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子信息行业智能制造与物联网方案TOC\o"1-2"\h\u2924第一章智能制造概述 2150071.1智能制造发展背景 225601.2智能制造关键技术 310524第二章物联网技术概述 3305892.1物联网基本概念 4202012.2物联网关键技术 4286482.2.1信息感知技术 426422.2.2网络通信技术 4105772.2.3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436672.2.4云计算与边缘计算技术 4131232.2.5安全技术 5150372.2.6人工智能技术 510972第三章智能制造系统架构 5190803.1系统整体架构 5205723.2关键模块设计 5126833.3系统集成与优化 64714第四章物联网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 633864.1物联网与智能制造的融合 611334.2物联网在制造环节的应用 7266554.3物联网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78348第五章智能制造设备与传感器 7199925.1智能制造设备选型 7316785.2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8244925.3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 832685第六章智能制造软件平台 9176586.1软件平台功能需求 9110256.2软件平台架构设计 994756.3软件平台开发与实施 102042第七章智能制造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 10113597.1网络安全风险分析 10225907.1.1概述 10180897.1.2常见网络安全风险 10117147.1.3风险评估与防范 1120747.2隐私保护技术 1156597.2.1概述 11289737.2.2数据脱敏 11317867.2.3同态加密 11174807.2.4联邦学习 11142387.2.5差分隐私 1196567.3安全防护策略与措施 11167727.3.1概述 11165177.3.2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11323267.3.3设备安全防护措施 12161027.3.4数据安全防护措施 12206887.3.5人员安全意识培训 127008第八章智能制造与物联网项目实施 1219748.1项目实施流程 12142928.1.1项目启动 12318758.1.2项目规划 12210048.1.3技术研发与设备选型 12160368.1.4系统集成与调试 12270038.1.5项目验收与交付 13119128.2项目风险管理 1321368.2.1风险识别 13212338.2.2风险评估 13128608.2.3风险应对 13167738.3项目评估与优化 1332968.3.1项目评估 13320258.3.2项目优化 1415291第九章智能制造与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 14326079.1产业发展现状 14280379.2产业发展趋势 1443029.3产业政策与标准 1526880第十章智能制造与物联网案例分析 151231610.1典型应用案例分析 15892810.1.1电子制造业智能制造案例 15166110.1.2物联网智能家居案例 151109610.2案例实施效果评价 1686710.2.1电子制造业智能制造案例效果评价 161801610.2.2物联网智能家居案例效果评价 163257110.3案例启示与展望 162601710.3.1电子制造业智能制造启示与展望 163180110.3.2物联网智能家居启示与展望 16第一章智能制造概述1.1智能制造发展背景全球工业4.0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电子信息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智能制造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已成为推动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智能制造的发展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战略需求:我国高度重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将智能制造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发展。这为智能制造在电子信息行业中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市场需求驱动:电子信息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智能制造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实现这些目标,因此市场需求强劲。(3)技术进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取得了显著突破,为智能制造提供了技术支撑。(4)产业基础雄厚: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完整的产业链、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庞大的市场需求,为智能制造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2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感知技术:通过传感器、视觉识别等技术,实现对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测,为后续决策提供数据支持。(2)大数据分析技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和处理,发觉生产规律,优化生产过程。(3)云计算技术:通过云计算平台,实现生产资源的弹性调度和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4)物联网技术:将生产设备、生产线、仓储物流等环节进行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5)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生产过程的智能决策和优化。(6)技术:将应用于生产环节,替代人工完成复杂、危险或重复性任务。(7)边缘计算技术:在靠近数据源的地方进行数据处理,降低网络延迟,提高实时性。(8)网络安全技术:保证智能制造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防止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通过以上关键技术的应用,智能制造将实现电子信息行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第二章物联网技术概述2.1物联网基本概念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各种实体(如人、物品、机器等)通过网络相连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物联网的核心理念是“万物相连”,通过赋予物品智能感知和通信能力,使得物品能够相互交流、协同工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生活质量。物联网的基本架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个层次。感知层主要负责收集和识别信息,网络层负责将收集到的信息传输至应用层,应用层则负责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展示,以满足用户需求。2.2物联网关键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实现涉及多个方面的关键技术,以下列举了几项关键技术的概述:2.2.1信息感知技术信息感知技术是物联网的基础,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二维码技术等。传感器技术能够将各种物理量(如温度、湿度、压力等)转换为电信号,以实现信息的采集和传输;RFID技术通过无线电信号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二维码技术则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取物品的相关信息。2.2.2网络通信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是物联网实现信息传输的关键。目前物联网通信技术主要包括无线通信技术、有线通信技术以及短距离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包括WiFi、蓝牙、ZigBee等;有线通信技术包括以太网、光纤等;短距离通信技术包括NFC、RFID等。