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及题型总结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及题型总结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及题型总结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及题型总结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知识点及题型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及题型总结注:带※为拓展选看部分。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学习要点: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能够根据图示或资料,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并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难点:1、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天体系统及其不同级别地球在不同级别天体系统中的位置知识结构:天体系统及其不同级别地球在不同级别天体系统中的位置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宇宙中的地球宇宙中的地球地球与其他行星运动特征的比较地球与其他行星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的比较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地球与其他行星运动特征的比较地球与其他行星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的比较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安全的宇宙环境自身条件:温度、大气、液态水安全的宇宙环境自身条件:温度、大气、液态水存在生命的行星存在生命的行星知识点一:天体系统的特点(层次性和系统性)P4最高其它恒星系最高其它恒星系其它恒星系银河系其它恒星系银河系太阳系总星系太阳系总星系地月系河外星系可见宇宙地月系河外星系最低最低典型例题:1、“太阳大,地球小,太阳带着地球跑;地球大,月球小,地球带着月球跑。”重温童谣,完成(1)—(2)题。(1)童谣中出现的三种天体,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D)A星云、恒星、彗星B行星、恒星、卫星C星云、流星、彗星D恒星、行星、卫星(2)童谣中出现的天体系统分别是(D)①太阳系②地月系③银河系④总星系A②④B①③C③④D①②知识点二: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P5、P6。普通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同向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面具有共面性;行星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具有近圆性;特殊性——存在生命外部条件:太阳的状态稳定,所处宇宙环境相对安全;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液态水;典型例题:1、“It’snotjustaplanet(行星),it’shome(家园)。”这是对地球在太阳系中地位的恰如其分的评价。据此完成(1)——(3)题。(1)地球的特殊性体现在(D)A质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小B公转方向与其他七颗行星不同C既有自转运动也有公转运动D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具有高级智慧生命的行星(2)地球表面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最主要的原因是(B)A与太阳的距离适中B地球本身的体积和质量适中C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D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3)地球上具有生命生存的温度条件,是因为(A)A与太阳距离适中B地球的质量适中C地球体积适宜D地球卫星数目适量2、假设在宇宙中发现一颗有与地球一样生命形态的行星,则该行星最可能没有(D)A大气层B液态水C像太阳一样的恒星照射D像月球一样的卫星绕行知识拓展:1、主要天体类型的比较※天体类型组成能否自己发光视觉特点及成因恒星炽热气体氢和氦能球状,明亮闪烁距离地球远,地球大气抖动行星岩石、气体否明亮不闪烁,有明显的位置移动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距离地球近星云气体、尘埃否云雾状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彗星冰物质否拖着长尾,呈扫帚状冰物质升华,由太阳风吹斥形成彗尾形成流星体岩石否一道明亮光迹与大气摩擦形成光迹典型例题:1、1969—1972,美国人登月成功,他们在月球上可能看不到()A太阳黑子B流星现象C夜晚的星星D彗星的长尾点拨:考查的是流星的特点,其本身不会发光,靠与大气层摩擦而形成光迹,而月球周围没有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看不到流星现象。答案:B。2、如何辨别天体(注意:天体分人造天体和自然天体。P2)※三看:一看其位置是否位于大气层之外;二看其是否为宇宙间的物质;三看其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运行。典型例题: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D)①月球②待发射的人造卫星③流星现象④陨石A①②B③④C①②③④D①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与回收※对于卫星的发射与回收,发射基地与返回地的选择十分重要。对于卫星发射基地的选择,主要考虑到以下区位因素:地形、地质因素:选择地势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的地区,要避开地层断裂带和地震区;气象因素:要选择气象条件好,晴天多,风速小的地方。这是影响卫星发射基地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人口密度:要选择人烟稀少的地区,有建立禁区的可能;纬度:尽量选择纬度较低地区。因为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就越有利于卫星的发射;温馨提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甘肃酒泉、山西太原、四川西昌和海南文昌。对于返回地的选择,一般多选择在人烟稀少、地势平坦的草原地区。我国一般都选择在内蒙古草原作为卫星和飞船的返回地。典型例题:1、与我国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相比,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A)A降水少,晴天多,发射周期长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D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民安全点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与文昌相比,降水少,晴天多,有利于发射时的光学跟踪,其晴好的天气对发射卫星极为有利。附加题:1、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A行星及它们卫星B彗星和流星体C恒星和星云D银河系和河外星系2、太阳成为太阳系中心天体的原因是()A体积最大B位于太阳系的中心C温度最高D质量最大点拨:此两题考查的都是天体的质量和引力的重要性,天体的质量越大,其引力也越大。