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第八单元 第38课时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含答案及解析_第1页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第八单元 第38课时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含答案及解析_第2页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第八单元 第38课时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含答案及解析_第3页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第八单元 第38课时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含答案及解析_第4页
2025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新人教版)-第八单元 第38课时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含答案及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8课时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标要求1.阐明神经细胞膜内外在静息状态具有电位差,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并沿神经纤维传导。2.阐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考情分析1.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2023·海南·T92023·江苏·T212023·广东·T192023·浙江6月选考·T202022·全国乙·T32022·北京·T82022·山东·T92022·海南·T172022·河北·T212022·广东·T152021·江苏·T62021·海南·T92021·湖北·T232021·辽宁·T162021·天津·T22021·全国乙·T42.膜电位变化2023·全国乙·T302023·北京·T172023·山东·T162023·湖北·T152021·河北·T112021·江苏·T212021·湖南·T112021·湖北·T17考点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提醒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在反射弧中的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因为反射弧中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结构基础——突触(2)兴奋传递的过程提醒突触小体≠突触①组成不同: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每个小枝末端的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②信号转变不同: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中完成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传递特点(4)神经递质与受体提醒同一种神经递质与不同的受体结合可能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比较传导类型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涉及细胞数单个神经元多个神经元结构基础神经纤维形式电信号→____________→电信号方向速度迅速较慢作用使未兴奋部位兴奋使下一个神经元____________3.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1)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2)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3)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4)兴奋传递的过程中,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5)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能量()癫痫是由大脑皮质神经元过度异常放电而导致的短暂性脑功能障碍。在原有癫痫患者中,神经系统炎症可以加剧癫痫性发作或增加他们的发病频率,与此同时,全身性炎症可以通过离子通道的失活或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等导致癫痫性放电。(1)给离体神经元的某处一个适宜的刺激,甲同学认为在神经元的特定位置才能测到电位变化,而乙同学认为在神经元的任何部位均可测到电位变化。试问:哪位同学的观点正确?判断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要测定神经元的正常电位,应该在何种溶液中测定?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研究表明,当改变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时,静息电位并不受影响,但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Na+浓度的降低而降低。请对上述实验现象作出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一个神经元的兴奋以电信号形式作用于突触小体,使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这时候兴奋如何传递?兴奋通过突触时信号发生了怎样的转换?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与哪些因素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癫痫病与神经递质关系极为密切,新研发的药物W可用于治疗癫痫。请推测药物W治疗癫痫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总结膜电位测量及曲线解读(1)膜电位的测量测量装置电位变化曲线两电极分别位于细胞膜两侧相同位置两电极分别位于细胞膜同侧不同位置两电极分别位于细胞膜两侧不同位置(2)膜电位变化曲线的解读和分析a.分析曲线变化时,应结合离子通道的开放形成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来分析。②过程受到刺激形成局部电位,只有达到阈值才能导致动作电位的产生。①~⑥过程,K+通道都打开,⑤过程更多的K+通道打开;②③过程Na+通道打开,③过程更多的Na+通道打开。b.在整个过程中,膜两侧离子的再平衡(胞外高Na+、胞内高K+的离子梯度状态)是依靠Na+-K+泵的主动运输实现的。事实上Na+-K+泵全过程都开放。c.静息电位绝对值随所处溶液中的K+浓度的升高而减小,与Na+浓度几乎无关。动作电位的峰值随所处溶液中的Na+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与K+浓度几乎无关。考向一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2023·浙江6月选考,20)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构成突触。