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酸、碱、盐(原卷版+解析)_第1页
专题03酸、碱、盐(原卷版+解析)_第2页
专题03酸、碱、盐(原卷版+解析)_第3页
专题03酸、碱、盐(原卷版+解析)_第4页
专题03酸、碱、盐(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3酸、碱、盐一、单选题1.(2023·广东百校联考)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其中有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的是()A. B. C. D.2.(2023·广东东莞南城中学一模)表示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就能实现转化,则如图的四组物质中,不都能按箭头转化的是A. B.C. D.3.(2023·广东珠海香洲一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若有剩余再放回原试剂瓶B.将稀盐酸滴到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定稀盐酸的pH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D.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滤纸于天平的两托盘上,将NaOH固体放在右盘纸上称量4.(2023·广东·模拟)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一个片段,少年英雄潘东子巧妙地将食盐化为盐水,用棉袄浸透晾干穿在身上,成功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送到苏区。下列有关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每个NaCl分子中含有一个Na+和一个Cl﹣B.NaCl是重要的调味品,但食用过多不利于健康C.Na+、Cl﹣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同D.要重新获得棉袄上的食盐,需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5.(2023·广东广州花都·一模)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表述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可用于干燥O2、CO2等气体B.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下降C.氯化铵可作氮肥,与碱性草木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D.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6.(2023·广州荔湾·一模)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H2SO4至恰好完全反应,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示OH-B.参加反应的H2SO4和NaOH的质量比为49:40C.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Na+和的个数比为2:1D.将NaOH溶液换成KOH溶液则不能产生类似的现象7.(2023·清远·一模)打开保险柜,同学们发现一瓶无色透明的液体。经测定,其pH=2,对其中可能存在的离子组合,推测合理的是()A.Cu2+、Na+、OH﹣、Cl﹣ B.Ba2+、K+、、C.K+、Mg2+、、Cl﹣ D.Na+、Ca2+、、8.(2023·广州增城·一模)硫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用途广泛。(1)硫酸铜的制取方法I:用浓硫酸溶解铜:,可观察到的现象有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和_______。方法Ⅱ:在氧气存在时用稀硫酸与铜屑发生反应:。由此反应得出结论:铜与稀硫酸能发生反应,故铜的金属活动性应排在氢的前面。你同意此结论吗?并说明理由:_______。方法Ⅲ:利用铜的化合物制取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写出一个),该反应类型是___。(2)硫酸铜的应用①配制波尔多液。农业上可用石灰乳与硫酸铜等配制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请写出反应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②切割钢板时,通常利用硫酸铜溶液在钢板上先画出红线,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③工业上用于电镀工艺。(3)废液处理电镀液中Cu2+属于重金属离子,随意排放将导致环境污染。下列方法可用于电镀废弃液处理的是_______(填标号)。A.向废弃液中加入水进行稀释,再直接倒入下水道B.收集废弃液于敞口容器中,用报纸包住容器口,待水分自然蒸干后保存所得固体C.向废弃液中加入适量NaOH,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9.(2023·广州荔湾·一模)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盐的性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1)制取二氧化碳。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②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③为了便于多次添加液体反应物,可从图中选择仪器______(填字母),组成一套发生装置。(2)验证碱的化学性质。完成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3)探究混合溶液的组成。实验结束后,将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烧杯中如图,充分搅拌、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混合溶液呈红色。①由此可初步判断上层混合溶液中肯定不含的阳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②为进一步确定上层混合溶液的组成,进行以下实验探究:步骤i:取少量上层混合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振荡,静置。无沉淀产生,溶液呈红色。步骤ⅱ:另取少量上层混合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a溶液,振荡,静置。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呈红色。步骤ii加入a溶液,a可选择______(填字母)。A.紫色石蕊

B.Ba(NO3)2C.Ba(OH)2

D.CaCl2③综合上述实验,上层混合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10.(2023·广州花都·一模)某校学生实验后产生大量含NaOH的废水,须处理后才能排放。实验小组先将废水样品进行过滤,后取80g滤液于锥形瓶中,如图甲所示。为把滤液中的氢氧化钠除去,实验小组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利用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测得反应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1)从图乙数据可知,温度在_______区间(填序号)时,滤液中的NaOH已完全反应。A.14~16 B.16~18 C.18~20 D.20~22(2)请写出除去滤液中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并在下图中补充反应后的微观粒子。(3)根据题意,结合图乙。计算80g废水滤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4)某同学另取80g上述废水滤液于锥形瓶中重复上述实验,向锥形瓶中滴加9.8%的稀硫酸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则当溶液都呈中性时,最终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与上述实验相比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1.(2023·广东佛山·一模)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1)如图1所示:①该反应中涉及________________种氧化物。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前后涉及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种。(2)如图2所示:①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②从微观的角度说明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若想证明两种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可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试剂,该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AgNO3溶液b.