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春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工作概况(一)任务来源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征集2023年陕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的函》(陕市监函〔2023〕410)中将《春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规程》的项目列入2023年度陕西省地方标准制定计划。所申请的《春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规程》(项目编号SDBXM13-2023),符合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二)制定标准的目的和意义马铃薯(SolanumtuberosumL.)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的世界第三大主食作物(FAO2020)。马铃薯营养丰富,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优势明显。马铃薯是陕西省仅次于小麦、玉米的第三大粮食作物,2022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450万亩左右,总产400万吨。关中平原地处温热带地区,春季气候资源优越,光温水条件好,自然灾害较少,发展春种马铃薯生产潜力大,市场前景好,产业效益高。尤其是早熟马铃薯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近年来在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知早熟生长期60d左右,亩产马铃薯3000kg,平均亩产值4800元,较小麦、玉米高,增值优势明显。早熟马铃薯已成为关中薯农脱贫致富的重要作物。马铃薯用水用肥较少,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在同等条件下,单位面积蛋白质产量分别是小麦的2倍、水稻的1.3倍、玉米的1.2倍,扩种马铃薯,能减轻了我省农业用水压力,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了资源永续利用。陕南冬作,关中春作,陕北春作的种植模式能够实现马铃薯周年生产,为陕西乃至全国的粮食生产提供重要保障。(三)主导单位及协作单位主导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协作单位:榆林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榆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中心,杨凌种业创新中心,陕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大地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榆林市荣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四)主要工作过程2023年陕西省市场监管局下达了《关于征集2023年陕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的函》(陕市监函〔2023〕41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按照文件要求开始《春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规程》的编制工作,会同杨凌种业创新中心等协作单位就标准的编制事宜进行了协商,组建了《春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规程》起草编写组,制定了工作计划。2023年6月,编写组召开了工作会议,明确了标准起草的工作要求,就标准的基本框架及内容进行了充分讨论,对工作组成员分工、工作进度和要求作了具体安排。2023年7-10月,编写组人员查阅有关资料,走访有关企业,开始起草标准有关内容。2023年11-12月初形成《春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规程》草案。2024年1月-4月,在线下对《春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规程》草案进行征求意见。对草案的标准格式、表达方式、主要内容等,依据《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2020)进行规范。对《春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规程》草案进行多次修改。2024年5月形成正式的征求意见稿。