宇宙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分别是星云(第一)恒星(第二),根据万有引力,其他的物质都在绕着恒星或星云在旋转,所以说他们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答案:CD。注:学习应该慢慢发掘有效的方法,在做题的时候,应学会归纳相同类型的题目,如附加题里的两题考查的都是同一个知识点。并学会总结每类题型的答题步骤,清楚地掌握了每种题型的答题步骤之后,才能以不变的答题思路应变千变万变的题目,才能胜人一筹,脱颖而出!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习要点:1、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2、能够结合实际生活,用自己的话归纳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3、结合太阳大气结构,简述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4、能够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并能用实例加以分析及说明;5、通过学习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树立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辨证观点;重点: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2、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难点:1、太阳活动中,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知识结构:影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直接:光热资源间接:化石燃料为地球提供能量影响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直接:光热资源间接:化石燃料为地球提供能量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光球、色球、日冕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黑子和耀斑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光球、色球、日冕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通信和气候)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知识点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P8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煤、石油、太阳能热水器等的主要能量来源。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大气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产生美丽的极光;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典型例题:1、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生物的活动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C煤、石油的形成D火山的爆发点拨: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也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而火山的爆发,其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与太阳辐射无关。答案:D。2、当日全食发生时,人们可以用肉眼观察到的太阳大气层是()A光球B色球C日冕D色球和日冕点拨:太阳大气层由里到外分别是光球、色球和日冕,光球肉眼可见。而色球和日冕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殊仪器才能看到。3、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A黑子B耀斑C太阳风D日珥点拨: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黑子,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是耀斑。4、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应加强对太阳活动的研究和关注太阳活动的预报()①通信部门②航天部门③气象部门④钢铁部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②③答案:DBD。知识点二: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强度就越大;(北斗地图册P20)海拔: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天气:天气晴朗,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好,尘埃杂质少,太阳辐射强;典型例题:1、我国的某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月份不是出现在白昼最长的6月,而是白昼略短的8月,其主要原因可能是8月()A太阳高度大B太阳高度小C晴天多D阴雨天气多2、我国将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因为这里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里太阳辐射强的原因是()①纬度位置较低②地势高、空气稀薄③晴朗天气多④日照时间长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D。第三节、地球的运动学习要点:了解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含义和区别;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了解昼半球、夜半球、晨昏线、地方时、时区、区时和北京时间等概念;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并掌握晨昏线的特点和判断方法、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方法;了解地转偏向力的定义、成因和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掌握其规律;理解两条日界线的含义及特点;(人为日界线和0时经线)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特点,及由其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与五带的关系;了解四季五带形成的根本原因、四季的划分方案、划分五带的界限;理解并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0、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并掌握“二分二至日”的判断技巧、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技巧、光照图的判断技巧;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特点和规律;晨昏线的判断;时区、地方时的计算;地转偏向力的规律;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光照图的判断;难点:晨昏线的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