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_第1页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_第2页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_第3页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_第4页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1教师,一种很特殊的职业。说它特殊,因为他的工作对象是人。怎样做呢?苏霍姆林斯基的《给老师的建议》,给了我们答案。其中,书中对于课堂45分钟的表述堪称经典。书中提到“怎样让自己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最有效的发挥——我的学生能有最大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还要有学习的热情、有主动学习的渴望、有探究学习的能力以及有提升内心世界的愿望。(1)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前,我应该怎样做呢?以下这些问题——“这节课我要教给学生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教的是什么?学生最易接受的是什么?最难接受的是什么?”“我应该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求知的渴望?”“我的数学设计是否合理、完善,还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案呢?其他老师又是怎样设计的呢?哪一点是值得借鉴的呢?别人的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渗透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有一个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发生突发事件,我有什么应变措施呢?”……我都应该认有效地真对待,作好充分的思考与准备,显然这一步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努力,但是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关系到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作好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2)课堂的四十五分钟之间,是我开始展示自己才识的时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当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给自己带来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气。当我开始进入角色时,依据教学设计进行讲学,那是必须的,但我不能死抱设计而不知灵活应变。我还要仔细的观察我的学生,从他们的眼神、表情、声音和动作,来判断自己的讲本课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评价这是否与预期效果吻合。经过大脑的快速运转之后,及时适当地调整我的教学设计。学生是否专心上课,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我的教学效果,所以,当学生士气低迷时,我应怎样鼓励他们;当课堂气氛沉闷时,我又应怎样调动气氛,让大家活跃起来;当学生情绪高涨时,我又应怎样正确引导他们;当学生提出了奇怪的问题,我又难以解答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当我的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不吻合时,我又该如何改进;当个别同学故意捣乱时,我又应该怎样做呢;当学生犯错时,我又能否轻松有效地教育好这一学生;我应该怎样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总之,我的课堂应该有一种协调、融洽、轻松、互动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下,给我自己、我的学生最大的空间——教学的、学习的、思考的、创造的、自由的——以达到一种共同的进步。”作为教师,充分利用好课堂的45分钟,达到教学的最大化,实现高效课堂不过如此。一堂课,关键是确定好本节课的课堂目标,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完成问题生成单;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轮换代表发言,完成问题;接着集中师生智慧,进行问题拓展提升。他们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到拓展延伸,符合人们对新生事物的认知规律。在高效课堂的进行中,我发现一些问题,觉得“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要得以顺利地进行,班级人数不易过多,否则易流于形式,造成分组讨论乱哄哄的局面;学生学习水平差异不宜过大,否则差生愈差,听不懂课程讲解,优生愈强,只是学科带头人在唱独角戏,造成两极分化;这种课型也适合年龄大些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教育环节上更注重家庭教育的配合。教育是一门艺术,不拘泥于某一单一的模式,传统讲解,快乐教学,高效课堂,相互交叉借鉴,取长补短,摸索出一条切合自身实际的教学道路。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2优秀的老师实行什么手段保证课堂一丝不苟,井然有序?他们的秘诀在于防备,严格的课堂管理方案、亲切的态度和时时掌控的自动权。有效的纪律体系可以防备同学的规范行为!站着讲课是一个老师必需拥有的基本素养,不磨练身体,你是没有方法坚持站着讲课的;每天站到教室门口面带微笑的迎接同学开始早读,是一种习惯;微笑,站立都是微小但过硬的基本功,必需得每天用心的去做,才能贯彻“你还好吧策略”!和同学相互之间每天简单的问候,上课同学才会“买你的账”。能让你轻松赢取同学的信任和尊敬。一声真诚的“欢迎”,为你和同学一成天融洽的相处开了一个好头,同学爱好那些欢迎他们的地方,而且,只有在积极健康的环境里他们才能取得成功,想让他们成为欢快、成功的同学吗?那么,别忘了说上一声:“嘿,你好!”其实,同学成功时给同学一个拥抱,她们会感受到,她们是受欢迎的,被需要的,而且是与众不同的!