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对性提升训练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红蛋白②唾液淀粉酶③二氧化碳和氧气④+⑤血浆蛋白
A.①③B.②③④⑤C.④⑤D.③④⑤
2.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消化液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详细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
B.甲状腺激素、葡萄糖、氧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蛋白质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液中
D.体内细胞只通过内环境就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4.由于稍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说明是()
A.毛细血管裂开,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
B.毛细淋巴管裂开,淋巴外流,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削减,使c•cc•。局部组
织液含量削减c°。•”号/n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a宜局部组
织液含量削减B
5.如图是人体某组织内的各种结构示意图,
A、B、C、D表示的是结构,①②③④!-®,表示的
是液体。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③可以进入A、B、C
B.①②③④组成体液,其中①③④构
成内环境
C.尿素分子不能由③进入④
D.B产生的废物和2先后经
过③和④,最终被排出体外
6.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
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0+K+2+2+—有机酸蛋白质
②1425.02.51.5103.36.016.0
①
③1474.01.251.0114.07.51.0
④101402.510.3525—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中的蛋白质含量削减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缘由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7.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如图,指出图中哪个箭头表示是错误的()
A.①白细胞B.②组织液
C.③水D.④红细胞
8.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维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是
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整
B.在稳态维持过程中,一般只有正反馈
作用
C.呼吸速率快慢与有关而与2无关
D.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碳酸释放到血
中,
血浆的无明显改变
9.下列哪些疾病是由内环境稳态的破坏干脆引起的()
①血友病②色盲③糖尿病④尿毒症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肯定稳定状态
②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样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③内环境稳态的调整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整机制
④人体维持稳态的调整实力是很强的,即使
变,人体也能保持稳态的平衡
A.①②B.①④C.②③
11.在一简洁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A
元B,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A.A的树突一B的轴突B.B的
轴突
C.B的轴突一A的胞体D.A的轴突
12.如图是一个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①S是感受器,M是效应器
②S是效应器,M是感受器
③I是传入神经,III是传出神经
④I是传出神经,ni是传入神经
⑤兴奋的传导方向
s—Ifn—in—M
⑥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M—in—n-[—s
⑦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s—I—n—in—M
或M-in-n-i-s
⑧一般状况下,M的细胞将主要消耗蛋白质分解后释放的能量
⑨兴奋在该反射弧中的传递要两次通过突触
A.②④⑥⑧B.①③⑤⑨C.①③⑧⑨D.②⑤⑦⑨
13.如图所示三个神经元与其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图中②处,可以测到电位改变的有①③④⑤⑥
B.在突触小体上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一化学信号”的转变
C.若抑制该图中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D.刺激⑥处,神经兴奋能传到⑤④③②①
14.在离体试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的+内流是须要消耗能量的
B.b〜c段的+外流是不须要消耗能量的
C.c〜d段的K+外流是不须要消耗能量的
D.d〜e段的K+内流是须要消耗能量的
15.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
静息电位。赐予细胞一个相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
时性的电位改变,这种膜电位改变称为动作电位。适当降
低溶液S中的+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
位,可视察到()
小⑸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
位值以0―1]增大
个人C.动作电位峰值上升D.动作电位峰
值降③J⑤⑥Q—<低
16.如图表示正常人体内部分内分泌腺的活
动过程。此图可以说明()
歌下♦脑坦*嚣翻上」体一鬻《反甲状腺噌臂
激素减系
A.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有拮抗作用
B.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激素有协同作用
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器官是甲状腺
D.促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17.皮肤、肺和黏膜组织损伤或产生炎症时,产生并释放组织胺(一种化学物质)。该物
质使毛细血管舒
张和通透性增加,促进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而形成组织液,造成组织水肿。组织胺对
血管的调整方
式是()
A.血液调整B.神经调整C.体液调整D.神经一体液调整
18.图甲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乙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突触
小泡
E
C
D
甲乙
A.图甲中A、B分别表示蛋白质分子与磷脂分子,二者均属内环境成分
B.若图甲中的M侧为肠道。则N侧则是毛细血管腔
C.图乙中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的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
D.图乙中C、D分别表示神经递质与神经递质受体,C的释放表明突触前膜具选择
透过性
