中,滴入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产生(1)【评价与解释】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同进行了充分讨论:一致认为方案二科学合理,方案一有明显漏洞,你认为方案一的漏洞导致结论错误的原因是;(2)方案二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向清液中滴加硫酸铜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反思与整改】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因此需保存。【答案】(1)滴入稀盐酸的量过少,稀盐酸只与氢氧化钠反应,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2)将溶液中的碳酸钠除尽;CuS(3)CO【解析】(1)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则变质后的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而向其中滴加盐酸时,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等氢氧化钠反应完后,盐酸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则为方案一的漏洞为:向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则没有明显现象。(2)溶液部分变质,则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由于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则氯化钡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碳酸钠;再向溶液中加入硫酸铜,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为CuSO(3)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7.化学项目式学习小组对使用后并久置于潮湿空气中生石灰干燥剂成分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样品的成分可能是Ca(OH)2和CaCO3中的一种或两种。【查阅资料】20℃时溶解度:Ca(OH)2—0.161g,CaCO3—0.005g。【设计实验】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进行探究。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样品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解温度无变化,烧杯底有白色固体有CaCO3②将①中液体过滤,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有Ca(OH)2③有气泡产生有CaCO3(1)【反思评价】Ca(OH)2微溶于水,实验①结论不完全正确,实验②和实验③结论正确。请你完善实验③的实验操作。(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最后得出样品中含有Ca(OH)2和CaCO3。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生石灰干燥剂中产生CaCO3的原因。(3)【拓展延伸】学习小组用熟石灰进一步研究酸碱中和的性质,如图1,取少量熟石灰于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充分搅拌后,熟石灰未完全溶解,在烧杯中连接pH传感器,然后缓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熟石灰逐渐溶解。pH传感器数据曲线如图2,请从微观角度分析a~b段变化实质:。【答案】(1)取②中少量滤渣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2)CaO+H2(3)稀盐酸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实质是H+与OH-反应生成H2O,滴加稀盐酸过程中,OH-的数目减少,烧杯中原有的氢氧化钙固体逐渐溶解,解离出OH-补充到溶液中,直到氢氧化钙全部溶解【解析】反思评价:(1)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故可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看是否含碳酸钙,由于滤渣中可能含氢氧化钙,应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故实验操作为:取②中少量滤渣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2)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拓展延伸:(3)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其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滴加稀盐酸过程中,OH-的数目减少,烧杯中原有的氢氧化钙固体逐渐溶解,解离出OH-补充到溶液中,直到氢氧化钙全部溶解,故该阶段pH几乎不变。8.运用化学知识,开展科学探究。(1)探究一、久置的物质能否继续使用【实验探究】小明家中有久置的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和消毒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为探究能否继续使用,在老师指导下,他与同学们在实验室探究如下:

食品干燥剂消毒用双氧水操作取样于烧杯中,加适量水取样于烧杯中,加适量二氧化锰现象没有气泡产生结论还能继续使用反思与交流:久置的双氧水可能失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探究二、某些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实验探究】化学小组在实验过程中,部分记录如下表:

加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滴加稀硫酸溶液呈红色产生气泡产生白色沉淀反思与交流:①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②甲同学认为硫酸与氢氧化钠没有发生反应,其理由是;乙同学认为它们发生了反应,只需从“试剂用量”角度作实验改进即可证明,其方法是。(3)【废液处理】实验后的废液需进行无害化处理,使溶液呈中性且不含钡离子等。经讨论,同学们将上述废液按下列步骤进行处理:步骤ⅠⅡⅢIV方法将三组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静置滴加足量的硫酸钠溶液加过量的X现象浑浊,产生气泡,红色消失分层无明显现象……反思与交流:①步骤Ⅱ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下同):溶质种类最多时,溶质有。②步骤Ⅳ加过量X的目的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答案】(1)烧杯发热;不能继续使用;2(2)H2(3)NaNO3;NaNO3、Na2SO4、H2SO4、HNO3;2HNO3+CaCO3=Ca(NO3)2+【解析】探究一、久置的物质能否继续使用[实验探究]久置的食品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取样于烧杯中,加适量水,因为得出的结论是还能继续使用,所以样品中还含有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故实验现象是:烧杯发热。久置的消毒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取样于烧杯中,加适量二氧化锰,如果还含有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分解产生氧气,实验中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而实验现象是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已不含过氧化氢,消毒作用已失去,故实验结论是不能继续使用。