酚酞溶液c.石蕊溶液d.Na2CO3溶液12.(2023·广东东莞南城中学·一模)新型高导热镁合金常用作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的散热器。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由图1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镁元素位于第______周期。(2)图2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的数值为______。表示镁离子的符号为______。(3)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叫价类二维图。图3为镁的价类二维图,B处的物质类别是______。MgO中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4)价类二维图中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金属镁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可以生成A和氢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13.(2023·广东佛山南海·一模)探究与实践一制作汽水,汽水是人们喜爱的饮料之一、小明学习了化学后对制汽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以“自制汽水的相关探究”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任务一】认识配方成分(1)汽水的配方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A.小苏打是由Na+和构成 B.小苏打与苏打是同一种物质C.柠檬酸属于酸 D.汽水属于混合物(2)测定主要成分的pH,各取18.5m1的凉开水于3个玻璃杯中。分别加入各1.5g的小苏打和柠檬酸、白糖,用筷子搅拌,完全溶解后,用筷子蘸取待测液于pH试纸中,显色后马上与作对比,读数如下,显碱性的是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其中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_______。成分小苏打柠檬酸白糖pH827【任务二】配制汽水(3)准备500m1的塑料瓶,按以下步骤配制汽水。①制汽水时,加入小苏打溶液后,旋紧瓶盖后摇匀,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②小明倒出自制的汽水,喝了一杯后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任务三】探究小苏打的热稳定性(4)小明按如图充分加热4.2g小苏打,观察到试管口有水雾,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小苏打热稳定性差,那它受热后生成固体是什么呢?【作出猜想】猜想I:氢氧化钠猜想II:_______。猜想III: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设计方案】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再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振荡,静置。产生白色沉淀产物中含有___。②再取操作①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__。产物不含氢氧化钠。【实验结论】猜想II正确。14.(2023·广东河源龙川·一模)学习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完碱的化学性质后,将甲、乙、丙中的无色溶液倒入到一个洁净的废液缸中,发现废液明显变浑浊且呈红色。同学们对此产生了好奇,于是接着进行了下列的拓展学习与探究。【反思交流】(1)小组同学做甲图所示实验时,当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即停止了滴加稀盐酸,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做乙图所示实验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2)废液呈红色,说明废液显_________性。废液变浑浊,是因为倾倒前丙中的溶液含有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拓展问题】使废液变红色的物质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只有Na2CO3;猜想二:只有NaOH;猜想三:NaOH和Ca(OH)2;猜想四:NaOH和Na2CO3;(3)你认为以上猜想中,不合理的是猜想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验证猜想】(4)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少量废液缸中的上层红色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静置后,发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仍为红色,由此证明了猜想_________成立。15.(2023·广东中考·模拟)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但是有的实验会伴随明显现象,有的实验并无现象,某兴趣小组对部分化学变化进行研究,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问题:【实验内容一】探究反应是否发生(1)实验一:向装有CuO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观察到氧化铜完全溶解,溶液变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实验二:为呈现明显现象,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满二氧化碳的广口瓶中滴加氢氧化钠浓溶液,发现小气球胀大,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3)实验三:为了证明NaOH溶液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该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传感器测定的pH和温度随溶液质量变化情况见图二、图三。图一中的B溶液是______,图三中的M与图二中X、Y、Z中的______数值相等。(4)【实验内容二】探究实验三溶液反应后的溶质成分【实验猜想】一:______二:Na2SO4和NaOH三:Na2SO4和H2SO4四:Na2SO4、H2SO4和NaOH兴趣小组成员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______。【实验方案】为确认哪个猜想成立,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分别取样于试管中步骤现象结论向其中一份滴加CuSO4溶液,振荡、静置______猜想二不成立向另一份滴加Ba(NO3)2溶液,振荡、静置出现白色沉淀猜想三成立【实验反思】(5)小组成员认为实验方案不能得出猜想三成立,若要检验猜想三,应改用______试剂。(6)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实质是:______。16.(2023·广东学业·一模)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实验探究】将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1)测定溶液pH变化的方法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叫变化如图1所示,则该同学是将______(填字母序号)。A.氢氧化钾溶液滴入稀硫酸中B.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2)测混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图2中B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3)借助于酸碱指示剂丙同学通过图3所示实验,他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也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提出问题】针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酚酞外),大家纷纷提出了猜想。【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只有K2SO4猜想二:有K2SO4和H2SO4猜想三:有K2SO4和KOH(4)老师告诉同学猜想三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进行实验】(5)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选用Fe2O3粉末、BaC12溶液,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Fe2O3粉末______。