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提纲_第1页
六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提纲_第2页
六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提纲_第3页
六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提纲_第4页
六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科学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No.1

No.1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

月球和月相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月光是月球(反

射)太阳的光。

2.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直径约为地球的(1/4),

表面高低不平有许多大小不同的(环形山)

3.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阿

姆斯特朗)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

4.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际上就是

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5.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

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6.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

来(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

护尾,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

7.画一画

农历初一农历初七、初八农历十五农历二H-一、二十

二农历二十六、二十七

(朔月)(上弦月)(望月)(下弦

月)(残月)

日食和月食

1.(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2.(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处于月影中时,(月球)

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地球上处于月球影子中的人们会看到(日食(日全食、日环

食、日偏食))。

3.(地球)居于太阳和月球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月球

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上处于夜晚的人们会看到(月食(月全食、月偏食))。

太阳系和星座

1.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

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2.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从近到远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

王星、海王星)。

3.人们为了便于辨认星星,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根

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给它们命名,这些人为划分的

区域就称为(星座)。

4.(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像)。如果从不

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

5.(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小

熊星座)的(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北斗七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

到它:把北斗七星勺口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

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

6.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夏季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人们称

为(“夏季大三角”)的三颗亮星是(天津四(天鹅座))、(织女星(天琴座))和(牛

郎星(天鹰座)),它们在天空中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在它们旁边还有一颗红色的亮

星是(天蝎座的心宿二).

宇宙

L(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

系统,宇宙是(运动变化)的,(膨胀)的,组成宇宙的(天体)也运动变化着的。

2.(银河系)是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大约由(1000

亿一一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超过100亿

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3.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0万千米),(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

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4.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

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载人飞船(“神

舟”十号)和(“天宫”一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现在(“嫦娥”三号探月卫星)又

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No.1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垃圾和环境

1.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

料))。

2.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

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3.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

热量可用来发电;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

4.(设计合理)的(垃圾填埋场)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5.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减少丢弃)、(重新使用)和(回收利用)。日常

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

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

6.(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产生大量垃圾。

7.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这

样可以(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8.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和

(分装),便于垃圾(回收利用)和对一些(有毒垃圾)的处理。

9.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汞)、(铅)、(镉)。

10.认一认:垃圾填埋的模拟实验

其他环境问题和治理

1.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很紧缺。由于(人口迅速增长)、(环

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目前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个国家严

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40多个)。

2.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水污染主要

是(人类的活动)造成的。

3.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的杀虫剂、肥料)等,可能来自(工业的废水、油污)

等,可能来自(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

4.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沉淀)和(过滤)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灭菌处理),

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5.污水需经过(复杂的处理)才能使用,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

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塑

料袋、菜叶杂草等;生物方法是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

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一一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

6.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

(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7.(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

(“无车日"9.22)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8.减少(白色污染(塑料))的方法有:(1)用纸袋和布袋(2)提菜篮子上菜市

(3)减少塑料包装(4)用可降解塑料袋。

9.由于(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和(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

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

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10.许多环境问题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建立自然

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

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也叫口透填,镜片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凡是和放大镜具有同样

特点的器皿(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都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

镜观察电视机和计算机的屏幕所看到的色彩点是由组鼻懑三色组成。

2、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就越大。由此可推断,

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4、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的。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授

要斯泰I遗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

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5、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芭。如:苍蝇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会滑

落,这和它副的构造有关;大多数昆虫都具有复至,有的则是单眼,它们都是由六

角形的小眼组成的;蟋蟀的耳朵长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彩色的小鳞片,实

际上都是扁平的细毛。

6、昆虫复眼虽然由很多小眼组成,但他们的视力很差,但对于移动物体的反应却很

灵敏。

7、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蝴蝶的触角是棒状、蟋蟀和蝗虫的触角丝状、蚕蛾的触角羽毛状、天牛的触角鞭状、

蜜蜂和蚂蚁触角膝状;

口诀:蝗蟋丝,蜜蚂膝,天鞭蛾羽蝴蝶棒

8、蛆虫喜欢在植物的嫩枝上吸食汁液,它的大小如针眼,在10倍放大镜下可以看

清它们的雌。蝇虫的天敌是草蛉虫及其幼虫。

9、食露目短、遍画、味精的颗粒都是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我们把这样的固

体物质叫做晶体。

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直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需要在

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9正方体

十面体或r

或两头尖白

S5柱状

l花瓣状

&碱面

注:教材第8页的更多晶体复习时也需要注意!