反思与交流:久置的双氧水失效,是因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探究二、某些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反思与交流:①硝酸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硝酸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故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②氢氧化钠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呈红色,故加了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红色,由于滴加稀硫酸后溶液仍然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甲同学认为硫酸与氢氧化钠没有发生反应,其理由是: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根据酸和碱的化学性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能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甲同学的实验是滴加的稀硫酸不足,没有将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所以溶液仍然呈红色,如果继续滴加稀硫酸,将氢氧化钠全部反应,溶液就会变为无色,故乙同学认为它们发生了反应,只需从“试剂用量”角度作实验改进即可证明,其方法是:继续加稀硫酸至红色消失。[废液处理]反思与交流:①三组实验中加入的试剂除了酚酞,还有稀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硝酸钡,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稀硫酸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三组废液混合时观察到的现象是:浑浊,产生气泡,红色消失。红色消失,说明步骤Ⅱ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不存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因为这两种物质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产生气泡,说明稀硫酸和碳酸钠反应中,稀硫酸不足,碳酸钠有剩余,混合后碳酸钠和硝酸钡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硝酸或该反应中剩余的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将三组废液倒入同一烧杯中,硝酸与原来和稀硫酸反应时剩余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如果废液混合前硝酸钡有剩余,硫酸钠和硝酸钡也能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根据混合后的现象,硫酸、硝酸钡、硫酸钠、硝酸不能确定,但硝酸钡和硫酸、硫酸钠不可能同时存在,故步骤Ⅱ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钠,其化学式为:NaNO3。因为硝酸钡和硫酸、硫酸钠不可能同时存在,故溶质种类最多时,除酚酞外溶质有:NaNO3、Na2SO4、H2SO4、HNO3。②步骤Ⅲ向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中滴加足量的硫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上层清液中不含钡离子。根据实验后的废液需进行无害化处理,使溶液呈中性且不含钡离子的要求,步骤Ⅲ已证明不含钡离子,而废液中还可能含有H2SO4、HNO3,故步骤Ⅳ加过量X的目的是除去H2SO4、HNO3,因为碳酸钙能跟酸反应,过量的碳酸钙又难溶于水,所以X最好选择碳酸钙,硝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硝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HNO3+CaCO3=Ca(NO3)2+9.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看到氢氧化钠(固体)试剂瓶标签上标注着“NaOH含量不少于96.0%”,提出对氢氧化钠固体中主要含有的杂质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固体中主要含有什么杂质?【查阅资料】工业制取NaOH的反应原理是:2NaCl+2H2O通电__2NaOH+H2↑+Cl(1)【提出猜想】氢氧化钠固体中主要杂质为Na2CO3和NaCl。小组同学猜想含有NaCl的理由是:原料中的氯化钠没有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钠;含有Na2CO3的理由是:。(2)【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①: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固体溶解,溶液温度明显上升猜想正确步骤②:待步骤①中溶液冷却后,向溶液中滴加过量。开始无明显变化,后产生气泡步骤③:向步骤②所得溶液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3)【实验反思】步骤②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NaCl外,还有。【答案】(1)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CO2(2)稀HNO3;AgNO3(3)NaNO3、HNO3【解析】根据工业制取NaOH的反应原理是:2NaCl+2H2O=通电2NaOH+H2↑+Cl2待步骤①中溶液冷却后,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硝酸时,硝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再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向步骤②所得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氯离子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因此: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①:取少量固体样品溶于水。固体溶解,溶液温度明显上升猜想正确步骤②:待步骤①中溶液冷却后,向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硝酸。开始无明显变化,后产生气泡步骤③:向步骤②所得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实验反思:由此可以判断步骤②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NaCl外,还有硝酸钠和硝酸。10.某化学小组用熟石灰配制石灰水时,发现装满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破埙。【提出问题1】试剂是否变质?【猜想】①没有变质,成分是氢氧化钙②全部变质,成分是碳酸钙③部分变质,成分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钙(1)【进行实验1】步骤操作现象结论1取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滴入2~酚酞试液变红猜想③正确2向试管中继续加入过量的。(2)【提出问题2】如何测定试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2】小丽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测定: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测量装置C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即可计算出试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无误,各步反应完全。