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方案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与反思】(6)丁同学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7)同学们经过反思与讨论,最后认为方案一中的Fe2O3粉末可以用下列的某些物质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请你选出可用药品的字母序号____。A.NaC1 B.Zn C.K2CO3 D.CuO17.(2023·广东珠海香洲·一模)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提出问题】(2)________?【猜想】(3)猜想一:CaCl2和Ca(OH)2;猜想二:只有CaCl2;猜想三:_________。【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星中性。(4)实验如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_________。猜想一不正确取少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__________溶液。观察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5)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6)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否含有Ca(OH)2,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____。A.pH试纸 B.二氧化碳 C.紫色石蕊溶液 D.氯化钠溶液18.(2023·广东深圳宝安中学·一模)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1总结了碱的四条化学性质。(1)为了验证图1中的反应①,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NaOH溶液和Ca(OH)2溶液中,观察到溶液都变______色。(2)用微观示意图(图2)来说明反应②的发生,反应后“〇”表示的微粒符号为______。(3)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不可能选择是______。A. B.C. D.为了验证图1中的反应④,小明同学进行了系列实验:(4)向Ca(OH)2溶液和NaOH溶液中分别吹气(如图3、4),从图4中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但图3实验无明显现象。(5)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和CO2发生了反应:小明向盛有CO2软塑料瓶中倒入NaOH溶液(如图5)观察到塑料瓶变瘪,得出氢氧化钠与CO2反应的结论。但同组同学小李质疑该实验并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CO2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_;小明再向瓶内加______(试剂名称),观察到______现象,从而确定氢氧化钠与CO2发生了反应。19.(2023·广东佛山南海·一模)某学习小组利用锈蚀严重的废铜屑(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为原料回收铜,分别采用下图的两种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资料1:资料2:回收铜的两种实验方案。(1)方案一中步骤Ⅱ是利用了CO的________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需要将其回收后再与碳粉作用,又可以生成CO,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2)方案二中步骤Ⅲ、IV、V都涉及到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_______________。(3)方案二中步骤IV加入过量铁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利用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的_______________(填“强”或“弱”)。(4)理论上两种方案获得铜的质量比较:方案一_______________方案二(选填“>、=、<”)。(5)下图为铜元素的价类转化二维图,写出D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步骤IV实现的是E→_______________点(填字母)的转化。20.(2023·广东东莞南城中学·一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和碱的性质探究时,进行了图一、图二、图三等三个实验:(1)【实验一】浓硫酸稀释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图一实验中,观察到用石蜡固定在铜片下的乒乓球脱落,说明浓硫酸稀释时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2)【实验二】溶液浓度对硫酸化学性质的影响。图二实验中,观察到很快变黑的是滤纸_______(填“A”或“B”),由此可知,硫酸溶液的浓度不同,性质不同。(3)【实验三】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取8支试管分别用A-H编号后,做如图三的实验。①实验中观察到有气泡生成的试管是_______(填编号);②试管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③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当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后,溶液变为蓝色。由此推断,该试管是_______。(填编号)④H试管的反应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⑤E、F、G试管实验完成后,将试管内清液都倒入同一只洁净的大烧杯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上层清液呈无色。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除酚酞外一定有_______,可能还有_______。专题03酸、碱、盐一、单选题1.(2023·广东百校联考)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其中有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转化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详解】A.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方程式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此选项正确;B.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反应方程式为,此选项正确;C.碳和水蒸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一氧化碳不能生成氧气,此选项错误;D.碳在氧气不充足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碳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此选项正确;故选C。2.(2023·广东东莞南城中学一模)表示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就能实现转化,则如图的四组物质中,不都能按箭头转化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详解】A、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氯化银,氢氧化钠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硝酸钠,初中阶段,氯化钠不能转化为氢氧化钠,符合题意;C、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D、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3·广东珠海香洲一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判断,下列实验操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若有剩余再放回原试剂瓶B.将稀盐酸滴到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定稀盐酸的pH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D.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滤纸于天平的两托盘上,将NaOH固体放在右盘纸上称量【答案】B【解析】【详解】A、从试剂瓶中取出的药品,若有剩余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以防止污染试剂,故选项A说法错误;B、将稀盐酸滴到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测定稀盐酸的pH,故选项B说法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故选项C说法错误;D、氢氧化钠会潮解,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B。