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提分初中语文8年级秋季 第11讲-文言文阅读之《孟子》二章(教师版)_第1页
爱提分初中语文8年级秋季 第11讲-文言文阅读之《孟子》二章(教师版)_第2页
爱提分初中语文8年级秋季 第11讲-文言文阅读之《孟子》二章(教师版)_第3页
爱提分初中语文8年级秋季 第11讲-文言文阅读之《孟子》二章(教师版)_第4页
爱提分初中语文8年级秋季 第11讲-文言文阅读之《孟子》二章(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辅导讲义[教师版]课前小测1、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甲)富贵不能淫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子译注》)(乙)从容就义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观者如堵③。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的人多得像一道墙。(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含义。①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②贫贱不能移________③俄有使使止之________④见闻者无不流涕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①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②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3)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A.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B.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D.“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4)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答案】(1)①住宅;②使……动摇;③不久;④眼泪(2)①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②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3)D(4)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正是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句意为: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居:住宅。②句意为:贫贱不能使我改变节操。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使……动摇。③句意为: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停止行刑。俄:不久。④句意为:当时凡是看见,听见的人,没有不伤心流泪的。涕,眼泪。(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重点字词:居,住;广,宽广的;立,站;行,走。句意为: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②重点字词:市人,集市上(围观)的人;孰,何处;为,是;再拜,拜了又拜。句意为: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ABC.正确;D.有误,“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表述有误,应是:为了表现文天祥从容就义的气节。(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理解句子意思,分析出文天祥的相关行为即可。甲文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意思是说: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从文天祥被俘后的行为来看,他面对着元军高官厚禄,没有丝毫的动心,临死前毫不畏惧,从容赴死,正是这句话中“威武不能屈”的具体表现。译文:(甲)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乙)文天祥即将被押出监狱时,写下自白的遗书,绑在衣带上。文词说:“孔子说要成全仁德,孟子说要为正义而牺牲;因为该负的责任都尽了,所以才达成了仁德。读圣贤经典,所要学习的(不是成仁取义)又是什麼事呢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已经没有愧疚了。”他被押过市集时,气概神色自如,态度从容,围观的人多得像墙壁一样。即将受刑的时候,不慌不忙地向行刑的官吏说:“我该做的事都做完了。”又向围观的人询问南北方向,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不久,有使者前来传令停止行刑,但到达时文天祥已经死了。当时凡是看见,听见的人,没有不伤心流泪的。课程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4.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5.理解文本内涵,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并从中受到启发。6.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知识图谱课堂引入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大丈夫呢?有人认为,人生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人要成就大业,就必须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练;但也有人认为,“顺境也能出人才”,因为环境只是外在因素,内因才是最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造就人才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来学习《孟子》中的两篇文章:《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一)文章概述本文的作者是孟子,选自《孟子·滕文公下》,记录了孟子和纵横家景春之间关于大丈夫标准的一次对话。淫,按古语正解,应释为“过分”,即富贵权势不能使自己的言语举止过分、超越常理;另一解为“迷惑”,即不受富贵权势所迷惑,明道而行正;如若将“淫”释为“淫色”、“荒淫”,是现代人见文生意,严格讲偏离本意。(二)作者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汉族,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氏。孟子是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鱼我所欲也》、《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政治上,孟子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较为偏激。加封为“亚圣公”,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即孔子)之意,作《孟子》七篇”。(三)背景介绍(四)三行对译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人名,纵横家的信徒即魏国人犀首,著名的说客魏国人,与苏秦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害怕安静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这,这个怎么你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出嫁母亲给予训导去,到告诫通“汝”,你留神,当心,谨慎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违背旧时称自己的丈夫把顺从作为正理,及基本原则方法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居住居所,住宅站,站立正大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光明的大道实现志向实现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得志,独行其道。独自这里是固守;坚持的意思原则,行为准则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迷乱改变压服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五)内容梳理1.主要内容第一段:用景春的话提出“什么是大丈夫”的论题。第二段:从妾妇之道讽刺公孙衍和张仪不是真正的大丈夫,进而提出大丈夫的行为准则。文章论述了大丈夫的优秀品质。“大丈夫”在古代是对品德高尚有节操的俊杰的尊称。真正的大丈夫应该行得正、站得直,为着正义的理想和目标去奋斗。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对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性格塑造更是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它更提醒人们不能因为别人的威逼利诱而做出违法乱纪、损害社会的事情。2.中心主旨文章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指责公孙衍和张仪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观点。文中孟子的说法含蓄而幽默,通过言“礼”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结论;对公孙衍、张仪之流的挖苦是深刻而尖锐的,甚至是深恶痛绝的;并针锋相对的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六)文章赏析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孟子则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孟子的说法含蓄而幽默,只是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古人认为,妻道如臣道。