通过微电极测定细胞的膜电位,PSP1和PSP2分别表示突触a和突触b的后膜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分别使突触a后膜通透性增大、突触b后膜通透性降低B.PSP1和PSP2由离子浓度改变形成,共同影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C.PSP1由K+外流或Cl-内流形成,PSP2由Na+或Ca2+内流形成D.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增多,分别使PSP1幅值增大、PSP2幅值减小2.(2021·江苏,6)在脊髓中央灰质区,神经元a、b、c通过两个突触传递信息,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兴奋则会引起c的兴奋B.b兴奋使c内Na+快速外流产生动作电位C.a和b释放的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D.失去脑的调控作用,脊髓反射活动无法完成考向二膜电位变化3.(2024·江苏常州前黄高级中学高三校考)海葵毒素(ATX)能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对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科学家利用枪乌贼神经元进行实验,探究海葵毒素对兴奋传递的影响。图1是用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并测得的动作电位峰值(mV),图2是0.5ms后测得的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峰值(mV)结果,曲线Ⅰ是未加海葵毒素(对照),曲线Ⅱ、Ⅲ、Ⅳ分别是枪乌贼神经元浸润在海葵毒素中5min、10min、15min后的测量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葵毒素处理15min后,刺激枪乌贼神经元后不会引起突触后膜Na+内流B.持续增大微电极刺激强度,则突触前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峰值也会一直变大C.根据实验可推断,海葵毒素可以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海葵毒素可用来开发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物4.为研究物质X对某种哺乳动物的突触传递的作用,科研人员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物质X分别处理离体培养的该动物神经元,再分别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并检测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甲所示。已知Ca2+内流可引起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研究者用X处理(图乙中2~4min)突触前神经元,检测其Ca2+通道电流相对值的变化,结果如图乙。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A.谷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Cl-通道开放B.由图甲结果可知,X可促进突触间信号的传递C.由图乙结果可知,X可抑制突触前神经元释放谷氨酸D.由实验结果可知,X和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对突触传递的抑制机理相同考点二兴奋传递中电表指针偏转次数的判断1.电表指针偏转的原理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该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c右侧”时电表的指针变化细化图如下(默认电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为电流方向)。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电表指针偏转问题(1)刺激a点,______点先兴奋,______点后兴奋,电表指针发生______________的偏转。(2)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表指针____________偏转。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电表指针偏转问题(1)刺激b点(ab=bd),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率____________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率,所以______点先兴奋,______点后兴奋,电表指针发生____________的偏转。(2)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表指针____________偏转。考向三兴奋传递中电表指针偏转次数的判断5.(2024·盐城高三校考)如图是用甲、乙两个电流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产生与传导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下,甲指针不偏转,乙指针不偏转B.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一次C.刺激b处时,甲指针维持原状,乙指针偏转两次D.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甲、乙指针各偏转一次6.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方式的不同,可将突触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化学突触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电突触以通道连接在细胞之间(突触两侧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可以发生电荷移动)传递信息。为了解兴奋传导或传递的情况,某小组用神经纤维、带化学突触(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的神经纤维、带电突触的神经纤维和电表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甲:神经纤维乙:带化学突触的神经纤维丙:带电突触的神经纤维注:各组电表两电极的距离相等。A.在最左端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三组电表均会发生两次反向偏转,且乙组两次偏转间的时间间隔最长B.在最右端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甲、丙两组电表均会发生两次反向偏转,乙组电表只发生一次偏转C.在甲组最左端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引起Na+内流产生兴奋,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D.若要证明化学突触上兴奋是单向传递的,只需要在乙组最左端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并观察电表是否会发生两次反向偏转即可考点三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实验探究1.电刺激法探究兴奋的传导和传递预实验:在E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观察效应器A的效应。