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项复习_第1页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项复习_第2页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项复习_第3页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项复习_第4页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项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项复习1.用过氧化钠反应来制取氧气,是潜水员使用的供氧装置的原理。【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盐):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设计装置】为验证过氧化钠(Na2O2)和CO2反应原理,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向装置Ⅹ中通入足量CO2气体,观察到X瓶中的淡黄色固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同时见到Y、Z装置中有气泡出现。【实验分析】(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除生成氧气外,另一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中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Z中浓硫酸的作用是。(2)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的操作是。(3)反应结束后,可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X瓶中过氧化钠是否有剩余(除用二氧化碳验证外),其实验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猜想一:CaO;猜想二:;猜想三:Ca(OH)2。【交流反思】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否定猜想一的理由是:。【进行实验】(一)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没有观察到,证明猜想二不成立。(二)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到水中,取上层清液,滴加,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猜想三成立。结论:白色固体是Ca(OH)2。【拓展应用】(1)根据实验结论请你写出碳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通过实验可知碳化钙应保存。3.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课外进行了有关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再探究。【查阅资料】催化剂指的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均不发生变化的物质。【探究一】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四个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H2O2溶液的体积/mL温度/℃MnO2的用量/g收集O2的体积/mL反应时间①51200.1416s②151200.146s③305350498min④305550420min(1)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2)能说明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与其质量分数有关的实验是(填实验序号)。【探究二】MnO2的聚集状态是否影响其催化效果?将质量相同但聚集状态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到5mL5%的H2O2溶液中,测试结果如下:MnO2的状态操作情况观察结果粉末状混合不振荡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块状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由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探究三】其他金属氧化物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作用?兴趣小组同学用天平称量0.2gCuO,用量筒量取5mL5%的H2O2溶液,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①~⑦代表实验操作步骤)。(1)小组同学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CuO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支持该结论的实验证据是。(2)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欲比较不同催化剂CuO和MnO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时需要控制的变量有。4.学习了CO2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Mg能在CO2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以Mg着火不能用CO2来灭火,但没有找到有关Na能否与CO2反应的介绍,于是同学们展开了Na能否与CO2反应的相关探究。【实验事实】同学们将燃着的Na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到Na能在集气瓶中继续燃烧。【查阅资料】Na2O是白色固体,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也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基于以上资料和已有知识,同学们认为Na在纯净的CO2中燃烧的产物情况有所不同。(1)【提出猜想】关于燃烧产物的猜想:猜想一:NaO、C猜想二:Na2CO3、C猜想三:NaOH、C猜想四:Na2O、Na2CO3、C【验证猜想】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大家一致认为猜想肯定是错误的。步骤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燃烧产物的判断)①将燃烧产物溶于适量水中部分溶解,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燃烧产物中肯定有C②取少量①所得上层清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燃烧产物中肯定有Na2CO3,加入BaCl2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取少量②所得上层清液,加入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总结论:猜想是正确的(2)【交流反思】在步骤②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原因是。(3)步骤③中加入的溶液可用下列哪些物质代替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填选项)。A.pH试纸 B.氯化钠溶液 C.无色酚酞溶液5.金属镍(Ni)在不锈钢及催化剂的合成中有重要作用。某矿石中含有镍的氧化物(Ni2O3)和硫化物(NiS),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用硫酸酸浸的方法提取镍元素,并探究最佳提取条件。(1)酸浸时发生如下反应:反应1:反应2:①反应后溶液中含镍元素的微粒是(填化学符号)②已知反应前矿石中Ni2O3的质量为16.6g,NiS的质量为18.2g,则理论上可生成NiSO4的总质量为g。(2)为探究最佳提取条件,将若干份质量均为50g的矿石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处理,测量镍元素的浸出率部分数据如下图:编号矿酸比反应温度℃浸出时间h助剂及用量(g/50g矿石)镍元素浸出率%11:6室温312.0921:660319.6731:660423.8441:660443.3551:660438.661:56045gNa2SO349.2171:58045gNa2SO353.1281:59545gNa2SO379.991:59541g维生素83.9①实验6、7、8的目的是。②Na2SO3和维生素C的价钱分别为每公斤36元和50元,从工业生产的角度考虑,实验(填编号)的提取条件更合理。③为了提高浸出率和节约成本,若再设计对比实验,再最佳提取条件的基础上,选择的研究方向可以是(填选项)。A将矿石的质量改为45g

