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名校联盟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名校联盟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名校联盟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名校联盟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名校联盟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名校联盟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24年秋季学期高二入学检测卷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下册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新诗是在打破旧诗形式中站立起来的,但即使是“五四"时期的开路先锋,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他们对传统持有的一种近乎“暧昧”的情绪:胡适是在“以文为诗"的“宋诗运动”中袭取传统的;俞平伯在《社会上对新诗的各种心理观》中更是直言不讳:“我们现在对于古诗,觉得不能满意的地方自然很多,但艺术的巧妙,我们也非常惊服的。"百年新诗总是要竭尽全力地摆脱传统诗学的影响,走上自己的道路,但事实却总是在不知不觉之间又回到了传统的层面之上,从新月派、象征派到现代派,新诗尽管吸收了许多西方诗歌的技巧,但与此同时,新诗无疑也再现了古典时代诗歌的格调与韵致;而中国诗歌会在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50年代中后期两次大规模地采集民歌也确实再现了遥远的“采诗”景象,这些能够说明的问题或许只有一个,那就是完全离开传统而谈新诗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百年新诗在文体重建的过程中首先就是要从传统诗学中寻找依据。当然,那种要从形式与韵律的角度重新为新诗套上“枷锁"的做法无疑是不切实际的。新诗的文体建设要从传统诗学中寻找依据,但绝不是将过去的一切照搬过来。从文体形式的角度上说,今天的新诗已经形成了形式灵活、文体自由的特点,那么,我们从吸收的角度上说,关键是应当从类似形式较为灵活多变的屈原骚体诗、宋词中找寻与传统的融合点。

(摘编自张立群《反思与重建—论百年新诗文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重构的可能》)

材料二:

“传统”是古已有之的,也可以是正在创造的。它一方面可以是作为中国新诗存在前提的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传统,另一方面也可以是中国新诗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的传统。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对中国新诗的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古典诗歌传统在中国诗歌“现代化"征途上出现的种种变异与转换。徐志摩在《青年杂咏》中的三段,每一段开头都运用了复沓的章法:“青年!你为什么沉湎于悲哀?你为什么耽乐于悲哀?……”“青年!你为什么迟回于梦境?你为什么迷恋于梦境?……"青年!你为什么醉心于革命?你为什么牺牲于革命?……”诗人运用复沓形式加强感情,呼吁青年们抛却幻想与悲哀,投身到切实的革命当中。这种复沓的章法在徐志摩的《雁儿们》《小诗》《马赛》等诗中均有运用。而复沓本是《诗经》中最常出现的章法,徐志摩在他的诗中广泛运用这种手法来表达新时期的社会情感,不仅是对中国古典诗歌传统手法的认可,更是对它的创新与发展。二是在外来诗学观念与现代生存条件对中国诗歌“现代"取向产生着种种影响时,它们同时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限制、侵蚀和择取。梁实秋曾声称:“新诗,实际上就是中文写的外国诗。”这实际上是将中国新诗当作了对西方诗潮的单纯回应。从这个单纯的角度出发其实并不利于新诗的阐释,西方诗歌对新诗的影响应该是一个文化体与另一个文化体的对话,在对话中有同意也有异议。异议产生于本文化体内的古典传统内核与另一个文化体的过大差异。

因此,总的来说,中国新诗来源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从审美理想来看,诗本身就是最容易直接袒露人们最深层的生命体验与美学理想的文学样式。正如艾略特所说:“诗歌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表达感情和感受。与思想不同,感情和感受是个人的,而思想对所有人来说意义都是相同的。用外语思考比用外语来感受要容易些。正因为如此,没有任何一种艺术能像诗歌那样顽固地恪守本民族的特征。"

再从语言上来看,中国古典诗歌对现代新诗的影响最易发现的地方就在诗歌的语言上。比如上文提到的徐志摩的《青年杂咏》,就算其中带有西方词汇,也总感觉是刻意加于其中的,难以真正与诗歌语言融合,这就体现出新诗语言的民族性。

而就中国新诗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的传统而言,这一传统自然也是在上述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影响下产生的。之所以我们要强调这一传统,是因为中国现代新诗的独立价值就在于它能够从坚实凝固的传统中突围而出,建立起自己新的艺术形态。正是因为如此,即使我们单方面地正视古典诗歌传统对新诗之大作用也无济于事,因为根本上,中国新诗的价值并不依靠这些古典因素来确定,它只能依靠它自己,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中汲取营养谋取生存,建立起自己的新的传统。