意大利画家,达芬奇说:“伙伴,背着人可以责备,当着人要称赞!”实际上,每一位老师拥有一间本身的.“私人办公室”,而且这办公室就在离班级不远的地方,这样的可以谨慎行事,和孩子们私密的解决纪律问题……老师要做的,是走到犯错误的孩子身边,俯下身子和他低声的讲几句话。阔别其他同学,一对一的进行谈话引导,你会发觉,他们并不是那么的“桀骜不驯,”相反,乖巧听话的很!做老师最紧要的一点是要修炼本身的脾气。虚怀若谷、大智若愚、宠辱不惊!私下处理同学的不妥行为,呵护同学的敬重本身心,做教育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其实,一个小小的称赞“感谢你举手”“感谢大家的合作”“你坐下来听听别人的答案”……会有奇妙的效果。同学渴望我们的关注,会尽心尽力地来争取他们想要的东西,一旦他们意识到乖一点就能得到你的关注,就会自发本身乐意的乖起来。注意好行为的老师碰到的课堂纪律问题,要比那些只关注同学淘气行为的老师少得多。正如高金英老师说的:“要变着法儿的激励和称赞成学”。即“夸”同学,只是惭愧没有高老师的情商,她夸同学的水平很高,我也一直努力的坚持学习,可有时“夸”的时候,总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不是时机不成熟,就是情感表达的不透彻。只读书,不写感悟,是没有收获的,每天坚持做到写几句话,这是本身对本身读书的最基本的要求!坚持本身内心深处最细小的东西,本身会变得更很踏实。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3我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应教育主管部门之约,作为一名教师,应尽的义务。但真正捧起此书,潜心读来,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给教师的建议》是由苏霍姆林斯基所著。他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是成功教育的楷模,是世界著名教育家。他以一个教育大师的睿智给我们指明了教育的方向,以一个教育者的良知给我们诠释了教育的真谛。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或喜或忧,或成功或失败。有时候,我们会被一些琐事所困扰,甚至无暇顾及到教育学生。但是,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学生应该始终把思考眼前的事情跟思考自己的生活、思考自己的知识的源泉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丰富自己。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教师的时间大量用在了学习上,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丰富自己,才能更好地面对学生,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读完此书,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的成功来自于教育者自身的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活动。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教育需要爱心和耐心。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耐心地、持之以恒地去做。只有真正用爱心和耐心去教育学生,才能真正做到关心、关爱每一个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的.目标。总之,读完《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需要爱心和耐心,需要教育者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的目标。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成功来自于教育者自身的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4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寒假,我认真阅读了安奈特.L.布鲁肖的《给教师的101条建议》,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帮助,在原先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了101个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学生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读着书中的故事,这些建议及时给我帮助和引导;为“教”和“学”提供即时而有效的指导;也提供各种实用的教学技巧。读的过程中不禁想到了我自己,如果遇到了类似的状况,我会像故事中的老师一样对待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惹怒了我,我会如何呢?我能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不知所措,以自我的威严将一堂课上的不尽人心,我不得而知,虽然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但我时常考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老师,与同学们亲近的'同时同样要树立教师威信,信服威信。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下任何一个孩子。