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_第1页
湖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_第2页
湖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_第3页
湖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_第4页
湖南省天一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高三地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昆仑山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对我国的气候、水资源等起着重要作用。下图示意昆仑山北坡地表太阳辐射年内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昆仑山的地理分界线意义主要体现在()A自西向东,由地势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B.自东向西,由青藏地区向西南地区过渡C.自北向南,由汉族文化区向藏族文化区过渡D.自南向北,由高山高原荒漠向暖温带荒漠过渡2.影响昆仑山北坡地表太阳辐射年内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高度 B.天气 C.地表植被 D.空气湿度【答案】1.D2.A【解析】【1题详解】昆仑山大致呈东西走向,昆仑山的地理分界线意义主要体现的是南北方向上的过渡。AB排除;自北向南,由维吾尔族文化区向藏族文化区过渡,由暖温带荒漠向高山高原荒漠过渡,C错误,D正确。故选D。【2题详解】读图可知,昆仑山北坡地表太阳辐射年内分布表现为:6月最多、12月最少。6月,太阳直射北半球,昆仑山北坡太阳高度大,地表接收太阳辐射多;12月,太阳直射南半球,昆仑山北坡太阳高度小,地表接收太阳辐射少。以6月和12月为分界点昆仑山北坡地表太阳辐射递减/逆增,故太阳高度对其影响大,A正确;昆仑山北坡深居内陆,终年晴天多,空气湿度的季节变化也不大,天气和空气湿度不是影响地表太阳辐射年内分布的主要因素,BD错误;地表植被不是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C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太阳高度和昼长)、海拔、天气状况。下图示意北半球某海岛的位置、地形等要素。cos30°≈0.87。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该岛屿位于中国台北市(25°N,121°E)的()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4.该岛屿的面积(单位:平方千米)接近()A.0.8 B.2.1 C.25 D.2105.图示公路()A.ab段落差比cd段小 B.cd段经过一个明显的山谷C.de段大致呈东西走向 D.全程高差不超过150米【答案】3.C4.B5.D【解析】【3题详解】根据图中经纬度数值大致可以确定海岛大致位于(29°N,129°E),中国台北位于(25°N,121°E),所以该岛屿位于台北的东北方向,C正确,ABD错误,故选C。【4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同一条经线上纬度跨1°距离为111km,同一条纬线上经度跨1°的距离为111*cosθkm(θ为所在纬度)。图中海岛在同一经线上大致跨过了0.014个纬度(29.695°-29.681°),经计算距离为111*0.014=1.554km。考虑到计算需求,将图中海岛的纬度估算成30°N,该海岛在30°N上大致跨过了0.014个经度(129.539°-129.525°),结合材料可知cos30°≈0.87,经计算距离为111*0.014*cos30°=1.352km。所以该岛屿面积=1.554*1.352≈2.1km,B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5题详解】由图可知,ab段公路跨越了三条等高线,cd段公路跨越了一条等高线,因此cd段公路落差较小,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等高线凸向低值方向的地形部位为山脊,等高线凸向高值方向的地形部位为山谷,由图可知,cd段公路间等高线有凸向低值的区域,因此cd段经过一个明显的山脊,B错误。由图可知de段公路与经线平行,为南北走向,C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岛屿是四面环水并在涨潮时高于海平面的陆地和周边区域,因此海岛最外围的等高线为0m,结合200米等高线位置可知图中等高距为50m。公路最低点海拔为a点,海拔是0m,公路最高点海拔为e点,海拔是(100,150),经减法计算可知公路高差为(100,150),全程高差不超过150米,D正确,故选D。【点睛】等高线是地形图上高度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并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所以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伊维萨岛位于地中海西部,隶属于西班牙,人口7.48万人,低地和梯田农业发达,农产品的销售市场稳定性强。下图示意伊维萨岛农作物产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制约伊维萨岛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 B.