臣对于君,当然也应该顺从,但顺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如果君行不义,臣就应该劝谏。妻子对丈夫也是这样,妻子固然应当)顺从丈夫,但是,夫君有过,妻也就当劝说补正。应该是“和而不同”。只有太监小老婆婢女之流,才是不问是非,以一味顺从为原则,实际上,也就是没有了任何原则。“妾妇之道”还不能一般性地理解为妇人之道,而实实在在就是“小老婆之道”。孟子的挖苦是深刻而尖锐的,对公孙衍、张仪之流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了。遗憾的是,虽然孟子对这种“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已如此痛恨,但两千多年来,这样的“妾妇”却一直生生不已,层出不穷。时至今日,一夫一妻已受法律保护,“妾妇”难存,但“妾妇说”却未必不存,甚或还在大行其道哩。孟子的办法是针锋相对地提出真正的大丈夫之道。这就是他那流传千古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怎样做到?那就得“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就还是回到儒学所一贯倡导的仁义礼智上去了。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也就是孔子所谓“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论语·述而》)或孟子在另外的地方所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尽心上》那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七)知识总结1.字词积累(1)古今异义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古义:有作为的人或男子。今义:已婚女子的配偶。)(2)一词多义①居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住。第二个:居所,住宅。)②得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能够)得志(实现)③道行天下之大道(道路,孟子用来比喻“义”)妾妇之道也(原则,行为准则)④戒必敬必戒(留神,当心,谨慎)戒之曰(告诫)(3)词类活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富贵不能淫(原意是过多,过甚,在文中意思为使……扰乱)贫贱不能移(原意是改变,在文中意思为使……改变)威武不能屈(原意是屈服,在文中意思为使……屈服)(4)通假字往之女家(“女”通“汝”,你。)2.句子翻译(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译:(君主)一生气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译:(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在天下最光明的大道上。(3)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译: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译: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3.文意理解(1)孟子否定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的理由是什么?答: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他们不过是小人、女人一类的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2)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答:孟子认为“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就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了。(3)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答: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4)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答:“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二、拓展延伸1.张仪张仪(?-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秦惠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2.公孙衍公孙衍为魏国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和张仪是对手。公孙衍历仕秦国、魏国、韩国。战国时期纵横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诸国合纵抗秦。三点剖析考点:文中实词、虚词和语句的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把握,文本具体内容的赏析等。重难点:重点实词和语句的理解;文章中心主旨的把握。易错点:字词、语句的理解不准确,理解文章主旨、赏析文本等不全面、不深入。课内阅读例题1、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①妾妇之道。____________________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_____________③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__________④无违夫子。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女子之嫁也A.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B.至之市而忘操之。(《郑人买履》)C.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D.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鱼我所欲也》)(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4)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方法;②这,这样的人;③居住;④违背。(2)A(3)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4)①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②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5)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1分)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1分)。【解析】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孙衍、张仪在诸侯面前竟也像妇人一样!)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做大丈夫。”随练1、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答题。景春曰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②?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③,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注]①景春:战国时纵横家。②公孙衍:魏国人,号犀首,当时著名的说客。张仪:战国时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主张连横,为秦扩张势力。③古时男子年二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具有“一怒天下恐”的威力应该可称大丈夫吧。B.孟子否定了公孙衍、张仪不是“大丈夫”,因为他们不符合“仁”“礼”“义”的条件。C.孟子认为“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意思是说这一般人所要遵守的“礼”,离“大丈夫”条件还差得远。D.“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通俗的讲就是“在其位,就和人们一起努力;不在其位,就独自努力”(2)这段话提出的是什么?试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C(2)孟子提出的是“大丈夫”的标准问题。(注意分条)①要在“仁”“礼”“义”上行动;②不因自己地位(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追求,这才叫做大丈夫。【解析】(1)此题考查文意理解。C项,文中没有说“离‘大丈夫’条件还差得远”意思;(2)此题考查文章内容主旨的理解和概括。对比阅读例题1、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乙】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成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①之冠也,父命②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③!’以顺为正者,妾妇④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⑤,立天下之正位⑥,行天下之大道⑦。得志,与民由⑧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注]①丈夫:成年男子。②命:教导。③夫子:丈夫。④妾妇:泛指妇女。⑤广居:宽大的房子,孟子用来比喻“仁”。⑥正位:正确的位置。孟子用来比喻“礼”⑦大道:大路,孟子用来比喻“义”⑧由:遵循大道走。(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①弗得则死