方时、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光照图的判断;知识结构:自转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公转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自转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公转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昼夜交替和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运动昼夜交替和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的运动四季五带的形成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四季五带的形成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知识点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的比较运动形式自转公转概念绕地轴的旋转绕太阳的旋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地轴空间指向方向空间指向不变,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周期1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1恒星=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1太阳日=24时(昼夜交替周期)1回归=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速度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各地均为15°/h平均约1°/d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平均约30km/s联系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平面)和地球公转的平面(黄道平面)存在一个黄赤交角(目前为23°26′/23.5°)典型例题:1、定点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的对应点相比(A)A运动方向相同,角速度相同B运动方向相同,角速度不同C运动方向相同,线速度不同D运动方向相同,线速度相同2、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C)A.90°W,89°SB.80°E,40°NC.10°E,1°SD.180°,71°N3、下列地理现象,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B)①昼夜现象;②昼夜更替;③长江入海的河道逐渐向南迁移;④极昼和极夜;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ACB。知识点二: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昼夜弧:昼弧为昼半球里的纬线,夜弧为夜半球里的纬线;地方时: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h;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min;(P16最后一句)时区和区时: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一时区跨经度15°。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P17第一段最后一句)。(中时区的中央经线为0°,东西十二区各跨7.5°,中央经线都为180°,所以,东西十二区的时刻相同,日期不同)北京时间: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的地方时;(P18图1.22最后一句)人为日界线:国际上规定180°经线作为“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称国际日界线。(P18图1.20,注意其中有三处弯曲处)自然日界线:0时经线。两条日界线的区别:人为日界线,相对于地球而言是静止固定不变的,但时间不固定,可以是0时—24时的任何一个时间;0时经线是相对运动变化的,它会随着地球的自转而不断的向西移,所以0时经线可以是地球上任意一条经线,但其时间是固定的,为0时或24时。其次,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越过0时经线,日期加一天;同样地,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越过180°经线,日期却要减一天。见下图:9、地转偏向力:只改变方向,不改变大小,北右南左赤道无。地转偏向力大小与纬度有关,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掌握技巧:晨昏线的判读:自转法。在光照图上,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为晨线;反之,由昼进入夜的分界线为昏线;(依据自转法完成右图的晨昏线判断)晨昏线的特点在光照图上,我们可以根据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关系判断节气,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二分日;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为二至日;地转偏向力的判断技巧对于地转偏向力的判断,可以借助左右手定则来判断。判断的方法:将手伸开,掌心向上,四指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大拇指的方向即为物体运动的偏转方向。(右手代表北半球,左手代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一般来说,地转偏向力往哪边偏,则哪边受的力就大。在北半球,由于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因此,河流的右边受到的流水侵蚀力较强,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北半球的河流右岸的水较深,岸较陡;而相对于河流右岸的左岸则发生堆积作用,所以,我们会看到左岸往往堆积着较多的泥沙。时间的早晚:(可用数轴法加以理解记忆)同一时刻,两个地点的时间早晚:数值越大越早;(7点早于6点)可理解为时间走的比较快的意思。同一地点,两个时间的时间早晚:数值越小越早;(6点早于7点)时间计算(1)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min/1°或×h/15°±的选用:“东加西减”,既当所求地在已知地东侧用“+”;反之,当所求地在已知地西侧则用“-”;(所以第三步要谨记先判断两个地点的东西方向)经度差的计算:“同侧相减,异侧相加”,既当两地同为东经或同为西经时,两地经度差为大数减小数;当两地一个在东经,一个在西经,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例:我国领土最东端约在135°E,最西端约在73°E,当最东端的地方时为12时时,最西端的地方时为多少?步骤一:求两地经度差:135°E—73°E=62°步骤二:经度差的时间换算,即求出时间差:62°×h/15°=4h……2°2°×4min/1°=8min即时间差为:4h+8min=4h8min步骤三:判断两地东西方向:135°E较73°E东步骤四:代入公式:所求地地方时=12h-4h8min=7h52min,即当最东端的地方时为12时时,最西端的地方时为7时52分。(2)所求经度=已知经度±时间差×1°/4min或15°/h(注意这里和公式1的写法不同)(3)时区计算:某地所在时区数=某地经度÷15°说明:若所得数为整数,或有余数且余数<7.5°,则所得整数即为所在时区数;若所得余数>7.5°,则所得整数+1即为所在时区数。