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九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_第1页
浙江省瑞安市九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_第2页
浙江省瑞安市九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_第3页
浙江省瑞安市九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_第4页
浙江省瑞安市九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瑞安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记载的下列工艺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纺纱织布 B.伐木制舟 C.烧制陶瓷 D.海水晒盐2.小乐在“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践活动中,测得土壤样品呈酸性,其测,得结果可能是()A.pH=6 B.pH=7 C.pH=8 D.pH=93.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H+,从而呈酸性,主要用于制造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A.Zn B.CuO C.CO2 D.CaCO34.下列关于NaOH和Ca(OH)2的用途中错误的是()A.用Ca(OH)2制波尔多液 B.用Ca(OH)2改良酸性土壤C.用NaOH溶液检验CO2 D.用NaOH固体干燥某些气体5.天平的左盘和右盘分别放着盛有等质量的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敞口烧杯,此时天平平衡,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天平会()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处于平衡 D.无法判断6.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一种物质R,使皮肤红肿。实验测定物质R呈酸性,由此推断,要消除红肿,可涂抹下列物质中的()A.肥皂水 B.食醋C.浓氢氧化钠溶液 D.稀盐酸7.稀释浓硫酸并进行硫酸性质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测稀硫酸的pHC.取用稀硫酸D.闻稀硫酸的气味8.小乐发现自家农田中的水稻叶子发黄且茎杆细弱,小乐建议父亲施用含钾的复合肥料。下列肥料符合要求的是()A.(NH4)2SO4 B.KNO3C.(NH4)2HPO4 D.K2CO39.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分解的石灰石,可选用的试剂是()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盐酸C.氯化钡溶液 D.硝酸银溶液10.向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B.滤液呈无色C.滤渣只含有AgD.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11.关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分类上看:属于无机物B.从变化上看:燃烧只生成一种物质C.从性质上看:具有助燃性D.从使用上看: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12.食品包装袋内常放有内装铁粉和生石灰的小包。下列空气成分一定不能与它们反应的是()A.N2 B.O2 C.H2O D.CO213.铁制菜刀在生产时要通过“粹火”处理,具体操作是将红热的菜刀浸入水中急速冷却。此时发生反应如下:3Fe+4H2O=Fe3O4+4H2↑。该反应中属于还原剂的是()A.Fe B.H2O C.Fe3O4 D.H214.用如图所示的密闭装置,能够使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药品是()A.固体:硝酸铵;液体:水 B.固体:生石灰;液体:水C.固体:碳酸钠;液体:稀盐酸 D.固体:氯化钠;液体:水15.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金属,其氧化物的化学式是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由此推断下列几组物质组合,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A.La和稀盐酸 B.La2O3和稀盐酸C.La(OH)3和稀盐酸 D.La(OH)3和氯化钾溶液16.化肥中的氮肥很多是铵盐。已知氨气通入水中后,其溶液呈碱性。将硫酸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后放入试管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湿润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色,这是检验铵盐的方法。上述实验现象说明()A.铵盐和碱的反应是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B.氨气比空气轻C.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就是氨气D.铵盐能和碱反应放出氨气17.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Cu→Cu(NO3)2 B.H2SO4→CuSO4C.BaCl2→BaSO4 D.CaCO3→Ca(OH)218.杭州亚运会的每一项活动都与能量有关,下列关于能量的形式说法错误的是()A.奔跑的运动员具有机械能B.运动员的食物中含有化学能C.沙滩上强烈的紫外线不属于光能D.足球场上的照明灯产生的光能是由电能转化而来的19.锌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锌逐渐加入稀硫酸中B.a点和c点对应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个数相同C.b点和c点对应溶液中锌离子个数不相同D.溶液的溶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也符合该曲线的变化趋势20.在氯化钡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的试剂一定是硝酸银溶液 B.加入的试剂可能是二氧化碳C.无色溶液可能呈酸性 D.白色沉淀一定不溶于稀硝酸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21.小乐在实验室做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用试剂如图所示,实验后把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1)废液呈红色,说明废液呈性;(2)写出废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2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很多实践。(1)战国《吕氏春秋》中记载;“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金”指铜单质,“锡”指锡,单质,“刚”指坚硬)。这句话说明铜锡合金具有的特性是。(2)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即牡砺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古代劳动人民将此“灰”溶于水制得碱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3.如图甲所示为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如图乙所示为用稀盐酸除铁钉表面的铁锈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若实验结果是试管①③中的铁钉不生锈,试管②中铁钉生锈;则可得出铁钉生锈的条件是:。(2)如图乙所示实验,若观察到试管中铁钉变得光亮且表面有气泡生成,溶液呈黄绿色;此时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除H+和Cl外,还有(不考虑H2O)。24.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滴入氯化钡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烧杯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其中的“●”表示(填写离子符号)。25.2022年11月,“神舟十五号”航天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作为主要燃料,是因为偏二甲肼中储存着能,“神舟十五号”航天飞船有着巨大的电池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能储存在电池板中。26.人类对科学规律的认识要经历漫长的探索过程,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也是如此。(1)1625年格劳贝尔发现将金属放入稀盐酸中会“消失”,这为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奠定了基础,小阳用锡、铜、锌三种金属重温实验,则会“消失”的金属有。(2)1766年卡文迪许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了一种可燃性气体,他称之为“可燃空气”,其实该气体就是,从此为探索金属活动性打开了新思路。