热量 C.土壤 D.水源7.伊维萨岛农产品销售市场稳定性强主要得益于该岛()A消费人口多 B.距离欧洲大陆近C.农产品种类多 D.农产品供应充足【答案】6.D7.B【解析】【6题详解】伊维萨岛位于地中海西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夏季是农作物生长旺季,光热充足,但降水不足,因此,水源短缺严重制约着该岛农业的发展,D正确,AB错误;土壤较容易进行改良,不是制约伊维萨岛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C错误。故选D。【7题详解】伊维萨岛位于地中海西部,距离欧洲大陆较近。欧洲经济发达,人口多,消费量大,是伊维萨岛农产品稳定的销售市场,B正确;该岛人口较少,A错误;农产品种类和供应数量对销售市场稳定性的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B。【点睛】农业的区位条件有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饮食偏好等;有时候也需要考虑自然灾害的影响。田黄石属传统雕刻石材寿山石中的上品,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多为卵状,主要产于福州市寿山乡寿山溪两岸水田及河流底部的沙砾层中。下图为福建地质博物馆收藏的田黄石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田黄石所在的地球内部圈层()A.与水圈相对独立 B.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C.不能传播地震波横波 D.硅酸盐类矿物分布最广9.形成田黄石卵状特征的主要地质作用包括()A.①③ B.③④ C.②⑤ D.⑥⑦【答案】8.D9.C【解析】【8题详解】田黄石所在的地球内部圈层为地壳,其位于莫霍面以上,地震波横波和纵波皆能传播,硅酸盐类矿物分布最广,BC错误,D正确;地壳也有水的存在,与水圈并不是相对独立的圈层,A错误。故选D。9题详解】读图可知,a三进一出,为岩浆,则d为岩浆岩:b为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则c为沉积岩。因此①为变质作用,②⑤为外力作用,③为冷却凝固,④⑥⑦为重熔再生。田黄石多为卵状,山溪两岸水田及河流底部的沙砾层中,在搬运过程中磨圆痕迹明显,属于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形成。综上所述,形成田黄石卵状特征的主要地质作用包括②⑤,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岩浆只能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而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均可以通过重熔再生作用形成新的岩浆。帕隆藏布江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北侧的最大支流,该流域是我国最大的季风海洋性冰川分布区,冰川地貌类型丰富。下图所示地区为帕隆藏布江流域主要的冰川谷地之一,分布有大量的古冰川遺迹及现代冰川。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图示冰川谷地中的X地貌为()A.角峰 B.冰斗 C.U形谷 D.冰碛垄11.冰碛a、b、c形成时间从早到晚的顺序是()A.a、b、c B.b、a、c. C.c、b、a D.无法判断【答案】10.B11.C【解析】【10题详解】读图可知,X地貌位于河谷顶部,开口朝向海拔低处,呈半圆形或类似围椅状的形态,为冰斗,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题详解】图示冰碛a、b、c走向大致与帕隆藏布江谷地垂直,沿支谷走向延伸到主谷岸边,可判断其是支谷冰川带来的冰川沉积(古冰碛堆积和冰水沉积)。a、b、c距离支谷越来越远,故判断冰碛c形成的时间最早,冰碛a形成的时间最晚。综上所述,冰碛a、b、c形成时间从早到晚的顺序是c、b、a,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冰斗是一种三面环以峭壁、呈半圆形剧场形状或圆椅状的洼地。雪线附近山坡下凹部分多年积雪斑边缘的岩石因冻融作用频繁而崩坍为岩屑,并在重力作用与融雪径流共同作用下搬运到低处,使积雪斑后缘、雪斑下的地面则逐渐蚀低成为洼地即雪蚀洼地。积雪演化为冰川冰后,冰川对底床的刨蚀作用使洼地加深,并在前方造成坡向相反的岩槛,同时后缘陡壁受冰川刨蚀作用而后退变高,从而形成冰斗。桂西南壮族的民族文化体系以独特的“那”文化为主,“那空间”是该区域中与壮族民族文化相对应的传统村落典型空间形态。下图为桂西南下楞村(25°N,108°E)骑楼新街“那空间”分布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影响下楞村骑楼新街“那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河流 B.耕种便捷度 C.地形地势 D.采光13.当日落方位与下楞村骑楼新街主轴线交角最小时()A.地球公转速度年内最慢 B.当地昼短夜长且昼夜长短差值最大C.北极附近地转偏向力增大 D.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0°14.