(4)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差±的选用:当所求地较已知地东侧则用“+”;反之,当所求地较已知地西侧则用“-”;时区差: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同为西时区,求时区差则用大数减小数;若两地分属异时区,则将两地时区数相加;判断两条日期分界线的技巧6月226月21如图所示,图上的日期有两个:6月21日和6月22日,则,NB和NA这两条线,哪一条是180°经线,哪一条是0时经线?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假设法。首先假设NA为0时经线,并在A处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可以看出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越过了NA之后,日期会从旧的一天来到新的一天,而0时经线的特点是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越过它日期加一天,故假设正确。同样地,也可以假设NA是180°经线,然后根据180°经线的特点作出判断。6月226月21计算新旧日期范围的技巧由于人为日界线180°的经度是固定的,所以,计算日期范围时,只需求出0时经线即可确定,具体步骤为:利用题目中已知条件求出0时经线,接着画出0时经线以及180°经线,算出这两条日界线的间隔经度是多少,结合0时经线和180°经线的特点,并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新旧日期占多少即可。a典型例题:a1、下图为北半球某纬线圈,a、b为该纬线上的两点,且经度差为180°.读图完成下题。1、当晨昏圈经过a、b两点时()A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B地球公转速度较快C该日为春分日或秋分日bD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b答案:C点拨:此题考查的是第二个掌握技巧,依据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关系来判断节气。当晨昏线经过a、b两点时,隐含之意即为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对应节气应是春秋分。2、下图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A北半球B南半球C赤道上D回归线点拨:此题考查的是第三个掌握技巧,地转偏向力对河流的影响。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该河流剖面图的右岸水较深,岸较陡,说明地转偏向力偏向右边而导致右岸冲刷较严重,因此,该河流很可能在北半球。答案:A。3、“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2010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国外留学的小王于当地时间201010月1日8时打开电视,看到正在直播“嫦娥二号”发射过程,此时,小王所在国家最可能是()A英国B巴西C德国D日本答案:B点拨:此题考查的是第五个掌握技巧,区时的计算,只要在理解和掌握区时计算步骤的基础上,找出题目里的已知条件便可解答。题目已知东八区的区时为18时59分57秒,和另一个时区的区时为8时,求8时所在的时区是多少。首先解题的第一步是先算出这两个时区相隔了多少个区,即用两地的时间相减可求得两地时间相差约11时,即11区,因此,小王大约在西三区,即巴西。提醒:平时应多多积累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所在时区,以便做题。相信自己积累的知识越多,能解决的问题就越多。4、中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北京时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北京的地方时B东八区的区时C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D120°E的地方时(2)北京(116°E)伦敦(0°)的地方时相比()A北京比伦敦早8小时B北京比伦敦早7小时44分钟C北京比伦敦晚8小时D北京比伦敦晚7小时44分钟点拨:此题考查了“北京时间”和北京的地方时的概念区别以及时间的计算。在这里,要理解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由于北京所在的经度为116°E,所以,北京的地方时应为116°E的地方时,因此,北京时间比北京的地方时早了16分钟。第(1)题的正确答案为A;第(2)题,北京位于伦敦以东,所以,北京的时间早于伦敦;由于两城市相差116°E,所以,地方时相差7小时44分钟,故选B。5、北京时间201411月14日15:00,地球上旧的一天所占的比例约为()A0B小于1/2C大于1/2D1点拨:此题考查的是计算新旧两天范围的技巧,首先,根据题目已知的北京时间求出0时经线为105°W,接着画出0时经线和180°经线,确定旧的一天的范围为180°-105°W,即75°,因此,旧的一天的范围小于1/2。答案:B。知识点三: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1、黄赤交角:二面角,即地球自转平面赤道面与地球公转平面黄道面之间的夹角,目前为23°26′。(也可以写作23.5°)2、黄赤交角的特点:(结合右图理解记忆)“一轴两面三角度;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一轴:指地轴(自转轴(假想),与赤道平面垂直;两面:指赤道面和黄道面。其中,赤道面是地球自转平面,与地轴垂直;黄道面是地球公转平面;三角度:一指黄赤交角,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23.5°;二指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为66.5°,与黄赤交角互余;三指地轴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为90°。三个基本不变:一指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二指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三指地球运动的方向,始终自西向东。两个变:一指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线;二指地轴与太阳光线的相对位置。黄赤交角的意义:是地球公转最突出的特点。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使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四季和五带。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往返运动,叫做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为一回归,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规律: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大约在每的春秋分直射赤道;夏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直射南回归线;春分到夏至到秋分之间,直射北半球;秋分到冬至到次春分,直射南半球;(结合下图理解记忆)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太4、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昼夜长短变化指地球各纬度带上昼夜长短的周变化。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除了赤道上和春秋分外,全球各地的昼弧和夜弧都不等长。但是,各地的昼夜长短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掌握规律来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a.