实验结果:若效应器A产生效应,说明反射弧的结构是完整的。(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药物阻断实验探究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探究某药物(如麻醉药)是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还是阻断在突触处的传递,可分别将药物置于神经纤维上或置于突触处,依据其能否产生“阻断”效果作出合理推断。考向四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实验探究7.科学工作者为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及突触间传递的情况,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图中c点位于灵敏电流计①两条接线的中点,且X=Y。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为__________电位。若刺激b点,电流计①指针____________(填偏转方向和次数);若刺激c点,电流计①指针__________。(2)若利用电流计②验证兴奋在突触间只能单向传递。请设计实验进行证明(请注明刺激的位点、指针偏转的情况):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兴奋可以从A传到B;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兴奋不能从B传到A。(3)请利用电流计①②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快于其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选择性必修1P28)神经细胞膜内外Na+、K+分布特点:Na+浓度为____________,K+浓度为______________。2.(选择性必修1P28)静息状态时,膜内电位为____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形成动作电位时,膜内外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3.(选择性必修1P28)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__________形式传导;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________,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________。4.(选择性必修1P28)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突触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突触前膜上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选择性必修1P29)神经递质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__________________,使下一个神经元抑制。神经递质的作用: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神经递质的受体位于______________。神经递质的去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选择性必修1P29)神经元之间的兴奋的传递是单方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7.神经递质不是生物大分子却通过胞吐的方式进行运输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8.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______的,在突触上的传递是________的,在机体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_______的,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________的。

第38课时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标要求1.阐明神经细胞膜内外在静息状态具有电位差,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并沿神经纤维传导。2.阐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考情分析1.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2023·海南·T92023·江苏·T212023·广东·T192023·浙江6月选考·T202022·全国乙·T32022·北京·T82022·山东·T92022·海南·T172022·河北·T212022·广东·T152021·江苏·T62021·海南·T92021·湖北·T232021·辽宁·T162021·天津·T22021·全国乙·T42.膜电位变化2023·全国乙·T302023·北京·T172023·山东·T162023·湖北·T152021·河北·T112021·江苏·T212021·湖南·T112021·湖北·T17考点一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提醒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在反射弧中的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因为反射弧中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结构基础——突触(2)兴奋传递的过程提醒突触小体≠突触①组成不同: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每个小枝末端的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②信号转变不同: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中完成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传递特点(4)神经递质与受体提醒同一种神经递质与不同的受体结合可能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5)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比较传导类型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涉及细胞数单个神经元多个神经元结构基础神经纤维突触形式电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方向双向传导单向传递速度迅速较慢作用使未兴奋部位兴奋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3.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判断正误(1)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2)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提示神经纤维的兴奋以神经递质的形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3)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突触后膜内发挥作用,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提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相应离子通道开放,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不进入突触后膜内。