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冲刺复习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外交_第1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冲刺复习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外交_第2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冲刺复习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外交_第3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冲刺复习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外交_第4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冲刺复习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外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新高考历史热点冲刺复习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外交011

强基础

固本增分知识点一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

过程时间概况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__________原则,“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民族平等时间概况1945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内蒙的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区域自治”194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新中国成立后,它成为我国第一个省一级的自治区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__________”1954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团结互助续表(2)

概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先后成立。此外,还成立了一批________、自治县(旗)。自治州图解历史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背景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1)

历程时间概况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正式颁布实施1990年中共中央提出“三个离不开”,深刻阐述了中国各民族休戚相关、__________的血肉关系1997年____________明确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命运与共中共十五大(2)

影响①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②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③打牢中华民族________思想基础,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共同体图解历史

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化进程3.

中共十八大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1)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____________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中国共产党(2)

中共十九大以来①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________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②

铸牢中华民族________意识被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共同体共同体③

党和国家努力创造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________的伟大目标。中国梦(3)

中共二十大对未来五年的民族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概念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上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知识点二

当代中国的外交1.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前提新中国的成立特征平等、互利、互相尊重______和领土完整内容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________”三条方针主权一边倒成就新中国成立之初(1)首先与苏联建交,接着与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建交(2)1954年6月,倡导以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国际关系准则(3)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__________”方针,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进展(4)到1956年,中国又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________外交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求异代办级续表成就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1)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出现了以与______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2)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中国与______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20世纪70年代自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________、奥地利、比利时、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英、中荷关系也升格为大使级(1)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2)______,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3)到______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亚非法国意大利恢复19721976续表图解历史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易错警示“一边倒”外交方针

(1)“一边倒”不是指依附苏联,而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2)“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并不矛盾,因为它的最终目的是捍卫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并不是盲目地顺从苏联而不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2.

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1)

改革开放后①调整:中国提出____________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在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方面取得重大进展。②成就: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89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和平与发展(2)

世纪之交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首要任务)①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②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______”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③中国同印度、巴基斯坦、______、韩国、越南、蒙古等国的关系也取得新进展10+1朝鲜建立伙伴关系与发展中国家合作2000年正式成立______________;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发起成立______________、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起创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中非合作论坛上海合作组织续表3.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背景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________外交思想习近平成就(1)推动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2)按照“________________”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3)提出“__________”理念,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4)中共十九大提出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__________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亲、诚、惠、容真实亲诚合作共赢续表成就(5)中国积极推进构建______________、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一系列频繁密集的外交活动,中国不断扩大同各国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共同发展(6)中国还就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__________(7)中共二十大提出,中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中国始终坚持维护__________、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________________,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特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全方位、________、立体化的外交布局对话而不对抗中国方案

世界和平人类命运共同体多层次续表思维点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1)一个中心:是指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外交应以服务于国家发展为中心,更加积极有效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两个基本点:是指中国外交要维护中国在世界上的正当利益和促进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互利共赢。022

研考点

精准突破考点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史料探究

材料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思考】根据材料,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试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立时间:1949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确定的。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史观史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

(2)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

(3)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4)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模拟典例[2023·海南模拟]下表所示为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下列由此表得出的结论中,最为合理的是(

)

时期政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支持各民族开展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改革开放新时期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改变民族地区封闭落后面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动各民族实现共同富裕AA.民族问题是革命与建设的重要内容

B.中国式道路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富裕C.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D.各民族团结奋斗实现共同当家作主[解析]

解题思路提关键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辨易错“实现了”表述过于绝对B:表述错误材料不是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C:表述错误“各民族团结奋斗实现共同当家作主”与改革开放后的内容不符D:史实错误明结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和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正确道路,说明民族问题是革命与建设的重要内容,A项正确考点二

当代中国的外交史料探究视角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材料

对于中国而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当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也面临着周边安全环境恶化的危险: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使得一些周边国家也希望美国扩大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这给中国的安全防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摘编自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思考】根据材料,归纳中国当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现实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了化解周边国家对红色政权的“恐惧”,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的外交措施。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实意义:缓解国内财政困难;维护和平的周边环境。措施: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视角2

