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D市女性劳动权益保障研究摘要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越来越多的女性面临着是否要生育二孩的问题,同时平等就业、职业发展等问题也随之而来,给广大女性的劳动权益保障带来了许多新的情况与新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无法及时得到有效地解决,不仅会对女性个人以及社会造成压力,而且还会影响到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在梳理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女性权益保障现有措施的基础上,以大连市已有一胎或者二胎(及以上)的女性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调查问卷法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生育情况及生育意愿、劳动权益保障情况三个方面,对大连市女性劳动权益保障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然后通过分析发现,存在女性就业歧视更加严重、女性的职业发展受到影响、女性“四期”权益未得到充分保障三个问题;生理差异以及传统文化、法治体系存在漏洞、用人单位缺乏社会责任感、女性维权意识不强等原因造成了女性劳动权益保障出现问题;最后,从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女性权益保障的建议。关键词:全面二孩政策,劳动权益保障,职业女性,大连市目录TOC\o"1-3"\u摘要 I第1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1研究背景 11.1.2研究意义 11.2主要研究内容 11.3研究思路与方法 21.3.1研究思路 21.3.2研究方法 2第2章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32.1概念界定 32.1.1全面二孩政策 32.1.2女性劳动权益 32.2相关理论基础 32.2.1角色冲突理论 32.2.2社会性别理论 3第3章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大连市女性劳动权益保障情况调查 53.1问卷调查概况 53.1.1问卷的设计 53.1.2问卷的发放与收集 53.2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53.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53.2.2生育情况及生育意愿 73.2.3劳动权益保障情况 8第4章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大连市女性劳动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134.1女性就业歧视更加严重 134.2女性的职业发展受到影响 134.3女性“四期”权益未得到充分保障 13第5章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女性劳动权益保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155.1生理差异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 155.1.1男女存在生理差异 155.1.2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影响 155.2法治体系存在漏洞 165.2.1女性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 165.2.2产假制度不健全,男性育儿责任不明确 165.2.3缺少对用人单位的补助政策 175.3用人单位缺乏社会责任感 175.4女性维权意识不强 17第6章完善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女性劳动权益保障的对策 196.1政府层面 196.1.1完善女性劳动权益保障相关的法律 196.1.2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196.1.3缓解企业经济压力 196.2社会层面 206.2.1改变传统性别观念,缓解角色冲突 206.2.2充分发挥社区作用 206.3用人单位层面 216.3.1保障女性正当的福利待遇 216.3.2完善相关制度 216.3.3加强社会责任意识 216.4个人层面 226.4.1树立积极的性别观念 226.4.2提升自身素质 22第7章结论 23参考文献 24附录 26第1章绪论研究背景与意义1.1.1研究背景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开始正式实施,这代表着无论城乡、区域、民族,所有的夫妇都可以生育两个子女。但是,女性作为生育的直接承担者,其劳动权益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该政策的影响。因此要想实现人口战略目标,保障妇女劳动权益,必须采取相关的措施,减少生育孩子的顾虑。1.1.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在全面放开二孩这一背景下,了解女职工因为生育导致劳动权益受到损害的现状,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保护女职工的劳动权益,并且更好的贯彻落实全面二孩政策。从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女职工劳动权益保障的影响中进行研究,可以对我国目前的女性劳动权益保障的理论研究进行扩展,同时,还可以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2)现实意义在当前生育政策下,大多数的女性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劳动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通过对劳动权益保障进行研究,分析女性在劳动权益保障中出现困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可以更好的维护女性的劳动权益。同时,在这个新的生育政策下,如果解决好女职工因为生育带来的劳动权益问题,保障女性的合法劳动权益,可以有效的提升女职工生育意愿,更多的女职工将会积极地去响应国家政策生育二孩,使得全面二孩政策得到更好的落实,改善当前人口结构出现的问题。1.2主要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分为6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包括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阐述与本次研究相关的概念与理论。