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贵州省化学中考情境素材类试题讲评教学设计主备人备课成员教学内容教材章节: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生活中的化学》
教学内容:根据2024年贵州省化学中考情境素材类试题,选取以下内容进行讲评:
1.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分析:涉及物质的性质、变化、用途等,如酸碱中和反应、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燃烧与灭火等。
2.化学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包括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
3.化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化学肥料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作用、环境保护等。
4.化学计算:涉及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的浓度计算等。
5.结合实际情境的化学问题解答:如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科技等方面的应用题。核心素养目标分析1.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推理的能力,能够运用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3.信息获取与处理:培养学生从复杂情境中提取关键信息,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解释和预测,形成科学判断。
4.人文关怀与责任感:通过探讨化学在环境保护、健康生活等方面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化学现象有初步的认识和好奇心。他们在知识方面,能够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但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尚显不足。在能力方面,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完成基础实验,而另一部分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在素质方面,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不一,部分学生对于探索化学奥秘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也有学生因难度增加而感到学习压力大。
在行为习惯上,学生普遍存在对理论学习的依赖性较强,对实验操作和实际应用的关注不够。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往往缺乏系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学生对情境素材类试题的理解和解答,需要通过讲评课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学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课教法学法讲授法课时第一课时师生互动设计二次备课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原理,通过案例分析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结合,运用讨论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化学现象和实验过程,使用教学软件模拟化学实验,通过在线平台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练习题,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互动性。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的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知识。在开始之前,我想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有趣的化学现象呢?比如说,为什么切开的苹果会变黑?为什么煮鸡蛋时要加入一点醋?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课程。
2.教学内容讲解
(1)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分析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请大家观察这个实验:将酚酞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变红。这是因为酚酞在碱性条件下会变红。那么,这个现象背后隐藏的化学原理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给出答案: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它在碱性条件下变红,这是因为酚酞分子中的羧基和羟基发生电离,使溶液呈现红色。)
(2)化学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记录数据)
现在,请大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溶液体积与溶液pH值的变化曲线图。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教学软件绘制曲线图)
(3)化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化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在煮鸡蛋时,要加入一点醋?
(引导学生思考,并给出答案:加入醋可以使鸡蛋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使蛋黄更容易凝固。这是因为醋酸是一种弱酸,它能够与蛋白质中的碱性氨基酸发生中和反应,导致蛋白质变性。)
(4)化学计算
2HCl+NaOH→NaCl+H2O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计算)
3.课堂互动与讨论
(1)小组讨论
现在,请大家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有趣的化学现象?
2.这些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是什么?
3.你认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哪些?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老师巡回指导)
(2)成果分享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总结与反思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化学实验操作与数据分析、化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化学计算。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发现化学的乐趣和价值。
现在,请大家反思一下,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哪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巩固?
(学生进行反思,老师进行总结)
5.作业布置
最后,我给大家布置一项作业: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编写一篇关于“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小论文,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
同学们,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化学知识,发现化学的奥秘。下课!
(老师宣布下课,学生有序离开教室)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方面:
学生在讲评课后,能够熟练掌握以下知识点: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及其背后的化学原理,如酸碱中和反应、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燃烧与灭火等。
-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能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观察实验现象,并准确记录数据。
-化学计算方法,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溶液浓度的计算等。
-结合实际情境的化学问题解答,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2.能力提升方面:
-学生通过讲评课的学习,提高了观察、思考、推理的能力,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现象,并运用化学知识进行分析。
-实验操作能力得到增强,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基础的化学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分析。
-学生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有所提升,能够从复杂情境中提取关键信息,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解释和预测。
-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激发,能够提出一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对化学问题进行探究。
3.素质发展方面:
-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得到增强,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实验活动中。
-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有所提高,通过学习化学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更加关注环境保护问题。
-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得到锻炼,能够形成科学判断,对生活中的化学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4.行为习惯方面: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如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注意实验安全等。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有所提高,能够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
5.学习成果方面:
-学生在讲评课后,能够顺利完成关于“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小论文,展示出对课程内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在中考情境素材类试题的测试中,成绩有显著提升,能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答中。典型例题讲解1.例题一:生活中的酸碱反应
题目:小王在煮鸡蛋时,不小心将鸡蛋壳弄破了,导致鸡蛋清泄漏到锅中。为了防止鸡蛋清凝固在锅底,小王应该加入哪种物质?