新时期的中国外交

材料

现如今,虽然人类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但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之前,人类仍然没有完全打破资本逻辑为全球化秩序所戴上的陈旧桎梏。……与过去两百年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资本化有所不同,新时代全球化意味着彼此之间突破固有屏障、日益展开密切的全方位交流。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量子通信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人类的普遍交往呈现出“零距离”“零时空”的态势。——摘编自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世界的贡献。试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贡献: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时代潮流,尊重国家主权;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史观史论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特点

(1)不结盟。中国不与任何国家缔结针对第三国的盟约,这确保了中国外交政策的独立性,不会被盟国扯进对抗或战争中。

(2)平等性。中国的外交,对强国弱国、大国小国一视同仁。大国不欺负小国,强国不欺负弱国。

(3)独立性。中国的外交,遵循的是最起码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无附加条件。在中国的外交手段中,对外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这是区别于西方国家的最显著特点。真题典例[2022·北京卷]2004年7月,“为中国和非洲喝彩——中华文化非洲行”活动在南非开幕。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组派多个艺术团赴11个非洲国家访问演出。这是中国在非洲大陆首次举办的大规模、综合性中国文化活动,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的重要举措。这一活动(

)

CA.是中国重视发展周边关系的具体实践

B.掀起了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建交高潮C.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

D.有利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深化[解析]

解题思路提关键这是中国在非洲大陆首次举办的大规模、综合性中国文化活动,是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的重要举措辨易错南非等国并非中国周边国家A:表述错误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建交高潮出现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B:史实错误材料未涉及“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相关内容D:材料未涉及明结论中国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在非洲大陆举办大规模、综合性中国文化活动,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C项正确033

增素养

拓展提升

家国情怀——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成功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根本保证:(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根本属性。(2)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把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正确途径。(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世界情怀。(4)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开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新实践。(5)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价值体系。(6)展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塑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独特风范。——摘编自《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04模拟押题1.

[2024·江苏南京联考]隋朝开皇十年,番禺少数民族首领王仲宣起兵抗隋。冼夫人得知广州被困,立刻派孙子冯喧带兵援救。之后,冼夫人不顾花甲高龄,又亲自披甲胄护卫朝廷使者裴矩巡抚当地诸州,各路豪强被慑服,接受隋朝官爵。这表明隋朝(

)

AA.加强了对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

B.设置了羁縻府州缓和民族关系C.建立了完备的武装巡查制度

D.得到了各族人民的拥护和认同[解析]

番禺少数民族首领王仲宣起兵抗隋,冼夫人不仅派孙子冯喧带兵援救,还亲自披甲胄护卫朝廷使者裴矩巡抚当地诸州,使得广州地区豪强慑服,接受隋朝官爵,表明隋朝加强了对岭南地区各族的治理,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羁縻府州,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建立了完备的武装巡查制度,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岭南地区,不能得出“得到了各族人民的拥护和认同”,排除D项。2.

[2023·江苏盐城期末]以下是三则关于中国古代服饰赏赐的史料。根据以下史料,可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

史料出处汉时赐衣帻、朝服、鼓吹,(高句骊)常从玄菟郡受之《梁书·东夷传》车师前部王弥窴、鄯善王休密驮朝于坚,坚赐以朝服《晋书·苻坚载记下》靺鞨部渠帅度地稽“悦中国风俗,请被冠带,帝嘉之,赐以锦绮而褒宠之”《隋书·靺鞨传》DA.服饰赏赐的数量和频次可以体现古代王朝的实力变化B.《梁书》为唐朝人所作,所记载汉代诸情形可信度低C.服饰制度体现了中国王朝兴盛繁荣、万邦来朝的景象D.服饰赏赐是王朝处理民族关系及对外关系的一种手段[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在与少数民族交往中,赏赐服饰是一种重要的外交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