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_第1页
种树郭橐驼传_第2页
种树郭橐驼传_第3页
种树郭橐驼传_第4页
种树郭橐驼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1课种树郭橐驼传寓言式的人物传记《种树郭橐驼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一篇借为人物立传的形式生发议论的寓言性传记文,取材于社会下层,文笔犀利,寓意深刻,文章通过郭橐驼种树和“他植者”种树,在原理、态度、方法和结果诸方面的对比揭露了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阐发作者“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素养提升1.文学常识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他一生最好的时光都是在荒蛮贬境里度过的。这是一场人生的炼狱。柳宗元用血泪凝成了他的诗文,从而成就了他思想和文学的辉煌。他记事论人,写景抒情,指斥时弊。其用笔犀利,深邃、幽婉。他讽刺嘲弄,文如匕首、刺枪。2.写作背景这篇文章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此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盘剥,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莳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柳宗元在参加“永贞革新”前两年,即贞元十九年(803)至二十一年(805),曾任监察御史里行,是御史的见习官,可以和御史一样“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可以到各地检查工作,民事、军事、财政都可以过问,品秩不高而权限较广。这篇文章,可能就是在此期间写的,是针对当时地方官吏扰民、伤民的现象而作的。这篇文章可以看成是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的先声。“发其无尽之牢骚,泄其一腔之悲愤,楚声满纸,读之肃然。”(清代林纾)这是正义的愤怒、不满和抗争。3.相关知识唐宋古文运动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陈言务去——文需载道,书需传情!4.名句背诵柳宗元传世名言①宁为有闻而死,不为无闻而生。——柳宗元《上扬州李吉甫相公献所著文启》②激浊而扬清,废贪而立廉。——柳宗元③君子在下位则多谤,在上位则多誉;小人在下位则多誉,在上位则多谤。——柳宗元④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柳宗元⑤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⑥功有自功,祸者自祸——柳宗元⑦礼之大本,以防乱也。——柳宗元⑧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柳宗元⑨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柳宗元《重别梦得》⑩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语言构建作业时间:20分钟一、自学预习(一)阅读课文下面自然段,完成相应问题。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①,隆然②伏行③,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④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⑤我固⑥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⑦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⑧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⑨。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⑩以⑪蕃⑫。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⑬也,能顺木之天⑭以致⑮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⑯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⑰,勿动勿虑,去⑱不复顾⑲。其莳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eq\o(○,\s\up1(21))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eq\o(○,\s\up1(22))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eq\o(○,\s\up1(23))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eq\o(○,\s\up1(24))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eq\o(○,\s\up1(25))有能反是eq\o(○,\s\up1(26))者,则又爱之太恩eq\o(○,\s\up1(27)),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eq\o(○,\s\up1(28))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eq\o(○,\s\up1(29))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1.解释文中加点词。①病偻②隆然③伏行④号⑤名⑥固⑦业⑧为⑨取养⑩实⑪以⑫蕃⑬寿且孳⑭天⑮致⑯本⑰已⑱去⑲顾⑳莳eq\o(○,\s\up1(21))害eq\o(○,\s\up1(22))硕茂eq\o(○,\s\up1(23))早而蕃eq\o(○,\s\up1(24))拳eq\o(○,\s\up1(25))苟eq\o(○,\s\up1(26))反是eq\o(○,\s\up1(27))恩eq\o(○,\s\up1(28))爪eq\o(○,\s\up1(29))以2.翻译下列句子。(1)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译文:(2)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译文:(3)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译文:3.思考:从课文的题目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答:4.这里写橐驼种树本领全面高超——“技高”,是种树行家,用了什么方法?5.郭橐驼是怎样论述“种树之道”的?(二)阅读课文下面自然段,完成相应问题。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①,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②好烦③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④。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⑤尔植,督⑥尔获,早缫⑦而绪⑧,早织而缕⑨,字⑩而幼孩,遂⑪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⑫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⑬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⑭。