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及教案
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这一主
题来编排。主要由《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这三篇文章组成。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爱的不同表达
方式,来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慈母情深》记叙了家境贫困的“我”喜爱读书,为一本《青年近卫军》
失魂落魄。当“我”下定决心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要买书的钱时,才发现母
亲是在一种极其艰苦的环境中辛苦劳作。在我震惊、痛苦和懊悔之际,母亲
却慷慨地把买书的一元五毛钱给了“我”,“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用
一元五毛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没想到母亲却数落“我”一顿,又给
我凑够了买书的钱。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课文着力要表现的
是母亲工作的辛苦,赚钱的艰难和为子女、为家庭毫无怨言地付出全部。表
现了慈母对孩子的深情,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父爱之舟》是作者——吴冠中所写的散文体裁的文学作品。在一般人
的笔下,母爱如水般温柔,父爱如山般厚重,而著名画家吴冠中记忆中的父
爱,却能载于小舟之中,飘入他的梦境。在为数不多的以父爱为题材的文章
中,《父爱之舟》这篇回忆性散文可算是精品之一。它不是以斐然的文采见长,
而是以情取胜,平白如话的语言里,蕴含着深厚的父子之情,细细咀嚼,别
有一番滋味,令人感动不已。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叙述了作者在七八岁时,写了人生中的
第一首诗,母亲和父亲对此的评价分别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
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在“精彩极了”的鼓励
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长为一位著名作家。同
时作者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
方式。
这次“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学生就课本中的三个小故事发表对“父母的
爱”的看法,同时还要求学生联系生活,讲述生活中与文中三个小故事类似
的事,再谈谈自己的想法。文本中的三个小故事简单明了,在生活中容易找
到类似情形,不但为学生“口语交际”有感而发提供了情感的感触点,而且
为学生联系生活讲故事开拓了思路。本次“口语交际”内容“父母的爱”与
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且仍然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具有很强
的现实性和教育意义。
“我想对您说”是部编版第九册第五组教材的作文题。本组教材选编了
三篇父母之爱的课文。通过学习这几篇课文,学生对父母之爱了解得更加深
入了一层,为了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小事入手再一次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安排了本次习作。
《语文园地》共设了三个板块。“交流平台”以本组课文为例告诉学生在
阅读的时候要关注课文中抒情的语句,品味令你印象深刻的场景描写和细节
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词句段运用”①引导学生
在练习课文内容的情况下体会结尾点题的结尾的特点。②通过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两个片段并练习课文内容体会在课文中的作用。③通过品读题目
中的两个片段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来说一说自己的第一次。“日积月累”
安排了四句关于节俭的名言警句。
教学目标
1、会认32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龟、挣”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日积月累。
3、本单元的3篇文章都运用了具体的事件来表达父母对孩子的爱。学生
要学会通过具体事件表达情感。
4、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情感。
5、引导学生抓住细节体会情感,抓住细节抒发情感,勇敢地表达。
教学重点
1、会认32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龟、挣”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教学难点
1、本单元的3篇文章都运用了具体的事件来表达父母对孩子的爱。学生
要学会通过具体事件表达情感。
2、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情感。
3、引导学生抓住细节体会情感,抓住细节抒发情感,勇敢地表达。
教学措施
1、注重把握细节,通过细节品读来体会人物品质以及其中蕴含的深沉的
母爱。
2、用简洁的话概括事件内容,从小事中领悟人物的情感。
3、在朗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把握人物语言描写,体会爱的不同
表达方式。
每节语文课进行安全教育。
课时安排
《慈母情深》.......................................2课时
《父爱之舟》.......................................2课时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1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习作:我想对您说..................................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18.慈母情深
【教材分析】
《慈母情深》,节选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母亲》。课文记叙了母亲
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省吃俭用,不顾同事的劝说,毫不犹豫地拿钱给
“我”买课外书的故事,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环境描写、
以及反复的写法,勾勒出一位瘦弱、辛劳、贫穷、慷慨的母亲形象,字里行
间吐露着一份深厚的慈母情,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敬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魄、抑”等11个生字,会写“辞、抑”等12个生字。理解由
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理清课文的文脉,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重点句、段的理解感悟,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和作者对母亲
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唤起学生敬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会认“魄、抑”等11个生字,会写“辞、抑”等12个生字,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
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的慈祥、善良和作者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唤起学
生敬爱母亲的情感。领悟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写法。
【教学准备】