(3)1865年贝开托夫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金属活动性规律。小阳运用该规律开展实验,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则B点时溶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有。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27.白铜是铜、镍(Ni)合金,为了从废弃的白铜中回收铜、镍两种金属,小乐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铜、镍和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镍>铜;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H2SO4=NiSO4+H2↑。(1)实验1:验证铜、镍和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用下列各组药品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A.Ni、Zn、Cu、稀盐酸 B.Ni、Cu、ZnSO4溶液C.Zn、Cu、NiSO4溶液 D.Ni、ZnSO4溶液、CuSO4溶液(2)实验2:从废弃的白铜中回收铜、镍两种金属回收铜、镍两种金属的实验流程如下,其中固体A是,在溶液B中加适量锌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即可)。28.为了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小乐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①将注射器a中的溶液推入充有CO2的瓶中气球鼓起②……无明显现象③将注射器b中的溶液推入瓶中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气球变瘪④向外拉注射器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步骤①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2)步骤②的目的是证明步骤①后瓶内的CO2已经被完全吸收,则其操作是。(3)步骤③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9.利用工业碳酸钙(含少量铁、铝、钠等元素的金属矿物杂质)生产医用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为了提高“盐酸酸浸”的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升高温度、。(2)试剂A的化学式为。(3)已知部分氢氧化物形成沉淀和沉淀溶解时溶液的pH如表所示,则加入试剂A调节溶液的pH,其合理范围为,以便能除去溶液中的Al3+、Fe3+。氢氧化物Fe(OH)3Al(OH)3Al(OH)3开始沉淀时的pH2.34.0开始溶解时的pH7.8完全沉淀时的pH3.75.2完全溶解时的pH10.830.小乐将20mL稀盐酸倒入到20mL氢氧化钡溶液中让其充分反应。为探究反应的进程,小乐进行了如下探究(已知BaCl2溶液呈中性):【建立猜想】①氢氧化钡过量,②盐酸过量,③恰好完全反应。九年级科学第5页共8页【实验设计】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____试液溶液呈无色猜想①错误乙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白色沉淀猜想②正确丙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Na2CO3溶液____猜想②正确白色沉淀猜想③正确(1)补全方案甲中的试剂名称:。(2)对方案乙的结论进行评价:。(3)若猜想②正确,则方案丙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4)为确定猜想②是否正确,还可以选择的试剂有____。A.紫色石蕊试液 B.铜片C.铁锈 D.硫酸钠溶液31.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的部分或全部组合后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要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他将A装置中的导气管a与C装置中的导气管相连,当装置C中产生的现象时即达到实验目的。(2)若将A装置中的药品换成稀硫酸和锌粒,产生的H2经干燥后用D装置收集,当D装置的瓶口向下时,导管口的连接顺序应是a→b→c→。(3)用烧杯稀释浓硫酸时,应____。A.将浓硫酸倒入水中 B.将水倒入浓硫酸中32.小乐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和如下实验步骤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验。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药品;②缓缓通入CO2,使装置中充满CO2后点燃A处酒精喷灯;③在A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后,点燃B处酒精喷灯;④待反应结束后,停止通入CO2,熄灭A、B两处的酒精喷灯。(1)步骤③,A处酒精喷灯加热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木炭粉逐渐减少,D中左侧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点燃B处酒精喷灯后可观察到氧化铁逐渐变为黑色,发生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说明(填写物质名称)具有还原性。(2)该装置是否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判断并说明理由。。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33.某氯化钠废水中含有HCl、H2SO4、Na2SO4,现要回收NaCl,得到纯净NaCl晶体,提纯的流程如下:(1)加入Na2CO3溶液,目的是除去溶液中存在的(填写离子符号)。(2)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写化学式)。(3)写出“后续处理”的方法。34.明代《徐光启手迹》中记载了硝酸的制法。(1)原料:绿矾五斤,硝五斤。绿矾(FeSO4•7H2O)和硝(KNO3)均属于(选填“氧化物”“酸”“碱”或“盐”)。(2)预处理: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二味同研细,听用。①加热绿矾,质量约减小1/5。该过程中绿矾失去部分结晶水,生成FeSO4•4H2O。②研碎FeSO4•4H2O和KNO3,研碎的目的是。(3)制备:用铁作锅,铁锅置炭炉上,锅下起火……取起冷定,开坛则药化为强水。强水即硝酸,制备时发生如下反应:2(FeSO4•4H2O)加热__Fe2O3+SO2↑+SO3↑+8H2SO3+H2O=H2SO4;H2SO4+2KNO3加热__K2SO4+2HNO3以上反应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35.杭州亚运会,在亚运史上首次由“数字人”参与开幕式点火仪式,也是首次使用源自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CH4O)作为主火炬塔“潮涌”的燃料,实现主火炬在循环使用期间的零排放。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某条反应路径的微观示意如下:(1)甲醇属于(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在上述过程中,若有44g二氧化碳全部转化为甲醇,理论上可生成甲醇g。(2)甲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燃烧过程的能量转化主要是燃料中的能转化为热能。36.向盛有25g石灰石样品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共用去稀盐酸100g。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16.2g。若石灰石中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37.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历史上人类冶炼不同金属的大致年代如图所示:(1)铜和金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又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金器,其中部分青铜器和金器上,还有被人为敲击的痕迹。通过敲打可将青铜等金属材料打制成不同的形状,这是利用了金属的性。(2)我国的青铜文化历史悠久。西汉时期的湿法炼铜工艺就是利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铁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500年,至今铁仍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但每年因腐蚀造成了巨大损失,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4)铝的利用距今100多年,现在铝的年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铝虽然较活泼,但抗腐蚀性能好,原因是。