4.(2023·广东·模拟)电影《闪闪的红星》中有一个片段,少年英雄潘东子巧妙地将食盐化为盐水,用棉袄浸透晾干穿在身上,成功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送到苏区。下列有关食盐(主要成分是NaCl)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每个NaCl分子中含有一个Na+和一个Cl﹣B.NaCl是重要的调味品,但食用过多不利于健康C.Na+、Cl﹣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同D.要重新获得棉袄上的食盐,需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答案】A【解析】【详解】A、NaCl是由Na+和Cl﹣构成的,氯化钠分子说法错误,故A错;B、NaCl是重要的调味品,不可食用过多,否则不利于健康,故B对;C、Na+核外有10个电子,Cl﹣的核外有18个电子,排布不同,故C对;D、要重新获得棉袄上的食盐,需经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操作,故D对;故选A。5.(2023·广东广州花都·一模)下列有关酸、碱、盐的表述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可用于干燥O2、CO2等气体B.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下降C.氯化铵可作氮肥,与碱性草木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D.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答案】B【详解】A、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故A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质质量减少,水的质量不变,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下降,故B正确;C、氯化铵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故C错误;D、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故D错误。故选B。6.(2023·广州荔湾·一模)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H2SO4至恰好完全反应,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示OH-B.参加反应的H2SO4和NaOH的质量比为49:40C.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Na+和的个数比为2:1D.将NaOH溶液换成KOH溶液则不能产生类似的现象【答案】D【详解】A、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反应后,溶液中含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氢氧化钠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故表示OH-,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参加反应的硫酸和氢氧化钠的质量比为:98:80=49:40,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只含硫酸钠,溶液中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个数比为:2:1,不符合题意;D、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氢氧化钾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滴加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氢氧化钾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硫酸钾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现象为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产生类似的现象,符合题意。故选D。7.(2023·清远·一模)打开保险柜,同学们发现一瓶无色透明的液体。经测定,其pH=2,对其中可能存在的离子组合,推测合理的是()A.Cu2+、Na+、OH﹣、Cl﹣ B.Ba2+、K+、、C.K+、Mg2+、、Cl﹣ D.Na+、Ca2+、、【答案】C【分析】pH为2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详解】pH为2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OH-和Cu2+不能大量共存,OH-和H+能结合生成水,也不能共存,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Ba2+能结合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和H+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C、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D、、H+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共存,不能在酸性溶且Ca2+、不能共存,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C。8.(2023·广州增城·一模)硫酸铜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用途广泛。(1)硫酸铜的制取方法I:用浓硫酸溶解铜:,可观察到的现象有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和_______。方法Ⅱ:在氧气存在时用稀硫酸与铜屑发生反应:。由此反应得出结论:铜与稀硫酸能发生反应,故铜的金属活动性应排在氢的前面。你同意此结论吗?并说明理由:_______。方法Ⅲ:利用铜的化合物制取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写出一个),该反应类型是___。(2)硫酸铜的应用①配制波尔多液。农业上可用石灰乳与硫酸铜等配制具有杀菌作用的波尔多液,请写出反应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②切割钢板时,通常利用硫酸铜溶液在钢板上先画出红线,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③工业上用于电镀工艺。(3)废液处理电镀液中Cu2+属于重金属离子,随意排放将导致环境污染。下列方法可用于电镀废弃液处理的是_______(填标号)。A.向废弃液中加入水进行稀释,再直接倒入下水道B.收集废弃液于敞口容器中,用报纸包住容器口,待水分自然蒸干后保存所得固体C.向废弃液中加入适量NaOH,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答案】(1)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不同意,因为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不需要考虑活泼性复分解反应(2)(3)BC【详解】(1)铜和浓硫酸加热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有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和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不同意“铜的金属活动性应排在氢的前面”,因为铜和稀硫酸反应时有氧气参加反应,不是置换反应,不需要考虑活泼性。铜的化合物制取硫酸铜可用氢氧化铜和稀硫酸、氧化铜和稀硫酸等,如氢氧化铜和稀硫酸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H2SO4=CuSO4+2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①石灰乳与硫酸铜等配制波尔多液的反应为:氢氧化钙和硫酸铜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化学方程式为Ca(OH)2+CuSO4=Cu(OH)2↓+CaSO4。②硫酸铜溶液在钢板上先画出红线的反应为:硫酸铜和铁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3)A、向废弃液中加入水进行稀释,直接倒入下水道,不能除去铜离子,选项错误;B、收集废弃液于敞口容器中,用报纸包住容器口,防止落入其他物质,引入杂质,待水分自然蒸干后保存所得固体,则不会有含铜离子的液体排放,不会导致污染,选项正确;C、铜离子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不含铜离子,选项正确。故选BC。9.(2023·广州荔湾·一模)同学们在学习酸碱盐的性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1)制取二氧化碳。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②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③为了便于多次添加液体反应物,可从图中选择仪器______(填字母),组成一套发生装置。(2)验证碱的化学性质。完成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2、实验3。实验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3)探究混合溶液的组成。实验结束后,将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烧杯中如图,充分搅拌、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混合溶液呈红色。①由此可初步判断上层混合溶液中肯定不含的阳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②为进一步确定上层混合溶液的组成,进行以下实验探究:步骤i:取少量上层混合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振荡,静置。无沉淀产生,溶液呈红色。步骤ⅱ:另取少量上层混合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a溶液,振荡,静置。有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呈红色。步骤ii加入a溶液,a可选择______(填字母)。A.紫色石蕊