搜集作者资料,搜集梁晓声的小说——《母亲》来读读。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考点】
1.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月日
【教学目标】
1.会认“魄、抑”等11个生字,会写“辞、抑”等12个生字。理解由
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的文脉,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
内容。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的文脉,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
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播放歌曲《游子吟》,师生齐唱。
同学们唱得太投入、太有感情了,从这首歌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2.感受到了母爱的深沉和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3.很好。今天,我们来学习梁晓声写的一篇表现母子情深的文章——《慈
母情深》,听听他买第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背后的故事。
板书:慈母情深
二、初读课文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篇课文。
要求:(1)自学生字词,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
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读懂大意。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连续广播铁路辞退挣钱压抑
潮湿忙碌阴暗炎夏噪声瘦弱
脊背口罩龟裂忍心数落权利
先指名朗读,正音,再集体朗读。
(2)交流词语的意思。
(3)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价。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再读读这篇课文,你能给课文分分段吗?给课文分段,概括出段意。
2.先小组内讨论,再集体交流。
第一段(第1-5自然段):交代了事情发生的缘由。
第二段(第6-34自然段):写出了向母亲要钱的经过。
第三段(第35-38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3.再读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
4.今天我们通过朗读,学习,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课文条理,
那课文具体是怎样写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作业
1.课后生字描红,完成《习字册》。
2.读一读,抄写本课的词语(两遍)。
3.推荐阅读梁晓声《母亲》。
附板书
缘由
18.慈母情深经过
结果
第二课时月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2.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
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母亲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句、段的品析,体会母亲的慈
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失魂落魄)。于是,我来到母亲工
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是来要
钱买书,母亲用(龟裂)的手将钱塞在我手里,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鼻
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括号内为学生要写的词)
学生自主完成填空,全班齐读。
(1)震耳欲聋的“欲”是什么意思
(2)什么是“龟裂”?龟裂的手看见过吗?强调“龟”是多音字。
(3)知道“攥”的意思吗?能做个动作吗?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过渡语:孩子要买书,本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可工友为什么要反对呢?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梁晓声的家庭和年代——出示链接)
3.总结语:就是在这样贫困的情况下,母亲却拿出一元五角让我去买书,
这真的是——慈母情深。(指读课题)
4.过渡语: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看一看慈母情深到底深在哪
呢?
二、精读课文
(一)了解母亲的工作环境
1.“我”为什么会去母亲工作的地方?母亲的工作环境怎么样?(请你
用手中的笔画出相关的句子)
2.自己读,圈划字词,写好批注。
(1)小组之间先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a.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从“震耳欲聋”体会声音的吵,环境的恶劣。
b.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
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从“挨得很近、烤着”体会环境的恶劣。
(二)感悟母亲形象
再读读课文的5-34自然段,画出描写母亲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在
自己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作简单的批注。
(1)先自学,写批注,再小组交流。
(2)全班讨论交流。
预设:
a.从“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可以体会出这是一位
瘦弱的母亲。
b.从“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可
以看出这是一位贫苦的母亲。“揉得皱皱的”说明母亲把钱带在身上很长时间
了,这些钱来之不易,是一点一点靠劳动得来的。通过“龟裂”一词可以看
出母亲的艰辛。
c.从''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
又弯曲了背……”可以看出这是一位辛劳的母亲。从四个“立刻”感受到母
亲的辛劳,为了生计而争分夺秒地工作。
d.从母亲的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
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不是你说买书,妈才舍不得给你这么多钱
呢!”可以体会到这位母亲虽然家境这么贫寒,挣钱又这么艰辛,却慷慨地
给“我”钱买书,这鲜明的对比中饱含着深沉的母爱。
补充课外资料,拓展阅读,深入体会母亲的贫苦。
④小结:通过对文中描写母亲的母亲神态、动作和语言等句段的读悟,
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一位辛劳的母亲,她每天工作在噪声震耳欲聋的角落,
争分夺秒。这是一位善良、关爱孩子的母亲。
⑤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读出标点符号所表达的意思。
(三)体会“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①总结阅读方法: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朗读,边读边想。
②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③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进行体会。
a.多媒体课件出示三个句子: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预设:
说一说,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句子时有什么发现?