第三部分: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大连市女性劳动权益保障情况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第四部分: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女性劳动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女性劳动权益保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六部分:从政府、社会、用人单位、个人四个层次入手,根据全面放开二孩对女性劳动权益保障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提出对策与建议。第七部分:结论,对论文进行归纳与总结,找出不足以及可以完善的地方。1.3研究思路与方法1.3.1研究思路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家以及大连市女性劳动权益现行的政策;然后对大连市已有一胎或者二胎(及以上)的女性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然后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了解女性劳动权益保障的现状;再从所得到的结果中分析全面放开二孩对女性劳动权益保障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最后提出对策与建议,从而减少女性在劳动权益保障方面遭受侵害。1.3.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在进行写作前对相关文献和资料进行大量阅读。从国内外现有的研究资料中获取更多与人口政策以及女性劳动权益保障相关的资料,并查阅政府印发的相关文件,了解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和女性劳动权益保障的背景和具体内容,并对文献进行综述,对后续调查问卷的实际操作有了总体的了解和规划。(2)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采用自填问卷法。此次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大连市已有一胎或者二胎(及以上)的女性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对数据进行图表、描述统计等分析,深刻了解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女性劳动权益保障的需求,并发现其所存在的问题,为女性劳动权益保障制度完善打下基础,为较好开展妇女劳动权益保障工作提供思路和启发。(3)定量分析法本文通过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反映大连市女性劳动权益的现状及问题,讨论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女性劳动权益保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第2章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2.1概念界定2.1.1全面二孩政策2016年1月1日起,全面二孩政策正式施行,该政策规定无论城乡、区域还是民族,所有夫妻都可以生育两个子女。值得注意的是,该政策允许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也就是说,允许“二孩”而不是“二胎”,如果一对夫妻已经育有了一对双胞胎,那么他们就不可以再次进行生育。全面放开二孩为应对所面临的人口结构问题所做出了积极的响应,它是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2.1.2女性劳动权益妇女劳动权益是指女性作为公民与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享有的基本人权和劳动权利与利益。从广义上讲,女性劳动权益包括平等就业权、同工同酬权和社会保障权等一般的劳动权,同时基于女性特殊的身体生理结构以及所承担的特殊的社会角色,社会对其劳动权益给予了多方面的特殊保护与照顾,使其享有着与男性所不同的劳动权益。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大量存在着劳动女性的合法权益被侵犯、剥夺的社会现象,在影响劳动女性的个人发展同时,还会阻碍社会的进步。2.2相关理论基础2.2.1角色冲突理论角色本来的意思是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人物,后来有学者提出可以用角色的观念来理解分析社会活动。角色冲突是社会角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分析社会行为来说,它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工具。角色冲突分为两类,即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生育二孩的女性存在着更加突出的角色冲突问题,子女个数和照料程度成正相关性,而抚育负担与子女的年龄之间的关系则是负相关性,女性随着对家庭的倾斜,其作为劳动者的社会评价就会被影响,使得育龄妇女角色冲突加重。2.2.2社会性别理论社会性别理论强调女性参与社会劳动,维护女性劳动权益。社会性别理论的提出,要求性别问题从社会文化的背景考虑,规范社会性别问题也要以变化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同时还提出男女社会关系的平等要通过建立平等的社会制度、法律体系来实现,因此,女性的权益与社会制度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我国人口战略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同时女性的社会关系也随之发生着变化。随着全面放开二孩,中国女性的社会关系进一步改变,社会性别理论能够为我国二孩政策背景下妇女劳动权益保障提供理论基础。第3章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大连市女性劳动权益保障现状调查3.1问卷调查概况3.1.1问卷的设计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48个问题,包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生育情况及生育意愿、劳动权益保障情况三个维度。