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角色设计与人设塑造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动画角色设计与人设塑造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动画角色设计与人设塑造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动画角色设计与人设塑造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动画角色设计与人设塑造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画角色设计与人设塑造作业指导书TOC\o"1-2"\h\u29619第1章动画角色设计概述 346221.1角色设计的基本概念 3300201.2角色设计的意义与价值 3111351.3角色设计的基本流程 422828第2章角色设计的前期准备 4202822.1故事背景分析 4243852.2角色定位与角色关系 5190162.3角色设计风格定位 58907第3章角色造型的设计要素 5193763.1人物头部设计 5317813.1.1脸型:根据角色的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脸型,如方形脸代表刚毅,圆形脸代表可爱,椭圆形脸代表优雅等。 5250923.1.2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角色眼睛的设计应突出其性格特点,如大眼睛代表天真,细长眼代表狡猾等。同时眼珠的颜色、形状和大小也应与角色设定相符。 583543.1.3鼻子:鼻子在角色头部设计中起到平衡作用,其形状和大小可根据角色特点进行调整。 5210643.1.4嘴巴:嘴巴的设计要考虑角色的年龄、性格和职业等特点,如厚嘴唇代表性感,薄嘴唇代表刻薄等。 5312953.1.5发型:发型是角色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角色性格、职业和时代背景相符。同时发型设计要注重层次感和动态感。 6315713.2人物身体比例与动态 6159043.2.1身体比例:根据角色的年龄、性别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身体比例。常见的身体比例有8头身、7头身和6头身等。 6206833.2.2躯干:躯干设计要考虑角色的身材特点,如肌肉发达、苗条或丰满等。 6163853.2.3手臂与腿部:手臂和腿部的设计要符合角色动作需求,同时注意线条流畅和关节弯曲的自然度。 649733.2.4动态:角色动态设计要充分体现其性格特点,如活泼、沉稳、紧张等。动态设计应注重人体结构和运动规律,使角色动作看起来协调、自然。 6127823.3服饰道具设计 6226023.3.1服饰风格:根据角色的身份、职业和时代背景,选择合适的服饰风格。如古代角色可采用汉服、唐装等,现代角色可选择时尚、休闲等风格。 6151103.3.2色彩搭配:服饰色彩要符合角色的性格特点,同时注意色彩搭配的和谐性。 6161483.3.3细节设计:服饰上的图案、饰品等细节要体现角色的个性,如学生角色可搭配校徽、书包等。 6258803.3.4道具:根据角色的职业和场景需求,选择合适的道具。道具设计要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同时与角色形象相协调。 6306453.3.5功能性:服饰和道具设计要考虑实际应用,如运动角色需穿着轻便、透气的服装,战斗角色需配备武器等。 68276第4章角色表情与动作设计 6311754.1表情设计的基本原则 6218694.2常见表情设计 793854.3动作设计的基本方法 7478第5章角色色彩搭配与视觉传达 7300095.1色彩的基本理论 7305045.2角色色彩搭配原则 898645.3角色视觉元素的应用 823885第6章角色性格塑造 9320016.1性格特点的分析与提炼 9229926.1.1分析角色背景 9142876.1.2确定性格类型 920476.1.3提炼性格特点 9170436.2性格塑造的表现手法 952126.2.1外貌与形象 9209006.2.2语言与对话 972486.2.3动作与表情 995836.3角色性格与故事情节的关联 9155156.3.1性格冲突 9219356.3.2性格转变 10194816.3.3性格互补 1019352第7章角色设计中的文化元素 10281157.1国内外角色设计风格差异 1026037.1.1国内角色设计风格 10154797.1.2国外角色设计风格 1077527.2民族文化元素的融入 1088737.2.1提炼民族特色 1072297.2.2结合民族传说和故事 11201747.2.3创新民族元素 11324827.3时代背景对角色设计的影响 11261767.3.1时代背景对角色造型的影响 1173007.3.2时代背景对角色性格塑造的影响 11315017.3.3时代背景对角色故事背景的影响 1118472第8章角色设计的创新与突破 1183578.1突破传统角色设计的方法 11107378.1.1跨文化融合 1179878.1.2艺术风格创新 11285908.1.3个性特征塑造 126198.1.4融入现实社会元素 12160898.2创新角色设计的实践案例 12266428.2.1《哪吒之魔童降世》 12234388.2.2《白蛇:缘起》 12213948.2.3《疯狂动物城》 12215768.3角色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12141628.3.1个性化与定制化 12164788.3.2跨媒介融合 