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记载的下列工艺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纺纱织布 B.伐木制舟 C.烧制陶瓷 D.海水晒盐【答案】C【知识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A、纺纱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伐木制舟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烧制陶瓷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海水晒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2.小乐在“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实践活动中,测得土壤样品呈酸性,其测,得结果可能是()A.pH=6 B.pH=7 C.pH=8 D.pH=9【答案】A【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分析】根据溶液pH与酸碱性关系分析,溶液pH<7时,呈酸性,且越小酸性越强,溶液pH>7时,呈碱性,且越大碱性越强,溶液pH=7时,呈中性。

【解答】A、溶液pH小于7时呈酸性,测得土壤样品呈酸性,则其pH一定小于7;

故选A。3.柠檬酸(C6H8O7)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H+,从而呈酸性,主要用于制造香料或作为饮料的酸化剂。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A.Zn B.CuO C.CO2 D.CaCO3【答案】C【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酸的化学性质分析,酸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氢前的金属发生反应,能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能与碳酸盐发生反应,但不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解答】A、锌的活动性排在氢前,能与柠檬酸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铜为金属氧化物,能与柠檬酸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为非金属氧化物,不能与柠檬酸发生反应,符合题意;

D、碳酸钙能与柠檬酸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C。4.下列关于NaOH和Ca(OH)2的用途中错误的是()A.用Ca(OH)2制波尔多液 B.用Ca(OH)2改良酸性土壤C.用NaOH溶液检验CO2 D.用NaOH固体干燥某些气体【答案】C【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性质决定用途,根据物质的性质判断。

【解答】A.用Ca(OH)2和硫酸铜制波尔多液,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用Ca(OH)2改良酸性土壤,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水,则用Ca(OH)2溶液检验CO2,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用NaOH固体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某些气体,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5.天平的左盘和右盘分别放着盛有等质量的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敞口烧杯,此时天平平衡,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天平会()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处于平衡 D.无法判断【答案】B【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

【解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会因挥发出氯化氢质量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会因吸收水蒸气质量增加,天平的左盘和右盘分别放着盛有等质量的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敞口烧杯,此时天平平衡,一段时间后,天平会因浓硫酸质量增加而右端下沉。

故选B。6.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一种物质R,使皮肤红肿。实验测定物质R呈酸性,由此推断,要消除红肿,可涂抹下列物质中的()A.肥皂水 B.食醋C.浓氢氧化钠溶液 D.稀盐酸【答案】A【知识点】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解析】【分析】根据酸和碱能发生反应,肥皂水呈碱性,氢氧化钠呈碱性但有腐蚀性分析。

【解答】A、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一种物质R,使皮肤红肿,物质R呈酸性,需涂抹呈碱性的物质进行反应,肥皂水呈碱性,符合题意;

B、食醋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C、浓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但腐蚀性太强,不符合题意;

D、稀盐酸呈酸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稀释浓硫酸并进行硫酸性质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测稀硫酸的pHC.取用稀硫酸D.闻稀硫酸的气味【答案】A【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解析】【分析】A、根据稀释浓硫酸要“酸入水”中分析;

B、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

C、根据滴管不能倒置分析;

D、根据正确闻药品气味要用扇闻法分析。

【解答】A、稀释浓硫酸要“酸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散热,符合题意;

B、测定溶液pH时不能将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应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试纸上,不符合题意;

C、滴管要竖直拿取,不能倒置,以免腐蚀胶头,不符合题意;

D、正确闻药品气味时要用手轻轻扇动,不能直接将鼻孔凑到药品处闻,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小乐发现自家农田中的水稻叶子发黄且茎杆细弱,小乐建议父亲施用含钾的复合肥料。下列肥料符合要求的是()A.(NH4)2SO4 B.KNO3C.(NH4)2HPO4 D.K2CO3【答案】B【知识点】盐与化肥【解析】【分析】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

【解答】A、(NH4)2SO4中只含植物所需营养元素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KNO3含植物所需营养元素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含钾元素的复合肥,符合题意;