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联想到我自己,我所教的班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总感觉自己不能关注到每一位同学,常常注意到后进生基础知识要掌握牢靠的同时,往往忽视优等生的拔高,我打算新的学期开始,多向优秀老教师取经,要全方面的关注每一位学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让他们都有所进步,有所成长,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争取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前进目标,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跳一跳,摘个挑”,当尝到成功的喜悦,相信他们会比我们更加有激情,有活力,无论何时做到因材施教,真正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5作为一个教师,特别是一个新教师来说,对于教学,对于学生,你到底抱有什么样的态度,我认为应该是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在学校里学习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要把关爱的阳光洒向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心里虽然明白这点,但是真正面对学生的时候,可能就并不太容易了,容易变得焦躁,有些不知所措,幸而这本书让我获得了许多收获,让我对如何对待学生有了更多的理解与感受。在得知自己即将教一年级时曾经十分困惑,以前在实习时教的是三年级的学生,如何应付一年级对我根本就是一片空白,于是就想着最好自己班里的小朋友都聪明些,我可以不用费太多心。但所有发生的事都很难照着自己预想的发展,我们班级可以说差异十分大,有很多小朋友可能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已经把拼音都学会了,但是也有部分小朋友根本对这些一无所知,在这个时候我是推优或者是补差是一个十分难以选择的问题,而且或多或少的对聪明的孩子有了偏爱。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本来他们的领悟能力就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他们的能力也不尽相同,可能有的孩子一节课就能理解的东西,另外的孩子就需要四、五节课甚至更多。因此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个学生他能够做到什么程度,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对待不同的学生,可能有的同学掌握的比较慢,那就可以在平时的时候多给他一点关心,让他在其他的时间中慢慢缩小与其他同学在认知方面的差距;又或者在布置题目时,有的同学很快完成了,那就多给他们补充一些拓展的题目去做,让他们可以提升自己,而其他的同学就可能让他们能正确完成原有的题目就行了。千万不能因为有的同学得慢就觉得不耐烦,甚至不去管他到底学了多少,说到这里,就谈到了一个“爱”的问题。爱,对于教师来说,我认为是一个必须具有的条件。只要有爱,教师才能将学生不仅仅是学习工具,而是如同自己孩子一般的存在,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只是工具,那就会不耐烦,不会去教导一个认知比较慢的学生,甚至在教学上也可能得过且过;但如果当成自己的孩子,就会对他们带着一份宽容,会仔细地告诉他们怎么学会更好,犯错误的时候也能进行耐心地指导,而不是单纯地谩骂。作为一个心理远不成熟,刚开始试着交际的小学生来说,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是十分重要的。不同的儿童要达到知识的水平和范围,所走的道路是各不相同的。有了对学生的爱,老师就会经常去思考要通过怎么样的途径,要经历什么样的阻碍和困难,才能引导儿童接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水平,以及怎样才能在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具体地实现教学大纲的要求。但是,如果只有爱的话也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学会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学生的思想都是各不相同的,性格也是不同的,而他们在擅长的能力方面亦不一样。因此教师教育学生的方式也应该是不同的,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注意观察他们,掌握他们的性格特征,选择具有针对性、有效率的教育方法。有的老师会说,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不注意听讲,批评他了有时候还会顶撞老师,这就在于没有摸清学生的特性,有的孩子可以用批评的方法,但是有的学生属于脾气比较倔强的,这样的话可能批评只能适得其反,对这样的学生应该先讲道理,再旁敲侧击让他知道怎样才是对的。我班里就有个很倔的学生,一开始我批评他,他非但不听,而且还更变本加厉。后来我就找他谈心,告诉他怎样才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其实有时候也需要多鼓励,甚至是多表扬,这样他有了动力就比之前听话了很多。观察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找到学生的兴趣在哪里,从而将其运用到教学中。首先对知识的'兴趣在于教师对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事实所抱的态度。如果教师对于教学只是抱着随便的态度,只把知识点教完就了事,这样教学的过程肯定是枯燥乏味的,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降低,那结果肯定也是差强人意。因此在教学时要重视把各种生活中的事物联系到知识点中,寻找到这些所谓的交接点,这样就可以激发起他们的惊奇感,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其次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所学的知识是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利感”。孩子的心灵是很需要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只要能不断激发和巩固学生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就可以使他们积极地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的鼓励也会让他们十分开心,产生一种自豪感,这样孩子的思想就会非常活跃,逐渐地体会到学习、思考带给他们的快乐,这应该也是快乐学习的含义所在吧。除了为自己的学科教学观察学生,学生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更需要观察。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必然无法成为一位优秀教师。教师必须去掌握自己学生的特长、兴趣所在,并加以鼓励,帮助他们能够发挥所长。