(摘编自牛淑娟《试论新诗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关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诗歌会在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50年代中后期两次大规模地采集民歌一事,表明不能完全离开传统而谈新诗。

B.古典诗歌传统在新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变异与转换,实际上就是诗歌作者在认可古典诗歌传统的基础上对其做出的创新与发展。

C.诗歌最易表现人们的生命体验和美学理想,一个民族往往具有共同的生命体验和美学理想,因此诗歌身上的民族特征最牢固。

D.中国新诗的语言既带有古典诗歌的意味,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也受西方语言影响,带有西方词汇,但西方语言难以与中国新诗语言融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文体形式上,屈原骚体诗和宋词是今天的新诗应当吸收和借鉴的对象。

B.诗歌传统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也包括新诗形成的新的传统。

C.材料中引用梁实秋的话阐述了新诗与西方诗歌在对话中有同意也有异议的看法。

D.材料二第一段从两个层面分析了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对新诗的影响,条理清晰。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理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没有真正的继承传统,就没有真正的走近现代,也就没有巨人的产生,更没有诗的再度辉煌。

B.诗体建设不是要制订一套模式,而是要寻找一些使诗的写作不能过于信马由缰的方法和规律。

C.田间、李季、贺敬之、郭小川都从民歌中吸取养料,创作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优秀诗篇。

D.中国古典诗歌为新诗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艺术美,同时其严谨的格律又如枷锁一般束缚着新诗。

4.请结合材料一内容,分析加点处“‘暧昧’的情绪”的具体含义。(4分)

5.应如何处理好中国新诗与中国古典诗歌之间的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作答。(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忆长征杨成武

夜晚,正是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三十一号的晚上,部队在乌江边上迎新守岁。以往,在中央苏区的时候,每逢过年或者“八一”,都要举行一些联欢活动。

记得一九三三年在藤田,各种活动之规模异常宏大。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对作战有功的同志颁发红星奖章。那次,军团奖给我们四团一面红彤彤的大旗,上面写着“英勇冲锋红四团”几个醒目的大字。

温坊战斗胜利之后,在福建长汀南山坝进行的一次文娱体育活动,又别具风味。那次,我们举办了盛大的演出活动。军团政委聂荣臻同志的热情真高,百忙之中编写了一个以大革命时期武汉工人收复英租界为背景的剧本,还亲自担任角色登台演出。

我们更是活跃,做游戏、运动比赛……全和战士一起,闹成一团。常见的一种游戏——击掌传手绢,总是引得大家笑声不绝。还有什么“矮人过桥"(钻凳子)啦,比赛唱山歌啦,名堂多得很。在那热热闹闹的气氛里,同志们回忆一年的战斗与工作,谁都想争着摆一摆,谈一谈。

今晚,在寒风料峭的乌江边上,送旧岁迎新年,与昔日相比,自然别有一种滋味,但各连还是开了晚会。这个晚会,主要是进行战斗动员。大家聚在马灯、篝火旁,回顾离开苏区以来的战斗,总结教训,激励斗志。我们的红军队伍,尽管刚突破四道封锁线,遭到了重大损失和挫折,但依然斗志旺盛。

“突破乌江”“拿下遵义、桐梓"到遵义去过新年”“乌江虽险,又怎能挡住红军飞渡"这些口号,成了每个干部战士的决心和信念。江风带着冰冷的寒气从低矮的房顶掠过,然而凡是有我们红军在的每间屋子里,都热气腾腾,飞出窗外的都是那铿锵的誓言。

天将破晓,耿飙同志还专门叫小白弄了一小锅红枣炖鸡,这实在要算丰盛的节日美餐了。吃罢早餐,耿飙同志和我踏着露珠,到渡口进行实地侦察。一到江边,嗬,果然名不虚传。只见江水滔滔,水清湛然如碧。两岸悬崖绝壁,仰首不见其顶。望江边,白雪铺满大地,沿江的竹子都给沉重的积雪压弯了腰,随风轻轻摇摆,像在向我们欢迎致意。这一天,天气阴暗,冷风嗖嗖,大雪纷飞,只能听到哗哗的水声。我们想用望远镜观察对岸敌人的计划看来不能实现。一问老乡,才知道,就是平时天晴,江面浓雾弥漫,能见度也很差。显然,不能再犹豫等待。耿飙同志和我看完后决定:用机枪扫射对岸,来一次火力侦察。