【反思与评价】①小明同学认为小丽得到的结果有较大的误差,理由是。②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注射器活塞的摩擦力很小,忽略不计),完成测量。注射器除了贮存、加注稀盐酸外,还有的作用是。【答案】(1)稀盐酸;产生气泡(2)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吸收;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解析】(1)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没有气泡产生。为了证明碳酸钙,可以加入盐酸,产生气泡则可以证明是碳酸钙;(2)①因为二氧化碳不能全部被吸收(会有部分残留在锥形瓶内),所以实验会有误差;②注射器中的盐酸进去试管内反应,产生的气体会使注射器向外扩,扩大的体积就是氢气的体积。11.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在空气中久置的某氢氧化钠样品是否变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C、D四组探究实验。【查阅资料】氯化钙、氯化钡溶液都呈中性。【实验探究】取适量该氢氧化钠样品,加足量的水溶解,将得到的溶液分别加入到四支试管中,再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足量)、酚酞试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钙溶液,如图所示。【分析与结论】(1)上述四组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字母序号)。(2)实验D中,证明该氢氧化钠样品已经变质的化学方程式是。(3)【继续探究】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四支试管中反应后的混合物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图),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内上层清液呈红色,下层有白色沉淀。【提出问题】上层清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上层清液中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猜想与假设】上层清液中呈碱性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设计实验】取少量烧杯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现象与结论】预测现象结论①若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上层清液中呈碱性的物质是②若无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上层清液中呈碱性的物质是氢氧化钙。【实验反思】同学们认为上述预测现象②所得结论不严密,原因是。【答案】(1)B(2)CaC(3)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所以不能仅仅根椐溶液变红就判断溶液中只含氢氧化钙【解析】(1)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从而变质。A、加入足量稀盐酸,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气泡,说明含碳酸钠,则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不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无法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正确;C、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碳酸钠,则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不正确;D、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碳酸钠,则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不正确。故答案为:B;(2)实验D中,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3)现象与结论:①氯化钡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碳酸钠,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不能共存,故上层清液中一定不含氢氧化钙,过量的氯化钡能将碳酸钠除尽,反应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氢氧化钠,故上层清液中呈碱性的物质是:碳酸钠、氢氧化钠;实验反思:预测现象②中,若无沉淀生成,则上层清液中不含碳酸钠,溶液呈红色则溶液呈碱性,除了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钠溶液也显碱性,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两种。故填:氢氧化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所以不能仅仅根椐溶液变红就判断溶液中只含氢氧化钙。12.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同学们想探究是否变质,请你一同参与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2)【提出猜想】猜想1:这瓶固体成分是NaOH。猜想2:这瓶固体成分是。猜想3:这瓶固体成分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3)【查阅资料】①Na2C②酸与碱和盐共同反应时,酸碱中和反应优先进行。BaCl2溶液呈中性。【实验与探究】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解。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甲同学认为猜想1正确,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4)向(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若有现象,则猜想3正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丙同学认为BaCl2溶液也可以用Ba(OH)2溶液替代,同学们一致认为不可以,理由是(6)丁同学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没有看到气泡产生,不正确地排除了猜想2和猜想3,若猜想2或猜想3正确,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答案】(1)2NaOH+C(2)Na2CO3(3)Na2CO3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4)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仍为红色;N(5)氢氧化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会干扰原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检验(6)Na2【解析】(1)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是因为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故填:2NaOH+CO[提出猜想]猜想1:没有变质,这瓶固体成分是NaOH。猜想2:全部变质,这瓶固体成分是Na2CO3。猜想3:部分变质,这瓶固体成分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故填:Na2CO3。(3)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甲同学认为猜想1正确,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Na2CO3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故填:Na2CO3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色。