夏至日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b.冬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由以上三幅图可以总结以下两个表格: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北半球):节气日期太阳直射纬度昼夜长短情况春分3.21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夏至6.22北回归线昼最长,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秋分9.23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冬至12.22南回归线昼最短,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北半球):节气时间段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昼夜长短即变化情况极昼极夜范围变化情况春分至夏至北半球夏半,昼长夜短。向北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昼渐长夜渐短北极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夏至至秋分向南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昼渐短夜渐长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缩小秋分至冬至北半球冬半,昼短夜长。向南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昼渐长夜渐短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冬至至春分向北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昼渐短夜渐长南极圈内极昼围逐渐缩小由以上两个表格又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技巧:太阳直射点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情况。即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该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当直射点向北移动,则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反之);当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则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反之);太阳直射的半球与出现极昼的半球呈正相关,极夜呈反相关。既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则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南半球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则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的纬度决定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若太阳直射纬度为∮,则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为90°-∮;日期和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幅。距二分日越近,昼夜变幅越小;纬度越低,昼夜变幅越小。5、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结合下图理解记忆)指的是太阳光线与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在昼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大于0°,即太阳在地平面之上;在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等于0°,即太阳光线正好位于地平面线上;在夜半球的各地,太阳高度小于0°,即太阳位于地平面之下。正午太阳高度则是某地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即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6、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1)如右图所示,在同一时间里,正午太阳高度自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如右图示,在同一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大小随季节而变化,总体来说,太阳直射点往哪个半球移动,则哪个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渐增,反之,远离直射点纬度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渐减。7、五带更替的根本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8、划分方案: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此处应明确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的区别)9、划分界限、范围、特点:划分界限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热带范围是南北回归线之间,即有阳光直射的区域;寒带范围是极圈到极点之间,即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区域;温带范围是回归线到极圈之间,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区域。掌握技巧二分二至日的判断:在地球公转轨道图上判断二分二至日,关键是从图的左右两侧入手判断出二至日,方法如下:方法一:画图法第一步:先确定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如右图箭头所示即为地球公转方向。(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及南北极的指向来确定地球公转方向)第二步:在图中过球心作地轴的垂线,即赤道。第三步:作直线,连接地球和太阳的球心,与地球相交的点即为太阳直射点。若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回归线),即为北半球的夏至(如右图中的③);若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回归线),即为北半球的冬至(如右图中的①);第四步:再根据地球的公转方向,判断出春分(上图中②)和秋分(上图中④)即可。方法二:距离法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迹叫做公转轨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如右图)。每的1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做近日点;每的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做远日点。因此,在地球公转轨道图上可以根据近远日点来判断,关键也是从图的左右两侧入手判断出二至日。靠近太阳的一侧为1月初近日点,即可判断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如右图中的③);远离太阳的一侧为7月初远日点,即可判断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如右图中的①;然后再根据地球的公转方向,判断出春分(右图中④)和秋分(右图中②)。