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得我与

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往送之门

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必敬必戒

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富贵不能淫

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乙两文中,孟子论述的观点有什么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呼尔而与之”“得志,与民由之”中的“与”意思不相同,“为宫室之美”的“美”和“客之美我者”的“美”意思相同。B.甲文原文以“熊掌和鱼”设喻,乙文用“正位和广居”设喻,两文都用了举例论证法,有力论证了自己的观点。C.孟子说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与“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意思接近。D.乙文中“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答案】(1)①弗:不;②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③之:去,往;④戒:谨慎;⑤淫:淫逸。(2)①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②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3)D(4)为人处世应该讲求“义”,两文都表达了大丈夫要有追求“义”的骨气,但乙文中还体现了孟子“仁”“礼”的主张。【解析】(1)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①句意为:不得到它就会饿死。弗:不。②句意为: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③句意为:送她到门口。之:去,往。④句意为: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戒:谨慎。⑤句意为: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淫:淫逸。(2)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义为辅。①中重点词语有何加:有什么益处。加:增加;句意为: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②中重点词语有之:的;句意为: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即可。为人处世应该讲求“义”,两文都表达了大丈夫要有追求“义”的骨气,但乙文中还体现了孟子“仁”“礼”的主张。(4)此题考查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整体理解能力,学生在解题时,应该先熟悉文章大概意思,然后再进一步了解文章作者的基本态度,想表达的主要思想。A正确;B正确;C正确;D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不对;故选D。随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生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博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傲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孟子论仁、礼、义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①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②也,父命③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女家也,必敬必戒,无违夫子④!’以顺⑤为正者,妾妇⑥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⑦,立天下之正位⑧,行天下之大道⑨;得志,与民由⑩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孟轲《孟子•滕文公下》)[注]①丈夫:成年男子。②冠:古时男子二十岁称作成年,要举行加冠礼。③命:教导。④夫子:丈夫。⑤顺:恭顺,孝道。⑥妾妇:妇女,这里“妾”“妇”连用。⑦广居:宽大的房子,孟子用来比喻“仁”。⑧勘正位:正确的位置,孟子用来比喻“礼”。⑨大道:大路,孟子用来比喻“义”。⑩由:遵循大道走。(1)解释加点的词。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②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_③舜发于畎亩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④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两则短文的主题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段乙中,有两处可以看出孟子对女性有歧视的思想,请选一句,并加以评议。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责任,使命;②通“弼”,辅佐;③起,指被任用;④这,这个。(2)①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②富贵不能使他骄狂,贫贱不能改变他的心志,威武不能使他屈服。(3)甲: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4)句子: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女家也,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评议:孟子认为女子必须要顺从自己的丈夫,那才是“妾妇之道”,但顺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的,如果丈夫行不义,妻子就应该规劝补正,这样才是正确的。【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任”指责任,使命;“拂”是通假字,通“弼”,辅佐;“发”指起,指被任用;“是”指这。(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句话,注意“衡”是通假字,通“横”,梗塞,不通;“作”故翻译为: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能有所作为。②句话,注意“淫”指迷乱;“移”指改变;“屈”指屈服;故翻译为: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3)本题考查理解课文的主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两篇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来分析主题即可;注意用文中的原句回答。阅读甲文,了解内容,甲文的主题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阅读乙文,了解内容,乙文的主题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4)本题考查理解语句。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孟子对女性有歧视的思想”的句子即可,然后在评议。阅读乙文,了解内容,找出“孟子对女性有歧视的思想”的句子为:“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往之女家也,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结合句子的内容来评议即可;注意要从“顺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如果丈夫行不义,妻子就应该规劝补正”来回答即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一)文章概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二)作者简介孟子(前372一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继孔子之后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家。孟子曾周游列国,推行他的“仁政”思想和“王道”主张,但由于当时诸侯国忙于战争兼并,其观点被认为是“迂阔”,几乎无人采纳。孟子晚年回邹国与弟子著书立说,作《孟子》7篇,共269章。《孟子》语言明白晓畅,又极富感情,具有磅礴的气势和强大的鼓动力量。(三)背景介绍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四)三行对译舜