(4)向(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仍为红色现象,则猜想3正确,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故填:白色沉淀产生,溶液仍为红色;Na(5)丙同学认为BaCl2溶液也可以用Ba(OH)故填:氢氧化钡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会干扰原溶液中氢氧化钠的检验。(6)若猜想2或猜想3正确,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Na2C故填:Na2C1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实验后,将试管中剩余的NaOH和Ca(OH)2无色溶液导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于是展开如下探究。【提出问题】烧杯中为什么会出现白色沉淀?【猜想与假设】NaOH在空气中变质。(1)【初步验证】取1~2mL氢氧化钠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则说明NaOH已变质,NaOH变质的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为进一步探究两种无色溶液混合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成分,小明作出以下猜想。【作出猜想】猜想①:NaOH:猜想②:NaOH、Na2CO3:猜想③:NaOH、Ca(OH)2、Na2CO3猜想④:NaOH、Ca(OH)2经分析,猜想(填序号)一定不正确。(3)【实验探究】小明设计的实验及实验记录如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在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CO2无明显现象猜想不正确b.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猜想②不正确(4)【实验分析】王昕同学认为步骤b不严密,原因是。(5)【再次验证】他重新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猜想②正确,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答案】(1)有白色沉淀生成;C(2)③(3)④(4)滴加的稀盐酸过少,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盐酸优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即使含有碳酸钠也不产生气泡(答案合理即可)(5)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或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澄清的石灰水);有气泡产生(或有白色沉淀产生)【解析】[初步验证](1)取1~2mL氢氧化钠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NaOH已变质,NaOH变质的原因主要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发生了变质,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O[作出猜想]经分析,猜想③一定不正确,因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实验探究]a.在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CO2,无明显现象,说明猜想④不正确,因为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若Ca(OH)2存在的话,能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实验分析]王昕同学认为步骤b不严密,原因是滴加的稀盐酸过少,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盐酸优先与氢氧化钠反应,即使含有碳酸钠也不产生气泡(答案合理即可)。[再次验证]他重新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猜想②正确,实验操作: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实验现象:有气泡产生,则证明猜想②正确。(其他答案合理即可)1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入化学实验室后,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膨胀破裂了(如图所示)。他们很好奇,展开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这瓶破裂的生石灰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1)【猜想与假设】小明猜想:可能有氢氧化钙:小军猜想:可能有碳酸钙,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小华猜想:可能还有氧化钙CaO。(2)【实验探究】他们讨论后,通过下列实验步骤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少量的水,搅拌,用手摸烧杯外壁烧杯外壁不发热固体中不含另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水搅拌,向其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钙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固体中含有碳酸钙(3)【实验反思】小组讨论后,同学们认为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不足以证明碳酸钙的存在,原因是。于是,再取少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有气泡产生。(4)【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大家一致认为爆裂后的试剂瓶中的固体成分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变质的原因是与有关,认识到实验室保存生石灰应注意。【答案】Ca(OH)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少量的水,搅拌,用手摸烧杯外壁烧杯外壁不发热固体中不含______另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水搅拌,向其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______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钙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固体中含有碳酸钙【答案】氧化钙##CaO|变红【实验反思】小组讨论后,同学们认为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不足以证明碳酸钙的存在,原因是______。于是,再取少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有气泡产生。【答案】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白色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钙未能全部溶解稀盐酸或稀硫酸|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大家一致认为爆裂后的试剂瓶中的固体成分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变质的原因是与______有关,认识到实验室保存生石灰应注意______。