B将矿石与硫酸的质量比改为1:7C将反应温度改为90℃

D将浸出时间改为3.5h6.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用泡腾片制作了一个“太空欢乐球”,往蓝色水球内放入半颗泡腾片,水球内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与水球融合,兴趣小组同学找来了维生素C泡腾片展开探究。维生素C泡腾片【主要成分】维生素C()【辅助成分】柠檬酸()、碳酸氢钠、淀粉等【使用方法】冷水或温水溶解并遵医嘱服用(1)该泡腾片中含有的营养素除了维生素外,还含有、无机盐等。维生素C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气体为。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3)从使用方法可推知,维生素C在高温下化学性质。(填“稳定”或“不稳定”)(4)测定泡腾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方案1】如图所示,取g泡腾片于烧杯中,加入g稀硫酸(足量),用电子秤称量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测得的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是。【方案2】如图所示,取5g泡腾片于锥形瓶中,加入g稀硫酸(足量),反应结束后,根据干燥管(填“a”或“b”)的增重质量为0.88g,计算出的质量分数为。实验中,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7.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验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并探究其还原产物的组成.(1)装置及反应原理探究①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为.②说明CO能还原CuO的现象为③上述整套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考虑CO2和H2O的反应.)(2)产物成分探究[查阅资料]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Ⅱ、Cu2O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Ⅲ、Cu2O+H2SO4═CuSO4+Cu+H2O[提出问题]红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猜想假设]假设一:红色固体只含Cu假设二:红色固体只含Cu2O假设三:[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假设,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红色固体部分溶解.[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数据处理]为进一步确定红色固体的成分,甲、乙两同不分别称取各自实验后的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使其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如表,请完善表中内容.实验人员红色固体(g)剩余红色固体(g)实验结论甲7.23.2乙4.082.48[交流与反思]只要假设合理,方法正确,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就能得出结论.8.探究性学习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活动小组进行如下探究。(1)【探究一】用化学方法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钾。经同学们讨论,认为可以利用两者化学性质的差异来鉴别这两种物质。下表列出了氯化铵和硝酸钾化学性质(部分)的比较。物质氯化铵溶液硝酸钾溶液酸碱性酸性中性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不反应写出氯化铵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有同学从溶液酸碱性的差异去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钾。他用pH试纸测定相同条件下两种溶液的pH,则pH较大的是。(3)【探究二】用物理方法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钾。已知:下表是氯化铵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102030405060溶解度(g/100gH2O)氯化铵33.337.241.445.850.455.0硝酸钾20.931.645.863.985.5110.0某同学提出,可以利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可能不同来鉴别两种物质。3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1.4g,其含义是。(4)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氯化铵和硝酸钾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依据表格数据可知x所在的最小区间值范围是。(5)该同学设计的探究报告如下,请你帮他补充完整。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6)【拓展延伸】化肥根据其所含元素的种类可以分为钾肥、氮肥、磷肥。氯化铵和硝酸钾都可作化肥,则两者都可属于(填化肥类别)。9.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放有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某同学对一袋久置空气中的干燥剂进行了探究。他先取部分久置干燥剂倒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滤液。然后对滤液的酸碱