其实作为教师所需要的还有很多很多,例如教师需要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量,开拓视野;发挥创造性等等。教师是一个需要很多时间,很多爱心,很多奉献,很多责任感,很多上进心,很多道德感的职业,或者我现在真正能做到的并不多,但是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增添了很多使命感和信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能成为一名让学生满意也让自己满意的教师。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6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似乎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如同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碰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苏霍姆林斯基在反复的教导我们“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首先就要我们了解,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不同的个体,在学校里,教师不应该“一视同仁”,尤其是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要个别对待。他打了一个最形象的比喻:让所有刚刚入学的7岁儿童都完成同一种体力劳动,例如提水,有的孩子提了5桶就精疲力尽,有的孩子却能提20多桶,但是如果你要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20桶,那么这就会损害他的力气,他到明天就什么也干不成。儿童的脑力劳动所需要的力量,也是象这样各不相同的。读到这我不禁想到一个一直困绕我的问题:为什么在班级中会有明显的优差生等级?为什么同时教授,有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很完美的掌握,而有的学生却什么也学不会,现在我终于明白,虽然老师们在备课时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但没有周密的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将要做什么,没有因人而异,为他们挑选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使他们取得一点小小的成就。就因为这种欠缺考虑的备课,备学生不够充分的备课,使我们的'课堂中产生了很多的无效劳动,而无效劳动——这大概是学生和老师可能遇到的莫大的严重危险吧。所以,我们要在课前充分的备学生,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在课堂上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不同难度的检测题目,课下布置不同难度、不同数量的作业……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7作为一名教师,同时作为一名父亲,这个问题一直是我研究的对象。书中提到诱使儿童自觉地、刻苦地从事恼力劳动的一种最强有力的物,就是赋予他的脑力劳动以人情味儿,使他感到愿意给自己的亲人带来喜悦是一种高尚的情操。要让儿童看见和体验到他在学习上的成就。不要让儿童由于功课而感到一种没有出路的忧伤,感到自己好似低人一等。虽然我们接触的不是儿童,是青少年了,但道理是一样的。一个心地善良、关心别人的孩子,他能够在那种初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恶劣行为的地方感觉出不好的事来。他们的乐观精神、对自己力量的信心,这是一条把学校和家庭起来的牢固的绳索,是一块吸引父母亲心向学校的磁石。为了保持这种乐观主义的火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母亲和父亲也能参与对孩子的教学,跟他一起为他的进步而快乐,关心他的成功和忧愁。对学业成绩的评定,并不反映对儿童道德面貌的评定。我们在面对个别总是学不好的学生,只要他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就要对他们的付出给予肯定,即使他们的成绩为C(及格)或者是D,我们仍然要看到他们的付出,肯定他们的`努力。我们不应该用同一个标准一量到底,处处总是拿他们和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相比。对于有些孩子来说,得个A并不很难,学习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甚至是一种乐趣。然而对于某些后进生来说,不要说B,就是C,都让他们可望而不可及,尽管他们内心也十分希望自己也能考出优异的成绩。而且也有学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但如果我们能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能多加鼓励,用简单的习题培养他们的成就感,不断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通过不同的评价标准来评定学生的成绩,用开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些学生,相信他们也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而不仅仅只是上的不及格。对于这些孩子我们需要耐心,更需要细心,能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寻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能从众多的错题中看出漂亮的书写,从值日时看出对劳动的热爱,从体育比赛中看到他们独有的长处,从自己的内心多一份对他们欣赏。我们要努力做到让他们始终对自己充满自信,经常体验到努力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用成就感谢励他们不断进步,强化良好的学习习惯,防止他们产生低落情绪,丧失信心。并且善于从他们的优点入手,激发起主动学习的动力,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缺乏,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超过自己的前一名,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让自己学有所获。