【答案】密封保存(1)Ca(2)氧化钙或CaO;变红(3)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白色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钙未能全部溶解;稀盐酸或稀硫酸(4)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密封保存【解析】小军猜想可能有碳酸钙是因为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实验过程:氧化钙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少量的水,搅拌,用手摸烧杯外壁烧杯外壁不发热固体中不含氧化钙;固体中有氢氧化钙,则溶液会呈碱性,加入酚酞溶液后溶液会变红;实验反思:小组讨论后,同学们认为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不足以证明碳酸钙的存在,因为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白色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钙未能全部溶解;要验证碳酸根离子的存在可以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生石灰变质的原因是与空气在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由实验可知生石灰应密封保存。15.农场需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为了确保改良效果,需要对库存的熟石灰是否变质进行检测。农场实验室取了一定量的熟石灰样品,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1)[提出问题]熟石灰样品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一:猜想二:CaCO3和Ca(OH)2猜想三:CaCO3(2)[资料查阅]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实验步骤与现象]步骤操作现象1取lg样品于试管中,加入10mL蒸馏水充分振荡得到上层清液和下层固体2向步骤1后的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变红3向步骤2后的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固体物质消失,并产生气泡[实验分析]①实验人员根据步骤I认为猜想三正确。其实该结论并不严密,请说明理由。②解释步骤3有气泡产生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可以知道猜想正确。[评价与反思]熟石灰存放时应密封保存。农业上使用库存较久的熟石灰时要检测其成分。【答案】(1)氢氧化钙或Ca(OH)2(2)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下层固体也有可能是没有溶解的氢氧化钙;CaCO【解析】(1)[作出猜想]猜想一为没有变质,全是是氢氧化钙。(2)[实验分析]①根据资料信息可知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根据步骤I不能认定固体全部是碳酸钙,也有可能是没有完全溶解的氢氧化钙。②在固体中滴加稀盐酸,现象为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固体物质消失并产生气泡,原因是稀盐酸先与溶液中的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酚酞由红色变为无色,稀盐酸再与碳酸钙固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有气泡产生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实验结论]通过以上探究可知固体中既有氢氧化钙又有碳酸钙,则猜想二正确。16.某化学兴趣小组发现实验桌上的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上橡胶塞。为探究敞口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该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提出问题1】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实验探究1】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该溶液已变质(2)【提出问题2】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完全变质?【提出猜想】猜想一:已完全变质,该溶液中溶质不含NaOH。猜想二:部分变质,该溶液中溶质是。(3)【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2】实验步骤实现现象结论先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有生成猜想二成立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上层清液(4)【提出问题3】怎样提纯该样品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实验探究3】为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①操作a的名称为。②根据实验流程分析,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填“>”“<”或“=”)变质样品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答案】(1)有气泡产生(2)NaOH、Na2CO3(或氢氧化钠、碳酸钠)(3)白色沉淀;变为红色(4)过滤;>【解析】(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结论中该溶液已变质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滴加足量稀盐酸,稀盐酸会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实验现象为有气泡产生;(2)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部分变质,则该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钠、碳酸钠(或NaOH、Na2CO3);(3)结论是猜想二成立,即该溶液中溶质是氢氧化钠、碳酸钠,先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故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取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故实验现象是上层清液变为红色;(4)①操作a是固液分离操作,故a的名称为过滤;②样品中碳酸钠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得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变质样品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与碳酸钠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之和,故最终所得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变质样品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1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在空气中久置的某氢氧化钠样品是否变质,进行了探究实验。【提出问题】久置的氢氧化钠样品是否变质?【查阅资料】氯化钙、氯化钡的水溶液都呈中性。【实验探究】取适量该氢氧化钠样品,加足量的水溶解,将得到的溶液分别加入到四支试管中,再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足量)、酚酞试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钙溶液,如下图1所示:【分析结论】(1)上述四组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字母序号),其理由是。