(4)兴奋传递的过程中,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5)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能量(×)提示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在突触间隙中以扩散的方式移动到突触后膜上,不消耗能量。癫痫是由大脑皮质神经元过度异常放电而导致的短暂性脑功能障碍。在原有癫痫患者中,神经系统炎症可以加剧癫痫性发作或增加他们的发病频率,与此同时,全身性炎症可以通过离子通道的失活或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等导致癫痫性放电。(1)给离体神经元的某处一个适宜的刺激,甲同学认为在神经元的特定位置才能测到电位变化,而乙同学认为在神经元的任何部位均可测到电位变化。试问:哪位同学的观点正确?判断依据是什么?提示乙同学的观点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刺激神经元上的一处产生的兴奋将传至整个神经元,故在该神经元任何部位均可测到电位变化。(2)如果要测定神经元的正常电位,应该在何种溶液中测定?为什么?提示在钠钾离子浓度与内环境相同的环境中进行测定。因为体内的神经元处于内环境之中,其钠钾离子具有一定的浓度,要使测定的电位与体内一致,也就必须将神经元放在钠钾离子浓度与体内相同的环境中。(3)研究表明,当改变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时,静息电位并不受影响,但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Na+浓度的降低而降低。请对上述实验现象作出解释。提示静息电位与神经元内的K+外流有关,而与Na+无关,所以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的改变并不影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与神经元外的Na+内流有关,细胞外Na+浓度降低,细胞内外Na+浓度差变小,Na+内流减少,动作电位峰值下降。(4)上一个神经元的兴奋以电信号形式作用于突触小体,使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这时候兴奋如何传递?兴奋通过突触时信号发生了怎样的转换?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有什么不同?提示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兴奋通过突触时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传导速度快,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处的兴奋传递需要经过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传递速度慢。(5)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与哪些因素有关?提示与神经递质的种类和受体的类型有关。(6)癫痫病与神经递质关系极为密切,新研发的药物W可用于治疗癫痫。请推测药物W治疗癫痫的原理。提示药物W可激活脑内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受体,增强该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归纳总结膜电位测量及曲线解读(1)膜电位的测量测量装置电位变化曲线两电极分别位于细胞膜两侧相同位置两电极分别位于细胞膜同侧不同位置两电极分别位于细胞膜两侧不同位置(2)膜电位变化曲线的解读和分析a.分析曲线变化时,应结合离子通道的开放形成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来分析。②过程受到刺激形成局部电位,只有达到阈值才能导致动作电位的产生。①~⑥过程,K+通道都打开,⑤过程更多的K+通道打开;②③过程Na+通道打开,③过程更多的Na+通道打开。b.在整个过程中,膜两侧离子的再平衡(胞外高Na+、胞内高K+的离子梯度状态)是依靠Na+-K+泵的主动运输实现的。事实上Na+-K+泵全过程都开放。c.静息电位绝对值随所处溶液中的K+浓度的升高而减小,与Na+浓度几乎无关。动作电位的峰值随所处溶液中的Na+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与K+浓度几乎无关。考向一兴奋在神经纤维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2023·浙江6月选考,20)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构成突触。通过微电极测定细胞的膜电位,PSP1和PSP2分别表示突触a和突触b的后膜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分别使突触a后膜通透性增大、突触b后膜通透性降低B.PSP1和PSP2由离子浓度改变形成,共同影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C.PSP1由K+外流或Cl-内流形成,PSP2由Na+或Ca2+内流形成D.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增多,分别使PSP1幅值增大、PSP2幅值减小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突触a释放的递质使突触后膜上膜电位增大,推测可能是递质导致突触后膜的通透性增大,突触后膜上Na+通道开放,Na+大量内流;突触b释放的递质使突触后膜上膜电位减小,推测可能是递质导致突触后膜的通透性增大,突触后膜上Cl-通道开放,Cl-大量内流,A错误;图中PSP1中膜电位增大,可能是Na+或Ca2+内流形成的,PSP2中膜电位减小,可能是K+外流或Cl-内流形成的,共同影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B正确,C错误;细胞接受有效刺激后,一旦产生动作电位,其幅值就达最大,增加刺激强度,动作电位的幅值不再增大,推测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增多,PSP1、PSP2幅值可能不变,D错误。2.(2021·江苏,6)在脊髓中央灰质区,神经元a、b、c通过两个突触传递信息,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兴奋则会引起c的兴奋B.b兴奋使c内Na+快速外流产生动作电位C.a和b释放的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D.失去脑的调控作用,脊髓反射活动无法完成答案C解析a兴奋可能会使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或者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则会引起c的兴奋或者抑制,A错误;产生动作电位的原因是Na+内流,而且b兴奋可能会使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阴离子内流,进而使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B错误;神经元b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c,神经元a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b,a和b释放的神经递质均可改变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C正确;一些简单的脊髓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所以失去脑的调控作用,一些脊髓反射活动依然能完成,D错误。