2.2.3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是物联网实现智能决策的核心。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等技术。数据采集技术负责收集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数据存储技术用于存储和管理海量数据;数据挖掘技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数据分析技术则对提取的信息进行进一步处理,为用户提供决策支持。2.2.4云计算与边缘计算技术云计算与边缘计算技术为物联网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云计算技术将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传输至云端,进行高效处理和存储;边缘计算技术则将计算任务分散到网络边缘,降低网络延迟,提高实时性。2.2.5安全技术安全技术是物联网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物联网安全技术主要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身份认证技术用于保证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接入;数据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访问控制技术则限制非法用户访问物联网资源。2.2.6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物联网提供智能化处理能力。通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物联网,可以实现智能识别、智能决策、智能优化等功能,提升物联网系统的智能化水平。第三章智能制造系统架构3.1系统整体架构智能制造系统作为现代电子信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整体架构设计是系统成功实施的关键。本节主要介绍智能制造系统的整体架构,该架构分为四个层级:设备层、控制层、管理层和决策层。设备层:这是系统的底层,主要包括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它们负责收集和处理生产现场的数据,并执行具体的操作指令。控制层:该层负责将设备层收集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并转化为可操作的指令。它通常包括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AC(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等。管理层:这一层是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MES(制造执行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等系统,负责生产计划的管理、生产数据的监控和分析等。决策层:这是系统的最高层,主要由决策支持系统组成,它根据管理层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为企业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3.2关键模块设计在智能制造系统中,有几个关键模块的设计对系统的功能和效率有着的影响。数据采集模块:该模块负责从设备层收集数据,并通过网络传输到控制层。设计时需要考虑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处理模块:该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转换等,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控制指令模块:该模块根据数据处理模块的结果控制指令,并传递给设备层执行。用户界面模块:该模块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友好的交互界面,用户可以通过该界面监控系统状态、查看数据报表等。3.3系统集成与优化系统集成是将各个独立的模块和子系统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过程。在智能制造系统中,系统集成与优化是提升系统功能和效率的关键步骤。硬件集成:将各种设备、传感器等硬件组件通过网络连接起来,保证它们能够协同工作。软件集成:将不同的软件系统(如MES、ERP等)集成在一起,实现数据的无缝传输和共享。功能优化:通过调整系统参数、优化算法等手段,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数据处理能力。安全性优化: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通过上述的系统集成与优化措施,可以使得智能制造系统更加稳定、高效地运行,为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四章物联网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4.1物联网与智能制造的融合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正推动着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方向转型。在智能制造体系中,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智能设备、网络通信等技术,实现生产设备、产品和人员之间的互联互通,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物联网与智能制造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设备智能化,通过在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实现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故障预警;二是生产过程智能化,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优化,提升生产效率;三是产品智能化,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提高产品的智能性和用户体验;四是服务智能化,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跟踪与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4.2物联网在制造环节的应用物联网在制造环节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设备监控:通过在设备上安装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实现对设备状态的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这有助于企业及时发觉设备故障,减少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2)生产过程优化: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如温度、湿度、压力等,进行数据分析,找出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和问题,进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3)产品质量追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产品质量追溯,实现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交付的全程跟踪。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以迅速定位问题源头,降低损失。(4)智能仓储物流: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仓库管理与物流运输的智能化,提高仓储效率,降低物流成本。4.3物联网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物联网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供应商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供应商的物料库存、生产进度等信息,实现对供应商的动态监控,提高供应链协同效率。(2)库存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库存变化,实现库存预警和动态调整,降低库存成本。(3)运输管理: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运输过程中的货物状态,如温度、湿度、震动等,保证货物安全、快速地送达目的地。(4)销售预测与需求响应: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市场销售数据,结合历史数据分析,预测未来销售趋势,实现需求快速响应,提高市场竞争力。