一旦他们真正从内心产生了学习的渴望,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8读过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这本书后,我受益匪浅。他给的不是建议,而是在把他智慧的结晶传授予我们。教育素养的第一重要标志,就是教师在讲课时能直接诉诸学生的理智和心灵。教师不是宣讲真理,而是在跟学生娓娓谈心。所以教师对教材要有深刻的知识。如果没有深刻的科学知识,就谈不上教育素养。教师的教育素养只能取决于读书,读书,再读书。那么教师应当具备怎样的教育素养呢?下面我就教师素养方面谈一些浅显的认识。首先,我们教师应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经常听到学生在背地里议论,说他们喜欢某位老师,听课兴致高;不喜欢某位老师,听课的时候昏昏欲睡。事实上,能否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不是单方面因素决定的,老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起人格,这是一名老师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具备这些条件的老师不但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处理、协调与学生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以利于获得事业的成功;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善良和慈爱,他们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善待每一个学生,不会因为学习成绩的好坏或者家庭背景的不同高看或歧视某些学生;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他们不是仅仅把教书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认识的乐趣……其次,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亲和力。在学生评价教师中,我们不难发现,学术能力、教学水平与学生的满意程度并不一定成正比。有些教师,其所带班级的'考试成绩总是处在年级前茅,个人教育教学能力、工作能力都特别强,但是学生对其满意率却不是很高,这是何种原因呢?我想:这类教师之所以不受学生欢迎,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亲和力。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亲和力,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获得学生的宽容和理解。因此,某个教师可能在教学方面有所欠缺,但学生却能热情地学习,主动地思考,由此就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教师知识甚高,不顾学生的感受,我行我素,唯我独尊,那就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即使他学问最高,讲课最好,最终却不一定能实现教学的目标。因此,我觉得亲和力是教师必备的教育素养。再次,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语言艺术。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艺术,教师要有较高的语言素养。"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科学、有师范性,要力求准确、到位、不能含糊不清,更不能出现科学性的错误。优美、科学的语言能给学生语言的营养、智慧的启迪。教师一句精辟的话语,能萦绕于学生的脑海而终生难忘;一个生动的比喻,能使学生抓住了知识的关键而茅塞顿开……总之,要想提高各方面的素养,就需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所谓"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我们就必须读书,读书,再读书。以上是自己较粗浅的感受,有待于进一步攻读《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使自己能尽快地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新型教师。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9推荐郑杰老师的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我早有耳闻,附近的中小学教师也大都拜读过此书,并都对此书写了读后感。我本想暑假里去买一本看看,却得知幼儿园有这书,并可外借,便迫不及待的借回家中翻阅。书的封面很普通,黄色的底画上了几缕线条,却似郑老师在书封面写的:我希望你能注意到我的文字,我能承诺其中每个字的诞生都是出于真诚,而不是被他人或自己强迫;我能容忍自己每个字都是错的,却不能容忍其中任何一个字是不真诚的。写得那么简单却又那么真诚。翻开第一页便看到郑老师在书的序中谦逊地写着:不妨一读此书,这是一本无害的书。这又道出了他的真诚,让我感觉到了郑老师也是一个幽默的人。书当然都是无害的,难道还会吃了我们不成,呵呵。郑老师把这本书分为四部分:1、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2、教师作为一名称职的员工;3、教师作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4、教师作为一种自由的职业。下面谈一些我读后的体会并与你们分享。一、读书的幸福感说它简单,我发现每个章节都只有两三面的字,却简单、系统的围绕主题把内容展现给我们看,像一篇篇小品文,不需要作者刻意的雕琢,但每字每句却都发自心灵深处,释放的得体到位。这就让我觉得:好的文章并不一定需要太多文字,能让人看懂、读懂就可以,长篇一律并不是一件好事。说它丰厚并不是指书厚,书只有333页,字,而是这本书有很多观点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原来的我,如断线的风筝,没有方向的乱撞,没有自己的想法,找不到可以让自己停下来反思的地方。曾有段时间,我甚至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莫名其妙的反感,总想逃离这个岗位,对幼儿园的工作态度也不好。而今天,我终于明白:既然从事了这个职业,我就该珍惜这个岗位。