考向二膜电位变化3.(2024·江苏常州前黄高级中学高三校考)海葵毒素(ATX)能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对突触后膜识别信息分子的敏感性无影响)。科学家利用枪乌贼神经元进行实验,探究海葵毒素对兴奋传递的影响。图1是用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并测得的动作电位峰值(mV),图2是0.5ms后测得的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峰值(mV)结果,曲线Ⅰ是未加海葵毒素(对照),曲线Ⅱ、Ⅲ、Ⅳ分别是枪乌贼神经元浸润在海葵毒素中5min、10min、15min后的测量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葵毒素处理15min后,刺激枪乌贼神经元后不会引起突触后膜Na+内流B.持续增大微电极刺激强度,则突触前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峰值也会一直变大C.根据实验可推断,海葵毒素可以抑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海葵毒素可用来开发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药物答案C解析海葵毒素处理15min后,突触后膜还能产生动作电位,只是动作电位峰值小(曲线Ⅳ),即刺激枪乌贼神经元后会引起突触后膜Na+内流,A错误;动作电位的峰值取决于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持续增大微电极刺激强度,不会一直增大动作电位的峰值,B错误;结合题图可知,海葵毒素处理后,枪乌贼突触前膜的动作电位峰值变小,是因为Na+内流到神经元内的过程被抑制,进而推断其使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减少,C正确;重症肌无力的原因是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受到抗体的攻击而丧失功能,海葵毒素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而抑制兴奋的产生,不能用来治疗重症肌无力及开发相应药物,D错误。4.为研究物质X对某种哺乳动物的突触传递的作用,科研人员用谷氨酸受体抑制剂、物质X分别处理离体培养的该动物神经元,再分别电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并检测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甲所示。已知Ca2+内流可引起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研究者用X处理(图乙中2~4min)突触前神经元,检测其Ca2+通道电流相对值的变化,结果如图乙。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A.谷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Cl-通道开放B.由图甲结果可知,X可促进突触间信号的传递C.由图乙结果可知,X可抑制突触前神经元释放谷氨酸D.由实验结果可知,X和谷氨酸受体抑制剂对突触传递的抑制机理相同答案C解析由图甲对照组可知,刺激突触前神经元,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引发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可推测谷氨酸使突触后神经元的Na+通道开放,A错误;由图甲中Ⅱ组结果可知,X可抑制突触间信号的传递,B错误;由图乙结果可知,X处理突触前神经元后,其Ca2+通道电流相对值降低,推测X可抑制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谷氨酸,C正确;由实验结果可知,X可通过抑制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来抑制突触间信号的传递,但谷氨酸受体抑制剂是通过抑制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二者的作用机理不同,D错误。考点二兴奋传递中电表指针偏转次数的判断1.电表指针偏转的原理图中a点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该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依次通过“a→b→c→c右侧”时电表的指针变化细化图如下(默认电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为电流方向)。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电表指针偏转问题(1)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表指针不发生偏转。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电表指针偏转问题(1)刺激b点(ab=bd),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率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率,所以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2)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表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考向三兴奋传递中电表指针偏转次数的判断5.(2024·盐城高三校考)如图是用甲、乙两个电流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产生与传导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下,甲指针不偏转,乙指针不偏转B.刺激a处时,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一次C.刺激b处时,甲指针维持原状,乙指针偏转两次D.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甲、乙指针各偏转一次答案D解析甲电流表的两极分别位于膜外和膜内,乙电流表的两极均置于膜外。静息状态下,甲电流表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甲指针偏转,而乙电流表两极均为正电位,不发生偏转,A错误。刺激a处时,对于甲电流表,兴奋传到电极处,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甲指针偏转一次。对于乙电流表,兴奋先传到乙电流表的左边电极,然后传到右边电极,乙指针偏转两次,B错误。刺激b处时,兴奋无法传到左边神经元,因此甲指针维持原状,对于乙电流表,兴奋无法传到电流表左边电极,乙指针偏转一次,C错误。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兴奋无法传到右边神经元,甲指针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一次,D正确。6.