性和白色固体的组成作了探究。【实验探究一】探究滤液的酸碱性。该同学测定了滤液的酸碱性,你认为该滤液显(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实验探究二】探究白色固体的组成。该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CaO、Ca(OH)2、CaCO3他查阅有关资料得知:CaO是一种白色固体,俗称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分析判断】你认为该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实验操作】下面是该同学设计的进一步探究白色固体组成的实验方案,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报告。①少量白色固体,倒入适量水,充分搅拌、静置;②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上层清液呈现色,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另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钙。【总结反思】(1)只通过以上实验,还不能证明这袋久置于空气中的干燥剂中是否含有CaO.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2)请你简述一个证明这袋干燥剂中含有较多量CaO的简易实验:。(3)氢氧化钙变质的化学方程式:10.小强帮助老师整理药品时,在药品室发现盛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瓶口有大量白色固体(如图所示),于是他和小组同学进行了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猜想]猜想一:可能是氢氧化钠。猜想二:可能是碳酸钠,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资料]氯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均显中性。[方案设计]设计者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张艳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振荡若溶液变红色,则猜想一正确,否则猜想二正确卢斌取样,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钙溶液,振荡若产生,则猜想二正确,否则猜想一正确[分析]同学们讨论后认为,上述方案都不合理。张艳方案不合理的原因是。[完善与实验]请你将下列实验报告补充完整。操作现象结论取样,加水溶解,加入足量的,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滴加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拓展]如果要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可采取的措施是。11.某化学小组探究与碱溶液的反应。(1)【实验Ⅰ】探究与三种碱溶液的反应如图瓶和中均出现浑浊,中不浑浊。写出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三个软矿泉水瓶变瘪程度从左至右依次明显,据此推测,常温下三种碱的填物理性质不同。(3)【实验Ⅱ】利用实验室制取的,探究与溶液反应如图和图

设计图实验与图进行对照,目的是。(4)两天后观察到现象;图试管内液面上升得与图一样高,分析其原因是。一周后发现:两试管中均始终无法充满液体,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写一点。(5)【实验Ⅲ】数字化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

在老师指导下,该小组同学将CO2持续通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利用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4与图5。

【资料在线】

①向NaOH溶液中持续通入CO2,先后发生两步化学反应。

第一步,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和H2O;

第二步,CO2与Na2CO3溶液继续反应生成NaHCO3。

②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0。

图中段发生的是第填“一”或“二”步反应。图显示与溶液的反应属于填“吸热”或“放热”反应。12.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盐酸进行了如图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编号ABCD实验(1)上述实验中,可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的是试管(填字母)。(2)将C、D试管反应后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分析讨论】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无色滤液中一定不含HCl,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和BaCl2;猜想三:NaCl、BaCl2和Na2CO3;猜想四:NaCl和Na2CO3。【反思与交流】同学们认为猜想是错误的。【实验与结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猜想四成立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填试剂名称)有气泡产生【拓展与迁移】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存在。1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酸盐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入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假设】(1)有四位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小明猜想:CaCl2和HCl;小亮猜想:;小红猜想:CaCl2和Ca(OH)2;小彩猜想:CaCl2、HCl和Ca(OH)2.【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组内交流】(2)小组同学经过交流,一致认为小彩猜想不合理,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方案】(3)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对提出的另外3个猜想进行探究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1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溶液变红色小红猜想成立2取少量烧杯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立即出现小亮猜想成立3取少量烧杯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镁条冒出大量气泡猜想成立【交流反思】(4)小组同学经过交流,认为第2个实验方案并不合理,原因是。(5)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应考虑。(6)若小明猜想正确,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可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填化学式)。(7)第3个实验方案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4.如图所示,某兴趣小组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时,向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甲同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请写出该中和反应方程式:。(1)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甲同学:“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猜想二:乙同学:“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溶液呈碱性”;猜想三:丙同学:。甲、丙两位同学经过讨论后觉得乙同学的猜想不正确,两位同学的理由是:。(2)设计并进行实验:①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pH(填“>”、“=”或“<”)7猜想一不成立②请你设计另一个实验(与甲同学方案不同)方案,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并填写下表: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3)拓展探究:你还能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丙同学的猜想吗?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5.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学生板演】(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假设猜想】(2)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理由是。【实验探究】(3)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4)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产生气泡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5)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6)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