10.许多岩石是由矿物■集合而成的。如花岗岩是由氐互、云鱼、互蔓等矿物的

晶体组成。

11、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雪、霜、冰、食盐、碱面、味精、白糖、石英、水晶、明矶、各种金属、各

类矿物……等。

非晶体:玻璃、塑料、泡沫、蜡烛、橡胶、石油、动植物脂肪、松香、沥青、蜂蜡

等。

12、制作晶体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减少水分。

13、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显微

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4、做一个简易的显微镜的步骤和方法:

①找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

②上下移动调整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③直到找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④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透镜固定下来。

15、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发现

了微生物。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16、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范围不断扩大,观察工具改变:

肉眼(1\10毫米)一放大镜(几十倍-几百倍)—光学显微镜(1500倍)一电子显微镜

(200万倍)一扫描隧道显微镜(3亿倍)

17、英国科学家罗伯拉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

们看上去像一个个长方形的房间,就把它们命名为细胞。

18、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时,必须要将物体制成薄而透明的坡片标本,这样才能观

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19、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

(1)材料及工具:

洋葱、碘酒、滴管、清水、盖玻片、载玻片、银子、刀片、吸水纸、烧杯、培养皿

(2)方法与步骤:

①擦:用纱布擦干净载玻片和盖玻片;

②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待用;

③取:取一片洋葱鳞茎,用小刀在内表皮轻轻划一个"犷字,并用银子撕取"#"

字中间的表皮放置于载玻片中央的清水中;

④展:用银子将标本轻轻展平;

⑤盖:银子夹取盖玻片,使其一端先和清水接触,然后呈45。角慢慢放平盖玻片,

以防止产生气泡;

⑥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酒进行染色;

⑦吸: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另一侧吸走多余的水分。

(3)实验工具和对应的作用:

①银子--------夹取实验材料

②滴管--------吸取少量液体

③载玻片--------放置装片标本

④烧杯--------盛放液体

⑤碘酒--------染色

⑥裁纸刀--------切割洋葱

⑦吸水纸--------吸取多余水分

20、认识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安放一对光一上片一调焦一观察)

①取镜并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从镜箱中取出并水平放置在桌

面上。

②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整遮光器,将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调节反光镜,直至目镜内看到明亮的视

野。

③上片: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升,使物镜距载物台约2-3厘米,然后把所要观察

的玻片标本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使标对准通光孔中央。

④调焦:(1)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以防其

压坏玻片标本,待物镜快接触到载玻片时停止。(2)然后看目镜,再次调节粗准焦螺

旋,使镜筒缓慢抬升,直到视野中出现标本为止。找到标本后,可微微调节细准焦螺旋,

直至标本更为清晰。

⑤观察:慢慢移动载玻片,进一步观察标本各个部分。

21、在显微镜内看到的图像和玻片标本实际移动的方向蛔(且上下左右都是相反

的)。

显微镜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

22、生命体都是由缆胞组成的(病毒除外)o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生物

的细胞是不同的,同一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23、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

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具有呼吸、吸收、消化、排泄、生长、

发育、繁殖、遗传等作用。

24、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和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呼吸、光合作用很重要

的部分;

25、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变形虫、草履虫、船形硅藻、鼓藻等。

他们大多都是单细胞生物,即只有一个细胞,但这一个细胞却能完成消化、呼吸、排

泄、繁殖等所有的生命活动。微生物通常都有着特殊的擅造和邂,以适应周围的

各种环境;微生物具有和其他生物共同的特征,因此,微生物也是生物!(病毒虽

然没有细胞结构,但它也是生物)

注意:教材第18页的几个微生物形态和名称复习时要注意!