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方式的不同,可将突触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化学突触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电突触以通道连接在细胞之间(突触两侧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可以发生电荷移动)传递信息。为了解兴奋传导或传递的情况,某小组用神经纤维、带化学突触(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的神经纤维、带电突触的神经纤维和电表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甲:神经纤维乙:带化学突触的神经纤维丙:带电突触的神经纤维注:各组电表两电极的距离相等。A.在最左端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三组电表均会发生两次反向偏转,且乙组两次偏转间的时间间隔最长B.在最右端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甲、丙两组电表均会发生两次反向偏转,乙组电表只发生一次偏转C.在甲组最左端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引起Na+内流产生兴奋,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D.若要证明化学突触上兴奋是单向传递的,只需要在乙组最左端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并观察电表是否会发生两次反向偏转即可答案D解析在最左端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三组兴奋均能先后传递到电表的两极,发生两次反向偏转,因为乙组是带有化学突触的神经纤维,传递速度更慢,所以乙组两次偏转间的时间间隔最长,A正确;在最右端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甲、丙两组电表均会发生两次反向偏转,乙组产生的兴奋只能传递到电表的右侧一极,只发生一次偏转,B正确;给予适宜强度刺激后,引起Na+内流产生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而相邻部位是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C正确;若要证明化学突触上兴奋是单向传递的,除了在乙组最左端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观察电表偏转情况,还需在最右端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并观察电表是否只发生一次偏转,D错误。考点三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实验探究1.电刺激法探究兴奋的传导和传递预实验:在E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观察效应器A的效应。实验结果:若效应器A产生效应,说明反射弧的结构是完整的。(1)探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2)探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2.药物阻断实验探究兴奋的传导和传递探究某药物(如麻醉药)是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还是阻断在突触处的传递,可分别将药物置于神经纤维上或置于突触处,依据其能否产生“阻断”效果作出合理推断。考向四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实验探究7.科学工作者为研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及突触间传递的情况,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图中c点位于灵敏电流计①两条接线的中点,且X=Y。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为________电位。若刺激b点,电流计①指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转方向和次数);若刺激c点,电流计①指针________。(2)若利用电流计②验证兴奋在突触间只能单向传递。请设计实验进行证明(请注明刺激的位点、指针偏转的情况):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兴奋可以从A传到B;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兴奋不能从B传到A。(3)请利用电流计①②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快于其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负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不偏转(2)刺激d(或a或b或c)点,电流计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e点,电流计②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3)刺激d点,观察电流计①②指针发生第二次偏转的先后顺序电流计①指针发生第二次偏转的时间早于电流计②解析(1)若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因此导致电流计的两极不同时兴奋,电流计①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若刺激c点,电流计①的两个电极将同时发生兴奋,电流计①指针不会发生偏转。(2)刺激d(或a或b或c)点,电流计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说明兴奋可以由A传到B;刺激e点,电流计②指针只发生一次偏转,说明兴奋不能由B传到A。(3)根据已知条件,利用电流计①②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大于其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实验思路为刺激d点,观察电流计①②指针发生第二次偏转的先后顺序。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速度快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速度,故电流计①指针发生第二次偏转的时间早于电流计②。1.(选择性必修1P28)神经细胞膜内外Na+、K+分布特点:Na+浓度为膜外>膜内,K+浓度为膜外<膜内。2.(选择性必修1P28)静息状态时,膜内电位为负电位,形成的原因是K+外流;形成动作电位时,膜内外电位变化为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形成的原因是Na+内流。3.(选择性必修1P28)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或神经冲动)形式传导;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同。4.(选择性必修1P28)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突触,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在突触前膜上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5.