“哒哒哒……”一阵清脆的机枪声从江面响起,敌人隔着雨雾,不知虚实,便匆匆忙忙地还起枪来。原来,在我们江对岸的渡口,敌人配备有连哨。这时,老乡还告诉我们,敌人在江对岸挖了工事,离江岸约两华里(1华里=0.5千米)的一个大庙里,驻扎了部队,半山腰里,还有敌人的一个团。

下午,我带着负伤未愈的隐痛,与耿团长一起向师首长作了汇报。师首长明确指示,既然渡口大道是敌人的防御重点,攻势较强,兵力较多,而渡口上游敌人防守较弱,就同意我们的决心:佯攻渡口大道,主攻上游五百公尺(1公尺=1米)处的小路。临走时,师首长告诉我和团长:“佯攻处声势要大,要把敌人的全部注意力吸引住。"

返回团部后,耿飙同志与我分头动员,组织力量。为了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当天下午,我们组织力量,大张旗鼓地在渡口南岸搬运架桥材料,引得对岸的敌人一阵紧张,不仅时而机枪时而步枪朝我们开火,而且使劲地加修工事。就在这时,我们用一个营的兵力悄悄赶制了几十个竹筏,连夜又到各个连队去挑选能攻善战且识水性的战士,准备挑选十八个同志。战士们一听说要凫水过江,执行强渡任务,个个都争着要去。

我正要去三连,三连长毛振华同志听到这个事后就找来了。他“毛遂自荐”地说自己一定能完成上级首长交给的任务,为此,摆了很多理由。毛振华同志我熟悉,二十四五的年纪,瘦高个子,人机警聪明,说话声音很响,是湘江边上长大的庄稼人,曾经给贺龙同志当过勤务兵。他打仗勇敢得很,像只猛虎,但是水性好不好我不大清楚。他见我怀疑他的水性,衣服一脱,说:“行不行,当场扎两个猛子!"引得在场的同志一阵大笑。

要求过江当先锋的人实在太多了,这可把耿飙团长和我忙坏了,直到半夜一点,还有人争着要去,争这十八个名额中的一个。有的同志没被挑上,不服气,直接向团长和我请战。

第二天,试渡开始了。为了不失时机,决定在早晨进行。这一日,风嗖嗖,雨绵绵,刚下过一场雪,天出奇的冷。上午九点钟,佯攻先行开始。我们打出了第一排机关枪子弹,敌人就慌慌忙忙进入攻势,又是机枪,又是迫击炮,乒乒乓乓,十分热闹。就在这敌人打得热火朝天的当儿,我在渡口上游五百公尺的一个竹林里,正面对即将下水的八位勇士。这八名是从十八名勇士中选出来的,他们的任务是拉过去一条缆绳,以便后续部队渡江。

我对这八名勇士说道:“同志们,战斗打响了。今天下雪,天冷,有风,风也冷,江水更冷,但是,再冷,也不能阻挡我们红军凫水过江!”毛振华同志第一个站出来,说:“为了突破乌江,完成战斗任务,冰水我们也要过去!"

“好,祝你们成功!”说着,我手一挥,小白连忙端过来一壶酒,我和团长给这八位同志,每人斟了一碗,然后说:“祝你们胜利!"八位同志高举酒碗,一饮而尽。

“出发!”耿团长发出命令。

八位同志几乎同一个时间脱下上衣,打着赤膊,腰里缠着驳壳枪,头上顶着一捆绑好的手榴弹,“扑通"一声跃入水中,他们一手拉着一根绳子,一手轻轻地划着。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记叙了红军部队在新年之夜开展的联欢活动以及突破乌江的战斗活动。

B.过去的节日活动热闹非凡,作者对节日活动的叙述表现了积极乐观的心态。

C.本文描述了乌江恶劣的天气和严峻的敌情,突出了红军渡江作战的艰难和决心。

D.十八名勇士临危受命,拉着缆绳先行渡江,以便后续部队渡江,突破乌江。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交代了时间、地点,先从联欢活动写起,突出红军的战斗士气,再写战斗过程。