C、(NH4)2HPO4中含植物所需营养元素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含磷和氮的复合肥,不符合题意;

D、K2CO3中只含植物所需营养元素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B。9.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分解的石灰石,可选用的试剂是()A.氢氧化钠溶液 B.稀盐酸C.氯化钡溶液 D.硝酸银溶液【答案】B【知识点】盐的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根据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化学性质分析,结合鉴别题需利用不同现象加以区分,若现象相同或相似则不能鉴别。

【解答】A、氢氧化钠与碳酸钙不反应,不能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分解的石灰石,不符合题意;

B、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于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未分解的石灰石,符合题意;

C、氯化钡溶液不能与生石灰、碳酸钙反应,不能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分解的石灰石,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银不能与碳酸钙反应,不能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分解的石灰石,不符合题意;

故选B。10.向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铜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B.滤液呈无色C.滤渣只含有AgD.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答案】A【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根据向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铜粉,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硝酸铜溶液呈蓝色,银和铜都不与酸反应分析。

【解答】A、向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铜粉,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符合题意;

B、滤液呈蓝色,不符合题意;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铜,不符合题意;

D、铜和银都不与酸反应,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

故选A。11.关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分类上看:属于无机物B.从变化上看:燃烧只生成一种物质C.从性质上看:具有助燃性D.从使用上看: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答案】D【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解析】【分析】A、根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分析;

B、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C、根据甲烷的可燃性分析;

D、根据可燃气体点燃前需验纯分析。

【解答】A、甲烷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B、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题意;

C、甲烷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

D、甲烷为可燃气体,点燃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符合题意;

故选D。12.食品包装袋内常放有内装铁粉和生石灰的小包。下列空气成分一定不能与它们反应的是()A.N2 B.O2 C.H2O D.CO2【答案】A【知识点】金属的腐蚀与防护;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根据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氧化钙吸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分析。

【解答】A、铁与氧化钙都不能与氮气反应,符合题意;

B、铁生锈需与氧气反应,不符合题意;

C、铁生锈需与水反应,不符合题意;

D、氧化钙吸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13.铁制菜刀在生产时要通过“粹火”处理,具体操作是将红热的菜刀浸入水中急速冷却。此时发生反应如下:3Fe+4H2O=Fe3O4+4H2↑。该反应中属于还原剂的是()A.Fe B.H2O C.Fe3O4 D.H2【答案】A【知识点】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解析】【分析】根据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分析。

【解答】该反应中铁得氧,发生了氧化反应,为还原剂,水失氧,发生了还原反应。为氧化剂。

故选A。14.用如图所示的密闭装置,能够使气球先膨胀,过一段时间又恢复到原状的一组固体和液体药品是()A.固体:硝酸铵;液体:水 B.固体:生石灰;液体:水C.固体:碳酸钠;液体:稀盐酸 D.固体:氯化钠;液体:水【答案】B【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解析】【分析】根据密闭装置中气球膨胀,说明装置内压强增大,当压强恢复原状时气球恢复原状分析。

【解答】A、密闭装置中气球膨胀,说明装置内压强增大,产生气体或温度升高可使装置内压强膨胀,一段时间后恢复到原状,说明装置增大是由于温度升高,温度恢复后压强恢复,硝酸铵溶解于吸热,会使装置内压强减小,气球不会膨胀,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使装置内压强增大,气球膨胀,温度恢复后,压强减小,气球恢复原状,符合题意;

C、碳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气球膨胀,但气球不会恢复原状,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没有明显变化,且无气体产生,气球不会膨胀,不符合题意;

故选B。15.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金属,其氧化物的化学式是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由此推断下列几组物质组合,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A.La和稀盐酸 B.La2O3和稀盐酸C.La(OH)3和稀盐酸 D.La(OH)3和氯化钾溶液【答案】D【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A、根据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前金属能与酸反应分析;

B、根据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分析;

C、根据碱与酸反应分析;

D、根据沉淀的碱不与盐反应分析。

【解答】A、La和稀盐酸反应可生成LaCl3,不符合题意;

B、La2O3和稀盐酸能发生反应,可生成LaCl3,不符合题意;

C、La(OH)3和稀盐酸反应可生成LaCl3,不符合题意;

D、La(OH)3为沉淀,不能和氯化钾溶液,符合题意;

故选D。16.化肥中的氮肥很多是铵盐。已知氨气通入水中后,其溶液呈碱性。将硫酸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后放入试管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湿润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色,这是检验铵盐的方法。上述实验现象说明()A.铵盐和碱的反应是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B.氨气比空气轻C.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就是氨气D.铵盐能和碱反应放出氨气【答案】D【知识点】酸、碱、盐的鉴别【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现象只证明了硫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分析。

【解答】A、所给现象只证明了氨气的生成,不能证明复分解反应类型,不符合题意;

B、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同体积的氨气比空气轻,未指明体积关系,不能比较气体质量大小,不符合题意;

C、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不一定就是氨气,只要呈碱性物质都可使石蕊变蓝,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现象中产生气体能使石蕊试纸变蓝,可证明铵盐能和碱反应放出氨气,符合题意;