(选择性必修1P29)神经递质的类型:兴奋性神经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抑制性神经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抑制。神经递质的作用: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的受体位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的去向: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6.(选择性必修1P29)神经元之间的兴奋的传递是单方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7.神经递质不是生物大分子却通过胞吐的方式进行运输的意义:胞吐可以短时间大量集中释放神经递质,从而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8.兴奋在离体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在突触上的传递是单向的,在机体的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课时精练一、选择题1.(2024·南通高三统考)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e两点电位形成的原因主要是K+外流B.b、d两点膜内Na+浓度相等C.bc段Na+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D.刺激强度越大,c点的电位越大答案A解析a点为维持静息电位,e点为恢复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是由于K+通道开放,K+外流,A正确;bc段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的Na+通道开放,Na+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cd段是动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的过程,该过程中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开放,K+外流,因此b、d两点膜内Na+浓度不相等,B、C错误;动作电位大小与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有关,而与刺激的强度无关,D错误。2.任氏液是一种比较接近两栖动物内环境的液体,其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另外还含钾离子、钙离子等其他离子。在任氏液中培养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微电极插入神经细胞,可记录该细胞的动作电位,如图所示,a、b、c、d为曲线上的点。研究小组进行下列两个实验,实验一:在任氏液中加入四乙胺(一种阻遏钾离子通道的麻醉药物);实验二:降低任氏液中钠离子浓度,其他条件不变。两实验均测定动作电位的发生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一从c到d速度减慢B.实验一中,内外两侧均不会产生局部电流C.实验二获得的动作电位,c点膜电位会降低D.实验二中,有可能检测不到动作电位产生答案B解析实验一从c到d恢复静息电位过程中,钾离子外流,由于加入了阻遏钾离子通道的麻醉药物,因此从c到d速度减慢,A正确;实验一加入四乙胺阻遏钾离子通道,钠离子通道不受影响,当神经细胞受到适宜刺激时,钠离子大量内流,会产生局部电流,B错误;实验二适当降低任氏液中钠离子浓度,钠离子内流减少,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峰值(c点电位)降低,C正确;实验二中,若任氏液中钠离子浓度过低,则有可能检测不到动作电位产生,D正确。3.(2024·重庆八中高三月考)甲、乙、丙三个神经细胞位置关系如图(图Ⅱ为图Ⅰ局部放大)所示。为探究它们之间的功能联系,科学家先刺激A点,发现细胞丙产生兴奋。若先刺激B点,紧接着再刺激A点,细胞丙不产生兴奋。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兴奋只能从甲传到乙,从乙传递到丙B.神经信号可以从轴突直接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C.使用药物阻止①处神经递质的回收,乙更容易兴奋D.若①处的神经递质直接弥散到②处,不会引起丙的电位变化答案C解析由图Ⅱ可知,只有突触前膜有神经递质,兴奋只能从甲传到乙,从乙传递到丙,A不符合题意;由图Ⅰ可知细胞甲、乙之间,神经信号由轴突传递给轴突,B不符合题意;由题干描述可知,乙向丙传递兴奋信号,甲向乙传递抑制信号,故阻止回收①处神经递质,乙不容易兴奋,C符合题意;①处的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乙神经元突触后膜的受体,不能作用于丙处的受体,具有专一性,若①处的神经递质直接弥散到②处,不会引起丙的电位变化,D不符合题意。4.(2024·厦门高三二模)如图是某反射弧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膜外的电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电极a刺激神经,则电信号在反射弧中进行双向传导B.用电极a刺激神经,若骨骼肌不收缩,则说明传出神经受损C.用电极b刺激骨骼肌,若c部位电表不偏转,说明d部位受损D.不论神经中枢是否受损,刺激a处还是b处都不能完成反射答案D解析用电极a刺激神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但由于反射弧中存在突触结构,导致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A错误;a位于传出神经,用电极a刺激神经,正常情况下,能引起骨骼肌收缩,若骨骼肌不收缩,则说明传出神经或效应器(骨骼肌)受损,B错误;用电极b刺激骨骼肌,由于神经与骨骼肌结合的部位为神经肌肉接点或突触,信号不能传递到c所在神经元上,所以c处不能记录到电位变化,不能说明d部位受损,C错误;不论神经中枢是否受损,刺激a处或b处都不能完成反射,因为兴奋都不能传到神经中枢,即不能经过完整的反射弧,D正确。5.(2024·武汉华中师大附中高三模拟)利用药物打开神经细胞细胞膜上Cl-通道,导致Cl-内流。与正常兴奋时相比,神经细胞膜电位可能出现的变化是()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利用药物打开神经细胞细胞膜上的Cl-通道,导致Cl-内流,则静息电位加强,与A图对应。6.(2024·海安高级中学高三模拟)可卡因能通过延长神经递质在突触中的停留时间等增加愉悦感,但长期使用可卡因会引起神经系统发生变化,最终使人上瘾。毒品上瘾的机制如图“甲→丁”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初吸食毒品者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易与神经递质结合B.正常人体内,有的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常被突触前膜重新回收C.长期吸食毒品者萎靡的原因可能是突触后膜受体数量减少而不易与神经递质结合D.