当下楞村处于当地时间11:00时,与其处于同一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A.1/5 B.11/24 C.2/3 D.13/24【答案】12.A13.B14.C【解析】【12题详解】读图可知,下楞村骑楼新街布局在江心洲上,主轴线与河流平行,沿河分布有3个码头,河流是影响“那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而与地形关系不大,A正确,C错误;骑楼新街与水田隔河相望,耕种并不便捷,B错误;该村房屋布局与常见房屋采光布局不同(并不朝向南方),故也不是为了采光,D错误。故选A。【13题详解】下楞村骑楼新街主轴线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冬半年日落西南方向,且越接近冬至日,日落方位西偏南角度越大,冬至日日落方位西偏南角度最大(但达不到主轴线这么大的南北偏离)。因此,日落方位与新街主轴线交角最小时,应是冬至日。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冬至日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快,A错误;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夜长短差值达到最大,B正确;地转偏向力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C错误;楞村纬度约是25°N,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大约是41.5°(大于40°),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下楞村的经度约是108°E,当地时间11:00时,即东7区约为11点,西4区约为0时,因此与其处于同一日的范围为西4区往东至东12区,共占16.5个时区,约占全球的2/3,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一天的位置和方向:1、太阳直射赤道上,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2、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偏北)。3、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各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偏南)。下图示意雪峰山中段某区域地质构造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图示岩层形成时间最早的是()A.a B.i C.j D.k16.在图示区域进行的人类活动合理的是()A.沿①②线规划地下隧道穿过点 B.在③④⑤处重点勘探油气资源C.否决在⑥位置建蓄水库的方案 D.在k岩层搜寻化石,研究古环境【答案】15.A16.C【解析】【15题详解】图示岩层层理构造明显,为沉积岩,且从a到i岩层趋于年轻;后来沉积岩受内力作用形成褶皱(和j岩层相邻的沉积岩岩层倾斜)和断层,岩浆侵入形成j岩层(没有层理构造);岩浆侵入过程中,高温高压环境使周边岩石变质形成k岩层,故岩层形成时间最早的是a。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16题详解】②线为断层线,地质稳定性差,不适宜规划地下隧道穿过点,A错误;⑤处位于岩浆岩中,没有油气矿藏,B错误;⑥位置为背斜顶部,地表水易沿地层线渗漏,且附近有断层,地质不稳定,容易溃坝,C正确;k岩层为变质岩,没有化石,D错误。故选C。【点睛】沉积岩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形成的在下,后形成的在上。化石只可能存在于沉积岩中。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黄河流域面积广,地貌、气候类型多样,降水、土壤湿度等差异显著。在水资源短缺和需求量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深入分析黄河流域的区域差异和用水结构等,对于制定合理的水资源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1988--2021年黄河流域用水结构变化情况。(1)简析与中上游(源区除外)地区相比,黄河源区夏季土壤湿度较大的原因。(2)简述1988--2021年黄河流域城镇公共与生活用水占比的整体变化及其原因。(3)分析1990--2010年黄河流域有效灌溉面积变化特点的成因。【答案】(1)黄河源区海拔高,夏季冰雪融水较丰富,土壤较为湿润;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有冻土分布,土壤水分下渗有限,土壤湿度大。(2)变化:占比增大。原因: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城镇化率提升,城镇公共用水量增加;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均用水量增大。(3)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但降水少且季节,年际变化大,灌溉需求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灌溉水利设施建设和土地整改等能力提升,有效灌溉面积呈增加趋势。【解析】【分析】本题以黄河流城用水结构变化为情景,设置3个小题,考查黄河流城不同河段的自然、人文地理差异及变化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综合思维、区城认知、人地协调观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黄河源区海拔高,有冰川分布,夏季气温相对较高,冰雪融水较丰富,补充土壤水分,土壤较为湿润;由于海拔高,整体气温较低,蒸发弱,水分消耗少;地下有冻土分布,不利于水体下渗,土壤水分下渗有限,水分堆积于表层土壤中,土壤湿度大。