26、通常在鱼缸水、池塘水、河水、雨水或井水中找到常见的微生物,也可以利用

干草培养微生物;观察水中微生物时,在载玻片中央放几丝脱脂棉或是用吸水纸在

盖玻片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目的是控制微生物的运动,便于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

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27、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

改善。如:

(1)医药方面:①巴斯德第一个提出了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发明了巴氏消毒

法和疫苗的接种;②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

(2)食品方面:利用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等)制作面包、酱油、醋、酸奶、

酿酒等;

(3)农林业方面:①培育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之父"一袁隆平);②土壤的改良

和净化;

(4)生物学方面:克隆技术;

(5)环保方面: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28、微生物对人类有利也有弊,食物的腐烂变质,霍乱、肺结核、伤寒等可怕的疾

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比如:声音、光、电、

火、磁、空间、时间、空气、书、水……等等。不属于物质的有:想法、兴趣、理想、

信仰……等。

2、世界是由题原构成的。我们身边的书、橡皮、桌子……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题

匿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

3、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

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就把这类变化称为侬变化。(如:蜡烛熔化、易拉

罐变形、撕纸、热胀冷缩、铁丝弯曲、水蒸发、夏天自行车爆胎……等)。

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就把这种变化称为_^学雌(如:蜡烛燃烧、铁钉

生锈、淀粉遇到碘酒、食物消化、硫酸铜和铁钉反应、煤气爆炸……等)。

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4、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跟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等重要.

5、白糖加热的变化:

(白糖加热实验的详细内容可点击此文章进行阅读:白糖加热实验)

6、一些物质在变化过程中,既发生了化学变化又发生了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

白糖加热等。

7、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祖味,这是因为米饭中有暹缸,淀粉在被我

们咀嚼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淀粉变成了麦芽糖。

8、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或蓝紫色),属于化学变化。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变化

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9、哪些食物含有淀粉?

(1)含淀粉的食物:

谷物类、面类:米饭、米粉、汤圆、年糕、麦片、面包、馒头、包子、水饺皮、馄

饨皮、面条、烙饼、玉米、蛋糕、饼干……等等。

根茎类蔬菜:马铃薯、芋头、地瓜,南瓜、莲藕、山药、白萝卜、胡萝卜、番薯、

姜……等等。

豆类:大豆、碗豆、绿豆、红豆……(豆制品中不一定会有,跟制作工艺有关)

(2)不含淀粉的食物:鱼肉类、蛋奶类、水果类(香蕉含有部分淀粉!)、绿叶类

蔬菜。

10、小苏打的特点:白色的细小晶体,粉状;

白醋的特点:无色、透明的液体,有一股酸味。

1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现象:

如何检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气体:

(1)木条燃烧法: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玻璃杯中,观察到火苗马上熄灭,说明生成

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2)气体倾倒法:像倒水一样,把玻璃杯中的气体倒在蜡烛的火焰上,火焰会马上

熄灭,说明该气体比空气重。

12、科学家后来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确定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它是空气的组成

部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13、二氧化碳的特点是无色透明的气体,它能使燃着的火焰耍叫;我们打开汽水瓶

盖时,冒出的气泡就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容易导致温室效应。

(有关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实验可点击此文章进行阅读: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

14、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断物质,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

15、研究"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的实验方法是对比实验法,每次只能改变一

个条件。

16、铁生锈需要圭和空气的共同作用,铁在不同的环境里生锈的速度快慢不同。

17、每年由于铁制品笛所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

18、空试管里的铁钉生锈比较慢,全是油的试管里的铁钉最不易生锈,有水有空气

的试管里的铁钉容易生锈,铁在盐水里的生锈速度很快。

20、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常见方法:

(1)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

(2)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油;

(3)在铁制品表面刷油漆;

(4)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耐磨、耐腐蚀的金属;

(5)制成不锈钢;

(6)形成氧化膜;

(7)烧制搪瓷。

21、把铁钉浸入座鱼的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片刻后,能看到铁钉表面附着了一层红

色物质,并且造幽颜色会变浅_。铁钉表面附着的红色物质是新产生的物质——11,

这是一个化学变化。因此,不可以用铁制品来盛装硫酸铜溶液!