吸毒后易兴奋的原因可能是毒品增加了突触前膜对神经递质的重新回收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长期使用可卡因可使中枢神经系统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多巴胺环境下,突触后膜受体会减少而不易与神经递质结合,故初吸食毒品者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更易与神经递质结合,A正确;分析图甲可知,正常人体内,有的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会被突触前膜重新回收,B正确;图丙中,中枢神经系统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多巴胺环境下,会通过减少突触后膜受体数量来适应这种变化,导致突触后膜受体不易与神经递质结合,此时会表现为精神萎靡,C正确;由图乙可知,当突触间隙存在可卡因后,其与多巴胺的转运蛋白紧密结合,使得多巴胺在突触中停留的时间延长,不断刺激突触后膜而增加愉悦感,故吸毒后易兴奋,D错误。7.(2024·天津重点高校高三联考)用离体枪乌贼巨大神经为材料进行实验,得到如下曲线图,图1表示神经元的某一位点在不同时刻的电位变化,图2表示不同位点同一时刻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图3表示离子进出细胞引发的膜电流变化,内向电流是指阳离子流入细胞引起膜内电位升高的离子电流;外向电流指阳离子流出或阴离子流入引起膜内电位降低的离子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2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从右到左B.图3中的外向电流是由Na+外流引起的C.Na+通道将关闭的点是图1的c、图2的③,图3的BD.动作电位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是图1的ce、图2的③①、图3的DE答案D解析图2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从左到右,A错误;由题干信息“外向电流指阳离子流出或阴离子流入引起膜内电位降低的离子电流”可知,外向电流是由K+外流或Cl-内流引起的,B错误;产生静息电位即K+外流时,Na+通道将关闭,对应图1的c、图2的③、图3的D,C错误;动作电位恢复静息电位即K+外流的过程,包括图1的ce、图2的③①(兴奋的传导途径依次是⑤→④→③→②→①)、图3的DE,D正确。8.人或动物受到惊吓刺激时,突触处发生复杂变化,产生持续增强的效应,导致紧张的情绪久久不能平复,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N受体与A受体均可与谷氨酸结合,表明受体无特异性B.Ca2+与Na+内流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的过程不消耗能量C.NO作为信号分子,参与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的正反馈调节D.紧张情绪最终会慢慢消散,可能与膜内外Ca2+浓度差降低有关答案A解析N受体与A受体均可与谷氨酸结合,不能表明受体无特异性,在不同的位点结合,还是具有特异性的,A错误;Ca2+与Na+以协助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内流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的过程不消耗能量,B正确。9.(2024·江苏盐城中学高三三模)如图甲所示,在神经纤维上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灵敏电表,表1两电极分别在a、b处膜外,表2两电极分别在d处膜的内外侧。在b、d中点c处给予适宜刺激,相关的电位变化曲线如图乙、图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表1记录得到图乙所示的电位变化曲线B.图乙①点时Na+的内流速率比②点时更大C.图乙曲线处于③点时,图丙曲线正处于④点D.图丙曲线处于⑤点时,图甲a处正进行Na+的内流答案C解析表1记录得到图丙所示的曲线图,b、a两点会先后发生兴奋,A错误;由图乙可知,①点Na+的内流速率比②点时小,B错误;图乙曲线处于③点时,说明d点处于兴奋状态,图丙曲线正处于④点,即b点兴奋时,C正确;图丙曲线处于⑤点时,兴奋传至a、b之间,图甲a处于静息电位,正进行K+的外流,D错误。二、非选择题10.(2024·重庆高三二模)河豚是一种美味的食材,但其体内含有的河鲀毒素是一种剧毒的神经毒素,烹饪不当会引发中毒。河鲀毒素能特异性地抑制Na+通道,且作用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但河鲀毒素对K+通道无直接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维持血浆渗透压的无机盐离子主要是____________。图中表示兴奋的部位是________(填“a”“b”或“c”)。(2)兴奋在传递过程中,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以__________方式通过突触间隙,与肌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结合,引发Na+通道开放,使肌细胞收缩。(3)研究发现,肌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即Ca2+在膜上形成屏障,使Na+内流减少),因此Ca2+浓度会影响肌细胞的兴奋性。临床上血钙含量偏高,会引起肌无力,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临床上根据河鲀毒素的作用机理,在经过提纯、减毒处理之后,可以用作麻醉药、镇痛药物,请分析河鲀毒素能起镇痛作用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流的竞争性抑制增强,Na+内流减少,导致突触后膜不能产生动作电位,出现肌无力(4)河鲀毒素能特异性抑制Na+内流,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使兴奋无法传入大脑皮层产生痛觉,从而实现镇痛效果解析(1)钠离子和氯离子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中,维持血浆渗透压的无机盐离子主要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Na+的通透性增大,Na+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产生兴奋。故图中表示兴奋的部位是b。(2)兴奋在传递过程中,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后,神经递质以扩散的方式通过突触间隙,与肌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发生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离子通透性发生改变,使得Na+内流,进而产生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即肌细胞兴奋产生收缩效应。11.(2023·福建,11)下丘脑通过整合来自循环系统的激素和消化系统的信号调节食欲,是食欲调节控制中心。下丘脑的食欲调节中枢能调节A神经元直接促进食欲。A神经元还能分泌神经递质GABA,调节B神经元。GABA的作用机制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丘脑既是食欲调节中枢,也是__________调节中枢(答出1点即可)。(2)据图分析,GAB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将引发突触后膜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研人员把小鼠的A神经元剔除,将GABA受体激动剂(可代替GABA直接激活相应受体)注射至小鼠的B神经元区域,能促进摄食。据此可判断B神经元在食欲调节中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4)科研人员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