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石景山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石景山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石景山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石景山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景山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试卷

语文

本试卷共10页,10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共1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积墨,中国山水画用墨由淡而深、逐渐渍染的一种技法。北宋郭熙云:用淡墨六七加而成深,即墨色滋润而不枯。元黄公望云:作画用墨最难,但先用淡墨积至可观,然后用焦墨、浓墨分出畦径远近,故在生纸上生出许多滋润处。

——汉荣书局《艺术大辞典》

这是论山水画,真可谓“墨分五色”,古人之精义如此。但那道理也不限画山水。我闻画家说人物衣饰的着色,也是此理:比如说女红裳蓝带,都不是简简单单涂上一层颜色的事,而是先用何色作底,后用何色递加,如此几道工序,而后那色彩厚润,迥与单薄之气味不同。我想,脂砚斋在评论笔法时,就提到过“此画家三染法也”,应该就是同一意义了。

这种笔法,“框架"本来实在是个“写意”的轮廓,只因他随着文情的进展,不断地一层又一层地“积墨"与“三染”,于是我们感受到的印象,已不再是“粗线条"了,倒像他用笔十分之工细了。奥妙端的就在这里。

事实上,雪芹写人物,是这个人初上场,只给你一个“写意”的“框架”,后来此人每出场一次,便往他身上加“墨”加“染"一次——如此者积至很多“加”,于是那人可就不再是个“扁"的“呆”的了,变成了“凸"的和“活”的了。

(取材于周汝昌《红楼艺术的魅力》)

材料二

曹雪芹写人,如何“积墨"呢?不谈宝、黛、钗,也不说王熙凤或史湘云,我们来回顾一下宝玉身边的麝月,作品中的小人物也是在“积墨”中“活"起来。

麝月的名字第一次出现,是第五回宝玉在秦可卿卧室午睡,“只留袭人、媚人、晴雯、麝月四个丫嬛为伴”,这只说明麝月是宝玉身边的四大丫嬛之一,排行老四。到了第二十回,有一段宝玉给麝月篦头生动而详细的描写,麝月的性格表现为两点:一是她理性自持,很懂事,宝玉感觉她“公然又是一个袭人";二是她也颇具少女的温柔风情,让宝玉给自己篦头,还有和晴雯似乎“争宠”式的言行戏谑。这一段对麝月的描写同样也写了宝玉、袭人和晴雯的性格侧面,真可谓一笔而“四染”,每一“染”都恰到好处。

同时,我也讲过,宝玉给麝月对着镜子篦头这个情节,还通过“麝月"和“镜子”的典故联系,暗示了麝月其人具有象征层面的意义。这样看,对麝月的这一“染"就不仅仅是“素描”,而还是暗中着色了。这一暗隐的意义又在第五十六回宝玉梦见甄宝玉,麝月谈论镜子的情节中再描一笔。

第五十八和第五十九回,在老婆子和小丫头的冲突中,都写了麝月的话语和表现,如她出面教训老婆子不懂规矩,给春燕使眼色让她奔宝玉寻求保护,这些情节把麝月的口才、心机又分别“染"了两次,而且再次和袭人、晴雯构成不同的对照。

抄检大观园事件中,王夫人对凤姐说:“宝玉房里常见我的只有袭人、麝月,这两个笨笨的倒好”,这是通过王夫人的印象对麝月的一次“染"——她和袭人都老实本分。

当然,曹雪芹的艺术手段巧妙多方,不拘一格,如第六十三回写麝月抽花名签隐喻她的结局,甚至麝月不出场,也通过诗句等暗“染”她一笔,如“窗明麝月开宫镜"等。

通过这一笔笔的“积墨”,麝月这个小丫嬛就“立"了起来,她多层次的性格、心理、行为等得到了鲜活的呈现。

(取材于梁归智《曹雪芹“写人”的二纲八目》)

1.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积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积墨,是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的一种技法,是用墨渍染的技法。

B.郭熙所言是指出用淡墨积,多次积加,墨色成深,滋润而不枯。

C.黄公望所云是先用淡墨积,再用深墨积,区分层次,画作滋润。

D.周汝昌所闻是积墨之理不限画山水,着色用“积”,色彩厚润。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曹雪芹用“积墨"写人物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物初次登场,只给出“写意”的“框架”,只是模糊“亮相”,行文用笔简洁精炼。

B.人物随后每次出场都加“墨"加“染”,在情节发展中展现风采,其形象特点不断丰富。

C.写人物积至很多“加”,犹如山水画用墨由淡而深,人物形象已由“粗线条”而“工细"