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到作者这样写的目的:突出母亲的疲惫,还有“我”
的震惊。
通过省略号可以体会到“我”为母亲这样的劳动而感动,为自己贸然要
钱而内疚。
b.多媒体课件出示对“我”的行动和心理描写的句子。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我想我没有权利用那钱再买任何别的东西,无论为我自己还是为母亲。
预设:
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总结
课文通过描写我想母亲要钱买书的经过,表现了一位贫寒母亲伟大的爱,
也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无比的热爱。同学们,此时此刻,你们心
里一定涌动着爱暖流,请你把它说出来,把你心中的感动、感激、崇敬写出
来!
(1)学生自主书写。
(2)指名交流。
四、作业
1.课外积累有关赞颂父爱母爱的名言警句。
2.自己也写一首赞美母亲的小诗并读给母亲听。。
3.阅读《纸船——寄母亲》谈谈读后感受。【板书设计】
买书--贵
’穷两个“从来没有”衬托铺垫
慈母情深录音机进肚子母爱伟大
<工作环境
母亲”动作、神态、语言善良勤劳辛苦
、I“我”的心理
【教后反思】
利用以读促悟的方法,让学生去挖掘、品味文中的语言,指导其抓住文
中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慈母情深,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
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对于写作背景,要让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去搜集资料,
让学生了解当时普通百姓的家庭生活状况,让学生去认识那个时候一分钱都
很有用处,知道一元钱可以做很多事情,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了解母亲挣钱
的不易,母亲毅然给钱让'‘我"买书,足见慈母情深。
解读“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句时,没有太多时间去讨论,
比较可惜。在以后的教学中各环节时间把握还需要改进。
19父爱之舟
(第六单元第3、4课时总第课时)
【教材简析】
是作者——吴冠中所写的散文体裁的文学作品。在一般人的笔下,母爱
如水般温柔,父爱如山般厚重,而著名画家吴冠中记忆中的父爱,却能载于
小舟之中,飘入他的梦境。在为数不多的以父爱为题材的文章中,《父爱之舟》
这篇回忆性散文可算是精品之一。它不是以斐然的文采见长,而是以情取胜,
平白如话的语言里,蕴含着深厚的父子之情,细细咀嚼,别有一番滋味,令
人感动不已。
【教学目标】
1.会认“栈、冤”等13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理解“千
变万化、纸屑”等词语。
2.朗读课文,从课文中的具体描绘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
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3.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并从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
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难点: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素材链接】
吴冠中(1919—2010):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
家。油画代表作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
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
种。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
逝世,享年91岁。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上课时间:2019年月日
【课时目标】
1.会认“栈、冤”等13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生字。理解“千
变万化、纸屑”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通过具体事件初步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
及儿子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和母爱。父母的爱是那
慈祥的笑容,父母的爱是那亲切的话语,父母的爱是那热情的鼓励,父母的
爱是那严格的要求。父母的爱表现出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可是,不论哪种形
式,都让我们感到温暖,感到幸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父爱之舟》这课,去感受文中那浓浓的父爱
吧。
板书:父爱之舟
二、读文识字。(出示课件3)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画出使你深受感动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
3.交流汇报:(出示课件4)
(1)大家学会了哪些生字新词?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出示本课的生字,纠正读音,重点记住“蚕、茧、掀、席、庙、屑”
等课后生字以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以自由举手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4.讨论交流(出示课件5)
(1)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2)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说说你感动的理由。
(3)读一读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感情。
5.小组活动。
小组成员带感情朗读课文,评出朗读较好的同学推荐给大家。
三、整体感知。(出示课件6)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看看文中写了哪些事。
2.从这些事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3.画出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7)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出示课件8)
1.课文分了几个场景进行描述?哪个场景让你感动?