若是,则与吾业者其⑮亦有类⑯乎?”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⑰术。”传⑱其事以为官戒⑲也。1.解释文中加点词。①官理②长人者③烦④卒以祸⑤勖⑥督⑦缫⑧而绪⑨缕⑩字⑪遂⑫辍飧饔⑬蕃吾生⑭病且怠⑮其⑯类⑰养人⑱传⑲戒2.翻译下列句子。(1)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译文:(2)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译文:(3)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译文:3.思考:“养树”和“养人”有何相通之处?二、巩固自测1.识字记音。①橐驼()②窥伺()③孳()④莳()⑤勖()⑥缫()⑦鸡豚()⑧饔()2.通假字。①早缫而绪:②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③既然已:3.古今异义。①故乡人号之“驼”古义:今义:②不抑耗其实而已古义:今义:③若不过焉则不及古义:今义:④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古义:今义:4.文言句式。①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②传其事以为官戒也()③吾又何能为哉()④故不我若也()5.一词多义。(一)实词(1)实①早实以蕃()②不抑耗其实而已()③其实害之()(2)若①其置也若弃()②若不过焉则不及()③故不我若也()(3)故①其土欲故()②故不我若也()(二)虚词(1)而①鸣鼓而聚之()②字而幼孩()③旦视而暮抚()④而木之性日以离矣()⑤早织而缕()(2)以①早实以蕃()②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③爪其肤以验其生枯()④以子之道()6.词类活用。①名我固当:②驼业种树:③且硕茂,早实以蕃:④非有能硕茂之也:⑤非有能早而蕃之也:⑥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⑦鸣鼓而聚之: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疑点探析1.文章第一段是怎样介绍郭橐驼这个人的?答:2.文章第二段是如何表现郭橐驼是一个种树行家的?答:3.文章第四段是怎样评价、描述官吏烦令扰民的?答:4.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何在?答: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读写迁移一、源头活水,积累妙用(一)素材这样积累素材一现实中有些很奇怪的现象让人不解,很是疑惑:家长和教师们都是很关心爱护孩子,但是为什么孩子脸上的笑容却越来越少,更多的孩子为什么日益压抑、内心苦闷?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学生在亲人家长的关心爱护下内心却日益孤独,感觉无人理解,得不到尊重和信任,因此大都无法舒展成长!或许《种树郭橐驼传》这篇古文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告诉我们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从而为我们拨开云雾,得见阳光!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否则,结果很可能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人们一个道理:“欲速则不达。”例如,人们过多的寄希望于孩子,自作主张地让孩子参加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学英语、补中文、练书法、弹钢琴……使得孩子们不堪重负,失去了成长的快乐。其结果往往就会适得其反。这正与《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他植者类似,“爱之太恩,忧之太勤,而木之性日以离矣”。郭橐驼种树的方法则是顺着树自然生长规律,让它的本性得以发展,所以树种得好。培养人才的道理是一样的。素材二有人问郭橐驼种树的诀窍,他回答说:我只是让树木顺其天性自然发展罢了。栽种时像抚育子女一样细心,使它根须舒展,培土均匀栽好后不动不虑,不妨碍它的生长。别的种树人则不然,栽种时树根卷曲,培土不是过分就是不足;栽好后又深爱勤忧,旦视暮抚,甚至抓破树皮查验其死活,摇动树木观察其着土松紧。这不是让树木一天天背离其天性吗?其实,生活中许多事情都包含这个道理,值得我们深思。要真正做到顺木之天性首先就要真正掌握“木之天性”。现在,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出现了问题,教育效果不理想,究其根本,就是很多的教育实施者(家长、教师等)如同文中的“他植者”一样,没有了解教育对象也就是孩子和学生的“天性”——孩子和学生的身心成长与发展规律及特点!很多家长对孩子也如他植者一样,“爱之太恩,忧之太勤”,这些“爱”和“忧”表面看起来是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实则由于根本不了解孩子的“天性”,所以只是用自以为对孩子好的方式强加给孩子身上的不适合孩子顺天致性的“害与仇”。孩子也就是在家长和教师等关爱他们的“爱”与“忧”中一天天偏离了自身的“本性”,以致自身无法“顺天致性”。(二)素材这样运用读《种树郭橐驼传》有感育人如种树。正如柳宗元所说,若对其过分关心,就是“虽曰爱之,其实害之”了。观现代教育体制,一方面是五千年来深厚的文化底蕴难以割舍,一方面又有国外崇尚自由的教育效果显著。使得徘徊在坚守与改革之间的教育显得矛盾重重而又不伦不类。柳宗元有云,种树一方面要为其仔细打好根基,使“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另一方面应让他自由成长,使其“天者全而性得矣”,才是善树者所为。但转观我们的教育情况,却出现了一个奇妙的循环:幼儿园的学小学课程,小学的学中学课程,中学的学大学课程。看似步步“领先世界标准”,但结果却是大学生学幼儿园的课程,真是莫大的讽刺。应该打好的根基迟迟不见踪影,出现的只是一个个连衣服都不会洗的“高材生”;全其天性的时候却发现身处牢笼,全力挣扎只落得个“叛逆”的称号。这样的一个个“教育从娃娃抓起”的产物,又如何能承担起复兴中华民族的重任。缺乏根基,不见风霜的温室花朵,终究无法做到凌霜傲雪。畸形的体制下只能造就悲剧。新闻上有“毕业十四年闲居在家,被人发现饿死家中”的大学生,我们在惊骇之余也该反思:象牙塔中走出的是绵羊,还是狮子。二、书声琅琅——由此及彼,拓展视野郭橐驼种树的启发唐代柳宗元曾在寓言《种树郭橐驼传》中写道,郭橐驼种树,技艺精湛,凡他种的树,没有一株不成活,而且枝叶茂盛,果实连年丰收。有人向他请教,他说:“这不是我有什么妙术使树木长得好,只不过是按照树的自然生长规律去栽培罢了。”同时,他还针对一些人对树木“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的做法,提出其后果,“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种树之道实际上也是教育之道。种树如此,育人亦然。眼下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家长都对孩子寄予了厚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异常迫切。可是,一个孩子如何成为有用之才,是值得大家思量的。有的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落伍,便不顾及孩子的自身实际,不遵循孩子的生理规律和心理需求,硬性给孩子规定一些条条框框,想使孩子按照既定条条框框去做。