金钱固然诱人,但我从事的职业岂是金钱能衡量得?说它幸福,是让我觉得郑老师洋洋洒洒写下自己的独特感悟,让我觉得那就像清泉注入我的心田,一种幸福的感觉顿时涌上心头,觉得读书的快乐就该如此。只为读书而读书,不为任务而读书。因为我读书,所以我快乐!二、面对困难不退缩我们所处的社会,每天都发生着变化,只有适应社会变化的人,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反之就被淘汰,我们的教育工作也是如此。郑老师为我们做了细致的分析:“如果我们退缩……我们将不仅放弃了人生难得的体验,更是放弃了自己的生存权力。如果我们正视困难……每个教师都可以在解决困难中获得自己意想不到的机会,你越是往前,你的机会就越多。”的确,在工作中,生活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有积极地去解决问题,多角度的去寻找答案,那么一定会有解决的办法。不要让困难成为自己进一步成长和发展的阻碍,要知道每一次的困难都是锻炼自己的好机会,所以我们应该直面困难。三、善待学生与自己郑老师告诉我们在工作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工作中应该放松些,再放松些。当一名教师应与其他工作者一样,要面对现实,把握今天。在工作之时,我们要消除烦恼,把烦恼从头脑中挤出去。当有愁苦时,我们要换个角度去看待,要有“比上虽不足但比下有余”的心理,要试着把白开水喝出甜味来,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自己尽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不要因为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而对自己有过多的自责。如此,我们的心理肯定可以宽慰许多,不至于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去伤脑筋。再想想自己的教学,我真的是应该多微笑,因为情绪可以感染人。当进教室时,我们该调整好心态,振作起精神,把快乐带进教室,用自己的快乐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快乐的学习。生命短暂,应用“乐观”去占领。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拥有一份好心情。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想了很多。身为教师,除了教好自己的课之外,也使得让终身学习成为是一种主动地、创造性地、构建性的、愉悦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适应性的非选择性的痛苦的学习。不然,这种学习将注定不可能是建设性的,注定是学不胜学的。因此,教师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职业角色,必须有理性的思考,也就是使自己从事的工作更富有职业特征。作为教师,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成人、成才。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原谅、赏识、信任的基础上,并形成的一种心理相容。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体现平等并互相尊重,才能体现出我们人民教师的优秀师德,如此我们的教育的效果也就会如我们所希望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10《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是上海市北郊学校的郑杰校长写的,这本书是站在现代化、信息化时代从教师的角色对教师的建议,而不是教育教学的某个领域。郑杰校长把他的“一百条新建议”分为四部分:“教师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教师作为一名称职的员工”、“教师作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以及“教师作为一种自由职业”。“做自己的主人”书中提到“做自己的主人”,提倡我们做自己的主人绝不限于做自己肉身的主人,而是指以下一个完整的过程:一、认识自己;二、自己选择;三、按自己的方式教书;四、自己评价自己。在第三点“按自己的方式教书”中,我感触颇深。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即使是同一个教案,不同老师来上都会给人不同的感觉,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前提下,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教。如今网络信息发达,有很多资料可以共享和借鉴,但借鉴归借鉴,不能全部照搬,你就是你,不要做别人的影子。“作品是历史,教材是传统,学生是时代人”,社会在发展,我们在传统教学上还应该多加入现代的元素,与时代接轨,这样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会学得更好,而对于我们也是一种学习,在准备和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开阔我们的视野,不固步自封。“学会赞美真的很难”我们对学生总是挑剔、批评多于赞美,或者说我们很少甚至根本没有赞美过学生,我们对他们总是抱有审视的眼光,想在他们身上挖掘更深的潜力却不由自主地运用了高姿态的谈话语气。我们担心学生得到赞美会骄傲自满“翘尾巴”,增长虚荣心,而更多时候,是学生偶尔得到一两句好话就出现“受宠若惊”、“不知所措”的表情。书中说:“这种力量来自于深度的不信任……我们其实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赞美。”赞美学生并不难,重要的是我们能放下心里的怀疑,对于孩子来说,你的一句话可能改变他的一生。“为沉重的负担找到良好的理由”现在都在提倡学生要减负,这是让老师给学生减负,而给自己减负也非常重要,关键在于为沉重的负担找到良好的理由。做同样的事,有的人觉得是负担,有的人觉得是幸福,我们一是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去学,这样就不会觉得负担沉重,有兴趣了,就不会觉得累了。二是让学生觉得自己学的东西是有用的,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或是和生活密切相关,而不是空洞乏味,只是一堆理论性的东西,只有这样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才会让学生感到“学习是幸福的”。