3.1.2问卷的发放与收集本章根据调查问卷所得出的结果,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生育情况及生育意愿、劳动权益保障情况几个方面对大连市女性劳动权益保障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结合统计数据和资料来分析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女性劳动权益保障的情况。本次调查采用自填问卷法中的网络调查法,将设计好的问卷导入问卷星,然后将问卷链接或者二维码进行发放。本次调研所调查的对象是大连市已有一胎或者二胎(及以上)的女性。共发放调查问卷125份,回收有效问卷125份,回收有效率达100%,且调查数据真实可靠。3.2调查结果统计分析3.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表3.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人数百分比您的年龄20-30岁3528.0%31-35岁5342.4%36-45岁3124.8%45岁以上64.8%您的户口所在地大连市户籍6249.6%非大连市户籍6350.4%续表3.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人数百分比您的学历初中及以下118.8%中专2318.4%高中2217.6%大专2620.8%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及以上4334.4%您目前的工作状态在岗8265.6%待业2721.6%其他1612.8%您工作单位的性质国有企业2419.2%外资企业1612.8%民营企业4233.6%事业单位1915.2%其他2419.2%您当前月收入是2000-3000元2016.0%3000-5000元4233.6%5000-10000元4233.6%10000以上2116.8%合计125100%(1)年龄构成从年龄方面来看,在本次调查中,20-30岁的人占28%,31-35岁的人占42.2%,36-45岁的人占24.8%,45岁以上的人占4.8%。可以看出,目前参与调查的女性当中,年龄主要集中在31-35周岁。户口所在地受访群体中,属于大连户籍的人占49.6%,非大连户籍的人占50.4%,两者的占比较接近。学历在学历分布上,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及以上的高学历群体所占比例较高,占总人数的34.4%。初中及以下的学历占8.8%,中专学历占18.4%,高中学历占17.6%,大专学历占20.8%。可以看出,参与调查的女性或多或少都接受过素质教育。就业状态在受访群体中,在岗的人数占65.6%,待业的人数占21.6%,处于其他情况的人数占12.8%。可以看出参与调查的女性就业状态处于在岗的比例最大。工作性质在受访群体中,在国有企业工作的人数占19.2%,在外资企业工作的人数占12.8%,在民营企业工作的人数占33.6%,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人数占15.2%,其他情况的人数占19.2%,由此可见,在民营企业工作的女性所占比例较高,大多数的人具有稳定职业。收入状况在调查者中,月收入达到了2000-3000元的人数为20人,占16%,月收入达到了3000-5000元和5000-10000元的人数都为42人,占33.6%,月收入达到了10000元以上的人数为21人,占16.8%。从整体上看,被调查者的月收入主要在3000-10000元。3.2.2生育情况及生育意愿(1)生育情况表3.2调查对象的子女数量人数百分比您的孩子数量1个6350.4%2个6148.8%2个以上10.8%合计125100%如表3.2所示,在被调查者之中,已育有1名子女的女性为63人,占50.4,已育有2名子女的女性为61人,占48.8%,已育有2名以上子女的女性为1人,占0.8%。,虽然生育1名子女与生育2名子女的人数相差不多,但还是生育1个子女的人较多。二孩生育意愿表3.3调查对象的二孩生育意愿人数百分比您是否有生育二孩的意愿是2539.7%续表3.3调查对象的二孩生育意愿人数百分比否3860.3%合计63100%在二孩生育意愿上,对育有1个子女的63位女性进行了调查,如表3.3所示,表示会生育二孩共25人,占39.7%,表示不会生育二孩共38人,占60.3%。可以看出,大多数人比较倾向于不生育二孩。3.2.3劳动权益保障情况(1)生育后的工作变动情况表3.4生育后的工作变动情况已生育一孩已生育二孩(及以上)合计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没有变动3352.4%1524.2%4838.4%岗位有了变1625.4%1422.6%3024.0%被辞退46.4%1727.4%2116.8%自愿辞职1015.8%1625.8%2620.8%合计63100%62100%125100%从表3.8可以得知,在125个调查对象中,有38.4%的人生育后没有工作没有发生变动,24%的人岗位发生了变动,16.8%的人被辞退,20.8%的人自愿辞职。其中,已生育一孩的女性中,有52.4%的人生育后没有工作没有发生变动,25.4%的人岗位发生了变动,6。4%的人被辞退,15.8%的人自愿辞职;已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女性中,有38.4%的人生育后没有工作没有发生变动,24%的人岗位发生了变动,16.8%的人被辞退,20.8%的人自愿辞职。可以看出,在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大连市已孕女性的工作普遍因生育问题遇到了变动,并且已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女性所遭遇变动大于已生育一孩的女性。表3.5岗位变动情况已生育一孩已生育二孩(及以上)合计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下降1381.3%1178.6%2480%提升318.7%321.4%620%合计16100%14100%30100%如表3.9所示,在已生育的女性中,有80%的人岗位下降,20%的人岗位提升。其中,已生育一孩的女性中,有81.3%的人岗位下降,有18.7%的人岗位提升;已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女性中,有78.6%的人岗位下降,有21.4%的人岗位提升。可以看出,岗位发生变动的女性中,大多数人的岗位普遍面临着下降的情况。用人单位给员工升职的时候,员工可以带来的效益以及其工作能力一定是会被考虑在内的,生育二孩会使女性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进家庭,对工作的专注和投入会减少,女性晋升问题会随之出现。表3.6男女晋升情况人数百分比在用人单位相同岗位中,女性比男性的晋升空间更差6048.0%一样5342.4%不清楚129.6%合计125100%如表3.10所示,在用人单位相同岗位中,表示女性比男性的晋升空间更差的人占48%,表示女性比男性的晋升空间一样的人占42.4%,表示不清楚的人占9.6%。