典型例题请你判断出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公转运动状况的有哪几幅?并尝试改正及判断出四个节气的位置。点拨:判断依据:公转与自转的方向必须一致;地轴北端倾向太阳为夏至,反之为冬至;夏至日图必须位于远日点附近。2、黄赤交角变化与五带范围关系首先,要结合图理解: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23°26′,而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或南北回归线的度数)=66°34′。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的大小,目前,黄赤交角为23°26′,因此,太阳直射的范围(即热带范围)为23°26′N~23°26′S;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即寒带范围)为66°34′~90°;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的范围(即温带范围)为23°26′~66°34′。规律:结合以上两点理解可以得出,当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也变大,温带范围则减小;反之,若黄赤交角变小,热带寒带范围也变小,而温带范北寒带围变大。(如下三幅图所示)北寒带南寒带南寒带北寒带南寒带南寒带北寒带黄赤交角变大黄赤交角变大α黄赤交角为23°26′北寒带北寒带北寒带北寒带南寒带南寒带黄赤交角黄赤交角变小αα南寒带南寒带3、黄赤交角变化与昼夜长短变化关系由于极昼极夜现象发生在极圈之内,若黄赤交角变大,极圈度数变小,则发生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大于66°34′~90°之间范围);反之,若黄赤交角变小,极圈度数增大,则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小。若黄赤交角变大,北回归线北移,度数增大,晨昏线向左偏移,同一纬线上,昼增长夜减短。同理,若黄赤交角变小,北回归线南移,度数减小,晨昏线向右偏移,同一纬线上,昼减小,夜增长。(请你自己尝试着总结南半球黄赤交角变化与昼夜长短变化的关系)典型例题1、若黄赤交角增大,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北寒带范围增大,南寒带范围减小B热带范围减小C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D夏至日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减小答案:D点拨:若黄赤交角增大,则,回归线度数也增大,极圈度数却缩小,所以,热带寒带范围都增大,故A、B选项错误;北极的极昼天数的多少,受地球公转速度的影响,与黄赤交角的大小无关,故C错误;由于黄赤交角变大,则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增大,所以,在夏至日时,晨昏线向左偏移,在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的昼长比原来缩短了,而夜长比原来延长了,所以,夏至日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将会减小。昼夜长短的计算背景知识:①昼长:昼弧所跨度数,15°/h;夜长:夜弧所跨度数,15°/h;②在同一纬线圈上:昼弧+夜弧=24h;③昼弧=夜弧,昼夜等长;昼弧>夜弧,昼长夜短;昼弧<夜弧,昼短夜长;方法一:根据昼夜弧所跨度数计算昼夜长度昼长时数=昼弧度数÷15°/h夜长时数=夜弧度数÷15°/h方法二: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昼夜长度(可用数轴法加以理解记忆)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日落时间-日出时间夜长时数=24-昼长时数=(24-日落时间)×2=(日出时间-0)×2=日出时间×2技巧:(1)赤道上始终昼夜平分,昼长=夜长=12h;(2)二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昼长=夜长=12h;(3)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纬线上,昼夜长短情况相反。既北纬x度的昼长等于南纬X度的夜长;北纬X度的夜长等于南纬X度的昼长。典型例题读右图,若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且C点所在经度为0°,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A点该日昼长和日出时间分别为()A8小时8时B16小时4小时C10小时7时D12小时6小时(2)据图判断,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0°,0°)B(90°E,0°)C(90°E,23°26′N)D(90°W,23°26′N)答案:BC点拨:第(1)题,从图中可以观察出,A点所在纬线上黑夜所跨的经度为120°,即夜长为8个小时,则,该日A点的昼长为16小时,用公式: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就可求出日出的时间为4小时;第(2)题,首先,应明确太阳直射点所在地区对应的时间为当地地方时12时,然后,再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C点所在经线为6时,且C点经度为0°,最后应用公式所求经度=已知经度±时间差×1°/4min或15°/h便可求出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90°E。再仔细观察图,可以发现此时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了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C。温馨提示:以后,只要题目中要求求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即要你求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度和纬度,其中,经度可以根据题目中已知条件,应用公式可以求出;纬度可以观察图中晨昏线与纬线或经线的关系可以求出(如当晨昏线与某一经线重合即为二分日,即太阳直射赤道)。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规律的判断技巧对于昼夜长短的描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静态的描述,即昼夜长短的状况(昼长与夜长的对比):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或昼夜等长;一个是动态的描述,即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昼长和夜长正在怎么变化):是昼渐长夜渐短,还是昼渐短夜渐长。对于这两个方面有关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的规律,可以结合下图理解记忆:昼长夜短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昼短夜长从上图可以总结出:昼夜长短状况的规律: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的昼就大于夜;反之,白昼就小于夜;(如上图北半球的夏半,太阳直射北半球,所以昼长大于夜长)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则哪个半球的昼渐长夜渐短;反之,昼渐短夜渐长;(如上图当太阳直射点从冬至日向北移动时,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典型例题1、们欢度国庆时,我国这里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如何?