(2)实验A中,观察到的现象,说明该氢氧化钠样品已经变质;(3)实验D中,证明该氢氧化钠样品已经变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继续探究】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四支试管中反应后的混合物全部倒入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如上图2所示,充分搅拌、静置,观察到烧杯内上层清液呈红色,下层有白色沉淀。【提出问题】上层清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上层清液中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猜想假设】上层清液中呈碱性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5)【设计实验】取少量烧杯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现象与结论】预测现象结论①若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上层清液中呈碱性的物质是②若无沉淀生成,溶液呈红色上层清液中呈碱性的物质是氢氧化钙(6)【实验反思】同学们认为上述预测现象②所得结论不严密,原因是。【答案】(1)B;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水溶液均显碱性,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2)有气泡产生(3)N(4)氢氧化钠或NaOH(5)碳酸钠、氢氧化钠(6)氢氧化钠溶液也显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解析】(1)氢氧化钠样品在空气中变质,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不能根据溶液变红判断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所以,实验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填:B;(2)实验A中,向试管中加入盐酸,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若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该氢氧化钠样品已经变质。故填:溶液中有气泡冒出;(3)实验D中,向试管中加入CaCl2溶液,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若观察到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该氢氧化钠样品已经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4)猜想与假设: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上层清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本题中,溶于水能够显碱性的物质有:碳酸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所以,上层清液中呈碱性的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故填:氢氧化钠;(5)现象与结论:①向上层清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证明上层清液中有碳酸钠;且生成溶液呈红色,则溶液呈碱性,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钡均显中性,碳酸钠与氢氧化钙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无法共存,则溶液中还含有氢氧化钠,即上层清液中呈碱性的物质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故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6)实验反思:预测现象②中,若无沉淀生成则上层清液中不含碳酸钠,溶液呈红色则溶液呈碱性,除了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钠溶液也显碱性,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两种。故填:氢氧化钠溶液也呈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所以不能仅仅根椐溶液变红就判断溶液中只是氢氧化钙。18.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同学们对其是否变质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的溶液是否变质呢?(1)【猜想与假设】猜想Ⅰ:没有变质;猜想Ⅱ:;猜想Ⅲ:部分变质。(2)【实验探究】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进行探究,请你协助完成相关内容。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取一定量的样品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猜想Ⅰ成立小慧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①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Ⅲ成立②实验①结束后进行过滤,向得到的滤液中滴加。溶液变成蓝色(3)[反思与评价]同学们讨论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严密,理由是:。(4)小慧加过量的BaCl2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5)[拓展实验]小慧实验②中所加的试剂替换为下列操作,也可以实现相同的目的。a.滴加MgCl2溶液b.通入CO2c.滴加稀盐酸(6)若要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完全变质(2)紫色石蕊试液(3)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无色酚酞变红并不能说明只有NaOH存在(4)Na2CO3+2BaCl2=BaCO3↓+2NaCl(5)ab(6)Ca(OH)2+Na2CO3=CaCO3↓+2NaOH【解析】猜想与假设:氢氧化钠若不吸收二氧化碳,则还是氢氧化钠,部分吸收二氧化碳,则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全部变质,则是碳酸钠;故填:完全变质;实验探究:(2)猜想III成立,在①中加入足量氯化钡,去除了碳酸钠,滤液则含有氢氧化钠,此时加入试剂后,溶液显蓝色,符合紫色石蕊溶液变色规律,所以加入的是紫色石蕊溶液;反思与评价:(3)完全变质后只含有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加入酚酞后也显红色,加入盐酸也产生气泡,因此无法得出猜想II成立;故填: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所以无色酚酞变红并不能说明只有NaOH存在;(4)小慧加过量的BaCl2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CO3+2BaCl2=BaCO3↓+2NaCl;拓展实验:(5)加入足量氯化钡后,滤液含有氯化钡和氢氧化钠:a、滴加MgCl2溶液,氯化镁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可以判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故正确;b、通入CO2会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然后与BaCl2反应,产生沉淀,可以判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故正确;c、滴加盐酸没有明显现象,无法判断组成,故不正确,故答案为:ab;(6)去除碳酸钠同时不引入新杂质,可以加入适量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后沉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