“学会倾听不容易”与“学会赞美真的很难”一样,学会倾听也很不容易,所谓倾听,就是入耳又入心的'生命活动。试问,我们连朋友之间的倾听都很难时时做到,更何况是对着学生。老师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有心情不好的时候,老师也真的很难,即使是有各种原因导致的状态不好,也不能表现在学生面前,必须压抑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做到静下来倾听学生的想法。还有碍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位置,也有不愿意去倾听学生想法的老师,而倾听又恰恰是交流的第一技巧,如果做不好,就会在教学和班级的日常管理上出现问题。在这一百条建议里,还有很多其他不错的内容,比如,“要有宽容精神”、“要学会做减法”、“把困难当做机会”等等等等,这本书给了我这个新教师一个新的角度来看问题,包括教育、学校、学生等各个方面,非常全面,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师值得读的好书。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11假期里,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百条建议》的经典教育理论著作,这本书我不只一次阅读,读后使我感到激动、赞叹、惊异。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蜚声海内外的教育家,他的确是品德高尚,心地纯美的,有理想、有追求、有目标,赤胆忠诚的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为培养高水准的跨世纪人才做出了贡献。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没两年的年轻教师,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确实受益匪浅,特别是——关于如何获取知识,读完之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年来深深困扰着我的问题突然间找到了方向。记得有一次为了准备一堂课足足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查资料,认真读课文,教案反复修改了无数次。那次的课因我的精心准备而上的格外精彩,下了课很多学生跑来告诉我,我比他们原来的老师讲的好很多了,我至今仍记得那时的兴奋与激动。那是鼓舞我工作后走上讲台的最初的自信和成就感。从那以后,我总结了一条自认为很有用的讲课经验:把与该篇课文有关的所有资料都搜集到手,加以组织,最后安排上学生的活动,就可以准备好一堂课了。那时候,我认为找到了教学的不二法门。觉得只要课前认真的准备好每一堂课,就可以讲好课。而且总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给了学生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刚开始学生还很配合,很欣赏这道菜。课时间渐长,课堂开始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我渐渐觉得我的课堂和我的语言和学生有了隔膜感,一些所谓的讨论和课堂活动也只是表面的,进行不到课文的深层次。有很多时候发现自己在唱独角戏,振臂一呼却应者寥寥,反而有一两次仍开教案跳出书本却有意想不到的精彩。也曾经多次跟其他老师讨论这一情况,很多时候都把问题归于学生对语文主观上的不重视,而恰恰忽视了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直到那天我看到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写下的这些话:请留意观察一下那些只知道必须交给学生的那点东西的教师的工作情形吧。他认真的按照教科书把要讲述的东西准备好,甚至把讲述的内容和逻辑顺序都记住。你将会发现:那些在讲述新教材时应当使用的直观教具和说明性材料,好像是人为地附加在课的内容上的,所有这些都从学生思想的表面上滑过去。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呢,这是因为,处于教师中心的只是教材内容,而不是教育过程的各种细节。教师使足力气去回想讲述的过程,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思考和教材内容上,学生要领会这样的讲述是困难的,在这种课堂上没有不随意识记忆,因为在教师的讲述和语言里没有情感,如果教师不得不使足自己的全部力气去回想教材的内容,他的.讲述缺乏情感,那么儿童就不会感兴趣。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我觉得自己在渐渐的走向苏霍姆林斯基笔下的这类老师。那么怎样的讲述才能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呢?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哪些东西要讲,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要讲完。没有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给学生的思维埋下一段“导火线”。在这里,没有任何适用于一切场合的现成方案。那么又如何让自己的语言能够直接诉诸学生心灵呢?在实践中我渐渐明白:不是我如何“讲好”,而是如何让学生“学”好。所有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程序都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这是我坚定不移的原则。尽可能引导和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了去感悟课文,尽可能的尊重学生哪怕是肤浅但很真诚的理解,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去与课文中的人物对话而贴近作者的精神世界,这比我个人滔滔不绝或慷慨激昂地精辟分析更为重要。”教无定法,却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方向:一切为了学生。是的,思想的财富是永恒的,是教育工作的核心。读后,我掩卷细想,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真的使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孜孜不倦地拜读,用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指导自己的教育工作,培养出更多、更全面的学生。