故选D。17.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Cu→Cu(NO3)2 B.H2SO4→CuSO4C.BaCl2→BaSO4 D.CaCO3→Ca(OH)2【答案】D【知识点】化学反应的条件【解析】【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

【解答】A.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A不合题意;

B.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B不合题意;

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C不合题意;

D.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与碱溶液反应,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18.杭州亚运会的每一项活动都与能量有关,下列关于能量的形式说法错误的是()A.奔跑的运动员具有机械能B.运动员的食物中含有化学能C.沙滩上强烈的紫外线不属于光能D.足球场上的照明灯产生的光能是由电能转化而来的【答案】C【知识点】能的多种形式【解析】【分析】能量是物质的一种形态,它的表现形式呈多样化;最主要的可分为三大类;1.动能;2.势能;3.辐射能。现分别列举如下:1.动能:是伴随著物质运动的能量;如,a.原子和物体的振动产生声能;b.物体作机械运动而产生的动能;c.电子运动产生电能;d.原子和分子的热运动产生的热能等。2.势能:物质静止时所具有的能量;它与物质所处的位置和状态有关;如,a.物体位于地球表面不同高度有不同的势能,称为重力势能;b.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储有化学能;c.原子核内存有核能;d.弹性物体受应变时存有弹性能;e.物体静止时的本征能(爱恩斯坦认为,物质与能量互为等价);f.电子受原子或分子约束的游离能,g.静磁能等。3.辐射能:各种电磁辐射,包括光和热的辐射能。能量的每种形式都可以转换为其它形式,但能量不能消灭或无中产生。能量的损失,常为转换成其它类型的能量。电能是一种动能;它可转换成热能或光能。4、分子势能(内能);分子势能是分子间由于存在相互的作用力,从而具有的与其相对位置有关的能。分子势能是内能的重要组成部分。5、光能光能是光子运动对应的能量,光能是由太阳、蜡烛等发光物体所释放出的一种能量形式,光能是一种可再生性能源。6、磁能:泛指与磁相联系的能量,严格地说应指磁场能。在线圈中建立电流,要反抗线圈的自感电动势而做功,与这部分功相联系的能量叫做自感磁能。7、电能是指使用电以各种形式做功(即产生能量)的能力。电能既是一种经济、实用、清洁且容易控制和转换的能源形态,又是电力部门向电力用户提供由发、供、用三方共同保证质量的一种特殊产品(它同样具有产品的若干特征,如可被测量、预估、保证或改善。8、化学能是一种很隐蔽的能量,它不能直接用来做功,只有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候才可以释放出来,变成热能或者其他形式的能量。9、核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符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²,其中E=能量,m=质量,c=光速;

【解答】A.奔跑的运动员具有机械能,A正确;

B.运动员的食物中含有化学能,B正确;

C.滩上强烈的紫外线属于光能,C错误;

D.足球场上的照明灯产生的光能是由电能转化而来的,D正确;

故答案为:C.19.锌与稀硫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的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锌逐渐加入稀硫酸中B.a点和c点对应溶液中硫酸根离子个数相同C.b点和c点对应溶液中锌离子个数不相同D.溶液的溶质质量随时间的变化也符合该曲线的变化趋势【答案】D【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反应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a点在反应,b点反应刚好结束,c点硫酸过量。

【解答】A、溶液的总质量从零开始,所以该实验是将稀硫酸逐渐加入锌中,错误;

B、a点正在反应,c点硫酸过量,故c点硫酸根离子个数比a点要多,错误;

C、bc两点锌已经反应结束,故溶液中锌离子个数相同,错误;

D、该曲线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正确。

故答案为:D

20.在氯化钡溶液中加入某种试剂,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的试剂一定是硝酸银溶液 B.加入的试剂可能是二氧化碳C.无色溶液可能呈酸性 D.白色沉淀一定不溶于稀硝酸【答案】C【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分析】根据氯化钡可与银盐、碳酸盐、硫酸盐反应产生沉淀分析。

【解答】A、氯化钡中加入碳酸盐或硫酸盐也会产生白色沉淀,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与氯化钡反应,不符合题意;

C、无色溶液可能是硫酸,呈酸性,符合题意;

D、白色沉淀或为硫酸钡或氯化银则不溶于硝酸,若是碳酸钡则溶于硝酸,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21.小乐在实验室做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所用试剂如图所示,实验后把废液集中倒入废液缸中。(1)废液呈红色,说明废液呈性;(2)写出废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答案】(1)酸(2)CaCl2、NaCl、HCl【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石蕊遇酸性溶液变红分析;

(2)根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一定有生成物,由溶液颜色确定反应物盐酸过量分析。

【解答】(1)废液中含有石蕊溶液,呈红色,说明废液呈酸性。

(2)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最终盐酸过量,则废液中溶质成分为CaCl2、NaCl、HCl。