女性生育后,重心可能会从工作向家庭和孩子转移,用人单位为了提高单位的效率和效益,减少经济损失,在人事变动过程中,用人单位会偏向于提拔男性员工或者没有生育计划的女性员工,一些女性可能会丧失晋升机会,进而影响职业发展与规划。(2)生育后的求职情况表3.7生育后的求职情况已生育一孩已生育二孩(及以上)合计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求职单位是否询问过您生育二孩子的意愿/二胎情况是861.5%2172.4%2969.0%否538.5%827.6%1331.0%再次就业是否受到了生育二孩子的意愿/二胎情况的影响是969.2%1862.1%2764.3%否430.8%1137.9%1535.7%求职单位是否因生育二孩的意愿/二胎情况拒绝您的应聘是646.2%1862.1%2457.1%否753.8%1137.9%1842.9%合计13100%29100%42100%如3.11所示,在被辞退和自愿辞职的女性中,除不再继续工作的人之外,在求职过程中,遭受过求职单位对生育二孩的意愿以及二胎情况进行询问的人占69%,再就业受到生育二孩的意愿以及二胎情况影响的人占64.3%,因生育二孩的意愿以及二胎情况影响导致求职单位拒绝应聘的人占57.1%。可以看出,二孩会对求职造成严重影响,全面放开二孩使更多女性离开岗位的时间延长,而导致的企业的成本也随之增加,无意中形成了对女性职业歧视,企业在招聘时会更加愿意去选择男性成为企业员工。(3)生育后的收入情况表3.8生育后的收入情况已生育一胎已生育二孩(及以上)合计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不变3962.9%3458.6%7360.8%减少1727.4%1932.8%3630%增加69.7%58.6%119.2%合计62100%58100%120100%如表3.12中所示,在生育后继续工作的120名女性中,有60.8%的人表示收入不变,有30%的人表示收入减少,有9.2%的人表示收入增加。其中,已生育一胎的女性中,有62.9%的人收入不变,有27.4%的人收入减少,有9.7%的人收入增加;已生育二胎的女性中,有58.6%的人收入不变,有32.8%的人收入减少,有8.6%的人收入增加。可以看出生育对女性的收入具有一定的影响,而且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女性在生育后收入减少的比例高于生育一孩的女性。表3.9同工同酬情况人数百分比在用人单位相同岗位中,女性比男性的工资待遇更差5040.0%一样5947.2%不清楚1612.8%合计125100%由表3.13所示,有47.2%的人表示在相同的岗位女性比男性的工资待遇更差,有40%表示男女工资待遇一样,还要12.8%的人表示并不清楚。由此可以看出,女性工资待遇比男性更差的比例略高于工资与男性一样的女性,女性因生育问题,在工作中正面临着不平等的待遇。生育后的职业培训变化情况表3.10生育后的职业培训情况已生育一孩已生育二孩(及以上)合计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不变3454.8%2339.7%5747.5%减少1321.0%1831.0%3125.8%增加812.9%915.5%1714.2%没有组织过711.3%813.8%1512.5%合计62100%58100%120100%如表3.14所示,在生育后继续进行工作的120名女性中,生育后的职业培训不变的人占47.5%,职业培训减少的人占25.8,职业培训增加的人占14.2%,表示用人单位没有组织过职业培训的人占12.5%。其中,除去用人单位没有组织过职业培训的人外,已生育一孩的女性中,有54.8%的人职业培训不变,有21%的人职业培训减少,有12.9%的人职业培训增加;已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女性中,有39.7%的人职业培训不变,有31%的人职业培训减少,有13.8%的人职业培训增加。由此可见,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女性减少职业培训的比例略高于生育一孩的女性。(5)产假与陪产假情况表3.11产假与陪产假情况人数百分比您是否有享受到规定的产假是8870.4%否3729.6%您的配偶是否有陪护假否7257.6%是5342.4%合计125100%在产假方面,有70.4%的人享受到了规定的产假,有29.6%没有享受到规定的产假。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女性都享受到了规定的产假,但依然孩有小部分女性并没有享受到。在陪产假方面,有42.4%的人配偶有陪产假,有57.6%的人配偶并没有产假。可以看出,在妻子生产期间有陪产假的男性职较少,陪产假的落实情况并不乐观。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情况表3.12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情况人数百分比用人单位是否实施“四期”保护有4334.4%没有4132.8%不清楚4132.8%用人单位是否要求从事孕期哺乳期禁忌的劳动有4233.6%没有8366.4%合计125100%如表3.12所示,实施“四期”保护的用人单位占25.6%,没有实施的占33.6%;要求从事孕期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劳动的用人单位占33.6%,没有要求的占66.4%。可以看出大多数的用人单位并没有要求女性在孕期哺乳期从事禁忌的劳动,但大多数用人单位对女性的“四期”保护力度并未加大,没有实施以及并不知道用人单位实施的比例占大多数。第4章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大连市女性劳动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4.1女性就业歧视更加严重在招聘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对招聘女性会有很多的顾虑。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二孩的全面放开,意味着女性可能会休两次产假,这会导致用工成本的增加,所以在同等条件下,用人单位更加愿意招录男性,女性的就业歧视加剧。如表3.11所示,有很多企业在招聘时,女性在进行职面试时常会被问到生育状况、生育意愿等与职位和工作无关的问题,并且也有很多女性因生育状况、生育意愿等遭受到求职单位拒绝,虽然招聘的条件中写着性别不限,但是当公司对女性进行录用时还是会额外提出其他的要求,这无疑对女性的求职就业设置了各种限制和障碍。如果这一现状不能被改变,女性的就业形势就会变得更为严峻,女性的生育意愿也会因为就业市场而改变,进一步降低了女性的生育意愿。4.2女性的职业发展受到影响全面放开二孩后,女性工作中出现了晋升困难、工资降低、被迫辞退等情况,而且已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女性所遭遇的工作变动大于已生育一孩的女性。由表3.5与表3.6可以看出,女性生育后,大多数人岗位下降,并且与男性相比晋升困难。女性声誉和因其母亲的身份,会将精力与时间集中在家庭,造成工作能力无法及时更新,跟不是上工作进度,失去了就业连续性。