【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1988-2021年黄河流域城镇公共与生活用水占比整体呈现增大的特征。主要原因是随着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公共用水量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增多,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水平提高,人均用水量增大。【小问3详解】1990--2010年黄河流域有效灌溉面积整体呈增加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河流域发展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但降水少且受季风和季风不稳定的影响,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需要进行灌溉保证植被的生长,灌溉需求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灌溉水利设施建设和土地整改等能力提升,灌溉更加的便利,使有效灌溉面积呈增加趋势。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腾格里沙漠是三叠纪到白垩纪时期形成的断陷盆地,其上覆盖大量冲洪积、湖相和风沙沉积物。腾格里沙漠内部分布着沙丘(71%)、湖盆(7%)和山地、残丘及平原(22%),沙丘中流动型沙丘占93%,沙漠里存在多条发源于祁连山依靠冰雪融水补给的季节性河流。下图为腾格里沙漠风沙地貌分布和输沙势玫瑰图。(1)推测腾格里沙漠地下埋藏丰富的能源矿产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2)说出腾格里沙漠流动沙丘不同坡向的坡度差异,并指出其主要移动方向。(3)研究区内沙丘沙粒的分选性较差粒级组分较复杂,请分析原因。【答案】(1)能源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理由:腾格里断陷盆地形成时期裸子植物迅速发展,是重要的造煤时期,故地下能源矿产资源丰富。(2)差异:西北坡坡度较缓;东南坡坡度较陡。移动方间:向东南方向移动。(3)研究区西部和西南部出露的河流沉积物,在由盛行西北风扶带向东南运动的过程中,受到沙漠周围山体、沙丘自身起伏和植被等因素的干扰,风向、风速多变;来自祁连山和贺兰山的碎屑物质随河流进入研究区,并在下游终端形成河湖沉积,就地起沙形成沙丘,风力分选作用不充分。【解析】【分析】本题以腾格里沙漠为情景,考查西北地区自然资源分布、风力作用和风成地貌等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腾格里沙漠是三叠纪到白垩纪时期形成的断陷盆地,其上覆盖大量冲洪积、湖相和风沙沉积物。说明腾格里断陷盆地形成时期处于中生代,且沉积河湖众多,气候湿润,裸子植物应得到了迅速发展,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造煤时期,故地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小问2详解】读图中输沙势玫瑰可知,腾格里沙漠流动沙丘向东南方向移动,应主要受西北风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沙丘在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因此腾格里沙漠流动沙丘西北坡坡度较缓;东南坡坡度较陡。【小问3详解】腾格里沙漠内部分布着沙丘(71%)、湖盆(7%)和山地、残丘及平原(22%),研究区西部和西南部出露的河流沉积物,在由盛行西北风扶带向东南运动的过程中,受到沙漠周围山体、沙丘自身起伏和植被等因素的干扰,导致风向、风速多变,不利于沙粒的分选;祁连山和贺兰山发育多条河流,这些河流从山地携带大量碎屑物质进入研究区,并在下游终端地势地平处形成河湖沉积,枯水期,沉积物出露地表,就地起沙形成沙丘,来不及进行较好的分选,因此风力分选作用不充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科考站秦岭站开站。为了让其运转更加绿色、环保,站内优先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能源。秦岭站位于南极罗斯海区域,罗斯海位于罗斯冰架(冰架是指陆地冰或与大陆架相连的冰体延伸到海洋的那部分)北缘,全年覆有海冰,但海冰面积季节变化特别大,且在近海区形成了若千个冰间湖(是指达到结冰温度的天气条件下仍长期或较长时间保持无冰或仅被薄冰覆盖的冰间开阔水域)。下图示意2003--2017年4-10月罗斯海冰间湖平均出现频率及冰间湖景观。(1)指出秦岭站利用风能的优势和利用太阳能的劣势。(2)说明罗斯海海冰面积季节变化明显的原因。(3)描述罗斯海冰间湖的分布规律。(4)简述南极冰间湖存在的生态意义。【答案】(1)利用风能的优势:地处极地东风带,风力大且稳定;地表被冰雪覆盖,风的阻力小。

利用太阳能的劣势:纬度高,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相对较少;极夜时间长,季节性限制明显。(2)南半球冬季,罗斯海区城太阳高度低,昼长短(甚至出现极夜),获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