故答案为:(1)酸;(2)CaCl2、NaCl、HCl。2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很多实践。(1)战国《吕氏春秋》中记载;“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金”指铜单质,“锡”指锡,单质,“刚”指坚硬)。这句话说明铜锡合金具有的特性是。(2)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即牡砺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古代劳动人民将此“灰”溶于水制得碱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铜锡合金的硬度比其组成成分大(2)CaO+H2O=Ca(OH)2【知识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合金与合金的性质【解析】【分析】(1)“柔”和“钢”指的是金属的硬度,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它的任何一种金属,据此解答;

(2)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而氧化钙溶于水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解答】(1)“金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这句话说明铜锡合金具有的特性是:铜锡合金的硬度比其组成成分大。

(2)氧化钙溶于水时,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O=Ca(OH)2。23.如图甲所示为探究铁钉锈蚀条件的实验,如图乙所示为用稀盐酸除铁钉表面的铁锈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实验,若实验结果是试管①③中的铁钉不生锈,试管②中铁钉生锈;则可得出铁钉生锈的条件是:。(2)如图乙所示实验,若观察到试管中铁钉变得光亮且表面有气泡生成,溶液呈黄绿色;此时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除H+和Cl外,还有(不考虑H2O)。【答案】(1)铁钉与水和空气同时接(2)Fe2+、Fe3+【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解析】【分析】(1)根据三个对比实验的变量及现象分析;

(2)根据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分析。

【解答】(1)①中铁钉不与氧气接触,不生锈,③中的铁钉不与水接触不生锈,试管②中铁钉与氧气和水接触,能生锈,由此对比可知,铁生锈条件是铁钉与水和空气共同作用。

(2)试管中加入盐酸微热,观察到试管中铁钉变得光亮且表面有气泡生成,溶液呈黄绿色,说明铁和氧化铁都与盐酸发生了反应,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则此时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除H+和Cl外,还有Fe2+、Fe3+。

故答案为:(1)铁钉与水和空气同时接触;(2)Fe2+、Fe3+。24.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滴入氯化钡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前后烧杯中溶液的离子种类如图所示。(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其中的“●”表示(填写离子符号)。【答案】(1)BaCl2+H2SO4=BaSO4↓+2HCl(2)H+【知识点】构成物质的粒子模型;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分析;

(2)根据反应前后粒子种类及该反应中氯离子不变分析。

【解答】(1)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2HCl。

(2)反应前溶液中粒子为氢离子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后为氢离子和氯离子,则反应前后相同的“●”表示氢离子,符号为H+。

故答案为:(1)BaCl2+H2SO4=BaSO4↓+2HCl;(2)H+。25.2022年11月,“神舟十五号”航天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作为主要燃料,是因为偏二甲肼中储存着能,“神舟十五号”航天飞船有着巨大的电池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能储存在电池板中。【答案】化学;电【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解析】【分析】(1)燃料本身具有化学能,通过燃烧的方式转化为内能;

(2)根据能量转化的知识解答。

【解答】(1)“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使用偏二甲肼作为主要燃料,是因为偏二甲肼中储存着化学能;

(2)“神舟十五号”航天飞船有着巨大的电池板,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池板中。26.人类对科学规律的认识要经历漫长的探索过程,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也是如此。(1)1625年格劳贝尔发现将金属放入稀盐酸中会“消失”,这为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奠定了基础,小阳用锡、铜、锌三种金属重温实验,则会“消失”的金属有。(2)1766年卡文迪许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了一种可燃性气体,他称之为“可燃空气”,其实该气体就是,从此为探索金属活动性打开了新思路。(3)1865年贝开托夫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了金属活动性规律。小阳运用该规律开展实验,向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则B点时溶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有。【答案】(1)锡、锌(2)氢气(H2)(3)铜离子、亚铁离子【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

(2)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根据反应进度确定溶液中溶质的种类,进而确定离子种类。

【解答】(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锡、锌排在氢的前面,而铜排在氢的后面,因此会消失的金属为锡、锌;

(2)766年卡文迪许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了一种可燃性气体,他称之为“可燃空气”,其实该气体就是氢气(H2),从此为探索金属活动性打开了新思路。

(3)加入的铁粉先和硝酸银反应,再和硝酸铜反应。根据图像可知,B点时为铁和硝酸银反应结束的时刻,那么此时溶液中没有硝酸银,应该有反应产物硝酸亚铁和还未开始反应的硝酸铜,即此时溶液中阳离子的种类为:铜离子、亚铁离子。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2分)27.白铜是铜、镍(Ni)合金,为了从废弃的白铜中回收铜、镍两种金属,小乐进行了如下探究。查阅资料:铜、镍和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镍>铜;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i+H2SO4=NiSO4+H2↑。(1)实验1:验证铜、镍和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用下列各组药品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___。A.Ni、Zn、Cu、稀盐酸 B.Ni、Cu、ZnSO4溶液C.Zn、Cu、NiSO4溶液 D.Ni、ZnSO4溶液、CuSO4溶液(2)实验2:从废弃的白铜中回收铜、镍两种金属回收铜、镍两种金属的实验流程如下,其中固体A是,在溶液B中加适量锌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即可)。【答案】(1)B(2)Cu或铜;Zn+H2SO4=ZnSO4+H2↑或Zn+NiSO4=Ni+ZnSO4【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够将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分析判断;