12106708.3.3科技驱动创新 12203778.3.4社会责任融入 1210938第9章角色设计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1370079.1角色设计与动画剧本的关系 13187569.1.1角色设计遵循剧本的故事背景 13282279.1.2角色设计与剧本中角色性格的契合 13104119.1.3角色设计对剧本情节的推动作用 1374159.2角色设计与动画场景的协调 13139449.2.1角色设计与场景的风格统一 1392069.2.2角色设计与场景的色彩搭配 1356139.2.3角色设计与场景的空间关系 1459869.3角色设计在动画制作中的调整与优化 14145659.3.1角色动作与表情的调整 1479119.3.2角色与场景的互动优化 1463199.3.3角色设计的细节完善 1417828第10章角色设计作品的评估与展示 142222110.1角色设计作品的评价标准 142621610.2角色设计作品的展示方法 15327210.3角色设计作品的推广与传播 15第1章动画角色设计概述1.1角色设计的基本概念角色设计,作为动画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根据动画剧本和导演的要求,对动画作品中的角色进行视觉形象的创意和设计。这包括角色的外貌、服饰、表情、动作等各个方面。角色设计要求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以使观众能够快速认识和记住这些角色。1.2角色设计的意义与价值角色设计在动画创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优秀的角色设计能够提升动画作品的吸引力,使观众产生共鸣和喜爱。角色设计有助于塑造动画作品的风格和氛围,凸显作品的独特性。角色设计还具有以下价值:(1)表现主题:通过角色设计,可以更好地传达动画作品的主题思想,使观众更容易理解作品所要传达的内涵。(2)情感传递:角色设计有助于表达角色的情感,使观众能够感同身受,增强作品的感染力。(3)观众认同:独特且富有魅力的角色设计,能够使观众产生认同感,提高作品的知名度和口碑。1.3角色设计的基本流程角色设计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分析剧本:深入了解剧本内容,把握角色性格、背景、动机等要素,为角色设计提供依据。(2)创意构思:根据剧本分析,进行角色形象的创意构思,包括角色外貌、服饰、道具等。(3)初步设计:将创意构思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绘制角色草图,进行初步设计。(4)修改完善:根据导演和团队的意见,对角色设计进行修改和完善,保证角色形象符合动画作品的整体风格。(5)制作角色设定表:整理角色设计的各项细节,制作角色设定表,为动画制作提供参考。(6)沟通协作:与动画制作团队保持密切沟通,保证角色设计在制作过程中得到准确呈现。通过以上基本流程,使动画角色设计更加系统、专业,为动画作品的创作奠定坚实基础。第2章角色设计的前期准备2.1故事背景分析在进行角色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故事背景进行深入分析。故事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地域特点、文化内涵等方面,它们将为角色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分析故事背景有助于保证角色设计与故事氛围相协调,使角色具有真实感和说服力。(1)时代背景:考察故事发生的历史时期,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况,为角色设计提供时代特色。(2)地域特点:分析故事发生的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植被等,使角色设计符合地域特色。(3)文化内涵:研究故事背景中的文化元素,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艺术风格等,为角色设计提供文化底蕴。2.2角色定位与角色关系在角色设计过程中,明确角色的定位及角色之间的关系。(1)角色定位:根据故事情节和主题,明确角色的性格特点、职业身份、年龄层次等,使角色形象鲜明、富有个性。(2)角色关系:分析角色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等关系,以及角色在故事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角色设计提供依据。2.3角色设计风格定位角色设计风格定位是角色设计的关键环节,它关系到角色形象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1)造型风格:根据故事主题和氛围,选择合适的造型风格,如写实、卡通、简约等,使角色具有独特的视觉冲击力。(2)色彩运用:分析故事背景和角色特点,运用色彩心理学为角色设计合适的色彩搭配,强化角色形象的表现力。(3)服饰道具:根据角色身份、职业和时代背景,设计符合角色特点的服饰和道具,丰富角色的形象层次。(4)表情与动作:捕捉角色内心的情感变化,设计具有表现力的表情和动作,使角色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第3章角色造型的设计要素3.1人物头部设计人物头部是角色造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角色的形象识别和情感表达。以下是人物头部设计的几个重要要素:3.1.1脸型:根据角色的性格特点选择合适的脸型,如方形脸代表刚毅,圆形脸代表可爱,椭圆形脸代表优雅等。