(5)售后服务与客户关怀: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产品使用过程中的实时监控,提供主动售后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第五章智能制造设备与传感器5.1智能制造设备选型在电子信息行业,智能制造设备的选型是构建智能化生产线的关键环节。应根据生产需求、工艺流程以及工厂布局等因素,综合考虑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功能稳定性、兼容性以及扩展性。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能够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功能稳定性则保证了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的停机损失;兼容性和扩展性则是为了满足未来生产升级和设备更新的需求。在选择智能制造设备时,还应关注设备的网络通信能力,以保证设备能够顺利接入物联网,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监控。设备的能耗、维护成本以及售后服务也是选型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5.2传感器技术及应用传感器技术是智能制造和物联网的基础技术之一。在电子信息行业中,传感器主要用于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传感器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接触式传感器主要包括热敏电阻、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它们通过直接接触被测介质来获取相关参数。非接触式传感器则包括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它们通过发射和接收特定的信号来测量目标物的相关参数。传感器的应用广泛,如在生产线上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在仓库中监测环境参数,保证存储物品的质量;在物流过程中监测运输状态,提高运输效率等。5.3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前发觉并处理潜在的故障隐患,从而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设备故障诊断主要依赖于传感器收集的实时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判断设备是否出现故障。而预测性维护则是在故障诊断的基础上,利用历史数据建立故障预测模型,对设备的未来故障进行预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1)建立设备运行状态数据库,存储设备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2)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提取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关键特征参数;(3)建立故障诊断模型,对实时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发觉设备故障;(4)根据故障诊断结果,及时调整设备运行参数,避免故障扩大;(5)利用历史数据,建立故障预测模型,预测设备未来的故障趋势。通过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可以有效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线的稳定性。第六章智能制造软件平台6.1软件平台功能需求在电子信息行业智能制造与物联网方案中,智能制造软件平台是核心组成部分。以下为软件平台的主要功能需求:(1)设备接入与管理:软件平台需具备接入各类制造设备的接口,实现设备数据的实时采集、监控与管理,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2)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平台应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对采集到的生产数据进行实时处理与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3)生产调度与优化:软件平台需实现生产计划的智能排产,根据生产任务、设备状态等因素进行动态调度,提高生产效率。(4)质量管理:软件平台应具备质量检测、追溯、报警等功能,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5)物料管理:软件平台需实现物料需求预测、库存管理、物料配送等功能,降低库存成本。(6)信息交互与协同:软件平台应具备良好的信息交互与协同能力,实现部门间、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工作效率。(7)安全保障:软件平台需具备较强的安全保障措施,保证生产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的稳定性。(8)系统集成与兼容:软件平台应具备与其他系统(如ERP、MES等)的集成能力,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6.2软件平台架构设计软件平台架构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模块化设计:将软件平台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实现模块之间的解耦,便于维护和扩展。(2)分层设计:将软件平台分为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降低各层之间的耦合度,提高系统稳定性。(3)面向服务架构(SOA):采用SOA架构,实现各模块之间的服务调用,提高系统的可复用性。(4)分布式架构:采用分布式架构,提高系统功能和可扩展性。(5)开放性设计:遵循开放性原则,支持与其他系统的集成,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需求。6.3软件平台开发与实施(1)开发流程:遵循敏捷开发原则,采用迭代方式进行软件开发,保证软件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和优化。(2)技术选型: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合适的开发语言、数据库、中间件等技术,保证软件平台的高效运行。(3)系统集成:在开发过程中,关注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4)测试与部署:对软件平台进行严格的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和安全测试,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测试合格后,进行部署实施。(5)培训与支持:为用户提供系统操作培训,保证用户能够熟练使用软件平台。同时提供技术支持,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6)持续优化:在实施过程中,根据用户反馈和业务发展需求,对软件平台进行持续优化,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第七章智能制造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7.1网络安全风险分析7.1.1概述智能制造与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攻击手段日益复杂,网络安全风险逐渐增加。本节将对智能制造网络安全风险进行分析,以便为后续的安全防护策略提供依据。7.1.2常见网络安全风险(1)数据泄露:智能制造系统中的敏感数据可能被非法访问、窃取或篡改,导致企业机密泄露、用户隐私泄露等严重后果。(2)网络攻击:黑客可能利用系统漏洞进行网络攻击,如DDoS攻击、网络钓鱼、恶意软件等,影响智能制造系统的正常运行。(3)设备损坏:由于网络攻击或恶意软件的影响,可能导致智能制造设备损坏,造成生产。(4)拒绝服务攻击:攻击者通过阻断网络连接,使智能制造系统无法正常访问网络资源,影响生产效率。7.1.3风险评估与防范为降低网络安全风险,企业应定期进行网络安全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7.2隐私保护技术7.2.1概述在智能制造与物联网领域,隐私保护技术是保证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关键。本节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隐私保护技术。7.2.2数据脱敏数据脱敏是一种常见的隐私保护技术,通过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使其无法直接关联到个人身份,从而降低数据泄露的风险。