2024年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项复习参考答案1.用过氧化钠反应来制取氧气,是潜水员使用的供氧装置的原理。【查阅资料】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是淡黄色固体,在不需要加热的情况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和另一化合物(生活中常见的盐):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设计装置】为验证过氧化钠(Na2O2)和CO2反应原理,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向装置Ⅹ中通入足量CO2气体,观察到X瓶中的淡黄色固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同时见到Y、Z装置中有气泡出现。【实验分析】(1)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除生成氧气外,另一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中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Z中浓硫酸的作用是。(2)验证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的操作是。(3)反应结束后,可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X瓶中过氧化钠是否有剩余(除用二氧化碳验证外),其实验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Na2CO3除去水蒸气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尖嘴管口,带火星的木条复燃2Na2O2+2H2O=4NaOH+O2↑2.乙炔(C2H2)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乙炔由碳化钙(块状固体,化学式为CaC2)与水反应生成,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做出猜想】小明经过思考认为有以下几种可能:猜想一:CaO;猜想二:;猜想三:Ca(OH)2。【交流反思】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认为猜想一不成立。否定猜想一的理由是:。【进行实验】(一)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没有观察到,证明猜想二不成立。(二)取少量白色固体加入到水中,取上层清液,滴加,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猜想三成立。结论:白色固体是Ca(OH)2。【拓展应用】(1)根据实验结论请你写出碳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通过实验可知碳化钙应保存。【答案】CaCO3/碳酸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产生气泡碳酸钠溶液密封3.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兴趣小组同学在课外进行了有关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再探究。【查阅资料】催化剂指的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均不发生变化的物质。【探究一】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四个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H2O2溶液的体积/mL温度/℃MnO2的用量/g收集O2的体积/mL反应时间①51200.1416s②151200.146s③305350498min④305550420min(1)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2)能说明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与其质量分数有关的实验是(填实验序号)。【探究二】MnO2的聚集状态是否影响其催化效果?将质量相同但聚集状态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到5mL5%的H2O2溶液中,测试结果如下:MnO2的状态操作情况观察结果粉末状混合不振荡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块状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由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探究三】其他金属氧化物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作用?兴趣小组同学用天平称量0.2gCuO,用量筒量取5mL5%的H2O2溶液,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①~⑦代表实验操作步骤)。(1)小组同学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CuO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支持该结论的实验证据是。(2)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欲比较不同催化剂CuO和MnO2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时需要控制的变量有。【答案】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升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①②粉末状二氧化锰比块状二氧化锰催化效果要好①不复燃,③复燃;⑥固体质量为0.2g;⑦复燃。2H2O22H2O+O2↑温度、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及体积、CuO和MnO2的质量及聚集状态。4.学习了CO2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Mg能在CO2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以Mg着火不能用CO2来灭火,但没有找到有关Na能否与CO2反应的介绍,于是同学们展开了Na能否与CO2反应的相关探究。【实验事实】同学们将燃着的Na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到Na能在集气瓶中继续燃烧。【查阅资料】Na2O是白色固体,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也能与水反应生成NaOH。基于以上资料和已有知识,同学们认为Na在纯净的CO2中燃烧的产物情况有所不同。(1)【提出猜想】关于燃烧产物的猜想:猜想一:NaO、C猜想二:Na2CO3、C猜想三:NaOH、C猜想四:Na2O、Na2CO3、C【验证猜想】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大家一致认为猜想肯定是错误的。步骤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燃烧产物的判断)①将燃烧产物溶于适量水中部分溶解,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燃烧产物中肯定有C②取少量①所得上层清液,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燃烧产物中肯定有Na2CO3,加入BaCl2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取少量②所得上层清液,加入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总结论:猜想是正确的(2)【交流反思】在步骤②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原因是。(3)步骤③中加入的溶液可用下列哪些物质代替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填选项)。A.pH试纸 B.氯化钠溶液 C.无色酚酞溶液【答案】(1)三;;硫酸铜溶液(合理即可);四(2)检验并除去碳酸钠(3)A;C5.金属镍(Ni)在不锈钢及催化剂的合成中有重要作用。某矿石中含有镍的氧化物(Ni2O3)和硫化物(NiS),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用硫酸酸浸的方法提取镍元素,并探究最佳提取条件。(1)酸浸时发生如下反应:反应1:反应2:①反应后溶液中含镍元素的微粒是(填化学符号)②已知反应前矿石中Ni2O3的质量为16.6g,NiS的质量为18.2g,则理论上可生成NiSO4的总质量为g。(2)为探究最佳提取条件,将若干份质量均为50g的矿石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处理,测量镍元素的浸出率部分数据如下图:编号矿酸比反应温度℃浸出时间h助剂及用量(g/50g矿石)镍元素浸出率%11:6室温312.0921:660319.6731:660423.8441:660443.3551:660438.661:56045gNa2SO349.2171:58045gNa2SO353.1281:59545gNa2SO379.991:59541g维生素83.9①实验6、7、8的目的是。②Na2SO3和维生素C的价钱分别为每公斤36元和50元,从工业生产的角度考虑,实验(填编号)的提取条件更合理。③为了提高浸出率和节约成本,若再设计对比实验,再最佳提取条件的基础上,选择的研究方向可以是(填选项)。A将矿石的质量改为45g