同时,生育后的女职工身体素质与其他人相比更差,在工作岗位上的受限增加,例如无法长时间进行高强度工作、不能上夜班等。这些情况会导致女性在职场中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在同等条件的前提下,男性或者不生育二孩的女职工职业晋升空间会变得更大,获得的工作机会变得更多。4.3女性“四期”权益未得到充分保障伴随着全面放开二孩,用人单位要面对的是女职工的两次“四期”保护。在表3.12中显示,实施“四期”保护的用人单位较少,而且大部分的人表示用人单位并没实施“四期”保护,甚至并不清楚“四期”保护。在国家没有给予相应的补贴政策的情况,用人单位基于对利益的考虑,会通过各种方式侵害女职工的“四期”权益。在我国现有的法律中有很多对女职工特殊保护规定,但对用人单位侵害女职工“四期”权益的行为没有较为完善的处罚规定,这种情况使用人单位很容易就钻了空子。第5章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女性劳动权益保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5.1生理差异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5.1.1男女存在生理差异性别的不同也成了生理方面的不同,妇女因为其生理构造特殊性,比男性多了生育孩子的功能。生育后女性的注意力会被孩子和家庭分散,无法在工作中保持一样稳定的状态,体力以及精力的缺乏对正常的工作可能会造成影响。生过一次孩子,工作会停滞一段时间,等到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时,精力又会分散,导致不能专注工作,甚至以后可能会无法恢复到之前的工作状态,也正是因为这样,女职工的职业寿命比男性的要短,用人单位面对女员工时也自然会有所顾虑。5.1.2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影响表5.1事业发展与生育孩子之间的倾向人数百分比如果当个人工作事业发展与生育孩子产生矛盾时,您更倾向于选择事业,放弃要孩子1612.8%尽可能兼顾8164.8%选择要孩子,做出事业的牺牲2822.4%合计125100%社会性别理论认为男女性格的差异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如果文化演变为一种习惯,将产生持续的影响力。性别歧视的文化以及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在今日依然存在,“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也使得很多女性在家庭和子女方面承担着比男性更多责任。在劳动市场中就业歧视是很明显的,它给女性的劳动权益造成了严重损害,而且社会更期望女性在家庭中承担起更多的责任。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性别歧视更加严重,再次生育使得女性要去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其职业道路也面临极大的困难。在表5.1中,如果当个人工作事业发展与生育孩子产生矛盾时,有12.8%的人选择事业而放弃要孩子,有64.8%的人选择尽可能兼顾,有22.4%的人选择要孩子,做出事业的牺牲,可以看大多数女性还是选择家庭与事业兼顾,但在担任两个孩子的母亲以及劳动者,使女性劳动者分散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影响用人单位的生产稳定性。5.2法治体系存在漏洞5.2.1女性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在我国,对于女性进行平等就业,国家有着高度关注,通过法律法规等措施对女性的劳动权益进行保障,促进女性的职业发展。但是,虽然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在原则上明确了男女的就业权利平等,但是关于如何判断和甄别女性就业歧视的问题,现行法律并未给予明确回答,而且在现实中所存在隐形歧视问题也逐渐变成了一种习惯。一些政策规定的原则性较强,但缺少可操作性,在实施中会面临许多的问题,而且当女性维权过程中面临无法可依的情况,司法与执法机关在处理侵权行为时难以做出准确判上午断,女性权益受到侵害无法得到应有的救济。这充分说明现行的立法关于女性平等就业权的保护存在者一定的滞后性和不适应性。同时,相关的法律基本只限于保护在职女性对的劳动权益,但是现实中,有很多女性在就业面试的时候会遭受到用人单位所设置的性别门槛,使其就业平等权受到侵害,由于求职过程并没有与用人单位达成劳动关系,无法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寻求救济。伴随二孩政策的放开,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这也意味着女性的生产、休产假等会使用人成本提高,因此一些企业面对女性求职者还是会保持一种谨慎选择的态度,最终加剧了女性就业歧视。因此要对相应的制度进行完善,消除不利因素,不仅为了维护女性合法的劳动权益,而且还为全面放开二孩提供保障。5.2.2产假制度不健全,男性育儿责任不明确表5.2夫妻照料子女的时长照料孩子的时长妻子丈夫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0-5小时2721.6%6552%5-10小时4838.1%4536%10小时以上5040.3%1512%合计125100%125100%目前,我们现行的生育休假制度男女有着较大的差异,女性的产假有着不断延长的趋势,而男性的陪产假与之相比则时间较短,导致男性的育儿责任被弱化,对女性的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对于女性来说,产假的延长虽然使其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身体和照顾婴儿,但产假期间的工作和福利津贴都需要用人单位承担,增加了其用人成本,使女性的就业性别歧视加剧。对于男性的陪产假一直处于难以执行的状态,由表3.11显示,有42.4%的人配偶有陪产假,有57.6%的人配偶并没有产假,可以看出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陪产假期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表3.7所示,在照料子女的时长方面,21.6%的妻子和52%的丈夫照料了0-5小时,38.1%的妻子和36%的丈夫照料了5-10小时,40.3%的妻子和12%的丈夫照料了10小时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女性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是大于男性的,生育过程以及对子女照料从来都不是女性的个人责任,而是一个家庭的共同责任,但我国长久以来,男性在育儿过程中的参与力度很低,生儿育女和照料家庭的责任基本一直由女性所承担着,育儿义务并不对等,男性的生育责任缺失。