(2)根据反应进程确定固态的种类,并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1)A.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则活动性最弱;镍和锌都能与稀盐酸反应,根据生成气泡的快慢可以判断活动性强弱,故A不合题意;

B.镍和铜都不能与硫酸锌反应,不能比较二者的活动性,故B符合题意;

C.锌和硫酸镍反应,说明活动性锌大于镍;铜不能与硫酸镍反应,说明活动性镍大于铜,故C不合题意;

D.镍不能和硫酸锌溶液反应,可以和硫酸铜溶液反应,从而得到活动性锌>镍>铜,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2)加入的稀硫酸与妻子的镍反应生成硫酸镍,而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则固体A是铜单质。溶液B中的硫酸镍和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镍单质,则反应的方程式为:Zn+NiSO4=Ni+ZnSO4。28.为了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化学反应,小乐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①将注射器a中的溶液推入充有CO2的瓶中气球鼓起②……无明显现象③将注射器b中的溶液推入瓶中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气球变瘪④向外拉注射器c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步骤①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2)步骤②的目的是证明步骤①后瓶内的CO2已经被完全吸收,则其操作是。(3)步骤③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答案】(1)NaOH溶液吸收CO2,瓶内气压减小,空气进入气球,气球胀大(2)向外拉注射器c(3)Na2CO3+2HCl=2NaCl+H2O+CO2↑【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酸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会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3)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解答】(1)步骤①中气球鼓起是由于NaOH溶液吸收CO2,瓶内气压减小,空气进入气球,使气球胀大;

(2)步骤①后瓶内的CO2被完全吸收,则装置内无二氧化碳,向外拉注射器c,c中澄清石灰水不会出现明显现象,所以步骤②要证明二氧化碳完全吸收操作为向外拉注射器c。

(3)步骤③将稀盐酸注入装置内,发生的是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装置增大,使握变瘪,反应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故答案为:(1)NaOH溶液吸收CO2,瓶内气压减小,空气进入气球,气球胀大;(2)向外拉注射器c;(3)Na2CO3+2HCl=2NaCl+H2O+CO2↑。29.利用工业碳酸钙(含少量铁、铝、钠等元素的金属矿物杂质)生产医用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为了提高“盐酸酸浸”的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升高温度、。(2)试剂A的化学式为。(3)已知部分氢氧化物形成沉淀和沉淀溶解时溶液的pH如表所示,则加入试剂A调节溶液的pH,其合理范围为,以便能除去溶液中的Al3+、Fe3+。氢氧化物Fe(OH)3Al(OH)3Al(OH)3开始沉淀时的pH2.34.0开始溶解时的pH7.8完全沉淀时的pH3.75.2完全溶解时的pH10.8【答案】(1)将样品研碎(2)Ca(OH)2(3)5.2≤pH<7.8【知识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分析】(1)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溶液温度和反应物的颗粒大小有关;

(2)根据滤渣中的反应产物,结合最终的产物氯化钙分析;

(3)要保证铁离子和铝离子完全沉淀,就要求溶液的pH在二者完全沉淀的上限和开始溶解的下限之间。

【解答】(1)为了提高“盐酸酸浸”的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升高温度、将样品研碎。

(2)根据图片可知,加入试剂A后生成了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沉淀,则加入的肯定是碱。因为最终要得到氯化钙,因此为了减小杂质的引入,加入的物质A应该为Ca(OH)2。

(3)根据图片可知,氢氧化铝完全沉淀的最大pH值为5.2,而开始溶解的最小pH值为7.8,则加入试剂A调节溶液的pH,其合理范围为5.2≤pH<7.8,以便能除去溶液中的Al3+、Fe3+。30.小乐将20mL稀盐酸倒入到20mL氢氧化钡溶液中让其充分反应。为探究反应的进程,小乐进行了如下探究(已知BaCl2溶液呈中性):【建立猜想】①氢氧化钡过量,②盐酸过量,③恰好完全反应。九年级科学第5页共8页【实验设计】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____试液溶液呈无色猜想①错误乙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白色沉淀猜想②正确丙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Na2CO3溶液____猜想②正确白色沉淀猜想③正确(1)补全方案甲中的试剂名称:。(2)对方案乙的结论进行评价:。(3)若猜想②正确,则方案丙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4)为确定猜想②是否正确,还可以选择的试剂有____。A.紫色石蕊试液 B.铜片C.铁锈 D.硫酸钠溶液【答案】(1)酚酞(2)不正确,反应生成的氯化钡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3)先产生气泡,后出现白色沉淀(4)A;C【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解析】【分析】(1)无色酚酞试液遇到酸性或中性溶液不变色,遇到碱性溶液变成红色;

(2)加入硝酸银后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只能说明存在氯离子,不能说明是稀盐酸还是氯化钙;