点拨:对于这个问题,只要结合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图,思考“10月1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直射点正在向南移动还是向北移动,再结合前面所总结的规律,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昼夜长短变幅与纬度高低关系的判断技巧纬度越高,在一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就越大;反之,越接近赤道,即纬度越低,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就越小。其中,计算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小的方法:计算该地昼长或夜长与12的差值大小,若差值越大,变化幅度越大。典型例题:1、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昼时间5h30h9h09m11h25m13h56m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答案:DB点拨:(1)由于是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因此,在地球上越向南昼越长,且南半球的昼长大于夜长,故丁地位于南半球;(2)关键是比较出丙地和丁地谁距离赤道更近些,即两地昼长谁最接近12,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B。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直射点与所求地之间的纬度差说明:若直射点与所求地同在南半球或同在北半球,两地纬度差则用大数减小数;若直射点与所求地分属南北半球,两地纬度差则为两地纬度之和。例题:求冬至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点拨:找到题目已知条件:冬至日,即太阳直射纬线为23°26′S;接着再判断出所求地与直射地是分数南北半球的,所以两地纬度差为两地纬度之和,最后应用正午太阳高度公式求出该日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40°+23°26′)=26°34′。请用同样的解题步骤求出夏至日,春秋分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抓住数值关系,提高判断和计算能力在光照图上,有些知识在数据上存在一定的关系,如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等,若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和观察到了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将有利于简化计算过程,提高判断能力。右图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的光照图,下面以该图为例,找出一些数值之间的关系:夏至日,太阳直射23°26′N,此时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90°-(90°-23°26′)=23°26′;而此时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是90°N-66°34′N,纬度跨了23°26′;同时可以看出晨昏圈与经线圈的的夹角也等于23°26′,由此可以推出以下数据的等值关系:太阳直射的纬度数=相应半球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极昼或极夜所跨的纬度数=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此外,还可以分析出,某条纬线距离太阳直射点多少度,则这条纬线的正午太阳高度就等于90°-这两条纬线所相差的度数。典型例题:1、下图为“某时刻局部地区昼夜分布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后回答下面问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120°W,0)B(150°E,20°N)C(150°,23°26′N)D(120°E,20°S)(2)如图所示的日期,下列现象可能正确的是()A我国各地昼短夜长B地球公转速度较快C我国各地日出东北,日落西北D北极可见美丽的极光答案:BC点拨:(1)从图中可以看出,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是20°,所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应为20°,又由于北半球在同一纬线上昼长大于夜长,故太阳直射点应在20°N;图中晨线与赤道交点对应的地方时为6时,因此,可以求出地方时为12时的经度为150°E,故选项B正确。(2)由上题已经得知太阳直射北纬20°,故此时最接近的时间应是6月中旬或7月初,即北半球的夏半,我国各地昼长夜短;靠近远日点,所以地球公转速度较慢;此时,北极地区会出现极昼现象,不可能看到极光;在夏半,我国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故选项C正确。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日内最大值时,为当地地方时12时;(温馨提示:某地太阳高度达一日内最大值时可用其他的表达方式:如某地一日内日影最短;如某地一日内太阳辐射最强等描述,因此,平时应认真揣摩句子的意思,审清题意,以确保做练习的质量)。确定日影长短及方向:①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且日影方向始终与太阳方向相反。②某地一日内日影变化规律:日出最长,正午最短,日落最长。③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北极点除外),正午日影始终朝北。北半球夏至日日影最短,冬至日日影最长。④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南极点除外),正午日影始终朝南。南半球冬至日日影最短,夏至日日影最长。⑤南北回归线之间,影子可朝北也可朝南,直射时无影子。其中,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正午日影大部分时间朝南;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正午日影大部分时间朝北确定房屋朝向为了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由于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因此,房屋大多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由于正午太阳位于北方,因此,房屋大多朝北。计算楼高和楼距为了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条件,楼与楼之间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来说,纬度较低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日影较短,因此,楼间距较小;纬度较高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日影较长,因此,楼间距较大。关键是计算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对北半球来说)。以我国为例,见上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为L=h×cotH(其中cotH等于邻边比对边)。