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12读完《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我深深地被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念所震撼。他的教育思想既务实又务虚,既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又注重教育的人文性。首先,书中对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教师不仅需要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还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此外,他还强调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教育过程中灵活运用。这种全面的知识储备和不断学习的精神,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却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其次,书中关于学生个体发展的观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他提倡个性化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得到发展。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我深感教育的`温暖和力量。再次,书中对于教育的实践方法也给予了我很大的启示。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育需要耐心和恒心,需要教师用心去感受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和感受。他提倡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此外,他还提倡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总之,《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同时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反思和实践,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学生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13最近苦闷于班级几个后进生的学习。每次考试,都因为最后三名学生的成绩差,导致班级整体平均分被拉下。我就翻看《给教师的建议》向苏霍姆林斯基求教。目录中“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这几个字吸引了我。打开书,认真读下去,期待能得到导师的指点。苏霍姆林斯基曾在课堂生上针对落后儿童的脑力劳动开展研究。他发现能力的差的学生并不单纯就是记忆力降低的儿童。而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僵化。为了改变这类儿童的思维,他采用强迫儿童背诵的方法,结果失败了。他又采用药理学的方法,甚至在自己身上做实验,也失败了。最后他发现,人的思维收到心理和精神生活的和谐影响。因为就是说,落后儿童并不是单纯因为我们平常所说的脑子笨造成的,而是因为他的心理造成的。比如对老师的喜好,对班级环境的感受,家长对上学的态度等。这和“亲其师信其道”道理是一样的。苏霍姆林斯基接着研究了他教育过的107个落后的学生。他发现他们的智力不正常的原因好像是多种因素叠加起来导致的。多数时候是因为儿童在婴幼儿时期生过病:风湿病、软骨病、脑膜炎等。但是,如果没有第二种原因——儿童早期受到了不正确的教育,那么还不至于造成太严重的后果。一般是儿童早期不正确的教育加重了他们在发展方面的落后。儿童早期不正确的教育一般有以下几种:一、不健康的,经常发生冲突的家庭关系,特别是家长的酒精中毒症。在这种家庭里,儿童智力早期落后的征兆并不明显,但是很快就会变得十分突出了。我们都知道良好和谐的家庭关系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却不了解他们还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思维和智力发发展!细细想想,是有道理的。我身边就有好几个这样的例子。我们也经常在办公室里听到有同事担忧地说班级某同学家长闹矛盾打架怄气,闹离婚抢孩子的教育抚养权或者嫌弃孩子是拖油瓶没人管孩子。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孩子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会迅速滑坡。二、家庭智力生活的局限性和惊人的贫乏性,是儿童智力落后的原因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调查过几个不幸的儿童,他们的母亲在跟孩子的交往中,所使用的语言里总过不超过20__-300个词汇。所以这些儿童对于人们平常从童虎、民歌里引用的那些词的情感色彩竟然茫然无知。这让我想到了我的语文课堂。有的学生对语言反应非常迟钝,他们读完一段话,没有感受,写不出批注。即使听了别人谈论的.读书感受,也迷茫麻木。就拿今天讲的《穷人》这一课来说吧。当我们讲到桑娜一家的贫穷是,多数同学都能从文章的环境、对话等细节描写中感受到了这一家的穷苦。起立发言的同学有的热烈盈眶。但是有两个同学听了之后毫无反应。他们的课本批注也没有含金量高的内容。而有的学生家长的文化素养比较高,家长的语言表达对孩子来说就是很好的示范作用。所以,他们说话来也很有条理,关联词用得也非常得当。有的家长文化程度低,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太强,但是他们给孩子选择了各种有价值的书籍。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的语言。所以,高素质的家长和有营养的书籍都有助于孩子智力的提高。所以,如果孩子有勤于学习的父母或生书香型家庭,是巨大的幸福!三、落后的儿童多数是因为在出生后最初的2-3没有接受完整的母亲教育。作者研究了几千个家庭中儿童的智力对于母亲的依赖性。他发现如果孩子在2-3岁的时候没有接受母亲的爱抚的、慈祥的、忧虑的目光,没有听到过本族语言的细腻而充满感情的音调,那么这个儿童的智力生活就会跟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