譬如在孩子的双休日、节假日一厢情愿地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种文化补习班、兴趣特长班等,占用了孩子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本身有兴趣还好,没有兴趣的则怨声载道,情绪低落,结果适得其反。殊不知,兴趣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兴趣尚无,结果又能如何?还有的家长经常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相比较:“你看某某某,人家不仅各门功课成绩优秀,舞蹈还考了几级,手风琴拉的水平也不低……”如此等等,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去跟别人家孩子的长处比较,试想,这样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吗?比来比去,还不是把孩子尚存的一点自信心、进取心消磨殆尽了吗?还有的家长,心甘情愿做孩子的“保姆”,孩子被照顾得无微不至,除了学习,其他像整理床铺、收拾书包等这些举手之劳的小事情都由家长代理,这样的“包办”岂不是对孩子各方面能力极大的摧残和扼杀?孩子整天读书、做题目、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很少有机会了解外面的社会,很少有机会去实践、去感悟、去思考,造成知识面窄,身心疲惫,头脑呆板,这样经过“精雕细琢”、精心培养出的“人才“又怎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社会需求的也是各种各样的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并非一定是“北大”“清华”出来的才是“人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对一个不爱学习、文化课不突出的孩子,不能一锤定音硬说成没有出息。孔老夫子早就在两千多年之前就告诉我们,教育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事实也证明,同样的教育方法,用在不同的孩子身上,其效果也不一样。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化教育”也向我们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我们应深思,怎样才能把学校的、家庭的、社区的、自然的、网络的、现实的教育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将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呈现给孩子,使孩子的思维变得更开阔,头脑变得更灵动,身心变得更健康?我们应该怎样既要遵循孩子的一般身心发展规律,又要照顾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立足于孩子这个教育的主体?怎样既要因势利导,又要顺其自然?少年儿童好比花草树木,有着各自的生长需求,如果一味地要求他们生长在被强行设定的“花盆”里或者“温室”里,那么他们就可能没有了舒筋骨、展枝叶的空间,没有了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我们要力求建立一种顺应孩子天性的开放型的教育“生态环境”,还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给孩子一片自由自在翱翔的天空!拓展阅读愚溪诗序柳宗元〔唐代〕阅读提示《愚溪诗序》是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借愚溪而对自我写照,表达自己济世之愿不能实现的满腔孤愤郁结。全文用一“愚”字钩引贯穿,点次成章,把自己的愚和溪水的愚融为一体。文章清新秀丽,前两段在记叙中抒发感情,后三段在议论中发表感慨。文章托物兴辞,寓意深远,将议论、叙事、写景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议论清晰,叙事井然。语言简洁生动,结构严谨妥贴,不愧是传世的名篇。原文灌水之阳①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②。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③,故谓之染溪。予以愚触罪④,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⑤。古有愚公谷⑥,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士之居者,犹龂龂然⑦,不可以不更⑧也,故更之为愚溪。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⑨,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⑩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⑪,塞其隘⑫,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⑬,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⑭。夫水,智者乐⑮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⑯,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宁武子⑰“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⑱“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予遭有道⑲而违于理,悖⑳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予得专而名焉。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eq\o(○,\s\up1(21)),清莹秀澈eq\o(○,\s\up1(22)),锵鸣金石eq\o(○,\s\up1(23)),能使愚者喜笑眷慕eq\o(○,\s\up1(24)),乐而不能去也。予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eq\o(○,\s\up1(25))自慰,漱涤eq\o(○,\s\up1(26))万物,牢笼eq\o(○,\s\up1(27))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eq\o(○,\s\up1(28))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eq\o(○,\s\up1(29)),超鸿蒙,混希夷eq\o(○,\s\up1(30)),寂寥而莫我知也eq\o(○,\s\up1(31))。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注释①灌水之阳:灌水,湘江支流,在今广西东北部,今称灌江。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②潇水:在今湖南省道县北,因源出潇山,故称潇水。③能:胜任的,能做到的。④以愚触罪:唐宪宗时,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集团革新政治失败,被贬永州。愚,指此事。⑤尤绝者家焉:尤绝,更好的,指风景极佳美的。家,居住。焉,这里。⑥愚公谷:在今山东省淄博市北。刘向《说苑·政理》曾记载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