B.Ba(NO3)2C.Ba(OH)2

D.CaCl2③综合上述实验,上层混合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答案】(1)锥形瓶ABD(2)瘪气球胀大(3)H+BDCl-、Na+、、OH-【详解】(1)①根据仪器的形状可知,仪器B的名称是锥形瓶。②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CO2,化学方程式为。③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固液常温型反应,长颈漏斗具有便于多次添加液体反应物的优点,故为了便于多次添加液体反应物,可以选择仪器ABD,组成一套发生装置。(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气体,锥形瓶中气体减少气压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瘪气球膨胀,实验2的现象是瘪气球膨胀。(3)①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烧杯中,废液中含有酚酞,由实验现象为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肯定不含的阳离子是H+。②步骤i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无沉淀产生,溶液呈红色,证明不存在钙离子;步骤ii加入过量a溶液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并除去Na2CO3,并且反应会产生白色沉淀,且生成物不能干扰氢氧化钠的检验;A、溶液原本呈碱性,不能用紫色石蕊检验碳酸钠的存在,故A错误;B、Ba(NO3)2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碳酸钡沉淀,可以检验碳酸钠的存在,故B正确;C、不能选择Ba(OH)2,因为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对原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故C错误;D、CaCl2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可以检验碳酸钠的存在,故D正确。故选BD。③综合上述实验,可知一定不含H+、Ca2+;一定有OH-、,Cl-、Na+不参与反应,也一定存在,故上层混合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Cl-、Na+、、OH-。10.(2023·广州花都·一模)某校学生实验后产生大量含NaOH的废水,须处理后才能排放。实验小组先将废水样品进行过滤,后取80g滤液于锥形瓶中,如图甲所示。为把滤液中的氢氧化钠除去,实验小组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利用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测得反应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1)从图乙数据可知,温度在_______区间(填序号)时,滤液中的NaOH已完全反应。A.14~16 B.16~18 C.18~20 D.20~22(2)请写出除去滤液中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并在下图中补充反应后的微观粒子。(3)根据题意,结合图乙。计算80g废水滤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4)某同学另取80g上述废水滤液于锥形瓶中重复上述实验,向锥形瓶中滴加9.8%的稀硫酸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则当溶液都呈中性时,最终消耗稀硫酸的质量与上述实验相比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1)D(2)2NaOH+H2SO4=Na2SO4+2H2O(3)10%解:由图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硫酸溶液的质量为100g,设80g废水滤液中含NaOH的质量为x,废水滤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00%=10%;答:80g废水滤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0%;(4)不变【详解】(1)酸碱中和反应放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温度最高,由图乙数据可知,温度在20~22区间时,滤液中的NaOH已完全反应,故选D;(2)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反应后的微观粒子如图所示;(3)见答案。(4)滴加稀硫酸后出现气泡,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生成了碳酸钠,虽然变质,但是溶液中钠离子数目并不发生改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最后生成硫酸钠的质量不变,由于硫酸根离子都来自于硫酸,所以消耗硫酸的质量也不变,故填:不变。11.(2023·广东佛山·一模)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1)如图1所示:①该反应中涉及________________种氧化物。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前后涉及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种。(2)如图2所示:①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___。②从微观的角度说明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若想证明两种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可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试剂,该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AgNO3溶液b.酚酞溶液c.石蕊溶液d.Na2CO3溶液【答案】(1)①.两

②.③.两(2)①.OH-②.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③.c

【解析】【小问1详解】①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硫化氢,氧气、水、二氧化硫,硫化氢是由H、S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硫是由S、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涉及两种氧化物;②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硫化氢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硫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氧气中氧元素化合价为0,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显+4价,氧元素显-2价,水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故反应前后涉及化合价改变的元素有S、O两种元素;【小问2详解】①氢氧化钠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故甲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是:OH-;②从微观的角度说明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a、硝酸银能与氯化钠、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无法证明两种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b、无色酚酞试液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均不变色,如果盐酸过量,酚酞试液也不变色,无法证明两种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c、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故加入石蕊试液,溶液不变色,说明恰好完全反应,符合题意;d、碳酸钠与氯化钠、氢氧化钠均不反应,如果氢氧化钠过量,也无明显现象,故无法证明两种物质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c。