B.“江面浓雾弥漫”“天出奇的冷"等句子虽然描写质朴,语言简练,但表达清楚明了。

C.本文在刻画毛振华的形象时,主要运用了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

D.最后一段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红军战士们勇于战斗、英勇无畏的豪情。

8.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本文是一篇回忆录,这种文体具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说说。(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选自《孟子》,有删改)

材料二:

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劝,不罚而邪止,此神农、黄帝之政也。严罚厚赏,此衰世之政也。

晋献公为丽姬远太子。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公子夷吾居屈。丽姬谓太子曰:“往昔君梦见姜氏。”太子祠而膳于公,丽姬易之。公将尝膳,姬曰:“所由远,请使人尝之。"尝人,人死;食狗,狗死。故诛太子。太子不肯自释。曰:“君非丽姬,居不安,食不甘。”遂以剑死。公子夷吾自屈奔梁。公子重耳自蒲奔翟。去翟过卫,卫文公无礼焉。过五鹿,如齐,齐桓公死。去齐之曹,曹共公视其骈胁,使袒而捕池鱼。去曹过宋,宋襄公加礼焉。之郑,郑文公不敬,被瞻谏曰:“臣闻贤主不穷穷。今晋公子之从者,皆贤者也。君不礼也,不如杀之。"郑君不听。去郑之荆,荆成王慢焉。去荆之秦,秦穆公入之。晋既定,兴师攻郑,求被瞻。被瞻谓郑君曰:“不若以臣与之。”郑君曰:“此孤之过也。"被瞻曰:“杀臣以免国,臣愿之。”被瞻入晋军,文公将烹之,被瞻据镬而呼曰:“三军之士皆听瞻也,自今以来,无有忠于其君,忠于其君者将烹。"文公谢焉,罢师,归之于郑。且被瞻忠于其君,而君免于晋患也;行义于郑,而见说于文公也。故义之为利博矣。

今世之言治,多以严罚厚赏,此上世之若客也。

(选自《吕氏春秋》,有删改)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苟为后A义而先B利C不夺不餍D未有仁而遗E其亲者也F未有G义而后H其君者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远千里而来”与《论语》“人而不仁"的“而”意思和用法相同。

B.“万取千焉"与《兼爱》“焉能治之”的“焉"意思不同。

C.“丽姬易之”与《〈老子〉四章》“其安易持"的“易”意思不同。

D.“去齐之曹"与《五石之》“吴王使之将”的“之"用法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认为,君王想着国家之利,大夫想着家庭之利,老百姓想着自己之利,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

B.丽姬称国君梦见了姜氏,太子祭祀姜氏并把祭祀的食物献给国君,食物被丽姬用有毒的食物替换,从而离间了献公父子关系。

C.太子死后,夷吾和重耳被迫流亡他国。公子重耳在外流亡期间遭到了卫、曹、宋、郑、楚等国国君的轻慢和侮辱。

D.公子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重耳即位以后,发兵攻打郑国,并索取被瞻,郑文公认为这是自己的过错。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尝人,人死;食狗,狗死。故诛太子。太子不肯自释。(4分)

(2)行义于郑,而见说于文公也。故义之为利博矣。(4分)

14.被瞻曾经劝说郑国国君杀死公子重耳,为何重耳成为晋文公后最终放过了被瞻?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杆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注]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注]沉累,指屈原。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从自身起笔,“倦游客"点明词人自身状态,这正是他乘舟东归的原因。

B.词人离开江汉途中的自然之景,触发词人的情思,词人倚栏良久,望月凝思,为下片抒发胸臆蓄势。

C.“雄”“吞"隘”三个字突出地势的险恶、复杂,词人以此来反衬岳阳楼上的风光之胜,可谓精妙。

D.整首词在满含豪气的描写中,夹杂栏杆拍遍却无人会得的心酸,词情起伏,阔大宏丽中带有沉郁的格调。

16.本词表达的情感十分丰富,请分析词人是如何表达情感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小刚看小说时,看到主人公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的凄凉境况,于是想起了杜甫《登岳阳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2)小明给同学小华辅导数学,小华进步很快,期末考试时分数居然超过了小明,小明也不气恼,他笑着用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自嘲。