于畎亩之中,傅说

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起,被任用

田地

被举用,被选拔

筑泥墙的建筑工人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

市。狱官

市场,做买卖的地方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场所被选拔用为大夫。故

天将

大任

是人也,必先

心志,所以

下达,交付

责任

这样使……痛苦

他的

意志、感情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要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劳

骨,

饿

体肤,

空乏

身,使……劳累

使……受饥饿

躯体

使……受贫困

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深受贫困之苦,行

其所

为,所以

动心

忍性

违背(意愿)

使……颠倒错乱

用这些办法

使他的心惊动,

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在他做事时使他所作的事颠倒错乱,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曾益

其所

不能。同增,增加

本来不具备的才能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人恒

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

于虑

犯过失

同横,梗塞,指不顺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以后才能(注意)改正;内心困惑,思绪堵塞,而后

作;

征于色,

发于声,

奋起,指有所作为

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

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才能奋起有所作为;

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入

法家

拂士,指国内

如果

有法度的世臣

同弼,辅弼,辅佐君主的贤士(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

亡。指国外

常常

灭亡

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来侵犯的危险,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然后知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也。

忧患使人生存

安逸享乐使人死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五)内容梳理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分两层)第1层(舜发于……举于市):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的事例,说明成就大业者都曾经过一番艰苦磨炼。第2层(故天降……其所不能):论述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第二部分(第3、4段):论述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国无忧患则往往遭灭亡的道理。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三层)第1层(人恒过……而后喻):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挫折、困苦,才能长进和有所作为。第2层(入则无……国恒亡):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炼的必要性。第3层(然后知……安乐也):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六)文学赏析文章开头,作者一连列举了六位古代圣贤在困难忧患中崛起的事例,来证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这个推理过程属于逻辑学上

的归纳推理,即由前面六个特殊的事例,归纳出后面带普通意义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说明了前面六个人物所以成功的原因:艰苦的环境,一方面给人们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每每就不如人意,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些困难,坚定、振奋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不断克服困难,求得生存的过程中增加了聪明才干。然而道理在此还没有说完,上面只谈到,在人与客观环境这一对矛盾中,客观环境对人的触动,反过来,针对人的主观世界对此又是怎样做出反应,孟子接着指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客观环境的困难和自身判断的失误,造成人在改造客观的过程中的错误,而他也就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教训,从而达到“能改”的境界——这个“能”,从语义上讲,不仅体现了人的愿望、决心,也体现了人的能力。他因为自身所遭遇的困难而忧虑、痛苦、困惑,造成内心的压抑,而他也就在不断冲破这些心理压抑的尝试中,活跃了自己的思维,激发了自己的创造力。更重要的一点,人是有感情的,又是社会性的,他有痛苦,有忧虑,想发愤,想创造,必然表现在形色上,吐发在言辞中,期望得到理解与同情、启发与帮助。人就在这一切与忧患的斗争中,一方面求得了物质的生存可能,另一方面更求得了精神的生存,表现了他的活力、意志、情感、创造能力,一句话,表现了他“生”的价值。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全部含义。(七)知识总结1.字音(1)畎亩之中(quǎn)

