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分歧(qí)瘫痪(tān)仿膳(shàn)

B.粼粼(lín)诀别(jué)荫蔽(yīn)

C.一霎(shà)攲斜(qī)花瑞(ruì)

D.徘徊(huí)捶打(chuí)菡萏(dàn)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散步并蒂荡漾暴怒无常

B.烂漫淡雅信服翻来覆去

C.委屈侍弄憔粹泼泼洒洒

D.嫩芽豌豆拆散絮絮叨叨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他沿着十里路来到秋浦河段,走上山丘眺望前方,只见水波粼粼,田里的稻穗泛起层层稻浪。

B.古代常见的敬辞有:令尊、令堂、垂问、愚见等;常见的谦辞有:家父、愚兄、寒舍、鄙人等。

C.教师节那天,她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地祝愿教师们节日快乐。

D.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让全国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她的作品以母爱、童真、自然为主题,著有诗集《繁星》《春水》等。

B.散文诗有诗的情绪和想象,像诗一样精粹、凝练,但不像诗歌那样分行与押韵,而是以散文形式呈现。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众多球迷汇集到世界杯举办地,谁都不能否认这不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5.默写(10分)

(1)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波涛滚滚的壮观景象,表现诗人扬帆东下的豪迈气概的诗句是:___,___。

(4)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用“___,___"来表现大漠似雪的边城夜色。

(5)思乡是古诗文中常见的主题。王湾想要用归雁传递家书“___?”(《次北固山下》),表达对故乡的思念;马致远则用“___,___"(《天净沙秋思》)写出浓重的乡愁。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5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太丘舍去()

(3)下车引之()

(4)元方入门不顾()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8.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从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4分)

9.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13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0.文章三次用“悄悄地"这一词语描写母亲的行为动作,请简要分析其内涵。(3分)

11.文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我"说“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4分)

12.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1)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2)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13.文章结尾描写北海的菊花有什么作用?(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12分)

父亲的自行车

曾业桃

①那次回老家,父亲说自行车丢了。“唉,真倒霉,到菜场买菜,一转头自行车就没了。"丢就丢了,再买一辆,又不值多少钱。”我对父亲说。A父亲没有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

②记忆里,父亲的自行车是在我五六岁时买的。那时,父亲在镇上的供销社上班,母亲在乡下务农。父亲为了方便回家干农活和照看我们,花费半年的工资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

③有了自行车,我和弟弟就有了期盼。日之夕矣,我们坐在门槛上焦急地等待父亲。B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铃声,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我们赛跑的原因只是为了能坐在前面的单杠上按铃铛。自然我总是比弟弟跑得快。等到我兴奋地把铃铛按得叮当直响时,弟弟往往才气喘吁吁地赶到。父亲像先前抱我一样把弟弟抱上后座,乐呵呵地推着我们回家。

④最快乐的等待在节日里,因为父亲的自行车上比往常多了月饼、糖果之类的东西,它们是那时最美昧的食品。铃声还没有响,我和弟弟就已经翘首以待。我们一边等待,一边讨论,一边想像自行车满载而归的情形。等待的时光快乐而漫长。或许是单位加班的缘故,或许是我们心情焦急的缘故,父亲在节日里似乎总回来得晚些。太阳快要落山了,父亲尚未归来。C“爸爸回不回来呀’"弟弟担心地问。“怎么不回来,你听,铃声。”铃声并没有响,我只是哄他。“好像有。"弟弟侧耳倾听,但很快又失望了。

⑤记忆里,总是在我们略略失望时,铃声乍起。于是,我们又赛跑着上路,不过,这时的我们不是争坐前面,而是争提食品。父亲取下食品,每人手里放一些。我们小心翼翼地往家提,生怕有半点闪失。

⑥记忆里也有不快乐的时光。我和弟弟常常同时生病,而且常常在夜晚。等到忙碌一天的父亲准备休息时,我们便开始发烧。为什么我们的病总在晚上发作?我很不明白。我只记得,父亲把我们一前一后放在车上,急匆匆地往镇卫生院赶,父亲要推六七里路才能到达。有时,月光如水,静静地铺在父亲的背上和自行车的单杠上,显得那么温存;有时,满天星辰,每一个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们眨眼,似乎是责备我们又惹父亲劳神:有时,夜黑似漆,父亲和自行车在黑暗中一步一步艰难地摸索,而我们常常就在自行车上睡着了。

⑦轮到我们上学,父亲的自行车便成了我、弟弟还有二哥的公交车。父亲便请会木工手艺的二叔在车的后座上加了一块结实的木板。我和二哥坐在后面,弟弟则坐前面。D父亲骑得十分费劲,数九寒冬都会累得满头大汗。若逢雨天,他骑得更吃力,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分不出哪是汗水哪是雨水。但无论天气如何,父亲都坚持把我们按时送到学校,从未让我们迟到。

⑧父亲黯然的神情让我想起过去,也许父亲和我一样并不在乎买自行车的钱,在乎的只是逝去的艰难岁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对父爱的深深谢意。

14.文章围绕“父亲的自行车”写了哪四个场景?请根据提示简要概括。(4分)

(1)平日里:“我"和弟弟赛跑争按自行车铃铛。

(2)节日里:___________

(3)生病时:_____

(4)上学时:__________

15.批注是精读文章时常用的一种方法,请从文中A、B、C、D四处画线句子中任选一处进行批注。(3分)