22、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着多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改变颜色、发光发

热、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

23、化学变化中会伴随气虹生的现象,但有气体产生的丕二定就是化学变化。(如:

水变成水蒸气就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中会伴随电缝盘的现象,但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丕二定就是化学变化。(如:

灯丝通电后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中会伴随产生避的现象,但有产生沉淀的现象丕二定就是化学变化,如:

沙子沉在水里);

化学变化中会伴随颜色改变的现象,但有产生颜色变化的现象丕二定就是化学变化。

(如:砂纸打磨生锈铁钉,铁钉变得光亮如新、酱油拌饭)

24、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非常迅速,铁生锈的速度比较缓慢,因此,物质的变化

是有快有慢的。

25、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点是产生了新的物质o发生化学变化时

二会伴随着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时丕会有化学变化。

26、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的化学变化,才能变成

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7、生产水泥的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8、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化学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

色彩。

(注意:夏天温度高,自行车轮胎由于热胀冷缩发生爆炸,这是物理变化)

29、物质之间的变化是守恒的,它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物质发生变化

后产生了新的物质,这只是由一个物质转变成了其他的物质而已。

30、中国古代的黑火药是硝石、硫黄、木炭以及一些辅料等粉末状物质的混合物。

最早的火药出自炼丹术之手。

第三单元《宇宙》

1、(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

征等诸多方面与地球不同。

2、月球围绕地球做(逆时针)方向运行,即自西向东运行。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

(1/4);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月球质

量大约是地球的(1/80)。

3、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最早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留下了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

4、人们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5、月相变化是因为:

(1)(月球)围绕(地球)公转;

(2)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

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

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亮面朝向)也就不同。

6、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它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

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朝右),下半月再(由圆到缺,亮面朝左).

十五、十六十八二十二二十六初一

十九二十三二十七

满月下凸月下弦月残月新月

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

7、(环形山)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8、有关环形山形成的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撞击说”),这种观点认为环形

山是长期以来受到(流星)、(陨石)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

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变得更猛烈和频繁。

9、(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八大行星及其围绕行星转

动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

统。

10、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

王星)。

11、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木星);卫星数目最多(木星);距离地球最近(金

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冥王星是(矮行星)。

12、人们为了便于辨认星星,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

根据其形态想象成(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并给它们命名,这些

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星座)。

13、(星座)是一些距离远近各不相同、彼此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穹上的排列图像,

不同的角度观看会有不同的样子。

14、(亮星构成的图形)是星座的主要标志,(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由七颗

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

15、北斗七星的形状只是我们从地球这一角度所看到的,北斗七星和天空上的其他

星星一样离我们有远有近。

16、(北极星)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可以

比较容易地找到它:把北斗七星(勺口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这两颗星连

线距离延长大约(5倍)处,有一颗星,那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

它是一颗不太亮的星星。

17、夏季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有三颗亮星(天津四)(属于天鹅座)、(织女

星)(属于天琴座)和(牛郎星)(属于天鹰座)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

称之为("夏季大三角”)。

除此之外,夏季夜空中还能清楚看到一颗亮星,叫(星宿二),它属于(天蝎座)

18、在夜晚观星时可将(活动观星图)举过头顶来观察

19、(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

的庞大的系统,它(正处于膨胀之中)。

20、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0

银河系大约由(1000亿一一2000亿)颗恒星组成,直径有(10万光年)。

21、光的传播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光年)就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

离,1光年=94608亿千米,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距离)的单位。

22、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

它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23、现在人们用(天文望远镜)已观测到距我们(120亿光年)的宇宙空间深处,但

仍没有看到宇宙的边缘。

24、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在(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在(消亡)。恒