12.(2023·广东东莞南城中学·一模)新型高导热镁合金常用作电动汽车和消费电子产品的散热器。请根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由图1可知,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镁元素位于第______周期。(2)图2为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的数值为______。表示镁离子的符号为______。(3)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叫价类二维图。图3为镁的价类二维图,B处的物质类别是______。MgO中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4)价类二维图中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金属镁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可以生成A和氢气,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答案】(1)①.24.31②.三##3(2)①.12②.Mg2+(3)①.盐②.3:2(4)

【解析】【小问1详解】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中,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元素周期表的一格中,左上方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而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核外电子排布由内到外为2、8、2,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镁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小问2详解】微粒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则X为12;由于镁离子是由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形成的,即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则镁离子的符号为Mg2+。【小问3详解】碳酸镁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则B处的物质类别为盐;MgO中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4:16=3:2【小问4详解】A表示碱,为氢氧化镁,则金属镁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3.(2023·广东佛山南海·一模)探究与实践一制作汽水,汽水是人们喜爱的饮料之一、小明学习了化学后对制汽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以“自制汽水的相关探究”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任务一】认识配方成分(1)汽水的配方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A.小苏打是由Na+和构成 B.小苏打与苏打是同一种物质C.柠檬酸属于酸 D.汽水属于混合物(2)测定主要成分的pH,各取18.5m1的凉开水于3个玻璃杯中。分别加入各1.5g的小苏打和柠檬酸、白糖,用筷子搅拌,完全溶解后,用筷子蘸取待测液于pH试纸中,显色后马上与作对比,读数如下,显碱性的是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其中配得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是_______。成分小苏打柠檬酸白糖pH827【任务二】配制汽水(3)准备500m1的塑料瓶,按以下步骤配制汽水。①制汽水时,加入小苏打溶液后,旋紧瓶盖后摇匀,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②小明倒出自制的汽水,喝了一杯后会打嗝,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任务三】探究小苏打的热稳定性(4)小明按如图充分加热4.2g小苏打,观察到试管口有水雾,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小苏打热稳定性差,那它受热后生成固体是什么呢?【作出猜想】猜想I:氢氧化钠猜想II:_______。猜想III: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设计方案】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再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振荡,静置。产生白色沉淀产物中含有___。②再取操作①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___。产物不含氢氧化钠。【实验结论】猜想II正确。【答案】(1)B(2)①.NaHCO3②.7.5%(3)溶液中有气泡产生;(4)①.碳酸钠##Na2CO3②.碳酸钙##CaCO3③.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试液(合理即可)④.溶液不能使滴加的试液变色【解析】【小问1详解】A、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是由Na+和构成,说法正确;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苏打是碳酸钠,不是同一种物质,说法错误;C、柠檬酸是一种酸,说法正确;D、汽水中含有两种以上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说法正确;故选:B;【小问2详解】①由图表可知,小苏打溶液的pH为8,大于7,是碱性溶液,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②解:凉开水的质量为:18.5ml×1g/ml=18.5g,溶质的质量均为1.5g,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小问3详解】加入小苏打溶液后,旋紧瓶盖后摇匀,碳酸氢钠和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小问4详解】①根据猜想I和猜想III,可知猜想II:碳酸钠;②取少量加热后的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溶解,再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振荡,静置,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固体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产物中含有碳酸钙;③再取操作①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于另一试管中,测试溶液的酸碱性,需要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试液;④根据结论可知,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钠,则观察到的现象为溶液不能使滴加的试液变色。14.(2023·广东河源龙川·一模)学习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完碱的化学性质后,将甲、乙、丙中的无色溶液倒入到一个洁净的废液缸中,发现废液明显变浑浊且呈红色。同学们对此产生了好奇,于是接着进行了下列的拓展学习与探究。【反思交流】(1)小组同学做甲图所示实验时,当溶液恰好由红色变为无色,即停止了滴加稀盐酸,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做乙图所示实验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2)废液呈红色,说明废液显_________性。废液变浑浊,是因为倾倒前丙中的溶液含有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拓展问题】使废液变红色的物质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只有Na2CO3;猜想二:只有NaOH;猜想三:NaOH和Ca(OH)2;猜想四:NaOH和Na2CO3;(3)你认为以上猜想中,不合理的是猜想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验证猜想】(4)静置一段时间后,取少量废液缸中的上层红色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静置后,发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仍为红色,由此证明了猜想_________成立。【答案】(1)①.②.小气球膨胀(2)①.碱②.Ca(OH)2(3)①.一②.废液明显变浑浊,说明丙中剩余的氢氧化钙与乙中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4)①.