(梦中出现了父母深夜喂蚕,父亲带“我”住旅店;父亲带“我”去庙
会让“我”吃豆腐脑及为“我”做万花筒;父亲雨雪天送“我”上学;鹅山
高小为“我”铺床;无锡师范送考;无锡师范送“我”去上学的路上为“我”
缝棉被。)
2.分小组讨论,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
生总结,汇报
第一部分(1)以梦境开始,引入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2-9)以小舟为线索,写了父亲对“我”满满的爱。
第三部分(10)以梦结尾,首尾呼应,表现出作者对父亲深深的爱意。
五、布置作业(出示课件9)
1.抄写课文的生字词。
2.继续阅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中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上课时间:2019年月日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从课文中的具体描绘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
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
2.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领悟通过小事来反映人物情感的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11)
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
2.回顾上节课内容,说说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
3.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品读感悟,体会父爱。
1.课文出现了五个场景,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场景。(出示课件12)
板书:第一个场景
找出描写父亲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父亲的情感。
生总结、汇报
师:我们只体会了父亲对孩子的爱,那么,这段文字里有没有体现出儿
子对父亲的爱呢?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3)
“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不肯再加钱换房子”表现出“我”对父亲
艰难的体谅,也体现出儿子对父亲的爱。
2.品读第二个场景。(出示课件14)
(1)作者详细描写庙会盛况的目的是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5)
(3)从哪些地方看出儿子对父亲的爱?(出示课件16)
“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说明“我”非常体谅父亲,也非常爱父亲。
板书:第二个场景
3.品读第三个场景。(出示课件17)
详细阅读“雨雪天送我去上学”,从中我们感受到什么?
生总结,汇报
是父爱给儿子撑起了一片天,是父爱让恶劣的环境变得温暖。
板书:第三个场景
4.品读第四个场景。(出示课件18)
读“无锡师范送考”这个场景的描写,体会作者沉痛的心情。
板书:第四个场景
5.品读第五个场景。(出示课件19)
哪件小事体现了父爱?
生总结,汇报
送“我”上学的路上为“我”缝棉被。
板书:第五个场景
三、感受写法。
对文章的写法,你有什么见解?(出示课件20)
总结:这篇文章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这些琐碎的小事中,蕴含着
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同时也蕴含着儿子对父亲的爱和感激。这种写法叫做
以小见大。
四、激情升华,拓展延伸
从父亲身上我们感受到了这种平凡而又伟大的、深沉的父爱。从儿子身
上,我们也感受到了爱和感激。你对父母的感情是否也是这样?是否也是互
相的?写下来吧。
五、作业布置。(出示课件21)
1.找出文中那些描写父亲对儿子的爱的句子。
2.仿照这种写法,也写一写父亲对自己的爱。
【板书设计】,
第一个场景
第二个场景
场景描4第三个场景卜小见大
第四个场景
【教后反思】
抓住课文描写的五个场景,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引领学生一
次次走进文本,触摸文本,感受文字背后所隐藏着的这份父子深情!在学生
情感融进文本时,我又适时加入“爸爸,我想对您说”的写话训练。因为有
了前面情感朗读和父亲关爱自己的故事作铺垫,学生感情的闸门已经被打开,
学生写作的欲望被自然地调动起来,写几句对父亲说的话自然水到渠成。读
写训练连接顺畅,同时在写话过程中也向学生渗透写文章要饱含真情的理念。
但这一节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怎么好,主要是场景太多,许多小组在选
择场景的时间用了好多,学习交流的时间没利用好。
20“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第六单元第5课时总第课时)
【教材简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叙述了作者在七八岁时,写了人生中的
第一首诗,母亲和父亲对此的评价分别是“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
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对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在“精彩极了”的鼓励
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长为一位著名作家。同
时作者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
方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
络。
2.通过读描写人物语言的语句,体会说话人的情感,感受爱的不同表达
方式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难点:通过读描写人物语言的语句,体会说话人的情感,感受爱的不同
表达方式。
【素材链接】
课文朗读视频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父母对我们的爱会呈现出不同的方式。妈妈对我们的爱如春风,那么温
柔,那么温暖;爸爸对我们的爱是秋风,能扫去我们的浮躁。爸爸妈妈用他
们自己的方式爱着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父母是怎样
用爱引导孩子不断成长的吧!