7.2.3同态加密同态加密是一种在加密状态下进行计算的方法,使得数据在处理过程中无需解密,有效保护数据隐私。7.2.4联邦学习联邦学习是一种分布式学习方法,通过在本地训练模型并进行加密通信,实现数据隐私保护。7.2.5差分隐私差分隐私是一种通过对数据添加噪声来保护隐私的技术,使得数据分析师无法准确推断出特定个体的信息。7.3安全防护策略与措施7.3.1概述针对智能制造网络安全风险,本节将提出一系列安全防护策略与措施,以保障智能制造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7.3.2网络安全防护策略(1)防火墙:部署防火墙,对进出网络的数据进行过滤,阻止恶意攻击。(2)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发觉并报警异常行为。(3)安全审计: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审计,发觉并修复漏洞。(4)加密通信:采用加密技术,保障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7.3.3设备安全防护措施(1)设备认证:对设备进行身份认证,防止非法设备接入网络。(2)设备固件更新:定期更新设备固件,修复安全漏洞。(3)设备权限管理:限制设备访问权限,防止未授权操作。7.3.4数据安全防护措施(1)数据备份: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2)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数据泄露。(3)数据访问控制:限制数据访问权限,防止未授权访问。7.3.5人员安全意识培训加强人员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网络安全的认识,防范内部威胁。第八章智能制造与物联网项目实施8.1项目实施流程8.1.1项目启动在项目启动阶段,首先需要对项目背景、目标、范围和预期成果进行明确。项目团队应与相关利益相关方进行充分沟通,保证项目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8.1.2项目规划项目规划阶段,需要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项目进度、资源分配、预算和风险管理等。项目团队应结合企业现有资源和能力,确定项目的技术路线、关键节点和里程碑。8.1.3技术研发与设备选型在技术研发与设备选型阶段,项目团队应关注以下方面:(1)分析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确定技术方向;(2)结合企业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智能制造与物联网技术;(3)进行技术验证和设备选型,保证技术成熟度和设备可靠性。8.1.4系统集成与调试系统集成与调试阶段,项目团队应保证以下任务顺利完成:(1)按照设计方案,完成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网络设施的建设;(2)对系统进行调试,保证各部分功能正常运行;(3)对系统进行优化,提高系统功能和稳定性。8.1.5项目验收与交付在项目验收与交付阶段,项目团队应完成以下任务:(1)对项目成果进行验收,保证达到预期目标;(2)与用户进行沟通,保证用户对项目成果满意;(3)完成项目交付,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8.2项目风险管理8.2.1风险识别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团队应全面识别项目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人力资源风险、财务风险等。风险识别应贯穿项目实施的全过程。8.2.2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和优先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8.2.3风险应对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风险应对:(1)技术风险:加强技术研究和验证,保证技术成熟度;(2)市场风险:关注市场动态,调整项目策略;(3)人力资源风险:加强团队建设,提高人员素质;(4)财务风险:合理控制成本,保证项目资金安全。8.3项目评估与优化8.3.1项目评估项目评估是对项目实施过程的全面检查,包括进度、质量、成本、风险等方面。项目评估可采用以下方法:(1)定期进行项目进度汇报和检查;(2)通过第三方进行项目审计;(3)对项目成果进行验收。8.3.2项目优化根据项目评估结果,对项目进行优化,包括:(1)调整项目进度计划,保证项目按期完成;(2)改进项目管理流程,提高项目效率;(3)优化技术方案,提高项目质量;(4)完善风险应对措施,降低项目风险。第九章智能制造与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9.1产业发展现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电子信息行业智能制造与物联网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当前,我国智能制造与物联网产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竞争力,产业体系日益完善,产业链逐步形成。在政策推动和市场驱动下,我国电子信息行业智能制造与物联网产业取得了以下成果:(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我国电子信息行业智能制造与物联网产业规模逐年扩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上升。(2)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我国电子信息行业智能制造与物联网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已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3)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智能制造与物联网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交通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4)产业生态逐渐形成:我国电子信息行业智能制造与物联网产业生态逐渐形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产业集聚效应初现。9.2产业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驱动:未来,我国电子信息行业智能制造与物联网产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尤其是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开发。(2)产业融合加速:智能制造与物联网技术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推动产业融合加速,实现产业链优化升级。(3)应用场景丰富: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制造与物联网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场景将更加丰富。(4)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实验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海洋大学《建筑信息建模技术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内部控制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昭通职业学院《新能源勘查与评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企业微信在B2B营销中的应用实践与挑战
- DB2201T 65.2-2024 肉牛饲养技术规范 第2部分:能繁母牛
- 生物学基础讲座模板
- 房地产经纪操作实务-《房地产经纪操作实务》预测试卷2
- 品牌故事打造模板
- 二零二五年度拆迁安置房购房法律援助合同3篇
- 大健康商业招商计划书
- 高一上半学期总结教学课件
- 高速公路初步设计汇报课件
- 申根签证申请表模板
-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及附录2023年8月
- 2022年浙江省事业编制招聘考试《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真题试卷【1000题】
- 认养一头牛IPO上市招股书
- GB/T 3767-2016声学声压法测定噪声源声功率级和声能量级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场的工程法
- GB/T 23574-2009金属切削机床油雾浓度的测量方法
- 动物生理学-全套课件(上)
- 河北省衡水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