B将矿石与硫酸的质量比改为1:7C将反应温度改为90℃

D将浸出时间改为3.5h【答案】Ni2+62.0研究温度对镍元素浸出率的影响9B6.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用泡腾片制作了一个“太空欢乐球”,往蓝色水球内放入半颗泡腾片,水球内产生大量气泡,气泡与水球融合,兴趣小组同学找来了维生素C泡腾片展开探究。维生素C泡腾片【主要成分】维生素C()【辅助成分】柠檬酸()、碳酸氢钠、淀粉等【使用方法】冷水或温水溶解并遵医嘱服用(1)该泡腾片中含有的营养素除了维生素外,还含有、无机盐等。维生素C属于(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将泡腾片放入水中,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气体为。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3)从使用方法可推知,维生素C在高温下化学性质。(填“稳定”或“不稳定”)(4)测定泡腾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方案1】如图所示,取g泡腾片于烧杯中,加入g稀硫酸(足量),用电子秤称量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测得的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是。【方案2】如图所示,取5g泡腾片于锥形瓶中,加入g稀硫酸(足量),反应结束后,根据干燥管(填“a”或“b”)的增重质量为0.88g,计算出的质量分数为。实验中,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答案】(1)糖类有机物(2)(3)不稳定(4)水蒸气随一起散逸到空气中a33.6%除尽空气中的7.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验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并探究其还原产物的组成.(1)装置及反应原理探究①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为.②说明CO能还原CuO的现象为③上述整套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考虑CO2和H2O的反应.)(2)产物成分探究[查阅资料]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Ⅱ、Cu2O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Ⅲ、Cu2O+H2SO4═CuSO4+Cu+H2O[提出问题]红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猜想假设]假设一:红色固体只含Cu假设二:红色固体只含Cu2O假设三:[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假设,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红色固体部分溶解.[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数据处理]为进一步确定红色固体的成分,甲、乙两同不分别称取各自实验后的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使其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如表,请完善表中内容.实验人员红色固体(g)剩余红色固体(g)实验结论甲7.23.2乙4.082.48[交流与反思]只要假设合理,方法正确,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就能得出结论.【答案】干燥一氧化碳C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D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色固体含有Cu2O和CuCu2O和Cu假设二成立假设三成立8.探究性学习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活动小组进行如下探究。(1)【探究一】用化学方法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钾。经同学们讨论,认为可以利用两者化学性质的差异来鉴别这两种物质。下表列出了氯化铵和硝酸钾化学性质(部分)的比较。物质氯化铵溶液硝酸钾溶液酸碱性酸性中性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不反应写出氯化铵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有同学从溶液酸碱性的差异去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钾。他用pH试纸测定相同条件下两种溶液的pH,则pH较大的是。(3)【探究二】用物理方法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钾。已知:下表是氯化铵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102030405060溶解度(g/100gH2O)氯化铵33.337.241.445.850.455.0硝酸钾20.931.645.863.985.5110.0某同学提出,可以利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可能不同来鉴别两种物质。3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1.4g,其含义是。(4)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氯化铵和硝酸钾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依据表格数据可知x所在的最小区间值范围是。(5)该同学设计的探究报告如下,请你帮他补充完整。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6)【拓展延伸】化肥根据其所含元素的种类可以分为钾肥、氮肥、磷肥。氯化铵和硝酸钾都可作化肥,则两者都可属于(填化肥类别)。【答案】(1)(2)硝酸钾(3)3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铵的质量为41.4g(4)20℃~30℃(5)在室温下分别将100g的两种固体放入装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然后都加热至60℃;一支烧杯内的固体完全溶解,另一只烧杯内的固体未能全部溶解,;完全溶解的是硝酸钾,有部分未溶解的是氯化铵(6)氮肥9.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放有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某同学对一袋久置空气中的干燥剂进行了探究。他先取部分久置干燥剂倒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滤液。然后对滤液的酸碱