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应该合理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斜角度,使得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为α﹢h=90°(见右图)典型例题:1、读某城市二至日太阳照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城市可能是()A孟买B开普敦C北京D悉尼答案:A点拨: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在夏至日时太阳高度较大,冬至日时太阳高度较小,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且距离北回归线较近;另外,从图中还可以得知正午太阳高度既可以从南面照射过来也可以从北面照射过来,说明该地应该在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四个选项中只有孟买才符合以上条件。2、我国有一口井,一中只有一次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A赤道上B南回归线上C北极圈上D北回归线上答案:D点拨:一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的地区分别位于南北回归线上,而题目中已说是我国,所以选项D正确。温馨提示:此题的变式:一中太阳可直射两次的地区分别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3、北半球某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为保证建筑底层居室有较好的采光,南北两幢楼之间的距离和楼高的关系至少是()A楼高的两倍B楼高的3倍C与楼高相等D楼高的1.5倍答案:C点拨:根据题目所给的正午太阳高度可画图分析出楼高与楼间距是相等的,故选项C正确。4、读下图,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该图表示的是每()(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乙地日出时刻()。(3)此刻,北京时间是(),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夜长是()小时。(4)在图中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达一中最大值的是()(多选)A北京B广州C甲地D乙地(5)按图中所示,如果说晴天,经过40小时后能看到北极星的是()A北京B纽约C悉尼D莫斯科答案:(1)从图中可以看出,北极地区出现极昼,因此为夏至日;此刻,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图中180°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即地方时为12时,故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可求出。(2)根据晨昏线的判断技巧,可以得出甲和乙都在晨线上;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点,而甲正好位于该点上,所以此刻甲地的地方时为6点,由此可以推出乙地的日出时刻为6-2=4点。(3)由于180°经线为12点,所以北京时间为12-4=8点;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位于南极圈以内,而此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所以在南极圈以南的地区会出现极夜现象,即中山站的夜长为24时(温馨提示:平时要多积累些重要的地理地点名词)。(4)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中最大值,图中的乙地和北京符合题意(温馨提示:广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南)。(5)悉尼位于南半球,所以看不到北极星;其次,只有在晴天的夜晚才能看到北极星,根据地方时的公式分别算出其他三个地方过40小时的时间,可求出北京为0点,纽约为11点,莫斯科为19点,但由于北半球此时是夏至,因此,19点的时候莫斯科的太阳还没有日落,故选项A正确。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学习要点:1、了解地球具有圈层结构,认识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2、能够通过分析相关的地震波曲线图,尝试对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进行划分,并理解掌握各个圈层的划分界限、厚度和物质组成等;3、能够结合地球各圈层结构特点,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用具体实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征;4、认识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5、通过对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探讨,能够树立一种“本质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而现象总是表现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重点: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难点: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与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关系;2.地球的内部圈层。岩石圈知识结构:定义、范围和特点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划分依据、界限、物质组成和特点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岩石圈定义、范围和特点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划分依据、界限、物质组成和特点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做地震波。2、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通过固液气三态传播。(上下颠簸)3、横波:传播速度较慢,只可通过固态传播。(左右摇晃,破坏力最大)4、不连续面:地震波在通过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波速会发生明显变化,人们把这种分界面叫做不连续面。在地壳以下约33千米处有一不连续面叫做莫霍界面;在地壳以下约2900千米处有一不连续面叫做古登堡界面,这两个界面以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会发生明显改变。5、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厚薄不一(陆地厚海洋薄)6、地幔: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之间;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在上地幔中存在着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很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7、地核:古登堡界面到地心之间;分为外地核和内地核。温度高、压力、密度大。典型例题:1、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①只有A存在生命的条件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0米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点拨: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即生物圈不单独占有空间。从图中可知,A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