5.2.3缺少对用人单位的补助政策目前,对生育女性的保护主要是以增加产假日数来实现的,但是在产假期间,所有的工资以及一些津贴福利几乎都是由用人单位所承担,这无疑增加了其经济负担。同时,在女性产假期间用人单位要对空缺的职位进行补充,无论是调岗还是雇佣新的员工都是需要用人单位支付额外的费用。女性因生育所来带的成本需要企业来承担,但是政府对用人单位的补贴政策并未给予保障,无形之中使女性在求职和职业发展中不得不面对用人单位的不平等对待。5.3用人单位缺乏社会责任感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对社会承担责任,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在追求高利润的同时也要保障员工的福利待遇并对社会发挥积极作用。当前我国的一些企业对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不强,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依然将利润作为唯一目标,认为女性职工进行生育是她们自己的家庭责任,与用人单位无关,将社会利益和自身利益很明显的分离开来,一边享受社会带来的便利一边又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但是在这个时代,用人单位承担社会责任也会获得社会一定的回馈。一个企业想要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只依靠产品和技术的优势已经不够了,社会口碑、大众认可也成为了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想要在未来的社会上更好的发展,必须开始重视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5.4维权意识不强表5.3女性维权采取措施情况人数百分比您或者您身边的女性,在劳动权益受到了侵害时,所采取的措施向劳动监察部门申请调节5744.4%申请仲裁6044.4%通过上下级沟通调解6859.8%上诉3426.5%向新闻媒体反映2319.6%不采取任何措施159.4%总计239100.0%受我国长久以来对女性持偏见态度的传统思想文化影响,女性本身维权意识不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女性受教育文化程度越来越高,但多数女性在遇到侵权事件时仍然采取保守的态度,原有的旧的价值观念没有被打破依然存在。如表4.4中所示,女性劳动权益受到了侵害时,向劳动监察部门申请调节的有44.4%,申请仲裁的有44.4%,选择通过上下级沟通调解的有59.8%,上诉的有26.5%,向新闻媒体反映的有19.6%,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有9.4%,可以看出,大多数的人还是选择通过上下级沟通来进行调解,法制化维权手段不足。在受到不公正对待时,女性劳动者作为弱势群体,往往举证困难,因此会被迫屈服于那些不公平的对待。而且性别就业歧视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隐蔽性,辨别难度大,女性发现后常常会觉得并不属于侵权行为,反而会认为自身的能力无法胜任工作。第6章完善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女性劳动权益保障的对策根据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女性劳动权益保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本章从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及个人四个层面对完善女性劳动权益保障提出对策。6.1政府层面6.1.1完善女性劳动权益保障相关的法律我国目前对于女性劳动权益保障仍处于强调阶段,政策只落实在表面上,无法提供真正的保障。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应出台相应的制度法律来完善女性的劳动权益保障。一方面,应该加快禁止就业歧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进度,并且将严禁就业性别歧视进行单独立法,对就业性别歧视的定义、惩罚规则、评定标准等进行明确,同时要新增入职前的就业歧视,保障女性平等就业。另一方面,要对禁止就业歧视法律的条文进行细化,使法律条例的可实施度以及操作性提高,并且要对责任机关、具体形式以及负法律责任的方式加以明确,建立专门处理就业性别歧视问题的机构,安排专业人员来负责就业歧视案件,加大对歧视行为的处罚力度。6.1.2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我国应该对女性劳动权益的执法力度要加大。首先,围绕女性劳动权益保障工作,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主管机关,进行日常监管,处理涉及女性劳动权益的相关案件;其次,要完善监督部门职能,纠正用人单位所出现的违法行为,第一时间发现歧视行为,作出处罚,减少侵权行为。同时,要制定可行的奖惩方式,将用人单位因女性就业歧视所受到的处罚成本提高,降低用人单位对女性的就业歧视。最后,相关的部门机构要加大办事力度,建立事前预防、事中监管和事后惩处的执法体系。6.1.3缓解企业经济压力我国要缓解女性生育行为对企业施加的经济压力,要通过税收与财政政策来减轻企业在女性生育行为上的负担,尤其是优惠政策要向育龄女性职工比例较多的企业倾斜。为了减少用人单位对女性职工的就业歧视,促进男性平等就业,建议对女性职工较多的用人单位加大扶持力度,以每年享受生育保险保障的人员为统计对象,设置一定比例,对当年度享受生育津贴的女员工人数较多的单位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为育龄女性职工缴纳生育保险费用达到一定数额的企业或者女性职员人数比例超过员工总人数一定比例的企业,政府可以给予税收减免等优惠,对于事业单位,若女性员工超过员工总人数的一定比例可适当增加编制,对女性职员在产假期间需缴纳的生育保险部分费用政府可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5.1.4改革现有产假制度全面放开二孩的背景下,女性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女性带薪产假给企业所带来的人力成本增加。目前,女性产假时间过长以及男性产假时间过短的问题阻碍了女性的公平就业,为避免单纯延长产假为女性就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对产假和陪产假制定统一标准,强制要求用人单位执行并在劳动合同中有所体现。同时缩短陪产假与产假之间的时间差距,对陪产假时长进行适当的增加,使男性能够由更多的时间照顾妻儿,强调男性在陪产假期间抚养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减轻对女性的就业歧视,减少女性生育二孩的机会成本。男性陪产假期间的工资与女性一样由社保机构下发,保证男女平等。