(3)碳酸钠和剩余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据此分析解答。

(4)验证猜想②是否正确,关键是正面稀盐酸的存在,根据稀盐酸的性质判断。

【解答】(1)甲: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如果溶液呈无色,那么说明没有氢氧化钡存在,即猜想①错误。

(2)我认为方案乙的结论不正确,因为:反应生成的氯化钡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3)若猜想②正确,则方案丙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先产生气泡,后出现白色沉淀。

(4)A.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变成红色,故A符合题意;

B.铜片不与稀盐酸反应,故B不合题意;

C.铁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C符合题意;

D.硫酸钠溶液与稀盐酸不反应,故D不合题意。

故选AC。

31.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的部分或全部组合后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要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他将A装置中的导气管a与C装置中的导气管相连,当装置C中产生的现象时即达到实验目的。(2)若将A装置中的药品换成稀硫酸和锌粒,产生的H2经干燥后用D装置收集,当D装置的瓶口向下时,导管口的连接顺序应是a→b→c→。(3)用烧杯稀释浓硫酸时,应____。A.将浓硫酸倒入水中 B.将水倒入浓硫酸中【答案】(1)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g(3)A【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浓硫酸的稀释【解析】【分析】(1)根据碳酸盐车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2)根据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分析;

(3)根据浓硫酸稀释要酸入水中分析。

【解答】(1)要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需利用鸡蛋壳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完成,为使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将A装置中的导气管a与C装置中的导气管d相连,当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即达到实验目的。

(2)若将A装置中的药品换成稀硫酸和锌粒,产生的H2经干燥后用D装置收集,当D装置的瓶口向下时,因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则气体应从g端进入,导管口连接顺序应是a→b→c→g。

(3)用烧杯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水中,故选A。

故答案为:(1)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g;(3)A。32.小乐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和如下实验步骤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验。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并加入药品;②缓缓通入CO2,使装置中充满CO2后点燃A处酒精喷灯;③在A处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后,点燃B处酒精喷灯;④待反应结束后,停止通入CO2,熄灭A、B两处的酒精喷灯。(1)步骤③,A处酒精喷灯加热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木炭粉逐渐减少,D中左侧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点燃B处酒精喷灯后可观察到氧化铁逐渐变为黑色,发生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说明(填写物质名称)具有还原性。(2)该装置是否需要添加尾气处理装置,判断并说明理由。。【答案】(1)D中澄清石灰水进入E烧杯中;3CO+Fe2O3=高温2Fe+3CO2(2)不需要;尾气已经收集到D中【知识点】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1)根据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能与石灰水反应,收集到D中,D中澄清石灰水会进入E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分析;

(2)根据D中可将尾气收集分析。

【解答】(1)步骤③,A处酒精喷灯加热过程中,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一氧化碳,观察到木炭粉逐渐减少,D中左侧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D中澄清石灰水进入E烧杯中;点燃B处酒精喷灯后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观察到氧化铁逐渐变为黑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高温2Fe+3CO2;该实验说明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2)尾气已经收集到D中,不需添加尾气处理装置。

故答案为:(1)D中澄清石灰水进入E烧杯中;3CO+Fe2O3=高温2Fe+3CO2;碳、一氧化碳;(2)不需要;尾气已经收集到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33.某氯化钠废水中含有HCl、H2SO4、Na2SO4,现要回收NaCl,得到纯净NaCl晶体,提纯的流程如下:(1)加入Na2CO3溶液,目的是除去溶液中存在的(填写离子符号)。(2)滤渣的主要成分是(填写化学式)。(3)写出“后续处理”的方法。【答案】(1)Ba2+、H+(2)BaCO3、BaSO4(3)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然后将滤液蒸发结晶【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盐的性质及用途【解析】【分析】(1)根据碳酸钠能与盐酸和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分析;

(2)根据氯化钡与硫酸、硫酸钠反应产生的硫酸钡沉淀,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沉淀分析;

(3)根据滤液成分为碳酸钠、氯化钠分析。

【解答】(1)碳酸钠能与盐酸和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加入Na2CO3溶液,是为了除去溶液中存在的Ba2+、H+。

(2)滤渣为氯化钡与硫酸、硫酸钠反应产生的硫酸钡和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沉淀,化学式为BaCO3、BaSO4。

(3)滤液成分为碳酸钠、氯化钠,要得到氯化钠晶体,需先加入稀盐酸除去碳酸钠,再蒸发结晶,“后续处理”的方法为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然后将滤液蒸发结晶。

故答案为:(1)Ba2+、H+;(2)BaCO3、BaSO4;(3)向滤液中滴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然后将滤液蒸发结晶。34.明代《徐光启手迹》中记载了硝酸的制法。(1)原料:绿矾五斤,硝五斤。绿矾(FeSO4•7H2O)和硝(KNO3)均属于(选填“氧化物”“酸”“碱”或“盐”)。(2)预处理: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二味同研细,听用。①加热绿矾,质量约减小1/5。该过程中绿矾失去部分结晶水,生成FeSO4•4H2O。②研碎FeSO4•4H2O和KNO3,研碎的目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