D.经由“积墨”塑造,人物“凸"活”,形象“立体"生动”,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3.材料二呈现了对曹雪芹用“积墨"写麝月的分析,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探讨整本书人物形象的经验?请分条陈述。(至少两条)

4.参看两则材料,回顾本学期通读的《红楼梦》,从下面两道小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如果依然探讨麝月这一人物,你能发现什么新角度对其进行梳理和分析?请明确所选新角度,并结合《红楼梦》相关内容简要说明选择理由。

(2)如果依然分析曹雪芹如何用“积墨”写人物,你会选择贾雨村、晴雯、刘姥姥中的哪一位作分析对象?请明确所选分析对象,并结合《红楼梦》相关内容简要说明选择理由。

二、共19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文一】

谏逐客书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文二】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5.某同学诵读两篇文章,体会到语气助词在不同语境中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并作了归纳梳理。他整理不够全面,请你帮忙补充,完善下面的文言知识卡片。

(1)表达判断语气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2)表达陈述语气_______(3)表达疑问语气_______(4)表达感叹语气_______(5)表达反问语气_______

6.某同学发现古代汉语很多实词的义项往往还保留在现代汉语的成语中,请你也在上述两篇文章中找一找,补充完善下面表格的内容,积累文言词语知识。

序号词语意义文言语句现代成语

1休欢乐,喜庆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休戚与共

2

3

7.将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8.按要求用原文填空。

两篇文章,一书一疏,都是臣下向君王议事的进言,所谓“批逆鳞”,而两位臣下皆进谏成功。究其原因,关键是两位臣下都抓住君王的内心需求而进谏,秦王欲求“国强”,李斯便指出“逐客”会使“求国无危,不可得也”,其弊害关键是“______”,秦国得不到任何益处;太宗意得“国安”,魏征则强调“思国之安者”,要“______”,并随之提出“十思”。

9.两位臣下敢于“批逆鳞”,有赖于他们善于“顺情入机”,而论说之中又各有策略。请细读两篇文章的第一段,并作简要对比分析。

三、共10分。

10.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古人重德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达到审美化的境界,如《论语》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______,咏而归"的场景便是生动的例子;又如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明河共影,______”,描写水天会合之景,抒发美妙不可言说的诗意体验,表现诗人高远的人生境界。

(2)古往今来,众多仁人志士自觉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纵谈古今,痛击时弊。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______”,指出了当时社会的流俗;杜牧《阿房宫赋》中“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为唐统治者敲响警钟;苏洵则在《六国论》中阐明六国灭亡原因是“弊在赂秦”,告诫北宋为国者:“苟以天下之大,______,是又在六国下矣。”

(3)登高,是古代文人喜爱的独特审美活动,登高望远,游心骋怀,获得丰富的生命体验。杜甫登岳阳楼,见到“______,______"之景,领略了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的恢弘气象;王安石晚秋登临送目,也欣赏到“______,______”之景,“大江"群山”尽收眼底。

三、共17分。

阅读《林冲风雪山神庙(节选)》,完成各题。

到第六日,只见管营叫唤林冲到点视厅上,说道:“你来这里许多时,柴大官人面皮,不曾抬举得你。此间东门外十五里有座大军草料场,每月但是纳草纳料的,有些常例钱取觅,原是一个老军看管;如今我抬举你,去替那老军来守天王堂,你在那里闼几贯盘缠。你可和差拨便去那里交割。"林冲应道:“小人便去。”当时离了营中,径到李小二家,对他夫妻两个说道:“今日管营拨我去大军草料场管事,却如何?"李小二道:“这个差使又好似天王堂,那里收草料时,有些常例钱钞。往常不使钱时,不能够得这差使。”林冲道:“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李小二道:“恩人,休要疑心。只要没事便好了。只是小人家离得远了,过几时,那工夫来望恩人。”就在家里安排几杯酒,请林冲吃了。

话不(xù)______烦,两个相别了。林冲自来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与差拨一同辞了管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林冲和差拨两个在路上,又没买酒吃处,早来到草料场外。看时,一周(zāo)______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间草屋做着仓康,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到那厅里,只见那老军在里面向火。差拨说道:“管营差这个林冲来,替你回天王堂看守,你可即便交割。"老军拿了钥匙,引着林冲,分付道:“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这几堆草,一堆堆都有数目。”老军都点见了堆数,又引林冲到草厅上。老军收拾行李,临了说道:“火盆、锅子、碗、碟,都借与你。"林冲道:“天王堂内,我也有在那里,你要便拿了去。”老军指壁上挂一个大葫芦,说道:“你若买酒吃时,只出草场投东大路去,三二里便有市井。"老军自和差拨回营里来。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祐!改日来烧纸钱。”又行了一回,望见一(cù)______人家。林冲住脚看时,见篱笆中挑着一个草帚儿在露天里。林冲径到店里。主人道:“客人那里来?"林冲道:“你认得这个葫芦么?”主人看了道:“这葫芦是草料场老军的。"林冲道:“原来如此。”店主道:“既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zhuó)______三杯,权当接风。"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些碎银子,把花枪挑着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拨将过来靠了门。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团团看来,又没邻舍,又无庙主。林冲把枪和酒葫芦放在纸堆上,将那条絮被放开,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和毡笠放供桌上。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就将怀中牛肉下酒。