3.1.2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角色眼睛的设计应突出其性格特点,如大眼睛代表天真,细长眼代表狡猾等。同时眼珠的颜色、形状和大小也应与角色设定相符。3.1.3鼻子:鼻子在角色头部设计中起到平衡作用,其形状和大小可根据角色特点进行调整。3.1.4嘴巴:嘴巴的设计要考虑角色的年龄、性格和职业等特点,如厚嘴唇代表性感,薄嘴唇代表刻薄等。3.1.5发型:发型是角色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与角色性格、职业和时代背景相符。同时发型设计要注重层次感和动态感。3.2人物身体比例与动态人物身体比例与动态是角色造型设计的基础,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素:3.2.1身体比例:根据角色的年龄、性别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身体比例。常见的身体比例有8头身、7头身和6头身等。3.2.2躯干:躯干设计要考虑角色的身材特点,如肌肉发达、苗条或丰满等。3.2.3手臂与腿部:手臂和腿部的设计要符合角色动作需求,同时注意线条流畅和关节弯曲的自然度。3.2.4动态:角色动态设计要充分体现其性格特点,如活泼、沉稳、紧张等。动态设计应注重人体结构和运动规律,使角色动作看起来协调、自然。3.3服饰道具设计服饰和道具是角色造型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以下是一些设计要素:3.3.1服饰风格:根据角色的身份、职业和时代背景,选择合适的服饰风格。如古代角色可采用汉服、唐装等,现代角色可选择时尚、休闲等风格。3.3.2色彩搭配:服饰色彩要符合角色的性格特点,同时注意色彩搭配的和谐性。3.3.3细节设计:服饰上的图案、饰品等细节要体现角色的个性,如学生角色可搭配校徽、书包等。3.3.4道具:根据角色的职业和场景需求,选择合适的道具。道具设计要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同时与角色形象相协调。3.3.5功能性:服饰和道具设计要考虑实际应用,如运动角色需穿着轻便、透气的服装,战斗角色需配备武器等。第4章角色表情与动作设计4.1表情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设计动画角色的表情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符合角色性格:表情设计应充分体现角色的性格特点,使观众能直观地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变化。(2)简洁明了:表情设计应简洁明了,避免过于复杂,使观众能够快速理解和接受。(3)夸张表现:适度的夸张可以增强表情的感染力,使角色更加生动有趣。(4)差异化:不同角色之间的表情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差异化,以区分角色之间的个性差异。(5)连贯性:表情设计在变化过程中要保持连贯性,使角色情感转变自然流畅。4.2常见表情设计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表情设计,:(1)高兴:表现为眼睛弯成月牙形,嘴角上扬,面部肌肉放松。(2)生气:表现为眉毛紧皱,眼睛瞪大,嘴角下拉,面部肌肉紧张。(3)悲伤:表现为眉毛向下弯曲,眼睛流泪,嘴角下拉,面部肌肉松弛。(4)惊讶:表现为眼睛瞪大,嘴巴张开,眉毛上扬。(5)害怕:表现为眼睛瞪大,眉毛上扬,嘴巴张开,身体颤抖。4.3动作设计的基本方法动作设计是角色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动作设计的基本方法:(1)观察生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动作,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元素。(2)夸张表现:在动作设计中,适当夸张可以增强动作的感染力。(3)节奏感:动作设计应具有节奏感,使动作显得流畅自然。(4)动态线:通过动态线表现动作的轨迹和力度,使动作更具立体感。(5)细节刻画:在动作设计中,注意对角色手部、腿部等部位的动作细节进行刻画,以丰富角色形象。(6)动作与表情的协调:动作设计应与表情设计相协调,共同塑造角色的形象。(7)动画原理:遵循动画原理,如缓动、跟随、重叠等,使动作更加生动。第5章角色色彩搭配与视觉传达5.1色彩的基本理论色彩作为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在动画角色设计中起着的作用。色彩基本理论包括色彩三属性、色彩混合原理以及色彩心理学等内容。(1)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色相是指色彩的种类,如红、黄、蓝等;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2)色彩混合原理:色彩混合分为加色混合和减色混合。加色混合是指红、绿、蓝三种光混合,形成其他色彩;减色混合是指红、黄、蓝三种颜料混合,形成其他色彩。(3)色彩心理学:色彩对人的心理和生理产生影响,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5.2角色色彩搭配原则角色色彩搭配应遵循以下原则,以实现视觉传达的最佳效果:(1)统一性原则:角色色彩搭配应保持整体统一,避免色彩过多、过杂,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2)对比性原则:通过色彩的明度、饱和度对比,突出角色的特点,增强视觉冲击力。