6.2社会层面6.2.1改变传统性别观念,缓解角色冲突传统性别观念的改变需要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重新划分家庭责任的承担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家庭责任使女性可以分配的时间和精力少,在职业发展中,来自家庭的顾虑也非常多,对家庭责任重新分配后,全面放开二孩对女性劳动权益保障产生的负面影响会随之减少很多,同时,父母双方应同时参与到抚养子女的过程当中,共同承担家务、育儿等事务,改变目前女性包揽家务的局面,把妇女劳动者从繁重的家庭事务中解放出来,更好的投入到个人发展之中。而且,社会应该围绕男女平等的主题加大社会宣传,加强对男女平等方面的认知,加大监督对媒体“性别导向”方面的宣传内容,改变社会对于性别所持有的偏见,为女性的劳动权益保障创造有利的条件。6.2.2充分发挥社区作用全面放开二孩之后,除了政府的支持、引导和协调以外,还应该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社区可以积极开展女性就业指导,社区的相关单位或部门可以通过无偿或有偿方式为进行女性技能培训、职业规划等服务,孕期的女性处在与社会的脱离状态,开展女性就业指导可以为她们重返工作岗位创造有利的条件。同时,社区可以由志愿者和专家组成团队来解决一些由于生育二孩所引起的问题,并且为女性在心理等方面进行指导。社区还可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强化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定期邀请专业团队走进社区,来开展相关的法律咨询活动,加大对女性劳动权益保障方面的知识宣传,让女性群体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大胆维权。而且社区中也可以建立婴幼儿托管机构,雇佣的专业的人员提供短时照管、喂食等专业服务,缓解照顾孩子的压力。6.3用人单位层面6.3.1保障女性正当的福利待遇目前女性在入职及其职业发展方面会遭受用人单位的一些不平等待遇,对女性劳动力进行压榨,使女性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此外,在社保方面,一些用人单位养老、生育保险等并未按时缴纳或是不缴纳。国家通过政策对女性的劳动权益进行了保障,但一些企业,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的女性来说,通过法律规定的覆盖性,是无法实现的。所以企业应该通过政府的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提升自觉意识,依法办事,维护女性群体的合法权益。6.3.2完善相关制度全面放开二孩后,要想将不利影响消除就要发挥制度的保障性作用,因此,用人单位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制度规定,而政府也要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用人单位可以建立女性孕期的调岗制度,如需调整岗位的,用人单位要与职工进行有好的平等协商,对女性职工的意见给予尊重,做到有规可循。对于产假制度,一定要与女性意愿相结合,在配产假时,可以选择一次休完,也选择分期休完。而且在招聘方面,用人单位所制定的招聘制度不可以受性别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要招聘高素质、能力突出的职工。6.3.3加强社会责任意识为了更好的在全面二孩放开背景下保障女性的劳动权益,将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建设纳入我国的法治建设轨道中势在必行。用人单位应该认识到,女性是创造精神与物质文明的一员,也是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贡献者,因此用人单位要保障其权利以及尊重她们的地位。同时,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法规来明确用人单位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多方面来促进用人单位社会责任制度的建设,建立用人单位的社会责任评估机制,通过建立相关的社会责任评估机制对用人单位进行评比,并对优秀的用人单位进行表彰及奖励,而对于逃避社会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采取通报批评或剥夺评选优秀企业称号等方式来督促其进行社会责任的建设。6.4个人层面6.4.1树立积极的性别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观念也在持续改变。女性与男性虽然在生理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智商无异,女性应摆脱传统思想的制约,全社会要形成尊重和保护妇女的良好局面,促进女性与男性在事实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平等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使男女都可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构建和谐相处的社会。6.4.2提升自身素质女性所遭受的性别歧视长期存在,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彻底解决的。作为女性应该要加强自身的维权意识。现在,大多数女性劳动权益受到侵害的关键原因在于维权意识的薄弱,针对企业的就业歧视,不会利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种情况导致就业歧视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女性应加强法律知识的教育,学会自觉地拿起法律武器来进行维权。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一旦忽视学习的重要性,必然会在残酷的社会中被所淘汰,因此,要养成学习习惯,即使是在孕期也要进行学习为未来重返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第7章结论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女性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也正在形成,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保护女性劳动权益变得十分重要。本文以大连市的女性为例,利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定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女性劳动权益保障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与探究。