正吃时,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地爆响。林冲跳起身来,就壁缝里看时,只见草料场里火起,(guā)(guā)______杂杂地烧着。当时林冲便拿了花枪,却待开门来救火,只听得外面有人说将话来。林冲就伏门边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直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再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得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林冲听那三个人时,一个是差拨,一个是陆虞候,一个是富安。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冲举手,胳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得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候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dǎi)______,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11.《水浒传》是我国最早用白话写成的章回体长篇小说,语言颇有特色。请先根据拼音,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写汉字,然后读读句子,体会小说的语言特色。

(1)话不(xù)______烦,两个相别了

(2)看时,一周(zāo)______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

(3)又行了一回,望见一(cù)______人家

(4)天气寒冷,且(zhuó)______三杯,权当接风

(5)只见草料场里火起,(guā)(guā)______杂杂地烧着

(6)你这厮原来也恁的(dǎi)______,且吃我一刀

12.《水浒传》中关于林冲的故事,从狱庙烧香到水泊落草,一共有六回,完整地描写了林冲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下列关于林冲故事的回目,第九回回目内容不全。请根据选文内容,补写第九回的回目。

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七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第八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第九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十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第十一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13.阅读选文,把握小说情节节奏,结合下面的林冲言行,分析林冲形象的发展变化及原因。

甲:林冲道:“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

乙: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丙:自思道:“天可怜见林冲!若不是倒了草厅,我准定被这厮们烧死了!”轻轻把石头掇开,挺着花枪,左手拽开庙门,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

14.请找出文中关于“风雪”的描写,分析这些描写如何推动情节发展,并说明该描写如何与情节交织而服务于人物塑造。

五、作文,共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40分)

15.根据要求作文。

本学期我们阅读戏剧作品,感受窦娥的善良、鲁侍萍的真情、哈姆莱特的理想之可贵,沉浸于他们对良知坚守而带来的心灵震撼。对于良知,古人早有明义,“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当今社会日新月异,良知仍是为人根本,对于现代社会的道德意识的培育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请以“说良知”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作文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16.根据要求作文。

去年此时,同学们奋战在中考考场,畅想高中生活;今年此时,你已即将开启高二学习生活。时光回望,“今年此时的你"可是“去年此时的你”所想的你,“今年此时的你"会对“去年此时的你”有怎样的畅叙,讲述哪些高中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与感受。

请以“我的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作文思想健康,内容充实,讲究叙事;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试卷

语文答案

一、共14分

【1~4题答案】

【答案】1.C2.A

3.选定分析人物的切入角度,梳理有关人物的主要回目的情节内容;依据选定的分析角度,统整人物的关键表现,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

4.(1)角度:诗谶

理由:作品中关于麝月的情节内容,有“诗谶”内容;《红楼梦》中有大量诗词曲赋,以诗意的方式暗示人物命运;将探讨麝月形象统整到“诗谶"这一角度内容中,可在把握作者写作意图的基础上,深入理解麝月这一人物形象。

(2)角度:贾雨村

理由:贾雨村的性格、思想在小说故事情节发展中富有变化,形象特点具有多样性。最初读书赶考,虽落魄,但才思敏捷,志向高远,与甄士隐的交往,也表现得相对爽直;而后入仕途,经历被革职等事情,说话做事开始世故;再后则是乱判葫芦案、诬害石呆子,变得忘恩负义、曲意逢迎、唯利是图。

二、共19分

【5~9题答案】

【答案】5.①.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②.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③.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④.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6.2治社会安定举地千里,至今治强长治久安

3克能够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克勤克俭

7.(1)然而我们今天却抛弃老百姓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成就其他国家的霸业。

(2)怨恨不在于大小,可怕的是只是民众的力量;(他们就像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够使船只颠覆,这是应该深切警惕的事。