板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梳理课文内容。
2.标出自然段的段落序号,把不理解的句子画出来和同学交流。
3.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理清脉络层次。
生总结,汇报
生认清字形,并能一字组多词,规范书写,理解词语。
板书:主要内容:
板书:脉络层次。
第一部分(1-14):写“我”创作的小诗得到了母亲“精彩极了”的表扬
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
第二部分(15):写几年之后,“我”意识到了父亲的评价是对的,并继
续坚持写作。
第三部分(16-17):写“我”成年后在事业上所取得的成功,归功于父
爱和母爱的共同力量。
三、精品细读,感悟表达。
1.品读巴迪情感变化。
(1)在这三个不同的年龄阶段,巴迪对父母两种截然不同评价的认识一
样吗?速读1-14自然段,用横线标出表示巴迪心情的词语。
得意洋洋迫不及待立刻自豪满怀信心紧张极了湿润沉重
失声痛哭
板书:童年写诗,母亲表扬,父亲批评
表扬与批评共存
(2)通过这些词语,我们可以读懂此时巴迪的心情,你能用一个词来概
括巴迪对两种不同的声音的认识吗?
矛盾不解困惑不知所措
2.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1)父母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声音,让幼小的巴迪迷惑不解。快速浏览
174自然段,看看巴迪的爸爸妈妈是怎么说的。用直线和波浪线画出来。
(2)找出文中对爸爸妈妈的动作描写,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体会。
3.关注文章细节描写。
巴迪面对母亲雨点儿般的赞扬和热烈的拥抱,他多么渴望也能得到父亲
的赞扬,我们来看细节描写----
整个下午……父亲的位置上。
七点,七点一刻...我实在等不及了。
你读懂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
4.体会巴迪正确认识父母的评价的情感升华。
(1)默读第15自然段,思考:几年后巴迪理解父母的评价了吗?从哪
里可以看出来?
(2)理解“不得不承认”。
板书:长大感悟母亲鼓励,父亲严格
慈母与严父同在
(3)自由朗读第16、17自然段,思考:巴迪成年后,又是如何看待父
母的爱的?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可以在句子旁边简单批注自己的感受。
(4)体验交流
①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引导学生抓住“越来
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巴迪对爸爸妈妈的评价由不理解到理解,再
到感激的过程。
②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丧失信心
而一蹶不振。”
③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
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对母亲的赞扬和父亲的批评都有了
正确的认识,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提醒。)
评价相反,但是目的相同。
四、拓展延伸: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不同的教育方式
师:确实如此,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不同的爱,我想同学们一定有
被父母、师长鼓励、赞扬、批评、训斥,甚至责骂的事,你能联系自己的生
活实际,讲一讲你喜欢母亲这种鼓励的方式,还是父亲的这种严格要求的方
式?(指名说)
五、总结全文: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学了课文,我认识了严父与慈母的爱,正是他们的爱让巴迪成为了大
作家。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正确地看待不同的爱。)
师:有一首诗,正说明了这一点:敌视伴随着孩子,他学会争斗;嘲弄
伴随着孩子,他羞愧腼腆;
六、作业:小练笔
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巴迪后来的成功,与他童年时所受的教
育分不开。在座的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感受?联系自己的生活实
际,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写自己曾经历过的爱的故事,以及你从中汲取了
怎样的力量。
【板书设计】
童年写诗:母亲表扬,父亲批评,表扬批评共存
“精彩极了”长大感悟:母亲鼓励,父亲严格,慈母严父同在
和成年体会,精彩极了是创作的源泉,糟糕透了,是
“糟糕透了”警告的力量,这两种爱缺一不可
【教后反思】
主要引导学生自学,出示课件:“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谁对谁在
什么情况下说的?边读边标画相关的语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通过读书交
流,学生进一步明白了父亲和母亲对同一种做法的结论居然是相反的。再次
激发学生读书去思考:在得到了母亲的表扬之后我为了得到爸爸的鼓励有何
表现?从而聚焦关键句子:“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
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引导学生从上下文的联系中去感
受文本内容,感知课文丰富的内涵,学会读懂文字背后含着的意思。
口语交际:父母的爱
(第六单元第6课时总第课时)
【教材简析】
这次“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学生就课本中的三个小故事发表对“父母的
爱”的看法,同时还要求学生联系生活,讲述生活中与文中三个小故事类似
的事,再谈谈自己的想法。文本中的三个小故事简单明了,在生活中容易找
到类似情形,不但为学生“口语交际”有感而发提供了情感的感触点,而且
为学生联系生活讲故事开拓了思路。本次“口语交际”内容“父母的爱”与