19.有关人体激素和神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促激素是联系下丘脑与胰岛B细胞之间的信号分子
B.垂体合成的激素须要通过血浆的运输才能到靶细胞
C.某人因病听不懂别人讲话,缘由是大脑皮层S区受损
D.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
20.右图能表示人体在某种环境条件发生改变时,内环境中某种激素的含量改变。这种
条件改变和激素分别是()
A.食物缺碘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饥饿胰岛素
C.寒冷刺激生长激素分泌D.气温上升
甲状腺激素
21.下列有关神经调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轴突末端可释放神经递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通时间过突触传
环境变化
向下一个神经元细胞
B.反射过程的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反射弧中突触的数目
C.兴奋沿神经纤维向前传导时,膜外电流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D.某人大脑受伤,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的话,能写字能看书看报,其受损部位是
语言中枢
的S区
22.(2013•烟台高二检测)用体重、性别等均相同的三组试验用狗进行以下试验:将含
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狗的体内,然后定时检测狗体内血液中的
放射量。4d后,向a组狗体内注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b组狗体内注射无放
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向c组狗体内注射生理盐水。试验结果如图所示,对试验结
果描述不正确的是()
血
液
中
放
射
量
A.a是由于甲状腺功能受到抑制
B.c在该试验中起比照作用
C.b是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D.假如给狗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则试验狗的血液中放射量与a相同
23.(2013•郑州高二检测)张磊同学由于高三学习惊慌未吃早餐,下列有关他上午第四
节课时体内血糖
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肌糖原合成量增加B.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降低
C.胰岛素分泌增加D.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5.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A.脊髓、大脑、大脑B.脑干、脊髓、大脑
C.大脑、脊髓、大脑D.脊髓、脊髓、脑干
24.(2012•临沂质检)以下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6小时内血糖浓度改变趋势的曲线是
()
血
血
J血*
糖
糖
糖
浓
浓
浓
浓
度
度
度
度
时间
ABCD
26.(2013-莱芜高二检测)一般不参加“植物人”生命活动调整的结构是()
A.大脑皮层B.甲状腺C.脑干D.垂体
27.关于胰岛素作用的相识,正确的是()
A.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发生障碍
B.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发生障碍,但氧化分解正常
C.胰岛素不足,糖原合成削减,细胞供能正常
D.胰岛素不足,细胞供能正常,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增多
28.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运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逝了,而
其他大部分神
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白()
A.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的B.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
C.全部的神经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D.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
意识模糊
29.下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
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假如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
应器,且其中
的信息均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传到c
B.假如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于a分
泌d、b分泌e
均具有抑制作用
C.假如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假如该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的膜(即突触前膜),b为递质,c为突触后膜,则发
生在a中的信号
转换过程为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
30.(2012•淄博统考)如图所示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有关说法错误
①
⑧
A.兴奋可以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由⑥⑦⑧构成的突触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B.释放④的过程须要②供应能量,所以属于主动运输过程
C.结构③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D.⑤具有特异性,一般是由蛋白质组成的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31.(12分)下图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表示人体的三大系统,依次为、、。
(2)图中与组织细胞的代谢有干脆关系的四大系统是、、、。
(3)体内细胞只有通过]]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4)图中d与细胞外液的关系是。
32.(12分)下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请据图回答:
神经中枢
(1)图中的是感受器,图中的兴奋传导方向是。(以数字编号作答)
(2)图中箭头表示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错误的是处(填箭头旁字母),该如
何改
正?O
(3)图中表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有个。
(4)若图中的有关感受器位于大腿,则图中所示的神经中枢位于,经改正后的方向中,
向大脑皮层传递信号的是,由大脑皮层传来指令的可能是。当④受到刺激而②损伤
时,(“能”或“不能”)产生感觉。
33.(8分)在神经和激素的调控下人体能够适应内外环境的改变。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
级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①至⑤五个过程,其中与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和促甲状腺激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受寒冷刺激后,图中过程的活动较其他过程更早增加,过程产生的激素可作用于肝
细胞,使其代谢产热量增加。
⑵当受到寒冷刺激时,正常人体会立即感觉到冷,请依据反射弧有关学问写出冷的感觉
是如何产生的?