8.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②.必积其德义

9.《谏逐客书》,首段开门见山,提出观点,但在陈述中悄含“吏议”,因而逐客之过像是与秦王无关,然后列述秦国四先王任用“客卿"而走向强大的发展史,并由此议论深化,强调客卿有功于秦国。这虽是论秦国有为先王之事,却暗合了秦王内心的身份追求,让秦王满足,增强了谏言的接受度。

《谏太宗十思疏》,开篇提出的观点深刻,却是以生活中常见现象喻托,委婉动人,利于太宗接受谏言;紧接着从反面论述,凸显进谏主旨,进而明确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此中论述可谓严肃,但呼应太宗“永保无疆之休"的愿望,恭称太宗“明哲”,是“当神器之重"的人君,太宗被情顺而愿看下去。

两文论说都站在君王角度,李斯虽是客卿,却始终为秦的国富民强而着想,魏征则是从下尽忠君主出发,为唐王朝长治久安而想太宗之所想,这是两文顺情的根基;两文讲究辞采,或铺陈论述史实或喻说排比言理,强化进言观点,彰显了进谏者的才作,提高谏言的接受度。

三、共10分。

【10题答案】

【答案】①.风乎舞雩②.素月分辉③.表里俱澄澈④.同俗自媚于众为善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⑥.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⑦.吴楚东南坼⑧.乾坤日夜浮⑨.千里澄江似练⑩.翠峰如簇

三、共17分。

【11~14题答案】

【答案】11.①.絮②.遭③.簇④.酌⑤.刮刮⑥.歹

12.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13.变化:

甲处,林冲对调拨好差使有所怀疑,但并没深究,他求安稳,心存侥幸;

乙处,林冲来到草料场,计划修缮破草屋,他随遇而安,委曲求全;

丙处,林冲隔门听到高太尉他们的辣阴谋,然悟,果断出手,他不再隐忍受命,毅然反抗。

原因:

①林冲先是一直忍受,他没有看清高太尉等人的本性,他要老实服刑,他是京城禁军枪教头,他还有家室;

②林冲后来毅然反抗,他认识到高太尉等人是要对他赶尽杀绝,他只有抛弃幻想,奋然出击,才有生的希望。

14.推动情节发展:

①林冲到草料场,“正严冬天气,形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因而想喝酒驱寒,才有市井沽酒,并在路上遇山神庙;

②买酒途中,“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风大雪紧,草厅被风吹雪压而倒塌,林冲要躲到古庙借宿;

③买酒回来,“仍旧迎者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为了挡风雪,林冲用大石头靠住门,才恰巧隔门听到阴谋,从而由忍受转向反抗。

服务于人物塑造:

①“风雪"是情节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情节运行的动力,是情节冲突内容转化的推动力量;

②风大雪紧,配合着故事情节的节奏,展现了林冲从委曲求全到走投无路而反抗的变化过程烘托了林冲被“逼上梁山”的命运遭遇。

五、作文,共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40分)

【15题答案】

【答案】例文:

说良知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窦娥被黑暗社会迫害,鲁侍萍被无情生活摧残,哈姆雷特被可怜命运捉弄,这些悲剧无不刺痛着人心,而他们坚守良知的勇气也激荡我心。吾辈青年身处新时代,更应高举良善之风帆,心怀良知以正身。

因为拥有良知,才会对悲剧及人世间的苦难感同身受。我们看得到悲剧所悲:窦娥的善良遭受黑暗社会的摧残,鲁侍萍遭受周朴园冷酷伪善对待,哈姆雷特的正义遭受现实丑恶的打击,于是我们悲他们的不幸,叹他们性格上的不足,哀他们所处时代的黑暗。但同情与悲悯之余,我们也在呼唤灵魂深处的尊严感、价值感,从而努力使自己成为有仁爱之心、有责任担当的人。当我们碰到盲人过马路时,会伸出手扶一程;当我们遇到同路人淋雨时,会共撑一把伞;当我们看到有车辆停在盲道上时,会及时劝阻。正是因为心存良知,让我们能够推己及人,而当真善美遭受假丑恶的摧残时,我们也会坚定地支持善行正义,对抗黑暗丑恶,从而坚守正道与美德。

心怀良知,以道德规范自身,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重要途径。良知是人的“自我立法”,是心灵深处的裁判官,更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的内在要求。坚守良知是海瑞的官居二品却家无余财,清廉寡欲、铁面无私;良知是宋仁宗身居帝位仍心系百姓,拒绝大兴土木而主动削减用度、援助灾民;良知也是高中生陈奕帆不慎擦伤车辆后,没有因无人看见而逃跑,而是选择留下道歉信和仅有的现金。正是在一次次对良知的坚守中,让我们这些尚在成长的青年意识到,只有不断提高个人修养,才能慢慢养成对社会的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