发现我国女性劳动权益保障存在着家庭育儿义务不平等、女性就业歧视更加严重、女性的职业发展受到影响、女性“四期”权益未得到充分保障四个问题。而生理差异以及传统文化、法治体系存在漏洞、用人单位缺乏社会责任感、女性维权意识不强等原因造成了女性劳动权益保障出现问题,而生理差异以及传统文化、法治体系存在漏洞、用人单位缺乏社会责任感、女性维权意识不强等原因造成了女性劳动权益保障出现问题。结合我国国情,从政府、社会、用人单位、个人四个层面着手完善女性劳动权益,在政府方面,要完善女性劳动权益保障相关的法律,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缓解企业经济压力,改革现有产假制度;在社会方面,要改变传统性别观念缓解角色冲突,充分发挥社区作用;在用人单位方面,保障女性正当的福利待遇,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社会责任意识;而个人方面要树立积极的性别观念,提高个人素质。从本文的研究历程来看,仍然存在诸多的缺陷和不足。由于人力与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导致问卷发放规模较小,样本数量有限,代表性不强,不够准确;在设计问卷时应该更加考虑问卷设计的结构与完整性,让调查研究更加具科学性与全面性;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由于个人能力的问题,导致对数据的挖掘不够深入。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女性在劳动权益方面所遭受到的侵害可以减少,女性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都能够不再受到性别问题的羁绊。参考文献李亮辉.全面“二孩”背景下河南省女性劳动权益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J],人大建设,2019,6,48-50.王宇.浅议二孩背景下女性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J],赤子(上中旬),2017,1,138-139.童钰坤,胡馨尹,周述荣.二孩政策背景下女性劳动权益保障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7,30,213-214.章敏.女性劳动权益保障之瓶颈与优化对策——以《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及省级相应规定为中心[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0,5,38-44.郑李婷.“全面二孩”政策下江西省城镇育龄女性就业及保障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8,12.杨祎.开放二胎背景下女性劳动权益保障研究[J],法制与经济,2019,4,139-140.罗雅,糜皛.二孩生育女性面临的职场歧视问题及对策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9,33,60-61.吕卫清,李亚芬.日本促进女性就业经验对解决我国“全面二孩”政策下女性就业歧视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9,16-18.高海燕.“全面二孩”政策下浙江地区女性就业状况及维权意识调查[J],青年与社会,2020,26,117-118.TatianaZykina,EkaterinaSazanova.RussianWomen'sLaborRights:TheoryandPractice[J],NordicJournalonLawandSociety,2017,2,155-175.
附录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大连市女性劳动权益保障调查问卷您好,我们在对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女性劳动权益保障调查问卷状况进行调查,为“全面放开二孩背景下女性劳动权益保障研究”课题提供参考。本调查采用匿名的方式,承诺所有数据仅用于课题研究,感谢您的参与与支持!一、基本信息您的年龄是
A.20-30岁B.31-35岁C.36-45岁D.45岁以上您的户口所在地是大连市户籍(包括旅顺口区、开发区等)B.非大连市户籍您的学历是A.初中及以下B.中专C.高中D.大专E.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及以上您目前的工作状态是A.在岗B.待业C.其他您工作单位的性质A.国有企业B.外资企业C.民营企业D.事业单位E.其它您当前的家庭收入是
A.2000-3000元B.3000-5000元C.5000-10000元D.10000以上您的孩子数量是A.1个(请跳至第8题)B.2个(请跳至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智能制造生产线建设与技术引进合同
- 2024年度建筑施工合同:某房地产公司与施工方关于建筑工程的协议
- 蛋糕裱花嘴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2024年度版权保护合同协议书
- 2024年度版权转让合同转让的权利和义务
- 2024年度技术服务合同:某互联网企业与技术服务提供商之间的技术支持约定
- 诊断用放射性药物制剂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与推广合同
- 2024年度厕所改造工程质量检测与评估合同
- 2024年度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质量保证合同
- 2024-2030年中国浮法玻璃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动态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经营模式研究报告
- 北京市丰台区怡海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试题(含解析)
- 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查房
- 电子商务运营流程详解作业指导书
-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高清版)
- 2024年江西省高考地理真题(原卷版)
- 2024年自考《14269数字影像设计与制作》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中职兽药与药理课件
- 2024年新版全员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 ω-3脂肪酸处方药物在老年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