(3)古人经常用“君子"和“小人”来称道德高尚和品行低下的人,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李白的时代,不但是唐代社会上升的最高峰,也是中国整个封建时代健康发展的最高潮。李白在一切诗人中,无疑是一个突出的人物。他的突出,首先由于他强烈地渴求着解放,这也就是那时代的声音。在那个时代的巨浪中,他是一个翻江搅海的弄潮儿。他的天真,就是一颗赤子之心;他的热情,就是一股不能抑制的力量。他说:“甲”每一个读到这样诗句的人,就都会感受到他要冲破一切束缚的力量。有人说,一读到这样的诗句,就会体会到祖国河山伟大的气魄,而这一气魄也正是只有在那个时代的高潮上才会更典型地被歌唱出来,而李白就是那典型的歌者。至于他说:“乙"每一个被压抑的人就都会鼓舞起那藏在心底的不平。他说:“丙”历史上从没有一个诗人写出过如此天真而形象的诗句,然而这天真也使得他的感情变得更为真实。他反对六朝的绮丽,因为那是形式的、虚伪的,所以他说:“丁"他要求的是“安得郢中质,一挥成风斤”那样本色的、解放的、大刀阔斧的力量。在这一点上,他与陈子昂先后提出了同样的要求,这就是盛唐诗歌的本质;在实践中,他更为出色地完成了这个要求,而成为盛唐诗歌的主力。李白的出现,使得唐诗发展到了它的最高峰。

18.下列句中的“就"和文中加点的“就”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就专业知识来说,李老师比大家都要更强一些。

B.这件事就我一个人知道,憋在心里,有说不出的苦。

C.他要是还不回来,大家就会出去找他。

D.就让我上台表演了,我也不会开心。

19.请把下列四组诗句填入文中横线处,只填序号。(4分)

①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②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③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④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疟疾,民间还有“打摆子"冷热病”“发疟子"等名称。它是一种通过蚊虫叮咬或输血传播而感染疟原虫的虫媒传染病,主要症状为突发性寒战、高热,伴有头痛、乏力等。

我国①。在新中国初期,我国每年大约有3000万疟疾病例,也就是说大约七八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身患疟疾。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②,到了21世纪初,我国疟疾发病率已经降至万分之一以下。2017年以来我国已连续4年无本地原发疟疾病例报告,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国家消除疟疾标准。

目前青蒿素联合疗法是世界上治疗疟疾最有效的方法,也因价格低廉、来源广阔,③。众所周知,青蒿素是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成功分离出的抗疟药物,屠呦呦也凭此成就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的发现已经成功拯救了上百万态点个被疟疾残害的生命,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学和现代科技紧密结合。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6分)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请你根据文中第二段,向外国友人介绍我国在抗疟方面的效果,要求句中包含转折关系,不超过45个字。(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

——《说苑·百姓为天》

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

——《荀子·王制》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论政体》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年秋季学期高二入学检测卷

语文参考答案

1.D(“也受西方语言影响,带有西方词汇,但西方语言难以与中国新诗语言融合”说法不当,文中说的是“比如上文提到的徐志摩的《青年杂咏》,就算其中带有西方词汇,也总感觉是刻意加于其中的,难以真正与诗歌语言融合”,这只是说徐志摩的这首诗带有西方词汇,并不是所有的新诗都带有西方词汇)

2.C(“阐述了新诗与西方诗歌在对话中有同意也有异议的看法”说法错误,文中引用梁实秋的话是作者用来批驳的)

3.A(材料一第二段的观点是新诗在文体重建的过程中要从传统诗学中寻找依据。B项,强调诗体建设的方式,没有涉及传统诗学。C项,不是理论论据,同时,这个选项强调的是民歌对新诗的影响。D项,强调的是古典诗歌对新诗的双重影响)

4.①一方面想摆脱传统诗学的影响,建立自己的艺术特色;②但另一方面又惊叹于古诗艺术的巧妙,难以完全脱离传统诗学。(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也可以先解析“暧昧"的意思,即态度、用意含糊,不明朗)

5.①中国新诗应从中国古典诗歌传统中吸取养分,继承优秀的诗歌传统,借以展现我们的民族特征。②中国新诗应从中国古典诗歌坚实凝固的传统中突围而出,建立起自己新的艺术形态。(每点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6.D(“十八名勇士”错误,文中挑选的是十八名勇士,但执行渡江并拉缆绳任务以便后续部队渡江的是八名勇士)

7.C(“主要运用了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错误,没有运用心理描写)