(3)互补性原则:采用互补色进行搭配,使角色色彩更加和谐、丰富。(4)象征性原则:根据角色性格、特点,选择具有象征意义的色彩,强化角色形象。5.3角色视觉元素的应用在角色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应用。以下是对角色视觉元素的应用建议:(1)角色主色调:确定角色主色调,体现角色性格、特点,营造氛围。(2)角色服装色彩:通过服装色彩搭配,展现角色身份、地位,丰富角色形象。(3)角色道具色彩:道具色彩与角色主色调相互呼应,增强视觉统一性。(4)场景色彩:场景色彩与角色色彩形成对比或互补,突出角色,提升画面效果。(5)光影色彩:合理运用光影色彩,塑造角色立体感,增强视觉冲击力。通过以上角色色彩搭配与视觉传达的应用,使动画角色更具魅力,为观众带来愉悦的视觉体验。第6章角色性格塑造6.1性格特点的分析与提炼角色性格塑造是动画角色设计中的环节,它关系到角色是否能够深入人心,引起观众共鸣。在本节中,我们将对角色性格特点进行分析与提炼。6.1.1分析角色背景了解角色的家庭、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等信息,有助于我们把握角色的性格形成原因,从而更加深入地塑造角色性格。6.1.2确定性格类型根据角色的特点,归纳出其性格类型,如乐观、悲观、开朗、内向等。性格类型将作为角色性格塑造的基础。6.1.3提炼性格特点在确定性格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角色的独特性格特点,如勇敢、聪明、善良、狡猾等。这些特点将使角色更具个性魅力。6.2性格塑造的表现手法在明确了角色性格特点后,我们需要运用适当的表现手法来塑造角色性格。6.2.1外貌与形象通过角色的外貌、服饰、发型等元素,展现其性格特点。如:阳光少年形象代表积极向上,阴郁少女形象代表内向沉闷。6.2.2语言与对话通过角色的语言风格、口头禅、对话内容等,表现其性格特点。如:幽默风趣的语言代表开朗活泼,严肃认真的语言代表严谨沉稳。6.2.3动作与表情通过角色的动作、表情、肢体语言等,传达其性格特点。如:自信的角色动作果断有力,胆小的角色动作犹豫不决。6.3角色性格与故事情节的关联角色性格与故事情节密切相关,合理的性格设定有助于推动故事发展。6.3.1性格冲突在故事中设置不同性格的角色,通过性格冲突产生戏剧张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6.3.2性格转变故事情节的发展,角色面临挑战和困境,性格发生转变,使角色更具层次感。6.3.3性格互补故事中角色性格的互补,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物关系,推动故事情节顺利进行。通过以上章节的阐述,我们了解了角色性格塑造的重要性及其与故事情节的紧密关联。在实际创作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角色特点,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使角色性格鲜明、立体,从而为动画作品增色添彩。第7章角色设计中的文化元素7.1国内外角色设计风格差异在设计动画角色时,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对角色设计风格产生了显著影响。国内角色设计风格多受中国传统绘画、戏曲、民间艺术等影响,注重表现人物的神韵和寓意;而国外角色设计风格则受到西方绘画、雕塑、戏剧等艺术形式的熏陶,强调角色的个性与情感表达。7.1.1国内角色设计风格国内角色设计风格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强调人物形象的神韵,追求传神写照。(2)注重人物造型的寓意,如龙、凤等神兽形象寓意吉祥。(3)借鉴中国传统绘画、戏曲等艺术手法,如脸谱、水墨画等。7.1.2国外角色设计风格国外角色设计风格主要有以下特点:(1)强调角色的个性与情感表达,注重角色性格的塑造。(2)造型多样,受到西方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影响。(3)注重角色与场景、故事的融合,使角色更具代入感。7.2民族文化元素的融入在角色设计中,融入民族文化元素是表现角色独特性的重要手法。以下为民族文化元素融入角色设计的方法:7.2.1提炼民族特色从民族传统服饰、建筑、艺术等角度提炼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将其融入角色设计中。7.2.2结合民族传说和故事将民族传说、故事融入角色背景和性格塑造,使角色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7.2.3创新民族元素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对民族元素进行创新性设计,使其更符合现代审美。7.3时代背景对角色设计的影响时代背景对角色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7.3.1时代背景对角色造型的影响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需求发生变化,角色造型也随之调整。7.3.2时代背景对角色性格塑造的影响时代背景会影响角色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等,从而对角色性格塑造产生影响。7.3.3时代背景对角色故事背景的影响时代背景对角色所处的环境、社会关系等方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角色故事的构建。