②.四【解析】【小问1详解】小组同学做甲图所示实验时,滴加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做乙图所示实验时,装置内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气体减少使装置内气压降低,装置内外产生气压差使小气球膨胀;【小问2详解】根据题意将甲、乙、丙中的无色溶液均倒入洁净的废液缸,故废液中含有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根据题意,乙中氢氧化钠过量,则一种溶液溶质是氢氧化钠和生成的碳酸钠,而碳酸钠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说明丙中的石灰水有剩余,根据丙中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废液变浑浊,倾倒前丙中的溶液含有剩余的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小问3详解】废液明显变浑浊,说明丙中剩余的氢氧化钙与乙中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所以废液中一定含有生成物氢氧化钠,因此猜想一不合理;【小问4详解】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取少量废液缸中的上层红色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1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碳酸钠,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静置后,发现试管中的上层清液仍为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说明含有氢氧化钠,由此证明了猜想四成立。15.(2023·广东中考·模拟)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重要范畴,但是有的实验会伴随明显现象,有的实验并无现象,某兴趣小组对部分化学变化进行研究,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问题:【实验内容一】探究反应是否发生(1)实验一:向装有CuO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观察到氧化铜完全溶解,溶液变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实验二:为呈现明显现象,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满二氧化碳的广口瓶中滴加氢氧化钠浓溶液,发现小气球胀大,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3)实验三:为了证明NaOH溶液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该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传感器测定的pH和温度随溶液质量变化情况见图二、图三。图一中的B溶液是______,图三中的M与图二中X、Y、Z中的______数值相等。(4)【实验内容二】探究实验三溶液反应后的溶质成分【实验猜想】一:______二:Na2SO4和NaOH三:Na2SO4和H2SO4四:Na2SO4、H2SO4和NaOH兴趣小组成员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理由是______。【实验方案】为确认哪个猜想成立,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分别取样于试管中步骤现象结论向其中一份滴加CuSO4溶液,振荡、静置______猜想二不成立向另一份滴加Ba(NO3)2溶液,振荡、静置出现白色沉淀猜想三成立【实验反思】(5)小组成员认为实验方案不能得出猜想三成立,若要检验猜想三,应改用______试剂。(6)从微观角度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实质是:______。【答案】(1)CuO+H2SO4=CuSO4+H2O(2)CO2+2NaOH=Na2CO3+H2O(3)①.稀硫酸②.Y(4)①.Na2SO4②.H2SO4和NaOH不能共存③.无明显现象(5)紫色石蕊(6)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解析】【小问1详解】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小问2详解】气球体积变大,说明内部压强减小,因此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钾发生了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O2+2KOH=K2CO3+H2O;【小问3详解】滴加B后溶液pH变小,且刚开始时pH大于7,说明是酸滴加到碱中,因此B为稀硫酸;酸碱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完全反应时,温度最高,因此M点对应Y;【小问4详解】【实验猜想】酸碱发生中和反应,不能同时存在,故答案为:硫酸与氢氧化钠不能共存;【实验方案】猜想二不成立,说明没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不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所以看不到蓝色沉淀,证明猜想二不成立,故答案为:没有蓝色沉淀产生或者无明显现象;【小问5详解】猜想含有硫酸,因此利用酸能够使紫色石蕊产生变红色现象,所以可以加入紫色石蕊即可;故答案为:紫色石蕊;【小问6详解】中和反应发生的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反应,而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不参与反应。16.(2023·广东学业·一模)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实验探究】将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1)测定溶液pH变化的方法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叫变化如图1所示,则该同学是将______(填字母序号)。A.氢氧化钾溶液滴入稀硫酸中B.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钾溶液中(2)测混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乙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图2中B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3)借助于酸碱指示剂丙同学通过图3所示实验,他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也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提出问题】针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酚酞外),大家纷纷提出了猜想。【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只有K2SO4猜想二:有K2SO4和H2SO4猜想三:有K2SO4和KOH(4)老师告诉同学猜想三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进行实验】(5)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选用Fe2O3粉末、BaC12溶液,进行如下探究: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Fe2O3粉末______。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方案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与反思】(6)丁同学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7)同学们经过反思与讨论,最后认为方案一中的Fe2O3粉末可以用下列的某些物质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请你选出可用药品的字母序号____。