性和白色固体的组成作了探究。【实验探究一】探究滤液的酸碱性。该同学测定了滤液的酸碱性,你认为该滤液显(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实验探究二】探究白色固体的组成。该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CaO、Ca(OH)2、CaCO3他查阅有关资料得知:CaO是一种白色固体,俗称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分析判断】你认为该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实验操作】下面是该同学设计的进一步探究白色固体组成的实验方案,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报告。①少量白色固体,倒入适量水,充分搅拌、静置;②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上层清液呈现色,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另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钙。【总结反思】(1)只通过以上实验,还不能证明这袋久置于空气中的干燥剂中是否含有CaO.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2)请你简述一个证明这袋干燥剂中含有较多量CaO的简易实验:。(3)氢氧化钙变质的化学方程式:【答案】碱性或中性氧化钙红产生气泡CaO+H2O═Ca(OH)2: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试管壁发烫Ca(OH)2+CO2═CaCO3↓+H2O10.小强帮助老师整理药品时,在药品室发现盛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瓶口有大量白色固体(如图所示),于是他和小组同学进行了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是什么?[猜想]猜想一:可能是氢氧化钠。猜想二:可能是碳酸钠,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资料]氯化钙溶液、氯化钡溶液均显中性。[方案设计]设计者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张艳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振荡若溶液变红色,则猜想一正确,否则猜想二正确卢斌取样,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钙溶液,振荡若产生,则猜想二正确,否则猜想一正确[分析]同学们讨论后认为,上述方案都不合理。张艳方案不合理的原因是。[完善与实验]请你将下列实验报告补充完整。操作现象结论取样,加水溶解,加入足量的,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滴加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拓展]如果要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碳酸钠,可采取的措施是。【答案】白色沉淀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或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等)氯化钡溶液酚酞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变红色向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11.某化学小组探究与碱溶液的反应。(1)【实验Ⅰ】探究与三种碱溶液的反应如图瓶和中均出现浑浊,中不浑浊。写出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三个软矿泉水瓶变瘪程度从左至右依次明显,据此推测,常温下三种碱的填物理性质不同。(3)【实验Ⅱ】利用实验室制取的,探究与溶液反应如图和图

设计图实验与图进行对照,目的是。(4)两天后观察到现象;图试管内液面上升得与图一样高,分析其原因是。一周后发现:两试管中均始终无法充满液体,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写一点。(5)【实验Ⅲ】数字化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

在老师指导下,该小组同学将CO2持续通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利用传感器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4与图5。

【资料在线】

①向NaOH溶液中持续通入CO2,先后发生两步化学反应。

第一步,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和H2O;

第二步,CO2与Na2CO3溶液继续反应生成NaHCO3。

②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约为11.0和8.0。

图中段发生的是第填“一”或“二”步反应。图显示与溶液的反应属于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答案】(1)(2)物理(3)排除水对实验的干扰,得出与溶液反应的结论(4)二氧化碳充分溶解到水中;装置漏气(5)二;放热12.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盐酸进行了如图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编号ABCD实验(1)上述实验中,可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的是试管(填字母)。(2)将C、D试管反应后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分析讨论】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无色滤液中一定不含HCl,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和BaCl2;猜想三:NaCl、BaCl2和Na2CO3;猜想四:NaCl和Na2CO3。【反思与交流】同学们认为猜想是错误的。【实验与结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碳酸钠溶液。猜想四成立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填试剂名称)有气泡产生【拓展与迁移】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存在。【答案】(1)B(2)三无明显现象稀盐酸或稀硫酸或稀硝酸H+/氢离子1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稀酸盐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入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猜想假设】(1)有四位同学根据所学知识,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小明猜想:CaCl2和HCl;小亮猜想:;小红猜想:CaCl2和Ca(OH)2;小彩猜想:CaCl2、HCl和Ca(OH)2.【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组内交流】(2)小组同学经过交流,一致认为小彩猜想不合理,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方案】(3)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对提出的另外3个猜想进行探究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1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溶液变红色小红猜想成立2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