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且仍然是当今社会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具有很强
的现实性和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1.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建议父母改进方法。
2.学会主动与人沟通的方法,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
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3.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重点难点】
重点:
1.在交流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建议父母改进方法。
2.学会主动与人沟通的方法,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
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难点: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父母的爱有时候是和风细雨,有时候却又是狂风暴雨。无论哪一种,都
是他们对我们真情的付出。今天,就让我们把自己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与
同学、老师、父母一同分享吧。
板书:父母之爱
二、讲事例,感悟父母深情
1.把父母爱自己的生活片段和大家分享。
2.教师提出口语交际的要求。
板书:交际要求:
3.指名讲述。引导学生讲述亲身经历的故事,体会父母之爱。
4.学生评议。引导学生从口语交际的要求出发,评议同学的发言,做出
中肯的评价。
5.教师点评。教师根据交际要求,围绕学生的发言,抓住要点,做精要
的点评,表扬学生的精彩发言,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从教师的点评中学
会交际的技巧。
三、阅读故事,说说自己的见解
出示三个小故事:
1.谈谈自己对这三个故事的理解和看法。
2.小组交流。学生先自由在学习小组内评说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小
组长对不同看法进行简要记录。
3.全班交流。选派有代表性意见的同学在全班发表见解。
四、再创情境,提升应对能力
1.假如刘明明的妈妈、冯刚的爸爸就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去劝说他们?
2.教师扮演刘明明的妈妈,学生纷纷劝说,教师随机应变,相机指导学
生注意礼貌和语气委婉等。
3.指一名学生扮演冯刚的爸爸,学生根据刚才教师的提示再次劝说。
4.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展开评说。
五、走进生活,分享体会
1.在你的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又有什么
新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2.小结。听了这么多的见解,我想同学们一定也有很多话想对你的父母
说,回去以后可以把你的想法和你的父母进行沟通。世上没有不爱子女的父
母,只是爱的方式各不相同。
六、诉说心语,升华情感
1.对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
2.学生交流。让学生自由地表达,充分表现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七、作业设计
1.把这三则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想法。
2.向父母讲讲自己上课的感受,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3.收集有关父母之爱的故事、诗歌、散文。
【板书设计】
认真倾听
父母之爱表达清楚
文明有礼
大胆发言
【教后反思】
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出示的三个小故事的讨论、交流做了重点训练0
围绕以情为主线,以理解父母、体贴父母、感恩父母为目标,采用多项互动
的交际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课堂上,针对三个生活中的小故
事,同学们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汇报交流。有一部分学生只用几句话简
单地描述了自己的看法,叙述还不够具体。以后在课堂上要将问题预设得更
充分些,将要求提得更细一些。
习作六我想对您说
(第六单元第7、8课时总第课时)
上课时间:2019年月日
2019年月日
【教材分析】
“我想对您说”是部编版第九册第五组教材的作文题。本组教材选编了
三篇父母之爱的课文。通过学习这几篇课文,学生对父母之爱了解得更加深
入了一层,为了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小事入手再一次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
安排了本次习作。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的写法,用书信的形式围绕主题进行写作。
2.联系生活实际,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情感,培养爱父母的
情感。
3.学习第一人称来写作,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的写法,用书信的形式围绕主题进行写作。
2.联系生活实际,用充满感情的语言表达对父母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第一人称来写作,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在今天的课堂上有培育你的老师,有与你相处了整整四年多的
小伙伴,可唯独缺少了每一位同学生命中至亲至爱的人,他们是谁呢?