8.①昔日晚会欢庆的场景与乌江边上凝重的晚会形成对比,突出战斗形势的严峻。②恶劣的自然环境与红军战士们高涨的战斗热情形成对比,突出红军的坚定意志。③敌人的紧张反击与红军的从容部署形成对比,突出红军的智慧和勇气。(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得分)

9.①具有真实性。回忆录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必须写真人真事。作者杨成武回忆了自己参加乌江之战的经历,真实地反映了战斗的过程。②具有文学性。本文作为一篇回忆录,描写细腻生动,情感真挚质朴,叙述流畅自然,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如对晚会的欢庆场面和渡江时的情形的描写,都很有感染力。(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得分)

10.CDF[(原文标点)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11.A(A项,“不远千里而来”中的“而"表修饰,“人而不仁”中的“而"表假设,是“如果”的意思;B项,于之,于此/则,就;C项,替换/容易;D项,到时,动词/他,代词)

12.C(宋国国君并没有轻慢和侮辱重耳)

13.(1)让人尝,人死了;让狗吃,狗死了。所以要杀太子。太子不肯为自己申辩。(得分点:“尝"食”“释"各1分,句意1分)

(2)他在郑国按义的原则行事,因而受到了晋文公的喜欢。所以义带来的利益太大了。(得分点:状语后置句〈行义于郑〉、“见说”、“博"各1分,句意1分)

14.被瞻在晋文公要煮死他时大喊,让士兵不要再忠于自己的君主了,因为忠于自己君主的人将被煮死。(1分)晋文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知道自己不能诛杀忠臣,从而道歉撤军,让被瞻回到郑国。(2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老先生!你不远千里而来,一定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吧?”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说利呢?只说仁义就行了。大王说,‘怎样对我的国家有利?’大夫说,‘怎样对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说,‘怎样对我自己有利?’结果是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益,国家就危险了啊!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害它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这些大夫在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千辆兵车,在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中就拥有一百辆兵车,他们拥有的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义放在后而把利摆在前,他们不夺得国君的地位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反过来说,从来没有讲仁的人却抛弃父母的,也从来没有讲义的人却不顾他的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说仁义就行了,何必说利呢?"

材料二:

治理天下和国家,莫过于用德,莫过于行义。用德用义,不靠赏赐就能使人民努力向善,不靠刑罚就能制止邪恶,这是神农、黄帝的政治。严刑厚赏,这是衰落社会的政治。

晋献公为了丽姬而疏远太子。太子申生住在曲沃,公子重耳住在蒲城,公子夷吾住在屈邑。丽姬对太子说:“前几天君主梦见了姜氏。”太子就祭祀姜氏并把食品奉献给献公,丽姬用有毒的食物替换了膳食。献公要吃膳食,丽姬说:“膳食是从远处送来的,请让人先尝尝。"让人尝,人死了;让狗吃,狗死了。所以要杀太子。太子不肯为自己申辩。太子说:“君主如果没有丽姬,睡觉就不安稳,吃饭就不香甜。”于是就用剑自刎了。公子夷吾从屈邑逃到梁国。公子重耳从蒲城逃到翟。离开翟,经过卫国,卫文公不以礼相待。经过五鹿,到了齐国,正赶上齐桓公死了。公子重耳又离开齐国到了曹国,曹共公想看看他紧紧相连的肋骨,就让他脱了衣服去捕池里的鱼。离开曹国,经过宋国,宋襄公以礼相待。到了郑国,郑文公不尊重他,被瞻劝告郑文公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会永远困窘。现在晋公子随行的人,都是贤德之人。您不以礼相待,不如杀了他。"郑国君主不听从他的劝告。公子重耳离开郑国,到了楚国,楚成王也轻慢他。离开楚国,到了秦国,秦穆公把他送回晋国。(重耳即位)晋国局势安定以后,发兵攻打郑国,索取被瞻。被瞻对郑国君主说:“不如把我交给晋国。”郑国君主说:“这是我的过错。"被瞻说:“杀死我从而使国家免于灾难,我愿意这样做。”被瞻到了晋国军队里,晋文公要煮死他,被瞻抓住大锅喊道:“三军的兵士都听我说,从今以后,不要再忠于自己的君主了,忠于自己君主的人将被煮死。"晋文公向他道歉,撤回了军队,让被瞻回到了郑国。被瞻忠于自己的君主,因而他的君主避免了晋国的祸患;他在郑国按义的原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