(五)编写组成员及任务分工姓名职称工作单位承担的工作负责项目整体实施与标准起草负责项目整体实施与标准起草负责标准的组织分工和起草负责标准的组织分工和起草负责标准的组织分工和起草负责标准内容的起草负责标准的组织分工和起草负责标准内容的起草负责标准内容的起草负责标准内容的起草负责标准的组织分工和起草负责标准内容的起草负责部分实证研究和标准内容的起草负责标准内容的起草负责部分实证研究和标准内容的起草负责部分实证研究和标准内容的起草负责部分实证研究和标准内容的起草负责部分实证研究和标准内容的起草负责部分实证研究和标准内容的起草标准编制的原则和标准主要内容(一)标准编制的原则本标准按GB/T1.1-2020标准的要求进行编写,以春马铃薯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文献为基础,同时参考国内和国际相关标准要求,使标准真正起到指导和规范陕西春马铃薯高产高效生产的作用,确保本标准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力求做到科学规范、指标准确,操作易行,并符合生产实际,有利于提高我国马铃薯生产技术水平,助推陕西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二)标准主要内容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陕西春作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以及选地整地、种薯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储藏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榆林、宝鸡、杨凌、咸阳、渭南等地区春作沙地马铃薯生产技术规程。2.规范性引用文件GB18133-2000马铃薯脱毒种薯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2383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早熟品种Early-maturingCultivar指出苗后60d~85d内可以茎叶枯黄的马铃薯品种休眠期PeriodofDormancy马铃薯块茎在自然状态下从成熟收获至芽分生组织开始细胞分裂并长出2cm芽所需时间。4.生产技术4.1选地整地选择具有较深层耕作层的沙地或改良沙地,茬口以大豆、绿肥、玉米、荞麦、糜谷等作物为宜,忌重茬或与茄科和块根、块茎类作物轮作。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灭茬,深耕25-30cm,耕后整平保墒。早春土壤解冻后,结合整地亩施优质农家肥3000kg,氮磷钾比例为16-10-20或者15-15-15的硫酸钾型复合肥每亩40-50Kg,3%辛硫磷颗粒剂1kg(防治地下害虫),肥料搅拌均匀撒入地中,翻耕深度30㎝。可以根据地力情况调整施肥量,农药和肥料选择符合GB4285、NY/T496和NY/T2383要求。4.2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上市时间需求,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早熟优质马铃薯品种。且品种要求休眠期短,出苗快,结薯早,薯块膨大快,商品率高且抗晚疫病,如希森6号,V7,冀张薯12,荷兰15,沃土5号,早大白、兴佳2号、中薯5号,安薯5号,华薯1号和实验一号等。4.3种薯准备选用种薯级别一般为脱毒原种或一级种,用量120-150kg/667㎡,质量应符合GB18133要求,剔除病、烂、伤薯。播种前15-20天进行播种催芽,待芽长至1-2cm时进行播种;一般重量小于50g的种薯稍削顶端,用整薯直播;重量大于50g以上块茎切种,刀具酒精消毒,单块重35-45g,带1-2个芽或芽眼。切块后的种薯,根据需要防治的病害选择农药,农药和滑石粉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拌种,药剂用量参见产品说明书。4.4适期播种关中春播沙地马铃薯一般2月上旬播种为宜,采用双垄单行、一垄双行或双垄四行马铃薯专用播种机一次性复合作业完成起垄、播种、覆膜和铺设滴灌带操作,垄高30-35㎝,行距80㎝,株距19.5-22.5㎝,密度3800-4300株/667㎡;播种深度8-15㎝。4.5田间管理4.5.1中耕锄草春播沙地马铃薯播后30d左右,及时进行查苗,待芽出土后,还未顶到地膜前,选用与80cm垄距配套的马铃薯培土机,进行膜上覆土工作,单垄作业,覆土厚度3-5㎝,防止地膜烧芽。中耕后及时喷施封闭除草剂二甲戊灵。生长前期植株较小,选用苗后专用除草剂(1%砜嘧磺隆+4%精喹禾灵+18%嗪草酮)对垄沟进行中耕除草1-2次,拔除垄间杂草及田间病株,降低病虫害发生。4.5.2灌溉施肥利用滴水灌溉设备进行灌溉,全生育期灌水8-10次,灌水量100-150m3/667㎡。整个生育期若有阴雨天气,可调整灌溉量,灌溉与施肥参照附录A进行。肥料选择符合GB4285要求。4.5.3病虫害防治马铃薯二十八星瓢虫可选用相关化学药剂防治1-2次,安全间隔期10-15d;蚜虫可选用相关药剂每隔7-10d防治1次,全生育期防治1-2次。采收前20d禁止用药。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晚疫病等病害可选用相关药剂进行喷雾防治,视病情每隔10-15d防治1次,全生育期防治2-3次。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要求。马铃薯主要病虫草害参照附录B进行。农药选择符合NY/T496和NY/T2383要求。4.6收获与贮藏当田间马铃薯植株下部约2/3叶片变黄时可开始收获。收获前7d集中杀秧,清理清理枝叶杂草,集中处理。块茎收获后在阴凉通风处堆放3-5d,剔除烂薯、伤薯,便于销售、运输和贮藏。马铃薯贮藏按照GB/T29379的要求执行,贮藏时,将贮藏窖打扫干净,同时用硫磺或腐霉利·百菌清,15%复合烟剂或百菌清45%烟剂熏蒸消毒。窖内贮量不得超过容量的2/3,贮藏期间加强通风,温度保持在1-4℃,最高不超过7℃,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为宜。马铃薯种植户因市场价格和种植效益,可在薯块未完全成熟的5月上中旬(关中)提前收获上市。附录A(规范性附录)马铃薯灌溉追肥生育时期灌溉追肥次数追肥量土壤相对含水量苗期1高氮水溶性复混肥(N:P2O5:K2O-20:0:24)10kg/667㎡65%~70%现蕾期-盛花期3第一次:水溶性复混肥(N:P2O:K2O-16:16:16)10kg/667㎡+磷酸一铵10kg/667㎡;