(爸爸妈妈)
尽管爸爸妈妈未能来到我们今天的课堂,但老师知道他们深深地装在你
的心中。假如你朝夕相处的父母此刻就在你眼前,渴望与你沟通,你最想对
他们倾诉什么呢?
板书:我想对您说
二、心事谁能解
1.小调查:平时与父母交流的同学有多少?
2.老师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深入体会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
三、回忆生活,体验真情
1.读下面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爸爸妈妈,那天我真的很开心……
2.选择自己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
3.选择具体事例说清楚
板书:说事例,要具体
师总结:刚刚说了一句话,如果只有这句话让爸爸妈妈听见了,他们能
明白你为什么会开心吗?所以交流应该要把具体事例说清楚。
四、明确要求,疏导倾吐
1.出示习作要求。
2.小组活动,互相说说心里话。
3.学生汇报
引导学生把事例说清楚,要讲具体。
语气要委婉。
五、写法指导,懂得表达。
1.抓细节打动人
A展示例文。
B这篇文章什么地方打动了你?
板书:抓细节,打动人心
2.写真情,露真情
对比品读,明确写真事,露真情。
板书:写真事,露真情
【板书设计】
说事例,要具体
我想对您说抓细节,打动人心
写真事,露真情
【教后反思】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引导
他们从选材入手,以具体事例为载体,融入作者的情感。同时,还引导学生
注重细节描写,这样更能打动人。在教学中,我还引导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
作品,让学生们在听了别人作品后,对自己的作品做出修改,不断完善。
还是要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把事例写具体生动,有些学生还是只停留在列
举的阶段。
语文园地6
(第六单元第9课时总第课时)
上课时间:2019年月日
【教材简析】
《语文园地》共设了三个板块。“交流平台”以本组课文为例告诉学生在
阅读的时候栗关注课文中抒情的语句,品味令你印象深刻的场景描写和细节
描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词句段运用”①引导学生
在练习课文内容的情况下体会结尾点题的结尾的特点。②通过正确、流利有
感情地朗读两个片段并练习课文内容体会在课文中的作用。③通过品读题目
中的两个片段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来说一说自己的第一次。“日积月累”
安排了四句关于节俭的名言警句。
【教学目标】
1.学习习作中如何结尾的方法以及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2.学习写一写成长路上的“第一次”。
3.积累名句。
(重点难点】
重1占•
-X-,、、、•
1.学习习作中如何结尾的方法以及体会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作用。
2.积累名句。
难点:学习写一写成长路上的“第一次”。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本单元的教学接近尾声。现在,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去汲
取里面的营养吧。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交流平台
同学们,学了本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请大家完成下列填空。(出示
课件2)
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作者往往通过场景、细节等的描写来表达感情。
如《父爱之舟》通过描写父亲带“我”去逛庙会的,流露出父子
间的温情;《慈母情深》通过掏皱皱的毛票这个描写,点明母亲工作
的辛苦以及“我”的羞愧和自责;《“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则通过“我”
热切盼望父亲回来的描写,表达出了“我”当时紧张的心情。
2.词句段运用。
(1)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几篇课文结尾的特点。(出示课件3)
①大声朗读这几段文字。
②说说结尾有什么特点。
③请你也写一段结尾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推广战略定位管理办法
- 提取盘货资金管理办法
- 揭阳差旅费用管理办法
- 收费运营服务管理办法
- 政务中心烟花管理办法
- 宠物的未来娱乐体验:宠物虚拟偶像经纪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 方案设计招标管理办法
- 标准化考核奖惩管理办法
- 阑尾炎患者的姿态护理
- 棒材在线计数器管理办法
- 2025江苏苏州昆山国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期招聘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版
- QGDW11970.1-2023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程第1部分水土保持方案
- 2025年七一党课-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学习教育党课
- 2025年高考数学全国二卷试题真题及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2025年淮南新东辰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k-bus产品手册中文版ip interface使用手册
- 第九讲有机化学结构理论
- 能力管理控制程序
- 工程化学复习要点及习题解答童志平版本PPT课件
- 论中心蝶阀、单、双、三、四偏心蝶阀
- 《中国语言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