⑶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颈项病),这是图中哪些过程分别发生什么
改变的结果?
34.(8分)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的内分泌活动中起重要的调整作用。
来自中枢的刺激
⑴垂体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不仅分泌[a]生长激素,还分泌[]等激素来调整其他
某些内分泌腺的活动。但下丘脑才是人体调整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因为。
⑵①完成由产生电信号到转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是: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在某些因素的
刺激下产生,通过轴突传导到,进而引起小泡中递质的释放。
⑶图中可见,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血浆渗透压。①〜⑤过程中属于反
馈抑制作用的是。
(4)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激素)分泌量也将增加,导致产热量增加。假如用激素c
饲喂小白鼠,再放入密闭容器,其对缺氧的敏感性将。
针对性提升训练题参考答案
1解析:选D。内环境是细胞外液构成的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位于细胞内部的
血红蛋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唾液淀粉酶位于唾液中,唾液腺通过管道将唾液排放到
消化道,并不进入细胞外液,故唾液淀粉酶也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解析:选B。本题考查的主要学问内容是人体组织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细胞外液就是人
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体内绝大多数细胞所处的细胞
外液是组织液,而血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血浆,淋巴细胞所处的细胞外液是淋巴。本
题易认为人体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干脆与外界环境接触而生活在消化液中。
3解析:选B。毛细血管壁细胞是血浆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因此毛细血管
壁细胞的详细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正常状况下,血浆蛋白不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
组织液;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这一过程还需机体一些系
统、器官帮助完成。
4解析:选A。稍微创伤使毛细血管裂开,部分血液外流,导致皮下青紫;止匕外,由于局
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出现局部水肿现象。
5解析:选C。图中①是淋巴、②是细胞内液、③是组织液、④是血浆;A、B、C、D表
示的结构依次是:毛细淋巴管、组织细胞、毛细血管、红细胞。尿素是小分子物质,能
以自由扩散的方式穿过毛细血管壁由③组织液进入④血浆,故C项错误。
6解析:选C。依据表格中+和K+的含量可以确定①(②③)为细胞外液,④为细胞内液;
再依据蛋白质含量凹凸可以确定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肝细胞中的2从产生场所扩散
到②至少须要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
7解析:选D。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为高等动物对抗细
菌的主要细胞防卫系统,它具有趋化应答、移行和吞噬实力等特性,图示①箭头表示是
正确的;正常状况下红细胞不能出血管,图示④箭头表示是错误的。组织液可进入血浆,
其中的水分可渗透进入淋巴,图示②和③箭头表示是正确的。
8解析:选A。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整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稳态维持过
程中,既有正反馈也有负反馈;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增加,
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应当是乳酸。
9解析:选D。血友病和色盲都是由X染色体上基因突变引起的,属于遗传病;糖尿病是
由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过高引起的,是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引起的疾病;尿毒症是
由于尿素等代谢废物不能正常排出,导致内环境中尿素等废物含量过高,对细胞产生毒
害引起的,属于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引起的疾病。
10解析:选B。任何稳态都是相对的,而不是肯定的,是一种动态的平衡;这种动态平
衡是通过机体的调整作用实现的。人体维持稳态的调整实力是有肯定限度的,当外界环
境发生剧变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受到破坏。
11解析:选Do依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特点,应由A的轴突传导至B的树突或细
胞体。
12解析:选B。图中I上有神经节,推断I是传入神经,III是传出神经,S是感受器,M
是效应器,兴奋的传导方向是因为兴奋在突触之间单向传递,所以
确定了在反射弧中也单向传递。一般状况下,M的细胞将主要消耗葡萄糖分解后释放的
能量。图中n有两个突触,推断兴奋在该反射弧中的传递要两次通过突触。
13解析:选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电信号形式传导的,是双向的;在神经元之间是
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的,是单向的,因此刺激图中②处,兴奋可以传到①③④⑤⑥处,
刺激⑥处,兴奋只能传到⑤处。兴奋的传导是一个消耗能量的过程,抑制细胞的呼吸作
用,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14解析:选C。a〜b段为去极化过程,+顺浓度梯度内流,方式为被动运输,不消耗能
量,A项错误;b〜c段+接着内流,B项错误;c〜d段为复极化过程,葭外流即由高浓度
流向低浓度,该过程不消耗能量,C项正确;d〜e段K+接着外流,D项错误。
15解析:选D。神经细胞内K+的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浓度比膜外低。静息电位主要
是未受到刺激时细胞内外K+的浓度差所造成的,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浓度,不会影响
静息电位,但会使动作电位峰值降低,动作电位主要和细胞外的+在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