第二次:硫酸铵10kg/667㎡+硝酸钾5kg/667㎡+微量元素水溶性肥200g/667㎡;

第三次:硝酸钾10kg/667㎡+微量元素水溶性肥200g/667㎡65%~75%块茎膨大期3第一次:硝酸钾5kg/667㎡;

第二次:水溶性硫酸钾5kg/667㎡;

第三次:水溶性硫酸钾5kg/667㎡75%~85%淀粉积累期1060%~65%注:灌溉时间、灌溉次数及灌水量应根据实际降水情况适当调整。附录B(规范性附录)马铃薯主要病虫草害化学防治防治对象农药名称含量及剂型施用量(/667㎡)施药方法用药次数用药间隔期(d)晚疫病代森锰锌70%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叶面喷施2~310~15安克·锰锌69%可湿性粉剂900~

1000倍液叶面喷施2~310~15氟啶胺50%悬浮剂2000倍液叶面喷施2~310~15银法利68.75%悬浮剂800倍液叶面喷施2~310~15早疫病丙森锌70%可湿性粉剂600~

800倍液叶面喷施2~310~15嘧菌酯25%悬浮液1500倍液叶面喷施2~310~15黑痣病咯菌腈25g/L悬浮种衣剂100mL~

200mL/100kg种薯种子处理1/噻呋酰胺240g/L

悬浮剂40mL~

60mL灌根1~220地下害虫氯氰菊酯10%乳油10mL或50mL灌根1~210~15蚜虫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10g~20g叶面喷施1~210~15啶虫脒3%乳油40mL~

50mL叶面喷施1~210~15马铃薯瓢虫溴氰菊酯2.5%乳油20mL~

30mL叶面喷施1~210~15一年生杂草二甲戊灵450g/L悬浮剂110mL~

140ml膜上覆土后土壤喷雾1/四、知识产权说明本标准的制定依托“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西部地区马铃薯丰产提质增效技术研发及集成示范(2023YFD2302100)等相关科技项目的主要成果、技术、专利、论文等,属于自主知识产权。五、采标情况本标准的编制引用了部分现行的国家和地方标准,引用的以下规范性文件,均现行有效。GB18133-2000马铃薯脱毒种薯,农业农村部,2000-06-13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生态环境部,1989-07-10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2010-05-20NY/T2383-2013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2013-09-10本标准的编制遵循“先进性、实用性、统一性、规范性以及最大自由度”的原则。与国内同类型标准相比,陕西省作为我国春马铃薯主要产区,仅有榆林市农业农村局与2021年发布了适用于榆林北部风沙草滩区的沙地马铃薯商品薯栽培技术规程,近年来,陕西春作马铃薯的种植区域扩展到关中平原渭河沿岸、渭南大荔、榆林定边、榆林靖边,榆林榆阳区,陕西马铃薯种植均为春季栽培,且呈现规模化,集约化的趋势,商品性,品牌效应逐渐显现,亟需春作马铃薯生产标准来规范马铃薯生产,助推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但目前没有针对陕西春作马铃薯高产高效生产的技术标准;随着陕西春作马铃薯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应规范陕西春马铃薯各生产环节的技术指标。本标准对象包括马铃薯生产农户,种植大户,合作社,企业,加工企业等。本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