(2)法家拂士(bì)(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yùe)

(4)百里奚(xī)2.通假字(1)所以动心忍性(忍,通“韧”,坚韧)(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3.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

劳其筋骨(劳:使劳累)

饿其体肤(饿:使……受到饥饿之苦;)空乏其身(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

动心忍性(动:使……惊动;忍:使……坚强)(2)动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国外)(3)名词用作动词:人恒过(过:犯错误)4.一词多义(1)发: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发出)(2)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由于、因为)(3)拂:行拂乱其所为(fú,违背)入则无法家拂士(bì,同“弼”,辅佐)5.重要句子翻译(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答: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2)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答: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筋骨劳累(3)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答:使他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4)行拂乱其所为答: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答: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

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6)人恒过,然后能改答:人常犯过失,这样以后才能改正(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答: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8)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答:(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答:(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10)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答: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6.理解性默写(1)第一段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2)第一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其结果才能(受磨练的益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第二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其中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的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的是: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4)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角度)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国家角度)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7.填空题(1)全文的中心句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用课文词语回答)(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举出古代(六)位圣君贤相为例,说明他们的共同点是:多出身低微,经受过艰苦环境的磨炼,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文章以此为根据,说明了人要担当重任,有所成就,必须先经受一番艰苦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炼。(3)联系全文,在文中起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4)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忧患可以使人和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和国家萎靡灭亡。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5)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6)短文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8.问答题(1)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答: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2)本文使用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作为开头有什么作用?答:①引出后文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论断②充当事实论据具体有力的论证了“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③六句构成排比,增强文章语言的气势,使论证充分有力。(3)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下面的画线句子为例加以具体分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答:①这段文字以“必先”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②而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使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来节奏感很强。(4)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答:①我认为顺境也可以出人才,因为顺境能够为成才提供有力的物质条件和优越的教育环境比如:近几年我国不断的进行“希望工程”,就是为了改善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环境,使更多的孩子成才②其实成才的关键并不是环境,顺境和逆境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在顺境中不安于享乐、,能够胸怀大志,不断进取野一定会有所作为。(5)请用简洁的语言列举两个中国古代和现代经历磨练终于成就不平凡事业的人物事例。答:古代:苏轼多次被贬,晚年流放,却仍写出了《赤壁怀古》这样脍炙人口的文章;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国,成就大业;现代:张海迪,全身2/3以上瘫痪,却意志坚定,写出了《轮椅上的梦》。(6)请再举出一个成功背后付出无数艰辛的例子或名言?事例: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家。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艰难困苦,玉汝玉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7)摘出本文的名句,谈谈体会。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我们,只有经历磨难、挫折,在逆境中不断自强不息,才会实现自己的目标,走向成功。(8)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哪些说法?