的快速内流有关。
16解析:选D。所谓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是针对同一生理活动而言的,如胰岛素和胰高
血糖素在血糖平衡调整方面表现为拮抗作用;而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作用的生理
过程不同,不能称之为协同或拮抗,只能说明甲状腺激素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起到负
反馈调整作用。正是负反馈调整的存在,促甲状腺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才能保持相对稳
定。
17解析:选C。由于组织胺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加,促进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而形
成组织液,引起内环境成分之间的改变,所以属于体液调整。
18解析:选C。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甲图为生物膜结构,不属于内环
境成分;若M侧为肠道,则N侧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的内侧;图乙中C的释放是通过
胞吐作用实现的,不能说明前膜的选择透过性;C与D结合后,突触后膜发生电位改变,
膜电位由外正内负转变为外负内正,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使下一神经元产生兴奋。
19解析:选B。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人体内没有相应的促激素促进胰岛B细胞的
分泌;听不懂别人讲话,是由于大脑皮层的H区受损引起的言语障碍;激素在人体内含
量低,但具有高效调整作用而无催化作用。
20解析:选A。胰岛素是降血糖的激素,当饥饿时体内血糖低,因而胰岛素的分泌应当
削减;寒冷时,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会上升,但气温的改变也可能是燥热,不会刺
激甲状腺激素分泌。食物缺碘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
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提高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实力。
21[答案]A[解析]轴突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通过突触传向下一神经元细胞。
22[答案]D
23[答案]D
[解析]由于没吃早餐,到第四节课时血糖含量降低,则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非
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维持血糖的平衡。
2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人体内血糖平衡的调整。健康人进食后,首先对食物进行消化,引起
血糖上升,此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降低维持在正常水平。但要留意血糖是相对稳
定的,故B项比A项更符合题意。
25[答案]B
[解言]限制人体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的灰质。像排尿、排便这样的低级反射
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位于脑干;高
级神经活动如阅读反射、嗅觉反射等一系列条件反射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26[答案]A
[解析]“植物人”的大脑皮层功能严峻损害,受害者处于不行逆的深昏迷状态,丢失
意识活动,但皮层下中枢可维持自主呼吸运动和心跳。
27[答案]A
[解析]胰岛素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既可以增加糖的去路,又可以抑制糖的来源,在
增加去路方面,是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在抑制来源方面,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
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若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发生障碍,同样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也发生障碍,抑制肝糖原分解的实力减弱,造成糖原分解加强,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
萄糖的实力减弱,造成葡萄糖增多。
28[答案]B
[解析]大部分神经传递功能正常,只有痛觉消逝了,说明与痛觉相关的递质可能被阻
断,可推断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
29[答案]B
[解析]该图若表示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细胞
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若图示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整,则c为甲状腺,其分泌的甲
状腺激素过多,会负反馈于下丘脑(a)、垂体(b),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
素(d)、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e);若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航空运输合同书
- 公司内部销售承包合同
- 土地买卖居间服务合同
- 返聘劳务合同
- 工程建设项目委托招标代理合同
- 旧机动车交易合同书
- 影视制作服务版权转让合同
-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口腔解剖生理学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工商学院《机器人学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高二化学教案 选择性必修2(配人教版)第1课时原子结构与性质
- 2024-2030年中国空气阀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相关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小学数学主题活动设计一年级《欢乐购物街》
- 一年级口算天天练1(打印版)
- 高考作文标准方格纸-A4-可直接打印
- 护理分级标准
- 水池维修改造方案
-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非公司企业法人章程范本样本
- 《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安全规程》(AQ7011-2018)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