星都在不停地(高速运动)。有些恒星自身还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有些

恒星还不断地向外(抛射物质)我们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宇宙。

25、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

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

26、目前,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我国是世界上公认

的火箭的发源地;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1999

年,神舟一号宇宙飞船发射;2003年,首次发射载人航天飞行器“神舟五号”载着

杨利伟遨游太空;2007年,我国首颗探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升空;2019年1

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

考察)。

27、天文望远镜可以分为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两种。

28、(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当(月球)

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三者大约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处于月影中,因

为(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

(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形成的影子中,即(地球)处于(太阳)和(月球)

之间,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29、(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但不是每个初一都会有日食;(月食)发生在

(农历十五),但也不是每个农历十五都会发生月食。

30、日食的类型:(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月食的类型:(月全食、月偏食);

注:(之所以不会发生月环食,是因为地球的体积比月球大得多,且二者距离较近。)

(日食形成原理)

(月食形成原理)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的(垃圾),垃圾分类的方法很多:

按照(材料不同)可以分为:塑料、金属、纸、玻璃等;

按照(是否有毒)可以分为:有害垃圾和一般垃圾;

按照(来源)可以分为: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农业垃圾;

按照(是否容易腐烂)可以分为:易腐烂垃圾和不易腐烂垃圾;

2、目前处理垃圾的主要方法有(填埋)和(焚烧)。(填埋)是我国现阶段采用的

主要方法,(简单的填埋或焚烧)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3、简单的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散发恶臭,污染空气;滋生蚊蝇,引发

疾病;造成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4、科学、新型的填埋场可以在上面(修建公园、体育场),但(不能建房屋和种植

庄稼)。

5、填埋垃圾模拟实验:

材料:洗净的细石子、清水、浸过墨水的纸巾,有孔的饮料瓶、广口瓶、银子等。

步骤:(1)在广口瓶中放入淘洗干净的细石子约3厘米厚,然后加入清水,使水刚

好位于石子的一半。

(2)用银子往瓶中靠瓶壁处放入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细石子埋住。

(3)再慢慢地往上面喷水,观察瓶子底部水的颜色和清澈度的变化。

现象:埋在细石子中的浸过墨水的纸巾经过喷水后,把原来(瓶底的清水变成墨水

色)了。

结论:垃圾被埋在地下,渗漏出来的有害滤液会(污染地下水)。

6、"填埋垃圾模拟实验"中的材料分别代表的含义:

清水:地下水

细石子、沙子:土壤层

喷水壶:下雨

浸过墨水的直纸巾:被填埋的垃圾

瓶底清水变色:垃圾渗漏液污染了地下水

7、如何设计新型填埋场以解决简单挖坑填埋存在的危害:

垃圾和土壤直接接触:用衬垫

垃圾发酵产生可燃性气体:增加气体排放管

受污染的水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集中收集、处理滤液

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状况:监测并

8、垃圾填埋和焚烧的优缺点对比:

填埋的方法焚烧的方法

1、占地少

优点方便,成本较低2、避免污染地下水

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

缺点1、占用土地1、消耗大量电能

2、会污染地下水2、留下残余物,可能造成二次污

3、垃圾分解慢染

3、对周边空气产生污染

9、(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减少垃圾的方法有:减少

丢弃;重新使用;回收利用

10、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我们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并重新(加工利用),不但

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

11、(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圾

的重要方法。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即循环再造,包括纸、

金属、塑料、玻璃等。

12、(过度包装)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产生(大量垃圾),滥用塑料袋也会造成环境

污染。

13、我们通常把生活垃圾分为4类:

14、(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厨余垃圾并形成肥料,(腐熟时间)一般需要(1—3

个月)。

15、要有效地回收垃圾,需改变垃圾(混装)的习惯,要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

分装)

16、(废电池)是一种需要谨慎处理的垃圾。(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一

平方米)的土地失去利用价值;(一粒纽扣电池)可以使(600吨水无法饮用);

对自然环境造成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中,电池包含了三种,它们分别是(汞、铅、

镉)。

17、医迂垃圾也要集中进行处理,否则会传染疾病,危及我们的健康。

18、遴也是我们人类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