答: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9)材料(略)请结合本文谈一谈:多难为何可以兴邦?①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受一些考验但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国家民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之时②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会是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特定的历史时刻突现出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家战胜任何困难,更好的走向兴旺繁荣。(10)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坎坷,我们应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答:我们在挫折面前要乐观坚强面对,寻找希望,把它看作是对自己的考验,要敢于挑战,应以“阳光总在风雨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11)有人认为现在生活优越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失去了现实意义请举例谈谈你的看法。(从居安思危、忧患意识角度谈即可)(12)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如:“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等(言之成理即可)(13)“逆境能成才”的历史人物:①周文王拘而演《周易》;②仲尼厄而作《春秋》;③屈原放逐,乃赋《离骚》;④左丘失明,厥有《国语》;⑤孙子膑脚,兵法修列;⑥不韦迁蜀,世传《吕览》;⑦韩非囚秦,《说难》《孤愤》;⑧《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子、吕不韦、韩非子这些人,当然还有司马迁本人,他们面对逆境所表现出来的不屈精神依旧是我们今天的宝贵财富三点剖析一、要点梳理(一)文章概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二)作者简介孟子(前372一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城)人,继孔子之后儒家最重要的思想家。孟子曾周游列国,推行他的“仁政”思想和“王道”主张,但由于当时诸侯国忙于战争兼并,其观点被认为是“迂阔”,几乎无人采纳。孟子晚年回邹国与弟子著书立说,作《孟子》7篇,共269章。《孟子》语言明白晓畅,又极富感情,具有磅礴的气势和强大的鼓动力量。(三)背景介绍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四)三行对译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起,被任用从田地的被举用,被选拔筑泥墙的建筑工人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狱官市场,做买卖的地方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场所被选拔用为大夫。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所以下达,交付责任给这样使……痛苦他的意志、感情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要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使……劳累使……受饥饿躯体使……受贫困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深受贫困之苦,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违背(意愿)使……颠倒错乱做用这些办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在他做事时使他所作的事颠倒错乱,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本来不具备的才能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常犯过失在同横,梗塞,指不顺一个人常常是犯了错误,以后才能(注意)改正;内心困惑,思绪堵塞,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奋起,指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才能奋起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入则无法家拂士,指国内如果有法度的世臣同弼,辅弼,辅佐君主的贤士(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能辅佐君主的贤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指国外常常灭亡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来侵犯的危险,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使人死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五)内容梳理全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举例论证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分两层)第1层(舜发于……举于市):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的事例,说明成就大业者都曾经过一番艰苦磨炼。第2层(故天降……其所不能):论述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第二部分(第3、4段):论述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国无忧患则往往遭灭亡的道理。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三层)第1层(人恒过……而后喻):从正面讲人必须经过挫折、困苦,才能长进和有所作为。第2层(入则无……国恒亡):由个人推论到治理国家,进一步论证艰苦磨炼的必要性。第3层(然后知……安乐也):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六)文学赏析文章开头,作者一连列举了六位古代圣贤在困难忧患中崛起的事例,来证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这个推理过程属于逻辑学上的归纳推理,即由前面六个特殊的事例,归纳出后面带普通意义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说明了前面六个人物所以成功的原因:艰苦的环境,一方面给人们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每每就不如人意,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些困难,坚定、振奋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不断克服困难,求得生存的过程中增加了聪明才干。然而道理在此还没有说完,上面只谈到,在人与客观环境这一对矛盾中,客观环境对人的触动,反过来,针对人的主观世界对此又是怎样做出反应,孟子接着指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客观环境的困难和自身判断的失误,造成人在改造客观的过程中的错误,而他也就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教训,从而达到“能改”的境界——这个“能”,从语义上讲,不仅体现了人的愿望、决心,也体现了人的能力。他因为自身所遭遇的困难而忧虑、痛苦、困惑,造成内心的压抑,而他也就在不断冲破这些心理压抑的尝试中,活跃了自己的思维,激发了自己的创造力。更重要的一点,人是有感情的,又是社会性的,他有痛苦,有忧虑,想发愤,想创造,必然表现在形色上,吐发在言辞中,期望得到理解与同情、启发与帮助。人就在这一切与忧患的斗争中,一方面求得了物质的生存可能,另一方面更求得了精神的生存,表现了他的活力、意志、情感、创造能力,一句话,表现了他“生”的价值。这,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全部含义。(七)知识总结1.字音(1)畎亩之中(quǎn)