A.NaC1 B.Zn C.K2CO3 D.CuO【答案】(1)A(2)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3)(4)实验后溶液中酚酞呈无色,不存在KOH碱性物质(5)红色固体消失,溶液变为黄色(6)反应后生成的K2SO4也能与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7)BCD【解析】【小问1详解】由pH变化曲线可知,溶液刚开始pH<7,呈酸性,此时溶液应是H2SO4溶液,随着溶液的加入,溶液pH逐渐增大到7,最后大于7,所以应是将KOH溶液滴入H2SO4溶液中,故选A;【小问2详解】由图2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升高,说明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B点此时温度达到最高值,证明KOH溶液和H2SO4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小问3详解】氢氧化钾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H+H2SO4=K2SO4+2H2O;【小问4详解】氢氧化钾溶液呈碱性,能够使酚酞变红,根据题目信息,通过图3所示实验,他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说明此时溶液一定不呈碱性,即反应后溶液中一定不含有氢氧化钾,故可得出猜想三不合理【小问5详解】方案一:根据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猜想二正确,所以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Fe2O3粉末,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可观察到铁锈减少(或消失),溶液变成黄色;【小问6详解】方案二是不合理的,因为氯化钡与硫酸钾反应也会产生白色沉淀,无法证明H2SO4一定存在;【小问7详解】A、氯化钠与硫酸不反应,不能用来证明硫酸过量,不符合题意;B、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有气泡产生,即可证明有硫酸过量,符合题意;C、碳酸钾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二氧化碳和水,有气泡产生,即可证明硫酸过量,符合题意;D、CuO和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硫酸铜溶液和水,观察到溶液变蓝,即可证明硫酸过量,符合题意;故选BCD。17.(2023·广东珠海香洲·一模)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提出问题】(2)________?【猜想】(3)猜想一:CaCl2和Ca(OH)2;猜想二:只有CaCl2;猜想三:_________。【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星中性。(4)实验如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_________。猜想一不正确取少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__________溶液。观察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5)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6)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否含有Ca(OH)2,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_____。A.pH试纸 B.二氧化碳 C.紫色石蕊溶液 D.氯化钠溶液【答案】(1)Ca(OH)2+2HCl=CaCl2+2H2O(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物质(3)CaCl2和HCl(4)①.溶液仍呈无色②.碳酸钠溶液(5)反应物是否有剩余(6)ABC【解析】【小问1详解】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2HCl=CaCl2+2H2O。【小问2详解】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由猜想可知,提出的问题是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物质,故填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哪些物质。【小问3详解】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如果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反应后如果氢氧化钙过量,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和氢氧化钙,如果盐酸有剩余,则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钙和盐酸,故填CaCl2和HCl。【小问4详解】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够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猜想一不正确,则溶液中不含氢氧化钙,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后,溶液仍呈无色,故填溶液仍呈无色;猜想三正确,即溶液中含有氯化钙和盐酸,盐酸能够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泡,所以加入的溶液为碳酸钠等,故填碳酸钠。【小问5详解】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故填反应物是否有剩余。【小问6详解】A、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如pH大于7,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选项正确;B、二氧化碳与氯化钙不反应,能够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产生白色沉淀,能够判断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否含有Ca(OH)2,选项正确;C、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即紫色石蕊溶液能够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否含有Ca(OH)2,选项正确;D、氯化钠溶液与氯化钙和氢氧化钙都不发生反应,不能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否含有Ca(OH)2,选项错误;故填ABC。18.(2023·广东深圳宝安中学·一模)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明同学用图1总结了碱的四条化学性质。(1)为了验证图1中的反应①,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NaOH溶液和Ca(OH)2溶液中,观察到溶液都变______色。(2)用微观示意图(图2)来说明反应②的发生,反应后“〇”表示的微粒符号为______。(3)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不可能选择是______。A. B.C. D.为了验证图1中的反应④,小明同学进行了系列实验:(4)向Ca(OH)2溶液和NaOH溶液中分别吹气(如图3、4),从图4中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但图3实验无明显现象。(5)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和CO2发生了反应:小明向盛有CO2软塑料瓶中倒入NaOH溶液(如图5)观察到塑料瓶变瘪,得出氢氧化钠与CO2反应的结论。但同组同学小李质疑该实验并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CO2发生了反应,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_;小明再向瓶内加______(试剂名称),观察到______现象,从而确定氢氧化钠与CO2发生了反应。【答案】(1)蓝(2)H2O(3)AD(4)(5)①.二氧化溶于水,也能使塑料瓶变瘪②.(足量)稀盐酸③.有气泡产生【解析】【小问1详解】图1中的反应①为碱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碱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故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NaOH溶液和Ca(OH)2溶液中,观察到溶液都变蓝色;【小问2详解】反应②为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图2为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则反应后“〇”表示的微粒符号为H2O;【小问3详解】反应③为盐与碱的反应,A、由于碳酸钙不溶于水,所以氢氧化钡与碳酸钙不反应,不可以选择,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钠、氨气和水,可以选择,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钙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氢氧化铜沉淀,可以选择,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钾与氯化钠反应不能产生气体、沉淀或水,二者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符合题意;故选AD;【小问4详解】图4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小问5详解】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使塑料瓶变瘪,所以向盛有CO2软塑料瓶中倒入NaOH溶液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不能得出氢氧化钠与CO2反应的结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