16.文章以“父亲的自行车”为题有什么作用?(3分)

17.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2分)

三、写作(40分)

18.请以“那一次,我真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不少于500字;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及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A项中,分歧(qí)、瘫痪(tān)、仿膳(shàn)读音正确;B项中,粼粼(lín)、诀别(jué)、荫蔽(yīn)读音正确;C项中,一霎(shà)、攲斜(qī)、花瑞(ruì)读音正确;D项中,徘徊(huái)读音正确,“菡萏”正确读音为hàndàn。答案为ABCD全对。

解析:考查对字音的准确掌握。

2.C项中“憔粹"错误,应为“憔悴”。A项中“散步、并蒂、荡漾、暴怒无常"书写正确;B项中“烂漫、淡雅、信服、翻来覆去”书写正确;D项中“嫩芽、豌豆、拆散、絮絮叨叨"书写正确。

解析:考查对字形的辨析。

3.C项中“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用在此处形容祝愿教师节日快乐不恰当。A项中“水波粼粼"形容水面明净,使用正确;B项中对古代敬辞和谦辞的列举正确;D项表达合理。

解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4.D项“谁都不能否认这不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但“不能否认不会"表意错误,应改为“谁都不能否认这会给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A项中对冰心的介绍正确;B项中对散文诗特点的描述正确;C项中对《世说新语》的介绍正确。

解析: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的正确表述及病句辨析。

5.(1)枯藤老树昏鸦;(2)秋风萧瑟;(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4)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5)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解析:考查对古诗词的背诵默写,注意书写准确。

二、阅读理解与分析

(一)

6.(1)约定;(2)离开;(3)拉,牵拉;(4)回头看。

解析:结合文言文语境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

7.(1)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2)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解析:翻译句子要做到信、达、雅,重点字词翻译准确,语句通顺。

8.元方是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友人与元方父亲约定中午见面,友人未到,是无信;友人对着元方骂其父亲,是无礼。从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个聪明、勇敢、识礼、有节的孩子。他能迅速抓住友人的错误进行反驳,维护父亲的尊严,且言辞犀利,不畏惧成年人。

解析:分析元方的反驳角度和人物形象特点,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9.启示:做人要讲信用,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做到;要知错就改,不能明知自己有错还强词夺理;要懂得尊重他人,不能随意辱骂别人;要以理服人,用正确的道理去说服别人等。

解析:从元方与友人的故事中总结出做人的道理。

(二)

10.文章三次用“悄悄地"这一词语描写母亲的行为动作,内涵如下:第一次“悄悄地躲出去”,是因为母亲理解儿子双腿瘫痪后的痛苦和暴躁脾气,不想刺激儿子,让他尽情发泄内心的痛苦,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和体贴;第二次“悄悄地进来”,母亲担心儿子在自己离开后会做出伤害自己的事情,所以在儿子平静后又悄悄回来,体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细心呵护;第三次“又悄悄地出去”,母亲在看到儿子对生活有了一点希望后,不想打扰儿子,默默地离开,继续为儿子的未来担忧,体现了母爱的深沉与无私。

解析: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悄悄地"这一动作背后所蕴含的母亲的情感和心理。

11.母亲说“好好儿活”,是希望双腿瘫痪的儿子不要自暴自弃,要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挫折,坚强地活下去,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和鼓励;“我"说“要好好儿活”,是在经历了母亲的离去和对生活的感悟后,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决心珍惜生命,带着母亲的期望好好生活,以此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解析:分别从母亲和“我"的角度,理解“好好儿活”这句话的不同含义。

12.(1)“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两个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和关爱。母亲知道儿子此时内心痛苦,不想让儿子看到自己的难过,所以悄悄地躲出去,又担心儿子做出过激的行为,偷偷地听着动静,体现了母爱的细腻和深沉。(2)“憔悴"写出了母亲因照顾儿子和忍受病痛的折磨而面容消瘦、疲惫不堪;“央求般的神色”表现了母亲希望儿子能去看菊花,从而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的急切心情,体现了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和良苦用心。

解析: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要结合语境,从人物的情感、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

13.文章结尾描写北海的菊花,一是象征着母亲对“我"的期望,希望“我”能像菊花一样坚韧、顽强地面对生活;二是通过菊花的美丽和生命力,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三是与前文母亲带“我”去看菊花的情节相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解析:从象征意义、情感表达、结构作用等方面分析结尾描写北海菊花的作用。

(三)

14.(2)节日里:“我"和弟弟翘首以待争提食品。(3)生病时:父亲夜晚骑车送“我们”去医院。(4)上学时:父亲吃力地骑车送“我们"上学。

解析: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概括,注意语言简洁。

15.示例:A处,“父亲没有吭声,只是神情沮丧,仿佛多年前和我赶集走散的光景。”批注:通过神态描写,表现出父亲丢失自行车后的失落和难过,同时也暗示了自行车在父亲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承载着的过去的回忆。B处,“当我们听到隐隐的铃声,便赛跑一般穿过那打谷场,跨过小桥,朝竹林那边的石子路冲去。"批注: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我”和弟弟听到自行车铃声后的兴奋和急切心情,体现了自行车给孩子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