(2)法家拂士(bì)(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yùe)

(4)百里奚(xī)2.通假字(1)所以动心忍性(忍,通“韧”,坚韧)(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3)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3.词类活用(1)使动用法必先苦其心志(苦:使痛苦)劳其筋骨(劳:使劳累)饿其体肤(饿:使……受到饥饿之苦;)空乏其身(空乏:使……经受贫困之苦)动心忍性(动:使……惊动;忍:使……坚强)(2)动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在国内)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在国外)(3)名词用作动词:人恒过(过:犯错误)4.一词多义(1)发:舜发于畎亩之中(起,被任用;)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发出)(2)于: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于: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由于、因为)(3)拂:行拂乱其所为(fú,违背)入则无法家拂士(bì,同“弼”,辅佐)5.重要句子翻译(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答: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2)必先苦其必志,劳其筋骨答: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筋骨劳累(3)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答:使他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4)行拂乱其所为答: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情颠倒错乱(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答: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

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6)人恒过,然后能改答:人常犯过失,这样以后才能改正(7)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答: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8)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答:(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答:(一个国家)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10)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答: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6.理解性默写(1)第一段承上启下的句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其中“是人”指上述六人和与此相似的其他人。(2)第一段讲客观条件对造就人才的作用,阐述的道理是:成就大业,必须先经受苦难磨练。其中阐述在思想上磨练的句子是:苦其心志。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在生活上经受磨练的句子: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其结果才能(受磨练的益处):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第二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即:困境能激发人的斗志。其中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的是: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写人面部表情的变化的是: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4)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经受磨练的好处,从正面讲磨练激发人斗志(个人角度)的句子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反面提示国家灭亡的原因(国家角度)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认为国家要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7.填空题(1)全文的中心句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法家拂士和敌国外患。(用课文词语回答)(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举出古代(六)位圣君贤相为例,说明他们的共同点是:多出身低微,经受过艰苦环境的磨炼,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文章以此为根据,说明了人要担当重任,有所成就,必须先经受一番艰苦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炼。(3)联系全文,在文中起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4)选文中孟子主要讲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造就人才,二是治理国家;得出的结论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忧患可以使人和国家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和国家萎靡灭亡。文中由个人升华到国家,论证“死于安乐”的道理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5)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6)短文由个人说到国家,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8.问答题(1)文中第一段所举历史人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答: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练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2)本文使用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作为开头有什么作用?答:①引出后文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论断②充当事实论据具体有力的论证了“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道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③六句构成排比,增强文章语言的气势,使论证充分有力。(3)孟子说理散文的善用排比、句式长短错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你以下面的画线句子为例加以具体分析。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答:①这段文字以“必先”二字领起“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构成一组排比,读起来一句紧似一句,非常有气势;②而且这组句子句式较整齐,以短句为主,和前后较长的句子搭配起来,使全段句式富于变化,读来节奏感很强。(4)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答:①我认为顺境也可以出人才,因为顺境能够为成才提供有力的物质条件和优越的教育环境比如:近几年我国不断的进行“希望工程”,就是为了改善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环境,使更多的孩子成才②其实成才的关键并不是环境,顺境和逆境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在顺境中不安于享乐、,能够胸怀大志,不断进取野一定会有所作为。(5)请用简洁的语言列举两个中国古代和现代经历磨练终于成就不平凡事业的人物事例。答:古代:苏轼多次被贬,晚年流放,却仍写出了《赤壁怀古》这样脍炙人口的文章;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越王勾践,经受奴仆之苦,而卧薪尝胆,战胜吴国,成就大业;现代:张海迪,全身2/3以上瘫痪,却意志坚定,写出了《轮椅上的梦》。(6)请再举出一个成功背后付出无数艰辛的例子或名言?事例: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中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家。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艰难困苦,玉汝玉成;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忧劳兴国,逸豫亡身。(7)摘出本文的名句,谈谈体会。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我们,只有经历磨难、挫折,在逆境中不断自强不息,才会实现自己的目标,走向成功。(8)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哪些说法?答:eq\o\ac(○,1)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eq\o\ac(○,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9)材料(略)请结合本文谈一谈:多难为何可以兴邦?①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受一些考验但我们遭受灾难之日,也是国家民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之时②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会是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特定的历史时刻突现出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家战胜任何困难,更好的走向兴旺繁荣。(10)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坎坷,我们应用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答:我们在挫折面前要乐观坚强面对,寻找希望,把它看作是对自己的考验,要敢于挑战,应以“阳光总在风雨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等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11)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体会(不超过20个字)答:“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要有危机意识,不要贪图安乐”等。(12)“逆境能成才”的历史人物:答:①周文王拘而演《周易》;②仲尼厄而作《春秋》;③屈原放逐,乃赋《离骚》;④左丘失明,厥有《国语》;⑤孙子膑脚,兵法修列;⑥不韦迁蜀,世传《吕览》;⑦韩非囚秦,《说难》《孤愤》;⑧《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子、吕不韦、韩非子这些人,当然还有司马迁本人,他们面对逆境所表现出来的不屈精神依旧是我们今天的宝贵财富课内阅读例题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小题。(10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