解析:鸡蛋清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当蛋白质遇到酸性物质会发生变性凝固。因此,为了防止鸡蛋清凝固在锅底,小王应该加入一种碱性物质来中和鸡蛋清中的酸性成分。
答案:小王应该加入食用碱(如小苏打)。
2.例题二:金属腐蚀与防护
题目:小明发现家中的铁制水管接口处出现了锈蚀现象,他应该如何处理以防止锈蚀进一步扩展?
解析: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铁锈。为了防止锈蚀进一步扩展,需要隔绝铁与空气和水的接触。
答案:小明可以在锈蚀处涂抹防锈漆或者用锌等金属进行镀层保护。
3.例题三:燃烧与灭火
题目:在一次户外烧烤活动中,火势突然变得无法控制,小明应该如何使用手中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解析:灭火器的使用需要根据火灾的类型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常见的火灾,使用干粉灭火器是有效的。
答案:小明应该拔掉灭火器上的安全销,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干粉,直至火焰被扑灭。
4.例题四:化学肥料的使用
题目:农民张伯想要提高农田的产量,他应该如何合理使用化学肥料?
解析:化学肥料的使用需要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和作物的需求来进行,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可能会导致土壤污染和环境问题。
答案:张伯应该进行土壤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化肥,避免过量使用。
5.例题五:化学计算
题目:在实验室中,小华将20g的氢氧化钠溶液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反应后溶液的pH值为7。求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
解析: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NaOH+HCl→NaCl+H2O,可以知道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是1:1的摩尔比。由于反应后溶液pH值为7,说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可以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计算出其摩尔数,从而求出溶液的质量分数。
答案: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计算过程如下:
设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x,则氢氧化钠的质量为20g*x。
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为40g/mol,因此其摩尔数为(20g*x)/40g/mol。
由于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是1:1的摩尔比,盐酸的摩尔数也为(20g*x)/40g/mol。
盐酸的摩尔质量为36.5g/mol,因此盐酸的质量为(20g*x)/40g/mol*36.5g/mol。
由于反应后溶液pH值为7,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所以盐酸的质量等于氢氧化钠的质量,即:
(20g*x)/40g/mol*36.5g/mol=20g
解得x=20%。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将化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我引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在教学管理方面,我发现对学生的学习进度把握不够精细,有些学生可能因为个人原因跟不上教学进度,而我未能及时发现并给予个别辅导。
2.在教学方法上,我意识到可能过于依赖讲授法,而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索,这可能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不够深刻。
3.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发现自己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这可能会导致学生只关注分数,而忽视了学习的真正目的。
(三)改进措施
1.针对教学管理的问题,我计划在课后增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别墅拆改合同范本
- 代销合同范本同+
- 个人买卖瓷器合同范例
- 业务结算补充合同范本
- 俄语贸易合同范本
- 务工合同范本可
- 买断画稿合同范本
- 公司注销离职合同范本
- 仓库搬迁合同范本
- 农庄种菜养殖合同范本
- 国家科技安全教学课件
- DB3301T 1088-2018 杭州龙井茶栽培技术规范
- 2010浙G22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安徽省部分省示范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工程机械租赁服务方案及保障措施 (二)
- 国网基建安全管理课件
- 陈元方年十一时课件
- 部编版初中语文7-9年级教材必背古诗词、古文99篇详细解析及欣赏
- DB36T 1393-2021 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通则
- 宏观经济管理学
- 档案三合一制度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