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文化元素在角色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设计师需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背景,巧妙地运用文化元素,才能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内涵的动画角色。第8章角色设计的创新与突破8.1突破传统角色设计的方法在设计动画角色时,突破传统框架,寻求创新是提高作品吸引力和艺术价值的关键。以下方法可帮助设计师在角色设计中实现突破:8.1.1跨文化融合在角色设计中,可以尝试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元素进行融合,创造出独特的角色形象。这种跨文化融合不仅体现了设计师的创意,还能增强角色与观众之间的共鸣。8.1.2艺术风格创新在角色设计中,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艺术风格,如抽象、写实、卡通等,打破常规的表现手法,为角色赋予独特的视觉冲击力。8.1.3个性特征塑造在角色设计中,注重个性的塑造,使角色具有独特的性格、习惯和价值观,有助于提高角色的辨识度和观众对角色的喜爱程度。8.1.4融入现实社会元素将现实社会中的现象、事件和人物融入角色设计,可以使角色更具时代感和现实意义,同时也能引发观众对现实问题的思考。8.2创新角色设计的实践案例以下是一些成功实现角色设计创新的实践案例,供设计师参考和借鉴。8.2.1《哪吒之魔童降世》该作品在传统神话故事的基础上,对哪吒形象进行了创新设计,使其具有现代感和独特的个性特征,成功吸引了大量观众。8.2.2《白蛇:缘起》该作品在角色设计中,巧妙地融合了东方元素,如书法、古典园林等,为观众呈现出独具特色的角色形象。8.2.3《疯狂动物城》该作品通过不同动物角色的设计,展现了多样性格和价值观,成功地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8.3角色设计未来发展趋势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角色设计将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8.3.1个性化与定制化观众对角色个性化的需求日益增强,未来角色设计将更加注重满足观众个性化需求,甚至推出定制化角色。8.3.2跨媒介融合媒介形式的多样化,角色设计将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领域,而是实现电影、动画、游戏等领域的跨媒介融合。8.3.3科技驱动创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发展,将为角色设计带来更多创新可能性,如全息投影、互动体验等。8.3.4社会责任融入角色设计将更加注重社会责任,通过角色形象传播正能量,引导观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9章角色设计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9.1角色设计与动画剧本的关系角色设计是动画制作的核心环节之一,它与动画剧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角色设计需基于剧本所提供的故事背景、情节发展以及角色性格特点进行创作,以保证角色形象与故事内容的和谐统一。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角色设计与动画剧本的关系:9.1.1角色设计遵循剧本的故事背景角色设计需充分考虑剧本所设定的时代背景、地域特点等因素,以保证角色形象的合理性。例如,在设计一部古代题材的动画角色时,应参考古代服饰、发型等元素,使角色更具代入感。9.1.2角色设计与剧本中角色性格的契合角色设计应充分体现剧本中角色的性格特点,通过形象、色彩、线条等视觉元素传达角色的个性。例如,活泼开朗的角色可采用明亮的色彩和曲线较多的设计,而沉稳内敛的角色则可采用暗色调和直线较多的设计。9.1.3角色设计对剧本情节的推动作用角色设计在动画制作中不仅需符合剧本,还需对情节发展起到推动作用。通过角色之间的形象差异和特点对比,有助于塑造鲜明的角色关系,进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9.2角色设计与动画场景的协调角色设计与动画场景的协调是动画制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一个成功的角色设计需要与动画场景相得益彰,共同构建出和谐统一的视觉画面。9.2.1角色设计与场景的风格统一角色设计与动画场景的风格需保持一致,以保证画面效果的协调。例如,在设计一部奇幻题材的动画时,角色和场景都应采用较为夸张、梦幻的设计风格。9.2.2角色设计与场景的色彩搭配色彩是角色设计与动画场景协调的关键因素。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角色与场景的色彩关系,使角色在场景中既能突出又不失和谐。9.2.3角色设计与场景的空间关系角色设计需考虑场景的空间关系,使角色在场景中合理布局。这包括角色与场景的比例、位置、动态等方面的协调,以保证画面效果的舒适度。9.3角色设计在动画制作中的调整与优化在动画制作过程中,角色设计可能需要根据实际制作效果进行调整与优化。以下为角色设计在动画制作中的调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